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2024-05-13

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通用6篇)

篇1: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第三章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内容

〔学习提示〕 你知道吗?

□有的中学生,遇事不合心意时,在班级里对同学发火,在家里对父母发脾气,这种坏脾气是天生的吗?能不能改变呢?

□李奇同学说:“我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关心我,我整日沉默无语,同学们也都疏远我,我很孤独,谁能帮我走出孤独呢?”

□自从进入中学,小芳就不允许任何人超过她,不管是一般的同学,还是好朋友。如果谁超过她,她就会不理人家或找人家的不是。小芳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健康吗? □有的同学在学习上和与周围同学、朋友、亲人交往中都具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怎样才能使情绪保持相对稳定呢?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其个性的过程,一方面它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对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注重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对各种适应性问题进行适时的改变。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把个性作为整个咨询的出发点,认为个性的全面、充分发展是实现人的潜能与价值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又包括适应性咨询的目标与发展性咨询的目标。

一、中学生心理咨询目标的特征

要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首先应当明确中学生心理咨询目标的特征。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心理咨询目标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这体现出了心理咨询的发展性特点。所谓面向未来,即不能单纯考虑今天的需要,适应今天的环境,而是要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需求。因为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在发展和成长中的个体,不能忽视其教育的功能,因此,心理咨询的目标要面向21世纪的需要。过去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教育者只是强调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等传递给下一代,目的在于让下一代像老一辈人那样思考、生活和工作。而心理咨询就是要改变这种教育的“惰性”,它的目标是建立在让下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上。因为未来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比以往整个世纪的总和还要快,教育给予人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有在动态环境下不至于失去的种种发展机会,只有在知识范围、能力系统、心理状态等方面大大超过前人,才能成为时代的成功者。所以,心理咨询的目标应是面向未来的。

2.心理咨询的目标应保证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与人之间在心理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素质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的基本心理素质的相同性,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而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心理咨询就是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咨询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

3.心理咨询应是多层面的。心理素质不是一个单一的构成物,从内在结构上看,它是由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构成的,这些心理品质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又可外化在学生活动的不同领域,带上一些新的特点,表现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不同,如学习适应性、交往适应性的差异。因此,心理咨询的目标应体现在这两个层面上。

二、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

上述三方面的特征为我们构建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提供了基本框架。由此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适应性咨询的具体目标

适应性咨询的具体目标包括:

1.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学会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矫正其不良认知。

2.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具有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使其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经常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

3.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具有健全的意志,使其能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注重提高其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4.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发展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5.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适应性,适应学校各阶段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指导和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适应性,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7.指导和帮助中学生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学会对各种行为问题、轻微的心理障碍进行初步的诊断和调适,以提高其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

四、发展性咨询的具体目标

1.认知方面

(1)理解能力有明显提高,具有抽象概括能力。(2)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分类能力。(3)思维具有批判性、独创性、流畅性。

(4)会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有一系列的概念体系。(5)想象更接近现实,内容较丰富。(6)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都有显著提高。2.情绪情感方面

(1)具有相对稳定的情绪、情感。

(2)能够适度表露各种情绪情感,情感具有可控性。(3)能从文学作品、艺术、大自然中体验美感。(4)理智感大大增强,求知欲强烈。

(5)会利用音乐、运动、自我暗示、倾诉等方法进行情绪宣泄。3.意志方面

(1)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2)做事善始善终,有耐心、恒心。(3)慎重。

(4)知道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意志力。(5)能够理智面对挫折和困难并努力克服。4.个性方面

(1)懂得如何竞争。

(2)能够摆正自己在家庭、集体中的位置,走出“自我中心”。

(3)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4)不自嘲也不嘲笑别人,学会尊重。(5)具有幽默感。

(6)善于承担责任,有责任感。

(7)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兴趣、学习动机等。(8)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及人缘关系。(9)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对未来有所考虑。

(10)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知识。(11)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评价标准。(12)有羞愧感、委屈感、自尊感。5.学习方面

(1)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2)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够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经验。(4)懂得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

(5)正确对待考试,有应试能力,知道分数的意义。(6)喜欢阅读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读物。6.交往方面

(1)学会倾听,别人讲话时不插话,并给予反馈信息。(2)能够组织班集体活动。(3)会利用书面言语进行交往。

(4)懂得如何消除交往中的障碍,如嫉妒、猜疑、误会等。(5)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介绍。(6)尊重、喜欢交往对象。

(7)交往场合能够做到仪表整洁,姿态端庄大方。

由于心理咨询涉及面广,内容较丰富,又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所以以上所制定的目标难免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完善和修改,以确保学生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

〔案例分析〕

让 孤 独 走 开

女孩李芳有着说不清的烦恼。刚入中学时,李芳不敢和陌生人接触,显得很沉闷、拘谨。同学们渐渐地互相熟悉起来,惟有李芳仍是孤单单一个人。面对成帮成群的同学,她不敢贸然去和同学们接触,李芳开始变得孤僻起来,回家也不爱说笑了。妈妈看到她整日闷闷不乐就问她在学校怎么了,她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妈妈,说着说着她已是泪流满面。

望着女儿的一双泪眼,妈妈的眼睛也潮湿了。为了能让女儿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妈妈给她换了另一个班级,可无济于事,李芳仍然不愿和大家在一起。她常常感到大家都不理她,好像这个集体抛弃了她。

李芳一天比一天孤独起来。

从李芳的实际情况看,她的“乐群性”较差,对人对事较冷漠,落落寡欢,喜欢独处。她的这一状况,不仅当时会造成个人的心理压力,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使其以后较难适应社会。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其尽快进行心理辅导,让她早日回到集体中去。

分析李芳不合群的原因,是由于她对陌生人的恐惧感,不敢接触新同学,便失去了与同学交往的机会,又给别人造成了其不好接近、不愿理人的错觉,这双方面的作用导致了李芳与同学们始终不能融为一体。李芳的妈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给她换了一个班级,而这个班级对李芳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所以势必重蹈覆辙,仍然是“不合群”。那么李芳该怎么做呢?简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交往要主动,平时主动与人打招呼,寻找时机与同学们聊聊天;2.深交几个朋友,以几个朋友为起点,建立自己的交际网;3.多参加活动,通过活动扩大交往范围,活跃情绪,使自己变得愉快起来;4.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对同学、朋友要经常给予注意和关心,友情是在“施”与“受”中生长的。

〔操作指导〕

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时须注意:

(1)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包括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前者是心理咨询要达到的终极标准,后者是心理咨询的阶段性目标,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体系。(2)发展性咨询的具体目标主要指初中生应达到的心理咨询的标准,具体运用于教学实践时,还可根据年级的差异予以细化。

(3)心理咨询既具有预防功能,又具有发展功能。预防功能表现为心理咨询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在问题发生前或正在产生之际进行,能够防止问题的发生或发展,由此体现为心理咨询的适应性目标;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心理咨询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心理咨询

看做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要内容,由此体现为心理咨询的发展性目标。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

与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具体目标相对应,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认知发展咨询

使中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智能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二、情绪稳定咨询

使中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使其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意志优化咨询

使中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帮助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其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学会应付挫折刺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偏差,具备果断、持久、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个性完善咨询

使中学生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个性品质,促进个性的完善,培养中学生对待自己、他人、集体的良好态度。

五、学习适应咨询

使中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六、人际和谐咨询

使中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术,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较强的人际知 6

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达到人际和谐。

七、心理障碍预防

使中学生对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和认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他们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鉴别各种行为问题和轻微的心理障碍,并知道如何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加以矫治。

〔案例分析〕

找回昔日的自我

陈杰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可好了。老师、父母、同学都很喜欢他,说他很聪明。不知怎么回事儿,进入中学后,他感到学习非常吃力,几次考试失利,使他处于深深的失望之中。现在,他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对个人学习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并经常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伤、悲观等,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无所作为。甚至对那些不需要过多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他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他总觉得在相等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总比别人少得多,有时,别的同学能在很短时间写完全部作业,而他不能。压抑、恐怖、厌学等一些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感觉经常困扰着他。他上课听讲总走神,老师讲的什么根本就听不进去,脑子里昏昏沉沉,乱乱轰轰,而心里空荡荡的。他觉得前途很渺茫。

从陈杰同学的情况看,他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心理问题,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学习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他小学时学习挺好,这说明他的智力水平还是可以的。入中学后,学习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是中学课程增多了,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增多了,不像小学那样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中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调控自己的学习心态。因此,对陈杰同学进行认知调整的同时,还要对其重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从学习过程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等环节入手。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成绩,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成功培养成功,使之走入学习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操作指导〕

中学生心理咨询内容的选择,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心理素质是一项综合素质,既可内化为心理品质,又可外化为社会适应性。心理品质是由许多心理成分共同协调统一而成的,有心理过程的知、情、意,又有个性心理的心理特征、心理倾向性;社会适应性也可表现在学习、交往、择业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是从两条主线共同构建中学生心理咨询内容的。

2.中学生心理咨询内容的选择,既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着眼于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来进行。同时也要保证在咨询过程中有章可循,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3.中学生心理咨询要能够起到下述作用:(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促进心理机能充分发挥;(3)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4)促进良好个性心理的形成。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是指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应该遵循的基本指针。它既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是对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并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共同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一个基本保证。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咨询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心理咨询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咨询对象的全体性,即指心理咨询必须面向学生整体,把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力求使每一个中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遵循这一原则,也可以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二是要把心理咨询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注重知、情、意、行与个性的协同发展,以促进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因为合理的心理结构具有整体的特点,构成心理结构的诸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任何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是各因素的统一。三是将心理咨询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协调一致,使其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心理咨询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中学生的成长,而成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同时心理咨询也是发展学生自主性的过程,因为任何外部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吸收”,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心理特征。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是自己心理发展的主体,离开这一主体将使心理咨询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咨询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自我调节解决心理问题,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咨询方式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三、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咨询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素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咨询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心理素质的水平反映着人的能力结构体系的特点,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运用而形成的。因此,心理咨询不能简单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

上,应更多地让中学生在各种模拟或实际的情境中活动,通过讨论练习、亲身体验、自我探索、自控训练等方式,加大学生主动加入和参与的程度,使其在活动中提高心理素质。

四、个别对待原则

个别对待原则是指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条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学生心理咨询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进行。学生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差异,也就是说,心理咨询的内容、要求和方式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学生的性格差异,只有针对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进行心理咨询,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三是学生的兴趣差异,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活动的积极性,心理咨询要考虑和利用学生的兴趣差异,以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发展其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四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同时还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差异,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对症下药,使心理咨询真正落到实处。

〔案例分析〕

她被同学认可了

晚自习时,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宣布班委会要进行调整,有愿意为班级做点事的同学可以自荐。当时,班上的同学好像谁也没有多大反应。

第二天,有不少同学把自荐书送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很高兴,认真看了每一份自荐书,其中包括李莹同学的,随后,结合同学自荐和班级选举,选出了新的班委。遗憾的是李莹同学没有当选。当老师把选举结果公布后,李莹同学差点儿哭了。下课后,李莹把一张字条交给了老师,上面写着:“老师,您怎么不让我当班长,如果我不能当班长,我就……这不是我吓唬您,老师。”看到这张条子,老师心里猛然一惊。

老师随后召集新的班委成员,提议再增设一名副班长,让李莹同学担任,当时班委成员有些异议,老师只是说李莹同学热情很高,干一段时间试试吧。当老师在班上宣布让李莹同学担任副班长时,班上同学嘘声四起,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因为李莹有些缺点同学们难以接受,如有些自私,只能占便宜,吃亏就不依不饶,非得找平,另外,她有较强的虚荣心,爱表现自己,使得同学很反感。

为了使她能尽快得到同学的信任,老师引导她积极参加同学们的活动,与同学打成一片,努力与自己关系不好的同学交朋友;在为同学服务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与同学平等交往,尊重别人,不自以为是,要以身作则,融于集体中。与此同时,老师支持她和班委成员一起组织班级文艺晚会,由她担任节目主持人。李莹主持得非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平时在打扫卫生中,她主动帮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当别人有生活上或学习上的困难时,她总是尽力给予帮助。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都说李莹变了,李莹是一位好的班干部。

〔操作指导〕

在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时,要求教师注意:

1.心理咨询的原则是指导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它对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个别对待原则可以看做发展性咨询的最一般原则和指导整个咨询方向的基本原则。在实施时,还有一些具体原则可供参考。(1)共情原则。即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情绪体验,能够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去思考问题。

(2)不判断原则。即不对学生在咨询过程中袒露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是非评判,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判断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3)不指导原则。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做直接的建议与指导,避免对方产生依赖。(4)广提选择原则。多方面启发学生的思路,探索问题解决的不同途径,增强学生独立和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内容思考与练习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陈述的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保证中学生各方面发展整齐划一。()2.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包括适应性咨询目标与发展性咨询目标。()3.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本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4.在中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学生心理咨询目标的特征。2.简述中学生适应性咨询的具体目标。3.简述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4.简述中学生适应性咨询与发展性咨询有何异同。

三、论述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为什么要面向21世纪的需要?

2.为什么在中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要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

篇2: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一、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

(一)自我意识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中学生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

1、自我认识教育

2、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的教育

3、理想自我的教育

二、学习心理的辅导

(一)学习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动机的激发

2、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考试心理的辅导

三、挫折的应付

(一)挫折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1、挫折的含义 :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2、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引起挫折的具体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方面(2)人际关系方面、(3)兴趣和愿望方面(4)自我尊重方面

(二)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容

1、挫折观的教育

2、应付挫折方式的教育

(1)消极的应付方式:攻击、固着、冷漠、否认、退化、压抑、反向

(2)积极的应付方式

3、挫折承受力的训练与培养

4、挫折应付不良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四、情绪的调节

五、人际关系的协调

六、性心理教育

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内容:

1、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内容,2、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教育,3、青春期性行为的心理教育,4、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教育,5、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困扰的个别辅导

七、优良人格的塑造

㈠人格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㈡中学生优良人格的塑造

1、理想和世界观的教育

2、自我观的教育

3、意志品质的教育

4、优良品格教育

篇3: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教材这些内容图文并茂、清新活泼, 对初中学 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而且能够结合其人际交往及品性培养的要点, 或阐明道理, 或给予警示, 或循循善诱, 或点化润泽, 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生命个体和谐发展。然而, 目前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教材中这些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 成长的特 殊意义, 以至于把 这些内容 上成了“道德说教课”。当然, 也有部分教师受专业知识水平所限, 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人内心体验的流露, 它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当一个人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时, 他就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对生活充 满希望;反之, 则对生活 充满了厌恶、悲观和挫折感。初中阶段的学生, 一方面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激烈的竞争和相对沉重的压力, 以至于他们的心理负荷远远 超过其年 龄所能承 受的范围;另一方面, 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反应快、变化多, 很容易做出格的事情。所以如何培养中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也是我们政治教师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复杂的环境中,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知觉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 因而很难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学生健 全的人格 表现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修养和丰富的个性心理倾向。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就是使学生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教育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让学生明确自己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要符合社会规范, 而且能够 自觉地调 节和控制 自己的行 为和态度, 对他人有责任心, 对自己有自信心, 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忍受能力。

既然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不妨求诸 教材、回归生活。下面以 人教版八 年级下册 第九课《我 们崇尚公平》为例, 谈谈如何借助已有的教材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角色转换, 有的放矢

在这种背景下,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并让学生感受丰盈课堂的内涵。同时, 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机会对自 己的态度、情 感和行为 进行合理 的选择。

在学习《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时, 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经验, 脱离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而单纯地讲授, 就无法让学生彻底明白理想与现实、绝对与相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所预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 在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心 理发展特 点和认知规律, 有的放矢, 不回避这些问题的复杂性, 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让学生自己理解、判断和体会, 丰富自己的情感, 修正或巩固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目标合理, 贴近生活

很多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设计时, 不自觉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过高,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学 生心理及 道德品质 的正面引 领作用。然而, 过高的目标让学生看得见、够不着, 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对学生心理及道德品质的正面引领作用更无从谈起。

在《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 教师在传达崇尚和追求公平的传统时, 如果过于牵强, 就会造成一种虚假的结局, 学生对此难以相信且会十分反感。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 不回避现实生活中遗产纠纷的复杂性, 不刻意追求结局的圆满性, 当然更不能冲击或动摇学生在心理上初步树立的公平决定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 在这节课中, 主要是让学生自我判断, 全面分析身边实例, 理性认识社会现象, 巩固自己理性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多元思维, 突出主流

所谓的多元思维, 就是跳出框架、体系的局限, 从多方面综合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 要想突破学生已有的非理性或非科学的认识, 就要突破固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运用多元思维, 突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在《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 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平观念, 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话题:捡拾遗失物, 拾得人是 否可以向 失主索要 报酬?在笔者的引导下, 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不可以, 因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 这个结论并没有阻止学生的讨论、打消学生的疑惑, 因为它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节不符。

这里, 课堂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 思维模式, 对于这一探究课题, 可以或不可以显然都是不恰当的。要想厘清学生的疑惑, 不妨再层层深入地多设计几个辅助问题。如:如果索要, 那索要多少合适?如果索要, 是否符合或违背公平正义?如果索要, 对双方及传统习惯有何影响, 是否有法律依据?……通过层 层设问, 能够引导学生突破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逻辑, 也能在心理层面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四、阳光评价, 自主选择

通过多元思维, 形成多维度的教学 资源的同 时, 教师的评价亦需同步、公开呈现。仍以上一节的探究话题“是否可以索要报酬”为例, 在追问中, 教师无需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学生会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心理体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过, 任何不同的标准, 都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的结晶, 只要在法律和公德良俗的范围内, 都应得到教师的直接肯定而不是批判。

篇4: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一、让学生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

宽容、谅解别人的过失,与人和谐相处是一个人的美德,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能使我们身心愉悦,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备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关心、呵护,甚至是溺爱。久而久之這些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如何让学生学会谦让、宽容别人,遇事能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呢?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培养学生诚实、自信、自尊、善良的品格

坦率诚实、不躲不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质,也是其他心理要素及一切成就的基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让学生感受雄日诚实的可贵品质,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诚实的孩子》一文让学生懂得了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画杨桃》一文告诉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自尊心是一种要得到社会、集体、他人尊重的需求,表现为充分肯定自己的长处、珍惜自己的成就。自尊心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每个人能为获得自尊而积极向上。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是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第一步,强烈的自信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而终于成才。如果缺乏自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精神上自我打倒,这样将失去主动精神,严重阻碍内在潜力充分发挥。《检阅》一文中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自信,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他在游行队伍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同学们一定会被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所折服。《一面五星红旗》中的中国留学生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换面包,他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同学们被青年的爱国情节所感动,同时也明白了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善良就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善良。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还有的人说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温馨别人,也芳香了自己;帮助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善良是无瑕的美德,也是一种宽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做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克服困难的毅力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事事顺心,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当你面对困难时,是积极面对,还是惊慌失措,选择逃避。心理健康的人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挫折,在逆境中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而心理素质差的人在挫折面前变得消极悲观,自卑怯懦,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女娲补天》虽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炼石补天,拯救人类的壮举感天动地,也一定能打动同学们的心。《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张衡就是因为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一定要争气》一文中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学习和不怕失败,刻苦钻研完成科学实验的事。同学们一定能从这些故事得到启发: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勤奋刻苦付出代价,有耕耘才会有收获。要不断地与懒惰思想作斗争,勤奋出天才,勤奋才能出成绩。

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它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真善美。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在其中,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健康心理教育。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小学)

篇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横幅内容

1.祝院首届心理剧表演赛取得圆满成功

2.珍爱自己,珍爱他人,珍爱生命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我成功的助跑器

4.用爱来滋润心灵,用心来感受生活

5.以人为本,携手共度“心灵之旅”

6.心理健康教育,功在此时,利在一生

7.给你一缕阳光,撑起一片艳阳天;给你一把钥匙,开启一扇健康门

8.生命需要新陈代谢,心理需要不断调节

9.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时时关注心理健康

10.用科学看护心灵的家园,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11.心理咨询帮助你消除心灵的困惑

12.丰实的知识可受用一世,健康的心灵可幸福一生

13.快乐源于自信,美丽源于心灵

14.心理健康伴你行,快乐心情系大家

15.点亮心灵之灯,照亮人生之路

16.关注心理,关爱生命,关怀社会,健康心理,幸福人生,造福人类

17.一个会心的笑,一份人间真情

18.心海导航,照亮我的心灵,让每一个迷茫的人找到生活的路

19.从“心”开始,创造美好人生

20.做心理健康人,创精神文明风

21.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服务他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2.追求新生活,追求“心”健康

23.关注心灵,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放飞希望

24.教育以人为本,健康以心为本

25.弘扬应职精神,扬起自信风帆,塑造健康人格

26.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

2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28.心理咨询引导你走出心灵的困惑,塑造健全的人格

29.美好生活新理念,健康心理是关键

30.净化心灵空间,创建精神家园

3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把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

32.心灵港湾为你我搭建一个温馨家园

33.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灵的温馨港湾

34.心灵港湾——让你我的“心”再次扬帆起航

35.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灵的港湾;心海导航点亮心灵的明灯

36.成功从心理健康开始,幸福从美好友情起锚

37.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38.宽容、理解、尊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9.打开心灵,让你更健康,放飞梦想,让你更激越

40.爱与被爱——与健康成功携手同行

41.宽容友善——为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42.付出——让你更健康,收获——来自心中的善

43.为自己编织一个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44.架起心灵的桥梁,倾诉心中的梦想

45.打开心灵之窗,享受友爱的阳光

46.心心相通,心不再遥远,情深意浓,友情始终相伴

47.快乐真诚相伴,友爱无处不在48.大学生心协与你分担风雨,分享阳光

49.跨出心的门槛,感应爱是召唤

50.美好生活,一切从心理健康开始

51.关注心理健康,开创美好未来

52.让生活充满友情,让世界充满关爱

篇6: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

一、小学阶段

(一)小学生特点

1、开始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的思维;

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人际心理行为。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的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三)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内容(适应、意识、行为)

1.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校园、适应环境)2.我成为小学生了(学生意识、角色意识)3.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适应群体、适应集体)4.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5.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6.管住自己 养成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7.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行为意识)8.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

二年级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教育内容(合群、乐学、自我认识)1.我爱我班(集体意识、角色意识)2

2.歉让、友善朋友多(交友体验、人际交往)3.“三个和尚有水喝”(群体生活、合作精神)4.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5.谁的发现好又多(学习方法、学习能力)6.告别“小粗心、小拖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7.我是好学生 我会做得更好(自我认识、自我意识)8.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防范心理困扰)

三年级目标

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教育内容(善学、情感、学会关心)1.我爱学习我真聪明(勤学习、动脑筋)2.巧解难题真快乐(善于学习、挑战难题)3.情绪“气象台”(了解情绪、认识情感)4.选择快乐 寻找快乐(体验情感、拥抱快乐)5.当我烦恼的时候(调节情绪、控制情绪)6.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具有爱心、同情心)7.为他人着想(学会关心、学会助人)8.愉快的假日生活(学会休闲)

四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待自己,充满自信;正确对待别人、诚实对待他人,有集体荣誉感。●教育内容(自信、诚实、集体荣誉感)

1.我能行 我来“露一手”(了解自信、培养自信)2.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3.人人平等的 说“不”没关系(具有自信、实现自我)4.谁说“我不行” 大家显“绝招”(排除自卑、展示自我)5.诚实的花朵(了解诚实、认识守信)

6.开放自己、真诚待人(开朗心态、诚实处事)

7.别人进步我高兴 班级成败我关心(排除嫉妒、关心集体)8.集体荣誉高于一切(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能干、负责的哥哥姐姐意识;学会男女生的角色意识,初步学会以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相貌审美意识、幽默生活意识和学习冲刺意识。●教育教育内容(角色、交往、审美、幽默)1.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兄姐意识、责任意识)2.我是男生 我是女生(角色意识、角色辅导)3.男女生 对对话(异性交往、交往辅导)4.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人际关系、交往技巧)

5.勇而有谋 急中生智(自我保护意识)

6.相貌与成功 幽默与快乐(审美能力、幽默生活)7.勤奋与积累 学习与状态(进入状态、升学准备)8.合理安排时间 投入全部精力(合理安排学习)

六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毅力、学习方式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获取“一份辛劳、—份收获”的愉悦感;指导学生减少面临升学的压力,摆正态度,迎接考试。

●教育教育内容(进取、毅力、学习方式)1.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学习状态、自我认识)2.巧识记 反思考 主意多(学习方式、思维习惯)3.时间的妙用(学习习惯、学习技巧)4.勤劳无价 毅力无穷(学习毅力、不断进取)5.克服考试前紧张情绪(松弛训练、消除焦虑)6.我的小学生涯,骄傲!(总结自我、)7.说一声:再见吧,母校!(师生情怀、母校情结)8.中学新生活,向往!(中小学衔接、心理准备)

二、初中阶段

(一)初中生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变化;个性形成5 的关键期;

2)出现青春期的躁动,出现对异性的朦胧感,有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异性的心理;学习上、个性上易于出现两极分化。3)情感丰富且脆弱,个性不稳定;出现自闭心理,爱好易于转移,易于烦躁;不爱交友,缺乏与父母沟通;认识上、行为上易于出现极端。

4)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我评价不全面;存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与社会适应能力弱之间的心理矛盾;有明显的“初中现象”心理,是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危险期。

(二)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2)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4)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对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三)初中各年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内容(独立、情感、个性)

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环境)2.注意力与记忆力(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3.管理自己 控制行为(把握自己、独立生活)4.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体意识、自我价值)5.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情怀、开朗心态)6.做情感的主人(了解情感、调节情感)7.敞开我的心扉(克服自闭、排除自卑)

8.消除犟脾气 养成好性格(情感控制、培养性格)

初二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的知识和生理、心理变化,正确对待性心理和两性交往,把握青春期的行为;培养学生富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进取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教育内容(青春期、性心理、两性交往、学习品质)1.接纳青春 拥抱青春(了解青春期、青春期知识)2.青春期心理卫生(青春期心理、度过青春期)3.友情与爱情(性心理、性教育)

4.如何增强交往能力(社交技巧、沟通能力)

5.男生女生的交往(交往道德、交往责任)6.与父母长辈沟通(亲子关系、个性修养)7.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品格、学习品质)8.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全面素质)

初三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同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客观的、全面的评价自己;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健全人格。

●教育内容(意识、评价、人格)

1.自我认识与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欣赏自我)2.客观全面“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自我超越)

3.人生两个宝: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知识力量、人格魅力)4.自重、自爱、自尊、自立(独立人格、良好个性)5.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际交往、个性品格)6.什么是健全人格(健全人格、完美人生)7.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学好本领、学好知识)

上一篇:河南许昌东南片区规划下一篇:地方财政债务和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