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2024-04-21

望洞庭的古诗诗意(共15篇)

篇1: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篇2: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

一、诗中有以下几个难点:怎样理解“镜未磨”,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这两个难点在课堂上学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经过探讨,我认为可以这样来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1)怎么样理解“镜未磨”

首先我先让学生了解“镜”。古代的镜子。不是现在的镜子,而是用青铜,经过打磨后,可以照出人的影子来,接着,我设计了如下的安排: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镜未磨”的意思,“镜未磨”是指的是没有打磨的镜子,在表面上有一层凹突不平的感觉。然后在进行质疑,作者将湖面比喻成了镜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是湖面呈现出层层的波浪,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了“镜未磨”的含义。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可以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2)、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篇3:《望洞庭》Flash课件的设计

古诗《望洞庭》出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之手,该诗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傍晚洞庭湖的美景。本课件的设计充分发挥了Flash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仔细分析了《望洞庭》一诗的教学设计,将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说课稿、教师教案等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符合新世纪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它不仅能够作为教师授课的辅助工具,使教学的效益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课件框架由课文朗读、生字学习、课外拓展、诗词解析、能力体验五部分构成,课程的教学安排与知识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受教育者在图片、声音、视频的环境下热爱学习,体会学习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课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准确无误、脉络清晰,突出了诗中字、词、句、意境、情感的教学重难点。课件图片丰富,色彩搭配合理,力求创意新颖,画面主题突出、鲜明与协调。课件具有知识点准确无误、内容充实丰富、画面布局清晰、图文声像并茂、色彩搭配合理、使用灵活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

二、Flash型多媒体课件的定义

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Flash多媒体课件是指利用Flash软件应用多种媒体技术的教学课件,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一种教学软件。它主要用于辅助教师的教学或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Flash型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与传统多媒体课件相比较而言,Flash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好地将各种多媒体元素(图、文、声、像等)融合,并在集成性、交互性、保护性、方便性以及文件大小、视觉效果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集成性:Flash多媒体课件的集成性能非常好,只要导入Flash支持的任何对象,不管是图片、歌曲还是视频动画,它都能收入Flash元件库中保存,即使先前的原文件被删除,都不会对制作对象有任何影响,消除了制作者的后顾之忧。

交互性:Flash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更好地融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性:Flash课件在制作时的原文件类型为.fla,打包或发布后的.exe或.swf是不能用于编辑的,而要将.exe或.swf转换成.fla是比较麻烦的,所以,Flash课件具有较强的保护性。

文件大小:Flash软件绘制的图形、图像均采用矢量图形技术,矢量图形可以任意缩放尺寸而不影响图形的质量,即不会造成图片失真。所以,Flash生成的课件(.exe或.swf)都非常小巧,适合于网络的传输与共享,并且能够在IE浏览器、Flash播放器、多种影音播放器等平台中播放。由于其体积小,可以拷贝到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设备当中,其能够快速地传输数据,携带起来又非常的方便。

视觉效果:Flash软件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在该软件中可以轻松绘制出丰富多彩的图画,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已有的图形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该软件还自带了很多漂亮的动画按钮和声效,可以使用逐帧动画等多种方式对动画进行相应的创作,从而不断丰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视觉效果。

四、《望洞庭》Flash课件的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评价反馈分析等环节。

1. 教学对象的分析

《望洞庭》Flash课件的应用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课件色彩上主要选择饱和度比较高、比较鲜艳的颜色,此外,选择灵活多样的课件表现形式,例如配音、动画、游戏等。

2.教学目标的分析

首先是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诗歌中的生字,掌握其读法和写法,并学会组词,能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次是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中关键诗句,理解古诗大意,进而背诵全诗。最后是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因此,笔者在设计过程中制作了生字笔画顺序动画,并配以生字的部首、字义、组词等内容来展现这一重难点。

3.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望洞庭》古诗的学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件的“课文朗读”、“生字学习”、“课外拓展”、“诗词解析”四个模块逐一呈现,使学生通过使用本课件,掌握古诗《望洞庭》中的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望洞庭》一诗的意境之美与诗人刘禹锡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拓展与提高,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4.评价反馈分析

本课件根据Flash型多媒体课件自身独特的功能与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连线题、选择题、主观输入题),并以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热爱学习,教师还能在课堂上及时地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进而掌握所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时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7]。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益处。

五、、望洞庭》Flash课件的模块设计

为给《望洞庭》Flash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完整的思路与制作方案,笔者特意创设了如图1的模块结构图。为课件各个模块的后期制作带来一定的指导。

《望洞庭》Flash课件主要模块的详尽分析与叙述如下:

1.首页

首页页面简洁明了,并且标明《望洞庭》一诗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书中的内容,为课件使用者展现出一个人站在群山环绕的凉亭广场上眺望远处的场景,这正好与《望洞庭》的“望”字不谋而合。

2.课文朗读

该模块以准确的语音语调为学生朗读全诗,使学生初步感知诗词的内涵与意境,掌握古诗中重点生词的读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跟读课件中的古诗读法,掌握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读技巧,保证学生深刻理会诗词主旨大意。

3.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部分主要是利用Flash课件的交互功能,以及具有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效果的特点设计制作完成的。其内容包括古诗《望洞庭》所涉及的生字的偏旁部首、整体结构、笔画、字义、组词。学生在利用本课件学习此部分时,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记忆生字意义。

4.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模块分别介绍刘禹锡、君山、洞庭湖等相关内容。通过对诗人的背景介绍、洞庭湖地理风貌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透彻,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

5.诗词解析

本模块分为注释、今译、赏析三部分,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望洞庭》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更加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

6.能力体验

本模块也分为三部分:即“多音字组词”、“我会选”和“结合学生想象写一段话”,分别由连线型、选择型、简答型三种形式构成。在课件中进行简短地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教师对学生的测评结果给予评价、修正,从而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则题量设置不多,不至于使学生产生烦躁感,其余练习题则由教师在课后留出。该模块主要是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练习题,通过Flash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古诗《望洞庭》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7.尾页制作

这个过程为使用者展现本课件的制作人员。

六、《望洞庭》Flash课件的交互设计

Flash型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强大的交互性能,所以,设计了导航按钮来体现这一特性。图片、文字、声音、区域等内容清晰可见,能够使各个模块之间的链接准确无误、方便快捷。其中,“能力体验”模块更能突出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它不仅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作答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指导,而且还能更进一步地使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能够有更深层次地把握。

七、《望洞庭》Flash课件的评析

本课件知识点准确无误、内容充实丰富、图文声像并茂、创意新颖独特、整体风格统一、各模块条例清晰、使用灵活方便、交互性强,突出了Flash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与功能,但缺少情景动画与配乐,内容不是十分充足,习题的样式较少,部分细节有待斟酌,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八、总结

本文通过对《望洞庭》Flash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分别论述了Flash多媒体课件的概念、优势、教学设计、模块设计、交互设计、课件的评价。《望洞庭》Flash多媒体课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突出了Flash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与功能。Flash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将在网络教学、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等方面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Flash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对其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巧灵,王晓梅.Flash课件中交互练习题的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8):86-88.

[2]陈远学.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特点[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02):176.

[3]吴利华.Flash课件制作初探[J].科学教育,2008,(02):28.

[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5]语文教学参考用书(课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6.

[6]何木青.浅析突破Flash多媒体课件开发教学的重难点[J].科技风,2009,(06):237.

[7]梁洁,岳丽娟.Flash课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6):8-9.

[8]冯海荣,袁磊.中小学课堂应用Flash课件的策略研究[J].山西电教,2010,(03):39-40.

[9]梅云清.多媒体Flash课件的应用性研究初探[J].职教论坛,2011,(35):76-78.

篇4:古诗望洞庭课后练习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

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篇5:《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①。

题君山②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③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释:①青螺:古代的一种发型。②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③水仙:相传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死后化作湘水神。

《望洞庭》阅读题目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C.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D.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17.两首诗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8.《鉴诫录》说道:“刘禹锡尚书有《望洞庭》之句,雍使君陶有《咏君山》之诗,其如作者之才,号往往暗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两位诗人的“诗才”是如何“暗合”的。(5分)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篇6: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教材分析]

《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这首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困难,对词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引发想象是难点。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理解诗句的意思入手,启发学生想象,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学为主,可借助于字典和注释自己试读试讲,对不懂的地方,可展开小组和全班的讨论。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展开想象,逐步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中的生字会认“螺、潭”。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要结合起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板书。

二、小组展示

课前搜集的关于诗人刘禹锡和洞庭湖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2.自由读,要求正确、流利。

3.各小组展示读。

四、自学古诗。

1.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合作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遥望:远望。

五、理解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大胆说说古诗的意思。(2)指名回答: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3)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4)学生思考交流。

(5)让学生与课文插图对照,欣赏意境之美。

六、重点研讨

1.深入探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是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七、指导朗读,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出示课件: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教师指导学生,在古诗中标出停顿的地方。(2)教师范读。(3)学生练习读。

(4)展示读,想象画面,体会诗境。

八、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记忆的方法。2.书写生字。

九、布置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望洞庭

篇7: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庭”“螺”“潭”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课文, 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行自主识字, 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想象诗歌的意境。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 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月色、山水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的意境。

2.品味名句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由景到诗, 激情导入

(课前观赏洞庭湖的风景视频)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 号称“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渺, 山峦起伏, 水天一色, 鸥鹭飞翔。自古以来, 很多著名诗人都曾对美丽的洞庭山水进行过吟咏。多年前, 被称为“诗豪”的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 在去和州做官的途中经过洞庭湖, 他趁着月色遥望洞庭湖, 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望洞庭》。

二、分层要求, 诵读诗歌

1.将诗的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将整首诗读连贯。

2.每一首古诗都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味。谁再来读一读?节奏有快慢, 语调有起伏, 这样就会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咱们合作读这首诗好吗? (师读前四个字, 学生读后三个字, 然后学生再连起来读。)

3.同学们, 吟诵这首《望洞庭》, 你有什么感受?

三、突破难字, 感受水月之“和”

1.交流第一句。

你们有慧眼, 发现了“和”字的非同寻常。 (板书:和) “和”的意思就是和谐、融合。到底是什么互相融合呢?让我们跟随刘禹锡来到洞庭湖畔, 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板书:湖面、秋月、君山)

诗人看到了如此美妙的景物, 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色呢?请尽情展开想象, 此时在刘禹锡眼中, 八百里洞庭湖面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预设:月亮高挂在漆黑的夜空, 向湖面洒下了银色的光辉, 把湖面都照亮了, 水天一色。湖面水平如镜, 倒映着明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天上一个月亮, 水中一个月亮”, 水和月亮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师:天上明月, 人间洞庭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这就是水月之“和”。

2.交流第二句。

水波映月, 月光如水, 这份和谐的宁静, 都是为什么? (潭面无风) 谁来读第二句?从这句诗中, 你们读出了什么?

(预设:读着这句诗, 你想到了哪些成语?读着这句诗, 你想到了怎样的比喻句?诗中的镜是指玻璃镜子吗?铜镜反复摩擦后就会光亮照人, 可以观容貌、正衣冠。没有摩擦过的铜镜会怎样呢?)

四、想象画面, 品味山水之“和”

1.请读读这两句诗, 想象这和谐美好的洞庭月色。这首诗中还有哪些词句也传递出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呢?

2.品读第四句。

八百里洞庭如此开阔、壮观, 在诗人刘禹锡的笔下成了小巧玲珑的银盘青螺。 (闭眼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一个白色的银盘, 看到君山了吗?轻轻地放上一颗青色的田螺。) 能想象出来吗?为什么这样的诗句能带给你和谐、宁静的美妙感受呢?

师总结:洞庭湖的水面上, 浮动着美丽的君山, 山水相依, 是那样的和谐。

3.品味语言, 配乐美读。

【平湖秋月】宁静的夜晚, 作者遥望洞庭湖面, 湖光秋月, 水光山色相互映衬, 多么宁静和谐, 刘禹锡情不自禁地轻轻吟诵——— (生读)

五、回顾总结,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望洞庭》。

2.小练笔:把古诗《望洞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用散文的形式写下来。

篇8: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中悟、悟中读:《望洞庭》古诗教学案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背景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但是对学生来说,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片段描述:

片段1:(读中悟)

学生很喜欢读古诗,我激励数名学生朗读表演之后,同学们的朗读热情更是高涨,“我来读!我来读!”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给大家朗读。

我趁势继续叫了一位学生朗读,只听他响亮的朗读声让本来喧闹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读毕,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赞扬他读得响亮,但我注意到有位学生不同意,他发言说:“这诗不是这样读的!”

我因势利导,问道:“那你觉得该怎样读呢?”他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整个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而且似乎比刚才更加静。

于是我问:“大家觉得他俩读得有什么不同?”

有的学生说:“他读得很轻。”

有的学生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有的学生说:“比刚才的更加有感情,刚才的太响亮了!”

……

“那你们觉得谁读得更好?为什么?”

教室沉寂了片刻后,同学们顿时讨论起来。学生普遍认为后面一位同学读得更加好,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洞庭湖宁静的景色。

朗读,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把书读熟,但读熟了还能怎么样?在朗读的训练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在朗读中发现并有所收获,最终做到朗读之中的领悟,不经意之间使学生感悟到了诗句的意境。

片断2:(悟中读)

师:还有哪些词你能体会到洞庭湖的宁静?

生1:“镜未磨”一词也让我体会到了洞庭湖的宁静。

生2:还有“白银盘”一词也说明洞庭湖很宁静。

师: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这首诗给你的感受吗?

生读……

品味、领悟词语的含义,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让学生主动寻找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进而使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升华朗读的情感。

三、教学感言: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无疑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在整个小学阶段,朗读的训练也是最为关键,正如《大纲》中所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9: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第1课《望洞庭》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看来大家一个个都是小诗人,那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生:山水诗)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

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呢?(洞庭湖)有没有同学知道洞庭湖在哪呢?(湖南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了?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总结出学古诗的四步方法,(1)、学古诗,知作者;(2)、识体裁,会诵读;(3)、抓字眼,明诗意;(4)、多吟诵,悟诗情。2.自由读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字音

⑴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觉得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⑵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4、读出节奏

⑴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下面请看黑板,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⑵有一个人,她很厉害,很会读诗,同学们想去见识一下她的本领吗?请大家仔细倾听。同学们有信心比她读得好吗?先自由地练习一下吧!指生读,评价。齐读。

(三)、理解诗意 1.交流方法 2.自读自悟

下面以四个人为一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且和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交流反馈 4.齐读古诗

师:刚才几位同学描述得可真美,来,我们一起将这美丽的景色吟诵出来。

(四)、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五)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5、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六)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板书:望洞庭

观察

篇10: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四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11.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内容 11.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 录音机 投影

教学过程:复习检查指名朗读第一首诗,背诵第一首诗一、学习《望洞庭》1、揭题,解题望:向远处看。介绍“洞庭湖”2、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3、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1、范读(录音机)2、学生自学: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三、精读指导1、引导理解诗句(1)1、2两句: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磨:磨试,即擦。句意: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试的铜镜一样。(2)3、4两句:遥望:远望。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的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同桌练说,指名说2、思考讨论(1) 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2) “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3) 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3、出示挂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想象诗的意境,教师描述。四、指导朗诵,背诵。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五、作业、抄写诗句,说说诗句的意思六、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并写下来。 注解栏

教后感

篇11: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一、诗意情境, 走进诗歌

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 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 生活阅历浅, 表象储备贫乏, 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此, 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 从而理解诗歌大有益处。

(1) 利用自然情景, 营造课堂氛围。古诗《春晓》《咏柳》《山行》等自然特征明显, 比较形象, 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征, 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季节性明显, 生动形象。在学习之前, 我把学生带到春风吹拂的柳树下, 充分发挥自然情景的认知教育功能, 让学生迎着和风, 站在柳树旁, 抚摸着柳叶, 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情景中, 走进诗歌, 为课堂上的教学营造了自然惬意的课堂氛围。又如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通过展示红叶图片, 唤起了学生心中“红叶似火”, “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 那样壮观”, “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 多么娇艳”等等形象, 充分领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致, 体验到了诗人对秋天热烈的歌颂与深沉的爱恋之情。

(2) 结合生活情景, 奠定感情基调。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是通过描写生活的某一情景来抒发感情的, 教学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情景, 为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奠定基础。如《悯农 (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我问学生:“你们看到过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吗?”“看到过。”“辛苦吗?”“辛苦!”“怎么个辛苦法?谁来说说。”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 产生了粮食来之不易的想法, 从而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又如教学《游子吟》,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 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诗歌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 动人心弦。导入新课前, 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身上的衣服一般是谁给你们买的?衣服脏了谁帮你们清洗?衣服掉线了呢, 又是谁给你们缝补?”当学生从一个个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中引起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感激时, 我适时吟咏“慈母手中线, 游子……”并揭示了课题。全诗教学进入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3.运用多媒体, 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古诗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创设氛围,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 音乐烘托法。一首优美的乐曲, 能感染人, 愉悦人,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并使二者完美结合, 那么, 课堂教学将诗意流淌, 真正达到了以其之情, 动己之心的目的。譬如教学立意欢快的诗文时, 我配以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 则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在诵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我配以《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 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 附和着、想象着, 在吟咏中进一步感受朋友离别时情深义重的情感。这有力地感染了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味诗歌的情感。当然, 在选取乐曲时, 必须使音乐的色彩、节奏等同课文的审美意象相协调,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走进诗歌, 领略诗歌, 把古诗深深地印于脑海之中。 (2) 画面激趣法。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 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的诗文为数很多, 教学此类诗文时我常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 学生们被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和豪迈的气势深深震撼了, 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诗意朗读, 理解诗歌

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 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 诗的感情, 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1) 读出音乐美。诗歌原来是用于唱的, 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载体。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 但诗歌的节奏, 整齐的结构, 韵脚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诗歌的节奏, 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 就无法与诗人沟通, 沟通不了, 你就无法悟其境, 品其味了。在古诗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让他们多听范读, 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 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 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三”或“二二一二”。诗词吟诵自有曲调, 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 触动学生的情思, 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 掌握朗读的要领, 了解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2) 读出感情。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 诗人完成一首律诗, 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像《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 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 而是为了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 其实何尝不可以看做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有的诗歌音调要缓慢、低沉, 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缓慢低沉的语调有助于读出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同情沦陷区百姓的痛苦生活;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 如《赠汪伦》强烈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千尺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 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读得其法, 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 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 在潜移默化中, 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三、诗意想象, 感悟诗歌

诗是语言的艺术, 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想象、联想。如教学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时, 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 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 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 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由蒌蒿、芦苇联想到“河豚欲上”, 进而想象春天来了, 河豚也该逆流而上了……这样, 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的和谐。让学生在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不但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还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在学过《宿建德江》后, 有位学生就这样写道:夕阳西下, “我”慢慢地划着小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阵阵江风夹着丝丝凉意袭来。“我”站在船头不禁泛起思乡的愁绪。放眼远望, 空旷的原野没有边际,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俯身近看, 江水清澈, 圆圆的明月离我那么近, 仿佛日夜思念的亲人就在身旁。这种诗意化的表达,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首诗歌的意境, 还能让学生弥久难忘, 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境界。

四、诗意延伸, 拓展升华

诗词教学应通过联系并赏读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相关诗句, 去领略各有千秋的风格美。比如, 教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写的是游子思乡情怀, 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当赏读诗中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 为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我让学生在记忆中搜寻写思乡怀亲的诗句, 学生找出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类比, 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心情。同时, 让学生课后去采集、品赏诸多写思乡的诗句, 学生不仅感受到一腔愁绪经过不同诗人的点染, 变得情态各异、生动感人, 还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延展互补, 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积累了知识面, 增强了对其他同类作品的品赏能力。

篇12: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回:回旋。

出:突出。

日边:天边。

望天门山的`诗意/意思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篇13:望洞庭的古诗诗意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

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想要渡湖水而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天子。

坐在那看人家垂钓,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情。

赏析

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诗的本意是求宰相张九龄引荐做官,其景阔大雄壮,其情也积极向上,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五、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

篇14:《望洞庭》的诗歌赏析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旳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旳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旳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旳融和旳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旳节奏——演漾旳月光与湖水吞吐旳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旳湖面宛如未经磨拭旳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旳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篇15:古诗文教学中的情趣诗意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像一般艺术一样, 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诗是最凝练的情感, 诗是最凝练的文字, 可以说, 诗其实就是用最凝练的文字表达最凝练的情感。充实又完美的诗是人格涵养的自然结晶, 是人的天性的“至性至情”, 其内涵是“理智渗透情感所生的智慧”。笔者认为这就是诗歌中的情趣、意趣与理趣。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凝练的文字, 领会诗人的至情至性, 感受古诗文带给我们的情趣诗意, 纯粹进入诗中的境界?

一、重视古诗文“背景”的价值,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极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 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 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的“背景”, 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古诗中, 领略古诗表达的奇妙意境。如李清照的《武陵春》, 她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愁苦, 只有了解与其丈夫“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以中否角胜负, 而又举杯大笑”的甜蜜生活后, 方能明白夫妻恩爱早已在金人入侵、国家破碎、丈夫身亡、自身被迫南渡中烟消云散, 方能在时代大背景中感受李清照这一闺房小女子正遭遇着天涯孤独人的愁苦。背景资料的外引介入, 引领学生走入诗境, 并以李清照之生活经历去吟诵、去感受“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的孤独、愁苦。

二、重视朗读教学,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情趣诗意

朗读教学一般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让学生在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第二阶段, 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1. 吟诵引意趣。

自《诗经》起, 历经唐宋诗词文明的洗礼, 中国古诗文颇具音韵、形式、语言、意境等诸多美感。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所以古诗文教学非朗读无以体会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 非朗读无以了解诗歌的神韵、情感。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歌, 从朗读中读出节奏的长短、轻重、缓急;读准音调的起伏顿挫;读懂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情趣。如《蒹葭》采用重章叠句手法,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我们教授的时候能结合诗歌本身的特点, 在朗读上采用重章之法, 用音乐上的双声和读方式进行, 那么, 几千年前, 在那芦苇畔, 有一人在寻寻觅觅、痴痴追寻的情景就如在眼前了, 未向学生言诗情诗趣, 却引领学生走进诗的境界中。

2. 朗读现诗情。

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对学生来讲, 词中画面感不如其他诗词强, 进入诗境较难, 对辛弃疾“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复杂情感, 学生很难理解。我们不妨设计问题: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 连年征战, 受苦的是百姓, 为什么作者如此推崇他呢?你能结合当时政治背景说说原因吗?在教师主问题的引导之下, 让学生朗读全词, 并要求多次反复朗读最后一句, 或你认为反复朗读几次比较恰当就朗读几次。通过反复朗读再现辛弃疾当时的情怀, 这里有辛弃疾对千古兴亡、英雄不再的感慨;有对南宋王朝没有一个像孙权一样能保家卫国的英明君主的叹息无奈;有对朝廷主降派不敢与金人对抗的懦弱行径的愤怒鄙视;还有被朝廷重新启用后, 能像孙权一样有着盖世武功, 带领部下北上抗金、收复河山的壮志雄心……反复吟咏最后一句, 从不同角度、不同语气读出诗情。

三、重视文字品析, 推进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情趣诗意

文字构成文章, 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 而忽视甚至舍弃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 那叫‘买椟还珠’, 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所以阅读文章就应该从情感、审美等文学角度去解读、去感受、去体悟, 古诗文也不例外。因此, 古诗文学习还应注重欣赏, 想象文中之景, 体悟文中之情, 领悟文中之道, 感悟文中之雅, 进行文章文学的审美教育。

1. 善抓古诗文中的“眼睛”, 细嚼慢咽。

诗歌的生命力往往体现在看来平常的、人们都自以为懂的词语。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片断:

师:“有人说‘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岗’是神来之笔, 哪个字写得神?”生:“卷。”生1:“这是上千个人参加, 气势很磅礴。”

师:“改为‘千骑满平岗’好不好?”生:“不好。‘卷’字有不停留的意思, 有力量。”

师:“就像‘龙卷风、风卷残云’, 都很磅礴。请大家想象一下‘千骑卷平岗’的场面。”生:沉浸在磅礴的想象幻景中。

如果让学生自我学习, 可能不大会关注到“卷”字的庞大气势, 但在老师的引领下, 通过换字、想象, 让学生随着苏轼策马驰骋, 享受平凡文字带来的宏伟场面的壮观。此时, 苏轼之潇洒俊逸、苏轼之狂尽在不言中。

2. 统筹把握, 修改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

如《答谢中书书》一文, 这是一首写景小品文, 写景之句优美至极, 可谓增之一字嫌多, 减之一字嫌少。如何让学生品味美文, 并让学生兴味盎然?改诗:两岸石壁五色辉, 青林翠竹四时备。晓雾将散猿鸟鸣, 夕日欲坠沉鳞跃。让学生比较根据原文修改的诗与原文, 哪个写得更好?这个犹如黑暗中的一颗流星, 瞬间划亮了天际, 学生的兴趣斗志被激发出来了, 思路打开了。学生抓住“交”字, 这是一种动态之美;有的说“乱”, 这是鸟儿争相和鸣, 富有生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学生的个性阅读、自主阅读, 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理念。

3. 想象明意象。

诗不可缺少的便是意象。而诗的意象总是超脱意象的本身, 成为一种思想, 一种感情的象征。如月喻思乡, 菊喻清高, 梅即傲骨, 松柏正直, 梧桐凄伤, 浮云游子, 鸿雁相思……这些意象已成为一种代名词, 使人们看到这些意象便自然想到它们所含的情感。美学家称此为“移情作用”。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同样是山, 陶潜“悠然见南山”时, 杜甫见到“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分晓”。李白觉得“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时, 辛弃疾想到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的美便生出多种姿态。因时因事因人不同, 倾注在这个意象“山”中的情趣也就不同了, 每首诗都是一种境界。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想象明了蕴藏在这些意象中的意境情趣, 那么, 这些文字只能是一些文字符号。因为诗人创作诗的时候, 肯定从自然界中见到这种意境, 感到这种情趣, 然后用文字通过意象传达出来。所以我们读诗时, 必须学会想象感受诗人笔下的种种意象, 然后透过意象直达诗人的内心深处。

四、重视文化拓展, 领略古诗文的理趣魅力

所谓诗中理趣, 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 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感悟。语文课堂不仅是语文知识的灌输, 更是文学的欣赏、文化精神的传承,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载体的古诗文更是拥有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古诗文教学过程更应引导学生欣赏蕴含在其中的理趣。当然, 欣赏理趣魅力, 并不单是让学生记背诗中的哲理, 而在于一种赏读。如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其三, 通过用诗意语言描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感受自然相伴之美;通过赏析“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领略飘逸和其中蕴涵的归隐之趣;通过探究辨析感悟“此种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老庄忘言之境。陶渊明避世退隐, 就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逸。课到此时, 再重视文化拓展, 如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比较, 既有助于了解田园诗的风格, 更有助于把握理解桃源精神, 再加入欧阳修的为官时与民同乐精神, 袁枚厌恶世俗辞官, 杨绛在“文革”期间安心扫厕所……何为桃源精神?桃源精神就是此心安处即桃源。如此多方面、多角度赏读诗歌, 并探讨文化精神, 语文课堂在悠然、娴静、美好中流淌而过, 与古人相遇、相知、相惜, 思想火花在五千年文化熏陶中互相碰撞, 古诗文理趣魅力彰显光华, 陶渊明的此心安处即桃源的处世精神影响了王维、孟浩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在俗世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安逸, 寻找心中的桃源, 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

上一篇:长沙会计培训学校哪家好下一篇:大班家长会拼音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