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荷散文

2024-04-16

野荷散文(精选4篇)

篇1:野荷散文

野荷秋韵散文

天河从陕西照川跌落到湖北境内之后,曲里拐弯地在郧西的版图上划出了六十多公里长的一条河谷,最后绕着一座名叫“狮子头”的石山,画了一个圆圆满满的句号,极不情愿地汇入汉江,蹦蹦跳跳地往东奔去。

从外地移居到这里的山民们,看中了狮子头背后的这个大湾,寻思着让天河水改个道路汇入汉江。他们采用最为笨拙的法子,在垭子湾东边的岩头上凿开一条峡谷,硬是逼着天河水从这条人工凿开的峡谷中泄入汉江。狮子头后面的这个大河湾,便被移民先祖们改造成了近三百亩的米粮川。

老河湾被改造成良田后,累计长出了数以万计的谷米,养活了天河口十几代人。然而,改造过天河湾的移民,为了南水北调大局,再一次从天河湾,迁移到了数百公里之外的潜江。

老河道中的各种水草,在良田下压抑了若干年,最终以顽强的毅力,顶开了压在它们身上的土壤,以不可抵挡的态势,收复了原本属于它们的领土。那成片的香莆,经过一个长夏的筹备,像是一群想要许愿的善男信女,专等着秋季发出的信号,齐齐地举着一支支绛红色的香烛,气势磅礴地挤满了老河道,与山坡上的草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韵味无穷的《秋景图》。

在这幅《秋景图》中,最美还不算是这些成片的香莆,香莆们顶多只能算是《秋景图》中一抹绛紫的底色。河湾西端的那片野荷,才是天河湾中最美的风景。

这片野荷绵绵延延,足有四十余亩,像一大块翡翠玉璧,镶嵌在这一大片香莆、芦苇和水花生之间。那翠绿的荷叶,每一片都有两尺方圆,层层叠叠地铺成一张硕大的绿毡,绿毡上点缀着一朵朵红白相间的荷花。那一朵朵红白相间的荷花,更像是一群身着红裙白衫的少女,她们在微风的.吹拂中,在荷叶铺成的绿毡上搔首弄姿、翩翩起舞。那种舞姿,十足的娇媚,也十分地惹人爱怜。

就在荷花摇曳起舞的时候,藏在荷叶下面的青蛙,也不甘寂寞地昂起头来,“咯哇哇,咯哇哇”地欢唱着。它们用欢歌的声浪,鼓动得头顶上的荷叶波浪起伏,也激荡着荷花的舞姿,舞动得更加奔放、更加热烈。最有意思的是,杨树林中的蝉儿们,也振动着透亮的翅膀,抱紧怀中的树干或树枝,尾巴一翘一翘地嘶鸣着:“热呀热得寡气,热呀热得寡气……热呀……热死了呀……”秋日的气温,也的确是炎热非凡,荷叶上那一粒粒滚动的水珠,有可能就是荷花们在起舞的过程中撒落的汗珠,蝉儿的鸣叫,多半是心疼娇媚的荷花。

在这片野荷的四周,高的是香莆,矮的是水花生,点缀其中的,是一大片玉白色的半边莲。那些半边莲,正以自己残缺的美,衬托着野荷花的娇艳。野荷花的花序是完整的、艳丽的,而半边莲却只有半边花序,虽然也在粉白的花瓣根部染一抹嫣红,却比不上野荷花的完美。好在半边莲颇为知趣,自己虽属莲花一族,毕竟是残缺的、不够完美的花朵,便心甘情愿地屈居在荷塘的周围,以自己残缺的美,衬托着野荷花的完美与高雅。

天河湾的野荷,在风骚了夏秋两季之后,偷偷地孕育了一塘鲜嫩的野藕,探手一摸,便扯出一根根肥壮的嫩藕。拿到清水中一濯,湿润如玉的藕节,像初生婴儿的手臂一样,显得格外可爱。

说起来不怕诸君笑话,我在天河湿地管护站工作了三年,除了十分欣赏野荷秋韵的风景之外,并不知道污泥中的野藕还是绝美的食物。

去年腊月底的一天下午,我经过那片野荷塘回家时,意外地发现荷塘的岸边,堆放着几大堆鲜嫩的野藕。采挖野藕的夫妻二人,都是当地的村民,男的正从污泥中往外掏挖野藕,女的接过男人递过来的藕节,捋去藕节上的污泥,整齐地摆放在枯干的荷叶上,最后又转运到岸边。

我当时问了一句很可笑的话:“这藕能吃吗?”掏挖野藕的男人笑了,女人也跟着笑了。笑得花枝乱颤的女人,指着岸边的藕堆说:“拿几根回去尝尝吧,保管你吃了还想吃。”男人一边掏挖着野藕,一边补充说:“野藕不熬火,如果用高压锅炖汤,等压气顶一冒气,就要赶紧拿开,火关晚了,就被炖得稀烂。”

天河湾的野荷,没有享受到一丝一毫的肥料,却点染了最美的秋景,使天河湾的夏秋两季变得韵味无穷。更为可贵的是,天河湾的野荷,不仅把天河湾的夏秋两季装扮得美丽如画,也向天河湾的百姓奉献了最美的藕实。

篇2:野荷散文

对于荷,我最早的记忆便是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里那些描写,田田的叶子,零星点缀的白花,脉脉的流水,缕缕的香气。那时心就被作者笔下那种月光下的荷塘所俘获了,每每读起,就会有一种“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烟雨江南的幻觉。深秋,去济南大明湖,见到的也是残荷片片,只是印证了电视剧《还珠格格》夏紫薇的身世,徒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的感叹而已。但毕竟我身居北国,干旱少雨,且为生活奔波,无怡情闲暇,自然对南国的荷只是一种神往、一种意境的遐想罢了。

可我终究与荷有缘,今年端午,几个文友一时兴起,相约深入关山腹地的孟良峰一游,在翻越几座山峰行至苍沟回转的路上,竟发现一个流着山水的河谷,长满了野荷,那宽大如盖的叶子,厚实且墨绿,茎挺拔,但不失端庄,花虽小,但黄的可爱,串串如珠。虽说没有江南荷花的摇曳生盼、花团晶簇,但野花摇曳,荷叶轻举,依水而居,依水而蔓,大自然赋予这野荷谷独有的绰约情韵,让我们这些用文字取暖的文友们煞是喜爱,便驻足选一稍平缓处,席地而坐,对酒当歌,观赏着那野荷随风摇摆的样子,弥闻着那散发着野荷花的暗香。

同行的才女蕊,不时地用相机从各个角度拍照着野荷,看她那种对荷的独钟,我确信这个江南女子一定有一段与荷有关的故事,有如莲的心思。或许,有一个残荷的梦,那梦是带着汉唐的遗风,还有些许的忧伤,而那莫名的忧伤,潜藏着深情,要不怎能写出《青瓷》《许我一世静若花开》那样淡雅清丽、莲步盈盈、蕙质兰心的文字来。从小就在关山深处长大的杰,说这野荷是他儿时的玩伴,小时候天热,就折一叶荷叶顶在头上遮阳,下雨了,就用荷叶当伞,家里蒸馍也用干荷叶当衬布,可见这野荷确实是大山赐给山里娃的神物,让我不由地对这野荷产生一种敬意。是啊,大自然总是慷慨的,以它的豁达,养育着大山的`子孙,就连这毫不起眼的野荷,也尽其己能,眷顾着山里的孩子。

这时,慧心的蕊小心翼翼地折来一朵野荷叶,顶在头上,斜倚夕阳,黑黑的头发顺肩披下,蓝色的短衫,在谷底斑驳的树荫下,靓丽鲜艳,也愈发显得她的纤弱和柔美来。她与这翠山、这涧水、这野荷谷,还有这野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虽少了烟雨江南那种雨蒙轻柔的娇媚,但也荷叶田田,人面荷花,美妙绝伦!

我仿佛又看到来时经过汪斗洼在开满野花山坡上,那个在夏日里款款行进的种药村妇,头顶一片翠绿的荷叶,红润的脸颊上闪着汗珠的亮光,也闪烁着孕育生命的羞涩,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为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不为自己身处的环境而自惭形秽,顺其自然,安于命运,就和这野荷一样,饮山水而生,沐风雨而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豁然和达观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这难道不是一种真正的美吗?不是靠青春的容颜,而是靠绽放的心灵,不是靠俏丽的外表,而是靠内心的自信,那种夹带着生活的余香,浸润着岁月的辙痕,承载着一种凤凰涅槃的希望,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篇3:散文与散文教学

众所周知,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无拘无束的体裁。轻巧灵活,战斗性强,便于及时反映迅速变化的事物,富有现实性。

散文有时似银光闪闪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有时像抒情诗,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时如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时若水墨画,描绘山水草木、花鸟虫鱼。

散文的题材无限广阔,不应画地为牢,这可以写那不可以写,应以作者的个性、爱好、素质、经历、情感思想而定。现在正处在新世纪大变革中,应加强作品的时代感,用散文轻便灵活的形式,倡改革之风,赞创业之人,抒时代之情,绘神洲之美。把人民最关心的事情和心愿反映出来,体现时代的风貌,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心胸怀,与时俱进,和人民群众共呼吸。

散文要有思想的光辉。散文家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刻画生活的美文家,也是思想家。凡是读者赞叹击节,印象深刻的散文,大都含蓄着鲜明的立意,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思想越是崇高,作品的艺术光辉就越强烈,越有艺术生命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是一篇好散文。作家在这个散文当中极力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反映了伟大的父爱,所以它的魅力性,感动性对读者影响就高。

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多彩的现实生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感情,新的道德观念,新的审美观念……要求散文工作者去体验、去观察、思索、反映,写出带有时代特色的,为人民喜爱的佳作。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和深化。

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里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散文创作及其他的样式,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景生情。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旋的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的观察融会贯通,否则,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要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广大的爱好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像蓬间雀那样在草间徘徊,而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万里,自由傲游天地。

以上谈了散文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下面来谈谈对散文教学的一点拙见。

语文教师进行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例如,冰心的《小桔灯》,这是作者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生动感人。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熏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本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学生不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即使教师讲的再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深刻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的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重点朗读品味鉴赏,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

当然,“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如何感受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尤其是在研读赏析环节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段落、语句来进行品味,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相互答辩释疑,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赏读文章,学会观察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摘要:散文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自由, 最活泼, 无拘无束的体裁, 题材无限广阔。优秀的散文, 几乎难以离开联想。联想, 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是观察的深化。散文教学前一定要全面认真备课, 做好各方面的教学手段, 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 深刻理解散文的各种表现方法和手段以及作家的主要思想情感和意义。

篇4:大诗无需韵 野荷存真美

老庄简介:

老庄,原名庄永春,1951年生于山东烟台,诗人、画家、国学家。现居北京,任中国东坡书画院院长。

在诗坛上,为中国海洋抒情诗领军人物并被编入中国文学史,著有诗集《庄永春抒情诗》、《崇拜爱情》、《凡高的向日葵开了》、《百年放歌》、《总设计师之歌》和万行抒情长诗《百年小平》。其中《百年小平》之《绿色进行曲》一章已被选入中国语文教科书。

在画坛上,出版了画集《老庄画荷》,为当代水墨大师,以其大写意荷花独树一帜,有“中国野荷王”之称。参加过全国和国际上多次画展,获当代中国花鸟画创作贡献成就奖等多种奖项。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拍卖并被若干机构收藏,拍卖起价每平方尺均在1000美元以上。

文学及书画作品被《作家文摘世纪经典珍藏版》、《盛世收藏》等上百种典籍和选集收录;为上百位书画名家写过艺术评论;被中国国学研究会、世界汉诗协会授予“国学家”称号。

老庄是画家,是卓有成就的画家,作为中国新一代水墨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底,独特的视角,挥洒淋漓的笔墨,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而享誉画坛,尤其是他独巨匠心的大写意野荷系列,已成为新时代水墨丹青之典范。老庄是诗人,是举足轻重的诗人,在诗坛上,他被誉为中国海洋抒情诗领军人物并被编入中国文学史。他的诗不仅精致、凝练、深刻、有味而且诗意磅礴、宏大。著有诗集《庄永春抒情诗》、《崇拜爱情》、《凡高的向日葵开了》、《百年放歌》、《总设计师之歌》,还有万行抒情长诗《百年小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其中部分章节已经被编入中学教材。

在朋友圈中,老庄爱荷是出名的。画荷、咏荷占据了他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老庄被世人称为“中国野荷王”却让人有些费解。那么,在艺术家的眼里,家荷与野荷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作为画家又是怎样用画笔把这种区别表现出来的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老庄。

江南野荷不梳妆 也叫嫔妃无颜色

家荷与野荷在形态上并无什么区别,它们都是长自污泥而质洁的植物,它们都是在依赖于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进行着抗争。依赖是需要,抗争是天性。在艺术家眼中植物与人类一样是有灵魂的,也是有个性的。在所有的植物中,荷是最有个性的一种。“当你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带着不同的心性去看荷,它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是截然不同的,所谓荷知人意,人为其歌,当你和它成为朋友时你会发现荷同你一样有着喜怒哀乐”。

作为诗人与画家,要爱荷、品荷,但更要懂荷。只有懂了荷,你才能明白荷的喜怒哀乐;只有懂了荷,你才能真正画出荷的内在神韵。一幅好画不在其形而在其神,所谓形神兼备,就是要让人既能看得懂,又能浮想联翩,这正是中国画大写意的神韵所在。

“我感觉家荷开得太规矩了,有些温文尔雅。古往今来的画家,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在内,他们所画的荷花都过于秀气,不够张扬。我画荷花不求形似,要的是神韵。我就是要在我的大写意作品中充分地张扬出荷的个性。另一方面我觉得野荷比家荷更倔强、更刚毅、更有个性、更具美感,江南野荷不梳妆,也叫嫔妃无颜色。别人之所以称我为野荷王,实际上是表明了我的画法与他人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老庄如是说,“在我的眼中,荷花都是女人,我所画的荷花都是我所钟爱的女人,是既漂亮又有韵味的女人。”家荷好似扭捏作态、自我压抑的大家闺秀,那么,野荷就是热情开朗、自由大方的山野村姑。老庄的野荷是一种对生命的宣泄、人性的剖析、性格的展示、思想的张扬。可以说,老庄的野荷画就是他的生命再造,全面体现了他本人的性格特点,可以说他的作品

就是他的整个血肉之躯和全部的精神世界。

好花到死恋枝头 丈夫虽老犹青春

老庄荷画的另一特点就是多以秋冬残荷为主,荷叶似已败落,但却仍有荷花依然。老庄就是要用这一反常的表现手法来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同时也在表现人们对青春的渴望。

“在我的眼里荷花就是女人。我画的不是荷是女人,画的是美。夏天的荷花都是一样的,都是青春少女,都是一张灿烂的面容,千人一面。而秋天的荷甚至是冬天的荷就大不一样了,就好像历尽世事风雨沧桑、青春不再的女人,有的风韵犹存,有的已呈垂暮之态。一个风韵犹存的女人的气质不是一般的青春美少女所能比的,这种美是一种人生的积累,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气质,所以,秋荷或冬荷有她更美的内涵。”

好花到死恋枝头,丈夫虽老犹青春。人生都有梦想,最大的梦想就是青春不老。秋冬残荷生机不再,而一旁挺立的荷花就是一位垂暮老人对青春的回忆和留恋,是对生命的不舍,也是春的希望,就是一场美妙的青春梦。

采访老庄好似听了一次生动的哲学演讲,而风情万种各具神韵的老庄野荷画集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读物。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得到启迪。

君懂诗情画意看谁折花换酒

老庄的野荷画不仅得到满池荷香的南方人普遍认可,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也同样广受欢迎。仅2008年老庄就在哈尔滨连续举办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野荷画展,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有关领导出席展览,并为之剪彩。也由此,老庄还被黑龙江省指定其作品代表黑龙江省远赴深圳参加全国文化博览会。

老庄画荷并配以咏荷诗成了他自己的一大特色,用诗诠释和深化画作的内涵,诗画一体,珠联璧合,其出神入化之意境令人叹为观止。像“大墨写江南,清白留人间”、“好荷无颜色,秀我大江南”、“人间清白乃真诗,结出莲实还种春”等作品,无不把中华民族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升华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上一篇:请跟我来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弯腰行动倡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