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散文

2024-04-08

自知散文(精选12篇)

篇1:自知散文

人情,冷暖自知散文

是不是世界太过冷漠,一些真实的感情都被冰冻起来?――题记

擦肩而过的人,成千上百。有哪几个人会真正在你的生命中停留,这永远是个未知之谜。可能你认识他,但他不认识你;又或是他认识你,你不认识他;更是凑巧的,你们彼此认识。最后一种概率,是十三亿分之一。这样的微乎其微,让我懂得了相遇的来之不易,更何况还有分难能可贵的情感在其中呢!

我对别人热情相待,只因他对我也是如此。其实,我是一个不擅长主动靠近别人的人,除非我一眼觉得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对我好,我便用同等的量对他,甚至比他对我更好。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一贯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以,大多数朋友都对我友好,有些朋友还很帮助我、照顾我。我因他们的好,而感动,而欣慰,而懂得感恩。也因为他们的出现,让我觉得自己凄凉的生活,还是充满温馨的。

当我自以为处在幸福的时候,却忽略了某些细节,还有某些人们不愿提起的.事情。

我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我一个掌上明珠。没有亲戚,没有所谓的堂兄表姐。所以,除了我母亲外,没有人关心我。我是孤独的。直到某个机缘巧合,我认识了几位哥哥。

他们年纪都比我大,聊了好几次,彼此的印象都不错,我便认他们做我的哥哥,而他们也高兴地答应了。兄妹关系,在此刻建立。我,不再是一个人。可我渐渐发现,事情远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亲情并不一定真实地存在。或许,只是一种形式。

两个哥哥之间的比较,让我看到了明显的反差。一个记得我的生日,给我买贵重的礼物,时不时地关心我,听我的种种抱怨。另一个对我不闻不问,可能许久之后才聊上几句,见面了打声招呼,有时帮个小忙。一个让我感到实实在在的亲情,另一个大概只是超越了普通朋友的“特殊待遇”。人的差别,难道真的那么大吗?一个朋友告诉我,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不相同。是的,我明白,但是我介意的,是人情的冷暖。同样都是我认的哥哥,同样都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对待我的方式却是天壤之别。一个热情真挚,一个温凉如水;一个名符其实,一个虚有其事。情感这东西,答应了,应该认真对待,不能掺一点水。若只是挂个名号,敷衍了事,那些与欺骗有什么两样?

原来,人可以如此的冷漠。冷漠到你好像从来没有认识他一样,又或是他根本与你认识的截然不同。

人与人的交往,暗藏了很多玄机。我们不是生活在远古时代,过的是群居生活,单纯地交流,没有太多的心机。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空,人口密集,交通便捷,使用的都是数码电子产品。人类,已不再满足于一点点的成就,他们想要更多。这就使他们的欲望逐渐膨胀,隔阂由此产生并加厚。

有些人一开始对你笑脸迎人,热情如火,甚至对你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他们和你经常出入、聊天、吃饭,和你说说笑笑,吵吵闹闹。外表看起来你们的确相处融洽,有时候还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但是这并不代表是风平浪静,其实已经暗潮汹涌。没有人告诉你某些事情的真相,比如你的隐私为什么会泄露,你为什么有时会遭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这些一个个谜团都在你自认为好朋友的身上。他们抓住了你的把柄,大肆宣扬。他们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还可能落井下石,冷眼旁观。你的心,冷透了。被这股无情的冷漠,冲淡了曾经美好的一切。

除了日常生活上的,更悲凉的莫过于社会上的冷嘲热讽。

乞丐在街上随处可见,衣衫褴褛,或残疾,或命苦。他们在街上求助乞讨,或哭泣,或表演,只为换得路人施舍的同情。有些人嫌弃地瞟了一眼,有些人匆匆而过,有些人停下来凑热闹,有些人可怜兮兮地投了一枚硬币。不管是出于同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一枚小小的硬币,对他们来说是极有帮助的。这时候,我们需要深究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施舍给他们呢?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怕他们是骗子。这个答案令人震惊,街上缺胳膊断腿的,穿破布的老人们。人们的苦苦哀求,会是一场早已预谋的戏吗?我不敢相信,可事实却让我不得不去怀疑。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奉献我的一点爱心。我知道,不管他们欺骗的目的是什么,总归还是为了生活。

还有一件值得争论的事情,那就是在路边看见老奶奶摔倒,你到底是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如果换做以前的我,我肯定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扶。可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老人摔倒了,我们碰巧看见,便去扶他。运气好点,对你说声“谢谢”,运气不好,便硬拉着你赔钱。这样的事情,已数见不鲜。在我母亲身上也发生过,所以我深有感触。

人,冷漠的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互相欺骗。

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一时间可能无法用眼睛去看清,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心,是人类的另一扇窗户,它比眼睛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它是不会骗自己的。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复杂,也很微妙。有些变化,你还来不及分辨,就已被判了刑。但有些你心里或许清楚,可不愿挑明,所以隐瞒。不管是热情还是冷漠,只有自己才知道。

篇2:自知散文

几次外出有这么一种感受,因某事几个人相识共处,期间无话不谈,恍若多年的好友,相处甚欢,而后这事一过,各自回到各自的来处,悄无声息的离去,渐渐杳无音讯,犹如从未存在过。

有些认识许久的好友也有这般“消失”过,或因为距离无法像往日喧闹嬉戏,或因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未曾参与逐渐失去共同的话题,也或因为懒惰没有频繁的联系,等等,他们终将也会成为过客。

无论当时你们有多么亲密无间,也都抵不过时间的消磨,最后将曾经长时间建立的感情消磨殆尽。若你们能一直在一起未曾分离,时间也会使你们深深地融入彼此的生活,相依相伴。时间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成就一切,亦能摧毁一切,然而这一切也并非全是定理,毕竟命运不可捉摸,人定胜天,也会有人能使之变动。

有人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你的世界,从此山水不相逢;有人在各种机缘巧合下相识却又转眼形同陌路;有时处心积虑的想跟谁在一起却事与愿违;而有的人却能在无意中多次相遇。缘分这东西太过于虚无缥缈,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曾看到一句话:我忘记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忘记。与抛弃不同,只是因为没了交集而断了来往,无关乎谁对谁错。“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句话也不全对,新旧交替本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说不准下一秒你就会失去谁,弥补给你的也就是在你失去他的那一刻,命格改动,让另一个人逐渐代替前者,以此循环。

但并不是就没有人会一直都在,只是随着岁月的沉淀能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幸运的是留下来的都是一路风风雨雨、相互扶持,最后知根知底,谁也不嫌弃谁,一个神情,一句言语便达到共识,之间的默契、情感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曾经那些让你疯狂的、怨恨的人,在多年之后再相遇时也能平淡的互相问好,或许还会因为当时的年少轻狂、粗心大意失去彼此而感到惋惜,然而过去的都已成为了事实无法改变,也许这样已是最好的结局。

不在乎结果如何,刻骨铭心的经历了期间的过程就已知足,而最终是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都安心接受就好,不再去追究当初的谁对谁错,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善待身边的人,亦会有美好的结局。

篇3:体验经济冷暖自知

这固然是广告, 但其背后却显示出瑞士人对钟表的特殊情感和独特见解:钟表绝非仅为计时工具, 除了随时准确告知时间, 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承载历史和诉说未来……这样的钟表, 为每一位拥有者提供了一个承载、保存、传达生命经验的机会, 成为个体生命存在的历史见证。

经济学家认为, 人类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 正在向体验经济过渡。我们说, 瑞士人在制造和经营钟表的过程中, 事实上已经先于经济学家的理论而将体验经济付诸实践了。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 体验经济出尽了风头。体验经济的倡导者约瑟夫·派恩 (Joseph Pine) 认为, 基于体验的市场早已形成, 赌城拉斯维加斯、迪斯尼乐园、主题餐厅硬石餐厅和耐克城的兴起都是明证。他预测在未来的50年, 由于人们将面对应接不暇的各种变化、不确定性和焦虑, 体验经济 (尤其是怀旧性的消闲活动) 还将继续大受欢迎。“那些日益缩小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内划地自限的企业, 它们的利润将大幅下跌, 并最终被淘汰出局。为避免这种命运, 企业必须学会创造丰富的、令人动心的体验。”

当下, 眼见得蓝海的保鲜期正在缩短, 个性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这正使得体验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用武之地。

如果你为物品和有形的东西收费, 你所从事的是商品业;如果你为自己开展的活动收费, 你所从事的是服务业;只有当你为消费者和你在一起的时间收费时, 你才算进入了体验业——生意是舞台, 商品是道具, 它们共同创造出能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味的活动, 这是从商家的角度描述体验经济。而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出发, 体验能够凸显个性, 比简单的商业交易拥有更高的价值, 他们也愿意为此付出额外的金钱。

然而, 体验经济在实际应用中也遭遇了诸多问题。比如, 体验无非是使用价值的主观化, 但是这就造成体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价值, 甚至同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价值。在不是情人节的时候, 人们一般不会花20元去买玫瑰。那么, 如何为体验定价?

事实上, 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 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往往比较模糊, 而且难以被发现。所以, 就连派恩也承认, 今天更多的精神需求仍旧需要实物来承载。这也就不难解释, 为什么索尼公司在软件 (包括游戏、电影和音乐等) 比硬件利润率高得多的时候, 仍然大力革新硬件电子产品。由于对体验的个性化需求很难准确把握, 也很难进行个性化定价, 所以必须采用传统的市场细分理论, 通过硬件甚至服务来承载面向特定人群的“体验产品”。

反观眼下这个春天已到寒冷不消的时代, 反观中国企业的实践, 我们有必要指出的是, 即使体验经济时代真的已经到来, 重要的也不是如何去理解经济学家们所提供的理论方法, 而是透过他们的观点看到最基本的逻辑。

而对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四种经济形态同时并存的中国而言, 企业要“体验”的, 当然还是一些最为基础的东西。如果企业在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色、功能上弄得一团糟, 这样不仅不会给顾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反而会带来负面的体验, 导致消费者的憎恨。

篇4:进退自知 攻防兼备

各种武术功夫无不都特别的重视戒备姿势(有些武术杂志和书籍也称作迎敌姿势),因它是为进攻对手或截住对手进攻而保护自己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这个姿势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左右格斗结果。

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龙创造的戒备姿势综合了跆拳道的防守式、拳击中的自由式和空手道等其它拳术的优点,并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使之成为当今武坛独一无二、最富实战价值的防守式。美国武术界曾评价其是“迄今为止最完美、量合理的”,原因就在于它是最佳的迎敌姿势。在使用这一技术动作时,整个人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从面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最完美的展现着武术的魅力。

戒备姿势其技术要领:两脚自然分开,距离约自己脚掌的三倍,即一自然步的宽度。倘若步幅过宽,虽使下盘稳固,则根基不稳,虽然能够加快运动的速度,使步法灵活,却失去了平衡与劲力的优势,所以必须保持好两脚间的距离。欲想维持正确的平衡,关键在于保持重心位于身体下部,双脚的距离不宽也不窄。两腿膝盖微微弯曲,前脚下掌着地,略内旋,脚跟拔起。一般而言,前脚脚尖和后脚脚跟所连成的直线穿过对手所在的位置,即这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后脚与该直线几乎成才之90度角,前脚与该直线所成的锐角部分大致45度至60度。这种微微触地的动作可增加平衡的效果,并减少身体的紧张程度,这个姿势有些近似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半马步和虚步。李小龙也就是吸收了这两种步型的优点:马步稳固,虚步灵活,再稍加改进而成。前腿膝盖微微内扣,后腿的弯曲程度较前腿大,这一切做可维持松驰、快速、平衡且自然的状态。

后脚跟微微贴地。因为它要支撑身体的体重的65%左右,如果用全脚掌着地的话,会使身体的趋动极不灵活。按上述要求,就使前脚摆脱了部分体重的束缚,因而变得轻便于灵活,保证了进攻腿的灵活性,大大地加快了进攻速度,使你随时出前脚踢击对手时,不用为转移重心而浪费过多的体能,且不会露过大的前兆,在对手来不及防御时而踢中他。

前手处于自己与对手之间,是距离对手最近的部位,不仅起着防御作用,而且是也是最重要的进攻武器,用它来截住对手的进攻和攻击对手都比后手容易,因为前手达到攻击目标所需经过的距离要比后手短得多,时间就相对用得少,后手主要起着防御作用,保护身体各个部位,但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进攻武器,两手的高度和位置要根据实战的不同情况面自行调整。

在一般情况下,就是说对手与自己高矮相仿,力量和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时,可以采用戒备姿势的一般式,或叫自由式。前手放平,处于身体的中部,即腰肋部,在这个位置的机动性较大,上可拦,下可挡。后手放在身体的前面,水平位置要比前手高,保护头、胸部。两个手都要能随时准备进攻和防守,且不能挡住眼睛的视线。手指部的姿势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曲或直,或掌或拳,均可自行决定,但都要求放松自然,李小龙习惯使用手的姿势是前手半握拳,后手手指自然弯曲。这仅供大家参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肩部也是非常重要的防御部位,它是用来保护头部的,特别是下颌。正确的肩部姿势应该是两肩微微耸起。肩部的耸起、遮住了脸的下部,与此同时,下巴内收,尽量减少暴露的面积,让对手的拳头扑空或砸在肩膀上,肩部比起头部来是较经得起打击的。

要求放松自然,戒备式也不例外。松驰的肌肉有利于我们进行各种动作,灵活性和机动性都比因过分紧张而僵硬的肌肉大。如果肌肉已经僵化,再进行各种动作,就相当的笨拙。因为在运动前,大脑已给它发布了命令,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和动动路线。肌肉经过紧张,不仅无端的消耗了体力,而且很难适应实战时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也不适应持久战的需要,往往在决斗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篇5:散文春染流年,冷暖自知

想来一个人最好的活法,当是能够不受外界任何人和事的影响,步履从容地按照自己既定的人生路,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惜我们终究只是一介凡夫俗子,终归无法做到无嗔、无喜、无痴、无念、无贪、无欲、无求……也许,人生原本就只是一个修炼自己、完善自己的一场历练而已,哭不是错,笑也属正常。“不哭不笑,不是人生;无喜无悲,不是生活。”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每条路上都有其独特的旖旎风光;人生的幸福有千百种,每种幸福都能给人生留下不同的温馨片断。选择一条路,就能欣赏到这段路途的风景,也必须跨越这段路上的坎坷;选择一种人生,就能收获这程人生的温馨,也必须承受这程人生的辛酸。生活,从来都是苦乐并存;人生,本就五味杂陈。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含着泪,也要往前奔跑。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应该都会有一个幽深的城堡。那里有无可奈何的凄凉,有惘然无助的彷徨,有无法泄渲的心绪,有无法言说的苦,有无法愈合的伤。那是他人无法介入的地带,是无人能懂的世界。我们将自己最深沉的无奈与忧伤藏在那里,慢慢舔舐,慢慢自疗。苦与不苦,唯有自己知道;痛与不痛,唯有自己明了。只因每个人的灵魂,不会轻易让他人触碰。

或许,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只能独自品味自己的孤独。而人与人之间的相知,即是一份孤独与另一份孤独的相遇、相惜、相依,亦是相似的孤独的总和。或许,人生的过程只是演绎一场于万千人潮里寻觅那份灵魂相似的孤独的依恋……

春雷阵阵,春雨哗哗,夜半惊醒再难眠,辗转反侧盼天明。痛的久了,便已成习惯,从此,痛,藏心里疼;泪,放心里流。唯有用一抹浅笑涂抹人生。

半夜的一场雨,淅淅沥沥地飘落到天明。大地湿漉漉的,朦朦的白雾笼罩了整个天幕,遮断了远山的脉动,封锁了心路的迢望。一夜风雨飘摇的肆虐,不知摧落多少桃花的飘零,揉碎多少嫣红的心迹?

一夜春风,十里桃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明媚了一季芳华,芬芳了一方天地;一场春雨,一地落红,残花瓣瓣,幽幽成殇,凋落了一地残泥,演绎了一场凄美。花开本无声,却心生一个绚烂的绮梦,唤发一个最美的期待;花谢本无语,却零落成一地无法捡拾的碎梦,忧伤了一颗敏感多愁的心灵。人生多少花开花谢的故事,无不是从欣喜走到悲凄,从繁华走到苍凉。或许,我们唯一能触摸得到的只剩那一季花期盛放的短暂光阴,那就悉心收集,悄悄典藏。

春水悠悠,滚滚东逝;桃花瓣瓣,落红无数。昨日的圆月无法照亮今夜的星辰,远去的光阴折转不回今夕的门楣。捡拾片片落红,典藏缕缕心绪。花谢还会花开,春去还会春回,而流逝的美好还会不会再来?若人生只是一场虚无的轮回,那所有的温润年华是否也只是一幕虚渺的幻境?

一首歌,播放了一遍又一遍,或心生欢喜,或潸然泪下,依然反复聆听,只因高低不一的音符里吟唱的是自己心底最真的旋律;一段文,品读了一遍又一遍,或明媚生辉,或黯然伤神,依然反复咀嚼,只因平仄不一的字符间流淌的是自己心底最真的心声。与心灵相契的东西,无论是痛还是快乐,终是无法舍弃。人生,便是痛并快乐地活着。

有时想想,我们还是应该庆幸自己有一份工作来忙碌,尽管在病了的时候依然要坚持上班很难受,尽管会有烦了、厌了、倦了极想逃离的时候,却是因了这份平凡枯燥的工作的制约,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承受,学会了忍让,学会了默默前行。

又是一个烟雨蒙蒙、细雨纷纷的烟雨天,远山被白雾掩盖,近水被烟雨笼罩。今春颇为冷寒,多的是细雨斜飞、阴郁弥漫的阴霾,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日晴朗。或许,是苍天心有郁结,总是阴晴不定,雨比晴多。好在春姑娘尚未遗忘人间,纵使春寒潇潇,依然在人间洒下满满的春色,用春花织锦,芳草铺地,令春色满园,百花争奇斗艳。尽管春寒料峭,依然不失春意盎然。

昨晚一场暴风雨肆虐过后,门前的梨花飘满地,千万朵洁白的梨花铺染出一片圣洁的天地。湿漉漉的花瓣上残留着大小不一的小水珠,晶莹透亮,随风颤动。空中弥漫着梨花特有的幽香,淡淡的,浅浅的,淡雅素洁,暗香扑鼻。心底飘荡着一曲绵柔空灵的轻音,和着温柔的款款微风,轻轻流淌,细细吟唱;伴着旋舞的瓣瓣落花,旋转,蹁跹,醉舞流年。

都说光阴易逝,其实逝去的岂止是光阴呀,还有那无数个永不再现的昨天,永不再回的曾经,以及那永不会再有的纯真与单纯。岁月给予了我们经历、收获与成长,同时也收回了那无忧无虑的美好心情和肆无忌惮的热情奔放。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徘徊,得到一些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纵然是我们十分在意的,纵然是我们一生都不想舍弃的,纵然是我们穷尽毕生都想紧握的,依然不会随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或许,得失就该随缘,放平心态,放低姿态,独守安静的一隅,安度平淡的流年。

是否应该试着将自己的人生,守候成一潭碧水?将所有的悲喜哀愁,沉藴在湖底,不受外界半分的侵扰。任他是狂风巨浪,不惊不惧;任他是乌云翻滚,不烦不恼。任凭巨石轰炸,也只荡起些许的涟漪,却惊扰不了整个世界;任凭世界沧桑遗败,也只静观头顶的那一抹蔚蓝,却伤害不到内心丝毫;任凭时光荏苒飞逝,也能安守自己的流年,寂静地淡看红尘轮回如烟。

窗外,雨在滴答,慵懒地蜗在床上不肯起床,任柔柔的旋律舒缓地流泻。依着这样一个细雨柔柔、芳香漫舞的周末,让时光缓慢地滑过,不急不躁,感觉正好。或许,是劳累了太久,或许,原本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贵,不求功成名就,只想在纷扰喧嚣的红尘,独拥一片宁静安然的小天地,忙时,为生活奔波劳累,努力拼搏;闲时,听听音乐、写写小文,闲适安逸。如此,便是安暖的一生。

篇6:自知散文

在少年宫,门外台阶上到处都是“陪公子读书”的家长们,有的抠着手机,有的在看书,也有小声聊天的,大家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教室里的孩子们。

不过,有一帮小家伙可是完全不介意,他们在走廊里等待新课,时而跳起来大喊大叫,时而相互追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整个楼层像是在弹簧里震荡一样,实在让人受不了。

我很理解这些孩子们的天性,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家长在哪里,难道没有人告诉他们要肃静吗?这应该是起码的素质和修养。

古往今来,学艺收徒第一步就是看德行修为,第二步才看天赋禀才。孩子们在少年宫主要学习的是才艺。可是才艺再好,修养跟不上去,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我时常提醒懵懂不知的孩子,做任何事要想想可能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有些影响是自己可以预见的,如果是好的影响,尽管放手去做,比如做好事、分担家务、存零花钱等,可如果是坏的影响,必须马上停下来。

假如有些影响是不能预见的,比如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弄脏了对方的衣服,伤害了对方的眼睛,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应该让他学习更多的预见能力,把不可预见变为可预见,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个人行为失误对他人造成的消极恶劣影响。

谈到孩子的素养,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这种认识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毕竟有些船连靠岸寻桥的机会都没有。

想必大家都知道成都女司机被暴打的那件事吧,还有山东招远麦当劳被殴致死事件等等,像类似的恶性暴力案件,无论是施害方还是受害方者,都为事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假如时间可以倒转,如果事情可以重做,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改变,会选择不去伤害别人或者远离伤害自己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导他们学会规避这些风险呢?

学会感知自己所作所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学会理解他人的处境,不去打扰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必要的惠泽。

这样的时时自省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成年人应有的素养,它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定磐石。

假如我们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将许多人置于随时的危险之中,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家人,还有我们自己。

篇7:自知散文

【拼音】lěng nuǎn zì zhī

【简拼】lnzz

【反义词】麻木不仁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成语出处】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体会深浅,心中自明

【例子】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人师也。(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

【英文翻译】have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something

【谜语】温度计

【产生年代】古代

篇8:公知当自知

通过或字句精炼或千篇一律的表态,一些在互联网上影响力比较大的人就渐渐成为了明星,而为了让这类明星与范冰冰和姚明区分开来,2004年的《南方人物周刊》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概念——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

“公知”的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然而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尤其在网络和微博中,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乃至坊间专门制造出与其对应的词曰:母知。

其实,中国社会是需要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经济结构处于转型中,旧的社会结构正在瓦解,道德伦理需要再建,贫富差距愈演愈烈,社会治理模式还在河底摸石头,这些大命题都需要大智慧来解决。而遗憾的是,现有的公知一族面对这些问题之时,要么非左即右,要么成为集团利益的代言人,语不雷人死不休。特别是社会有重大的事件发生时,更是公知们最佳的语言演练时刻,他们或是应用逆向思维,或是使用学术理论,或是借用惊悚名词,总之在说话的时候,他们像极了不食人间烟火、不谙人间疾苦的理性帝,永远真理在握,可惜没有多少人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

人至贱,则无敌。公知心里明白,分辨盗与道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一直就是个考验。所以借道之名行盗之实,在一个缺乏思想的时代,鼓噪得到热捧,思想必然黯然神伤。即便是从完全不诛心的角度衡量,或许他们是出于好意,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但过犹不及,总是以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言语,必然会令人反感。在这个热言时代,华丽的语句确实能成为一项武器,能够召唤很多粉丝,但它同时是一把双刃剑,显摆太多了,容易伤到自己。这就如同最近很火的三段式图片所展示的,在微博上,公知似乎也可以分为正常的、文艺的与二逼的,而后两者好像开始逐渐增多。

其实,该启蒙都早已启蒙完毕,该洗脑已被洗净脑汁,在智力上或者见识上,人与人会有些差异,但绝非有质的区别,话讲:谁比谁傻?继续蒙昧或看似蒙昧的大抵两类,不是正享受着蒙昧带来的巨大好处者,就是你永远也叫不醒的装睡的人。所以,尽管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再好的演技总会有演砸的时候,既然如此,不如及早回归食五谷杂粮的正常人,不装真理导师的为好。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里,反思自己年幼时做过的一些小偷小摸之事,认为那些行为与自己的天性完全背道而驰,“我所要偷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的用途。”今天,那些以互联网为战场的成年公知跟在少年卢梭的后面,“我攻击他人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出名后的好处。”

不过卢梭晚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忏悔:越说不是做贼,就越寡廉鲜耻。

然则不知公知闻之何如。

篇9:冷暖自知作文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自沉思的时候,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自己与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神秘力量的对话。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这句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是一种灾难。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什么卡拉ok舞厅、录象厅、电子娱乐厅,或者就是找人聊天。自个儿呆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他们的日子表面的过的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的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篇10:作文 冷暖自知

据说,有故事的人总是容易悲伤。

然后,我自己也就不小心陷入漫长的疼痛里。

再后来,那里荒芜一片。

再后来的后来,

就没有了后来。

我亲爱的你们,各自还好么。

我曾经那样信誓旦旦的要把你们带出悲伤的漩涡,

可是最后还是无能为力。

面对着你们存在的分组,说不上怎样的窒息。

如今,我们各自散落在了天涯。

你离开了,

我离开了,

她离开了,

谁都不在了。

我真的很想说些什么。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还能说些什么。

我依然会这个疼那个疼。

我不是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只是有些毛病像是定期的轮回。

你们说,你要记得回到最初的模样。

要记得好好的对自己。

好吧,我现在很好,比谁都好。

只是,偶尔会想念。

把所有的难过封锁在我的记忆里。

拾起被我遗忘过的.微笑,

扯出最美好的弧度对着她们笑。

哪怕是假装。

我很好,真的很好。

我们终究把别人安抚的太好,轮到自己时就失了分寸。

很多时候。我都宁愿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

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

一晃之间就过去了这么久。

曾经陪着我一次次在路灯下漫步的那些人。

曾经牵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淋雨晒太阳看星星的人。

都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生活。

那些悲喜,渐渐的都变的遥远了。如果你们也看见我委屈的模样,你们会不会心疼的抱紧我!

锦年芳华亦或是苍茫流光,

于旁人而言不过是冷眼旁观之后,

才发觉冷暖自知是最好的环绕。

这个世界上是真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的。

我的绝望,

你们也只是听说,

听说我过的不好,

却不知道有多不好。

篇11:自知之明

除了让别人书写,乾隆自己也禁不住提起笔来。他素来好舞文弄墨,每到一地、每经一事都要吟诗作赋,挥笔题字正是手到擒来,至今乾隆留存下来的诗有一万多首,虽说精品不多,但身为皇帝,才气已然相当不错。他的书法师法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董其昌等的正统书法风格,雄浑、厚重,充满阳刚大气的帝王之气象,在这天看来,也是难得的上品之作。

等收集了满朝文臣所书的作品,又加之自己的御笔,经认真比对之后,发现没有一件可与严嵩所书三个字相比。乾隆叹口气,下令将所有作品尽毁,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篇12:前尘旧梦燕自知

俞平伯与西湖的最早关系,自然是缘起于他的曾祖俞樾以及那幢联结着两个世纪荣悴的俞楼。在“他处处在写杭州,而所着眼的处处不是杭州”的《燕知草》中,俞楼固然不可不提,但说及更多更见情愫的还是同游的人。这层机关,写序的朱自清早就说破——“你看这书里所写的,几乎只是和平伯有着几重亲的H君的一家人——平伯夫人也在内;就这几个人,给他一种温暖浓郁的氛围气。他依恋杭州的根源在此,他写这本书的感兴,其实也在此。就是那《塔砖歌》与《陀罗尼经歌》,虽像在发挥着‘历史癖与考据癖’,也还是以H君为中心的。”这话出自挚友之口,自然是不会错的。然而检读全书,有一点还是值得旧话重提的。那就是于“温暖浓郁的氛围气”之外,文字里其实更多怅惘与幻灭的气象。朱先生也说过,“‘杭州城里’,在我们看,除了吴山,竟没有一毫可留恋的地方。像清河坊、城站,终日是喧闻的市声,想起来只会头晕罢了;居然也能引出平伯的那样怅惘的文字来,乍看真有些不可思议似的”。那么,这种弥漫在文字里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怅惘心情,到底又从何而起呢?芽怕不是仅仅来自同在同游的H君一家吧。

冒昧想来,在这“同在的人”里,应当还有萦绕在作者心里挥之不去的先曾祖在。朱先生当然清楚俞家的文脉,只是以朱先生为人之谨严端方,是不肯妄作推断的。即便是老辣的周作人,在跋文里也是言辞闪烁,点到即止,只是把作者“写平伯多杭州少”的文字,与陶庵公的《琅缳文集》相比,认为“各占一个时代的地位”。有此一比,再将它与俞平伯重刊《陶庵梦忆》联系起来看,说俞平伯写杭州西湖别寄幽怀,而不单单是局限于现世的生活做优游的文字,也算不得无稽之谈。正如周作人在《陶庵梦忆》重刊序言里所云:“对于‘现在’,大家总有点不满足,而且此身在情景之中,总是有点迷惘似的,没有玩味的余暇。所以人多有逃现世之倾向,觉得只有梦想或是回忆是最甜美的世界。”张宗子的遗民文字如此,那么作为世家子弟的俞平伯流连于杭州湖山之间,想必也是感同身受的。

从《燕知草》序跋和《陶庵梦忆》重刊序言来看,认为俞平伯学张宗子,借杭州西湖委曲述怀抒发身世荣衰之感,便可以说得通了,所谓“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而已。对于俞平伯而言?熏往事“繁华靡丽”是言重了,但“过眼皆空”则足以解怀。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他在当时,相继重刊了《浮生六记》、《陶庵梦忆》,并且作成《红楼梦辨》。这恐怕不是以事出偶然就可以塞责的。顺理成章的倒是,他也由此写下了《燕知草》。但朱先生还是从“H君一家”着眼,解读出一种现世的“温暖浓郁的氛围气”;即便是对《燕知草》里显露出来的名士趣味,也是颇花了一番笔墨做辩解的。揣摩当时风气,朱先生是有意要将身为“新文学家”的老友与“明朝人”划清界线。在这一点上,周作人倒是显得很通脱,他说“张宗子是大家子弟,《明遗民传》称其‘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不是要讨人家喜欢的山人,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读去不会令人生厌”,其实也是可以看作为议论俞平伯的。

俞平伯先生擅长解词,其成就当在现代词学批评大家之列。他解词不作迂阔之言,胜在感同身受,然意境自是别出,一往而情深。酣畅所在,箭箭鹄的,堪称一个射雕好手。由解词而撰文,其实最不难看出俞氏行文家法。“文章之道,射道也。”“若矢之所向唯在于鹄,一发如破,三发以至百发如之,于是射者掷弓,观者叫绝,皆大欢喜。何则?眼目清凉也。知有此清凉世界而后可与言文矣。”(《清真词释》)用移花接木之术,也可以说,知有此射道而后可言《燕知草》矣。《燕知草》何尝又不是俞平伯清凉目下之世界?借杭州西湖障人眼目,委曲述怀,一箭三雕,所谓伤逝、伤世、伤时是也,以致才有此怅惘幻灭之气象。

前尘旧梦燕自知

所谓伤逝、伤世、伤时,本不可以分开讲。逝者,时也;世者,亦有身世、时世之义,三者当互有申义。只是为了行文方便,聊备此一说而已。

作《燕知草》的俞平伯也就二十出头,但感兴所在直比耆宿。“中国文人有‘叹老嗟卑’之癖”,这在他三十一岁那年写的《中年》里就说过。大凡清凉法眼之下,“人生也不过如此”——“变来变去,看来看去,总不出这几个花头”。倚老卖老,自当别论。然倚未老而卖老,在“叹老嗟卑” 之癖外,又自当作别论了。

俞平伯早年与杭州西湖真正结缘的文字,始自《湖楼小撷》。

住杭州近五年了,与西湖已不算新交。我也不自知为什么老是这样“惜墨如金”。在往年曾有一首《孤山听雨》,以后便又好像哑子。即在那时,也一半看着雨的面子方才写的。原来西湖是久享盛名的湖山,在南宋曾被号为“销金锅”,又是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他们的钓游旧地,岂稀罕渺如尘芥的我之一言呢?

在住杭近五年(1920~1924)的时间里,俞平伯出版了他的论著《红楼梦辨》和诗集《冬夜》,唯独于杭州西湖“惜墨如金”。如果说是出于谦抑或者矜持,那么又何来《燕知草》里一味的依恋呢?引发他感兴的,就在于离杭的最后一年(1924年)移居俞楼,并由此而撰得《湖楼小撷》。《湖楼小撷》共计五篇,记录了近半个月湖楼生活的所看所想。而所记无非桃红柳绿,以及“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中西湖殊异的色相,却已然让时年二十有五的年轻人感物伤怀,叹春光易逝,兀兀生出“怯怯无归,垂垂的待老”之心。可以想见,在独上高楼难遣轻愁之外,别有的幽情其实也正寄予在这眼前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当中的。因为“这种委婉而入骨三分的感触,实是无数的前尘前梦酝酿成的,没有一桩特殊事情可指点,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清河坊》)。而这无数的前尘旧梦,又自然是蕴涵了他曾祖在西湖诂经的岁月,蕴涵有俞楼的几世沧桑在其中的。

《曲园自述诗》有云:“高居西湖第一楼,居然三十一春秋。明年勇撤谈经席,坐看滔滔逝水流。”俞曲园笔下的西湖情缘,除诗词而外,多见于《春在堂随笔》。“同治七年,余主讲西湖诂经精舍。精舍有楼三楹,余每日凭栏俯瞰,湖光山色,皆在几席间,甚乐也。”而课士之余,又遍迹湖山,多有兴会。检读之下,始信俞平伯所谓“前尘前梦”非“一朝一夕之功”语。卷一记造船之想,就颇见雅兴,所谓“舣之堤下,兴之所至,纵其所如。暮春晨曦,随时领略,庶几不负湖居”也。尤其是记明人造舟游湖二事令人神往。后俞曲园门生徐花农造“采莲舟”玉成所愿。有联为证:“唤作采莲舟,最难禁露冷风香,夜半红衣清不寐;也如浮梅槛,容几许诗瓢酒盏,此中画稿我先成。”一时纷纷仿制。另有一事,也可参证俞氏与西湖缘深。时有人以一方印章“西湖长”见赠。然“西湖长”本名自苏轼,杨万里有诗“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那得休”。曲园老人倒也会自我宽慰:“余虽不敢当,然年来适为西湖诂经精舍山长,未始不可妄窃以自娱也。”遂居之不疑。再说到俞楼,落成之前,“篙工菱女,争望落成,得鼓舲呼渡于其下”,已是热闹非凡。“及楼成,余有《俞楼经始》一卷,刻入《俞楼杂纂》中,流播艺林。文墨之士,遂无不知有俞楼者。” 时人冯听涛曾作一楹联:“诸子群经平议两,吴门浙水寓庐三。” 便深得楼主之心。“盖余所著书,两《平议》为最大,而苏州有曲园,杭州有俞楼、有右台仙馆,皆余寓庐也。”

“衰年岂复事登临,一别西湖戊到壬。难得吾孙归自蜀,不妨旧梦再重寻。”(《曲园自述诗》)所记为楼主离开经席之后的1902年俞陛云视学蜀中事。但旧梦虽好,往事难寻。俞楼早不复当年盛况,西湖又岂是昨日色相?楼主临终曾以诗见别俞楼:“占得孤山一角宽,年年于此凭栏杆。楼中人去楼仍在,任作张王李赵看。”有了如许前尘做铺垫,便不难设想,1924年移居湖楼的新主人,凭栏远眺,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在心头。确实,对于久享盛名的杭州与西湖而言,也许并不稀罕渺如尘芥的新楼主多发一言,而能够打消这种谦抑或矜持的就在于他笔下的西湖,不单是当年“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他们的钓游旧地”,也是承载自家历史的西湖。“无怪乍醒的人凭到阑干,便痴然小立了。”因为“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兰因絮果毕落于渺茫了”。

诚然,在《燕知草》“委婉”的感触中,并无直书家史的文字。但这些历史又是实实在在的。观1933年俞平伯所写《春在堂日记记概》,便足见他于先曾祖之为人行事及学问文章,别有会心。可谓心驰神往,不由得人不做一慨叹。选抄几段如下:

曲园先生日记两册,手写本,起自清同治六年丁卯迄光绪二年丙子,首尾完整。字迹在楷隶之间,虽随意挥翰,而精谨端严,规范自在。

此记体裁与世传诸家日记颇异,不矜才,不使气,亦不臧否同时人物,盖纯以治学之精神行之。

先曾祖律身行事,处处以端慎出之,而迈往无前之精神遂为人所忽。浅见之士,每喜高远,相习成风,其实知人论世,亦复谈何容易。此区区短书亦正有其一贯之精神在焉,谓可与其五百卷之全书相发明。

窥观所记不外伦常日用之间,而学养性情往往流露,实抵得一部长篇的传记。盖情真则语亦真,语真则虽简易而动中肯要,中肯要则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不为难矣。此记起笔,正当草《诸子平议》之时,循其月日观之,可见用力之劬,而“拼命著书”良非虚语。

至此,前文所谓“伤逝”、“伤世”也就一并地讲了。逝者,时也;世者,身世也。孰是孰非,就不一一对号入座,读者自有明鉴。

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

《燕知草》中一篇《重过西园码头》,托名赵心馀所作。朱自清先生在序言里也是大摆迷阵,宣称“平伯虽是我的老朋友,而赵心馀却绝不是,所以无从知其为人”云云。但明眼人从原文的记事中并不难排查出,赵心馀自为俞平伯,而沈彦君当是许引之。1933年俞平伯所撰《祭舅氏墓下文》也可旁证:“‘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抚今追昔,诚有如羊昙之过西州者。昔年车达城站,距舅家咫尺耳,每虚拟一和煦温厚之梦境,今日湖山无恙,坊市依稀,自顾此身,已为茕茕之客矣。”

1924年3月31日俞平伯随舅父也是他的岳丈许引之一家——“H君的一家”,由杭州城头巷寓,移居西湖俞楼。是年底许引之病逝。许引之之死,其实也就意味着“一和煦温厚之梦境”的幻灭。《重过西园码头》一文,即由此而起。当然,我记这些不在索隐。我也相信,俞平伯作此文也不专为祭奠。《祭舅氏墓下文》便足表哀痛。他之所以假托别名,亦当借清凉眼目,委曲述怀,兴伤逝、伤世、伤时之慨也。

如果此文诚如小引作记,作于1928年,倒令笔者想起了另一桩公案。那就是同年春陈寅恪请俞平伯以小楷抄录韦庄《秦妇吟》长卷,而陈寅恪又应俞平伯之请为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作跋。这看似平常的应酬背后,却另有深意。对义宁陈氏之学深有研究的刘梦溪先生,在《陈寅恪与〈红楼梦〉》(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中就此有过专门讨论。《秦妇吟》“本写故国离乱之惨状,适触新朝宫阃之隐情”(陈寅恪《韦庄秦妇吟校笺》),是陈寅恪极重视的一篇作品,先后三次校笺。故有抄录之请。俞平伯在抄后留跋:“明知字迹尘下,无以塞命,唯念古今来不乏鸿篇巨制,流布词场,而寅恪兄独有取于此,且有取于稚弱之笔法,则其意故在牝牡骊黄之间也。”而《病中呓语》乃曲园先生晚年诗作,以其对时事变幻多有预见而称奇士林。陈寅恪在跋语中云:“当时中智之士莫不惴惴然睹大祸之将届,况先生为一代儒林宗硕,湛思而通识之人,值其气机触会,探演微隐以示来者,宜所多言中复何奇之有焉!”

《秦妇吟》与《病中呓语》,一写离乱惨状,一预时世变故;而俞平伯与陈寅恪应相互之请,或抄录,或作跋,何尝不是声应气求惺惺相惜之举。值此二事,共同所系实为“忧生之念”。诚如陈寅恪所言:“吾徒今日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其所遭遇,在此诗第二第六首之间。”(《病中呓语》跋)俞平伯亦云:“余与寅恪倾盖相逢,忘言夙契。同四海以漂流,念一身之憔悴,所谓去日苦多,来日大难,学道无成,忧生益甚,斯信楚囚对泣之言,然不自病其惑也。”(《秦妇吟》抄录跋)

至此可以回到俞平伯的《重过西园码头》。这篇假托别名“关怀生死过切”的长文,在做了大段大段的生死高论之后,记述了从初识“许彦君”(庚戌之夏)于苏州,到一起移居西湖别墅(甲子岁)近十五年的相知同处生活,情深意切,催人潸下,把一个惯于宦海沉浮又常念优游泉石而不得的长辈形象,活脱脱表现了出来。俞平伯作此文,当不专为纪念丧亲哀痛。他着意要写出的,是一个人由“有能吏之称”之壮年走向“忧煎倍急,意绪萧寥”之老境的人生变故。无论是“癸亥的冬天,江南渐见戎马仓皇”,还是甲子岁“时局消息,一天好一天歹,好像黄梅雨”,都尽显出一派偷安而不能的乱世凄惶窘相。这真正应验了俞平伯先曾祖《病中呓语》的第六首:“几家玉帛几家戎,又见春秋战国风;叹息当时无管仲,茫茫劫运几时终?”这既是陈寅恪“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之所指,也是作者假托别名感时伤怀之所在。陈、俞二氏,乃士林世家。值此国运式微之际,同怀长忧,惶惶栖身, “莫不惴惴然睹大祸之将届”。时世已然,足叫后人亦作一浩叹!几年后,“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俞平伯致书周作人:“我的《救国论》大约也毁于炸弹下。此是为书生之一棒喝!”

1933年秋俞平伯携眷南归,故地重游,作《癸酉年南归日记》。所记甚为简略,不外走亲访胜拍曲度日,直是“人生也不过如此”的散淡行止。惟日记末尾所录月下老人祠的题壁诗,可注解其当时心境:

西子含颦望五湖,苏台鹿迹混青芜。

香云一舸随风去,为问当年事有无。

说到俞平伯依恋杭州的根源以及写《燕知草》的感兴所在,朱自清先生在序言里其实已说得很明白。只是“一箭射了,掉头而去,好不纳闷杀人也”(《清真词释》),这才引来不学晚辈的一番附会,贻笑大方。杭州西湖自白居易为之扬名以来,向为历代文人居留长哦之地。既有“梅妻鹤子”之孤隐,也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之繁盛;既享“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之美誉,又存“慨故宫离黍,故家乔木,那忍重看”之遗恨。兴会所在,荣悴炎凉,就只看各人的造化啦。《燕知草》似乎也难例外。

上一篇:破壳重生作文下一篇:惊艳世界的女人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