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商成长的四个阶段

2024-05-14

直销商成长的四个阶段(精选6篇)

篇1:直销商成长的四个阶段

中国直销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布: 2008-02-22 19:35:03 作者: 尘埃 来源: 中国直销网

一、直销诞生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1990年11月14日)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磁性保健床垫公司“偷渡”到中国,标志着直销在中国开始萌芽

1990年11月14日,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传销申请注册成立,正式的直销企业诞生

二、直销发展初期(1990年11月14日―1998年4月21日中国禁止传销)1992年7月广州至诚百货直销公司成立

1992年8月28日广州电视台开办“直销848广告杂志”节目

1993年开始其它直销公司纷纷进入内地:深圳世点电脑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斯汀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雅婷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妮蕾德(广州)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纽蔓氏之家 1993年,非法传销引起的纠纷让政府开始关注

1994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行政部门组织人员草拟有关管理办法 1994年8月国家工商管理局发出233号《关于制止多层次传销活动违法行为的通告》

1994年9月2号发出240号《关于查处多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 1995年3月28日,国家内贸部办公厅发文,正式成立“多层次传销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机构,起草多层次传销管理办法

1996年9月22日,国务院厅发出《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随后,制定了《关于审查清理多层次传销企业的实施办法》

1996年,官方首次批准了41家传销企业可以开展传销业务,其中广东8家,1996年6月26日,上海市传销行业召开第一次例会,首次向社会公布行业守则 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局公布了传销行业的第一部法规:《传销管理办法》,多层次传销公司由国家工商局批准,单层次传销公司由地方省级工商局批准

在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传销史上最为混乱的局面,以西藏诺迪奥(41家之一)公司在全国推广有名的B计划(老鼠会制度双赢制)为标志。所有的传销商都在迷惑:是自己能力不行赚不到钱还是公司制度不行。后来有富乐公司的龙凤制,再有电脑排网、公排等,更有既无公司又无产品的纯粹博采的地步。再后来出现了德国的“王牌88”、“香港金咭”等类似连锁性的运作方式。

三、转型直销时代(1998年4月21日―2005年9月)

1997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传销管理办法》 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传销管理办法》中对传销有过如下定义:传销是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传销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给予传销合法的地位,同时对传销企业的设立运作、传销员的资格和管理作了严格的限制,并且有一些法律责任条款保证对传销活动的监控。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规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应一律立即停止传销经营活动”。《传销管理办法》同时失效。传销企业进入严冬。

1998年6月18日:《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

国家禁止传销整整两个月之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外商投资传销企业必须转为店铺经营”,促使以上10家企业转型经营。

2002年2月21日:发布31号文

国家再次发布《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对转型企业中雇佣推销人员的方式,报酬,合同订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再次强调店铺经营,史称31号文。

2004年5月18日:“关注中国直销开放小组”成立

“关注中国直销开放小组”成立,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原由安利、雅芳、完美、南方李锦记、玫琳凯、如新、康宝来7家企业组成。

2004年9月10日: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直销论坛开幕 由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在厦门悦华酒店,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直销论坛开幕。重点讨论准入门槛。

2005年4月8日:雅芳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官方批准的直销试点企业 雅芳全球董事会主席兼行政长官钟彬娴在京宣布,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已正式批准雅芳(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直销开放前第一家试点公司,在北京、天津和广东省进行直销试点。2005年4月9日:直销法有望今年5月正式出台 将抑制多层次直销

雅芳(中国)如愿成为中国首家经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直销试点企业。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官方批准的直销试点企业,雅芳的试点结果将成为中国直销法最终完善的重要依据。同时,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直销立法在经过最后修改之后,有望在今年5月正式颁布。

四、现代直销时期(直销法规出台之后)

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通过《直销管理条例(草案)》和《禁止传销条例(草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直销管理条例(草案)》和《禁止传销条例(草案)》。据知情人士表示,在《直销管理条例》通过审议后,需要退回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进行至少1个月的微调,然后对外正式颁布。

2005年9月1日:国务院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

备受业内关注的《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9月1日正式出台,文件已经从9月1日开始下发到各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其中《直销管理条例》于12月1日开始实施,《禁止传销条例》于11月1日实施。

注:在2005年9月之前,“传销”一词泛指单层次和多层次直销,是一个中性词,与直销同义;但在“现代直销时期”,“传销”一词在中国特指多层次直销,是非法的。

篇2:直销商成长的四个阶段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把勤奋散出去,钱就来了;当有钱的时候,把钱散出去,人就来了;当有人的时候,把爱与支持散出去,事业就来了。当事业渐成的时候,把股份散出去,梦想就成了!

第一句话:天道酬勤。第二句话:财散人聚。第三句话:博爱方能度己。第四句话:心有多宽,天有多大。

篇3: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

语言教学出现后便有了语言测试。通常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统称为前科学语言测试。在这个时期, 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 只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包括语法知识、词法知识和语音知识的知识体系去教。把语言看作一套知识, 是这一时期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观的内涵。测试中对技巧、技能的考查没有量度依据, 测试结果主要根据教师的主观判断。试题常包括短文写作 (essay writing) 、翻译 (translation) 、语法分析 (grammatical analysis) 。这些测试方式被称为短文写作—翻译方式。在测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而对于测试中的数据统计、效度和信度等几乎没有任何的关注。

二、第二阶段:现代语言测试阶段

到了20世纪40年代, 人们发现关于语言规则知识的学习并不等于语言学习。以Bloomfield为首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第一次提出, 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 是一套习惯。以Skinner为首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语言行为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因而, 语言就是要获得及操作这套符号系统的技能, 训练对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的一套语言习惯, 于是, 产生了结构主义教学法, 如听说法。在语言测试方法上, 汲取了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心理测量学 (psychometrics) 的方法, 形成了所谓的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或现代语言测试。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个系统, 这一系统是可以分解的。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是一个有限的集合, 由这些有限集合的成分可以构成无限集合的句子。所谓掌握一门语言, 就是掌握语言中的这些元素并用来生成和理解无限数量的句子的能力。由于语言是可以分解成构成元素的, 因此可以设计出离散的题目 (discrete items) , 来逐项测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元素。这一测试方法又称为元素法 (atomistic approach) 。在这一时期, 语言测试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题型就是多项选择题。由于采用离散题, 每题只考核一个语言点, 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考生有可能做大量的题目, 因而增加了采样的覆盖面。采样量大, 信度就高。另外, 采用多项选择题评分具有客观性, 这进一步提高了语言测试的信度。语言测试发展的这一时期开发了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 包括对试题难易度、区分度、整卷信度等的定量分析方法, 使语言测试成为一门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成熟的测量统计方法的学科。

三、第三阶段:后现代语言测试阶段

依据分析法所得到的分数只能对学生的语言水平作间接的推断, 不可以直接做出解释。Chomsky在1965年提出了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语言行为 (linguistic performance) 的概念。1972年, 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概念, 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能够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 而且还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 即语言使用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因此, 语言交际能力不但包括语法能力, 还包括其他能力。1979年, J·Oller提出了单一语言能力假说 (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 , 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个整体 (unitary competence) , 可以通过综合性的完形填空和听写来衡量语言能力。语言测试界开始重视所谓总体综合法 (the global integrative approach) 。综合法是针对采用以离散题为主进行测试的方法而提出的。离散题把语言技能一一分解, 一次只测试一个语言点, 而综合法则主张通过一次测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 学生必须综合地运用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他们认为, 语言不但是一个可以分解的体系, 更是一种动态的、具有创造性的功能体系。这一时期采用得比较多的是综合题, 如完形填空 (cloze) 、综合改错、听写、口试、作文等。综合法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做到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当然, 有些综合题可以采用客观题形式, 如完形填空等, 但采用客观题形式所考核的仍然只是领会能力, 而非综合语言能力。

四、交际语言测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 交际法语言测试 (communicative testing) 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从交际法的角度看, 所谓掌握一门语言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交流思想感情, 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1980年, Canale和Swain提出了四能力说, 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即掌握有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知识、社会语言能力即关于语用方面的知识, 使语言运用得体、语篇能力即掌握和组织连贯的话语而不是孤立的句子的能力和会话策略能力即运用言语的非言语的手段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能力。1990年, L.F.Bachman在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一书中提出, 交际语言能力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CLA) 由语言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 、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和心理生理机制 (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三部分构成。其中, 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和语言使用能力 (utilizing competence) ;策略能力是在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心理生理机制是语言交际时作为物质现象如声、光等所涉及的心理和神经活动过程。不论关于交际能力的模式如何,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角度看, 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仅仅掌握语言形式是不够的, 因为语言交际过程涉及交际的目的、语境以及彼此的角色地位等等。同样的语言形式, 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讲出来, 其含义可能完全不同。因此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解释过程 (interpretation) , 是交际双方的协同过程 (negociation) 。这就要求语言测试在真实的 (authentic) 语境中采用真实材料来进行, 观察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 并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语言水平。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交际活动, 各种以完成一定任务为基础的活动 (taskbased activities) , 如解题、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搞一个课题等等, 综合运用听说写各种语言技能。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和真实情景中进行的, 使用的材料都以信息为纲,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但是, 人们的交际需要千变万化, 交际语境也无法穷尽, 因此很难设计出真实的语境来进行语言测试。此外, 语言测试还存在变量如何控制、评分如何保证客观性和一致性、分数如何解释等困难, 很难保证考试的效度、信度和高效率。因此, 交际法语言测试尚处于发展阶段, 还没有成熟的方式可以采用, 但交际法测试提出的有关语言交际能力的思想是值得从事语言测试研究的人思考的。

从以上对语言测试发展的简单回顾可知, 语言测试是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测试工具, 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公正的评价, 从而反映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目前, 交际法教学发展迅速, 但交际法语言测试却刚刚起步。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语言教学工作者在语言测试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定会摸索出更多符合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语言测试形式。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HEATON J 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Longman, 1988.

[3]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SPOLSKY B.Mcasured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刘润清, 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改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篇4:语文新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一、自卑与自傲的矛盾期

告别昔日的大学校园,踏上三尺讲台,大学生们这才意识到四年的大学生活与学习只为了这一天,而这一天才刚刚开始。面临角色的转变,他们惶惑、无奈,自卑的心理冲淡了天之骄子的优越,但他们毕竟接受过高等教育,责任感、好奇心使他们急于发现和验证自己的价值,于是使尽浑身解数在教学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我。课前精心准备,可课堂上仍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而且很少得到师生的认可,他们脆弱的心理第一次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并不容易。此时,他们的傲气需要领导的谅解和冷却,他们的自卑需要同事们的开导和抚慰,更需要自我心理调节和疏导。只要得到关注、期待、信任和指导,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可以从自卑和自傲的矛盾中解脱出来,找准位置的。

二、苦恼与困惑的缠绕期

经过第一阶段的打磨,这些青年教师初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他们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初露锋芒,他们勇于在新课改背景下打头阵,但是一时吃不透课改理念及三维目标的精神实质,并且由于受其中学时代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教育机智及方法的灵活性掌握不好,设计课时目标时不分主次,因此,常常有拖堂或教学程序混乱的现象发生,教师身心疲惫却收效甚微,每一节课下来,教师内心充满迷惘和困惑:语文到底该怎么教?此种心态正是“教然后知困”的具体表现。

三、理念和实践的碰撞期

这一时期是教师走向教学心理成熟的关键期。面临苦恼与困惑,有进取心的青年教师常常反思自己:我是在用课文教还是在教课文?我的课堂设计是否做到一切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课时目标设计合理、可操作吗?重难点如何突破?课堂气氛充满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吗?每个学生都参与合作、探究了吗?此时,在不断自我追问、自我尝试、自我反思中,让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碰撞,将理论内化为教学基本功素质。对于实践中的败笔,冷静地反思、总结、修正并及时再次投入到实践中检验,如此反复多次地“碰撞”,教师才能逐步摆脱苦恼和困惑,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自主境界。

四、个性和风格的展示期

一些新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为了迅速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不遗余力地模仿名师的教案或课堂实录上课,可他忽略了成为名师的教学心理历程的漫长及复杂性。名师的教案及课堂实录其实就是他们在几十年的教学阅历中形成的完美的个性风格及智慧的结晶。正所谓“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经历过前面三个阶段精心打磨过的教师,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融入语文课堂,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这样,虽不能和魏书生等名师相提并论,但也算是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自由期了。

当然,每名教师的自身情况不同,所需经历的阶段也不同。在此,只愿更多的教师能尽快走出语文教学的心理困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凌北中学

篇5:工作的四个阶段

人的成长可分为四个时期,在这四年里同样我也走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年:懵懂期

那时在校园刚刚毕业,步入社会,对工作充满了幻想,同样也很怯懦;当时的我比较内向、自卑,我应聘的岗位是家装设计,恰好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经过很长的思想斗争、朋友及家人的鼓励才想要尝试这份工作的。刚上班什么也不懂,就当个小跟班在别人身后奔波,穿梭在各个工地;晚上就在办公室学习制图,我比较幸运,当时跟我一齐上班的同事也很乐意指导我,第一年上班,虽然很累,但是也摸索着、进步着。

第二年:探索期

那年我开始正式作图、接单,哇塞!接第一单的时候但是心里超级紧张的阿!记得签合同的时候我的手都在哆嗦阿!我使劲控制着自己不让别人看出我个性紧张。之后陆陆续续接单,接的工程多了,事情也就多了,需要经常跑现场,现场的状况、进度、质量,临时状况发生、解决。在这一年积累了好多装修现场的经验,也慢慢的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随机事件的发生。

第三年:建立期

这一年我应对着一个选取,是持续当时的专业,还是放弃此刻的专业;如果持续当时的专业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大家园,当时的我也是几经思考,最后选取留下来,被调到房产公司做文员,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当时的工作资料需要细心,但是马虎跟了我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还好当时的工作资料与我之前使用的软件一样。因为工作资料的改变,我需要学习的资料有很多。当时的领导也比较耐心的指导我,不只在工作上的指导,还有其他知识的掌握,问题的思考,学习的技巧等等好多好多。这一年我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机构,有了自己独立自考的潜力。

第四年到此刻:维持成长期

我换部门了,这次貌似有点与众不同了,文员、库管、现场管理员在这个部门全都做过了,供热公司是刚刚建立的部门,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也让我对这个部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都是有人指导着工作,在工作上我不够独立,总是想依靠别人,但是供热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正处于摸索期,接触的同事也都是新人,我在办公室做文员,为施工做前期准备工作,冯卓经常说我,你的`活都是急活;确实我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都是着急的工作,这就需要提前设想我下一步着急的工作会有什么,怎样做。以前公司的墙上还贴过一个很励志的话:老板找你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你立马失业。这段话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回想起来,每次完成一项工作之后,都会觉得我在这个岗位上是有用的、是能体现我的价值的。这一年我觉得我是成长最快的一年,慢慢的学会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

篇6:恋爱的四个阶段

你们在一齐相互扶持、一齐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你们在一齐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但是第二或第三阶段,而选取分手一途,这是十分可惜的。

很多事只要好好沟通都会没事的,不好耍个性,不好想太多要互坚信任,这样第二、三阶段的时刻就会缩短。

和所爱的人相遇相恋是十分不容易的,不好轻言放下。

两人相聚是正因有缘,相知是正因有心,真的得好好珍惜这福份莫说分手不是无由,期望看到上述的四个阶段,真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与领悟并惜缘。

我们会逐渐变成我们所爱的人。

你和他本来没有相同之处,外表不相像,性格也是南辕北辙,一旦爱上了,年深日久,你会惊讶你的眼睛有点像他的眼睛,他的微笑也有点像你的微笑。

你们走路的步伐也有点相似,说话的语气也愈来愈相像。他的脖子上有一颗痣,一天,你发现自己脖子上也多了一颗痣,原来我们会变成我们所爱的人。

你本来喜爱脚踏实地的人,而他一向比较轻佻,但你们爱上了,他竟会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老实人,这个改变,连他自己也不曾察觉。

他本来喜爱活泼的女孩子,却爱上了拘谨的你,这些日子,你竟愈来愈活泼,你差点认不出自己。我们会逐渐变成对方理想中的人,这种改变,绝对不是刻意的.。两个人愈爱得长久,气质也愈来愈相近,你以前以为他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那种类型,然而,有一天,你惊讶地发现,他已经变成你喜爱的那种类型,你不必再到处寻觅,他就是你要找的人。

深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原来真的会一点一点的失去自己,为什么你还会觉得快乐呢?

大概是正因你在失去的当儿,也是赚了,你把他的气质和他的微笑都赚回来。。。

幸福生活很单纯。。。

因此要很单纯的人才容易获得。。。

精选阅读(二):

感情的四个阶段

常常看到一些对感情迷惘的文章,不是感觉淡了,就是他(她)不像以前那样热情。。。。其实有些状况不会也不就应让恋情终止。。。,但不幸的事却常常发生,令人婉惜。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曾写道,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务必经过四个阶段,那就是共依(Codependent)、反依靠(Counterdependent)、独立(Independent)、共生(Interdependent)。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刻不必须,因人而异。

第一个阶段:共依存。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期望能腻在一齐。

第二个阶段:反依靠。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刻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直销商成长的四个阶段】相关文章:

从女人的四个需求解析经销商的需求04-10

直销格言04-18

直销认知05-13

直销法范文05-15

直销会议总结05-02

直销代理协议05-16

理想直销怎么加盟05-24

戴尔的直销模式05-22

直销市场论文范文05-09

网络直销论文范文05-11

上一篇:毕业赠言(给老师)下一篇:大学生暑期兼职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