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分析

2024-04-12

煤炭物流分析(精选6篇)

篇1:煤炭物流分析

进口煤炭与物流成本看2013煤炭市场分析

【导读】:2013夏天,由中煤能源(601898.SH)和中国神华(601088.SH)两个中国煤炭行业“大佬”掀起的新一轮降价大潮已经在全煤炭行业蔓延,其他煤炭企业也被迫应战,导致煤价一跌再跌,直到目前仍没有止跌迹象。而这背后的原因,除国内煤炭需求难见好转外,进口煤的冲击也不容小觑。

作为大宗商品的煤炭,中国的进口量达到历史高位的2.9亿吨,相对国内超过35亿吨的煤炭产量而言,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进口煤却从2012年开始搅动得国内市场“不安宁”。

“其实,看数量,进口煤并不能影响到大局,但是由于进口煤价格低廉,所以形成的杠杆效应不容忽视,也确实冲击了煤炭市场。”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国内煤炭贸易商许健升(化名)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

秦皇岛港股份公司一位长期关注煤炭进口的人士介绍,进口煤的65%是供给沿海电厂,2012年,在华东和东南沿海地区,进口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在25%左右,今年一季度达到32%。

为什么进口煤能挤压国产煤的生存空间?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认为,因进口煤的终端成本低于国内煤炭成本,即便有17%的增值税,进口煤的价格仍然低,而这主要是由于进口煤的税费、运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较低造成的。

争夺沿海电厂

作为经营国内煤炭交易的贸易商,许健升常年在东部沿海一带活动。对他而言,今年夏天特别令人“燥热”。

“不光天气燥热,我心里也烦躁啊!”许健升对于目前的国内煤炭形势很是无奈,“国内煤确实很不好做了,现在市场一直下行,基本建库存就亏损。在沿海市场完全竞争不过进口煤。”

中国去年进口煤炭达到2.9亿吨,其中沿海电厂消化了超过六成的进口煤,因此电厂也成为国内外贸易商们的“战场”。

受到进口煤炭冲击,部分资金紧张的国内贸易商已经退出了煤炭市场,也有人正犹豫不决。不过,许健升还没有退出的想法,他近期仍一直跑电厂,一方面希望能保持住目前的客户,另一方面也争取再做出一两个客户。

“当然,我们必须要跟进口煤‘抢饭’吃。”许健升说,但国内贸易商们可用的招数并不多,在跟进口煤竞争方面,“普遍的应对策略不外乎是降低采购成本,或者在运输、电厂化验方面争取不要掉吨、掉卡。”

中煤远大煤炭分析师张志斌介绍,因为煤炭是可燃物,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要避免掉吨(重量降低)、掉卡(发热量减少)太严重。

一系列巨大的数字或许能说明国内贸易商们面临的巨大压力。世界煤炭涌入中国的规模暴增,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含褐煤)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

第一,进入2013年,这一趋势仍保持,1~6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

压力之下,神华、中煤以及同煤、兖矿等众多大型煤企都在进行降价促销以保住市场。

廉价进口煤

截止到今年前5个月,中国进口煤炭(不含褐煤)排名前4位的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以及越南。在进口褐煤方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则占据前两位。

沿海省份需求是进口主要动力,1~5月,广东、广西、河北、山东、福建分别占据了前五的位置。

进口煤炭价格优势很明显,“价格便宜”成为行业对进口煤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一致解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世界以及日本等国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受此影响,2009年国际市场煤炭需求疲软,煤炭供给相对过剩,同时国际煤炭航运费也大幅下跌。以2009年6月份为例,动力煤国内外价差约90元/吨,炼焦煤国内外差价竟高达320元/吨左右。

“从终端消费价格比较来看,2009年,南方沿海电厂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从国内购买,北方部分省区进口焦煤的价格也有一定优势。这就造成了中国进口煤炭不仅在南方地区比较普遍,北方地区也开始增加进口焦煤的数量。”张志斌介绍。

时至今日,进口煤依然保持着较大的价格优势。经过多轮大幅下跌,7月10日,秦皇岛煤炭网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92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再下降4元/吨,仅在连续三个周期内就已每吨下跌15元。

即便如此,国际煤炭价格则更低,截至6月28日当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报收78.89美元/吨,环比前一周下跌3.37美元/吨。其他国际煤价也全线跌破80美元/吨。

同时,6月份,澳大利亚Waratah煤炭服务港口(PWCS)运往中国的煤炭为260万吨,环比增加94.03%。因此,持续存在的国内外煤炭价差,推动中国煤炭进口量不断增加。

昂贵的运费

1吨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从澳大利亚和山西大同分别运达广州港,中间产生的物流费用也是两者价格有差距的原因之一。

张志斌介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CFR7月份的平仓价约 68美元/吨,巴拿马船到中国广州港的运费是13美元/吨,因此到岸价仅为81美元/吨(约合人民币496.62元/吨),目前最低报价还有79.2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485.9元/吨)。再加上17%的增值税,每吨价格在581.05~568.5元之间。

今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启动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而煤炭行业最关注的是“简化手续和规范收费”。

在新的物流体系下,目前大同南郊距离大秦铁路5公里的 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约是410元/吨,按照大秦铁路改革之后的运输模式铁路装卸、上门取货,用80吨的货车运输666公里到达秦皇岛东站,总费用是11580.2元,平均每吨144.75元,再加上港杂费23.5元/吨、港口建设费4元/吨,到秦皇岛港的平仓价正好是582元/吨。

但秦皇岛港只是国内煤炭运输的中继站。用五六万吨级的货轮将煤炭从此地运到广州港运费约33.30元/吨。因此,1吨5500大卡的动力煤运输总价是613.3元/吨左右。

相比之下,同样发热量的进口煤则要便宜许多。“外煤进口港都在南方,而内煤运到秦皇岛港价格已经比外煤高了,但还要再加一次海运费的成本,用船运到南方港,一来一去成本就高很多了。”另一位国内贸易商李旭嘉说。

与进口煤的简单运输流程相比,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严重失衡,主要的煤炭消耗地区在华东、华南这些东南沿海地区,而煤炭资源大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等“三西”地区和新疆,煤炭经过长距离运输才能到达消费地。全国约75%的煤炭用于火力发电,煤炭作为大宗商品,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运输60%~70%依靠的是铁路和水路。

李朝林表示,煤炭流通环节费用占煤价的50%左右,不合理的收费如代理费、点装费等又占到整个流通环节的一半左右,而且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寻租成本很高。

李旭嘉还介绍,中国地大物博,也代表了中国的铁路线非常长,各段分区管理使得运输环节多,铁路杂费也非常高。此外,因为隐性成本太高,很少有中间商能撑过5年,10年以上的就更少。“铁路、当地政府、港口、第三方煤检,甚至连给你装车的、堆场里开推土机的人都得小心伺候着。这一路上你会发现越熟络,你要打点的越来越多,利润也越来越小。”李旭嘉说。

飙升的人力成本

山西鑫隆源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吕先生介绍,国外煤矿的机械化程度高,开采效率、人工及管理费用都比国内有优势。

“澳大利亚煤矿在坑口连洗澡间都没有,工人下班连衣服都不换开车就回家,一个矿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少人,基本没有什么办公楼,这跟我们国家煤矿上的设施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样一比较,国内煤炭生产的成本怎能比得过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呢?”吕先生说。

相比之下,国内煤炭的生产成本却在快速上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力成本上升不可逆转。英国咨询公司WoodMackenzie2012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的生产成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上升都快。中国煤炭领域的劳动力成本2011年上升了13%,而在澳大利亚只上升了8%。

“国内煤炭生产成本太大了,除神华以外,其他煤炭企业大部分的小煤矿开采成本很高,到达广州的价格高于澳洲煤和印尼煤,没优势,唯独神华煤能拼一拼,因其露天矿多、成本小,中煤则是露天和井工矿各一半,稍逊一些。”前述秦皇岛港股份公司人士称。

另外,WoodMackenzie还表示,能够增加中国国内煤炭生产竞争力的多因素正在被人民币的稳步升值所抵消。WoodMackenzie认为到2015年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将会下降至5.2。

篇2:煤炭物流分析

一般认为,传统的物流在销售活动中是起桥梁中介作用,实现物从生产者或

经营者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物流在深度和广

度上有了更深的理解。现代物流除了考虑到原有的配送问题,更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活动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等各方面[4]。因此,从某种意义上

讲,现代物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于一体,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战略措施,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煤炭物流则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仅包括一般生产企业所涉及到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还包括煤炭业所特有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煤炭物流

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更因煤炭的特殊性

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煤炭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煤炭企业物流的特点

谈到煤炭物流的特点,首先分析一下煤炭物资,煤炭是散堆装货物,易污染

环境,对仓储条件要求不高,但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运输方式简单、不需包装、流通加工需要相当的技术含量等特点。另外,煤炭这种特殊的战略能源,也使得

对煤炭物流的管理需以政府管理为主导。

煤炭企业是工作场所特殊、生产作业方式特殊的工业企业,由于特殊的生产

方式,其内部物流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性。

1.供应和销售物流复杂,仓储和运输形式多样

煤炭企业的主要产品是原煤,属于大宗散货,仓储采用专用煤仓,或煤场露天

存放,运输则大都采用火车直达运输,少部分采用汽车运输的,也是用户自提,无

须组织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则较为复杂,需用的原材料品种繁多,从钢铁、木材到

机电产品,甚至精密仪器等,多采用汽车运输,并需要建设各类库房存放。

2.生产条件恶劣,物流极不稳定

由于煤炭企业多属于地下采掘行业,生产作业场所位于地下数百米,地质条

件复杂,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企业。因为普通的工业企业可以根据产品产量,精确地

计算出需用的原料或配件的数量,从而组织稳定的物流。而煤炭企业则不然。不

同的地质条件下,对原材料的品种和数量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相同的产量,可

能要组织不同的供应物流。

3.生产作业场所分散,内部物流复杂

煤炭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大多数采取二级或多级管理体系,整个企业由分布在矿区内的多对生产矿井组成,每个生产矿井都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同时,各类多种经营的企业围绕各生产矿井,分布也分散,需要分别组织供应和销售物流,物流程序复杂。

4.生产作业场所特殊,物流环节多

由于煤炭开采位于地下,各种原材料不能直接运达工作面,物流程序中仓储、装卸环节增多,井下运输条件、运输工具较为特殊,需要专门的管理[6]。

5.生产原料性质特殊,仓储成本高

6.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效率低

在传统体制下建设起来的煤炭企业,大都拥有各类仓储基地、完备的铁路专用线系统。同时,各生产矿井和地面厂也有一定的仓储设施、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物流管理职能较为分散,一般都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大部分供应物流,销售部门负责销售物流,各生产厂、矿也管理部分自身的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内部的火车运输也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从而导致运输和仓储管理环节多、效率低。

(三)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对煤炭物流认识不足情况都是存在的,人们对于煤炭的认识,只是对煤炭资源、煤炭产销形势的关注,况且煤炭物流利润率低,很难成为物流企业、煤炭企业关注的焦点。

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大部分都是实行自营物流,即煤炭物流大都是由煤炭企业以及工业企业自身承担的,这样企业内部的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不能合理社会化。

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煤炭物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种种种原因,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四、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业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煤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

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物流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

2.企业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业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可靠性降低:物资采购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规范化;库存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储备资金管理办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动态等。从煤炭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来看.相对于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制约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采购行为不规范、层层设库,使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使许多煤炭企业额外支出了大量的运费。

3.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品质要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如在物资保管保养、回收复用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效果,但在仓库布局、物资存放、装卸搬运环节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不配套的现象。同时,传统仓储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时间内不易撼动,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手段的引进设置了障碍。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4.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虽然极少数大型煤业集团通过ERP系统的上线,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供应的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内部信息、库存资源共享。但是.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对设备、人员培训的再投入较高.产生被动应用计算机管理物资的状况;另一方面,在解决库存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已开发了不少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而由于对内部物流管理结构掌握不准确,业务流程不够优化,项目成功的不多。

5.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企业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真

正的大头是潜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体,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和机构,计算方法不标准,因而企业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6.物流人才缺乏

企业物流人才缺乏,愿意到煤炭企业来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主要面向社会物流煤炭企业物流领域需要熟悉煤炭行业.又通晓企业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案例分析皖北煤电集团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为支撑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是中国企业500强、安徽省属12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5月经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1998年9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总部位于宿州市,产业地跨三省区八地市。由于煤炭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以为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可控能力有限。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据分析,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物流组织结构不够合理,条块分割,缺乏系统规划

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使企业的各个物流环节自成体系,管理也相对独立。物流组织结构衔接不够融洽,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或市场变化的需求,使得煤炭企业物流低效运作,整个企业的物流总成本较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不佳。

2.企业的体制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不灵活

煤炭企业使用材料单位点多面广,偏离中心城市及配送中心较远,物流管理程序繁杂混乱,各部门重复设卡,办事效率低,互相扯皮现象严重。配送及运输部门的积极性、效益、速度明显不如社会上的流通、运输单位。决策及运作时间长,赶不上市场信息变化的节奏,缺乏有力的横向与纵向监督机制。

3.物流系统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标准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业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抛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造成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可靠性降低;物资

采购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规范化。

4.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低

煤炭企业由于生产点多面广,集团总部与生产矿井之间粗放的管理,造成信息不能共享,物流管理的信息不能流动或流动不畅[9]。多数煤炭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信息反馈不及时,可靠性较差。在煤炭生产企业内部,由于信息不畅或指挥失误造成物流系统出现故障、中断正常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5.管理人员缺乏物流观念,专业人员匮乏

目前大多数煤炭生产企业生产成本中的物流费用分散在各成本项目中,没有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作为企业物流人员,既要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又必须同时懂得财务管理、煤炭生产、设备性能、材料质量、技术要求及综合信息技术管理知识。但在煤炭企业中符合要求的物流专业人才较少,而且人员层次较低,企业不重视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和对内部人才的专业培训。

对于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解决方法

(一)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

虽然目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在不断的完善,但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朝着物流管理社会化、系统化的方向去发展,企业内部的条块分割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二)重点管理供应物流

煤炭企业供应物流包括购进物品到企业仓库的外部物流和仓库存储及将物品送到到现场的内部物流两部分。所以,优化供应物流首先要把好采购关,实行科学的采购决策。其次在企业内部实行物料配送制,按物资管理范围,依据企业内部各矿需求计划组织货源,统一集中采购进货,并且在物流中心进行分拣、配货,按计划及时送货到使用单位。

(三)加强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煤炭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仓储设施、运输手段、搬运设备和配送能力,但是大多物流设施与设备相对比较落后,仍处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要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就要全面筹划,建设合理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要更新改造仓储设施,提高物流设施与业务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物流系统信息网络化建设

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物流,就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将供应商、煤炭生产、用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以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实现内部业务管理一体化,逐步建立与供应商信息互通的协作关系,整合上下游信息资源,统筹“信息、物资与资金”管理。

(六)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煤炭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七)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

篇3:物流模式与煤炭企业物流选择分析

物流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 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据美国学者分析,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仅占百分之五, 其余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运输等环节, 平均费用占成本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 国际上普遍把物流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称为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1]。完善的物流模式将起到减少人力, 减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增强竞争力的作用。

1 物流模式介绍

现代企业使用物流服务的模式大致有4种:

第一方物流服务, 既顾客自我服务模式, 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第二方物流服务, 指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其社会化程度高于第一方物流服务, 经济效率也相对较高, 但其服务对象仍然局限于自己的顾客企业。

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 (简称3PL或TPL) , 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 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这是由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 是效率和效益都较高的现代社会化专业物流服务的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扮演的是客户的战略同盟者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 第三方物流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客户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 只是这个“物流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业务外包服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四方物流服务的模式 (简称4PL) , 这是由第四方 (即非买卖双方也不是第三方) 物流服务企业为买卖双方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一种广义的现代物流集成管理的服务, 它提供的是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集成了第三方物流和管理咨询的功能, 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成本和改变传统外包中的资产转换, 还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商、技术专家和管理顾问、信息技术供应商、呼叫中心和电信增值服务商等之间的联盟, 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采用的运作模式, 突破了第三方物流单纯发展的局限性, 将资源从社会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整合, 将信息从物流供应链层次上进行共享, 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给顾客带来最大的价值。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弥补了物流发展过程中的缺陷, 它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具有辽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物流的现状是大量的传统物流和类物流服务企业依然存在, 但数目正在减少, 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增多, 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于宣传和探索阶段。

2 物流模式选择原则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主要是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 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 慎重选择物流模式, 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 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一般地, 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 通常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 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 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 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 (为别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而中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管理的资源限制, 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就应该把物流管理进行物流外包。

其次, 计算物流系统总成本。在选择是自营还是物流外包时, 必须弄清两种模式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情况。物流系统总成本由总运输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和客户服务费用构成。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减少仓库数量时, 可降低仓储费用, 但会带来运输距离和次数的增加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 总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所以, 在选择和设计物流系统时, 要对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

再次, 结合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运输或鲜活产品的分销, 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 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企业, 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 如口岸物流服务, 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等。

最后, 还要考虑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控制能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重要度很高, 企业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 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 则自营物流;如果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 则采用外包物流。此外, 还要考虑外包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以及自拥资产和非自拥资产外包物流的选择。一般来说, 非自拥资产第三方通常运作灵活, 能够修订服务内容, 可以自由混合、调配供应商, 管理费用较低。

3 煤炭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作为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煤炭企业, 对物流本身有很强的依赖性, 同时也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

首先,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原煤20亿t左右, 其中大部分商品煤都需要异地消费。与专业物流企业相比, 煤炭企业依托这些大宗基本生产资料, 完全可以海运、铁路、公路为主要途径, 迅速发展第一方物流。组建大型运输车队、投资铁路、组建船运公司、船代公司, 逐渐成长为地区化运输的寡头企业。

其次煤炭行业对生产资料的投入较大,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供应商群, 井上下生产和非生产使用的设备、物资大部分是由第三方或第一方运送的, 对此煤炭企业完全可以发展第二方物流。在物资供应物流上, 随着煤炭企业科学管理的推进, 以ERP为主的采购、库存管理将有大的进步。煤炭企业可以建设物资超市、钢材及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物资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为载体, 构建物供系统[2]。

第三, 对于销售物流, 煤炭企业可以采用煤矿-配送中心-客户的物流模式, 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承担煤炭产品的配送。选择大型物流企业作为自己的第三方物流战略联盟伙伴, 由该企业负责生产物资的供应, 煤炭企业只负责大型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采购计划制定。该物流服务商在靠近矿区的地方建立大型的区域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负责向辐射范围内的矿区直接提供生产物资。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与物资供应商的销售系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供应商根据煤矿生产的消耗情况定期补库, 配送中心在接到生产部门的需求后,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物资送达生产现场。该模式有效降低了煤炭企业的库存成本, 将库存前推至供应商, 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 降低各结点对库存物资管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风险。

第四, 有生产必然有物流, 煤炭企业过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仅起到重要作用, 也形成了自己比较庞大的物供体系, 但许多煤炭企业只是从供应和销售的角度, 开展了少量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 还没有把第三方物流当作产业经营起来, 把利润拱手让给了别人。许多大型煤炭企业有可供仓储的场地库房, 有稳固的客户, 甚至有自己的铁路运营网络或专业码头, 应利用这些优势,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系统, 无限延伸供应链, 最终形成煤炭行业自己的集采购、仓储、配送、代理、信息服务、远程运输、跨国经营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企业[3]。比如开滦集团, 年产2 000多t的产品, 物资仓储规模已达18万m2, 并有5万m2的库房及配套设施;港口储运方面, 在京唐港有专用业主码头和配煤场地, 有自营铁路线278 km, 年运输能力可达2 000万t以上, 这些都为开滦集团发展现代综合物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煤炭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必须树立大资源、大市场的观念, 不能仅仅盯着煤炭行业, 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思路要广。

此外, 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物流体系具有物流结点多、物流路线长、物流呈现多样化和供应物流占主导地位等特点。其中, 供应物流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等费用, 据有关资料分析, 供应物流成本占全部物流费用的60%~70%。近年来,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少数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供应链管理的时代, 传统的物流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竞争环境, 这就要求煤炭企业改变观念, 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 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供应链战略联盟是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 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 每个伙伴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 (如设计、制造、分销等) 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 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4]。煤炭企业供应链不仅涉及到煤炭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物资流动构成的网络, 同时也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包括企业生产部门、供应商、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等, 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 可获得的总体效益越大。

在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把物流纳入发展的轨道, 全面整合物流资源、构建物流网络;优化内部物流, 拓宽外部物流;建立物流信息平台,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开发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BAR等新技术;积极尝试以网络信息为特征的虚拟公司与实体运输公司的合作;完善区域铁路网, 加强多式联运等。组建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位一体的大型煤炭综合物流企业, 依托企业物流优势、资源品牌优势, 架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产业现代物流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摘要:煤炭企业作为能源生产供应型企业, 遵循物流模式选择基本原则。介绍了物流模式的4种模式及物流模式的选择原则, 分析了煤炭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寻求合适的物流发展模式、加强煤炭物流体系建设。

关键词:物流模式,煤炭企业,物流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天山.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2]汤希峰, 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 2004, (10) .

[3]王靖.煤炭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探讨[J].管理宝鉴, 2006, (2) .

篇4:煤炭物流分析

一、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炭物流需求现状

从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河南省煤炭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产消缺口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4年产消缺口达7193万吨标准煤。2005~2010年,产消缺口先扩后缩,从2005年的-506万吨标准煤增至2007年的2237万吨标准煤,又下降到2010年的763万吨标准煤;2011年、2012年产消缺口开始日益扩大,从2011年2367万吨标准煤扩大到2012年的7616万吨标准煤;2013年降至4993万吨标准煤,到2014年又增加至7193万吨标准煤。据专家预测,2020年河南省煤炭产消缺口将达到1.3亿吨~1.5亿吨。

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河南省煤炭外销量和输入量总量较大,而且“十一五”以来,河南省煤炭进出量呈现两个阶段:2005~2009年,煤炭外销量大于输入量,进出缺口基本保持3000万吨左右;2010~2012年,煤炭输入量大于外销量,进出缺口扩大到5000万吨左右。2012年河南省煤炭外销量3522.38万吨,输入量为9408.54万吨,调入调出量达1.3亿吨。总体来看,河南省煤炭基本呈现出“大进大出”格局。

煤炭属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被开采后绝大部分以原煤的形式依靠运输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2012年,煤炭占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80.2%,据相关专家分析,河南省的煤炭消费2020年在总量上将达到3.4亿吨左右。从长远来看,河南省煤炭物流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

(二)煤炭资源分布现状

河南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豫北的安阳、鹤壁、焦作、新乡、济源,豫西的新密、登封、巩义、义马,豫中的平顶山、许昌等地,以及豫东的永城市。从2015年煤炭产量看,河南省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平顶山市、郑州市、商丘市、许昌市、三门峡市、新乡市、洛阳市、鹤壁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95.5%。

从2015年煤炭消费量看,河南省煤炭消费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三门峡市、鹤壁市、焦作市、安阳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消费的75.1%。

(三)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2010年2月26日,围绕全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问题,专门印发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经过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目前河南省煤炭企业数量由530家减少到了30家,矿井数量由近800处下降到550处左右,煤炭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的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强揭晓,河南省有7家煤炭企业上榜,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6名,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13名。从数量上看,河南省煤炭企业排名第5位,山西有17家企业上榜,名列第一;从营业收入来看,2014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3%,河南省7家煤炭企业总营业收入为0.4万亿元,占总营业额的9.6%,排名第三位,其中第一名是山西(营业收入为1.4万亿元,所占比重为33.7%),第二名是北京(营业收入为0.6万亿元,所占比重为14.4%)。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出201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上榜,排名第11位。

(四)煤炭运输业发展现状

从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煤炭铁路运输量为23813万吨,煤炭公路运输量为32914万吨。由于河南省处于内陆,一没天然的海港,二没内河运输港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南省的煤炭运输格局形成了如下特点:外运主要依靠铁路,输入主要依靠公路。2014年,河南省外销煤炭中98%左右通过铁路直接运输,仅有2%左右是通过公路销往安徽西部地区。在全省调入煤炭中,由于河南省临近我国煤炭主要输出省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调入则以公路运输为主。

二、煤炭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服务功能全面性不够

在河南省,绝大多数煤炭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还只是单项或分段式的,物流功能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环节,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以及装卸等,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和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煤炭的运输能力虽然比较庞大,但是对过去来讲,并没有对煤炭市场的供需和交易形成重大影响。另外,从交易的方式来看,主要以场外交易为主,围绕煤炭物流实施的增值服务在发展上严重滞后,相应的功能还不够健全,在周转方面效率不高。目前,煤炭过境大省的优势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离实现物流大省还有一段距离。

(二)第三方物流缺位严重

当前,开展煤炭物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的生产企业,二是煤炭的消费企业,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还严重缺乏。就煤炭企业自身来讲,采用的是传统的自营模式,主要是至上而下的纵向一体发展格局,储存于内部的物流资源没有能够合理地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严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小煤炭经营客户在运输的方式和渠道上,还显得不够健全和完善,面对煤炭物流一系列的环节,难以通过有效地整合而达到一体化营运的目标,既难以提升煤炭物流的效率,也难以降低煤炭物流的成本。而以体量巨大的原材料为配送、运输对象的煤炭物流企业,需要体现专业化和现代化。所以,结合当前实际,将现有的煤炭运输资源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适应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的物流服务企业,提供一体化、高效率的煤炭物流服务,这是煤炭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河南煤炭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导致企业在物流方面效率相当低下,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很多煤炭企业仍然把竞争的重点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资源扩张等方面,对煤炭物流管理不重视,对于现代物流是第三方利润来源认识不足,将物流视为非生产领域的活动,放在附属位置,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四)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从基础设施条件看,河南省是内陆省份,没有海港,也缺乏内河航运条件,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缺乏高效且低成本的运输条件,对各地的煤炭需求配送成本较高,而且在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存在不相一致的标准,互相没有兼容性,物流的仓储和运输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煤炭储运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煤炭物流业的发展,在夏冬两个季节,煤炭时常发生供应紧缺情况。再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建立的设施和设备来看,不少大的煤炭企业相应的设施和需求相比严重落后,技术水平低、储存空间小以及运输能力弱是其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很大一部分煤炭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节奏不能保持一致;缺乏库存控制的高层次物流服务,尚未开展流通加工类高端服务,没有系统的物流信息服务等,由此造成在装卸搬运、物流转换等作业环节的物流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受到极大的限制。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

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一是覆盖煤炭生产到储存各个环节相应的主要功能模块;二是辅助功能模块,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系统维护以及综合信息查询等,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模块共同作用推动实现信息流、物流、数据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统一。

在煤炭物流中,系统信息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煤炭物流一般具有范围较大的特点,所以其产生的信息源头也多,并且信息量巨大;二是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三是煤炭物流信息种类多,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煤炭物流信息而言,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加工,同时及时地应用到实际物流业务中去,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六)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煤炭企业的人才基本集中在生产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在高层次人才身上尤为严重,致使从事物流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要在企业内找到知晓煤炭行业背景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物流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开办煤炭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二是煤矿往往集中于偏远的山区,远离城市,即使有收入保证,但由于工作条件受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三是煤炭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一些人才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就业。

(七)物流一体化标准不高

尽管当前我国的煤炭市场正在不断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煤炭产业在条块分割严重的背景之下,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被打破,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效应。所以,应该积极鼓励省内的大型煤炭企业和省内外的重点客户建立战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形成一体化运营模式。

(八)物流费用较高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如何科学地向市场高效地供应煤炭,成为物流产业关注的重点。就当前的发展时期来看,河南省的煤炭物流体系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方案临时性比较明显,同时需要的急用料也相对较多,由于整合物流资源的力度不足、车辆配载不合理、路线规划不科学、车辆实行台班制管理等较粗放的方式开展物流管理,加上目前的煤炭物流市场比较混乱,重复、颠倒以及多次物流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加大了物流成本,还造成了能力资源浪费。有些距离远的客户,获取煤炭资源往往要付出和开采同样多的物流成本。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研究”(2013BJJ011)的阶段性成果】

篇5:煤炭物流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严峻,不但受到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冲击和挑战,而且受到自身产能过剩的挑战。

煤炭行业严峻的发展形势,加速了全国煤炭资源的整合进程。业内分析,无论各地采取哪种重组模式,集约开发、有序利用、高效发展,都会成为煤炭资源整合的可期效果。

模式一:以资源为中心进行重组整合。这种模式主要以山西、河南、河北省为代表。山西省按照焦煤、无烟煤和动力煤资源来划分,进行大集团重组整合。河南省采取政府主导,推动平煤、永煤、郑煤三大煤炭企业牵头实施重组整合的方式,对6个省属煤炭企业、46个地方煤炭企业和1569个各类小煤矿进行整合和产权重组优化配置,将90%以上的资源配置到大型煤炭集团。河北省重组后的冀中能源集团,拥有峰峰、邢台、邯郸、井陉、张家口和山西晋中6个矿区与开滦矿业集团管控了河北省绝大部分煤炭资源。

模式二:开放式资源整合。与 “山西模式”不同,内蒙古煤炭行业采取的是 “开放式的资源整合”。采用 “煤炭产量”的硬指标直接逼退一些小企业,同时,要求所有煤矿都要进行全面技术改革,这令许多试图苟且偷生的小煤矿无路可逃。以此方式,打造大产业、大规模、大基地的煤炭工业集群新格局。

模式三:以业务链为中心的重组整合。这种模式主要以宁夏、黑龙江、陕西等省区为代表。主要做法是将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组建为一个大集团,逐步实行统一战略规划、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营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技术研发等。

跨省之难

●企业“暗战”

目前来看,各产煤大省轰轰烈烈推动的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实际大多局限在省内,而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高层也曾多次提出,“仅在省内进行的整合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不足以让煤炭行业出现寡头的格局,鼓励煤炭产业进行跨省的整合就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方面,各省通过省内的整合不断打造大型煤炭集团,省内各企业之间在为整合还是被整合进行着“暗战”。另一方面,一旦煤炭行业的整合继续深化,一些在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资金实力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的大企业,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在跨省的资源整合上必然与当地大企业短兵相接。此外,各地方政府和各企业也都在为进入中央规划中的大企业之列而暗自较劲。

●地方“博弈”

对于煤炭产业整合渐近渐远的状态,一位业内人士道破个中缘由:“地方利益的阻隔,是造成这些现状的根本原因。”

这位业内人士说,曾经因为煤炭行业不景气,国家才将煤炭产业的发展主权分派给地方,如今,随着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能源地位确立,煤炭行业景气不断提升,在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自煤炭企业的税收成为各省及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支柱。

因此,外省企业需要在保证当地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煤炭资源,能否让非本省企业成为资源整合主体,甚至再将企业控制权拱手让给央企,就成为煤炭整合过程中的一种利益“博弈”。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分析当前煤炭产业整合形势时指出:“煤炭跨区域整合困难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有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因为地方担心利益受损。未来应该从中央层面加以研究,既能保障资源地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又能让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推进跨区域的资源整合。”

物流之困

事实上,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来改善我国煤炭生产“散、小、乱”状况,增加产量

和修建煤炭外运通道等措施,能增加煤炭行业在企业资源和运力资源方面的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以缓解煤炭运能不足。但这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供需紧张的状况?

业内有一种说法是,煤炭供需紧张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由于过去煤炭市场的零散和混乱所致。比如,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在山西铁路部门立户从事煤炭铁路发运的经营户就有几千家,从事公路煤炭销售的个体运输户有50多万户。这些个体经营户、运输户逐渐成为山西煤炭销售的主力军,不利于统一和集约化发展。煤炭整合后提高集中度,可以缓解供需紧张状况,达到市场平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员、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则认为,提高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并不能完全解决煤炭供需紧张矛盾。

在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之后,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展开。其中必然依旧要面对的问题是煤炭运力瓶颈和煤炭运输通道问题。目前我国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不足,煤炭运输比较依赖铁路,但是从资源省份(山西、内蒙古)到用煤地区,除了京广铁路外,缺少像大秦铁路这样的运煤大动脉。

因此,煤炭企业除了整合产权和资源外,还需要从供应链层面上,整合物流资源,积极推动物流社会化和物流一体化发展,从物流环节促进我国煤炭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此外,业内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煤炭储备不足,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煤炭储备机制,煤炭没有像石油那样被列入国家储备行列。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我国煤炭物流的短板。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煤炭物流产业来讲,煤炭储配基地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煤炭物流产业升级。但是因为涉及到储配基地、大型转运中心选址在哪?由哪些企业承担?就成为新的困扰问题。

拐点边缘

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煤炭重组整合取得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说,煤炭资源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深度整合。从长远来看,向石油行业和电力系统靠近,应该成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

在我国能源产业中,煤炭行业集中度低,石油行业由四大公司主导,电力行业以五大公司为主。中国石油企业物流体系在一些方面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油品营销网络、管道系统、油品输运车队及相关设施等,我国石油企业物流至少在中国市场上拥有相当大的优势。而目前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煤炭企业、煤炭运输体系改革较晚、市场化程度较低,理想的寡头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市场体系还不够成熟、规范,客观上增加了提升物流水平的难度。

因此,有专家建议,中国煤炭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应该是培育核心能力、发展煤炭特色物流,在成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物流的基础上,通过战略联盟、资产重组等手段做“大”做“强”;还需要树立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理念,业务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

目前煤炭产业整合下一步将面临深度整合和跨区域整合。既面临“跨省”考验,又将面临地方保护、区域斗争、行政阻隔,以及大型转运中心、网络建设投资规划方向等羁绊。煤炭整合磕磕绊绊会给煤炭产业留下很多潜在隐患,诸如整合后的产权、资产、债务、多头管理等问题都将成为新的考验。

此外,还应关注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等问题。我国能源分布严重不平衡,煤炭产地主要分布于中西部,但市场需求以东南部为主;另外,由于南北相隔较远,煤炭运输受限,使得一些地方由于运输供应不及时,造成了产销衔接不畅问题。

目前,我国的煤炭60%以上依靠铁路运送。尽管我国在铁路运输的生产效率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路网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由

于缺乏及时的沟通交流和明确的统筹规划,缺乏相应的投入与建设。“全国煤炭大整合的背景下,无论是地方企业整合还是跨区域整合,都要深入考虑如何对接煤炭产运需。”李廷认为,“煤炭运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通道建设严重滞后,铁路通道建设没有与煤炭生产基地西移同步。为此,要加强煤炭产销规划与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港口建设规划的同步性。”

篇6:煤炭物流培训心得

今年十月上旬我参加了公司统一组织的赴上海物流经销学习。期间去

中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第一品牌上海BOKE(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听取了刘正珩总经理的讲解,去中国第一民营物流公司远程集团参观学习,对煤炭企业发展物流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充分认识到煤炭物流业的产业化发展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煤炭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煤炭物流业的产业化发展,对提高煤炭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也为煤炭主业创造了无限的市场竞争能力。全新的现代物流的理念,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精确化、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的运行,提升了产业水平。把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由企业物流转向社会化与国际化流通领域。

二、有利于提高集团整体经济效益

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间的日益推广,为物流业的运作与成长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丰厚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创效能力的关键,更在于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降低流通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赢得了煤炭产业这个大市场中物流运营的利润份额。

三、有利于拓展市场,扩大生存空间

物流产业化有效地确立专业化的运行模式,立足服务于做强煤炭主业,也为产业的拓展延伸与再发展提供物流运作的保证。借助于对“供应商资源、人力资源、仓储资源、国内外物流市场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促进了煤炭产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机结合,可以有效

地扩大物流运行的空间。

四、有利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煤炭产业的规模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煤炭产业企业集团化的建设,以及煤炭资源深加工、能源转化产业链的形成,使得资源整合与配置更加合理。蕴藏于其中的巨大物流需求,为物流业拓展了较为明确的有序运行的载体。同时相关产业的潜在市场、资源的开发、消费的增长,不断增加的庞大的社会物流需求总量,也为煤炭物流产业拓展了社会物流的广阔空间,有利于实现煤炭物流产业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创建大型企业集团的需要。随着煤炭主业的资源整合与煤炭产业国际性战略扩张,以及以煤炭为基础的煤化工、煤能转换产业链的建立。依托跨区域、多角度、超时空的高速信息信道,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此次学习,深深体会到临汾公司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适时提出组建临汾煤销物流公司,体现了以贺彦平经理为核心的领导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高屋建瓴,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我们公司合作的这两个企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领先企业,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奋进的团队、顶级的企业文化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目标一定能实现的信心。

上一篇:实践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新疆教师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