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2024-05-22

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共8篇)

篇1: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X年4月29日-X年5月1日

实践地点:XX儿童福利院

一、实践目的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单位介绍

东莞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1998年3月,主要收养了一些生理残疾、孤儿等失依儿童,并采取家庭寄养等社会化的方式,接纳了许多失依儿童,给予他们生活以及教育帮助。目前,其中儿童总数:239名。残疾儿童:80名 年龄段分别为:0-2岁,65名; 8-17岁,41名;3-7岁,133多名,其中8-17岁为学龄儿童,3个高中生,十几个初中生,其余的为小学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

屈就可以释怀。

2.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辅导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学校正常上学,中午有专门的员工给送饭,下午回来在院里的教室里复习功课,周六周日由专门的老师或者志愿者监督他们学习,还有专门的家教。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想尽快的完成作业,痛恨考试,责问是谁发明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令人烦恼的学科。他们也很关注社会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听写汉字的过程中,我报出“杰”,然后组词“杰出”、“俊杰”,他们还是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问,是不是“周杰伦”的“杰”,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接触社会的,对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一二年级的孩子,这让我很感动。只是,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耐烦、不合作的倾向,会发呆,忧郁的面孔,让人疼惜地想,他们也会有心事呀!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为什么人会死?”我当时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考虑这样深奥而没有答案的悲观的问题,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虑了生与死的问题,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对有关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对她说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实这句话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观的意味。我该怎么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讲生死的问题呢?他们也有对我们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然而当他们真正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

3.院里的孤独与梦想

因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能够叫出他们各自的名字,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而不愿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们成为无名氏,所以我见他们的第一天,在课程过后,我先告诉他们我的姓名,电话号码,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够记住他们了,我想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们进一步接触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还是很熟悉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漂亮的,我问过他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有想当老师的,翻译家的等。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学习之改变自己的很好的出路。当然青春期的叛逆与烦恼,来不及让他们想太多以后的事情。

三天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写这个实践报告的时候,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谈恋爱,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我相信的!

篇2: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关于前汪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郑惠英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涌入城市中求发展。在广大农村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们总不愿去触及留守儿童问题,因为一旦触碰了,我们总是会不自心痛。但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本文主要是以江西省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提出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与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构想与对策,从而希望借此来赢得社会及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与深思。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道德品行 文化教育 建议

(脚注)

郑惠英,女,1991年生,江西上饶清水人,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桥梁专业10—2班,电话:***电子邮件:1258022164@qq.com。

正文: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与种类

所谓的留守儿童,简单的说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的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当然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根据安排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另一方单独抚养的孩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可认为是属于“单亲家庭”孩子。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均在身边的孩子)相比,一般都比较欠缺父爱或母爱。

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大多是祖父母的溺爱。

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或邻居照看,这种留守儿童在我们村也有,但不是太多。

4.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少的。

二、调查情况

在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口头交流这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的,对我们村进行了长达十七天的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村现有村民人口2789人,十六周岁及十六周岁以下的儿童有379,其中留守儿童102人,即留守儿童占了26.91%在调查中我共发了问卷调查表20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占整个问卷调查的72.64%,并与其中23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口头交流。在本次调查中,我发现留守儿童真的存在着很多问题。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个留守儿童给我看了他的一篇日记,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我只知道自己活在一个被遗忘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在意我,也没有人能理解我,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我孤僻、自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父母要把我带进这样一个世界里,我真的不明白,也不理解,要是有人把我领养走就好了,至少我还有些期盼!”这么小的孩子,竟有这样的情感因素,读后不免让人揪心,落下两行感伤的泪。但这也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人格问题研究分析

从调查中我发现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与自己的孩子相聚甚少,更不用提交流与沟通,这就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亲情饥渴”现像。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也弥补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这使得他们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二)道德品行问题分析与研究

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比较叛逆,道德行为不够规范。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脾气变得暴躁、任性。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会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甚至会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更为严重的是还有部分留守孩竟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三)学习问题分析与研究在本次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生的暑假作业几乎都没有做(我妹妹就是其中一个,全是崭新的),或者所做很少,有约15%的孩子压根就没买暑假作业。但问到下学期开学怎么去报名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很相近:老师不查作业的,或者是开学的时候找几个学生把寒假作业抄一下。而只有约18%的同学会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在这些被调查的孩子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四)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在调查中,我就得知有2个小孩因为“贪玩”而摔伤,一个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爬凳子摔倒了。另一个叫霞霞的女孩因为和其他几个孩子爬屋子旁边的石头而不小心从石头上摔下来,腿全滑伤了,较为严重。还有其他一些小孩在家里也总会因一些磕磕碰碰而造成许多小伤。我想这主要还是由于监护人不在旁看护而导致的。所以说在农村里,留守儿

童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这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四、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我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这些家长或监护人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我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2)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3)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

(二)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不利

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他们上的学校也只能是一般性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影响。且由于学校教育属于“放羊式”和“填鸭式”教育,根本就无法完全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这也使得留守孩们很容易产生叛逆的性格。那上面所说的那些违规现象也就很自然的产生了。

(三)社会关注不够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也越来越多,这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的留守儿童的思想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使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也使得这些孩子容易走极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五、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我们可以专门创办属于留守儿童的班级,配备高素质的教师,给予这些留守孩子们以足够的关心与呵护,不仅仅是学习上,生活上亦如是。我们要给给这些留守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以此来弥补、疏导和改善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创立关注留守儿童机构

我们可以创立相关的机构,定期展开一些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比如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同时也要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活动,另外这些机构也可带领留守儿童们去做一些公益活动,拉赞助来成立一个爱心基金去帮助一些贫困的留守孩完成学业,此外,我们的机构也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进一步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

这个措施可以让留守儿童亲情不缺失。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应切实承担起监护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外出的家长有能力的可以把孩子带上,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一方最好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要通过爱心教育,唤回家长的亲情,督促外出务工人员时常回家看望子女,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多与子女联系和沟通,让留守儿童的亲情不缺失。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我想这应该是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了吧。如果农村的经济能够得到大力发展,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村民外出务工了,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留守孩的存在了。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支持并鼓励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这既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又能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难题,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起,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

参考文献

(1)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

篇3: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我们小分队这次调研的是桃花吐镇中心小学。该校地处朝阳市双塔区市郊, 现有学生382人, 十二个教学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造成全镇人多地少的自然状况。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依靠土地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高的生活需要, 农民群体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而离开家乡外出务工, 农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 有的家庭父母一方出去打工, 有的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外出打工。许多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家中, 托付给了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或亲戚朋友, 这些孩子便成为了“留守儿童”。故在农村学校中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经调查, 桃花吐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76人, 大约占全校人数的五分之一。在调查中发现:该校六年二班就有10名, 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五年一班有7名, 占全班的四分之一。本校四年部共有58名学生, “留守儿童”19名, 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有7名, 父母其中一人在外打工的11人。父母离异1人。“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生活的有5名, 其余2名中一名由姑姑代养, 一名由叔叔代养。三年一班有4名同学的父母去了外地打工, 把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或姑、舅等, 成了“留守儿童”, 还有5名同学的父亲或母亲在外打工, 成了“单亲孤儿”。这些学生占全班学生的大约35%。这些“留守儿童”中, 成绩较好的有24名, 问题生占11名;学习态度上, 能主动自觉学习的约占四分之一, 督促下学习的约占五分之一, 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约占八分之一;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如遇到困难或烦心事, 能寻找倾诉对象, 想办法解决的约三分之一, 有个别的采取了闷在心里, 不想告诉别人, 只是寻求自己解决方式;对父母外出打的态度, 有一半以上不愿意让父母外出, 还有部分学生能理解父母, 个别同学不能理解, 甚至对父母的外出有怨恨;父母外出打工, 能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的 (每周打一次电话) , 并经常过问孩子学习、生活的有22名, 半月或一个月一联系的有8人, 有的好几个月才能联系一次。76名“留守儿童”中, 其中有15人, 性格比较内向, 不愿与人交流, 做事没信心, 较自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性格内向。

“留守儿童”正处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 孩子从小离开父母, 缺少父母关爱。尽管有爷爷、奶奶及其他亲人的监管, 但毕竟与父母亲不同, 遇到一些问题感到柔弱无助。逐渐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性格越来越内向。如五年二班的“留守儿童”张凯, 父母外出打工, 把他寄养在姑姑家里, 姑姑本身有一双年龄相仿的儿女, 每天忙里忙外, 无瑕顾及张凯的心理感受。有时张凯在家受到表哥、表妹的欺侮, 也不敢声张。久而久之, 张凯越来越内向, 有时自己暗暗落泪, 也不愿找人倾诉, 郁郁寡欢。

2. 自信心不足, 自卑心理严重。

儿童都具有攀比心理, 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所以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学习上不求上进。如:三年二班的“留守儿童”邢伟伟, 在一、二年级时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学生。上课发言非常积极, 学习成绩很不错。自从父母去大连打工后, 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上课也不积极发言了, 有时根本不举手, 怕说错, 成绩也出现了滑坡。

3. 学习观念淡薄, 厌学现象严重。

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 由于临时监护人的监护不够, 使有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 甚至厌学的现象。尤其是当学习上遇到困难, 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时, 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目的不明确, 认为学不学知识无所畏的态度, 所以出现了厌学现象。五年二班的“留守儿童”鞠可新, 他父亲外出打工, 长年不在家, 母亲有残疾, 没有监护能力, 他在学习上又缺乏自觉性。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应付了事, 有时干脆不做, 有厌学倾向, 因此成为问题学生。

4. 道德意志薄弱。

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是一个方面, 更应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留守儿童”有的有违纪现象。父母外出务工, 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 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让孩子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 长大成才。但大部分人的希望, 可能是事与愿违。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挣钱, 只注意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 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使孩子出现花钱无节制的现象, 如:五年一班的席平, 平时父母寄来钱, 就随意乱花,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花钱无节制。一旦没有钱时, 就到超市赊账, 甚至偷偷去拿别人的钱。

5.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无热情。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祖辈或亲朋又不便深管, 因而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逐渐形成不良习惯。如:上课精神不集中、好搞小动作, 课后乱花钱等。在心理上也表现出自卑、胆怯、沉默寡言, 不愿与同学交往等。尤其在学习习惯方面, 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爱发言, 课后不完成作业。有的即使完成作业, 也很不认真, 字迹潦草, 敷衍了事。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外出打工父母们放不下的“心病”, 是临时监护人的“头疼病”, 是农村学校管护的“疑难病”。“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 平时学习无热情, 成绩也就难以理想。

三、解决措施

1. 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理想, 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 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激励作用。当一个学生有了远大理想, 才能奋发学习、努力进取, 也才能有学习的主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所从事的行业往往都较粗重的体力劳动, 非常辛苦, 挣几个钱也确实不容易。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艰辛, 教育他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长大后要超过自己的父母, 要做较舒适的工作, 要做有成就的大事业, 当一名工程师、医生、飞行员等。要做这些工作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只有从小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长大才能成就大事业。

2.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五年一班的王新宇同学,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家与家人团聚, 平时又很少与孩子通话。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由于“隔代”的原因, 孩子平时有话也很少与爷爷、奶奶交流。长此以往, 孩子变得孤僻、不爱说话, 甚至说话时害羞、胆怯。在学校很少与同学一起玩耍、交流, 上课老师提问不爱发言, 面露难色。他的班主任褚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 经常找机会和他谈心, 唠家常, 了解他在学习中、生活上的困难, 并在课堂上注意发现他的闪光点, 激发他的表达欲望, 课间安排同学多和他一起做游戏。放学后, 其班主任褚老师专门安排了学习小组同学和他一起学习, 一起活动, 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快乐。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 督促家长多和孩子通电话, 多了解、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渐渐地这个同学变得活泼开朗了, 也愿与他人交流, 上课也敢发言了。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自我约束力不强, 稍有松懈, 他们就会松动。因而对他们要持之以恒地跟踪、督促,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三年一班的李鹏达同学, 现在在姑姑家生活。由于姑姑天天忙于地里活, 无暇顾及孩子, 对孩子学习很少过问, 认为孩子不出事, 能在自己家吃饱, 穿暖就算尽到了责任。这样李鹏达同学就养成了长期不完成作业的懒散习惯, 学习成绩居后。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与他姑姑进行了沟通, 向他姑姑介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 并探讨了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最后, 他姑姑表示愿意配合好学校的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放学后他姑姑专门陪他一起完成家庭作业, 使他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经过努力, 现有李鹏达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 而且有时间还自觉地读一些课外书, 丰富自己的知识, 还能把学到的课外知识在同学中交流, 同时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4. 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好习惯从“心”开始。

单亲家庭、母亲又在外打工的六年二班的李雪同学, 在学校表现得孤独、上课也不注意听讲, 老师提问也一言不发, 只是低头默默坐在那里, 表现出心理重重的样子, 情绪非常低落。我们知道这一情况后, 就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她谈心, 当问她为什么上课不注意听讲, 老师提问又不发言时, 她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说:“我想妈妈”。原来在这之前, 她一直在妈妈身边, 从没离开过妈妈。这次妈妈把她送回奶奶家。奶奶、爷爷年纪大, 照顾得不如妈妈周到, 有时早上晚了吃不上饭, 所以她很伤心, 以至影响了学习, 所以她说:“一想到妈妈, 上课精力就集中不起来, 老师讲课也听不下去”。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后, 安慰她说:“我们非常理解你想妈妈的心情, 但你要体谅爷爷、奶奶的疾苦, 他们年纪大了, 照顾你很不容易, 虽然有时照顾不周, 但他们也尽量做到把你照顾好。另外, 妈妈在外打工很不容易, 你应该让在外打工的妈妈放心;如果你不好好学习, 妈妈在外打工怎么会放心呢?”并告诉她, 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 要告诉老师、告诉同学, 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帮你解决的。同时, 学校的各科老师联合起来, 在课堂上经常提出有兴趣的问题来吸引她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渐渐地, 李雪同学终于从离开母亲后的低落情绪中转变过来, 上课也能注意听讲了, 而且课堂上思维表现得也非常活跃, 发言也积极了, 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各科老师都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四、活动成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实践调查小组经过一周的实地调研, 收获很大。

1. 通过家访;

与班主任老师及任课教师沟通、配合调查;与“留守儿童”本人面谈。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包括生存、学习等方面。

2. 形成一套“留守儿童”典型各案事例研究, 整套访谈记录和总结, 拥有第一手资料。

3. 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与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4. 这次实践活动定能促进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与爱护“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结语

通过深入调查, 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他们的无奈与艰辛, 他们的坚韧与拼搏。他们给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俗话说:国富民强。如果农村家庭家家都达到了小康水平, 那么“留守儿童”这个自然群体也就会相应的逐渐缩小。作为河海大学的学生, 我们感到了肩上的重任, 国家需要各方面人才, 我们只有学好本专业的知识, 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强盛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敬业精神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 他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河海大学, 进一步提高了河海大学的知名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 小分队成员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高度体现了河海大学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利用暑假走出学校, 体验生活, 不但锻炼了我们大学生的组织、表达、协调等各方面能力, 而且将使我们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调查, 实践团队发现一些问题。建议如下: (1) 营造关爱氛围。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给予关心和帮助, 举办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培养“留守儿童”的人格, 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能快乐地成长。 (2) 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及时沟通, 进行交流, 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 如:学生的爷爷、奶奶等, 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 帮助他们正确地教育“留守儿童”。 (3)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更应该对学生负责, 对社会负责, 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让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4) 完善和落实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法律政策。鼓励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就近入学, 制定利于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 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受教育的权益。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河海大学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赴辽宁省朝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团队, 对辽宁省朝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研究。根据小分队成员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结果及得到的资料, 就辽宁省朝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现状调查, 分析现状成因, 提出解决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展示了河海学子风采, 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河海大学, 提高了全社会对河海大学发展的关注。

篇4: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关键词:中职生;社会实践;抗挫折能力;调查报告

中国分类号:G455

本文为山东省课题论文

一、调查背景

社会实践是中职生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在我校近些年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总结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家长的保护伞使“脆弱”变成了孩子们的致命伤。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处理问题,正确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调查对象:德州信息工程学校10级、11级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代表100人。

调查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挫折的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如何应对挫折等。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由学生处班主任老师、教务处从事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和课题研究小组合作设计,采用结构性的问卷形式,保证了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100份,其中男生67人,女生33人,可以做为研究的有效数据。通过对问卷中的32个题目进行数据统计,相关老师对个别学生的访谈,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职生社会实践期间的抗挫折能力

80%的同学认为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80%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提高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7%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13%的同学没有认真考虑过。74%的学生会选择自己积极勇敢的面对,11%的学生选择向家长、老师、朋友寻求帮助。这些数据说明学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好。有15%的学生选择逃避、不知所措、抱怨和独自承担。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抗挫折能力也不同,17%的家庭困难学生中大多数都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54%的独生子女中仅有少半的同学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63%的学生只能达到一般。我们将男女生的调查问卷分开进行了统计,87%的女生觉得偶尔或极少会遇到挫折,93%的女生在遇到挫折后会选择寻求朋友、家人或老师的帮助。30%的男生认为自己经常受到挫折,而且50%的男生认为挫折是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由此女生的抗挫折能力要远远大于优于男生。

2、中职生社会实践期间挫折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遇到的主要挫折来自对从事工作的不熟悉、人际关系、酬薪待遇和工作环境四个方面。付出没有回报、得不到他人理解、遭到他人冷落歧视和被他人误会错怪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

虽然80%的同学认为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但仍有20%的学生会因为领导的批评而无法承受。58%的同学会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而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42%的同学不能或者偶尔能。仅有26%的同学会为了完成工作,放弃许多感兴趣的活动。“进企业前希望了解哪些事项”的统计结果是,关注生产内容、工作环境的学生占33%,关注工资待遇和工作时间的学生占98%,关注休假安排的学生占45%。关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晋升渠道、企业文化五项的学生仅15%。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挫折来源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实践的错误认识、人际关系处理、理想与现实冲突三个方面。

3、中职生在社会实践期间受挫后的发泄途径

87%的同学比较接受积极解决或寻找发泄途径,13%的同学选择抱怨、发泄、逃避或不知所措。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寻求帮助,也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独自承担。寻求别人帮助是很好的发泄方式,情绪消极、冷处理、甚至伤害自己或轻生都是十分错误的想法。

4、中职生接受的抗挫折教育

60%以上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实践经历,13%的同学会感到自己经常受挫,80%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在社会实践期间关注中职生的挫折感,2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或无所谓,48%的同学认为从初中开始就有受挫感,41%的同学认为从中职开始有受挫感,需要进行抗挫折力的教育。在进入中职学习之前,很少有同学接受过抗挫折教育。社会实践期间有些挫折是一些外在的因素,抗挫折教育十分必要。

四、改进措施:

(1)学校方面:出现挫折感的同学六成以上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阅历较少,因此,需要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力度,采用工厂化车间化管理,将工种工位生产标准引入教学,学生熟悉生产必然会减少挫折感。在社会实践期间,大力表扬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宣传优秀实习生事迹,给学生创造抗挫折氛围,组织拉练训练、拓展训练、志愿者活动、励志演讲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设计相关课程,教育学生对挫折要有清醒认识和准备,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它仅仅是人生挫折中的一小部分,学会选择用正确的方式缓解排解心理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2)家长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当孩子在社会实践中遇到挫折时,家长要正确引导其面对挫折,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迅速时期,情绪起伏较大,意志力变化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应及时关注、引导学生走出阴影;孩子在违反学校纪律,受到处分时,应避免娇宠过度,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思想工作,使其主动改正错误;如遇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3)学生方面:90后的中职生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苦和磨练,在家长的保护下,很少遇到挫折,且社会阅历不丰富。学生多数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在经历挫折时会表现出易受伤、沉默消极等情绪,中职生应主动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对企业归属感,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可以减少挫折感;学会与朋友、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提高中职生社会实践期间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遇到挫折时,学会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缓解压力,正确面对挫折。

五、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后的效果:

我校陆续增设了拓展训练项目、创建了我市第一所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增设了沙盘室和发泄室,团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班主任积极组织各种抗挫折活动……我校13级的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期间,因挫折而出现的学生问题大大降低,学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对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王瑞东,1973年生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篇5: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当看到假期社会实践作业时,留守儿童问题在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家就是农村的,农村娃的我也曾是留守的一员,而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更是愈演愈烈,09年6月份的一份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占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有51.8%之多;单亲和孤儿也有6.2%。另外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份数据!

可是当我回到家真正着手这份调查时,我才发现在农村真实情况其实更为恐怖···

赶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回到了温馨的家中,和亲人相聚,尽享团圆的幸福,这种感觉让我这18周岁的大学生也要沉迷其中···

当着手这份报告时我爸告诉我,“咱村的这种娃多的是,不全是也有90/100以上。”我将信将疑和我上高中的侄子一起开始了调查“任务”,在我们村随机抽取了36家,竟有31家中都有留守儿童!这比率竟达86/100以上!比网上查的70.1/100多了15个百分点!我想这只是我抽查的问题,应该多一点,结果通过打听和亲自访问了87家后,有73家都有留守儿童!比份是83.9/100!这着实令我吃惊不小。

查完了大致情况后,坐下来分析发现了隐隐局部地区的规律和现状:73家中只有7家是父母都外出打工,这都是几个结婚不久的,家中的几乎都是2岁以下的婴儿,其实他们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其他的都是男丁农忙后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主要问题是家中孩子上学问题,这也同我相差无几,我能感同身受;剩下的14家中4家为我村小学教师和乡中学教师,3家身体不允许做重工,靠做小买卖为生,5家开的小店,生机还不错,两家在我村的小厂工作工资不容乐观,一家医生。

这只是我的随机抽查,和人际网络似的询问获得的,不太准,但基本覆盖我村三百多户人家,另外我还重点和一个寄养在姥姥家的小女孩,和一个父亲常外出打工的小男孩,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到他们的心理。

寄养在姥姥家的小女孩叫露露,今年五岁,上学前班,跟我们家住一个胡同,所以常见,也不和我面生。但是很难交流,有点孤僻,最常见的是和自己的布娃娃还有碰碰车玩,很多时候在和同龄小伙伴玩耍时,都会打起来,她是个很要强的小女孩,从来容不得别的孩子用话激她气她,她会毫不示弱的和男孩打起来。生活上也很要强,很少让姥姥操心。道德教育在农村纯朴的风气感染下暂时还算乐观。

当我了解了相当的资料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典型的留守儿童问题,一般来讲,留守儿童存在三大类心理问题,即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许多留守儿童都有厌学情绪,性格内向;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明显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朋友圈狭窄、自尊心极敏感、情感脆弱。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正如我村小学很少注意心理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

这个结果分析让我很是担心,面对农村的现状,如果其他的留守儿童也是如此,那麽上亿的留守儿童将是我国未来发展巨大损失!

当面对阿灏时,我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

阿灏是个我村典型的留守儿童,父亲常常外出打工也常常回家待些日子,外出一俩月,长也不过三四个月,在家待得时间也差不多如此,村子里的孩子大都如此,他也到很开朗活泼,完全看不出来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他说“我常常在电话里给我爸唱歌,他说唱的可好听了,说听完我唱歌就一点不累了。”遗憾的是忘了拍下他那天真的笑脸,他和家人上姥姥家过年了。

从我的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虽然严峻,但如果父母的对待有方,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预防和解决,便可以解决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像阿灏的情况的孩子。但对于如露露这种情况的儿童便是一大问题!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对于留守儿童的解决问题,还是如专家所说:“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让留守儿童学会倾诉、学会表达、学会求助、学会释放不良的情绪,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而这些,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最后我用他人的一首小诗来结束我这篇报告。留守儿童 作者:金帛

篇6: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或许我们年少轻狂,一路上纵情欢歌;或许我们涉世未深,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写满向往;或许我们胸怀信念,一双双眼眸深处洋溢虔诚;我们忘记了一路颠簸的辛苦,在我们的眼里,没有小山村荒凉的景象,没有人烟稀少的孤寂感!我们拥有的是年少的轻狂,激昂的斗志和热血的情怀!还未来得及酝酿好心情,我们已踏上那片青土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初步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走家串户,走访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字:留守儿童 关爱

我们分别针对该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卫生、思想状况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零距离接触,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根据调查,留守儿童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也有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留守家中。

2、由于村庄面积较大,房屋密集度小,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平日相互来访较少,直接造成留守儿童的封闭心理。

3、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还有极个别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关爱不够。据调查了解,父母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周、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难得打一次电话、写一封信、寄一本学习用书,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儿童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舞上进。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因为长期与老人住在一起,产生“隔代亲”现象,导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间产生隔膜。

2、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一是监护人教育难有实效。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祖辈与孙辈之间年龄相差在40岁以上,思想观念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加祖辈多数受教育的不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难以引导孙辈进行正常的学习。二是学校教育无法到位。留守儿童上学的地方离家里都比较远,上下学要在路上占相当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多,老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家访。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监护人精力能力不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纪较大的人,这部分人或者由于忙于其它的事或者由于要同时监护几个小孩或者是年龄较大而精力不够,投在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不能在学习上予以辅导。

5、从对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小部分对父母外出的态度是无所谓,而当他们在和父母多呆一起和家里的经济情况能变好之间选择时,绝大多数的儿童选择和父母多呆一起,少数表示无所谓。在看待父母的外出是否影响自己的性格时,一半的儿童认为有影响。

(三)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但是对于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这种关爱仅是一种弥补,是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一种弥补而已。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3、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1、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短短几天里,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零距离的内心交流,我们将爱带进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我们让爱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中得以传承。我们匆匆走过,收获的不止是美丽的风景。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难忘的经历是人生一笔财富。

2、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们此次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父老乡亲的支持与配合。无论是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的调研,抑或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活动,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学会了用真诚和微笑去帮助和感谢他人。我们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快乐!

3、团结、奉献精神是一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的团结之心以及用真情服务社会的奉献之心与投入实践活动的热情,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

4、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才能让爱心的力量更加强大。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村民的感谢等等,都让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欣慰。我们坚信,爱心事业不会因为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爱传承!

篇7: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1月16日-2012年3月5日

调查对象:

甘肃省平坝县城关镇平坝三中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关联对象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当地参考数据 社会实践调查经过

一、“留守儿童”现状

全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14.9%。其中,在中学就读的2663人,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得12.96%;在小学就读的6176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15.95%【2】。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儿童占在读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颇高。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受国家大形势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线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坝三中读书的同学中抽样调查了50名同学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也就是说100名中将近42名,留守儿童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隔代监护”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成绩偏低,学习环境偏差。

根据9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0~60分的同学在留守儿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儿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其总体的54.14%。由于学校教育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师生沟通平常,教师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使得我们在对留守儿童中收现28.1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解决或根本不理会。

3、留守儿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4、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弱。

由于监护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心理意识、行为作风得不到及时的、无效的纠正,以致在学习、纪律、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偏差,通过对其监护人和邻居的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也经常纪律违规,经常打架斗殴,甚至还入现了偷盗等一系列问题。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父母外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的(代表人)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爷爷监管,但老人对教育孩子已经力不从心。由于长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表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做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扯谎、打架等现象收生;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教育产品留守儿童心理入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入现心理妨碍。【3】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特征,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对

部分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90%。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沉,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级学生罗光英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说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个叫李远的男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不与同学、老师交流讲话。

4、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尽到责任了。甚至部分监护人,由于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问卷调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药;20%的给父母打电话。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调查中,有一个黄帮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爷爷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各种理由向爷爷要钱,然后到处去玩耍,晓得钱用完后,才会回家。同时,【4】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留守儿同的生存存在诸多隐忧。

5、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得素质,而是将来农村建设者这个大群体的素质。

三、对留守儿童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教育关爱措施

1、高度重视,并建立相应的机制。

成立了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施行领导挂级制、班主任包班制

可任教师包组制、班级学习小组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明确学校各部分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定点、定人的帮扶;与监护人签订《监护人责任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签订《自我承诺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2、积极开展一系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

要求留守儿童定期向父母报答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老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一旦发现留守儿童思想不稳定

或者成绩下降,就及时与学生交心谈心,辅导其学习,稳定其情绪。

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通过“两任一补”、贫困生、特困生救助等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械茇点救助。

3、积极建立家校联系,举办特殊家长学校。

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姚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及父母的联系方式。当留守儿童出现非常情况时,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同时,针对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临时监护人的情况。由学校对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姥爷进行培训,改变家教不雅念陈旧。引导这些老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5、积极开展各类校内外活动。

班主任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开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丢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沉影响。

四、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 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兴办乡镇企业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失业增加

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二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流学,失学问题,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

2、学校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幼儿早教书籍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强化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学习,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养,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强化监护责任,构建亲属监护网络。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打工务工同时,吧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

子的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盖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引导孩子成长。此外,要敬爱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需要给予更多关注。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5、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媒体应对留守儿童方面增加一定的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对儿童关注的积极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改进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城乡同级学校可以与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组织学校联谊活动,充分利用本地和对方资源来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社会应积极的发挥有效的能动性,多组织各种关注留守儿童的团体,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龙头企业多做以“报答家乡,报答社会”等形式活动,组织下乡支教,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对留守儿童父母以及监护人施行不定期的教育和指导,从客观上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结束语

迫切希望社会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篇8:关于儿童社会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关注度是指事件或人物所受的关注程度。社会关注度不仅包括社会各类机关、人群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关注程度, 还包括对此人物或事件相关发展的支持程度。目前, 我国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着手, 对影响其的外部因素虽有涉及但并不深入。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基础上, 较大程度依赖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关注度高低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过高或过低的社会关注度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存在不良影响, 关注适度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身体发展特点。智残儿童由于其大脑发育障碍使得其身体的骨骼有所扭曲, 出现身体易明显瘦长、小头、五官不够端正、走路不稳等特征;视力残疾儿童由于失明而使活动范围受限, 易形成驼背、脊柱侧弯等明显特征, 存在动作迟缓、精细动作发展优于大动作、动作控制力差及盲态。此外, 除智残、致残或病弱儿童外, 多数特殊儿童个体不良行为 (如咬人、扣手、随地大小便) 属于动作发展后期自主偏离。

2.心理发展特点。智残儿童知觉的恒常性比正常儿童差, 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环境, 他们往往不能辨认;视残儿童的知觉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来补偿;学习困难儿童视知觉和听知觉的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记忆发展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存在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记忆的组织能力较差;听障儿童的记忆保持和再认相对较弱, 对直观形象记忆较快;先天全盲的儿童缺乏视记忆表象, 且盲童视觉表象保留的质量与数量取决于失明的时间和程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记忆广度有限、短时记忆库的绝对容量小且不善于恰当运用编码方式记忆。思维想象方面, 视障儿童带有强烈的个人的愿望和情绪的色彩;智障儿童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思维刻板;此外, 特殊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差、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差、注意广度有限等也是主要特点。

三、社会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之关系

1.高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第一, 积极影响。社会关注度的提高, 有助于帮助政府更好地实施各项特殊教育计划, 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能够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温暖他们的心灵, 让特殊儿童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感受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 这有利于帮助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促成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 消极影响。高关注度意味着特殊儿童会频繁地暴露在社会大众和媒体下,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甚至是放任, 带来难以预测的问题。随着特殊儿童获得帮助和关爱的增多, 在树立其自信心的同时也会滋长其逆反心理。少数特殊儿童依仗社会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宽容优抚, 产生不良的反社会行为, 其心理发展容易在高关爱下走向偏差, 产生犯罪行为。

2.低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关系。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较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特殊教育各政策法规、训练设备相对缺乏, 部分不发达地区对特殊儿童的重视程度未及发达国家的程度, 特殊儿童福利、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安置等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如此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以下两类影响:第一, 积极影响。个别性格坚强的特殊儿童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 发奋刻苦。进入社会的特殊儿童, 在其工作岗位上若被无差别对待, 会逐渐树立自信心, 激发潜能,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第二, 消极影响。过低的社会关注会让特殊儿童产生愤怒心理, 将自己的残缺怪罪于社会, 从而导致反社会行为的出现, 危及社会大众甚至国家利益。低关注度带来的最大消极影响往往会使特殊儿童自身产生自卑、胆怯、敏感、孤独等心理特点, 从而逃避公共场所, 远离人群, 脱离社会。

四、我国特殊儿童面对的社会关注度现状

东部以及港澳台地区经济政治水平较高, 教育发展相对完善, 特殊儿童受到的社会关注高于西部多数地区。以上海为例, 上海已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点28个、特殊学校29所、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 特殊教育对象有视力、听力、智力残疾等三类儿童, 拓展到了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儿童, 总共近万名残障孩子接受在校教育。保证每个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真正实现教育“零拒绝”。东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基本能够达到和上海相当的水平, 不仅能够保证特殊儿童受教育权, 在其残障康复训练、基本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也设有良好的保障措施。西部地区相较东部人均资源不足, 教育资源面临缺乏。特殊教育发展不足且不均, 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特殊儿童不能进入正规的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学习, 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资源短缺或者未能有效利用, 训练和学习设备落后, 特殊儿童基本生活和就业未能得到有力保障。对特殊儿童的社会关注度明显偏低, 许多特殊儿童都被家长安置在家中或者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无法得到正规的教育, 其身心发展的正规化、良好化无法得到保证。

五、结论与建议

社会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紧密联系, 关注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使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好社会关注度, 用适当的关注和适度的爱心帮助特殊儿童成长与发展。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其一, 转变观念与认识。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不应该是同情, 而是尊重与相信。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往, 以尊重的心态给予他们关爱, 在培养其自信心的同时教会他们自尊与自爱。其二, 加强普法执法与管理。对特殊儿童各类权利的法律法规尽管存在, 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得并不理想, 应加强执行力度, 将保障特殊儿童权利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实处。其三,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殊教师就业体制。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和再教育需要有专业的教师, 许多特师毕业生到特教机构就业难, 从而造成许多专业人员流失, 特殊教育师资短缺, 特殊儿童不能得到专业正规的教导与训练, 使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无法正规化和个别化。其四, 教育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培养应以现代价值观和现代社会观作为办学的精神内核, 将市场经济的观念引入培养过程中来, 使特殊儿童适应市场的需要,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确保特殊儿童在身心发展健全后所学有所用、充分就业。其五, 借鉴学习与国际接轨。我国借鉴学习国外“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等形式和观点经验的同时, 应注意取其体现了特殊教育共性规律的东西, 在具体实践中验证、运用、发展和创造, 避免立即的模仿与照搬。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6]王志毅.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7]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秦鸿雁.聋哑人犯罪开始“跨境合作”[N].南方都市报, 2008-02-13.

[9]朴永馨.特殊儿童及其心理发展[J].心理学报, 1981, (04) .

上一篇:外卖送餐员合作协议下一篇:班班通使用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