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考试分析报告

2024-04-17

市考试分析报告(共8篇)

篇1:市考试分析报告

2014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科目的考试说明与分析

一、2014年北京数学中考的变化

一个降低: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科学记数法等部分降低了考试要求 一个删除:删除了“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部分要求以及“角与角平分线”要求中的“估计角的大小”等内容;

一个调整:相反数的要求、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要求、二次函数的要求、图形的轴对称的要求等内容有所调整.二、2014年中考的分析与预测

1.从中考说明的变化可以看出几个细节:

①算术平方根、科学记数法出现的“偏、难、怪题”,比如根号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101

5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2位有效数字是多少,等等这样的题2014年可能不再考察;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母线求圆锥侧面积等,与圆锥侧面积全面积相关的题目不再考察; ③从变化中的“降低”、“删除”、“调整”(调整不增加难度)可预测,2014年中考整体难度可能会下降.2.从中考说明及近三年中考试题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中档题的难度在下降,比如2014年第20题圆的两问小综合题的难度降低了,同时第19题也从考察梯形转变到考察平行四边形;

②从2011-2013年连续三年,压轴题第25题均综合考察了圆的知识,尤其对于线与圆的 位置关系比较侧重,综合压轴题中圆的考察仍会持续;

③中考整体难度可能会下降,主要体现在第8题、第12题、第22题的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同时为了体现中考的分层选拔作用,仍会保持第23、24、25题这三道压轴题最后一问的难度;

三.2014年中考数学的复习建议

1.注重基础,全面突破

中考仍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同时注重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不能有任何知识点上的漏洞,我们的中考一轮复习就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把握,同时体现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2.加强对“圆”的理解与运用

加强对圆的概念、性质、圆周角、线圆位置关系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我们的中考一轮二轮复习的课程均对“圆”作了重点讲解与剖析;

3.加强对压轴题的训练

压轴题最能体现能力差异与分数层次,其难度与地位“江山不倒”,同学们不仅要反复练习,还应该多总结方法,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逐个击破,我们的中考二轮复习及点睛冲刺等课程均以压轴题为核心,真正解决同学们中考数学的关键问题。

2014北京市中考语文科目变化

2014年《中考说明》一经发布,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每年《中考说明》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稳中有变。而对于今年面对改革的大趋势,语文学科立即变身为改革的先锋官,变动之多早已超出我们的预期。

经过整合关于今年语文改革的信息,《中考说明》足以体现出改革的理念。2016年中考语文变动为150分,2014年虽然分值为120分,但是在考查题型与板块设计上均为2016年的提分做准备。因此,今年的《中考说明》不仅需要作为初三的准中考需要关注,初

二、初一的学生也要持续关注。

首先,《中考说明》在基础知识板块新增了“基础·运用”,区别于以往的“基础·积累”板块。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学生注意,语文学习不仅仅要考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够 “死学”,要注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调整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把综合性学习的考查要求融入语文基础和阅读之中。这是对于综合性学习提醒的一种突破。

再次,语文科目明显加大对阅读的考查力度。现代文阅读在考查文学类阅读(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传统3篇的基础上,2014年中考首次“新增一篇与历史学科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及试题”。这一改变充分体现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也契合了“2014年中考改革”中提及“将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融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新增了“情境作文” ——10分的微写作。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知识的学习要能够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这也与学而思(微博)东学堂语文对于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解不谋而合。

而针对于每年都会改动词语表(成语/俗语),以及文言文的删减篇目,则在这次改动中显得不够突出了。

相信现在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关注一件事。今年中考语文的变化这样多,我们该如何备考?如何准备呢?学而思东学堂语文给出以下复习建议:

1.关注变化,夯实基础。根据历年中考变化分析,每年的中考变化均与考试息息相关。因此,考察方向以及题型的变化,则需要重点关注。

2.运用样题,查补漏洞。要利用好2014年《中考说明》中的参考样题,就是2014中考的出题样板,通过仔细分析,找到个人知识点掌握的薄弱项目。

3.情境写作,提前攻克。针对今年新增的作文板块,在训练常规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情境写作”的训练,而训练方向可以是“征稿启事”、“感谢信”、“消息”等。

改革的变化,对于孩子们的冲击都比较大,而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希望准考生们能够利用好仅剩的复习时间,冲刺中考语文高分。

2014中考英语应贴近生活 重实用性和应用能力

2014中考说明修订一出,大家都会有困惑,“能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及句型,按照题目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50词的文段”,从原来的60词降为50词,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意味着写作能让考生有话可写,也就是说让考生拿到一个基本分数是更为容易的。但并不是说这降低了写作的评判标准,也不意味着孩子们比原来更容易的拿到高分。难在哪里?难在文章要更为精炼,言之有物,也就是说写出的话有有意义,要更切题,同时如果想拿高分,必须要准确的表达话题内涵和内心的感受,也就是现在一直在提倡的夹叙夹议。

另外,什么叫做“突出交际性和实用性呢”?在写作中突出实用和交际是一直在强调的,考生一定不要将写作定位在偏和怪,写作话题会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和家庭,而我们的内容也就要更加实用,鲜活,有亲切感。

除此之外,我认为实用性和交际性还会体现在单选,完成句子,甚至阅读中。更确切一些,就是说单选中有可能增加交际语考查,完成句子也会侧重交际使用语。而阅读中,则会在话题上做出适当的调整,话题不会过于生僻,将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经历。而考生特别关注的14年中考阅读难度问题,我认为和13年相比不会有很大起伏,会继续保持平稳。考生需要进行泛读的训练,不必追求太深太偏的文章,要更加强调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细节和主旨的准确把握。毕竟,新课标要求初三学生要达到15万词的阅读量,而新课标再近十年内都会成为教学的准则。

所以,对于2014届毕业生来说,切勿因为政策的调整而失去了阵脚,保证稳定的复习,侧重在对于三年所学知识的基础应用和灵活应用上。保持听力的练习,并且有意识的增强对于听力文段的理解和归纳;多进行泛读和精读的结合,来保证阅读完形的得分率;同时写作要侧重于实用性,多找些更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进行练手,尽量表达精炼。

而对于非毕业生来说,更要增强能力和应试的结合,另外程度较好的学生应该注重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在高中就可以提前进行英语高考(微博)。因为从中考高改革的角度来说,就是想将中考和高考更加的贴近考察学生对于英语工具的使用,而不是考察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深入研究。那么孩子们就应该在“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上进行提升强化,而公立学校和课外辅导机构也就因此需要具备高质量的“听、说、读、写”综合性教材,以及相应能力的师资。而这一切,还是要以“新课标”为根本,为的是让学生学得扎实,学的实用,达到英语改革的诉求。

放眼未来,对于中高考改革来说,我认为听力权重增大,听力难度会有所提升,要求学生在听中理解。听力,单选,阅读,写作更贴近语言实用性,更贴近学生生活。“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在近10年以来会成为考试和教学的出发点。即使到了2016年,试卷总体难度不会有大浮动,只是入口门槛降低了些,但对于选拔来讲,出口门槛没有降低,会更加透彻的考察学生对于语言工具的掌握情况。

2014年北京中考化学分析:简单并不等于得分

2014年中考化学删除了部分考试要求,知识内容条目由原来的110条减少至102条。同时,降低了部分考试要求,如将“能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能测定水的组成”由“化学基本实验”部分改在“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此外,化学科目部分参考样题难度也有所降低。

这次的《考试说明》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两大方向:

第一,基础更加重要,中等题目体现区分度。删减、降低部分考试要求,说明那些过于复杂同时实用性又不是很强的考点将会逐步淡出中考考卷,基础知识点将成为重点考查内容。因此,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将成为拿高分的必要能力。由于传统难题的“难度降低”,所以中等题目对于试卷的区分度将会更加重要,易错题目会更多。

第二,考察的能力更加全面。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试卷题目也会更多地从生活切入,学生的知识面也很重要。同时,信息类题目考察的难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增大,很多学生做题的时候会有种“题目都看不大懂”的感觉,其实信息提取、信息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内容之一。

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基础知识夯实,只有真正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解透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学生也应该留意锻炼自己对于题目中信息的敏感度,特别是文字推断题、信息给予题和实验题对于这些能力要求很高。

总之,虽然进行了修改,但是中考还是要有选拔的功能,试卷也仍然需要区分度,因此即使有些知识点删了、有些知识点简单了,命题人仍然会想出各种办法使考生拿不到满分或者高分。简单,不代表能拿分;简单,不代表可以放松要求。

最后,愿大家在剩余的时间内,调整好复习方向,有效率、有目的地进行复习,赢在中考!2014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的解读

通过2014中考《考试说明》的叙述可以看出,今年中考物理又将是具有创新性的一年,“光的直线传播”、“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磁铁”、“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等这些中考边缘化的知识点,将不列入中考大纲范围内,取而代之的是“静电现象”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些在知识点上的改变要引起老师家长及学生的重视,新列入的知识点会出什么样的题型,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关注的。

《考试说明》给我们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今年中考会减少复杂繁重的计算,更换换为更为简单、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计算,这也就是说明,今年中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会增多,而且对于计算能力的考察会相对弱化,这类题型的难点是对题意的理解分析上,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物理思维的考察,像生搬硬套﹑每年题型不变的吸热放热的题型已经被取代了。

根据中考说明给出复习建议:

1.灵活应用知识点,回归生活实际

2011年之前,北京的中考物理出题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很多经典模型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2012与2013年两年中考的变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物理考试再不是那么固定,2014中考说明意在告诉我们,中考题型会越来越灵活,而且要求学生会学以致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初衷,只要扎实的掌握知识点和物理规律,具备应用物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变化下的中考物理并不是那么可怕。

2.复习时可弱化计算繁重的试题训练,多接触些创新题

减去繁重的计算是考试说明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在复习的过程中,计算量特别大的题目可以相对弱化,多接触些创新题型,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多训练一下这种思维,会对中考有很大帮助。

最后祝同学们紧抓中考趋势,在中考复习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考出优异的成绩。

篇2:市考试分析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届高三年级市统考期中考试分析会,分析、总结这半学期以来的高三年级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得失,为今后的努力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下面我就常规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我的讲话分三个层面:

首先,谈谈学生管理工作

在高三刚开始的时候,李校长就跟我说,本届高三在高一高二时就严格要求,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所以在纪律约束方面要省事不少。半学期以来,总体来讲,本届高三学生纪律意识比较强,学风比较端正。所以在县、市统考中取得相对较好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包括美术的市联考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增。尽管开了个好头,但仍要求我们戒骄戒躁、稳扎稳打的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做实高三过程中的每一步。当然,细看高三常规管理,学生们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还不强,对学校作出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执行到位,学习的主动性缺乏,种种不良行为需要我们年级部、班主任、各班级科任老师同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谈谈教师日常巡查工作

本届高三的教师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比较成熟的群体。他们业务精湛、上进心强,工作热情高。在大教研活动时,、甚至平时,经常看到组员间讨论教学问题。年轻教师的刻苦钻研和老教师的传帮带,大大增强了教研组的实力,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合力。在每天一日常规的督查中几乎所以老师都能按时送检,积极主动地找目标生谈话,指导他们学习。在晚点名中,除了个别因不可抗拒性原因请假外都能坚守岗位。班主任更是尽心尽职,全程陪同学生,为班级学生成绩的提高付出了全部心血。当然,班级成败,人人有责。希望各任课老师能够多协助班主任进行管理,关注两类学生(目标生和学困生),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学习,及时把你们了解到的学生中异常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做到未雨绸缪。

最后,谈谈今后学生常规管理建议:规范化

多激励

一、规范化、将高三常规管理要求再细化,规范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细节。用制度说话,做到奖惩结合,恩威并重。在处理违纪学生的过程中,建议各班主任、科任老师不妨先夸后罚。学生违纪犯错了,他自己是知道的。先夸他,去除他的敌对和恐慌心理;后罚,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即使处罚他,也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2、规范日常学习习惯,为时未晚。尽管上高三了,我们部分学生仍存在着使用胶带纸、转笔、答题字迹潦草,未使用0.5mm的黑水笔,甚至学习中途吃零食、上厕所这些不良习惯,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予以纠正,天天讲,课课讲。

3、规范课堂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素质。高三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

纠正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动起来。只要上课手里就要拿着笔,就要记笔记,让他们都要参与课堂学习。甚至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高三三班的语文课给我很多启发,老师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来讲解,既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育的结果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要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交际能力的大方大气的学生。

二、多鼓励、要敢于吃苦。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要知道教室-食堂-寝室这三点一线是高三学生生活的主旋律。高三本身就是一个个奋斗、成长、破茧成蝶的动人故事。

2、要敢于成功。成功是一种态度,即便是最后一名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牢牢树立“我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的意识。各位都在一线工作多年,相信在激励学生方面都比我有经验。

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至今已有10多年了,对教育也有了自己的较为肤浅的的认识。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教与学、师生关系也要有新的理解。都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这样的话,何来青出于蓝之说?我一直认为,如果教师是一桶水,那么学生就是一口井,一口暂时没有出水的井。我们教育者就是要用自己这桶水来启发、引导、引得学生这口井涌出源源不断的井水。启迪学生思维,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去领悟学习的意义和教育的真谛,就是要通过培养一批批善学者来达到自己人生的丰盛。我想,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形成一个“你成才,我成功”的双赢局面。当然,这其中需要我们所有教育人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最后,我想以一则故事与大家共勉,也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束。

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

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于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在一个金黄色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

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会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可能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会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

于是,它瑟缩在土里。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走来,三啄两啄,便将它啄到肚子里了。

篇3:市考试分析报告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以下简称“中考”) 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终结性考试, 其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江苏省13市近三年 (2008~2010年) 中考英语命题者能把握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使中考有效地发挥了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 体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命题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发展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原则。本文试图以该省13市近三年的39份中考英语试卷为资料, 探讨试卷在结构、分值和题型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参考与启示。

二、命题特点分析

(一) 从试卷结构、分值看试题的考查特点

表1反映了近三年江苏省各地中考英语试卷的题型结构及分值设置。我们可以看出, 考查语言技能的试题占绝对优势。在39份试卷中, 除了徐州市2008年没有将口试计入总分, 宿迁市2008年“口语与听力”由各县、区级单独评价, 南通市2008年没有考查听力以外, 其余36份试卷都包含了听说技能 (江苏省自2009年起中考英语“听力与口语”考试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全省统一考试, 本文一并归入分析) 、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考查的题型, 除了“知识运用”一项是以考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的以外, 其余三项分别对考生的听、说、读、写的单项或者综合技能进行考查。需要指出的是, “知识运用”部分也不是孤立地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 而是通过语境或语篇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江苏省近三年中考英语试卷对语言技能的倾斜无疑为语言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表1还表明: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分值高、比例大。在39份中考试卷中, 除了宿迁市2008年“口语与听力”由各县、区单独计分考核外, 在统计的其余38份试卷中, 南京、常州、镇江、徐州4地的12份试卷总分为120分;苏州、无锡2地的6份试卷总分为130分;其余7地 (宿迁市2008年中考卷除外) 的20份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考查语言能力的试题分数在120分、130分、150分的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分别在60~71分、70~80分、65~90分之间, 所占的最大比例分别为59.17%、61.54%和60.00%, 这再次表明, 江苏省13市近三年中考英语试题具有重视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特点。

(二) 从命题方式变革看试题的考查特点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标”) 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近三年江苏省各地中考英语命题较好地实践了“课标”的这一评价原则。从命题形式上看, 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不仅沿用了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等传统题型, 还积极向高考命题学习, 大胆尝试将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等两种以上技能结合起来考查综合能力的新题型。

1. 听说结合题

从2009年开始, 江苏省对“听力与口语”命题进行重大改革, 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了全省统一的“听说合一”的自动化考试。江苏省13市在以“人机对话”方式考试的同时, 也积极探索听说题型的改革。例如, 口语考试摒弃了沿用多年的、孤立的、句子层面的“回答问题”, 增加了形象直观、信息量丰富的语段层面的听对话选择图片 (回答问题) 、听对话回答问题等新题型。在实际生活中, 听说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实施“听说合一”的考查方式能有效避免以往将“口语、听力”人为割裂、分别计分而导致测试脱离生活、为考试而考试的弊端。所设试题从语言运用的实际需要出发, 综合考查听说两种技能, 体现了技能考查的综合性, 测试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新题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语境, 体现了考查考生在一定语境下听力理解与口头表达相结合, 针对所听内容获取、理解并概括相关信息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特点。

2. 读写结合题

(注:本表中“短文填空”不含以间接考查口语为目的的对话填空题。)

近三年, 江苏省各地中考英语试卷中涉及读写结合的试题较多, 题型比较丰富。这类题型能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两种技能结合起来, 不仅要求考生读懂所提供的阅读篇章, 而且能在读完后根据相关要求完成特定的读写任务。读写结合的题型主要有三类:阅读与表达、任务型阅读和短文填空。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 不仅通过单项选择来考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或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 而且适度地将书面表达引入, 要求考生在语篇中完成包括提炼和概括信息等在内的特定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命题建议

总体而言, 近三年江苏省13市中考英语试卷遵循了“课标”的评价要求, 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突出考查了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尤其考查了考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有一些试题难以实现以上评价理念, 部分试题的命制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一) 考查语言形式的记忆而非语言运用能力

例:Simon is______to make us all______.

A.enough funny;laugh

B.funny enough;laugh

C.enough funny;to laugh

D.funny enough;to laugh

[分析]此题考查“enough”修饰形容词、副词时后置的特殊表达和“make sb.do...”的短语结构。首先, 此题语境设置不充分, 考查的是考生语言知识的机械记忆, 难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其次, “enough的后置”表达和“make sb.do...”短语是完全不同的知识点, 不宜在同一个题目中同时考查两个不同的语言知识点。这样的考题不能甄别仅掌握了两个知识点中一个知识点的考生和两个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的考生, 这两类考生的选择结果都不会得分, 因而该题缺乏应有的信度和效度。还有, 本题选项“A、C”本身就存在语法上的错误, 考生不用阅读题干就可以立即排除“A、C”两个选项, 这样的试题不能真正考查考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况且, 让考生对人为杜撰的错误进行识别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命题建议]命题应设置丰富的语境来考查考生正确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尽量减少纯语法知识的考查;干扰项不应人为设计语言形式错误的选项;适当增加情景交际题的数量, 且每道题只考查一个语言点;注重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 设计欠合理, 难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1. 阅读理解题中使用较多的否定式题干。如:

[命题建议]阅读理解题在命题上应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突出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等思维能力, 以有效达成阅读后理解、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考查目标。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recycling langu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righ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statement is WRONG?

2. 在任务型阅读中综合任务的设置欠合理。如: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略) :

·How old is Mickey?

·Was there a celebration for Mickey’s birthday at Hong Kong Disneyland?

·Who celebrated Mickey Mouse’s birthday?

·Is Steamboat Willie a cartoon movie or an action movie?

·Why does the writer say there have been few changes Mickey Mouse over the years?

[分析]这篇阅读材料选自考生熟悉的话题, 容易激发考生的兴趣。但是, 问题设计过于单一, 都是“回答问题”, 且所设问题均考查考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考生无需借助语篇语境的理解就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 不仅效度低, 不能真正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而且缺乏区分度, 不能有效地考查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

[命题建议]在命题时, 问题设置应多层次、多角度;应考查考生理解语篇、分析语篇、快速提取信息并进行适当加工的能力;避免脱离语篇或只看语篇局部, 不用阅读整段语篇就可推出答案的命题;不要把英语知识以外的内容作为考查点。

(三) 语境缺乏真实性, 不利于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的真实性指测试中考生所完成的任务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任务的真实性要求情景真实、角色真实以及活动目的真实。在近三年江苏省13市某些中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题的命题情景设置中, “参加英语征文比赛”、“为外籍教师的欢送会写演讲稿”等都利用情景的设置明示了用英语写作的必要性, 但“暑期活动计划”、“描写家乡变化”、“献出一本书, 传递你的爱”、“一个朋友的标准”等情景设置则让人感觉缺乏真实性和用英语写作的必要性。既然没有交代用英语写作的必要性, 学生用英语写作就只是考试的要求而非写作本身的需要。这样的写作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难以评价考生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建议]书面表达题给考生提供的情景要尽可能地真实、可信, 符合考生的年龄特点, 贴近考生生活;内容尽可能是考生经历过或观察到的;设题形式要力求新颖, 命题要突出检测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思考与启示

近三年江苏省13市中考英语试题能以“课标”为主要依据, 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特点, 给今后的中考命题与教学以如下启示:

(一) 优化试题结构, 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过分强调孤立的语言知识和微观技能的考查, 必将导致测试不能对英语学习的结果进行正确评价。在试卷统计中我们发现, 部分试卷的单项选择、词汇和完成句子等题型仍旧孤立地考查零碎的语言知识和微观技能。

书面表达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国内学者杜娟研究了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她认为:“书面表达题的赋分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在统计中发现, 某些试卷的书面表达题只有10分, 赋分比例只有7.70%, 低于15%这个比例。赋分权重太小, 难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基于以上问题, 笔者建议, 在命题时进一步优化试题结构, 立足语篇语境, 从语篇层面入手, 以任务驱动阅读和写作, 向高考命题学习, 加大任务型阅读、读写结合等两种及以上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试题的考查权重, 进一步提高书面表达题的赋分, 以真正落实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发挥测试对英语教学的正向作用。

(二) 突出“以人为本”, 选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近三年江苏省13市的英语命题“突出语篇、彰显能力”的命题特色给我们复习教学提供了一个导向:复习要以人为本, 注重方法, 不能搞牺牲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题海战术”。在“题海”中学生掌握的是应试技巧, 而不是语言能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不能靠“题海战术”来培养的。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杂志、电脑、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使学生大量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 通过广泛地语言输入和输出, 在语境中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 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如, 在阅读复习课提问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及对文章表层意义的理解,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隐含意义, 以及学生的深层思维 (如推测、评价等) ,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归纳、总结, 最终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 整合教材内容, 关注复习教学的综合性

有的教师研究了江苏省近三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与教材话题的关系。结果表明, 两者关系密切, 其中65%是相关的, 这为师生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备考复习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复习中, 教师可以把“课标”提供的涉及初中教学内容的各个话题从各册教材中抽取出来, 重新组合归类。教学时以话题为主线, 教学设计综合考虑语法、词汇、功能、意愿、情景和任务等与语言学习有关的因素, 并使这些因素彼此建立联系, 比如语法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任务与功能相结合等, 努力尝试在复习内容与形式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并在语言训练的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 体现读写教学的新走向, 从而实现词汇、语法复习和语篇理解同时进行的综合效果, 使话题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各种活动中,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 重视中考导向, 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近三年江苏省13市中考命题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考英语改革的趋势和走向。如表1所示, 三年来, 各卷考查语言能力的试题所占最大比例在59.17%至61.54%之间, 这给我们的教学和复习提供了一个信息: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抓单词拼写与课文背诵上, 也不能仅仅抓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进行大量的脱离语境的重复练习, 而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以书面表达题为例, 近三年江苏省13市书面表达题的题材、体裁和提示方式等是不定期变换的, 命题并不强求形式上的连续和稳定。这种命题导向一方面有利于避免一些考生试图通过背诵若干类型和题材的“作文模版”来应试, 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中学外语教学放弃针对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强化训练, 将精力集中到提高学生的真实外语写作水平上来。“课标”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但是目前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仍有“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文章结构松散或不完整”等诸多问题。北师大教授程晓堂认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欠缺, 更重要的是逻辑推理、观点阐述、举证等能力欠缺, 思维缺乏条理性。因此, 我们应充分关注中考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深刻立意和价值取向, 关注学习策略, 训练思维能力,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 以语篇分析为载体, 突出语用, 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五、结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江苏省13市中考英语试题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逐步形成共识, 命题质量明显提高, 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正向作用;中考命题怎样与“课标”接轨, 初中日常教学和复习又将如何更好地顺应“课标”下的中考,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教师, 我们除了要对中考试题潜心研究分析, 特别是对连续几年的试卷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研究外, 还要深入研究“课标”的各项内容, 领会其精神实质, 积极吸收如语篇教学思想、读写结合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等新的教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篇4:市考试分析报告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现在,无论老少都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从前,大家都说“慢”是行事的基础,“慢工出细活”“慢火炖好汤”“细嚼慢咽得健康”;现在,人们认为“快”是前进的动力,于是我们吃着速食,叫着快递,上网用光缆,手机换4G,高铁不断提速,飞机最好都是直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季雅红: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人们过着平淡悠闲的生活;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其实在感叹之时,时间已经溜走,所以要珍惜时间,活好当下。

点 评: 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去哪儿了”,是在强调“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而非这位同学所说的“时间易逝”。“珍惜时间,活好当下”的立意脱离了材料重点“过去和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导致离题。

刘亚鹏: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人们推崇慢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是行事的基础;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成了前进的动力。可见,岁月能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我的立意是:随时代变迁,与岁月同行。

点 评: 材料中谈及“过去与现在”,意在引发同学们对“快”“慢”的思考,但这位同学在立意中脱离了关键词“快”和“慢”,认为“时间改变了观念”,同样属于离题。

李杨婕: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前过的是慢生活,现在人们过的是快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快生活的节奏使人像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紧接着而来的是压力,从而想要回归到以前的慢生活时代,细嚼慢咽出滋味。因此,可以得出立意:放慢我们的心,体味生活。

点 评: 该同学从“从前和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出发,联系了当下生活,思考角度较好,从对快慢生活的分析中得出“放慢我们的心,体味生活”的立意,符合题意。

老师来审题

两则材料通过“过去与现在快慢生活的对比”,引发人们对二者的思考。在当代社会,几乎一切都讲究“快”,“快”能为我们节省宝贵的时间。而在过去,人们崇尚“慢”,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快”和“慢”是一组辩证关系,二者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快”代表着效率和速度,“慢”代表着品质与优雅。“快”是前提,是为慢下来争取时间与机会;“慢”是休息,是为“快”积蓄力量。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慢有度,相得益彰。由此得出立意:生活中,快与慢都不可或缺,把握好快与慢的尺度,便能淡定从容。

除了强调“快与慢的辩证统一”之外,这道作文题也可以从“如何处理快与慢的矛盾”这个角度出发,比如写“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要学会放慢脚步,才能有质量地行事、生活”,这样的立意也符合题意。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 快慢有度,淡定从容。

第一部分: 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快慢各有千秋,二者调和有度,人生便可淡定从容”。

第二部分: 对比论证,理性辨析“快慢”。

(1) 分论点一 ——“快”是一种生活节奏,代表着效率和速度。

(2) 分论点二 ——“慢”是一种生活态度,代表着品质与优雅。

第三部分: 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予以总结,得出“快慢有度,相得益彰”的观点。

篇5:全国各省市自学考试时间

特别提示:8月全国考委办发函,对“调查与分析专业”、“公共关系专业”、“国际贸易专业”三个独立本科段自考专业20统考课程安排作出调整。省市考试时间表云南云南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科目及时间安排表 甘肃甘肃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吉林吉林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间安排表陕西

陕西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课程安排表

陕西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课程安排表

福建

福建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理论课程考试时间表

福建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理论课程考试时间表

安徽

安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间安排表(专科)

安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考考试时间安排表(本科)

江西

江西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江西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江西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广西

广西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一)

广西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二)

广西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一)

广西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二)

广西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一)

广西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时间表(二)

湖北

湖北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一)

湖北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二)

湖北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一)

湖北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二)

湖北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三)

湖北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四)

浙江

浙江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理论课报考简章

浙江自考2006年4、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课报考简章

四川

四川2006年1月自学考试(长线)中英合作专业考试课程表

四川2006年7月自学考试(长线)中英合作专业考试课程表

北京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4月笔试课程考试时间表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10月笔试课程考试时间表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1、7月笔试课程考试时间表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中英合作专业笔试课程考试时间表

篇6:崇左市关于医师资格考试公告

根据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第10号公告,20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25日至4月7日,现场报名时间为 4月10日至4月25日。今年我市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两种方式,有条件的考生请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网上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在县(市、区)卫生局进行现场资格审核、交费,照片不用上传;现场报名请到所在县(市、区)卫生局报名。

崇左市卫生局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篇7: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为100分)(含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特殊形式是。(合肥市)

2.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基本途径是。(苏州市)

3.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指、练习律和。(无锡市)

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南京市)

5.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文昌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包括()(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4.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杭州市)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5.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九江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7.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海口市)

A.确立评价目标 B.确定评价情境

C.控制评价过程 D.利用评价结果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南昌市)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9.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杭州市)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10.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杭州市)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学习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苏州市)

()

2.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不是一般人都有的。(长沙市)()

3.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实物直观。

(杭州市)()

4.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无锡市)()

5.认知方式有优劣之分,沉思型优于发散型,场独立型优于场依存型。(晋城市)()

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识。(太原市)()

7.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太原市)()

8.强烈的爆发情绪与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是青年初期学生情绪的特征。(晋城市)()

9.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湖州市)()

10.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后来获得的信息比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哈尔滨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昆明市)

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黄石市)

3.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长沙市)

4.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合肥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南京市)

2.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苏州市)

六、写作(本大题共30分)

【材料】一个农村的孩子在他的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阿爸走了,永远不在了,丢下了阿妈和我,阿爸希望我长大成为一名警察,阿妈希望我长大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我的理想是做一条狗,白天守在阿妈的身旁,晚上给阿妈看门,这样阿妈就不会孤单害怕了。”

篇8:襄阳市瑜伽健身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襄阳市辖区内瑜伽健身会馆为研究对象, 统计分析俱乐部数量分布、项目设置、运营模式, 会员人数及结构,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为襄阳市体育管理部门规范健身市场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设性意见。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借助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专业书籍等工具, 查阅大量关于统计与分析瑜伽运动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 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对襄阳市瑜伽健身市场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2) 问卷调查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在多家健身俱乐部填写会员问卷共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9份, 回收率95.8%。会员包括学生、教师、白领、商人、公务员、工人等, 年龄分布在10~60岁且以30岁为中线近似正太分布。调查问卷发放前, 我小组成员及老师对问卷中的设计问题进行效度检查, 确认符合要求。

(3) 走访调查法。咨询襄阳市体育局、文化局及行业专家, 了解职能部门的管理机制与水平、行业准入制度与标准、执业师资的资格认证等情况;走访部分健身房和瑜伽会馆的老板和教练, 了解俱乐部运营方式与现状, 同时与健身会员面对面交流, 掌握会员的参与动机与目的, 为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1. 瑜伽运动。

瑜伽运动老少皆宜, 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健身性和艺术性。瑜伽是生理的动态运动及心灵的练习, 其终极目标就是控制自己, 驾驭身体感官, 驯服内心。不但对人体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 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 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现代生活节奏快, 竞争激烈, 工作压力较大。适当参加瑜伽练习, 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协调机体功能, 增加身体活力。还能和谐心灵、稳定情感, 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状态, 保持身体协调平衡, 增进健康。

2. 襄阳市瑜伽运动现状。

近年来, 襄阳市成立了“瑜·美人”等多家专业瑜伽会馆, 参与瑜伽练习的居民人数逐年递增;市区较大规模的俱乐部 (铁伊人健身俱乐部、炫动时刻健身中心、飞扬健身俱乐部等) 瑜伽开课率高, 发展势头良好, 会员人数每年以11.2%增长;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 瑜伽健身运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众多的中青年女性和大学生。如:企业健身活动月的瑜伽班、高等院校的瑜伽选修课等。 (1) 特征。随着我国群众体育的蓬勃兴起, 瑜伽健身运动在襄阳市异军突起, 成为居民健身的主打项目, 并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市场繁荣。近几年来, 瑜伽会馆在襄阳市大有雨后春笋之势, 数量不断增加, 包括所辖县市在内近200家健身俱乐部中70%设置了瑜伽项目, 并配备专职的瑜伽教练, 加之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健身场所、丰富多彩的健身项目, 为襄阳人带来了崭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2) 项目多元。瑜伽项目种类繁多, 呈多元化趋势。按练习环境分为:高温瑜伽、户外瑜伽、家庭瑜伽、水中瑜伽等;按健身功能分为:纤体瑜伽、力量瑜伽、减压瑜伽、美容瑜伽、康复瑜伽等;按练习主体分为:孕妇瑜伽、男子瑜伽、儿童瑜伽、老年瑜伽、双人瑜伽、亲子瑜伽等。丰富多彩的项目门类和环境条件为襄阳瑜伽爱好者提供了便利, 满足她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目的选择。 (3) 会员广泛。瑜伽运动老少皆宜, 在襄阳市有较广泛的会员渠道, 无论年龄、性别、工作性质, 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练习种类, 尤其是广大女性对瑜伽健身情有独钟, 成为瑜伽运动不可动摇的会员基础。 (4) 行业规范。瑜伽运动进入我国时间短, 发展仍不成熟, 至今为止未被列入正规的体育比赛项目, 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对瑜伽项目还没有统一的行业准入制度和标准。目前, 对于瑜伽俱乐部经营管理和教练资质认证等问题仍处于行业公约阶段, 市场运行良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主管部门会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 以保证我国瑜伽健身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会馆分布地域差异。同其他健身俱乐部一样, 瑜伽会馆的分布大都集聚于商业区、高等院校、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区、大中型企业等人口密集地区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出现会馆分布的地域差异。 (2) 会员层次不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几乎所有瑜伽会馆的经营运作都摆脱不了其商业目的, 市民普遍反应瑜伽运动成本太高, 主要表现为俱乐部收费太高。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从事瑜伽运动的多为有稳定收入, 且收入较高的人群, 而低收入瑜伽参与者仅占2%, 另外城市居民参与较多而农村居民参与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说瑜伽运动在我市还处于奢侈消费层面, 对瑜伽运动的推广产生了极大的阻力。故而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会员结构层次的不均衡性, 同时产生了价值观、消费观、健康意识、生活习性与质量的明显差异。经济因素是其原因之一, 在健身市场还存在另外一个现象:在高收入城市居民群体中从事瑜伽健身活动的中青年女性比率远远高于男性、老年人和小孩, 究其原因应该与女性健康相关。这是襄阳市瑜伽健身运动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3) 行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 国内仍未形成完善的行业规范, 从体育总局到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对瑜伽项目还没有统一的行业准入制度和标准, 对于瑜伽俱乐部经营管理和教练资质认证等问题仍处于行业公约阶段。襄阳市瑜伽健身会馆因物质资金和人力技术条件的差异, 导致经营与管理水平各异, 参差不齐。会员反映, 部分俱乐部教练并非专业瑜伽教师, 只是兴趣爱好者经过短期的业务培训而已, 没有足够的授课能力, 对于会员的问题无法给出科学答案。

三、对策与建议

1. 建立政府管理机制。

国家对运营机构的规范要求是我国商业性机构合理管理的关键因素, 也是现如今纷繁冗杂的瑜伽市场最有效、最显著的控制手段。我国瑜伽会馆和俱乐部遍布全国, 其发展和规范程度不一, 良莠不齐。要想改善这种现状, 权威机构的规范和调控为决定性因素。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建立行业准入制度与标准、执业师资的资格认证与水平评价标准等。规范市场秩序, 制定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以保证瑜伽健身运动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要多维度扶持符合标准的俱乐部, 鼓励其扩大经营规模, 活跃健身市场。

3. 规范技术培训, 加强技术交流。

职能部门应组织发展一批具备足够水平和能力的瑜伽培训机构, 提升培训机构人员的文化素养;严格瑜伽教练资格审批制度, 并完善行业执行、监督机制。规范教材, 开设特色课程, 努力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瑜伽精英教师;组织技术人员参与国内外瑜伽文化交流, 吸取和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 以提高本地区瑜伽健身行业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推进瑜伽行业的发展。

4. 大力宣传, 合理营销。

任何新生事物的被认可和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 加强宣传力度不失为缩短这一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襄阳市的瑜伽健身运动同样需要宣传和推销。襄阳市城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瑜伽项目的开展时间不长,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瑜伽练习中来, 宣传是关键的一步:可以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瑜伽、认识瑜伽;举行瑜伽比赛、表演等推广活动, 设立专业奖项, 提高瑜伽运动项目的知名度;大力拓展社区和大学校园市场, 制作瑜伽健康宣传板, 开设各类瑜伽讲座和课程, 使更多的人认识瑜伽并参与其中。

5. 加强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

职能部门批准成立专门的瑜伽协会, 鼓励健身俱乐部与高等体育院校合作, 让瑜伽文化走进校园, 走近大学生,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教学活动。另一方面, 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场地器材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学区体育, 倡导资源共享, 服务瑜伽健身市场。

6. 优化运营, 科学创新。

襄阳市现有几所正规的瑜伽俱乐部, 要共同商讨合理高效的运营方案, 明确各自的经营范围和方式, 因地制宜, 统一制定区域价格, 避免恶性竞争, 让市场更规范, 营业模式更健康高效。

襄阳市的瑜伽健身行业要发展, 就要勇于创新。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对现行瑜伽教材的继承上,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科技的发展, 了解瑜伽最新情报。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襄阳市的区域优势, 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瑜伽项目和瑜伽器材,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努力打造襄阳市自己的瑜伽品牌, 为全民健身做出襄阳人的贡献。

摘要:瑜伽健身运动以其崇尚自然、平衡身心的独特健身理念, 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为终极目标, 近年来备受广大民众推崇。为进一步推广瑜伽健身运动, 促进全民健身热潮,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襄阳市瑜伽市场, 旨在揭示瑜伽项目推广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为大众健身运动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襄阳市,瑜伽健身,市场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红尘.印度瑜伽圣地密码[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小升初学生2分钟自我介绍下一篇:农委质量监管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