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2024-05-02

班级考试质量分析(通用9篇)

篇1: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共有58人参加考试,班级最高分是576.2分,560分以上3人。

二.学科情况

就同类班级来看,数学科优势明显,一枝独秀,令人欣喜,为后期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其他学科有待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生实际、学科实际,有针对性地从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三.学生情况

1.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六科发展状况严重不平衡,偏科现象特别严重,班内不同学生间总分差距特别悬殊。

2.个别学生起伏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变化幅度最大的是12个名次。

3.就学生心态来看,对班级而言,个别基础特别差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消极学习或不学习的现象。四.存在问题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情况的分析,总体来看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学生消极学习的现象特别严重,可以说这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总体的良性运行。第二,部分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生在心理上仍然没有真正调整转化,闷闷不乐,不能很好地适应下一阶段更为紧张的学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第三,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仍待进一步规范,早、晚饭后自习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及针对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吃苦精神、效率意识、计划意识、节奏意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与提高。五.下一阶段的措施:

总的指导方针是:“稳定压倒一切”、“尽心尽力”、“争取有所作为”。

第一,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通过主题班会、课间谈心等多种形式,适当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树立起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尤其是注意及早作好下降幅度较大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

第二,结合班级实际,坚决进行课堂改革,逐步摸索,大胆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并发挥好课代表的作用,并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内容,讲求实效,致力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第三,引导学生讲求方法,规范秩序,充分利用好闲暇时间(主要是早、晚饭后),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尤其是要重视偏弱学科,主要是促使 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和时间上有序、有效地投入。

第四,重视并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对个别成绩优秀、能有所余的学生要采取“带研究生”的方式促使其进一步提高。

第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听取学生的心声,并尽可能地给他们建议,在心理上走近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尊其师、信其道。

第六,各位任课老师责任到人,共同协调及时进行交流、疏导、督促,尽可能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尽可能地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有所作为!

2008 2

年11月11日

篇2: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了,在学校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八(2)班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成绩有了些进步。为了切实找准我们的差距所在,使我们班在这个学期成绩有所提升,我对本次考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进入年级前10名的有2人,第11名到第20名的有4人,第21名到30名,10人。虽然第一名保持了月考及期中考试以来的第一名,另外22名学生有了进步,但是,好学生的差距很大,第40名与第一名差151分。再次就是缺少中坚力量,这一点在刚接这个班时就发现了这一情况,虽然也施行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但从这次考试结果看,极不乐观,低分的学生的分数偏低,又缺少中间力量,因此导致了全班平均分极低的现状。

二、考试成绩的反思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能紧张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如语文的生字、古诗词,数学的基本计算,英语的单词拼写,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知识点等,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记住。并且这些学生的书写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

三、整改措施

1、首先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严管理,继续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愿望。

2、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抓好分层教学,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4、让每个学生每天背诵一遍自己的座右铭及个人奋斗目标,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

5、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6、重新安排了小组,师友合作,成立互助小组,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优秀小组帮助落后小组,以求共同进步。

篇3: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1 资料来源

自2001年以来, 我校护理、英护专业一律使用全国统编《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 口腔、药剂、检验等专业使用全国统编《解剖生理学基础》教材。《正常人体学基础》和《解剖生理学基础》教材主要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内容。口腔、检验、药剂等专业使用《解剖生理学基础》教材, 一个学期结束授课, 进行结业考试;而护理和英护等专业使用《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 授课2个学期, 均为考试课。高护专业是两年制, 使用《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 一个学期课程结束后, 进行结业考试。

每学期期末考试时, 由解剖学和生理学2个学科内容组卷 (满分100分) 。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简述。每种题型各20分。解剖学、生理学内容各占50分, 生理学30分为及格, 每种题型各占10分。

笔者承担04春护1、2, 04秋护药剂、检验、护理、英护等专业30个班级的生理学教学任务。现对这30个班级学生的生理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

对30个班级考试总体成绩进行统计见表1和图1, 对各题型成绩进行统计见表2~4。

在表中出现的总体名词、总体填空等, 是指30个班级总体生理学考试各题型成绩;表中出现的强化名词、强化填空等, 是指06英护4、07英护4、08英护13个英语强化班学生生理学考试各题型成绩;表中出现的高中名词、高中填空等, 是指高中班生理学考试各题型成绩;表中出现的非高强名、非高强填等, 是指去掉英语强化班、高中班后学生的生理学考试各题型成绩。

3 分析及讨论

3.1 表1的分析

(1) 在30个班级的生理学考试成绩中, 平均分未及格的班级有13个, 占43.33%;平均分在30分以上的班级有17个, 占56.67%。

(2) 50分为满分, 但有的班级学生成绩非常差, 出现个位数得分, 最低分在2~9分的班级有13个, 占43.33%;最低分在10~19分的班级有13个, 占43.33%;最低分在20~25分的班级有4个, 占13.33%。这与2002年之前的统招生相比差距非常大。仅有个别统招生生理学不及格, 但分数并不是很低。而2002年扩招后, 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不及格人数明显增多, 他们大多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 学习目的不明确, 完全是应付考试。

(3) 平均分比较高的班级为:08高中药检班 (41.83分) 、07高中英3 (38.67分) 、06英护4下 (38.77分) 。这是由于2007年以后, 学校针对中专生学习情况, 开始采用兴趣教学、愉快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 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效果明显。

(4) 平均分比较低的班级为:05英护1下 (17.49分) 、05英护2下 (21.32分) 、05普护2下 (21.91分) 。这是由于当时下大雪, 学校决定寒假后考试。学生没有很好地复习所学知识, 考试成绩不佳。

3.2 表2的分析

(1) 高中班、强化班、2007级以后学生的生理学考试成绩优于非高强班和2007级之前学生的生理学考试成绩。

(2) 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学生成绩相对较高, 由于这些题型主要靠死记硬背, 考试前突击复习有一定效果。

(3) 填空题学生成绩普遍较差, 特别是非高强班、2007级之前学生的填空题成绩很低。10分为满分, 而他们的平均成绩仅为3.97分, 说明他们在理解题意、回答问题和掌握知识方面能力明显欠缺。

3.3 在剔除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后建立表3的分析

(1) 通过表3可知, 各班学生的名词解释题与简述题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现在中专生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 死记硬背内容丢分较少。

(2) 非高强班学生名词解释、简述题成绩与判断题、选择题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而且成绩较低, 说明学生除了比较适应死记硬背的题型外, 还比较适应判断对错等客观类题型。另外, 也说明学生平时做的练习题较少, 考试前复习不够充分。

(3) 高中班、强化班学生除了填空题外, 其余各种题型考试成绩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名词解释题、简述题成绩相对较高, 下来是判断题、选择题, 填空题成绩最差。说明高中班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好, 但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平时练习题做得不多, 得分不高, 因此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毅力很有必要。

3.4 在剔除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后建立表4的分析

(1) 通过表4可知, 填空题成绩无论在强化班、高中班、非高强班、2007级以后各班都不太理想, 学生得分最少, 且填空题成绩与其他几种题型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 填空题是学生普遍丢分的题型, 有的学生虽然填上了但不符合题意, 有的学生干脆不填。说明这些学生基础很差, 理解问题能力也较差。

(3) 强化班、高中班学生考试成绩较好, 他们与非强化班、非高中班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好, 而且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上课注意听讲, 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

(4) 多个班级学生成绩显示, 下半学期学生成绩比较低, 这是由于下半学期生理学课程主要涉及一些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知识。这些内容非常抽象, 基础较差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

(5) 结果显示, 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极差, 这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能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生理学知识的学生不多。

(6) 结果显示, 2008、2007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06、2005、2004级学生, 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任课教师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改变过去命令、强制、生硬的教学态度, 注重因材施教, 采用启发式教学, 与学生互动, 通过愉快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对学生具有爱心、耐心和信心, 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分析30个班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后的启示

通过对30个班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分析, 说明现在中专生文化基础差,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是中专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

4.1 改进方法, 趣味教学

要在教学环节、教学态度、教学手段等方面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变“一人讲”为“大家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交流,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4.2 因势利导, 发挥长处

中专生普通对理论课不感兴趣, 喜欢上实验课。因此, 通过实验课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要借助实验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4.3 因材施教

在给文化课基础较好的学生授课时, 应多讲些, 知识面可以宽一些、深一点, 让他们多掌握一些知识。在给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授课时, 应少讲一些, 知识面可以窄一些、浅一点, 注重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宽严结合, 爱心帮助

学生要想掌握一定知识, 并取得好成绩, 不但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课基础, 更需要有毅力, 持之以恒。另外, 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 在爱的基础上体现“严”, 掌握好“严”的尺度。课堂纪律严格要求, 作业严格检查。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他们上课违纪等行为要坚决制止;没有完成作业时, 要监督学生补做。

总之, 对30个班级学生生理学考试成绩分析显示, 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抓好学生管理, 从学生入学就严格进行管理, 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 了解学生情况, 并让责任心强、教学方法好、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教学时注重因材施教, 愉快教学,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主动学习。

篇4: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班级;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E-mail:

引 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院校陆续扩大了招生规模,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教学质量形成巨大压力。因此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我国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教师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工作[1~3],为此许多学者也相继引入一些新的理论与数学方法提出了诸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如灰色系统理论[4]、模糊综合评判方法[5]、粗糙集理论[6]以及云计算模型[7]等,这些方法和理论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教师教学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但是,上述方法主要是解决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而对于影响因素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较少,事实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往往众多且较为复杂,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或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否则可能是得到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真实教学水平,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消除其它因素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从而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和合理,为此,本文将针对不同班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存在影响这一问题,对不同班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进而建立了班级修正系数与课程修正系数确定方法。

1 班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分析与修正系数建立方法

为了研究不同班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首先有必要提出如下基本假定:

假定1:同一学期同一教师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变。

在同一学期内,同一教师对同一门课程的熟悉程度、授课风格以及投入的精力等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的,因此在同一学期内同一位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时可以认为其教学质量是不变的,即上述的假定1是合理可信的。

1.1 同一學期同一课程下不同班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可以根据假定1来判断不同班级对同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影响的差异性。如果不同班级不存在差异,则不同班在同一学期对同一位教师上的同一门课程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反之,如果不同班得到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存在差别的,则说明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应考虑不同班级的差异性,并应对不同班级的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修正系数。

为此,本文采用如下思路进行分析:根据基本假定1可知,同一位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时其教学质量应是无差别的,因此不同班对同一位教师同一门课程教学质量所给出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并不是由于教师教学质量的原因,而应该是不同班的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判断来分析和研究同一学期同一教师同一课程下不同班对教学质量所得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班确定一个合理的修正系数并反映各个班级的差异性。

同一学期同一课程下不同班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以及修正系数的确定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设同一年级有m1个班级;并设这m1个班级都在选修某一门课程A,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为B;然后由每个班对教师B所教授课程A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设第i个班所给出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RiAB;根据假定1,设教师B在课程A上的真实教学质量为Y,因在实际中难以真实精确地测得Y,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可将各个班评价结果的平均值作为Y,从而可得:

式中, —指课程A由教师B授课时第i个班对教师B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Y—指教师B授课课程A时的实际教学质量。

由于第i个班所给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RiAB与教师B的实际教学质量Y往往存在差异,要满足假定1,则需对第i个班所给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乘以一个修正系数,使其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后等于Y,即修正系数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 —指课程A由教师B授课时第i个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修正系数。

联合式(1)和式(2)可得同一学期同一教师同一课程下不同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修正系数,为:

由上式可知,修正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第i个班所给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B真实教学质量的差异性,当 >1时,说明第i个班所给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低于教师B的真实教学质量,此时需要乘以一个大于1的修正系数;反之,则需要乘以一个小于1的修正系数;此外,修正系数与1的差值越大,则说明第i个班所给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B的真实教学质量也相差越大。

1.2 同一学期不同班整体修正系数确定方法

在1.1节中虽然得到了同一时间同一老师同一课程下不同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分析与修正系数确定方法,但是即使在同一学期下,同一个班会有多门课程,故需要综合多门课程对每一个班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提出一个整体修正系数,为此,本文采用如下步骤确定出同一学期不同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整体修正系数。

(1)选取出上课班数比较多的课程若干门,设选取的课程数有n1门,并根据1.1节中的方法计算出第i个班在第j门课程时的修正系数。

(2)对第i个班综合n1门课程计算出所有课程的修正系数平均值,即:

式中, —第i个班的修正系数平均值。

(3)进而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归一化按下式计算出同一学期不同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整体修正系数,为:

至此,建立出了同一学期不同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整体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使建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更具有合理性。

2 实例分析与验证

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根据某学院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本文方法探讨不同班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规律,并计算出班级修正系数,进而探讨进行班级修正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某学期中,某二级学院10级共有6个本科班,该6个本科班对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值如表1所示。

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各班的整体修正系数,具体如表2所示。

在计算班级修正系数时,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班的修正系数的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说明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考虑不同班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班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班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可得如下结论:

(1)基于“同一学期同一老师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变”这一假定,研究了不同班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影响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存在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的班级修正系数确定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不同班的修正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对不同班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是合理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在泉.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探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96-98

[2]赵乐华,逄增苗.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02,(1):62-64

[3]刘岗,田静.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144-147

[4]赵亮,张月琪,许永龙.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22(6):53-56

[5]陈淑燕,瞿高峰. 高校教師教学质量的模糊评估方法[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15(3):20-24

[6]付海艳,符谋松,张诚一. 粗糙集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7(36):214-216

[7]胡石元,姜昕,丁家玲.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云模型评价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3):455-460

篇5:期中考试班级质量分析

秦海燕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它就像把尺子,丈量了同学们这段时间的差距。四班本次考试总体成绩还可以,这主要是我们各科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班主任,在此我表示非常感谢。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还得往前走,要想走得更好更稳,总结反思是必须的。下面就本次期中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总体分析

班级优秀率居于年级第三,及格率居于第二,总分406.2分,居于年级第一。参考人数45人,前一百名11人,前200名25人,后50名的有1人。相比上次月考,总分排名是进步了,但是从各科来看,班里有20名学生的成绩都是下降的,所以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二、具体分析

从单科成绩看,语文人平第六,数学人平第一,英语人平第一,政治人平第二,历史第六,地理第五,生物第八。三大主科还可以,只是四小科与优秀班级还存在一定差距。分析原因,我感觉有如下几各方面:

(一)首先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是明显的表现出在班级管理上的不足,由于这几年在乡下我一直从事的是六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对于学生还总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来看待,虽然也给他们指导了学习上方法,也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过于相信学生,没有很好的督促他们去把学习方法真正理解并用于学习,即便安排了班干部同学管理,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其次学生刚入初中,科目增多,学生一下子还没有完全适应,每日课程排的满满,有时想抽出点时间找那些课上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过关都办不到,只能用放学的课余时间,但是又不能占用太多,学生还有很多科目要完成,有时候都觉得学生很可怜,可是对于个别学生却又是恨铁不成钢。在多次的班会上对他们进行过学习方法的教育。但是学生还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做不到自主学习,总是需要老师提醒布置任务,你只要不说,他绝对不做,甚至有些你说了他们也不做。

(三)班里的后进生也是阻滞班级整体提升不可小瞧的一股力量。虽说后进生不多,但也大大牵扯了班主任的精力。我班的后进生主要特点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就是老实巴交不念书,也不能说不念,是念不好念不对。尤其是留级生杨旭娇和李甜萌,依然是班里的倒一倒二。和家长沟通交流时,也说周末回家念书,给家长的感觉就是孩子很努力了,应该考得特别好,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也分析了原因:主要是心不专,心思不在学习上,另外知识掌握不牢。还有就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四班学生整体文静,包括男生都特别文静,这其实不好,不活,需要不断锻炼提高。

三、改变措施: 1.加强四小科的督促工作,没事的时候多去教室转转,看看他们在上四小科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幷多督促课代表要严格认真,做好课上的纪律维持。

2设法提高学生平时做作业的质量。方法一:强化错题本的用途。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来,然后按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分析错误原因进行总结。方法二:心理暗示:平时留心学生的表现,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方法三:目标激励: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学生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四、几点认识

关于学习:自主学习是财富,不会学习是负担,不爱学习是迷茫。

培养要求:身心健康是前提,培养能力是核心,考试成绩是准绳。

篇6:一模考试班级质量分析--张丽

(班主任)

1、本次统考,所任班级进入学校前10名的有多少?是哪些学生?

这些学生的薄弱学科的成绩?

2、本次统考,所任班级进入学校前30名(文)、前50名(理)的有多少?是哪些学生?这些学生的薄弱学科的成绩?本次考试各分数段人数?(文科:500分以上、480分以上、450分以上、420分以上、400分以上、380分以上、350分以上、300分以下。理科:650分以上、600分以上、580分以上、550分以上、500分以上、480分以上、450分以上、420分以上、400分以上、380分以上、350分以上、300分以下)

420分以上:1人(张可宁)380分—420分:1人(孙汉学)

350分—380分:9人(杨春超、赵明明、姜海洋、钱梦竹、曲馨、张月、李

群冰、李志强、朱明)300分以下:27人

3、本次考试暴露出哪些问题?具体改进措施? 暴露的问题:

1、基础不牢固,审题不清楚。对知识的理解依然欠缺一种能力。

2、一模压力太大,考场不能正常发挥。

3、大多数学生受到的打击大于动力,影响下一阶段的复习。

改进措施:

1、由于是普通班,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反复磨练,难度大一些的习题再减少,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基础上,主要抓基础的分数。具体措施是方程式多背多考,多批多改,并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串成网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2、借助这次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和学生分析一下一摸考试,主要从“一摸失利的原因、存在的心理状态、心理的调整、后期复习的方法”四个方面为学生减小压力,争取下一阶段的胜利。

3、加强日常班级管理,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加强信心引导,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做到“一个都不少”。

4、班级所有学科任课教师“人盯人”分配情况是否已经明确,具体分配方案是什么?

英语:张可宁 李志强

语文:杨春超

姜海洋

曲馨 数学:赵明明

李志强

张雨芙

物理:朱明

张雨芙

李曼 化学:钱梦竹

李群冰

周天亮

生物:张月

孙汉学

篇7: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8.5

期末考试刚刚过去,让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地总结一下,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甩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争取下次考试取得更大进步。本学期我担任初二、五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针对这次期末考试情况,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及班级管理工作做一下总结反思。

下面我对班级情况进行一下分析:

一、本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整体情况分析:初二、五班共46人参加考试。

通过本次考试,发现了本班存在的很多问题。包括成绩上以及学生的个人习惯养成方面。全班46人,有35名同学有进步,近半数24名同学很有进步。其中,有6名同学上升了30名以上,但也要提出,有少数同学虽然学习态度还好,但成绩下滑幅度较大,像这些同学今后还要讲究学习方法、考场上注意把握时间、进行严格审题,等等。全班的尖子生集中在年级后30名之后。后进生大多维持在年级后二十名。可以看出没有尖子生,也没有太大的拖腿生。各科成绩以语文、英语、生物表现较为突出,位于年级前茅。

下学期仍将依照“主推尖子生,重抓中段学生,末端学生不放弃”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上依旧推行人人自律政策,给各任课教师创造一个好的授课环境。有了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现在已经具备的较浓厚的学习氛围,加上优秀的师资队伍,同学们经过奋力拼搏,每一科的学习成绩都应当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班风建设:

首先,开学初以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为主,在班级以完善班级班干部队伍为主,健全班级的制度建设,同时利用班会课时间对班级的各项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反馈和改进,不断提高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培养自我的适应能力。

第二,针对班级一些学生适应能力很差,学习态度不太端正的现象,积极采取家访、电访等方式的家校联系,意图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三,落实班级管理。班级在开学以后,我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点滴入手,紧紧围绕让学生快乐学习,以最快、最好的状态进入积极学习,抓好班级课堂管理,制定适合本学期、本班实际的班级综合素质评定,采取制度管人,期中考后进一步提高班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为主,平稳发展。

三、学习习惯:

优等生竞争意识不是太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一些

自我感觉良好;下一步改进措施,增强他们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利于竞赛、奖励、等方式,激活优等生,更好的起到带头作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差,作业书写差,写字不爱检查;写作业机械抄写,不爱动脑子。学生不会学习,是成绩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讨论、学会展示与交流,引导他们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但自己会,还要努力给其他学生讲出了,师化自己,以提高理解、分析、语言表达能

力。每天都要将所学各科的书本知识弄懂弄通,认真完成知识记录表,不让知识过夜。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向老师请教,和同学探讨,不能留有“夹生”的知识点。充分把握好时间,上课要聚精会神,不能浪费光阴,课余要留有一定的自己控制的时间,消化当天知识,准备相应的错题本,搞好错题集,使知识内化、深化。注重非智力因素:书写要认真,学习态度要端正。抓思维习惯:勤于动脑,善于发问。

四、与任课教师的配合:

继续做好班科任老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科代表的反馈和科任老师的协

作。搞好与任课教师的配合,开好班级学情分析会,有的放矢地齐抓共管,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五、优秀生、后进生的转化:

本学期依照“主推优秀生,重抓后进生,中段学生不忽视”的管理思想,狠抓优秀生、后进生的转化。在管理上依旧推行人人自律政策,给各任课教师创造一个好的授课环境。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开导、鼓励后进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重点做好补差工作,大力加强基础训练。本学期期末考试,优秀生的转化有了一定的成绩,后进生的转化也有不少起色。不过可以看出,全班的尖子生集中在年级后30名之后。后进生大多维持在年级后二十名。可以看出没有尖子生,也没有太大的拖腿生。但也要提出,有少数同学虽然学习态度还好,但成绩下滑幅度较大,像这些同学今后还要讲究学习方法、考场上注意把握时间、进行严格审题,等等。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培优补差工作,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逐一分析,找准薄弱科目,给任课教师名单,制定计划与预期目标,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做好帮扶记录。

六、下学期整改措施:

1、进一步增强优等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利于竞赛、奖励、等方式,激活优等生,更好的起到带头作用。

2、班级各项制度和检查要落实到位,学生有分工合作,学生的工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离不开一定的奖惩机制,下一步要加强落实工作。

3、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讨论、学会展示与交流,引导他们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但自己会,还要努力给其他学生讲出了,师化自己,以提高理解、分析、语言表达能力。

4、针对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及格率不高的问题,我总结分析了问题的所在,针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状态,对科代表和组长举行会议,强调作业的检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更直接的辅导,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5、落实课堂效率,采取多种方法活跃课堂,使学生的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1)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夯实基础始终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强调课程标准中有关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对教材中出现的多种训练项目都要一一训练到位,且学会融会贯通。

(2)注重人文关爱。考试不是为了刁难学生、考倒学生,而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充满温情,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差生)充满人文关爱呢?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指导、调控、责任意识,加强调动组员积极参与意识,我们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层指导。

6、继续做好班科任老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科代表的反馈和科任老师的协作。

7、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最后,加强学习管理,引导学生乐学、好学、会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也相信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合作下,3班将会取得更大进步。

总之,期末考试,只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里程,好坏已成为历史,我和学生要做的,就是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把下学期的路走好,慢慢接近我们的最终目标。

我对我的科任教师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孩子们有信心,一定会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实现我们的各项目标!

下面我对语文教学情况进行一下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反映出语文整体情况,同时也暴露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在各种问题中,学生之间的不平衡显得较为突出。最高为110.5分,最低为11分,两级分化现象严重。从具体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做的不错,但学生的知识面不广,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好,写作能力不够好,课外阅读题考得较差原因是学生理解句子能力差,不理解课文,不认真审题,盲目答题,以至于失分多。

三、下学期整改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本册的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练习题,启发学生思考,完成。

2、在教学中,要认真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

3、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4、加强学生的积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继续抓好基础知识训练,如,字词、诗句、文学常识等方面要过关。

6、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作文能力,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作品,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同时也要多进行一些写作指导。

7、继续抓好学生的书写,要求做到正确、工整、美观。

篇8:考试质量量化分析与评价方法

1 考试质量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的构建

考试质量量化分析按照反馈目标的不同,从微观到宏观,可将考试质量定量分析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定量分析,即试题分析、试卷分析及考试成绩分析。从而也就产生了三种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数学考试质量分析数学模型。考试质量分析由考试原始结果中获得,考试分析首先做的是成绩分析,成绩分析会初步反映出试卷的质量和试题的质量,经进一步的详细的分析试题指标,得出试题质量的相关信息,初步了解的试卷质量,最后分析试卷质量,全面掌握整个考试质量情况。

2 成绩分析模型与评价方法

考试成绩分析是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统计的项目较多,诸如成绩频率分布、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距、标准差、四分位数等,其关键指标为平均分、标准差、正态性检验(偏度、峰值)。

平均分:描述学生考试成绩集中趋势的指标,从整体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般用undefined为表示平均分,若undefined,说明属于不正常现象;若undefined,说明试卷较难或学生水平较低;undefined,说明试卷较易或学生水平较高,undefined,可以认为试题的总体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标准差:描述学生考试成绩离散程度的指标。对离散趋势进行度量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差异量数越小,表明数据越集中;差异量数越大,表明数据越分散。标准差是最常见、最重要、最完善的差异量数。一般用S表示标准差,标准差S=0时,说明全班水平都一样;S>0时,其值的大小说明了分数的离散程度。一般认为,S≤10时,比较符合要求。

正态性检验:考试质量评估不仅要常规分析学生成绩还要检验考试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一门课程从考核内容掌握的角度来说,如果命题设计的合理,学生分数一般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不是所有考试都要求为正态分布,这要根据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等因素来决定。正态性检验一般采用矩法进行检验。既能用于小样本资料,亦可用于大样本资料的正态性检验。运用数学上三级动差和四级动差分别组成偏度系数与峰度系数,然后检验学生成绩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所以矩法正态性检验要使用偏度系数及其抽样误差(Se)和峰度系数及其抽样误差(Ke)。

偏度是指学生考试成绩频数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并对频数分布进行偏向和程度的描述。一般包括负向(左向)偏度与正向(右向)偏度,即说明平均分值偏低或平均分值偏高的程度,这两种分布都是偏离正态分布的,影响了试卷的信度。

峰度是指学生考试成绩频数分布的尖峭程度,反映了高分数组与低分数组次数分布的状况,有尖顶峰度与平顶峰度,也是有别于正态分布的,同样影响了试卷的信度。

一般采用U检验,根据正态分布规律作假设检验。

若U1<1.96,则总体偏度系数为零,总体分布对称;若U1≥1.96,则当s>0时,曲线向右偏,即呈正偏态分布,表明获得高分的学生较多,低分学生较少;s<0时,曲线向左偏,即呈负偏态分布,表明获得低分的学生较多,高分学生较少。进行学生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时,若1.96≤U1≤2.58,且s>0,可认为属于可能接受的“偏向高分数端”。

若U2<1.96,则总体峰度系数为零,总体分布正态峰;若U2≥1.96,则当k<0时,曲线呈平峰态,显得较宽阔,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分散;k>0时,曲线呈尖峰态,显得较高峭,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集中。

3 试题质量分析模型与评价方法

试题作为考试的最小独立单位,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质量,所以试题分析是保证考试质量的先决条件。试题分析是批判地审视试题的过程,它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挑选最佳试题从而生成高质量的试卷。试题评价的主要指标为难度、区分度。

难度:表明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衡量试题的重要指标,它与整个试卷的难易和考生得分的分布状态关系很大。得分率越高难度越小。难度系数越趋近于0,难度就越大,难度系数越趋近于1,难度就越小。一般采用该题全部考生的平均得分率来度量试题的难度,常用Pi表示试题难度系数。

区分度:表明试题对考生学业成绩的鉴别程度,也就是指某道试题与本次考试整体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刻画题目的区分能力。常用高低分组法,高分组在特定题目上的得分率和低分组在相同题目上的得分率之差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高分组、低分组人数比例各占总人数的27%),常用Di表示试题鉴别指数。Di值是鉴别题目测量有效性的指标,Di值越高,题目越是有效。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艾贝尔(R.LEbel)根据长期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如表1所示。

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试题难度系数在一个定的范围内(0.4≤Pi≤0.9),而且有相对高的区分度时,试题就被认为是质量好的试题。经过多次实践验证,试题区分度与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2),试题质量是由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共同构成[2]。

4 试卷质量分析模型与评价方法

试卷分析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整个试卷的质量,主要考察整卷难度、信度、效度指标。

整卷难度:高质量试卷应有合适的难度。试卷的难度取决于试题的难度及其分布,在一般的考试中,大家希望难度适中的试题占比例大一些,而难度较小或较大的试题占比例小一些,这样可以保证考试既有一定的区分度,考试成绩又能接近正态分布。整卷难度为各种题难度以其分数为权数的加权平均值,常用P表示整卷难度。

信度:试卷的信度指标用来衡量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试卷信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为不失一般性,常用采用统治性信度计算法,常用B表示试卷的信度。一般认为,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很好。

效度:试卷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试卷的效度可以通过试卷的平均区分度来衡量,常用R表示试卷效度。一般认为R≥0.4 的试卷才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

5 考试质量量化分析系统的实现

根据上述考试质量量化分析模型,以及试题分析、试卷分析及成绩分析核心指标与评价方法,可以利用EXCEL、SPSS等常用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便捷的构建考试质量量化分析系统。

5.1 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包括原始数据输入、成绩测量、试题测量、试卷测量与报表打印等五个功能模块。

5.2 系统功能概述

原始数据输入模块:主要功能为定义变量和数据输入,将所有考生试卷按照各题得分情况,从第一行第一列起直接输入各题成绩及总成绩,依次每行输入一个考生成绩。

成绩测量模块:主要功能为计算平均分、标准差、正态性检验(偏度、峰值)参数,得到频率分布及正态分布表,画出正态分布图。

试题测量模块:主要功能为计算难度、区分度参数,根据计算结果,评价试题质量。

试卷测量模块:主要功能为计算整卷难度、信度、效度参数,评价试卷整体质量。

报表打印模块:主要功能为完成试卷测量、试题测量和成绩测量等报表打印。

6 结束语

针对影响考试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考试质量量化分析模型,依据这些评价模型, 可以对考试质量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实际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通过系统量化分析结果的反馈报告,学科专家可以进行考试质量定性分析,形成专家定性分析报告,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以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医学考试“大样本”的特征,以选择适合医学考试量化的指标为重点,重构了医学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考试反馈教育目标、角度的不同,将考试质量量化分析指标体系划分为试题测量、试卷测量及成绩测量三个方面,并依此建立了医学考试质量量化分析评价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质量,量化分析,评价指标,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许贵强,于晓松.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卷质量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124-125,128.

[2]汤雅婷,邹锦慧.医学考试分析技术与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6):72-74.

[3]孙宝志,金魁和.高等医学教育现代考试方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篇9:以考试质量分析完善测控评估

一、具体操作及原理:

关于试卷的分析

1、考试信度的分析:信度是分析的前提。当我们建构和检测评估教学效果时,我们通常使用信度这个指标。简单地说,信度就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试卷能否稳定地测查到它要测查的学生能力的程度。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检测的可信程度越大。实际上自从开始制定考试计划,就把出卷、考试、评卷、分析等一系列考试活动列入了信度评估,要了解这一系列活动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只有把好有关考试的一系列关口,才能提高考试的信度,才有利于做好考试的质量分析。

2、试卷的分析:试卷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否达到《课标》的要求;二是否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两者缺一不可。试卷分析是针对试卷中试题情况进行的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有:命题的意向及命题的科学性(试题的区分度、考点分布状况和涵盖范围、试题的容量和考试时间是否合理,难度比例等),导向性(试题的题型),技巧性等。

关于学生的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分析:考试的基本情况分析主要指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包括考得好与不好的知识点,原因分析,特别问题及例子,作出班级学科成绩频数分布图。)

这部分的内容实质上是对学生考试后得分、失分情况分析,它包含了参考人数、优秀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差生率等数据的统计,客观地展现了考试结果的得分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分段列表、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等方式直观反映出来。

2、答题中的错误情况分析:

①各试题中学生失分共性和个性情况的分析,了解各试题失分在学生中所占比重情况;

②错误类型分析,初步了解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属于概念、定义不清呢还是思维方式或理解题意方面的偏差;是属于粗心失误造成的差错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原因;

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了解学生的双基缺陷情况。

3、参试及答题心理状况分析:这部分的分析内容主要有考生的考试心理是否存在障碍的分析和考生考试的紧张度状况分析,通过考生心理分析,有助于考生今后能够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排除考试的心理障碍。

4、相关方面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考生进行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分析,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等情况的分析。通过比较、对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达到进步发展的目的。

二、分析中应把握几个重点参数:

在试卷分析的文字叙述中,应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内容:

试题编号,试题类型,覆盖率(考察知识点),难度系数,试题上次使用时间,区分度,认知分类,内容效度,直观图(数据表)。

在此只对一些主要的属性项作简要的说明: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反映考试内容与《课标》要求吻合的程度。它是相对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而言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要求各单元试题分数分配与学时数分配基本保持一致,即正比例关系。

2.覆盖率: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考察的知识点(某道试题在这个学科的教学大纲中所属的知识点,它是教师用来确定考试范围的重要依据之一)越全,覆盖率就越高。覆盖率直接影响测试的效度。

3.难度系数:题目的难度是衡量题目难易水平的数量指标,通常以题目的答错比率来表示:如果答对的人数越多,题目就越容易,难度就低。难度在命题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筛选题目。题目难度的选取需要考虑到测验的目的和性质。比如,如果测验是用于通过考试,就应该比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通过率的题目。难度用难度值L描述它,其计算公式为L=X/W,X一班平均分,W一试卷总分(折算成100分)。难度系数在0——1之间。可用以下公式表示难度的大小:1- X/W。

4.图像: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考试分析要求绘制出学生成绩分布的直方图,以“中间高、两头低”来衡量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

5.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

D=(XH-XL)/W。其中XH—高分组平均得分,XL—低分组平均得分。高分组指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面50%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面50%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区分度低的试题则对被试者水平不能很好地鉴别。

6.认知分类:学科体系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决定试卷的内容效度,是教学全程管理的根本依据,试卷的整个框架结构就是要按照这个要求来设计与建造的。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一般是采用识记、领会、掌握、应用、分析、综合等几类。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不同地域,不同学科,教师或教育研究人员也可以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分类标准。只要试题属性和组卷参数对它的定义一致,那对质量分析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上一篇:二升三数学期末测试下一篇:和桃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