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024-05-23

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精选12篇)

篇1: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乡镇煤矿经过1998年以来的“关井压产”和多次整改,安全生产设备投入明显增强,大多数煤矿已形成了正规的壁式采煤方法,煤矿生产规模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有的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通过向社会招考或向国有大矿招聘录用了一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充实了煤炭安全生产队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但是,按照《煤矿

安全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二十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通过对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调查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1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全省除六盘水、毕节2个地区(州、市)有独立的煤炭管理局外,其它6个地区(州、市)、县(区、市)、乡(镇)大多数均无专门的煤炭管理部门,地、县两级煤矿管理部门均由乡镇企业局兼管,多数只有煤炭管理科,没有安全监察科,全省产煤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大多数乡(镇)煤管站已撤销,由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站兼管。在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人员中,大多数为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少数为事业编制人员,煤炭管理人员一般1~3人。

1.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地(州、市),县(区、市)、乡(镇)三级煤炭行政管理部门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虽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近年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隐患,也是管理严不起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以前的工作均从煤矿管理费中开资(含事业编制人员),现今上级部门已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由于有的煤炭管理部门财政紧张,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不能按时到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安心、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热情,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心不强,有的安全检查人员不懂,查不出问题。有的未尽心、未尽责,煤矿

安全检查工作存在死角。

1.3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

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均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他们也想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管理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没有长期打算和远期目标,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有的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从上至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趋势。

1.4领导调动频繁

1998年“关井压产”以来,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调动频繁,至今,大多数均全部更换。由于煤矿是地下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工作环境差,煤矿井下作业点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有害气体等灾害的危害,新领导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管理、监督和责任制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1.5煤矿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有的煤炭管理部门未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对煤矿检查到位,有的只有检查,没有落实,有的未建立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跟踪落实档案。没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找差距,抓整改。煤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等。

2对策及建议

2.1从人的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

从全省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根据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和无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建议各级煤炭管理部门配备1名主管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目前所有不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人员全部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煤矿安全执法证书者方可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只有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才能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健全煤炭管理机构

建议地、县级设立煤炭管理机构和煤炭监察机构,重点产煤乡(镇)设立煤炭管理站。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层层分解,处处落实和把关,变领导负责为全员负责,变领导关心为大家关心,真正的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地、县级煤矿管理部门和重点产煤乡(镇)配备一名主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总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3聘用合格的领导干部

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管事部门的总工

程师或主要分管领导是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和独立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有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能撰写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报告或提出重要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熟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中去。要从指导方针上、措施对策上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飞跃,要知道如何扭转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要知道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商家的投资环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政策环境。要能够为今后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推广介绍引进国内外商家的煤矿建设项目、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煤炭洁净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高效燃烧、煤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脱硫等技术)项目,要能够为将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2.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煤炭安全管理队伍

针对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各级主管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领导要深刻地认识到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表率作用到位,安全意识到位,安全教育到位,技术管理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齐抓共管到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的原则,真正做到煤矿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篇2: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近期对我乡2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对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问题

(1)规模企业少,小作坊多。由于规模小,企业难以在市场上久立足,导致企业做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不愿过多投入,甚至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2)小作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计量器具、无记录,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安全隐患多。

(3)缺乏必备检测能力。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个人感官和经验判断进行控制,原材料进厂不检测,食品未经检验就出厂销售,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有少数企业虽然拥有检测仪器,但由于对质量工作重视、认识程度不够,以及企业内部缺少专业检验技术人员,没有有效开展检验检测,内设检验机构形同虚设。

(4)食品生产加工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以生产传统食品为主,企业缺乏优势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食品加工业发展存在后劲不足。

(5)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普查表明,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人员为农民、下岗职工组成,普遍缺乏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知识。

(6)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90%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谈薄,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原材料进厂不检测,产品出厂不检验,在原料采购或生产加工环节出现食品污染或有毒物质侵害,很容易引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1)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巩固食品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对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市场准入制度有一定距离的企业,要引导、帮扶使其达到准入条件,积极申办生产许可证。对达不到准入条件,但老百姓又离不开的食品(如豆腐、散装白酒等),要限区域销售。同时加强证后监管,认真落实年审、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确保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

(2)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针对食品小作坊生产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数量多、分布广、安全隐患大、监管难的特点,要转变部门独览的思想观念,有关职能部门,各乡镇政府要互相配合,建立以政府、行政部门共监共管的监管模式。质监部门要切实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强化日常监督,增加和强化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频次和力度,达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3)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整合资源优势。对我县传统特色食品(如真空包装肉食等)通过行政手段,改变过去散、单、弱、资金少的弱点,将特色食品小作坊整合在一起,成立股份制企业,做大做强,使其达到准入条件,申办生产许可证,既节约资源又节约资金。

(4)制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入门门槛。之前,由于没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不具备生产重要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生产加工食品。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没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根本达不到食品生产要求,食品质量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隐患大。因此有必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入门门槛。这个标准由卫生、质监、工商三家共同制定,由县政府批准实施。同时对现有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标准进行考评,符合要求的,重新注册登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

篇3: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 乡镇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作用

首先, 乡镇农机监理机构作为农业安全生产的基层执法机构, 其工作和服务对象在农村, 工作内容是监督管理服务, 工作目的是使广大农民以机增收、以机致富、平安奔小康。因此, 农机监理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监管, 保证农机生产过程安全有序, 保障广大农民及农业机械操作者的安全, 维持农村生产秩序。其次,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农机监理机构通过定期安排农机操作手职业培训, 让农机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了解新型农业机械的原理、应用、维护等, 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最后, 农机监理机构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等过程中, 可帮助农机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对安全生产发挥积极的作用[1,2,3]。

2 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农机监理部门办公设施严重匮乏

乡镇农机监理部门缺乏必备的交通、通讯、检测等办公设备, 严重制约了农机监理工作的发展。乡镇农机监理部门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机户, 在农机检测方面, 没有必要的检测设备, 仅停留在凭借经验开展工作的阶段, 无法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因此, 监理设备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

2.2 乡镇农机监理工作基础薄弱

乡镇农机监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 除工作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外, 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机监理部门的投入和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 对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和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监管不到位, 造成了农机使用安全隐患。

2.3 广大农机手安全意识淡薄

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每年都要对农机进行年检;午收季节对农机手的农机具使用、维护等技术进行培训;同时组织道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等, 但总有部分农机手未能够积极参与。另外, 灵璧县每年农忙季节都组织收割机外出进行跨区作业, 但仍有部分农机手单独外出, 从而出现诸多隐患。农机手安全意识淡薄, 不配合工作, 给乡镇农机监理带来诸多不便[4,5,6]。

3 强化乡镇农机监理工作的对策

3.1 强化农机监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由于乡镇农机监理手段、监理设备的匮乏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的滞后, 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大在农机监理方面的投入, 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乡镇农机监理部门配备相应的安全技术检测、办公计算机化等技术设备, 逐步改善办公环境、强化农机监理软硬件建设。让乡镇农机监理部门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3.2 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村村通”工程在全国已覆盖, 但“村村通”道路较窄, 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 乡镇党委政府可将公路基础建设特别是村级公路建设纳入主要议事日程, 加强村级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 加强对现有公路的养护, 确保车辆畅通无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争取实施公路镶边工程改造, 努力提高公路质量和等级, 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快捷、便利的道路环境[7]。

3.3 认真落实农机扶持政策

要抓住中央和地方对农业、农机政策扶持的机遇, 调整农机发展策略和方向, 用活补贴政策, 充实优势方面, 加强薄弱环节。在确保优先对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重点推广机械进行补贴的前提下, 拓宽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对适宜当地农业发展且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及其配套设施进行补贴。以确保农机总量稳步增长, 发展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

3.4 完善服务体系

乡镇农机监理工作的宗旨是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在农机监理工作中, 必须坚持一心一意为广大农民服务, 要积极主动地当好他们的参谋、顾问, 积极为农机手排忧解难。充分调动他们乐于投身于农业的积极性, 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另外, 要大力实施“农机大户培训工程”。在继续办好农机驾驶人员培训的同时, 分步骤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培训, 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 逐步拓宽农机服务网络、农机连锁经营、农机示范场以及承包跨区作业等推广模式, 为农民增收打造平台。

3.5 加强宣传教育

乡镇农机监理部门应积极宣传党的农机化方针政策, 为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的开创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在农机户相对集中的地区,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如通过举办农机知识讲座、利用网络媒体演示、发放宣传材料、刷写标语等方式对农民朋友加强政策宣传, 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认识, 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乡镇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职责, 不断加强农机系统的团结与协作, 开拓创新, 文明执法, 优质服务,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慧敏, 王勇, 李海弘.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1) :89-90.

[2]李红星, 杨建国.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思考[J].四川农机, 2008 (4) :12-14.

[3]郭明花.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72.

[4]檀丽华.浅谈农机监理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 (2) :86-87.

[5]吴金库, 张玉国.浅谈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 :8.

[6]马钦亮, 亓凡省.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6) :48.

篇4: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176-02

我国约有2.5万个煤矿,其中2.3万个是乡镇煤矿。乡镇煤矿的发展对缓解煤炭供求压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乡镇煤矿总产量占不到全国煤炭总量的1/4,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2/3多。因此,要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就要采取各种措施,改进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建立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乡镇煤矿的长治久安,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乡镇煤矿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1 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低,防灾能力差

乡镇煤矿所利用的资源大多是地质条件复杂,分布较广,赋存条件差,煤层薄且不稳定,勘探程度低。很多乡镇煤矿为边探边建,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其次,乡镇煤矿矿主倾向短期化行为,对安全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技术装备难以跟上,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勘探程度低,相当部分资源没有勘探,故其在生产过程中采掘面条件千变万化,突發事故时有发生潜在的隐患十分严重。

1.2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乡镇煤矿一线从业人员大多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不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业务素质提高困难,安全操作技能较差,对煤矿隐患认识不足的弱势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在小型矿井的发展空间有限,小煤矿难以留住专业技术人员,煤矿日常的采掘作业规程很少有人会编制,特别是“一通三防”管理存在隐患较多。

1.3 安全监管不力

我国乡镇煤矿数量庞大,位置分散,多由私人投资经营,层层转包。承包人频繁更替,使得安全责任不明。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有限,监管手段落后,对安全的监察难以到位。与此同时,乡镇煤采取各种办法,弄虚作假,逃避监管部门的监察,使得许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查、治理。甚至一些乡镇煤管站的工作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更加薄弱。

1.4 对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不重视

乡镇煤矿从业人员有很大的流动性,短期行为严重,乡镇煤矿经营者不愿意在人员教育、培训方面多投入,对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不重视,要么在培训方面流于形式,要么是从业人员因为文化素质低而学不会。

2 提高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措施

2.1 重抓执行力和责任制的落实

一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行业发展和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做到令行禁止,上下一致,协作共进。二是必须提高执行力,做好责任制的落实。责任落实和追究必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人,必须与从业人员经济利益挂钩,做到与生产安全、“三违”问题处理和劳动纪律挂钩。三是必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瓦斯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执行煤矿“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

2.2 重抓安全投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一是矿井必须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配风必须合理,风量必须充足,严禁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风、循环风和老塘风;通风瓦斯监测、监控设备必须齐全合规,瓦斯监控系统必须确保正常运行,瓦斯监测必须做到“三相符”、“三对口”。二是凡技术条件可行的矿井,必须推广使用单体液压金属支护,积极运用先进采煤经验,减少人工运输环节,提高机械化生产和机车运输能力。三是新建矿井必须高标准建设,做到安全投入不留欠帐,安全保障不留“尾巴”。四是、针对采煤方法落后的问题,着力改革采煤工艺,强力推区内前进后退壁式开采方法,杜绝“口袋式”采煤,杜绝见煤就采的行为。

2.3 重抓管理人员配备和安全培训

一是必须按要求配齐配好矿级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切实解决事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广泛开展下煤矿送教培训活动,全员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三是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煤矿员工安全知识培训,员工每月培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d。四是运用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煤矿管理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注重吸收和借鉴先进煤矿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2.4 重抓安全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针对乡镇煤矿采掘部署严重普遍失调的问题,对采掘安排实行“计划管理、专项治理、严管执法”。二是针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通风瓦斯和水害事项进行重点防范,坚决执行通风瓦斯和水害管理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通风瓦斯和水害事故的发生。三是针对顶板和机电运输的危害性,加强顶板和机电运输管理,解决“量大失荆州”的问题。八是针对班组建设起步晚的实际,充分发挥班组长作用,加强煤矿现场管理,有关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下井跟班作业,业主每月必须下井专门检查安全2次以上。九是针对一线监管力量较弱的问题,继续开展乡镇委托执法,坚持执法下沉,做到到矿必下井、下井必到工作面。

2.5 强化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首先,煤矿一线的工人大多是些来自偏远地区且没有受过很的教育的人,因此一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进行培训,培训时应结合各个矿井的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培训学习。其次,培训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化。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安全图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宣讲近几年来的灾害事故的事例、经验和教训、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此外,针对生产安全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充分发挥煤矿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作用,努力为煤矿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智力支持。

2.6 重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一是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现场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二是加强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做到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合理、可靠;三是加强煤矿掘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巷道高、宽、断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四是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提高“一通三防”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决防止发生通风、瓦斯、煤与自然发火事故;五是加强机电运输管理,确保机电运输设备的完好和安全运行;六是做好煤矿地质测量,落实防排水措施,确保无水害事故发生;七是搞好煤矿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地面生产、生活设施与矿井生产、安全设施同步建设、同步达标。

2.7 重抓安全隐患滚动式排查整改治理

一是坚持安全隐患“五级查”制度,做到及排及查及治及结及销,即:煤矿每周专项自查1次以上(周查),煤矿公司每月组织矿内互查1次以上(矿互查),救护大队牵头组织救护队员排查1次(他查),煤矿监管部门每月排查1次(月查),产煤乡镇人民政府每半月排查1次(半月查)。二是坚持安全隐患“暗检暗查”制度,即:由产煤乡镇人民政府和煤矿监管部门每月分别对基础条件差的煤矿暗查暗访1次以上。三是坚持季度大检查制度(季度检),即:每季度由煤矿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活动。四是坚持专项治理制度(专项检),即:重点针对通风、瓦斯、水害、顶板、机电、运输、放炮、职业安全健康等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3 结 语

煤矿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一定层面上已成为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改变乡镇煤矿的安全状况不是一个部门单方面能够实现的,要通过乡镇煤矿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引导制约,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和“监察”并重的原则,采用新技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从而促进乡镇煤矿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5:乡镇党委换届存在问题的思考

考虑。

一、职数少顾虑多,积极性受影响。按照自治区、州党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的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规定了党委委员职数,而大部分乡镇党委委员普遍存在不确定因素,对此,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觉得职数未能增加,即使自己退下来,也很难得到理想的安置,干部心理上压力很大,影响了当前工作。还有部分优秀的一般干部感觉到提拔无望,政治前途暗淡,工作不愿意深入,存在等待观望的思想。

二、可调配干部少,调配难度加大。近年来,由于大中专院校取消毕业分配,机关进人实现凡进必考,乡镇要补充新鲜血液,只是靠每年招录的数量有限的乡镇公务员。因此,造成了可供调配的干部减少,增加了干部配备的难度,特别是一些结构性要求的干部配备的难度更大。

三、干部期望值高,思想急需疏导。大部分乡镇条件较清苦,不少任职时间较长的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牧区乡镇干部,都把换届视为个人职务升迁或回城工作一次难得的机会,特别是乡镇党委换届由3年调整为5年后,干部的期望值更高,在部分乡镇干部中存在不安于基层、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四、统筹工作安排,老同志需考虑。在换届中,让部分年龄较大的同志退居二线,是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有利于腾出部分职位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但也造成部分干部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如何妥善安置好老同志,保护、调动好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前换届工作中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五、群众关注度高,风气需更清正。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了解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换届中,如何做好群众特别是党员的思想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为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急需提前谋划和部署。

篇6:乡镇人大评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玉阶

搞好乡镇人大的评议工作,对于促进和推动乡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乡镇人大评议存在的问题。

1、怕被说成不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尤其是乡镇办站所的负责人不是人大选举任免的,评议是多管闲事。

2、怕得罪人,弄僵了与政府的关系。

3、怕无效果,影响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一些部门存在对评议后的整改措施跟踪督促、检查落实不够,评议意见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实际落实少,甚至做做样子,造成一些问题评议前后依旧,实效性差。

二、乡镇人大评议的对策。

1、合理界定评议对象。

乡镇一级开展评议,其主要对象应是乡镇政府和其组成人员。只要评议指导思想端正,加上地方党委的大力支持,再与政府沟通形成共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乡镇人大可以大胆在评议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对政府领导的工作进行评议,促进他们更好地依法行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把握评议内容。

要将评议工作对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和“焦点”,有的放矢地确定评议对象。乡镇人大要将存在问题较多,群众意见尖锐,与镇村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紧密相关的单位作为评议对象,只有通过评议这些单位的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其“说长道短”,促进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才能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可以选择通过评议后,能够取得较好整改效果的问题进行评议,这样既有针对性、必要性,又有实效性,有利开展评议工作。

3、坚持评议原则。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使被评议对象心悦诚服。要深入调查研究,体察实情、了解民意、综合分析、提出有理、有据、有力的意见与建议,达到纠正缺点,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目的。在评议过程中,要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党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达到评议一处,教育一片,震动一方,推动全局的效果。

4、抓好评议结果运用。

篇7:乡镇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玉阶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推进乡镇人大工作。

一、乡镇人大制度存在的问题。

乡镇人大地位、作用的缺失。

乡镇的重大决策均需经过乡镇人大审议通过后才合法,才能付诸实施。而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乡镇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上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人大工作的正常开展。

乡镇人大监督、职权的缺失。

尽管乡镇人大能积极行使监督职能,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这就使监督对象对乡镇人大的权威尊重不够,片面重视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忽视人大的监督。

乡镇人大工作的缺失。

由于人大主席团为非常设机构,集中活动时间和次数均有限,人大主席一般是党委书记或党委副书记兼任,也有少部分的专职人大主席,主抓全面工作或分管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无暇顾及人大自身工作,履职力量显得十分薄弱。

乡镇人大闭会期间权力机关的缺失。

人大是集体行使权力制,法定一年至少召开一次人大会议和四次主席团会议。但实际落实中有很大差距,有的即使召开,也存在会期时间短、质量不高等问题。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闭会期间虽然做一些联系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既没有行使职权的主体,也没有行使职权的途径。

二、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对策。

加强乡镇人大文化思想建设。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乡镇人大思想文化阵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宪政观念。一是树立乡镇人大是基层国家政权核心的理念。乡镇政权是由人大和政府组成的,乡镇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党领导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是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乡镇人大制度是基层人民当家作主,掌握、运用国家政权最根本、最有效的形式。三是树立坚持和完善乡镇人大制度的理念。乡镇人大地处最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最了解民情并最能反映民意,具有上级人大无法替代的作用。四是更新观念。对不同群体应有不同要求:人大代表要破除“官贵民贱”观念,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党委破除“党委是国家权力机关”观念,树立“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意识;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府破除“人大是政府工作部门”观念,树立“政府是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的意识,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全民破除“取消论”观念,树立“坚持完善论”的观念。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顺党政关系。

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乡镇人大制度的根本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进领导方式,才能更好坚持党的领导。一是首先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作为基层党委对政权领导的责任,应主要放在制定大政方针政策上,提出目标、任务、指明方向道路上,放在研究宪法法律如何落实本乡镇的方法、步骤上,放在树立人大权威上。二是党政职能分开。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和民众关心热点问题,党委讨论决定后,提请人大讨论通过,人大形成决议后交政府执行。党委要支持人大、政府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三是加强乡镇人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议在乡镇人大党员中,建立隶属于基层党委的党组织,党组织直接对党委负责。通过党组织活动,模范遵守法律,保证党的重大决策和党推荐人选顺利通过。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人大主席团主席,以便想大事、谋大局、协调各方。人大主席团主席和副主席不兼任行政职责,乡镇长、副乡镇长也不兼任人大主席团职务,代议机关与行政机关分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以利提高人大地位,加强监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党对人大的思想领导。党委要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教育党员、武装人大代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教育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优化权力结构。

一是加强乡镇人大思想建设。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树立党的领导和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二是加强人大组织建设。扩大一线人民群众比例;依法设立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同时配备人大秘书或专干。人大干部不兼任行政职责和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专司其职。依法召开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小组会议,努力提高会议质量,充分行使各项职权。闭会期间,围绕大局,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查、评议等各种有益活动。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

三是加强人大作风建设。作风是人大代表的政治生命。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必须密切联系选民群众,倾听人民意见,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畅通民主渠道。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依法行使职权。

四是依法行使监督权。人大代表要站在人民立场,敢于和善于依法行使质询、撤销、罢免等监督权。这对加强乡镇人大建设,提高人大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创新乡镇人大制度。

创新制度是完善乡镇人大制度的重要保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完善乡镇人大制度的内在要求。

一是创新选举制度。把选举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扩大人大代表和政府候选人比例,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推进“海选”代表和“直选”乡镇长。

二是创新组织制度。总结地方立法经验,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大会期间职权和闭会期间职权,及行使职权程序。确保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一正两副,并设秘书或专职干部。

三是创新会议会期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改为一年至少两次,在春季秋季召开,每次1至2天;主席团会议至少3个月一次,小组会议至少1个月一次;给代表充分发言机会。

四是完善人大法律规范机制。有行为模式,更要有行为后果;有权必有责;实体与程序并重,增强法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大组织制度、会议制度、经费保障等制度不落实的,区别情况给予党纪、政纪、法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8: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乡镇煤矿规模较小, 开采工艺落后, 除极少数乡镇煤矿采用正规长壁式采煤法外, 多数还在沿用巷采等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安全投入不足, 设备简陋, 设备超期服务现象普遍存在, 甚至有些是从国有大矿买来的淘汰或报废设备,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超能力、超强度开采现象严重;乡镇煤矿为了追求利润, 急功近利, 不按设计施工作业, 乱采滥挖, 超强度开采, 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多数乡镇煤矿只有一两个懂采煤技术的人负责所有问题, 机电、地质、测量、通风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基本没有, 包括矿长在内的许多人员都是边干边学, 现学现用;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工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乡镇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为农民工, 且人员流动性大, 基本没有培训, 工人素质很低, 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

1.2 开采秩序混乱, 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

乡镇煤矿普遍存在超层越界生产,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例如应预留防水煤柱的地方不留, 应设支撑煤柱的不设, 开采矿界煤柱等;资源浪费严重。乡镇煤矿资源回采率平均不到17%, 丢煤现象严重;生产管理混乱, 工人违章作业严重。例如采用串联通风或用局部通风机送风;不使用防爆设备;工作面微风甚至无风作业;放炮不检查瓦斯, 违章放炮等;在建项目问题突出。经有关部门对煤矿建设项目矿井进行核查, 在建项目中, 普遍存在采矿许可证到期或过期的矿井、无建设项目批文的矿井、扩大能力和新建独立生产系统而未经核准的矿井等。一些单位和矿主专门以在建项目为幌子, 躲避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1.3 乡镇煤矿威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的问题较严重

乡镇煤矿普遍规模小, 矿主缺少投入资金, 安全基础条件差。主要以开采国有井田边界上的煤柱和边角残煤为主, 一些乡镇煤矿甚至偷采国有井田内的煤层。按乡镇煤矿开采位置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在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边缘的煤矿;井田范围部分在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范围内的煤矿;在已闭坑、完全停止生产的国有煤矿井田范围内的煤矿;从国有重点煤矿井田内整块切出的煤矿。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乡镇煤矿多开设在国有煤田内或边界, 当乡镇煤矿越层越界开采或破坏预留的隔离煤柱时, 就会威胁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全国各地曾多次发生由于乡镇煤矿越层越界开采造成国有重点煤矿透水淹井的事故。

1.4 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 没有行成合力, 在县一级的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尤为严重。乡镇一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县级以上已设立安全监管机构, 人员配备基本到位, 而乡镇一级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 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 只有一个专 (兼) 职安全员, 且这些安全员的工作经费大多数无着落, 面广量大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 如果是兼职安全员, 那就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了。地方保护主义使乡镇煤矿监管工作困难重重。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地方经济和合理开发资源的关系, 不能正确处理脱贫致富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一方面舍不得在安全设备方面进行投入, 另一方面又对乡镇煤矿监管不积极。甚至一些国家公务员直接参股乡镇煤矿, 收受贿赂, 为乡镇煤矿提供保护伞。

2 措施对策

2.1 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乡镇煤矿

各地政府成立管井整合工作领导小组, 由政府领导任组长, 成员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安局局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各乡镇组建监管小组, 由镇级领导任组长, 将关井任务落实到人, 逐级签字负责。

乡镇煤矿辖区内供电单位要对停产乡镇煤矿做到远距离停电, 指定专人分区、划片进行用电监管, 坚决卡死和堵住供电源头。乡镇煤矿辖区内公安部门对停产乡镇煤矿停供火工品, 并严肃查处、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运输、私购、贮存和使用火工品的不法分子和不法行为。对私自开采生产的矿井没收生产设施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2.2 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

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基础, 对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和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储量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储量合并, 实现统一规划, 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并对布局不合理和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实施关闭。

资源整合过程中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煤炭工业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 信息共享,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应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

2.3 加强监督与管理

一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充实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建立安全生产执法机构, 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 保证乡镇一级安全监管经费到位。

二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制度。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三要加大发生安全事故的成本提高矿工伤亡的赔偿标准, 是使矿主更关心安全的有力措施。使加强安全措施的成本降低, 同时提高发生矿难的处理成本。

四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案件要在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对事故单位和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并实行责任倒查, 追究乡镇和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2.4 加强对乡镇煤矿的扶持

乡镇煤矿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曾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对地方的经济建设也做出过很大贡献, 特别是我国能源供求紧张时期, 乡镇煤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缓解作用。国家应该从政策、法规和经济等多渠道对现存乡镇煤矿进行引导, 使其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措施大致有:一是, 政府应认真提高矿主们的素质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经营者和主要管理者的文化素质程度直接影响其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决定煤矿的安全技术水平。二是, 加强对乡镇乡镇煤矿的技术扶持。建立技术人才的保障和支撑体系。三是提高乡镇煤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必须通过安全生产培训, 经考核获得安全资格证书后, 方可担任相应职务。四是加强对乡镇煤矿的资金扶持。抓好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政府可从煤矿企业税收、管理费用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 用于维持乡镇煤矿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总之, 只有乡镇煤矿人人重视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才能使事故隐患得到控制, 把重特大煤矿事故降到最低,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系统安全, 使煤炭行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系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北省煤矿生产重大安全事故管理对策研究》 (批准号:200501078) 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祝文飞:《浅议小煤矿技术现状及解决对策》.陕西煤炭, 2006 (3)

[2]冯立刚:《试论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之关系》.广西社会科学, 2007 (7)

[3]刘琳琳:《公共领域合作监督的路径选择——公共部门共同监督的运作机制探析》.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4]韩双红:《论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篇9: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农机部门为了防范农机事故的发生,建立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使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更为到位,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的交通事故。原本依赖于收费办证的方法来实行监管的手段更为系统化,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采用科学规划、积极创新的农机安全管理模式,是可以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交通事故发生的。

1.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乡镇地区,其交通特点与城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上,乡镇地区的面积广、人口分散;而人为因素上,则是因为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限,那么对于交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农业机械安全知识的普及受到了障碍,从而导致了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比例要大于城市。面对着每年进入乡镇的农业机械设备及车辆都在不断地增加,那么,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备受关注起来。

1.1对于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脚步的时候,所使用的农机设备也越来越呈现出高科技的势头。一旦出现农机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后果。

(1)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接受能力和操作理解能力都非常的有限,除了农民的知识水平不够之外,主要还是由于有关管理部门对于与农机相关的知识,在宣传教育上以及相应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比较滞后所造成的。

(2)部分地区对于乡镇农机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漠视安全防范的状况,这就很容易致使一些安全隐患出现。相关管理部门虽然针对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地落实到位。农机安全生产中所倡导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并逐步落实。

(3)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但是在农机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投入不足,并欠账严重的现象发生。

(4)对于在农机安全生产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一些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从而造成了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出现。

1.2农村群众的农机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有关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对于安全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了农民的安全意识的不够。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生活水平也要求不高,很容易使得乡镇出现了各种由于对农机的不当操作而造成的事故。

此外,村镇的道路不同于城市中的道路,布局不够规范。乡镇道路的建设速度以及配套设施,如防护墩、防护墙等,都不符合规范。而农民对此也往往会忽视,从而导致了有关监管部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了。

1.3乡镇农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待健全

目前来看,农村的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已经无法确保对乡镇农机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一些乡镇农机站与相关部门已经合并起来,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社会服务化的单位,其在管理上也相应地削弱了农机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于农机安全管理来讲,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部门,而很多地区对此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甚至于取消了这一部门的存在。即便是一些农机监理部门被建立起来,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由于农村覆盖面广,要对分散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监管,显然是很困难的。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健全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率甚至于还不超过70%。

(2)经费困难,成为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工作无法展开的一个因素。在一些地方,农机监理工作已经不再是政府行为,而是作为部门行为来执行的。由于在事业经费上没有被纳入到财政全额拨款的范畴,导致了重收费、轻监理的现象发生。

(3)业务装备的不规范,也导致了基层农机监理机技术水平低。在农村监理队伍中,没有统一的服装,没有统一的标志,加之装备不齐全,造成了监理人员工作在展开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妨碍。

2.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农机安全问题,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并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秩序息息相关。目前来看,农机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各种安全隐患也逐渐地复出水面。此时,农机管理部门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认真地履行好安全管理的职责。

2.1强化农机安全的宣传力度

针对我国乡镇地区所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宣传措施。让农民能够很快地接受农机操作规程,并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宣传工作,也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将农机安全深入到每一位农民的意识当中。通过对广大农机手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可以将农机手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提高。

2.2建立健全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

加大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将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列入到行政执法范畴,做到人员充足,责任到位。将所有的工作职责都细化,同时,还要对农机员进行适时的法律法规培训。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尤其需要得到重视,并加强管理。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除了要做好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之外,还要实施政策法规、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以实现农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同时提高。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监理人员要与相关领域同步,将一些年轻而优秀的人才送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成为了较为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完善工作队伍,还需要采取末位淘汰制,以强化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

3.总结

当前,乡镇农机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了。一些地方的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由于对农机安全的重视不足,加之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者是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而导致了在开展农机安全监理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约束。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不够,也是造成乡镇农机安全方面出现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可以推动农机安全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彦文.农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06).

[2]张蕊,李丽.对我国农机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5).

篇10:乡镇纪委办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镇、村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做案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为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针对“初 成案率低”进行剖析,如何加大乡镇纪委自办案件的力度,提高办案效率,推动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目前,乡镇纪委在查处案件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四怕”和“四不落实”的问题。“四怕”即:一怕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不支持。有个别乡镇党政领导存在不愿查处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违纪案件心理,担心给本乡镇抹黑,影响政绩。纪检办案与党建工作有冲突的地。二怕情面上过不去。在同一乡镇工作,多年形成亲属关系,又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低头不见抬头见。受处理后轻则给一个党纪处分,重则开除党籍,丢掉工作,甚至负刑事责任,弄得妻离子散。从情理上过不去。三怕遭到打击报复。现在一些镇、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较严重,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社会关系也比较复杂。有的勾结黑道上的人,有的身居要职,这些给查办案件增加了难度。四怕查处案件得罪人。查办案件的纪委干部怕人家说他是“整人”的,有的怕说以前有过矛盾,现在利用职权来“治人”,于是宁作“老好人”,不做“黑包公”!或者是抹稀泥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不落实”即:一是机构人员不落实。有的乡镇的纪委编制人员不足。二是办公设施不落实。由于组织机构落实的不好,相对来说乡镇纪委的办公设备相对简陋,已经不适应当今办公需求。三是办案经费有的单位不落实。四是职责不落实。各乡镇纪委书记年初有计划,但实际工作中都安排有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党委中心工作,很难有时间专心抓纪委本职工作。

针对当前乡镇纪委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大乡镇纪委办案力度,在做好大力宣传的同时,必须抓好“五落实、五到位”。

1、认真落实,思想到位。

各乡镇党政领导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有高度认识。要清楚地理解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政权稳定、社会安定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成败。同时,乡镇纪委要充分认识查办案件的重要性,要在乡镇领导干部中形成“有案不查是失职,查不了案不称职”的共识,变“不想查”为“积极主动地去查”。

2、机构落实,人员到位。

配备好专职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监察科长。同时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部来负责纪委的日常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再选配1-2名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员。

3、措施落实,责任到位。

首先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办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落实乡镇纪委办案工作责任制。第三乡镇纪委书记要做到专职专用。乡镇党委、政府在安排其中心工作时,必须确保纪委书记有大部分时间、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4、培训落实,素质到位。

区委、区纪委应对乡镇纪委书记队伍保持稳定性,提出具体要求,能不调换的尽量保持在本地区、本单位干,有困难的,可以在本行中对调。在确定队伍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对纪委专干进行岗位培训。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平时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来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

5、协调落实,督查到位。

篇11:乡镇工作存在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计队伍不够稳定。全县10个乡镇都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专职的极少,大多兼任分包村户、计划生育等乡镇其他硬性工作任务,而且变动频繁,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是统计资料不够完整。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手续交接不及时,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断档现象普遍存在。

三是统计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对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统计和分析,工作总结《乡镇工作存在问题》。

四是统计任务较为繁杂。近几年来,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乡镇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各项普查任务日益增多,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乡镇统计员压力较大。

二、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机构建设。成立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人员,负责乡镇统计工作,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二、稳定统计队伍。按照编制要求,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尽量做到专业对口、专职专岗、专人专用,着力解决力量薄弱、业务不精的问题。

三、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约束激励机制,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好统计人员,推动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四、强化统计服务。以开展“统计业务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经济运行、社情民-意、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监测,增强统计服务的主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时序进度,客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准确、高效便捷的服务。

篇12:乡镇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乡镇党委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在乡镇面临换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最近,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11个乡镇党委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县委和各乡镇党委高度重视乡镇党委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一、临桂县乡镇党委的基本情况

临桂县辖5镇6乡,共有乡镇党委11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8名。其中党委书记、乡镇长各11名,人大主席10名,非党副乡(镇)长9名。118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36岁,25-30岁8名,31-35岁42名,36-40岁49名,40-45岁19名;男101名,占85.6%,女17名,占14.4%;少数民族16名,占13.6%;研究生学历17名,占14.4%,大学60名,占50.8%,大专37名,占31.4%,中专4名,占3.4%。11名乡镇党委书记中,女2名;40岁以下8名;累计任党委书记时间2年以下的5名,3-4年的4名,5-9年的2名;累计在乡镇工作时间5年以下的1名,10-14年的5名,15-19年的3名,20年以上的2名。

二、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执政能力,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县委坚持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

1、抓选配,优化班子整体结构。在优化乡镇班子整体结构上,县委既注重班子的年龄结构,做到中青结合,又注重干部的实际能力,选拔有基层工作经历、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班子,在全县营造了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干部选用导向。临桂镇副镇长雷德恩原来是该镇庙岭村党支部书记,其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能够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农村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能力,通过参加2009年自治区公选,被提拔为副镇长。几年来,得到提拔重用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不仅工作实绩突出,而且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潜力,已有3名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在2006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县委以选准乡镇领导干部、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为目标,注重选拔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一批优秀的副科职班子领导被提拔重用为乡镇长,并且大部分是乡镇成长起来的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2、抓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合力。以理论学习求能力提升。不断完善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乡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每个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县委定期检查通报,做到规定篇目必学、必读、必有心得。近年来,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理论学习,整体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以科学分工

促潜能发挥。实行班子成员包战线和包村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坚持做到敏者用其智,勇者用其威,有效地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整体效能。以根本制度保班子团结。着力加强乡镇党委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乡镇党委工作规则,规范议事程序,保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在决议实施过程中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尤其是,要求党政一把手真正做到当好“主心骨”、唱好“将相和”、演好“群英会”,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显著增强,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对乡镇领导班子满意度不断提高。近几年,在乡镇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中,各乡镇领导班子的满意率都在96%以上。

3、抓支撑,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深入推进“素质升级”工程,有计划对全县乡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扩大培训面,努力实现乡村干部素质升级目标。县委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加快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解放步伐,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部分优秀乡镇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启发思路,激发干劲。同时,坚持定期培训和外埠培训相结合,县委定期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乡镇长培训班、党务干部培训班、等。乡镇党委负责对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对乡村干部和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组织、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全县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

战斗堡垒作用、乡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坚持规范运作,理顺乡镇党委自身运行机制 县委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保证措施,切实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制度建设,全面理顺党委自身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县委每年与乡镇党委签订经济、党建等工作责任状,各乡镇根据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把经济、党建等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身上,并明确村干部的具体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局面。为确保责任制的落实,县委还制订出台了乡镇经济、党建等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和评分办法,将经济、基层党建工作细化,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奖优罚劣,把考核结果和年终各项评奖、评先结合起来。

2、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促进乡镇机关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乡镇机关高效有序运行,县委制定了乡镇机关有关机制的文件,从乡镇的决策、管理、考核、教育、监督、服务等方面提高乡镇工作。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保证乡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实现乡镇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保证乡镇工作的高效运转和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激发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奖勤罚懒,提高乡镇机关工作效率;建立教育监督机制,对乡镇干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

业务、政策法规和工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对乡镇班子和干部实施有效的监督,提高乡镇机关干部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为农服务机制,为乡镇干部有效开展农村工作提供保障,切实转变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乡镇党委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3、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县委把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与“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制度、县直部门包村制度,全县39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均建立了联系点,全县161个县直机关单位分别与161个行政村结对子。注重“五个好”乡镇党委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点面结合,整体联动。通过培养树立 “五个好”乡镇党委典型,采取经验交流、典型观摩等方法,真正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健全目标考评机制。把“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列入目标考评,作为乡镇党委班子及主要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坚持定量、定期考核,按时按标兑现。同时,开展“三联三促”、“城乡支部手拉手,联动共建心连心”等主题活动,2009年,全县为群众办实事1600多件,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560多对,先后把420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226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25名村干部培养成群众致富带头人和服务群众贴心人,既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也密切了党组织、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联系。

(三)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1、延伸服务触角,编织服务群众网络。以“农事村办”为载体,延伸服务触角,畅通解民忧、排民难的渠道。一是构筑便民服务网络。建成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以乡镇群众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级服务室为基础、以屯级服务点为支撑的县、乡、村、屯四级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服务中心12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27人;建立村级服务室167个、自然村(屯)服务点1453个,配备服务信息员1500多人,在距乡镇政府较远的村组还建立了代理站、点。二是规范便民服务程序。推行首问责任制、预约服务制、限时办结制、服务代理制、办事程序公开制等,印制了《“农事村办”服务指南》小册子,公开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申报材料和承诺时限等,方便群众办事。三是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下发了《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整合30多个职能部门力量,扎实开展党员服务、生产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和政务服务六类服务。如县委组织部筹集资金50多万元设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组织投入帮扶资金500多万元,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1411多户。县各涉农部门开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28项,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1314人次。

2、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党员争作先锋。围绕“服务临桂新区建设”这一主线,在全县开展 “服务新区,党员在行动”、“服务企业,党员在行动”等主题活动,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一是服务新区,发动党员干部在征地拆迁中作先锋。广大乡镇党员干部以“一线工作法”为有效载体,切实克服征地拆迁中的种种困

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在一线宣传引导、在一线征地拆迁、在一线示范带动,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新区内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不计较个人得失,带头签征地协议。大律村党总支部书记唐双付在组里带头第一个签征地协议,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组村民纷纷签下协议,顺利征下土地200多亩。二是服务企业,发动党员在共克时艰中作先锋。引导乡镇党员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企业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难题;当好办事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当好信息员,帮助企业解决拓展市场难题。如积极引导县内各水泥企业,采取盯重点工程项目、盯工程进展、盯部门衔接等灵活的营销策略,巩固并拓展农村市场和重点工程市场,保持销量与产能同步增长。同时,组织工业产品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参展,组织商贸流通企业,选择一批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工业品赶圩赴会,开展“商品大篷车”下乡活动。今年来共举行产品推介会2次,组织开展“商品大篷车”下乡活动2次。

3、推行“民情档案”,体察民情解决民忧。一是进农家、记民情,了解民需。以“民情档案制”为载体,组织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进农家、记民情,建立民情档案。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扎下身子,走村串户,走一家,建一家,及时收集群众所需所求和意见建议。同时投入10万多元,开发了“民情档案”操作系统软件,安排专人将采集到的“民情档案”原始资料全部录入微机,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构筑民情档案网络平台,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已完成民情档案原始资料采集6173份,全部录入微机,了解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453个、征求意见1126条。二是到农村、连民心,解决民忧。深入开展“三联三促”(即县处领导联乡、县直机关联村、乡镇干部联户,促项目整改、促民生改善、促干群连心)活动,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2009年,共组织开展“田间课堂”等各类技术培训235期,培训农民15万多人次,帮助2000多户农民解决生产难题1600多个。开展“党员一帮一”结对活动,全县800多名党员村干、1500多名党员致富能手与2400多名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如五通镇白马村支书刘新华与贫困农民李福盛结对,通过“一帮一”的形式,由村支书找信息、出资金,李福盛出地出力,一起种瓜蒌,今年每人获利8000元。

4、深化“党员提案”,激活党员主体意识。借鉴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做法,鼓励引导基层党员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基层党内事务和行政事务,并按要求对所提提案进行认真办理和落实。一是鼓励党员勇提提案。通过广泛宣传,使党员愿提;消除党员顾虑,使党员敢提;加强专门培训,使党员会提;发挥典型作用,让党员学提,有效激发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限时答复严办提案。严格提案办理环节和步骤,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党员提案办公室,认真受理、限时答复、及时办理、按时回复。三是考核评议督办提案。在提案上讲民主,在办理上重落实,在监督上做文章。通过细化目标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公开力度、强化奖惩激励等措施,扎实开展好提案考核评议和督办工作。据统计,截止今年4月,临桂县累计发放党员提案

表6205份,6120名党员参与了提案,党员参与率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83.8%,共计收到党员提案和联名提案1203件,整理汇总形成提案506件,目前已办结或答复291件,有215件正在办理。

三、当前乡镇党委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临桂县乡镇党委建设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乡镇党委建设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总体上来看,当前乡镇党委建设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加大,权力缩小。乡镇担负本地区的发展稳定重任,各级各线也对乡镇工作设立了各种名目的考核,但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行政权力集中在部门,乡镇行政的自主性削弱,乡镇工作要想把权责统筹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乡镇撤并后,部分乡镇的规模扩大,管辖区域扩大,使得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公共事务管理薄弱,或者是干部的精力管不过来的问题。

(二)任务增加,队伍精简。一方面需要乡镇来管的事情很多,除了稳定、发展、信访等外,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乡镇一级来做,管理范围扩大,管理对象增多。另一方面,2002年开展机构改革后,乡镇队伍逐渐精简,同时受限于编制,近几年乡镇招录公务员不多,新进乡镇工作的人员少。现在乡镇工作不是人多而是人少。特别是一些大的镇,所辖人口地域庞大,下属自然村多,一旦遇上换届或者开展中心工作,干部就不够用。此外,还存在着乡镇干部的流动问题。

(三)财力有限,事权扩大。现在乡镇这一级要管的事情很多,承担的基础设施投入任务较为繁重,财政负担也日趋沉重,而乡镇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加上行政区域调整乡镇撤并后,乡镇的资金投入增加,造成财政压力加大,乡镇较难投入资金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新农村建设,有的甚至影响到乡镇的日常运行。

(四)部分党政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还不到位。个别乡镇领导干部思想和作风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思想不够解放、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够强。发展本领不够强,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有的领导方式比较陈旧,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主要是平时忙于工作,缺少系统的学习和总结经验。

(五)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县167个村(居)党组织书记,30岁及以下的2人,31至45岁52人,46至60岁113人,平均年龄为49.5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78人,占总数的46.7%。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将近占总数的70%。由于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造成部分党员思想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外出党员管理难度较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不断增多,由于流动党员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覆盖面不够宽,部分流动党员不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直接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思考

(一)高度重视乡镇党委建设

1、思想上重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党委担负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任,面临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乡镇工作。上级党委、政府要把乡镇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理解乡镇工作,支持乡镇工作。“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下达给乡镇的各项工作,不是简单地下指标、分任务,而是要及时地给予帮助指导。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是过分地强调和谐稳定,而是要支持乡镇大胆开展工作,真正担负起本地区发展稳定的责任。

2、财力上倾斜。虽然近几年各乡镇在引进企业、项目方面花了较大精力,拓宽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承担起重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要适当调整乡镇财政结构,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议由市级安排资金投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在下达各项临时性工作时,要适当考虑乡镇负担,做到“费随事转”。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社会事业,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投入比例,逐步减少乡镇财政支出,改善乡镇财政状况。

3、组织上保障。要从优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处于一线的乡镇普遍缺乏各种专业人才,建议组织部门在配备干部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的需求,尽可能地输送优秀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千人计划”公选力度,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到区、市直机关担任副处职领导,激发乡镇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二)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长效机制

1、完善党要管党责任制。党委书记抓党建是职责所在是第一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委和党委书记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党委管党、书记抓党建的自觉性。要层层明确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办法,实行严格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要通过强化党要管党责任制的落实,构建党委和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门具体抓、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要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善于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理论集中学习,要通过学习来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来检验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学习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要把经常性听取群众意见、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永葆党的先进性。要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以县、乡党校为依托,结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推进从素质教育培训向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的转变。

3、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注重保持乡镇党委班子的相对稳定,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通常情况下要在一地干满一届,班子其他成员在任期内调整交流面也不宜太大。要配齐配强农村基层组织队伍。

(三)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实际的运行机制

1、理顺关系,增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针对当前县级政府各个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如七站八所)分割了本应属于乡镇的权

力,从而影响了乡镇党委和政府整体功能发挥的问题,要根据中央关于“县有关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除少数不宜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般都要放到乡镇管理”的精神,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对乡镇机构、组织进行重组,使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如应调整和理顺县派驻乡镇机构的领导体制,对社会服务和涉农机构,应进一步下放给乡镇管理,实现人权与事权的统一,增强乡镇党委统一管理的功能,提高协调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对不宜下放乡镇党委直接领导的站、所,应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但上级主管部门在任免这些站、所负责人前,必须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

2、强化措施,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目前的乡镇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好,能适应繁重的乡镇工作的要求。但也存在着“缺少目标激励无动力,缺少责任考核无压力,缺少交流调配无活力”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乡镇机关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励到人,调动乡镇机关干部的积极性。

(四)大力加强乡镇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

目前的农村工作难做,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差,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各种因素综合所造成的。当前,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村民自治的方向。对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带来的后遗症,各级组织部门须及时调研,对选举办法加以修改完善,加强乡镇党委对

上一篇: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制度下一篇:实习工作学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