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4-04-13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精选11篇)

篇1: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爱民乡人大材料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最前沿。在新的形势下,乡镇人大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存在的问题

首先,认识上有误区。在广大农村,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这是影响乡镇人大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因。

其次,程序上欠规范。

一是乡镇人代会时间普遍很短,召开比较随意。代表没有充裕的时间行使民主权力。二是在选举中,只注重选举意图的实现,对选举程序重视不够。

第三,履职上欠力度。法律虽然赋予了乡镇人大的监督职权,但乡镇人大监督权仍不能真正到位。

第四,代表工作有差距。一是代表素质不高;二是履职情况较差。

几点建议

首先,正确处理好乡镇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是乡镇权力系统的三套班子,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推动乡镇工作的发展。

一是乡镇党委应把人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一

盘棋的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人大工作与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二是乡镇人大要在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治国相统一中发挥作用,自觉接受乡镇党委的领导,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与党委的工作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乡镇人民政府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其次,依法规范完善好乡镇人大的各项工作。一是要依法开好一年一度的人代会。充分准备,规范程序,保证时间,会期原则上不少于两天,要让代表有充足的时间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把会议开得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效果。二是建立健全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各项工作制度,年初要制定全年人大工作计划,明确每年对重大事项实施情况搞一至二次视察,每年对二至三个直属部门的工作开展评议,每年对一至二部法律法规在本区域内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三是对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要搜集整理,及时交办督办和回复。代表议案的实施情况,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要向代表报告,向代表作出答复。

第三,努力建设好乡镇人大干部队伍。

一是要做到乡镇人大干部同乡镇党委、政府干部在提拔交流和待遇上保持一致。二是乡镇人大干部要强化自身建

设。三是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乡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指导力度,指导乡镇人大搞好工作计划、开展视察、执法检查、调查和工作评议,定期召开乡镇人大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帮助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通过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业务培训、相互交流经验、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

最后,充分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

一是提高代表素质。入选代表要重点考察其政治、品德、文化和工作能力,既要有参政议政之能,又要有参政议政之德,才能胜任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重任。二是改善代表履职环境,为代表提供知情知政的渠道。乡镇人大应定期组织代表听取政府近期的工作情况,如重点项目建设的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这是代表执行职务的必备条件,也是尊重代表参政议政民主权利的体现。同时,人大主席和人大干部要利用各种形式,结合党委的中心工作,经常联系和走访代表,听取和反映代表意见,努力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

篇2: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乡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农业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乡镇长期以来形成的传号令、收税费、跑田埂的工作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考验,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作方法上的不适应。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土地等各项政策的深入人心,农民的经营主体、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单纯靠行政命令已不能开展工作,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搞好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大多数乡镇干部心里没底。二是发展思路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农业税一直是乡镇赖以运转的财源。农业税取消后,只能维持乡镇基本运转,根本谈不上偿还债务、发展事业等。农业无税,乡镇财源何来,怎样发展?这对于长期习惯就农业农村抓农业农村的乡镇决策者来说,是最大的难题。三是管理模式上的不适应。乡镇政府一直把村委会作为下属行政组织,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与村组行政化联系的“皇粮国税”这个核心不存在了,如何在推进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级的有效指导管理,成为乡镇必须解决的迫切课题。

探索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出路和方向必须从解决不适应入手,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干部要由领导管理向指导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阶段,乡镇干部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心态,主动由领导管理向指导服务转变,甘当公仆,积极服务于广大农民,带领农民致富。二是工作重心要向以工带农、以工促农转变,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加工。要从根本上实现乡镇工作的发展,必须着力在农业之外培植新财源,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这样既可以延伸产业链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工作方式要由行政命令型向市场引导、服务转变,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抓龙头,就是坚持壮大现有的,引进新型的,培植后续的,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作用。抓中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引导、带动产业发展。抓大户,就是培植扶持农村种、养、加、产、运、销等方面的专业大户,带动一主经济,致富一方群众。通过三抓,引导、推动农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之路。四是日常管理由 “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农业税的取消,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要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农村,必须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和村委会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管理。

篇3: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现金管理混乱

现金是重要的流动资产, 在乡镇财务管理中现金管理将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仍有较多乡镇存在现金管理混乱现象, 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 部分小额现金被个人所占有, 致使零散的现金资产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利用;第二, 库存现金严重超标, 乡镇财产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加重现金管理难度。

(二) 专项资金滞留严重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 我国乡镇存在较为严重的“重要钱, 轻管理”现象, 对短期利益过分追求, 对专项资金的利用不合理, 影响资金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 造成专项资金滞留严重的不良问题。与此同时, 受到项目建设影响也会造成一定的专项资金滞留问题, 比如说项目设计发生变更、施工存在难度等, 以及项目资金的拨付方式不同, 或按进度拨款, 或待工程验收后拨款等, 这些资金拨付方式也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滞留。要想解决这类问题, 需要建立严格的立项机制, 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 同时转变资金管理理念, 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利用, 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效益[1]。

(三) 财政预算问题

为保证财政预算的合理性, 我国出台了《预算法》及其他相关法规, 然而审计过程中却发现乡镇财政预算与规范要求相差甚远。乡镇存在严重的预算问题, 具体表现在预算编制、调整、批复、执行等方面, 尤其是财政预算方面问题更加突出, 不仅编制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编制内容更是多有遗漏, 预算不全不细问题严重, 常见的有项目资金不够细化, 尤其针对年初资金;非税资金公开透明度低, 在预算中无明确体现等。

(四) 乡镇项目建设存在不规范管理

乡镇发展需要借助工程项目建设实现, 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乡镇项目建设与日俱增, 因项目建设必将涉及资金往来, 成为乡镇财务管理较为重视的问题。在进行乡镇项目建设时, 多采用承包、协议建设等方式, 在订立项目合同时为了减少工程结算款, 出现了随意抵扣税款的不良现象, 对规范化管理造成消极影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领导重视不足

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会受到领导意识影响, 如果领导重视该项工作, 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规范性, 然而较多乡镇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 忽视财务预算作用, 乡镇财务主要由上级部门下划, 政府拨款是乡镇财务的主要收入, 乡镇领导往往遇事随机决策, 不对财务进行提前预算;其二, 乡镇领导变更频繁, 而新上任领导往往对过去财务不追究, 致使财务问题累积得不到解决;其三, 领导在动用财务资金时, 没有较强的交接意识, 而管理人员往往顾及领导情面不能及时追回资金。

(二) 财务基础差

当前, 诸多乡镇面临专业会计人员不足问题, 致使财务管理基础较差, 严重制约了乡镇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财务基础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人员结构不合理, 部分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专业会计人员较少, 甚至有些乡镇财务管理人员无从业资格;其二,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具体的工作中责任心不强, 比如说会计对出纳不进行监管, 或者不能对财务工作及时处理等, 甚至有些财务管理人员产生贪念, 私吞政府钱财等[2]。

(三) 乡镇财务管理暂不适应农村税改

近几年来, 农村税改不断得到推行, 对乡镇政府而言既有利也有弊, 由于各项涉农税费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 乡镇上划款项受到限制, 导致乡镇政府明显的入不敷出, 当遇到大金额开支时只能挪用专款, 然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违反政策纪律要求。

三、乡镇财务规范管理的建议对策

(一)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对管理工作有所制约, 为此健全管理制度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首要任务, 制定并健全管理制度应从多方面入手:第一, 规范现金管理。严格记录现金的进出账记录, 并规定现金使用范围, 若支出现金超出范围要求应做好把关;第二, 职责分离制度。乡镇财务的各项支票、印章等应将由多人管理, 尤其是将会计与出纳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两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并共同核对各项账目;第三, 规范收据管理。如采用自制收据, 应明确收据填写要求, 并对各项收据进行核实, 保证收据规范。

(二)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乡镇财务管理水平高低会对农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此, 应对乡镇领导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宣传等方式, 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告知相关领导, 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一方面, 向乡镇领导灌输财务管理理念, 使其掌握更多的财务管理知识, 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将财务管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重视法律法规教育, 增加乡镇领导的遵纪守法意识, 自觉遵守财务管理法规, 减少违纪现象发生, 降低专款挤占、挪用等事件的概率[3]。

(三)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乡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足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培养, 并严格规范持证上岗要求, 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其一, 可聘请专家授课, 对财务管理知识与实战经验进行传授, 使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熟知管理制度、财经法规等;其二, 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应加强思想道德培养, 提高人员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基于乡镇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针对乡镇财务管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说现金管理混乱、专项资金滞留严重、预算约束不够严格、乡镇项目建设存在不规范管理等, 应对造成问题的原因加以具体分析, 找出病因有针对的进行改善。

摘要:伴随农村财税体制的不断变革, 我国基层组织日渐重视财务管理问题,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乡镇财务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近几年来各大乡镇对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视, 我国乡镇财务管理日渐完善, 也在制度、资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效, 然而笔者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亟须对其具体分析, 并提出规范管理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乡镇,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江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农村财经, 2015, 02:48-50.

[2]马超.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2:11+35.

篇4: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乡镇医院;中药调剂问题;原因;建议

【中国分类号】 R9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18-01

中药调剂工作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为病人直接服务的工作,是临床医疗的一大重要环节。对调剂的药物品种和数量负责是调剂人员的责任,同时还有监督检查中药的真伪优劣的辨别、是否如法炮制、医师处方配伍禁忌是否存在、剧毒药品的剂量大小、是否采取正确的煎煮方法的职责。这对患者的身體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发挥中药汤剂疗效的一大重要保证。这一工作对调剂员提出了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受过上岗培训和有很强的责任心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客观的要求。但在乡镇医院中,多种原因造成中药调剂工作存在很多问题。

⒈中药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审查处方的问题:开展调剂工作首先要审查处方,这是有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和对差错事故预防的重要途径。可是,很多乡镇医院的实际情况是,一些中药房不是无执业中药师专职审方,就是执业中药师没有在岗位上坚守,结合药品估价审查处方,接受处方后,调剂人员对处方基本很少详细审阅,也就很难及时发现中医处方中可能存在的缺药、药名不规范、炮制方法不确切、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法服法有误等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甚至有的对看不清晰的处方自己猜测行事,自然存在很大隐患。

1.2调剂剂量存在误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虽然没有对中药调剂误差进行明确规定,可通常都有着实际称量总和与处方总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要求。而目前乡镇医院的实际调配工作中,中药调剂人员大都是以目测估量分份法来进行,有的甚至以手代称进行,有着10% ~20%之间的剂量误差,甚至还有在20%以上。处方的医疗效果势必因剂量的不准确而产生影响。乡镇医院长期存在而未能解决误差现象一直在发展,医师和患者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倾向有着很大意见。

1.3加工炮制的问题 :加工炮制在很多乡镇医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不按照挑、拣、洗、切的方法对药材进行严格加工。针对专业化和机械化饮片制造的现状,其中的浸润时"伤水"问题在成批切制中药材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由于浸润不当能够随水流失当归、川芎需水润药片的中药材的有效成份。一些加工不规范的问题也屡屡出现,象混用麻黄与麻黄根、为增加重量在炮山甲加入食盐和莲子不去心、草果不去壳等等。"存性"操作在炒制中药材时没有重视,没到准火候就把药材气味和功效改变。未能根据"成品性状"规格,严格区分极薄片、厚片、短段、块、段、丝等进行中药材切制,对中药干燥和药效煎出非常不利。

1.4存在药材质量问题:有不少药材掺进泥沙等有着高于20%的杂质率。还有用以次充优和以以地区习用药代替正品入药的现象。比如半夏经常以栽培品水半夏来代替,在清热化痰上两者功效有点类似,可半夏的止呕作用水半夏却没有,两者在价格上也有很大差别,差别在6倍以上。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伪品、劣品现象,尤其在稀贵药材上,伪品更是横行。

⒉对中药调剂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缺乏业务素质高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长期的重医轻药观念影响,中药调剂工作在很多乡镇医院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调剂人员比较好的社会地位,没有给予中药从业人员在培训、进修、业务交流等方面足够的机会。在这些医院里,存在很多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的人员没有岗位证书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从业资格不具备的人员。再看中药调剂工作的自身性质,每天一个调剂人员需要对30~40张处方进行调配,以3帖一张处方来计,就有90~120帖要在当天完成,不仅工作繁重而且乏味,这对提高中药调剂工作效率非常不利。

2.2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目前包利润、包指标、包营业额等形式已经在很多乡镇医院实施,与工作量挂钩成为调剂人员的各种收入调整的主要手段,收入多的人是调剂处方多的人,所以,就难免时有发生急功近利、以手代秤、敷衍操作的现象。

2.3质量管理的软、硬件跟不上:⑴用软件人的素质方面看。乡镇医院药品经营者有的缺乏基础知识对药材真伪不能够鉴别,也有的对必要的药材养护技术缺乏,药材变质现象频频出现。有的为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把药材质量问题抛在脑后,也不乏那些有意销售伪劣药材牟取暴利的行为。 ⑵从硬件方面看。由于自然资源减少的趋势明显,有限的地道药材产量根本无法对市场需要进行满足。再加上繁杂的中药品种没有鉴别的有效科技手段,不可避免地造成混用与冒充那些外形类似、同名异物品。

⒊对中药调剂工作改善的建议

3.1建设高素质的中药调剂人员队伍:医院领导必须摒弃重医轻药思想,大力把高学历药学人才引进来,并不断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人员绩效考核和加深与员工沟通等方式,把中药管理队伍建设好。对中药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育要加强,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让他们把良好的从业形象树立起来。

3.1把完善严谨高效的管理机制构建起来:教育与管理并重,以制度来管理人。搞好中药调剂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医院药品管理这样一个综合体系来说,必须把药品采购、质量检验、炮制加工、中药配方、贮藏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以制度来层层把关各个环节。具体的中药调剂工作必须抓管理抓程序规范操作,坚持"三查七对"(即:查处方内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患者姓名、床号、时间)制度做好处方调剂。还要对中药调配方法进行积极改进,在对配方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把调剂剂量误差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 颜正华,临床实用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612。

[2] 贾金凤,中药处方及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10): 5-6。

篇5:乡镇人大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乡镇人大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8个建制乡镇,乡镇人大代表371名。每个乡镇人大配备专职主席1人(目前

没有配备副职和工作人员)。

二、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乡镇人大的工作基本上是维持日常运转,因为诸多原因,除少数乡镇外,大部分乡镇人大在届中没有召开例会,也没有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评议等活动,没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更没有依法监督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当前乡镇人大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乡镇人大自身职权行使不够充分。表现在各乡镇人大主席注重抓中心工作,却忽视了人大自身工作,也就是所谓“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通过调研,发现不少乡镇人大主席对人大工作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人大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明确,造成不能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代表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还不高。各乡镇人大各项工作制度也不够健全,已有制度落实不够,缺乏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乡镇人大自身建设欠缺。乡镇人大的人员较少(光杆司令),经费紧张,办公条件较差等问题在调研中反映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是乡镇人大宣传工作比较薄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不够,不少干部群众对乡镇人大工作还缺乏了解,认识上还有的认为人大是“摆设”、是“牌位”等这样那样的偏见。此外,县、乡镇人大之间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县人大要切实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

四、对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乡镇人大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最前沿,它对保证宪法和法律在基层的正确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权力机关,乡镇人大是广大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形式和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乡镇人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实施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但从实际情况看,乡镇人大权力普遍虚置,处于边缘化状态,其权力最薄弱、角色最尴尬、权威最虚弱、体制最不顺的状况,很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

(一)乡镇党委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乡镇人大的工作。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乡镇党委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人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乡镇人大在基层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认真研究和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向人大主席提出任务和要求;从人员配备、经费、办公设施等方面对人大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应该在乡镇设立人大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二)乡镇人大在工作中要自觉坚持和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主动配合党委的中心工作,是人大工作永恒的主题。乡镇人大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好党委的意图和重大决策,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发布决议、决定,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执行。要坚持并逐步规范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人大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和组织的重要活动,要报请乡镇党委批准。日常工作要主动向党委请示和汇报,取得党委的重视和支持。

(三)乡镇人大要摆正位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不以监督者自居,对政府工作既监督又支持,要明确监督是手段,支持是目的,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要通过对政府工作评议、视察等方式,行使乡镇人大监督职权,支持和推动政府工作开展。

(四)要积极开展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作用。要进一步强化乡镇人大的工作,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认真召开例会以及开展调查、视察、执法检查、评议等活动。要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密切同代表和选民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及时处理和反馈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乡镇人大真正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民主渠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人大的各项活动制度。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五)要加强乡镇人大自身建设。各乡镇人大主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强化自身素质。要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适应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克服“二线”和“摆设”思想,在工作和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要逐步建立代表竞选机制,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代表竞选是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代表素质的重要基础手段和重要支柱。要摆正位置,扮准角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人大的作用和价值,用工

作和成效扭转人们对人大的模糊认识和偏见,在基层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6: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依法行政是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要依法治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臵,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乡镇一级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现阶段推进基层政府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在于乡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由此笔者针对当前制约乡镇一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

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相当部分法律法规质量粗糙,执行难度大 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乡镇一级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何实施这项工作却没有明确规定。

(二)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顺畅

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构建完善、系统、顺畅的工作体制。目前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从机构设臵情况看,政府法制机构的设臵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镇一级政府未设臵专门的机构。从人员分配来看,以我省为例:省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25名,抚州市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11名,我县法制办目前只有2人。由此可以看出,依法行政工作体制呈现出上强下弱的“倒三角”态势,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对“事”不对“人”,影响政府法制机构权威。政府法制对于违法执法人员的处理只有“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理权,严重影响监督效果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权威,自我县设立法制办以来,还没有直接处理过一起行政人员违法执法案件。

(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配合 行政执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工程,涉及社会各领域,涉及政府各层次,所以行政执法不但要求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但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机构设臵的不合理性,基层行政机关各自为政、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在乡镇集贸市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中,派出所、工商、税务、环卫等行政执法机关往往互相踢皮球,谁都不想管。工商所只管发照、环卫所只管发证、税务局只管收税、而对于欺行霸市、违反治安、脏乱差的行为一概不管,听之任之,往往造成市场管理的一大难题,造成执法的“真空”。又如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土地违法者拒不履行时,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在实际中,许多集镇违章搭建正是城关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集体建设经营的,村委和居委的工作经费支出往往来源于此,由此造成处罚决定往往很难执行到位。

(四)“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 由于我国“权大于法”的人治传统思想影响至深。旧的观念和旧的习惯积淀太深,极难转变,一些基层干部法制意识状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惯于按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对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较差,加上少数领导干部臵国家的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压法。基层行政执法机关往往能省一个环节就省一个环节不按程序规范操作。如:乡镇计生部门在征收社会抚养费中还是靠集中人力强制,不讲也不会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

(五)行政争议的解决渠道单一

近年来,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成主流。如:通过随机抽查20个县效能办信息监测点反馈的信息,知道县信访局办公地点的有15个,知道县政府法制办办公地点的只有2个,了解县政府法制办承担行政复议工作解决行政争议的一个也没有,实际中,这两个单位都在县政府大楼办公一个在一楼一个在十楼。一方面信访工作量大,与之相对的行政复议悄然无息,行政复议机构的设臵仅停留在法制机构兼职,实为内设和名义上的合署办公,县政府重信访轻复议的现象普遍存在。信访救济不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有效途径,行政争议要纳入依法解决的渠道,行政复议和信访的功能定位背离依法行政的整体要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降低越级上访的数字,完成维稳任务,乡镇一级政府往往给上访群众一定的优待政策,致使上访户得到不应得的利益,导致部分群众争先效仿,信访量逐年加大,形成恶性循环,有的甚至将上访做为敛财的途径,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在村一级组织存在阻力 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村两委班子往往学历水平低,年龄结构大,法制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村两委会的依法办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导致国家政策法规在村一级实施遇到阻力。有的村委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出卖宅基地,导致监管出现困难。在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尤其是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拉票贿选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根治。

二、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1、行政组织层次过多影响了依法行政的准确性和效率。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层次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多达5级,这样多的层次往往是中央的政策包括行政法规当贯彻到基层时就会大打折扣,“一本正经”到了乡镇一级往往成为“胡说八道”。复杂的行政机构为依法行政设臵结构障碍、管理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不可避免地出现疏漏,而且机构越复杂,疏漏的机率就越大。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就会形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出现一些行政功能真空,很多事务没有机构管的现象,在无形中为政府行政机关依据法定职权进行管理设臵了结构上的障碍,为依法行政增加了机构因素的难度。

2、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一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力度不够,上下迎合的多,打不开情面。二是外部监督大都流于形式,媒体监督没有放开。三是能够对执法人员起直接监督作用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其享有的权利、司法救济方式以及投诉渠道不甚了解,不会运用法律武器,也不敢投诉。四是一些涉及行政执法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大多数是由行政执法部门起草的,容易出现强化部门权力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的倾向。

(二)主体素质方面的原因

乡镇一级政府机关干部往往将领导的“指示”、上级的红头文件看的高于法律,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尚未成为他们的主导意识。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思想意识和基本法律知识的还有欠缺。有的认为法制机构可有可无,设与不设不会影响工作大局,不愿在法制机构建设上下功夫,花力气。有的认为政府法制机构只会按法律框框办事,缺乏灵活性,不会领会领导意图,是“死脑筋”,视为自己行使权利的障碍,不愿让法制机构人员参与重大决策。有的把法制机构当作收拾残局的工具,决策问题不事先征求法制机构意见,等到问题难以解决,不可收拾时,再交由法制机构处理,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条条框框,使法制机构限入“两难”境地。

三、推进乡镇一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对策建议 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行政执法难早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必须做到:

(一)加强和改善行政立法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任务繁重,许多法律不能及时制定,这就需要加快中央的立法步伐,特别是加强地方的立法工作,以适应行政执法工作对法律法规的需要,前提是坚持地方立法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原则。尤其是省、市一级应加快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和制定工作,既可以照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又可以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结合实际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将合理化建议反馈给立法工作人员,促进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做好法律、法规和规章清理、编纂、立、改、废工作。

(二)加快行政机构改革工作

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以行政机构改革入手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乡镇一级设立专门的政府法制机构或者扩展现有乡镇司法所机构职能,强化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转变当前“信访多过信法”的现象。二是进一步精简乡镇机构直至取消乡镇人民政府这一行政管理层次,避免过多行政组织层次影响了依法行政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加强行政法制宣传教育

篇7: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内容提要:农业税收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为将农税征管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提高全体农税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笔者根据**区农税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管理的5点建议:

1、转变体制,提高对农税工作的认识;

2、加强与乡镇政府间的工作协调,保持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

3、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提高代征人员对农税工作的认识;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税干部的业务素质;

5、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农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税征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农业税收征管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对农税干部队伍(乡镇代征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农业税收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农税征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税源分散、税额小、农户多、征收人员少、征收难度大的特点,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税征管干部队伍,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农税工作的需要,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方针,确实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完成农业税收的征管工作,责任重大。

一、**区农税干部队伍的现状

由于我市农税的征管形式是委托乡镇财政所代征,代征人员主要来源于基层乡镇,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能力较弱,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对农税干部的管理,努力促进农业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对全区19个镇的65名农税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学历结构分析

中专以上学历15人,占总人数的23%;高中以下学历50人,占总人数的77%。

2、年龄结构分析

35岁(含)以下18人,占总人数的27.7%;36—45岁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33.8%;45岁以上25人,占总人数的38.5%。

3、性别结构分析

男同志49人,占总人数的75.4%;女同志16人,占总人数的24.6%。

4、从事财税工作结构分析

从事财税工作3年以下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43.1%;3—10年的12人,占总人数的18.5%;10年以上的8人,占总人数的12.3%;乡镇体制改革后新从事财税工作的17人,占总人数的26.1%。

二、存在问题

1、体制弊端

2001年农税征管职能划转后,征收管理机关是市、区(县)地税局,征管形式是委托乡镇财政所代征,农税代征人员代表地税机关行使职能,地税机关与代征人员只是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代征人员多数是兼职,其工作重点是乡镇政府编制岗位的工作,影响了农税征收的专业化程度。代征人员的管理部门是乡镇政府,人员的调配、轮换、交流由乡镇政府决定,代征队伍相对不稳定,给农税工作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素质不高

经调查统计,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在现有的代征人员中有69.2%的人员未从事过或只有较短的农税工作经历,高中以下学历的占77%。由于代征人员多是兼职,且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乡镇财政或其他工作,致使业务学习的重点未能放在农税业务上。虽然部分同志通过在职学习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但也未能系统地学习农税专业知识,造成了代征人员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和政策水平比较欠缺,给农税征管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加强对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管理的建议

加强对农税代征队伍的管理,应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税征管干部队伍。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体制,提高对农税工作的认识。

将代征人员的管理纳入地税系统,按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我市地税系统现已为代征人员发放

了税服和检查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将代征人员编入各区域税务所,让他们接受规范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系统的税收政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加强与乡镇政府间的工作协调,保持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

在现行体制下,地税机关要主动与乡镇政府沟通,加强对农税工作的领导,改变农税干部的人员现状,增加专职农税干部的比例,将学历较高、有农村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农税岗位。为保持农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代征人员的调配应与税务机关进行协商,定岗人员在5至10年内不应做大的变动,以利于农税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开展。[找文章到大 秘书-/-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3、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提高代征人员对农税工作的认识。

克服农业税税额小、税源分散、不易征收和征多征少对税收总量无大碍的思想,提高对中央“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国家税款必须应收尽收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农税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为农户服务的公仆意识,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树立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税干部的业务素质。

在现有的代征人员结构下,要搞好农税工作,必须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方位进行培训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从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使广大农税干部逐步掌握税收政策、税源监控、税款征收入库、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征收和管理水平,为早日实现农税信息化管理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考核,充分调动农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篇8: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主要内容

乡镇兽医站承担的职责中与防疫有关的主要内容:宣传贯彻发展畜牧兽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免疫与强制免疫的动物防疫的组织与实施;动物疫情调查、监测与报告;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

1.1 宣传贯彻法律法规

主要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使辖区养殖户深刻认识到防疫是依据国家法律规而定, 防疫工作开展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畜的安全和养殖收入的高低。

1.2 动物免疫

1.2.1 动物计划免疫。乡镇兽医站组织开展动物计划免疫。主要目的是对未出现的疫病进行预防, 能有效控制可能暴发的疫病。特别是对于疫病常发区域、周边地区存在疫病暴发而使本地区受到潜在威胁的地区等, 定期开展计划免疫, 对于有目的性地控制动物疫病暴发作用显著。

1.2.2 强制免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 第十三条规定, 对于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目前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的疫病有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强制免疫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乡镇兽医站负责国家规定的动物传染病强制免疫组织实施[1,2,3]。

1.3 免疫抗体监测

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疫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但接种疫苗的预防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疫苗质量、接种方法、免疫程序、动物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等均影响抗体的作用发挥。因此, 有必要对群体进行疫苗接种前后的抗体水平监测, 通过血清学监测, 准确掌握抗体水平, 从而科学地制订免疫程序, 有利于提高免疫效果。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

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和本地实际情况, 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职责、预防接种技术、疫病的综合防治、样品采集、免疫操作规程和疫苗免疫注意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 等法律、 法规知识; 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知识[4,5,6,7]。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规模不一, 免疫措施难以实施

近年来, 畜禽养殖方式逐渐发生改变, 由散养发展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但是零星分散养殖也依然大量存在。禽类养殖方面, 大部分农户养殖规模都不大, 以放养为主, 计划免疫与强制免疫往往难以有效实施。

2.2 养殖户防疫观念落后

部分养殖户防疫观念落后, 不配合防疫工作, 这与动物购入方式改变 (部分动物销售人员上门推销) , 养殖数量少, 有关部门服务不到位有关;对于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 仍有部分养殖户担心免疫后会产生副作用或影响食用而放弃免疫。

2.3 免疫抗体监测存在问题

免疫抗体监测方面, 养殖户认知度不高, 配合程度低, 样品采集难;样品采集分布不科学、样品数少;采样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样品保存不规范等。

2.4 动物防疫员培训不到位

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存在组织难度大、参与人员多、技术参差不齐、培训效果差等问题。

3 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防疫意识

采取电视、广播、宣传单、宣传栏、宣传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宣传活动, 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以形成广大养殖户能自觉、主动、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防疫工作的良好局面。

3.2 加强动物免疫抗体检测

在搞好强制免疫工作的基础上, 加强动物免疫抗体检测, 给予检测专项工作经费和采样补助经费, 并抽样检测以确定免疫效果, 对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的及时补免。

3.3 加强无害化处理工作

对动物尸体、畜禽排泄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 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建立统一的动物尸体发酵池, 加强对动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3.4 春秋季集中防疫与日常补免、补防相结合

春秋季集中防疫针对的是国家强制免疫规定的动物传染病;日常补免补防主要针对零星购买而未进行免疫的动物。要有效落实日常补免补防难度较大, 只能通过动物防疫员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 了解各农户新购动物免疫情况, 并及时进行补免;强制免疫期外购进的动物要及时进行补免;同时需做好国家强制免疫规定的动物疫病范围以外需要进行免疫的动物传染病工作。

3.5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培训

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着艰巨的村级动物防疫工作, 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应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加强对基层现有人员的培训管理;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防控技术等的培训, 对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乡镇兽医站担负着宣传贯彻法律法规, 辖区动物防疫的组织与实施, 动物疫情调查、监测与报告,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等有关防疫方面的职责, 动物日常防疫工作涉及人畜共患疫病控制和人畜健康安全。分析了目前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以期为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内容,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奇光, 徐铭锋, 杨志峰.浅谈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J].中国畜牧杂志, 2001 (1) :44-45.

[2]严金火, 徐东峰.大悟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 2001 (1) :40-41.

[3]戚斌, 甘谈银.高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探索[J].四川畜牧兽医, 2001 (6) :13.

[4]方妙华.谈新时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定位与取向[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1 (5) :29.

[5]吴明华, 李维召.潞西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现状调查及解决方法的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 2001 (1) :15.

[6]方妙华.新时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定位与取向[J].浙江畜牧兽医, 2002 (1) :26.

篇9: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方案

一、前言

乡镇统计工作的职能不仅有一、二、三产的日常统计业务、临时统计业务,还有社会范畴内的人口、治安、社会保障、临时性统计业务、各种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工作,以及进行统计培训、执法检查等。乡镇统计工作中种类繁多、千头百绪的统计任务和统计人员素质薄弱、统计设备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严重阻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乡镇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做好乡镇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前提,数据质量关系到每一次统计任务的成败。在乡镇统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不断深入农村及乡镇集体、私营企业,农村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设备装备良莠不分,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统计工作的进行速度和所提取统计数据的质量。我们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扎扎实实的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和乡镇经济的全面发展。现将阻碍乡镇统计工作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任务繁多

调查工作需要很多数据,而且最近一些年的报表有增无减,而且有越来越细致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农业、工业、人口普查任务中,负责调查人员的统计范围和统计任务非常大。这样就需要从其他部门调取工作人员,这些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并非统计专业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业务学习,这样就降低了统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人员缺少的情况下,统计站人员要进行各种详尽调查,这样会使统计工作人员出现疲劳工作,延长工作时间的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统计调查的进度和质量,从而对乡镇统计工作起到消极负面的影响。

2.速度毁坏了质量

调查的质量是调查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调查的生命,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要调查的质量,一旦质量出现了问题,例如统计调查结果不实,存在虚假,那么一切的统计调查工作都是无用功,也失去了其意义,正所谓“事倍功半”。任何一项统计调查任务都有其固定的调查时间,只有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调查者才能够给出一个准确、满意的调查结果,任何急功近利、不切实际、想超额完成工作的心态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有害的,更为甚者还会毁坏调查结果的质量。但现实情况常常是领导着急要报表,基层统计人员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常常在完成本该细致、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时草率、马虎,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就会导致只有调查速度而损害了调查质量。

3.调查方法、设备落后

在乡镇统计工作调查中,需要调查的数据千头万绪,光日常报表包括工业、农业、劳资等。许多乡镇统计站还在继续用计算器和算盘最为主要的调查工具,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不但速度慢,还极易出现差错,一旦出现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从头修正、返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势必在客观上增加了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若有专门的统计汇总系统,乡镇统计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我国要想进入强国之林,必须要解决这些困难,万事开头难,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度过重重的考验,历尽艰难险阻,最终会达到胜利的顶峰,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

1.统计报表简约化

调查报表在乡镇的调查基础上要尽量简约化,将在内容设置上重复的报表进行合并、删除,改变传统的调查方法,寻找简单、实用、可行的调查方法,选择简单易行或一次性的调查方案,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乡镇统计工作的效率。

2.质量为核心,速度为辅助。

在乡镇统计工作中,一旦工作任务减少,乡镇统计人员就会集中力量做好一项统计工作,从而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俗话说“宁咬仙桃一口,不啃烂杏一筐”。只有为乡镇统计工作人员留够了充足的调查时间,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追求质量才是乡镇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3.乡镇统计硬件设备配置有待提高。

由于全国乡镇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各大中城市存在严重差异,在一些在大中城市中早已普遍使用的统计技术软件平台,目前还无法在普及所有乡镇,这就造成了许多从事最繁重统计工作任务的乡镇统计人员使用着最落后的统计技术设备。联网直报和PAD机还有待在广大乡镇统计人员中进一步普及,乡镇统计工作离人员人手一部电脑,人手一部PAD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统计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基本问题。虽然做到以上建议,乡镇统计工作中还会出现其它各类问题和潜在矛盾,但只要各统计部门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解决好了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些基本问题,其它各项次要问题都会土崩瓦解,迎刃而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乡镇统计工作必将发挥它应有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明好.蒙城县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16+38.

[2]王建君.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0,09:274+276.

篇10: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玉阶

乡镇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主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目的是推动法律

法规的有效实施,推动政府工作深入开展,推动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依法行政。

一、乡镇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乡镇级的人大代表大部分是农民群众,因代表的思想文化素质、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或缺乏政治责任,履行职责热情不浓,鉴别是非能力不强,把参加人代会、主席团会议视之例行公事,审议报告“原案通过”,调查视察“走马观花”,执法检查“蜻蜓点水”,评议工作“泛泛而谈”。加之因不了解和掌握内情、内幕,致使知情监督少,在审议监督和表决问题时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甘当“表决器”,从而影响监督实效。

2、乡镇人大工作机构编制少、人员少、年龄普遍偏大,工作实在是力不从心。加上人大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常常缺乏物质保障。人大工作经费不足,工作条件较差,也已成为制约人大监督工作的障碍和瓶颈。

3、一些乡镇人大班子主席、副主席多味兼职,分管行政事务,忙于经济建设“中心”、抓办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等等“实事”。这不仅没有充裕时间和精力真正专心专职全身投入人大工作,而且人大工作被旁移。

4、乡镇人大因没有常委会,很多事情只能等到每年一次的人代会才能解决。每次例会政府向代表作一次全年的工作报告,由于时间跨度大,很多问题往往时过境迁,不利于开展监督工作。有的则认为乡镇工作头绪多,经费缺,或存在怕麻烦、图省事思想,一年一次的人代会准备仓促,时间短,有的乡镇人大例会会期甚至只安排一天或名义上的2天,在听取报告后,接着作决议,安排讨论、审议的时间少,不能充分发扬民主,或剥夺了代表的审议监督权。

二、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对策。

1、组织代表培训。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乡镇人大的监督作用,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水平。要结合党委政府开展的读书活动,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宪法》、《监督法》、《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监督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坚定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积极主动地做好乡镇人大监督工作。

2、尽早安排布置。为认真做好监督工作,乡镇人大年初就要在认真总结上年度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和重点,作出全年监督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在时间安排上突出一个“早”字,每年第一次人大主席团会议上要确定本年度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监督什么、何时监督,怎样监督,及早准备,在监督内容上要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建设中心和工作大局,做到年年有所不同,年年有所侧重,年年有所创新,切中要害,以确保人大工作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合拍,更符合党委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3、注重监督针对性。乡镇人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行使好监督权,是乡镇人大的重要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把那些事关大局和全局的重大事项以及与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如:粮食直补、低保、救灾救济、新农合、新农保等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兑现情况,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林业、国土、计生三大国策的执行情况作为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人大视察、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真正使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

4、增强监督实效性。为真正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产生实际效果,关键取决于监督工作中提出的建议意见或作出决议、决定后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如果决定、决议、建议、意见没有落实,在跟踪上就无从下手。为提高监督实效,一是建立整改交办制度;二是加强跟踪检查,在交办建议、意见或决议、决定后,要继续抓紧落实,采取电话催办、书面督办和现场督办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对每年听取和审议政府及部门的工作以及把实施人大监督后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取得了什么实际效果,向社会公告其结果,以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监督。四是乡镇人大要从代表建议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中,对人民群众有突出反映,通过督办能尽快见实效,人民群众有直接感知的实事入手,每年确定几件,全力督办落实,一抓到底。只有这样,乡镇人大的监督工作才会取得明显实效。

篇11: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安全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二十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通过对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调查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1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全省除六盘水、毕节2个地区(州、市)有独立的煤炭管理局外,其它6个地区(州、市)、县(区、市)、乡(镇)大多数均无专门的煤炭管理部门,地、县两级煤矿管理部门均由乡镇企业局兼管,多数只有煤炭管理科,没有安全监察科,全省产煤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大多数乡(镇)煤管站已撤销,由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站兼管。在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人员中,大多数为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少数为事业编制人员,煤炭管理人员一般1~3人。

1.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地(州、市),县(区、市)、乡(镇)三级煤炭行政管理部门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虽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近年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隐患,也是管理严不起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以前的工作均从煤矿管理费中开资(含事业编制人员),现今上级部门已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由于有的煤炭管理部门财政紧张,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不能按时到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安心、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热情,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心不强,有的安全检查人员不懂,查不出问题。有的未尽心、未尽责,煤矿

安全检查工作存在死角。

1.3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

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均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他们也想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管理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没有长期打算和远期目标,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有的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从上至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趋势。

1.4领导调动频繁

1998年“关井压产”以来,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调动频繁,至今,大多数均全部更换。由于煤矿是地下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工作环境差,煤矿井下作业点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有害气体等灾害的危害,新领导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管理、监督和责任制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1.5煤矿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有的煤炭管理部门未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对煤矿检查到位,有的只有检查,没有落实,有的未建立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跟踪落实档案。没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找差距,抓整改。煤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等。

2对策及建议

2.1从人的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

从全省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根据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和无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建议各级煤炭管理部门配备1名主管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目前所有不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人员全部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煤矿安全执法证书者方可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只有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才能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健全煤炭管理机构

建议地、县级设立煤炭管理机构和煤炭监察机构,重点产煤乡(镇)设立煤炭管理站。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层层分解,处处落实和把关,变领导负责为全员负责,变领导关心为大家关心,真正的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地、县级煤矿管理部门和重点产煤乡(镇)配备一名主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总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3聘用合格的领导干部

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管事部门的总工

程师或主要分管领导是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和独立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有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能撰写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报告或提出重要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熟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中去。要从指导方针上、措施对策上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飞跃,要知道如何扭转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要知道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商家的投资环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政策环境。要能够为今后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推广介绍引进国内外商家的煤矿建设项目、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煤炭洁净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高效燃烧、煤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脱硫等技术)项目,要能够为将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2.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煤炭安全管理队伍

上一篇:2015年禁种铲毒工作计划下一篇:青冥呓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