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

2024-04-22

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共12篇)

篇1: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

《大道之行也》课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篇1

整个一堂课显得松弛有度,学习目标基本达成。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在探讨问题的时候,我虽然适时地给予了点评和鼓励,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的点评基本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归纳和复述式的。相对学生发言的精彩,我的点评显得软弱无力,反思一下,这样的点评,一定会让学生兴趣索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激扬。

2、在诵读的时间上略显不够,导致当堂成诵有些不够完善,原因是课前没有认真指导好学生预习,没能让学生在课前对预习情况进行分组检查或自查,对学生自觉性估计过高,致使少部分学生没能把课文熟练地背诵下来。

总之,《大道之行也》本来是一篇比较枯燥难懂的文章,在我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虽然还有些缺憾,但我相信,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会弥补本次教学上的不足,进一步创新教学,博众家之所长,尽量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拓展,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并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篇21、课堂总体感觉良好,气氛活跃,学生普遍喜欢大同社会,因此能够踊跃发言,积极配合教学。

2、教学重点难点能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很好的解决。

3、板书设计比较特别,而又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会的特征。

4、教学图片生动直观,引起学生联系课文探讨图片的兴趣。

5、导入不够简洁明白。

6、所用的图片与课文的契合性不大,有点勉强。

7、直接进入教学重点,利的是开门见山,弊的是仅仅依靠学生预习所得来展开课文,学生学习起来有点吃力。

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篇3

反观这节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努力做到声情并茂,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做到抑扬顿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让自己的情感吸引学生。课堂总体感觉良好,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配合教学。教学重点、难点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法的选择,灵活多样,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以及探究归纳法,把课堂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极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活跃氛围,是学生饱尝了语文课堂的乐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得当,这节课,我精心制作了影音课件,图文并茂,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性,有丰富了课堂内容,感性与理性得到了有机结合。板书设计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会”的特征。

这一节课,我基本忠实了课程标准的关于初中学段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基本忠实了课本要求,也基本上吸纳了教参上的教学建议,没有过多的拓展。尽管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孩子们在学习上的障碍还是不少。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文本短小,就塞进去更多以外的东西。课后听课老师反馈,在课堂上,学生齐读、个别读,整篇读,分层分句读,我读,达到25遍之多,最后能背诵。以读带教带学,更多的孩子动起来,读起来,说起来,给予读的方法,给予说的方法,也给予听课的方法。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处理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文以载道,这样的文本,“道”如何处理,度如何把握?一不留神,就滑向了政治课了。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课标,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使用教参,有时会因为教学的日常琐屑疲于应付而忽略。

篇2: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

今年依然按照这个思路讲课时,却发现本届学生毫无兴趣,在我满怀激情引导学生憧憬“大同社会”的美好未来时,甚至个别学生还在下面嗤嗤偷笑。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却不得其解,便找来几个学生诚恳讨教,有学生尖锐地反问:老师你说那个“大同社会”不是很不现实的吗?陶渊明自己也说世外桃源子虚乌有,那么这个大同社会又怎能实现?我们不知道学这么个老古董有什么用!

学生的诘问让我目瞪口呆,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白纸般的思想单纯的顽童稚子,这些九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他们不再轻易接受任何一种说教,而是有所思考又有所怀疑,敢于反叛也敢于创新。教师承担着为民族未来培养人才的重任,育人更应重在育心(灵魂)、育情(情感),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真正以生为本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近学生的内心,这样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才会为学生所接受,才会取得成效。

我重新修正了《大道之行也》的学生探究环节的设计,第二天,在热情赞扬了部分学生的背诵后,抛出了几个问题:

1、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哪些目标?

2、我们现在还超越了哪些方面?(如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

3、你认为这个“大同社会”今后有可能实现吗?

篇3: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

(略)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1)选贤与能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

(3)男有分,女有归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

(5)陶后鲜有闻______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____________

探讨与思考

3.本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桃花源”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小国寡民(节选)

⊙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②。虽有舟舆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④。使人复结绳而用之⑤。

甘其食⑥,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什佰之器:即兵器。古代军队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所以称兵器为“什佰之器”。

②重死:以死为重,即不随便冒险而轻视生命。

远徙(xǐ):逃往远方。

③舟舆(yǔ):船与车。

④陈:陈列。无所陈之:指没有战争,兵器无所陈用。

⑤复:再。结绳:上古无文字,以结绳记事。

⑥甘其食:以其食为甘,以他们所吃的为好吃。

4.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看重)

B.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它)

C.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以结绳记事)

D.甘其食,美其服(使其饮食甜美)

5.就《小国寡民》一文,谈谈老子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与能力拓展

6.试将此文与《大道之行也》相比较,看老子与儒家学者理想的社会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很喜爱“天下为公”一语,常以这四个字作为题字的素材。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先生所书“天下为公”手迹,仅上款有受赠人名氏的就有32件之多。

“天下为公”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儒家学者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视为完美的政治象征。这一理念流传两千余年,已经融入到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

“天下为公”的起源与传承

春秋末期到秦汉之际,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在这样变化剧烈而复杂的“阵痛”中,产生了三种对“理想社会”的看法:农家主张“并耕而食”,道家希望“小国寡民”,儒家则强调“天下为公”。

所谓“并耕而食”,指全民共同参加体力劳动,社会生产自给自足,没有剥削和压迫,产品等价交换。这种理想在当时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却反映了农业生产者对消灭地位差异、摆脱剥削压迫的渴望。

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是让人类回到朴素的原始时代,把社会分成许多互相隔绝的“小国”,人民以个体生产维持生存需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邻国之间更没有斗争,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使机巧无用武之地,民风日朴,最终返于自然。道家追求自然、朴质的思想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其设想的这种生活方式却是难以实现的乌

托邦。

比起农家和道家,儒家的理想社会是构想最完善、可行性最强的。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一篇名为《礼运》的文章,讲的是“礼”的起源与发展,其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包含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是:

大道能够推行的时候,天下为全民所共有。大家选举有德有能的人来治理天下,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大家不只把自家的父母当成父母,不只把自家的儿女当成儿女,让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壮年人能够人尽其能,小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培养,没有配偶、没有父母、没有子女和身有残疾的人都能获得供养。男性各有各的事业,女性各有各的归宿。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家都不肯浪费丢弃它,但没有把它拿回自家的想法;劳动时大家都以不努力为耻,但不是为了自己。这时天下没有阴谋,没有盗窃抢劫的事情,晚上睡觉时,连家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所谓大同。

由此可见,《礼运》篇对“大同世界”的描绘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单纯的理念构想,还提出了一些措施,订立了具体目标。这种较为完善的构想恐怕不是一人一时之言,而是历代儒家学者政治理想的归纳与升华,可以视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然而,由于君权的日渐强化,以及阶级社会的发展,以“天下为公”为目标的大同之世注定在封建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并没有被忘却。晚清时期,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曾经设想过一个“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选举上德”的世界,这无疑是对儒家大同理想的继承。无独有偶,近代政治家、革命家也都借用了这一理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康有为和孙中山。

从1884年开始,康有为就对“大同之理”进行了思考,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以及出国期间目睹耳闻资本主义社会之境况,最终写成《大同书》。在书中,全世界的国家合并为一个“公政府”,实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人不分贵贱,男女完全平等,没有阶级压迫,也不存在父权、夫权的压迫。这种平等、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是康有为心目中的“太平世”,也带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孙中山则没有康有为那样激进,他主张土地国有、大企业国营,但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存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个阶级继续存在,也就是还有剥削与压迫。在他设想的大同社会中,生产力是高度发展的,被雇佣的劳动者也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国家举办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公共福利事业,供公民享用。而“天下为公”,即公选领袖,则是实现大同理想的必备条件,也是大同社会的一个重要属性。

康有为和孙中山所设想的大同世界,在继承儒家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当时的新思想、新知识,如他们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垄断压迫、贫富分化、失业等现象都有所批评。他们的理想虽然没能最终应用于现实社会,但对于近现代社会革命与国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大同世界”的内涵与意义

在儒家学者的认识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从《礼运》篇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一社会的几个特征:

(一)全面的公有化

“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最大特点。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权力是公有的,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不是世袭,而是由公众选举贤能者来执政,这样就不会出现昏庸、无能或残暴的君主。同时,一切财产也是公有的,这一点可以从劳动者对劳动成果没有占有的欲望,劳动时又都不吝惜力量看出来。

(二)人际关系平和诚信

在“天下为公”的社会里,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无忧,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社会成员之间无须互相欺诈、压迫,也就很容易建立起友善关系。以“讲信修睦”四字概括,当无问题。

(三)普遍而深入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大同社会的成员来说,敬老爱幼已经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准则。在这里,人们视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视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主动关心社会。这种“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大同社会的“减压阀”与“减震器”。

nlc202309011936

(四)人无私心,各尽其力

在大同社会里,人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参加劳动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自觉。由于共同参加劳动,一切劳动成果中都有自己的付出(就当时的学者而言,很难设想像当代这样的大规模生产与社会细致分工),所以人们对社会财富十分珍惜,憎恶浪费,也反对私自占有劳动成果。这种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支撑了大同理想社会,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实可靠的社会保障又是这种劳动态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需要指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在人类历史上从未真正实现过。然而,这不等于说“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没有意义。大同社会虽然已被证实只是一种基于部分历史事实的构想,但在历史上,它作为儒家的最高理想,为政治实践订立了很高的标准,也为近代以来有志于救国的仁人志士们提供了一个目标。而且,由于知识分子对“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耳熟能详,当“民主”“选举”等词出现在国人面前时,很多知识分子直接将其与《礼运》篇联系起来,这无疑有助于国人加强对近代政治观念的理解。当然,这一思想对当前社会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

“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现代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加大、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社会矛盾激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得到解决,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确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大同理想值得我们借鉴的,首先是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这种全面覆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今天仍然是我们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就能够有效免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大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经济与文化建设之中,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大同理想中包含着“讲信修睦”的思想,重视诚信与和谐。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不立”的说法,以及睦邻友好的传统。然而,快节奏的社会前进步伐、利益的纷争,影响了这一良好传统在当代的传承。大同理想强调诚信待人,主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大同理想以“天下为公”为主要特点,所谓“公”,主要体现为身份的平等、参政权力的平等,以及生产资料与产品公有带来的财产平等,这种全面平等是大同社会能够存在的合理基础,虽然在古代无法实现,却值得今人借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公”的理念,让全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改革建设带来的红利,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地位、资产、权力等差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儒家设想的大同世界中,君位不世及,只看谁能给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谁能带领百姓进一步发展,这其实是儒家人本主义理念的一种延伸。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人本主义,尊重每一位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每个人都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利益,享受幸福。

篇5:《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

2、教学重点难点能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很好的解决。

3、板书设计比较特别,而又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会的特征。

4、教学图片生动直观,引起学生联系课文探讨图片的兴趣。

5、导入不够简洁明白。

6、所用的图片与课文的契合性不大,有点勉强。

篇6:大道之行也课文反思

10月19日上午第二节,本人主讲了《大道之行也》。通过自己的反思和同仁们的评课,有以下反思。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到。一是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二是学生能了解文本结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三是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参入活动的学生在大道之行也课文反思以上,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在85%以上;四是大道之行也课文反思以上的学生会运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

篇7:《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基本忠实了课程标准的关于初中学段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基本忠实了课本要求,也基本上吸纳了教参上的教学建议,没有过多的拓展。尽管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孩子们在学习上的障碍还是不少。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文本短小,就塞进去更多以外的东西。课后听课老师反馈,在课堂上,学生齐读、个别读,整篇读,分层分句读,我读,达到25遍之多,最后能背诵。以读带教带学,更多的孩子动起来,读起来,说起来,给予读的方法,给予说的方法,也给予听课的方法。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处理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文以载道,这样的文本,“道”如何处理,度如何把握?一不留神,就滑向了政治课了。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课标,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使用教参,有时会因为教学的日常琐屑疲于应付而忽略。

篇8:大道之行也反思总结

原文之前还有一段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事毕, 出游于观之上, 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 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从孔子回答言偃的话来看, “大道之行”先于“三代之英”, 则“大同”社会当指夏以前的社会形态, 过去因而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

《大道之行也》, 全文仅仅107 字, 虽然篇幅短小, 但由于蕴含深邃的哲思, 所以语言较拗口, 如果不懂意思, 背诵起来都有点吃力。对于这些仅仅学过了几篇简单文言文的八年级学生来说, 要想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些孩子浅显的人生阅历使他们无法真正领会孔圣人那种“大同”社会的崇高政治理想。如果老师仅仅照本宣科, 单调乏味地只注重诵读和译文, 即使学生会背了, 会翻译全文了, 也如同鸭子吃蜗牛---- 食而不知其味, 很快就会忘掉,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这篇文章的人文性教育功能。《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很有思想教育性的美文, 如果老师们在上课时适时恰当地补充进去一些与文章相关联的历史资料、名人故事等, 让学生在横贯古今的历史长河中边领略华夏英杰们的大爱情操, 边涵咏诵读这篇经典名作, 真正领会古代贤圣的崇高理想, 就会“化清癯为丰腴”, 使课堂活泼生动、深邃饱满起来, 进而取得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双赢的收效。介于这种思考, 我是从这样几个环节着手补充材料的。

在上课的导入环节, 我先让学生认识一位外国的思想家马克思。用幻灯片投放出马克思的大图像, 并介绍:“马克思, 德国伟大的思想家。170多年前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他和另一位德国思想家思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理想社会形式。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 并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看着学生们一脸佩服的神情, 我又投放出了孔子的大图像, 并接着说:“可是, 在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春秋末期, 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就早已提出了和‘共产主义’相似的理想社会模式, 他就是孔子。他提出的理想社会叫‘大同社会’。可见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个令我们多么自豪骄傲的民族啊!”下面学生们的表情由难以置信渐渐转变为了难抑激动之情, 纷纷交头接耳, 啧啧称叹起孔子来。

在这样的情境下进入下面的朗读背诵环节, 效果就会奇好。果不其然, 在读准音, 充分利用注释理解断句的基础上, 再穿插进去师范读、学生范读、对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 学生们用了十五分钟左右就基本上会背诵了全文。

因为“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所以学生们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疏通句意就更加容易了。学生们理解句意倒不难, 关键是怎样才能真正明白“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这句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的文字。在这个环节, 我穿插进去了“尧舜禅位”和“舜举八元八恺”两个历史故事, 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孔子说这句话的缘由。

学生们大都知道“尧舜禅位”的故事。尧和舜这两位远古时的贤君, 没有把自己的帝位像我们的老祖先黄帝那样传给自己的子孙, 而是通过人民举荐的方式传给了德才兼备的外姓人, 真正实践了“社会权力应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天下为公”理念。这让生活于战乱纷呈、争权夺位、名利倾轧乱世中的孔子怎能不无限向往?而“舜举八元八恺”的故事, 学生们就陌生了, 教师可在此给于补充介绍:这个故事来源于《左传》, 是说从前高阳氏有富于才德的子孙八人, 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 称之为八恺, 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高辛氏有有才德的子孙八人, 世人称之为“八元”, 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这十六个家族的人, 世世代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 没有败落他们先人的名声。到尧的时候, 尧没有举用他们。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 让他们掌管土地的官职, 以处理各种事务, 都办得有条有理。舜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 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 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 做母亲的慈爱, 做兄长的友善, 做弟弟的恭谨, 做儿子的孝顺, 家庭和睦, 邻里真诚。

孔子从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两件事中提炼出了“天下为公”的观念, 又从“舜举八元八恺”一事中提炼出“选贤举能”的观念, 指出了社会管理者产生的途径。由此可见,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 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 它源于“五帝之世”, 又高于“五帝之世”。孔子将这个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郑玄注云:“同, 犹和也, 平也。”既“和”且“平”, 用现代话来说, 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 人人平等。

接着, 孔子无限神往地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幅“大同社会”的美好画面:“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这些美好的生活画面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 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在教学这个环节时, 可以恰如其分地穿插进去中国古今的一些思想家、革命家为了这个政治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故事, 从而使这些理想的生活画面更加鲜活生动起来。

在此我补充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亚圣”孟子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千古名言, 进一步诠释了《大道之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道理。又让学生结合自己刚刚学过的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经典名文来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学生们稍加回忆思索, 就会明白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在此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生活极其幸福, 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最具体呈现, 由此还可以推知, 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你对“桃源”中社会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从渔人在村中受到热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进一步体会“大同”社会的美好温馨。

接着我又补充了清朝洪秀全领导的近代史上最大的“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的“太平天国”起义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洪秀全提出的“有饭同吃, 有衣同穿, 有田同耕, 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 无处不均匀。”的口号和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都是“天下为公”的另类诠释说明。通过这些详实历史材料的补充, 学生们对孔子所描写的“大同”社会的美好生活画面就有了更加具体鲜活的感受。

在 《大道之行也》 的最后一层意思中孔子说道:“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实际上是全文的总括语。孔子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结方式, 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 从而顺利成章地指出, 现实中诸多黑暗现象, 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 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 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同时也透露出孔子对自己所逢的乱世的失望厌恶之情, 所以才会萌生“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的千古慨叹。

很多老师教学思路到此就戛然而止了, 是很遗憾的。因为到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学生的感情还没有达到最高潮, 仅仅是完成了本篇课文的工具性任务, 人文教育的效果还没有完全达到。《大道之行也》 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在这点上, 我国的语文教材和其它国家的相比, 爱国思想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所以在最后完成了本节课知识传授任务的时候, 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他们平时可能很少思考的问题:“同学们, 你们觉得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孔子所神往的‘大同’社会?”下面的同学有的茫然四顾, 有的若有所思, 有的频频点头, 经过了短暂的喧嚣, 学生们都大声纷纷说“是的”。我欣慰地笑着说道:“当然是的!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 终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推翻了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身上的阶级压迫, 真正进入了没有阶级剥削,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变革。”接着我投放了毛泽东主席的大幅照片, 并配有相关的文字介绍。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心灵很有冲击力, 孩子们的表情充满了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我接着说道:“毛主席为中华民族开辟了‘大同’社会的新天地, 接着的一代代国家领导人为了使这个美好的社会更加富强文明, 继续前赴后继, 鞠躬尽瘁, 呕心沥血地奋斗着。你能结合目前我国的现状说说我国政府颁布了哪些法律条令使中国更加体现了“天下为公”的美好风貌?哪些领导人曾发表过致力建设‘大同’社会的精彩言论?”那些平时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则显示了他们的宽广视野, 纷纷踊跃举手发言:上届领导人胡锦涛主席曾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新上任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则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等政治主张。这些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不绝于耳的响亮声音都是对“大同社会”的另一种解读。他们不仅仅是说, 更重要的是去做了:取消了农民的土地赋税、小商业者、小企业的种种赋税等等, 国家还拿出巨额资金补贴农民的耕种问题、帮扶贫困落后的地区发展经济。农村重大疾病医保、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各种保险, 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联合会等各种救济所的设立, 各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使陶渊明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成为了千真万确的现实情境, 是孔子笔下的“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美好生活画面最真切的展现。想必站在历史长河另一端的孔子都会对我们身逢盛世感到艳羡不已的。

到了这个环节, 还要趁热打铁, 继续对学生进行触动灵魂的启迪和教育。所以我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同学们, 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能生逢这样的太平盛世是何等地幸运, 幸福!但是我们能虚度光阴坐享其成吗?我们该为我们的下一代子孙做出怎样的榜样呢?那就是抓住时代的最强脉搏, 珍惜黄金般的青春年华, 好好学习, 增强本领, 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 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竭尽所能地为中国的伟大复兴, 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也不枉来世一遭啊!”看着学生们越来越激动的神情我继续说:“作为站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中国青少年, 你们担负着更加神圣而艰巨的使命,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更要靠你们了。你们可以不热爱分数, 但要热爱知识;可以不追求名次, 但要追求理想;可以不注重名校, 但要注重把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联系一起!最后, 让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中的一段话成为每个中国少年的人生座右铭吧!”接着我投放出幻灯片, 激情澎湃的学生们一起大声朗诵:“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篇9:大道之行也:见素抱朴

张铜彦的书学很有些老庄的哲学意味,不事张扬,不求功利,执着地钻进古代碑帖里,“守寂守寞”,上下求索。他的这种性格仿佛与生俱来。张铜彦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958年出生于冀中平原一个普通人家,14岁参军,曾戎马倥偬20载,1992年转业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2004年,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辞去司局级公务员的领导职位,提前14年申请退休,从帝都的赫赫煌煌中挂冠归隐,从绚烂之极复归淡泊之至,这一行止足证他的人生志趣和艺术主张。

欧阳修说:“善书者以真楷为难。”张铜彦知难而上,花了30余年时间和精力,把研习楷书作为学书的突破口和主攻书体。他先从颜真卿的《勤礼碑》、《自书告身》入手,后追溯魏晋南北朝碑版法帖。其间,那些历经风雨剥蚀的残碑断简激起他心底的波澜,于是他转手重点写碑版,攻《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并对刻石《论经书诗》、《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反复揣摩,取其古朴浑穆之致。其隶书主要研习《张迁碑》、《鲜于璜碑》、《乙瑛碑》、《石门颂》、汉简帛书等,对《好大王碑》、《张迁碑》、伊秉绶隶书用功尤勤。其行书以赵子昂《三门记》、《胆巴碑》、《妙严寺》为根基,进而从《始平公造像》、《圣教序》、《颜勤礼碑》、李邕《麓山寺碑》等书风中汲取营养,熔魏碑、唐楷、行楷书等书体笔意为一炉,笔划浑厚,结体舒展,笔势雄健,拙中藏巧,体现着浓重的“见素抱朴”思想。

“见素抱朴”是老子的学说。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见素抱朴就是用朴实的原本表现自我,这是老庄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这一思想用于书道上,就是追本溯源,到文字的源头去体察书学的本质,而不被后世的纷纭演化所迷惑。铜彦认为,见素抱朴是书法出新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我国书法艺术的底蕴充分开掘出来,才能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探求新意,才能张扬笔墨的表现力,开拓崭新的艺术样式,创作出贴近时代、表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力作。

张铜彦的书艺探索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很多书法评论家纷纷在专业报刊发表见解,研究他的艺术之路和书法主张,分析他的书风所蕴含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来源。

张铜彦从汉魏的碑学中汲取了深厚高古的神韵,并将其发扬光大,推向极致。他所作的魏碑,起止方整,法度谨严,舒展自如:笔力提按顿挫,清晰分明,取唐楷的淳厚及碑之险绝,处处体现着萧散静雅的韵致。他注重书作中的整体气象,从气格、气度、气韵等角度来综合审视和提升作品的品味。他的魏碑内敛的笔势、含蓄的起止、婉曲的线形、刚毅的内质、稳健的结字,充分完成了他心性的外露。他的隶书作品追求大气、厚重、古朴,结体平稳端庄,用笔凝练含蓄,极其体现笔墨的顺涩缓疾,以内蕴丰富、韵味醇厚取胜。他作字时对每一点线都极其用心,从起笔藏锋到收笔回锋,一波三折,丝丝入扣,于朴实无华中洋溢着苍茫的古意。落笔中锋铺毫,并以篆隶的笔法相互渗透,颇见工巧。他的创作是循序渐进的心理流程体验,凭借他对传统的深厚功力与感悟,一点一滴地融化在传统的体验过程中。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说:“一划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亳芒。”铜彦隶书的“点划”都有他自己微妙的处理,在曲折中求得变化,因而其作品从“线性”上看,有一种敦厚的形质。由此可知,张铜彦的隶书不琢磨,不雕饰,如璞玉浑金,显示出大气磅礴、沉雄朴茂的庙堂风格。这种淳朴、平和、敦厚之美,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当然也有着不寻常的高难度,这种重诚实、不伪作的从艺态度决定了他的大将之风,是媚俗邀赏者所难以企及的。

张铜彦无论写何种书体,风格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他不激不厉,从从容容,一笔不苟,没有躁动、粗野,只有安闲、静逸,这在当今浮躁的书坛,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功力”二字是中国书画永恒的审美标尺,而浮躁是功力之大忌。胡适先生有过一句座右铭:“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艺术总是最高层次的较量,一个只长于浮光掠影的书者不可能成为专家。张铜彦是个坐得住冷板凳的专家,他有信心在传统书道上打进去再走出来,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当代书坛的实力派,他的见素抱朴的人格修养和书法主张会把他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殿堂。

篇10:《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

记得有位语文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的确如此,现在的教学工作功利性太强,导致教师和学生阅读文章时总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没能仔细品读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反而舍本逐末地去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表现手法等等,作为一个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要体会文章中的美,首先第一步必须是读,不论是范读,自由读还是齐读,分角色读,都一定要让学生开口,参与其中。

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首先由我范读,学生听读,同时标出难懂难写的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其次,我让一位学生起来朗读,检查其听读的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听课情况,之后请2-3位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听力,找错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最后由我总结,全班再次齐读。“读”只是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要进一步深入文本,“怎么读”就是一个重点了,在反复朗读的前提下,我进而对学生的朗读方法进行指导,如读出文章中提顿、分列、肯定的语气,由我示范,全班再次齐读,这样一来,“读”与“读”之中,境界大不相同。由于本文在内容上简短而又明了,没有多少难懂晦涩的字词,因此,通过不同方式反复的朗读,学生基本上能够感知文章大意,为下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

接下来的任务是疏通文意,这个环节我交给学生分组自己去完成,我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写法,最后在我的点拨下,由他们共同探讨完成这一板块,全班再次齐读课文。

最后的环节是课文分析,合作探究。针对文章内容,我提了三个主要问题,并且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当然,在反复朗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生也能够较快、较准地回答这些问题,完成教学任务。眼看下课在即,我给学生留下一道思考题,“本文描绘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没有共通的地方呢?”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比较阅读的习惯和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三分钟,我让全班再次齐读课文,并且尝试当堂背诵,班上学生的基础较好,大部分能当堂背诵下来。

篇11:大道之行也教案课堂反思

大道之行也教案课堂反思

教案:

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了解大同社会的特点。背诵课文。重点: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难点:文章语言的精美。过程:一、导入:由桃花源引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引出大同社会进而引出本文。介绍《礼记》。二、读背课文。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课文解决重点词语的意思。3读课文疏通文意。5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三、问题探讨: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性是什么?3大同社会美好的前景怎么样?四、读诵课文。具体过程:176班,先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预习,重点自主解决词语和疏通文意。因此上课后,学生直接进行疏通文意环节。各小组找出重点词语解释并疏通选文的意思。然后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文章。接着探讨三个问题。老师巡视,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问题的.答案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答案。接着和同学们共同分析答案。然后,老师根据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学生反复读诵,品味语言的精美。175班因为没有进行预习,因此多加了一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环节。因为175班的同学不宜使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因此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相结合的办法依次进行,文意疏通,问题探讨,背诵等环节。反思:因为有了预习学生能够直接进入滔滔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有的学生预习并不充分,只是等着别人的发言。因此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环节。文章不长内容也比较好理解,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背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也不错。175班没有预习,学生给你学习积极性在打点折扣,效果自然不好。在这样的班课很难上好。讲的快了听不懂,讲的慢了,没人听。讲的深了思路赶不上,讲的浅了,学生便索然无味。兼顾全面的工作真难做。

篇12:《大道之行也》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文言文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

3、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同社会的真正可取之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大同”的社会特征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分钟,教师口述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同学们背诵描写桃花源环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那么究竟《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 作品介绍 2分钟,教师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补充四书五经的知识)

三、 朗读全文 初步感知 5分钟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

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

四、 正音 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10分钟

1、 结合投影读字音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2、解释重点字词(投影)

3、请一位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小组讨论,并对其解释作出分析评价。

4、参考译文

政治上最高理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五、 整体把握,理清课文线索。 10分钟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文章可以分为几层,说说你的看法?

2.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生存的需要)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只要达到了上面三个方面的.要求,大同社会就不远了

六、深入探讨 5分钟

1、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理想,是一个虚构的图景,尽管不能实现,但从这个图景中,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追求。还有对理想的执着。

七、迁移学习5分钟

1、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以洪秀全和孙中山作为例子。

2、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一段话描述你理想中的王国。

八、课堂小结 2分钟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在现代社会中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

九、背诵全文 2分钟

十、布置作业:

A组(学优生):背诵课文,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B组(中等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大同”社会的特征: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上一篇:疫情期间幼儿园开学方案下一篇:衡量一位好教师的十个标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