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蒜启示作文

2024-04-07

砸蒜启示作文(共10篇)

篇1:砸蒜启示作文

“啪”的一声,蒜瓣被拍扁了,我麻利地把它放进厚瓷碗里,拿起捣槌有节奏地砸了起来,为妈妈的“厨房交响乐”增添了新的音符。

别看我现在如此轻松,想当初,第一次做这活儿时,还真费了我不少劲。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中午我走进厨房,见妈妈正准备砸蒜,一时兴起,大声嚷道:“让我来!”我伸手夺过捣槌,信心十足地对着瓷碗里的蒜瓣砸了下去。咦?这蒜瓣怎么这么不听话,纷纷从碗底蹦了起来,有几个还跳到了台面上,仿佛在嘲笑我拙劣的表演。我不由心头火起,瞄准其中一个蒜瓣,狠狠地砸了下去,就听哗啦一声,蒜瓣没捣碎,碗倒是给捣翻了个。

不管了!我将蒜瓣一个个拾进碗里,“乒乒乓乓”地乱砸一通。突然,一个蒜瓣直奔我的脸庞飞了过来,小样儿,我挡!我随手在脸上一抹,坏了!眼睛火辣辣地痛,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吃了这么个大亏,蒜瓣还是依然如旧,一个也没捣碎。

没招了,我只好请教妈妈。原来“绝招”就是将蒜瓣拍扁了再砸。我恍然大悟,赶紧把蒜瓣放在案板上,用菜刀的侧面使劲拍了几下,然后把拍扁了的蒜瓣放进瓷碗里,拿起捣槌捣了起来。哈哈!不费吹灰之力,几下之后,蒜瓣就乖乖地“粉身碎骨”了。

砸蒜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生活琐事,可就是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关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篇2:砸蒜启示作文

这时,正在看书的我闻到了一道让人流泪的味道,我想,应该是妈妈在砸蒜。于是,从来没砸过蒜的我跑到厨房,只见妈妈被大蒜熏得直流眼泪。我心想:妈妈怎么对大蒜怎么过敏,连砸蒜都不会,那对我来说,不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我便一把夺过剩下的三个大蒜,把大蒜的一头剥开,不一会儿,白白胖胖的蒜瓣就剥好了。我把圆溜溜的`蒜瓣放在砸蒜的碗里,拿起蒜槌,使出全身的力气,信心十足地对着碗里的蒜瓣砸了下去,可滑溜溜的蒜瓣却纷纷蹦到边上,我噫砸,蒜一溜,那些蒜瓣毫发无损,安然无恙,好像在故意捉弄我,突然,一个大蒜从容器里跳了出来,跳到了案板上,逃之夭夭了,并且得意洋洋地转了几圈,好像在说:“来呀!来呀!你就是抓不到我!”我气坏了,心想:你要是孙悟空,我就是如来佛,你怎样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还治不了你?

第一次砸蒜失败后,我不得不想想办法了,心想:因为大蒜是圆的,所以不好砸,如果把大蒜变成扁的,不就好砸了吗?现在,就要用到刀了,用刀把大蒜拍扁就行了。我试了试,嘿!这个办法还真行!这时,这些蒜瓣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安静地任我摆布。不一会儿,一大把蒜就被我干掉了,看着碗里泥浆似的蒜泥,再甩甩酸了的胳膊,我开心的笑了。

篇3:民国小学作文的启示

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优秀作文选中选取一篇小学生作文, 将其和当代小学生优秀作文进行比较, 从分析两篇作文差异的角度来透视民国时期小学作文的概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 学生的习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差异。

示例一:

春郊游记

某月某日, 校中放假。课余在家, 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 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 不觉步至山下, 牧童三五, 坐牛背上, 吹笛唱歌。再前行, 青山绿水, 白鸟红花, 杨柳垂绿, 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 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 乃入座。未几, 炊烟四起, 红轮欲坠, 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示例二:

春游徐州

星期六, 我们五年级同学和老师, 一起去游览徐州这个古老的城市。

早上6点30分, 在洒满朝霞的春风里, 客车奔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同学们欢乐的歌声钻出车窗, 洒向一座座长满翠柏的高山, 飞向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 飘进一个个开满花朵的果园。

“徐州到了!”不知谁叫了一声。车刚停稳, 同学们就像一群出笼的小鸟, 纷纷跳下来。随着老师, 我们来到了彭园:通过正门, 踏上绿树掩映的小路, 急切地朝东北角奔去。

那里是游乐园。里面有转马、撞车、飞机、船……虽然我没来得及坐一坐, 可心里却美滋滋的。走出乐园, 我们又来到动物园, 里面有东北虎、孔雀、猴子……最使我难忘的动物是猴子, 它们坐着、躺着、吃东西的姿态, 和人多么相近!一颗颗圆圆的脑瓜, 一双双调皮的眼睛, 一对对大招风耳, 还有一张张富有表情的脸, 它们的一悲一喜, 一怒一乐, 都和人十分相像, 尤其是那一双双“手”, 简直和人一样灵巧。

10点钟我们又乘车来到云龙山。我们开始攀登这一级级台阶, 来到松鹤亭, 只见那松鹤比老师还高, 白羽黑翅红头顶。单腿挺立, 翅膀展开, 长颈往后扬起, 尖嘴朝天, 好像正要鸣叫着飞向蓝天。

绕过松鹤亭, 我们走到了长廊:长廊很宽, 内两侧是一通到头的长凳, 朱红的柱子对称排列;顶部有历史图画, 色彩鲜艳, 形象逼真, 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难忘的春游就要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 徐州!

以上是两篇小学生写的关于春游题材的作文, 第一篇出自民国小学生模范作文选, 第二篇出自现代小学优秀作文选。上述两篇文章同是写春游, 却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读者争相评价现今的小学生作文与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相去甚远。继而把矛头指向现今的教育, 批评现今的“应试教育”和“应试作文”。

其实大可不必为民国版和现代版小学生作文的差异惊叹, 因为二者时代不同、背景不同, 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人们在对当代语文教育失望的同时, 对民国语文教育采取了褒扬的态度。尽管这种态度对于当代语文教育未必公平、客观, 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民国语文教育的独特价值。

读者不难看出, 第一篇文章意境恬淡、优美, 颇有古典诗词中的田园之美。文笔优雅生动, 情感细腻真实, 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语言之美、韵味之深。让我们感慨的是, 骑牛的牧童, 炊烟与茅亭, 都已经不是如今的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了。而第二篇游记, 以时间为顺序, 以游览地点的转移为线索, 真实地记叙了游徐州的经过:游徐州古城—沿途景象—到达徐州—游彭园—登云龙山—告别徐州。层次清楚, 线索分明。在所看到的事物中, 小作者选取了印象较深的两处景观展开描述, 写彭园, 详写了动物园的小猴子;写云龙山, 写了松鹤。这篇游记存在两处明显的不足, 一是景物描写有些单薄, 如写彭园, 只写动物园的小猴子, 其他景物一笔带过, 好像彭园就是动物园, 难以给人形成总体印象;二是观感部分几乎没有写到。

我们确实应为今天孩子们语言表达、想象力的贫乏而担忧。与民国的儿童相比, 如今的学生更多地被拘在学校与家庭里, 更多接触的是数码产品与现代传媒, 他们的视野比以前要开阔得多, 但电脑、电视的直接刺激使得他们动脑筋的机会日益减少。

尽管二者时代不同、背景不同, 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但从一定程度上看, 民国小学生作文可作为当代语文教育和当代青少年教育的一面镜子, 还是能对当今的作文教学有一些启示。

两篇作文同为关于春游题材的优秀作文, 它们之间有共性, 也有差异, 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 作文就是写话, 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一篇好的作文其实就是要有写好“流水账”的功夫。可以看出, 在第一篇文章中, 没有花哨的词句, 全是平实的叙述, 在叙述之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在寥寥百余字里,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等一目了然。即使是当代文豪大家, 都很少有能写出如此高雅如行云流水的文章。第二篇作文以时间为顺序, 以游览地点的转移为线索, 真实地记叙了游徐州的经过。层次清楚, 线索分明。也不失为当代小学生优秀作文。可以看出, 一篇好的作文只有回到语文的根基上, 去追问什么是作文, 扣住作文的基本要素, 回归写作的本真, 才能写出平实但又生动的文章。

第二, “有意思”要大于“有意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两篇作文的结尾有所不同。第一篇作文结尾写道:就灯下而记之。而第二篇则是这样结尾:这次难忘的春游就要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 徐州!由此可见, 第一篇作文作者是觉得春游的经历很有意思, 满足了自己的审美需求, 放松了身心, 所以归来记之。而第二篇的结尾则有模式化、套路化的特点, 对作者来说, 这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春游, 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让他“难忘”, 现在的小学生游记里经常看到类似的结尾。

小学作文究竟要“有意思”, 还是要“有意义”?多年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始终强调学生要写出有意义的文章, 真不知小学生的生活中究竟能挖掘出多少重大的“意义”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 作文命题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会再出现“记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题目, 但很多题目之下的指导文字仍隐隐约约指向“意义”二字, 教材里的课文更有不少来自《读者》之类的“感人”小故事。我不否认这些故事有可能是真实的, 但这些毕竟离孩子的生活太远, 这些故事的意义太多太重了。

第三, 有感而发与命题作文。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 作文教学思路僵化, 学生作文也呈现模式化、套路化的特点。写作成了一种需要应付的作业, 而不再是抒发自我感情的载体。可以看出,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有感而发, 从而归来“就灯下而记之”, 全文半文言半白话, 情趣高雅, 思想深刻, 对祖国的山河有很深的感情, 而这种感情绝不矫揉造作, 真正融于细腻的笔触间, 令人感慨万千。而第二篇也是普通的春游, 全文没有看出什么情感上较大的波澜, 让人感受不到作者对于这次春游的“难忘”, 却还是以这样套路的结尾有些生硬地将全文拔到“难忘”“有意义”的高度, 有些口号化之嫌。可以看出, 这是一篇老师有组织地带领学生春游, 并且事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写的文章, 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 但教师如果能尝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随时随地地写下来, 不过多地要求数量和题材, 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 或许学生作文中的情感会更自然地流露出来。

当然, 单纯地拿来个别民国小学生作文与现今小学生作文简单地进行比较, 评价孰优孰劣, 不足以说明问题。作文教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制约, 但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 其改革和发展也必然要借助积累的经验, 借鉴前人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 民国的作文教学还是能留给今人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时毛主编.民国模范作文[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1

[2]张鸿举.初学作文的常识 (第四版)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53

[3]赵欲仁、朱经农、沈百英.革新的小学国语科教材教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8

篇4:砸蒜启示作文

作文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域外母语

作文教学在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方式方法

和教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

践的经验,特别是重视语言意识、文学和实用写

作能力、个性化、想象力,以及创新精神、探究

精神的培养等,都对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具有积

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对学生来说可谓是最难学习的部分,对老师来说也是最难教的。虽然我们也在实践和理论的层面做了很多研究和讨论,但从整个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国内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梳

理域外作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经验,探讨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改进与革新之路是必要的。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我国写作训练的一大问题是对象不明确。我们曾经询问过许多中小学生:你们的作文写给谁看?学生大多回答写给老师。可以说,除了老师这个读者之外,学生在写作时心中一般没有读者对象,也不清楚自己是用什么身份在写作,因此也就往往无法进入写作情景,写作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与我们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有关。与此相比,域外作文教学的相关教学观念和目标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把“处理好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作为写作训练的基本目标。如:德国在其母语教学大纲中最早体现出对学生语言意识培养的重视,他们要求学生在写每一篇文章时,都要首先弄清文章的读者和对象,然后再决定写作的内容和语言,要求文章写的得体等。日本认为,写作必须要有读者意识,即使没有别人也要给自己看。如关于旅游,若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为目的;写给兄弟看,主要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客看,则要以愉悦为目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一样。这是一种语境的意识,是当下的意识、具体的意识,是掌握活的语言运用的意识。美国母语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应能视种种写作目的的不同,改变自己包括遣词造句在内的写作风格。英国的语文教学大纲则要求16岁的学生在写作方面能够为多种目的写正式信函,要求学生能写出读者接受某一个观点的活动过程。

上述表明,语言意识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我国语文新课标在写作目标的描述中也透露出这种意识,但表述还比较概括。所以,把这个目标具体化,帮助语文教师形成相应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和实用写作能力

域外作文教学目标的另一指向是,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用写作的能力。例如,日本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在战前重视

文艺作品,战后由于“传达社会信息”需要,记录、书信、说明、评论等实用性文体被置于重要地位,所以作文的社会功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受到了重视。美国则注重在日常生活、工作、交际和信息收集中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技能。他们要求学生能够从第一手或第二手参考资料中收集信息,展开调查,写出报告,学会正确引用、改述、摘要,并且适当地引用原著;英国则很强调学生要会写个人的履历、求职申请、正式的信件、笔记和将文字的资料改用图表显示等。不少国家在母语教学中都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德国的作文教学既注重实用写作,也重视文学写作,如要求初中学生要学习写四种文章:1)提供信息的文章;2)提要求的文章和发号召的文章;3)虚构性的叙述性的文章;4)想象性的文章或诗歌。高中则要求学生写:1)事实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2)虚构的叙述性文章;3)诗歌;4)戏剧。他们既重视学生实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重视通过文学体裁的写作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让学生拥有一个高远、宽阔的心灵空间,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

反思我们写作教学的整体状况,不能不承认,在文学和实用写作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有加强和改进的必要。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生活、工作所必须的应用写作能力,不少同学毕业后,甚至不会写诸如自荐信、请假条、研究报告等实用文;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去写文学性的作文,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创新能力。试想我们有多少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写过文学评论或诗歌。我们倒是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写应试的新八股文,导致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的枯竭。这个问题不解决,只能使我们的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写作能力变得越来越低下,适应不了信息社会的要求。我们应当尽快改变中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况,切实从应用和文学两个方面给语文教师提出明确的写作教学要求,改变写作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三、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

美国作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持热忱信赖的态度,努力体验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种理念使美国学生普遍把捕捉个人的独特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深刻透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鲜明的个性当作必需的追求。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越是有独特性的发挥,越是有奇特想象,越是有个人创见,越容易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学生总是把对新意的追求放在作文的首位。反过来这样长期的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全面提升。翻阅美国学生的作文,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写作的题材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对所写对象观察之仔细、全面且有一定深度也是令人赞叹的。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学生的作文说假话、套话和空话的问题还较为严重,独创性、有创意的作文少之又少,而我们的作文评价标准,更缺乏对学生作文独创性的考量。我们应该明确强调作文教学中,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应努力创造有利于让学生表达独特感受的宽松环境。

四、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

确立了明确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之后,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就是通向目标的重要保证。域外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开展了“创意作文教学”。美国的创意作文教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就是著名的语文教师柯维斯,他致力于提高儿童的写作兴趣)就认为,教师定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教学不能给学生作文以有效的指导,应该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视写作为平常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写作就是把话说清楚,学生想到什么就应该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描述他今天放的屁有多么响亮。他们认为写作不一定是文章,写便条、写烤饼、开清单都可以。美国的创意作文教学努力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信念:如果我能把它说出来,我就能把它写出来,如果我能把它写出来,我就能把它读出来。香港创意作文教学也强调教师应让学生们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创作,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多写作、多表达、多运用自己的语言,以发展学生完整的语言系统。他们认为首先是营造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教师面对学生的作文可以从诊断的角度,依学生的意愿修改文章,批改不是给定一个分数就可以了,而是多给他们鼓励。美国有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容许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毫不顾忌语言的形式,即可以不管拼写、语法有没有错误,写得潦草让人看不清等都没有关系,待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后,将它读给同伴听时,再来修改,看怎样表达能使人更明白,使人发笑,使人落泪。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诸如“蠢货”、“笨蛋”的话都不许在教室中存在。他们极力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放手大胆去尝试写作的环境,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束缚还是太多,有些教师不去细致规划和认真实施写作教学的过程就要求学生下笔成文,其结果是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望而却步。总之,解放学生的思想,创造更宽松的写作的环境,应是改进我们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要求。

在作文命题方面,域外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注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为1—10年级的学生设计了500道作文题,如1—3年级可写“我的金鱼缸”,4年级可写“假如我是一个隐身人”,8年级可写“没有目的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等等。这样的题目注意照顾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水平及心理需求,学生就有话可说。

在作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美国一些教师对我们习惯学生做、教师批的作文教学方式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使写作变成了静态的沉闷,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过程。他们提出,如果我们想把儿童培养成真正的作家,使他们需要而且愿意写作,就需建立一套把儿童视作创作者的写作指导计划。如应让6岁作者和一个60岁作者写一篇文章经历相同的历程,特别是一定要让他的作品获得发表,只有发表它才能意识到自己真的是一个创作者。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仿真的动态的作文教学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与他人交流,尝试修改自己的草稿等。这些都对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启发。

此外,美国作文教学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常常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学会探究:如《我心目中的美国》《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这些题目大都是从宏观角度,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他们的研究是多层面的,而且是有一定深度的,因此美国学生的作文须利用很长的时间去做。他们要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如选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去收集材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等,最后才能下笔成文。即便记叙一个人物,如我的父亲(或母亲),学生也习惯于去观察,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得出第一手材料才动手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经历从确定问题到做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取得结论、语言表达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独立工作的状态。通过这种训练,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便会大大增强。我们现在也有不少教师开始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但思想还不够解放,实践上不够放手。我们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体验研究的过程,写出符合写作规范的研究报告来。

五、加强作文教学研究,深化作文教学改革

不断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才能不断深化作文教学的改革。在这方面,域外许多母语教育专家的研究是富有成效的,其研究精神和成果都是值得学习的,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kens)撰写的美国作文教学论著《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WRITING:Research, Theory,and Applications》),对近年来美国的各种作文教学研究结论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一种与之相应的、能够提供给作文教学并能帮助学生获得作文能力的理论——“清楚表达”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之所以自发兴趣阅读能帮助发展写作能力,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获得了一种“为读者而写作”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受潜意识支配而获得的,读者阅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获得写作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获得写作能力后的结果”。因此,作者提出:“学习怎样为报纸撰稿,你必须读报,仅仅只阅读课本是不够的;为杂志撰稿,则宁愿浏览杂志,而不应学习相应的写作教程;要写诗,就读诗;要写富有创见的读书报告,最好查阅读书笔记。”这样,写作者只需面对理想中的读者把想说的意思说清楚就够了,文章自然能写好。正因为这样,这种理论还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好是让学生读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目标最明确,读者对象也容易确定。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些写作教学的建议:

1. 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不能在短时期内形成;

2. 发展写作能力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读大量课外读物;

3. 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而写作逐渐转化为读者而写作;

4. 教师不应让学生迷信作文技巧之类的教条;

5. 教师在作文课上布置作文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是错误的;

6.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排斥一定数量的纯粹写作练习;

7. 应让学生在作文前至少有一个粗略的文章线索或者计划,并作好随着写作和思想的发展变线索的准备;

8. 学生作文时,不要让他过早地整理草稿,应把运用技巧、措辞和标点的推敲推迟到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满意的时候去做;

9. 要让学生写作时在头脑中有文章的整体轮廓;

10. 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应该专注于直接的形式教学,而应该代之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形式经验知识,给学生提供能够促进思想的清楚表达程序。

以上域外教学研究的成果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对一线教师改进作文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有直接的帮助,其中至少使我们对我国目前作文教学有这样几点认识:

1. 目前我国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教师一般缺少明确的作文教学的理念,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都心中无数。他们急需相应的指导。

2. 我们缺少对作文教学内容、范围和难易程度的界定。学校在作文题目和评价的标准上都急需做出调整改进。

3.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对域外母语较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更高起点的研究。对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作文教学的改进的研究结论要积极的加以吸收并用于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

4.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对域外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先对我国部分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和界定,并通过实验不断改进,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渐渐做到有规可循。

5. 不必尽快制定出语文教学各个部分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否则其他的研究都不能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合作研究,是当务之急。

篇5:砸蒜的启示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很多难忘的事。也许是童年的往事,也许是成长的烦恼,也许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也许是一次悲惨的遭遇„„但对我来说,那一次砸蒜是最难忘的。

那是一天星期五的傍晚,我早早地写完了作业,便趴在沙发上观看妈妈做饭,妈妈总说做饭不容易,可我看起来,并不难,不就这么回事吗?这时,妈妈的目光向我投来!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雯雯,你来帮我砸蒜吧!”我高兴地说:“好!不就是砸蒜吗?我就让你瞧瞧,什么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于是,我撸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当把小木棍咂向小蒜头时,蒜子总是向两边溜去,我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成功,我的满心欢喜一下子跌破了底,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当我坐在沙发上气得满脸通红时,妈妈向我走来,笑着说:“是不是没成功?”我点了点头,妈妈说:“没关系,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次性就做好的,往蒜头上撒点盐,增加磨擦力,就容易砸了!做什么事是不能只靠蛮力的,要动脑子,靠智取呢!”我从沙发上一下子跳了起来,充满百分百的斗志,按妈妈教的办法,往蒜上撒点盐,那蒜头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被“定身咒”给定住了,没一会儿,一大堆的大蒜头被我砸好了,我甩下胳膊,会心地笑了!

篇6:砸蒜作文400字

回家后我拿来了一颗剥了皮的大蒜,左看右看,心想:小样儿,不就是把你砸烂吗?有啥难?嘿嘿,看我的绝招!第一招:压!我先用铁勺压大蒜,可是只压出几个印子,好像正裂开大嘴嘲笑我。我气得指跺脚。不得不用出第二招:打!我握紧铁勺使出吃奶的力气砸向‘敌人’,砸是砸到了,是碗被砸到地上摔烂了,而大蒜,正在地上蹦得欢呢。

我找来了主将蒜锤,把大蒜重新放到一个新碗里,然后用力砸大蒜,可大蒜就像害怕打针的孩子,到处乱跑,我急了,一边嘴里叫到“让你跑,看你跑多快”一边加快了砸的速度,这下子大蒜变成了孙悟空,猛地跳起来打中我的鼻子,气得我把蒜锤扔到一旁,大声嚷道:“不干了!”

十分钟后,我慢慢冷静下来,脑子里闪过一丝光:不是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吗?那大蒜一大个很难对付,分开不就行了?于是我把大蒜切成数个小粒,这时再用蒜锤砸,嘿,这下大蒜成了我手下的俘虏,乖乖地很快就变成了一堆蒜泥。

篇7:砸蒜作文300字

“啪啪”,蒜被我砸扁了。我麻利地把它们放进钵里,拿起槌子有节奏地砸了起来,别看我现在轻车熟路,当初我刚开始时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大步流星地走进厨房。只见妈妈刚准备砸蒜,我就一把夺过槌子,对妈妈 说:“妈妈这点小事我来吧!”妈妈眼神中有一股不敢相信,而又欣慰的感觉。我把蒜放入钵里,我说了声;“哈哈,蒜啊,受死吧!”说完我就一个“流星槌”砸 了过去。一看,咦!蒜呢,飞了,还是有人捣乱?我环顾四周,原来蹦到刀板上去了。我又把它扔进钵里,用劲一砸。心想:这下它可被砸扁了吧!一看又飞到锅里 去了。我勃然大怒,一通乱砸。蒜还没砸中,碗还差点成了替死鬼,更可恨的是,那一丝蒜汁,溅到我眼里,眼泪如潮水般涌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没办法,只 得只得向妈妈讨教,学了几次终于会了!

砸蒜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我一定想妈妈多多讨教。

篇8: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

一、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特点

美国各小学非常重视写作教学, 普遍开设了写作课程。教师们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综合的、整体的发展, 小学写作教学是与阅读、说话和听力教学同步进行的。

在美国, 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但有关课程的指导书一般都会列出具体的教学目标, 供教师参考。语言课程指导书对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自由选题, 自由写作, 在写作中自己反思和总结, 最后形成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教师常常布置或者指导学生选择一些研究性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必须思考和分析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完成作文写作任务。

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1. 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 美国教师鼓励学生创造, 提倡在作文中体现新思路、新想法, 提倡提出独特见解。在“创造性作文”的写作中, 教师运用“观念启辉器”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学生展开联想, 开拓作文思路。

2. 命题灵活, 关注实际。

美国教师在命制作文题目、布置作文任务时, 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学生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意识、想象力及生存技能。

3. 强调交流和合作。

美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交互性, 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分享想法。在构思、写作、修改阶段都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 通过适合学生的合作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

4. 注重即时评改和反馈。

在作文评价中, 美国教师常常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他们常常采用“作文评议会”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 即在教师主持下对学生作文进行集中评改和讨论。评改会既可以评已经完成的作文, 也可以评正在写作中的作文, 形式比较灵活。

二、独具特色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为了克服写作困难, 提高写作能力, 美国中小学教师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作文教学方法, 下面对常常采用的三种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1. 作家工作室训练法。

近年来, 人们强烈批评小学作文教学强调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强调句法结构而不重视真实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这些批评促进了作文教学界的反思并形成了对作文本质的新看法和新的作文理论, 过程写作教学逐步兴起, 学生作文从构思、初稿、修改到定稿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 “作家工作室训练法”走进了小学课堂。美国学者Calkins对这种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2]。

现在, “作家工作室训练法”已经成为美国小学作文教学领域的一种流行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激荡思维, 酝酿主旨。

与传统作文教学强调拼写、语法和句子组织不同, “作家工作室训练法”一开始就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就作文内容进行讨论, 通过提问、讨论来激荡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使学生形成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在这个阶段,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 并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 拟定大纲, 再次修改。

在对材料、观点经过分析、比较、综合, 并形成文章主题和主旨后, 学生删除无关的材料和观点, 写出文章大纲。于是, 分组讨论大纲, 互相给予评价和修改建议。个人根据小组讨论得到的建议修改大纲, 然后, 把经过修改的大纲交给教师, 教师评价大纲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再次修改大纲。

(3) 写出初稿, 互相修改。

根据大纲, 学生撰写初稿。在学生写作中, 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写作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根据评价标准,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作文, 提修改建议, 互相修改文章。教师评价初稿, 并提修改建议。

(4) 根据建议, 修改定稿。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 写出第二稿。教师根据标准评阅并提修改意见后, 各个学生根据建议再作第三或第四次修改, 直到达到及格以上标准。

(5) 打印成书, 分享成果。

教师把学生作文的定稿打印出来, 配上封面、封底和插图, 装订制作成书, 并分发到全班每一位学生手上, 供大家学习和分享。这使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

整个作文训练流程可以概括为:思维激荡→决定主题→写出大纲→互相评价→教师评分→再次修改大纲→形成文章初稿→互相修改→教师对初稿打分并提出建议→写出二稿→教师评分→定稿→打印成书。

该作文教学法重视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个别指导, 并且与同学进行了充分交流。它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2. 合作创造性作文。

创造性作文教学最早见于美国爱荷华大学1897年名为“诗文写作”的想象性写作课程,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 它作为一门学习课程, 专门进行想象性的写作创作活动, 如创作戏剧、小说、诗歌等[3]。最近20多年来, 这种作文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层次教育的作文教学中得到广泛传播。小学创造性作文主要是故事和诗歌的写作, 类似于我国小学的记叙文和叙事诗写作。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 写作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独的个人活动。作者心中必须有读者, 而读者影响着作者及其作品, 这就意味着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 因而作文教学应当倡导交际与合作。

合作创造性作文是指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创造性作文教学。这种小学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合作和创造的机会, 使作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学交际活动和一种创新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形式的同伴合作学习, 小学生体验了写作的整个过程。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作文质量。

合作创造性作文的教学方式有:合作写作, 即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每一项写作任务;合作发表, 即在个人作文的基础上合作写出一篇新的作文;合作修改, 即在修改过程中相互提供帮助;相互支持, 即在作文的整个过程中自愿相互帮助[4]。这些教学策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加以采用。

一般认为, 小学生的合作创造性作文教学包括以下主要环节。

激发思路:教师积极创造情境, 包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让学生开拓思路,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形成自己的故事或叙事诗写作思路。合作创造性作文教学主张不对学生的思路作任何约束, 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些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话题供学生选择写作。运用图片和绘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激发叙事文的写作思路。

合作写作:学生采用合适的合作方式, 尝试进行写作。它可以是合作写作、合作发表, 也可以是相互支持, 教师让学生通过合作写出创造性作文来。

共同修改:即相互阅读文章, 提出修改建议, 由作者本人修改或者小组成员共同修改。

提交定稿:在完成修改任务后, 学生向教师提交最后定稿。

评价反馈:教师对作文进行评价, 并给出反馈意见和进一步修改建议。

3. 口述作文。

在小学阶段, 美国的书面作文教学是与口述作文紧密结合的。虽然近年来随着各州加强了州范围内的作文评价并制订了量规, 使得教师更加重视书面作文, 但是口述作文仍然是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口述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书面作文的必经阶段。口头说话应当与书面作文相互配合。口头说话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写作能力也是较好的。

美国学者Mahoney提出的小学口头作文表达训练内容有以下几点[5]。

(1) 连续说话训练。

即鼓励和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教师创造气氛, 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对学生而言, 口头作文不仅仅是说话, 而且是一个语言纠正和学习的过程。

(2) 发音、语调训练。

只有通过开口说话, 才能使语音、语调得到矫正, 而正确的语音、语调是交际正常进行的一个基础条件, 是口头作文被别人正确理解的前提。

(3) 纠正说话错误训练。

口语上语法的错误常常不可避免地在书面写作上表现出来。好的语言是一种习惯。它是实践习得的, 而不是语法规则讲解的结果。通过说话实践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 扩展词汇训练。

在母语背景下, 学生掌握的口头词汇比书面词汇更为丰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运用好他们掌握的口头词汇, 然后逐步转到运用书面词汇。通过口头造句的方法, 可以扩展学生的词汇, 从口头作文转到书面作文。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 所有的作文训练基本上都是以口头作文形式进行的, 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地口头表达出来, 并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句法给予适当的矫正。在二年级, 口头作文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到了三年级, 书面作文才逐渐出现。在整个小学阶段, 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三、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对于解决小学生作文困难问题, 提高作文的创造性, 美国教师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给予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重视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 在作文命题和布置作文任务时, 以命题灵活、话题开放为特色, 学生常常可以自由选题。在选好作文题之后, 学生们开始收集材料, 独立写作。相比之下, 我国的教师注重控制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思路, 作文命题也较为刻板和僵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 关注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教师通常并不是要求学生在课内当堂完成作文, 而是在课外持续一段时间完成后再提交。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伴对作文提供了意见和反馈, 作文写作得到了全程的支持。这样做不是基于考试, 而是基于写作和生活本身的作文让学生真正体会了快乐和成就, 这对学生的写作将产生终生的积极影响。我国很多小学基于应试的作文教学显然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 强化作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让学生相互评阅和修改作文, 使学生在集体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发展写作能力。在写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 畅所欲言, 集思广益, 这对学生写作思路的打开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作文初稿完成后, 同伴反馈是美国写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 是获取修改信息和深化写作主体的读者意识的有效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 学习借鉴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对我国新的小学语文课程作文教学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4. 及时反馈修改建议。

美国小学教师非常重视作文修改。他们认为, 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 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 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有效果。如果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 对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作用就会减小。因此, 美国教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给予及时反馈, 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修改作文和提高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1]Graham, S., Harris, K.R., Fink-Chorzempa, B., &MacArthur, C.Primary grade teachers’i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for struggling writers:A national surve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95 (2) :279-292.

[2]Calkins, L.The art of teaching writing (2nd ed.) [M].Portsmouth, NH:Heinemann, 1994.

[3]Myers, D.G.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1880[M].Prentice Hall, 1996.

[4]Saunders, W.M.Collaborative writing tasks and peer intera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 13 (1) :101-112.

篇9:作文批改的启示

作文批改的范围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凡是观点不正确,内容欠妥当等毛病的,就作思想内容上的批改;凡是有结构紊乱、条理不清等毛病的,应作写作方法上的批改和指导。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应有鼓励性的话语。因为学生的作业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佳平台。如何才能恰当的写好这类批语呢?在具体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热爱学生,改文育人

学生的作文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作文,教师就可以窥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怀着一颗爱心去审视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一次一位自卑的学生在作文里写道:他很想上台演讲(我每次上课之前有个五分钟的演讲),但又怕别人嘲笑自己讲得不好,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我就在他的作文后批道:“走出自卑的低谷,树立自信,相信你的执著一定会让你收获成功!”后来,他在演讲比赛中果真得了奖。他告诉我说,是我的那句批语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就人论文,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过分挑剔。批改时要从学生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要依据学生的特点来批改。优等生的作文语句通顺,妙语连珠,主题明确,当然批改时赞扬鼓励的话也会随之而去,学生也乐于接受。而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没有自信的学生来说,激励、赞扬的批语则更为重要。个别学生写文章时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如老师在批改时只指出缺点、不足,又找不到文章的亮点,甚至再讽刺挖苦一番,这样挫伤学生的自尊,那他下回还敢自己写吗?他只有想办法去抄了。与其让他抄,还不如让他自己写差点,多练点,进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因此,对这类学生要用温暖的语言去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订正,他更正对了,教师就要及时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受写作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进步。

有人说;赞美是一束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教师由衷的赞美和欣赏,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能使其收获胆识、自信、正直。我班有位学生,开始写作时写不成句,我就在其作文中表扬他:你的字寫得不错,后来他的作文不但字写得更好了,错字也少了。我就又鼓励他:“你真了不起,你文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从此他变得越来越爱写作了,有时下午写作文,他上午就迫不及待的跑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下午要写什么,现在,他已基本上能做到语句通顺了。他升级后还特意写信告诉我:是老师的一次次温馨的鼓励性的批语让他有了写作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千万不要忘了鼓励你的学生。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正确的看待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真正地爱上写作,把作文当成是倾吐心声的园地。老师则是他们的倾听者、引导者、欣赏者和启示者。教师的批语是跟学生间接的沟通交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一行行用爱心编织的批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份理解,一种欣赏,一份信任,一种期待。愿更多的老师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从中发现作品之外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赞扬学生,随时播洒爱的种子。不久的将来,相信你一定会收获片片绿荫。你给学生一束温暖的阳光,学生定会还你一个太阳。

篇10:砸蒜作文400字

啪!啪!蒜瓣被拍扁了!我麻利地把它们放进蒜臼里,拿起槌子,有节奏地砸了起来。别看我现在轻车熟路,想起早上做这种活时的情景,还真是费了好大一番周折。今天上午,妈妈因为中午没时间做饭,早上就要把午饭做好,而炒菜就必须要放葱、姜、蒜。这不妈妈正准备砸蒜呢!我走进热气腾腾的厨房,不禁来了兴致:让我来!让我来!我抢过妈妈手中的蒜锤砸了下去,可是淘气的蒜瓣就是不听我使唤,真捣蛋!我定定神瞅准了毫发无损的蒜瓣,狠狠地一锤下去,我惊呆了!蒜瓣安然无恙。我憋足了劲儿用力砸下去,哎呀,我的眼睛!我用手一抹,坏了!蒜汁进了眼睛,我的眼泪像潮水般涌了出来。旁边的妈妈早已笑的喘不过气来。唉!我只好请教妈妈了。哦,原来得先把蒜瓣拍扁了再砸。我赶快照做。果然,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不听话的家伙收拾了。砸蒜,虽然是件小事,却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上一篇:在客运东站开业典礼上的发言下一篇:杉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