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2024-04-13

沿淮地区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共9篇)

篇1:沿淮地区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沿淮地区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从品种选择、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大田整地施肥、移栽、大田管理、收获与储藏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育苗移栽技术,以期为沿淮地区油菜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高雪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迪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颍上,23620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4)分类号:S565.4关键词:油菜 育苗移栽 沿淮地区

篇2: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1 油菜育苗移栽的好处

1) 缓和季节矛盾, 有利于劳力安排, 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本田排水、整地;同时能适时早播延长油菜营养生长时期, 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条件, 增加花芽分化前的干物质积累, 为油菜丰产打好基础。

2) 有利于防除本田杂草。本田移栽期较直播稍迟, 栽前耕地和栽后菜苗发育生长快, 能较好抑制杂草生长, 减少中耕除草次数和杂草的危害。

3) 油菜育苗便于集中管理, 培育壮苗, 按时分级移栽, 使本田苗势一致, 生长整齐。

4) 育苗移栽比直播节约用种。

2 培育壮苗的主要技术环节

1) 作好苗床准备, 选择向阳、疏松、肥沃、靠近水源的土地作苗床;床地播前深挖、炕垡并施足基肥, 再整地作厢。厢宽1.3m, 厢沟深20~25m, 厢面平整, 土粒细碎均匀并无杂草。

2) 适时早播, 按品种特性,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中晚熟品种如秦油二号播期9月上旬, 中熟品种如油研七号、五号等9月10日至15日。

3) 搞好播种质量, 稀播、匀播, 每亩播种量以0.75kg为宜, 即一亩本田用0.1kg种需苗床0.12亩地。播种时, 控制种子撒出数量以反复数次, 尽量使种子在苗床上落粒均匀;撒种完后先喷施农药以防止地下害虫, 接着浇施清粪水, 土干时用量适当增加, 保证种子发芽出苗对水分的需要;浇完清粪水后用作物秸秆盖种, 减少土表水分蒸发, 出苗快而整齐。

4) 作好苗床管理, 种子发芽插脚后及时揭开覆盖物;苗床施用速效肥, 一般施用两次, 出苗后每亩苗床用尿素5~6kg对清粪水浇施, 移栽前7~10d再用同样方法浇施一次;注意防治病虫;干旱严重时, 注意苗床浇水;播种不匀或种量过大, 应注意苗床间苗。

3 壮苗的形态特征

株型矮壮, 节间短缩, 叶序排列紧密, 呈“碗式”苗;根系发达, 主根粗大, 支、细根多, 白根多;根直立, 粗短, 皮层纵裂明显;苗龄足, 绿叶多, 叶片大小适度, 呈正常绿色, 叶柄粗短;无病虫和伤害。

4 壮苗的标准

绿叶数6~7片, 单株叶面积600cm²左右, 最大叶片10~11cm, 最大叶宽8cm左右, 主根粗0.7cm, 根颈粗0.6cm, 根颈长2cm左右。

5 确定油菜适宜移栽期

根据油菜品种育苗期的早晚, 菜苗发育的素质, 前作茬口的整地情况以及季节早晚等方面的情况而定。从季节来看, 以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这一段时间栽苗最为适宜。这一段时间, 土温较高, 菜苗栽后发根成活快, 长势好, 11月份后栽的苗, 菜苗挨返青成活要慢得多。从菜苗的素质来看, 一般要求菜苗有绿叶5~6片, 苗龄在30d左右, 达到壮苗或中等苗的标准, 栽后易成活, 土质条件好, 水分适宜, 也有小苗 (4叶) 早栽的先进经验。苗龄以及苗的大小又决定育苗期的早晚, 中晚熟品种育苗较早, 加上苗床期气温较高, 菜苗生长发育较快, 如秦油二号9月上旬播种, 一般10月上旬即可开始移栽, 而中熟品种适宜的移栽期在10月中旬左右。

6 搞好移栽质量的主要环节

1) 起苗前, 苗床施用起身肥和集中防治病虫。栽前5~7d, 用清粪水加尿素每4~5kg/667m2浇施, 使起苗前势较旺, 苗体健壮, 氮、碳代谢旺盛, 栽后抗植伤能力和发根能力均较强。栽前1~2d, 集中一次在苗床上防治病虫, 使其油菜病虫不带到本田中去,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作好起苗工作。起苗时, 土壤湿度要求稍大, 以使起苗少伤根系。苗床土壤缺水, 应在起苗的前一天浇透水, 使土壤湿润, 水分充足;取苗时要力求少伤根, 多带护根土。因此用手扯苗时, 手要捏紧根颈, 轻轻起苗, 或用锹起苗。起苗时, 除去病苗、弱苗、伤苗和杂苗, 苗按大小分级、分田块移栽。

3) 注意本田移栽质量。移栽时注意要栽直根苗, 不栽弯根苗;栽紧根苗, 不栽吊根苗;栽即起苗, 不栽隔夜苗。做到行要栽直, 苗要栽正, 根要栽稳。

篇3: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高产、抗倒、耐渍良种,目前我县主推油菜品种有赣油杂1号、华赣油1号、湘杂油5号、湘杂油7号和湘杂油763等。

二、培育壮苗

1. 选好苗床土,适期播种。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1~2年未种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苗床与大田的面积比为1∶7。育苗移栽最佳播期,早熟品种以10月上中旬为宜,中迟熟品种以9月中下旬为好,晚稻收获较迟的,应掌握在晚稻收割前30天左右播种,适宜苗龄30~40天。采用撒播方式,均匀播种,播后拍实畦面,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杂交油菜大田用种量1.05~1.5千克/公顷。

2. 合理施苗床肥。秧地平整后用腐熟人畜粪15吨/公顷、过磷酸钙300千克/公顷、尿素67.5千克/公顷,均匀撒施做基肥。施肥后做苗床,宽1.5~1.7米,播种前浇1次透水。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可覆盖少量碎稻草,并浇水保湿,争取早出苗、早齐苗。4叶期前看苗施肥1~2次,每次用稀薄沼液7500千克/公顷或尿素45~60千克/公顷,对水1500千克泼浇,4叶期后控制肥水。移栽前4~5天施好起身肥,浇施尿素112.5千克/公顷。

3. 早间苗稀定苗,培育壮苗。油菜移栽苗要求达到“三七”标准,即绿叶7片、苗高7寸、茎粗7毫米。出苗后要进行间苗,第一次在齐苗后第一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挤苗;第二次在第二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搭叶;3叶1心时定苗,留苗120株/米2左右。

4. 化学调控,防病治虫害。当油菜秧苗3叶期时喷施15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可促使油菜秧苗矮壮,根颈粗壮,绿叶多,叶色深。喷雾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下午喷施,做到细雾匀喷,避免重喷或漏喷。2至4叶期注意对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可用溴氰菊酯、敌敌畏、吡虫啉等喷雾。

5. 分级分批移栽。先移大苗、壮苗,做到带肥、带药、带土移栽,避免损伤秧苗。另外,加强对弱小苗的施肥管理,促其升级。

三、移栽大田

1. 移栽前精心准备。移栽前要开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坚持在晴天爽田移栽,如遇雨天应先开沟排水,不要冒雨抢种。同时,要杀灭田间老草,即在移栽前3~4天,用10%草甘膦7500毫升/公顷或20%百草枯2250毫升/公顷,对水675千克均匀喷施。

2. 适期早栽,适度稀植。适时早栽有利于油菜苗迅速活棵,发根长叶,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冬发,增强其抗寒能力,保证壮苗越冬。秧龄为35天左右,适宜在10月下旬移栽,最迟在11月上旬前移栽完。适宜密度:中熟品种75000株/公顷左右,早熟品种90000株/公顷左右。具体规格:中熟品种行距43厘米,株距37厘米;早熟品种行距37厘米,株距30厘米。

3. 严把移栽质量關。在拔秧起苗、定植时应力求减少对叶片和根系的损伤,多带护根泥土,以促使油菜苗新生根系快生长,做到活棵恢复生长的时间短。定植前如苗床干硬,要在起苗前一天浇水,使苗床湿润,土壤膨松,以便于起苗。移栽时要求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水,并要求每行都要栽直,每棵都要栽稳,根系要栽正。

4. 科学施肥,浇好定根水。油菜移栽前,用土杂肥22.5~30吨/公顷做基肥。移栽时,用45%三元复合肥300~3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105~150千克/公顷,硼砂10.5~15.0千克/公顷,拌适量细土压在根边;移栽后当天或次日用稀沼液浇施,及时供给养分,以促进油菜苗根系生长,早活棵。

四、田间管理

1. 追施提苗肥。移栽油菜成活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稀薄腐熟的沼液15吨/公顷或尿素112.5千克/公顷对水浇施,以利幼苗在寒冻来临前迅速生长,达到壮苗越冬。

2. 重施腊肥,防冻保苗。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如猪、鸡等粪肥,用量15吨/公顷以上,应铺于行间,以达到防冻保暖的目的,此外结合增施钾肥、培土壅根等也可以有效减轻冻害。冻害严重时,要覆盖稻草保持土壤墒情,以有效预防、减轻冻害,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具体方法:用干稻草4500~5250千克/公顷,均匀铺盖在大田畦面的株行间。

3. 补施花薹肥。2月初巧施春肥,用尿素60~75千克/公顷对水浇施,促进抽薹,4月上旬看苗再补施花肥。同时,在蕾薹期或初花期用浓度为0.2%~0.4%的硼砂溶液喷施叶面,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4. 排水防渍。春后要及时清沟理水,排水防渍,以促进油菜根系生长,防止油菜下部叶片过早枯死,提高油菜抗病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龙头病)等。可在3月下旬油菜初花期用70%甲基硫菌灵1.5千克/公顷,或40%菌核净450克/公顷,或80%多菌灵超微粉2.25千克/公顷对水喷施,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等,发生时可用吡虫啉、毒死蜱、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2~3次。

六、适时收获 一般以在油菜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现枇杷黄色(即全田80%成熟)时收割最为适宜,以避免造成裂角损失。割后进行打堆,促进油菜籽充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争取使油菜产量达到最高。

篇4: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1 优选良种

选择优质、高产、较抗菌核病的双低油菜良种。

2 适时早播

中晚熟品种坝区为9 月中旬播种, 其他地区为上旬;中熟品种9 月下旬播种, 早熟品种9 月底—10 月上旬播种。

3 培育壮苗

3.1 壮苗标准

株型矮健, 叶密丛生, 根颈粗短, 叶数6~7片, 叶片肥厚, 叶柄短, 苗高17~20 cm;主根粗壮, 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2 培育壮苗的技术环节

3.2.1 选好苗床地。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较平坦、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作苗床。667 m2播种量0.5 kg左右。

3.2.2 精细整地。因油菜籽粒小, 整地严格, 应做到“细、平、实”, 才能保证播种均匀。苗床按1.3~1.7 m开厢。苗床底肥, 667 m2用腐熟稀粪水1 000.0~1 500.0 kg, 尿素5.0 kg, 过磷磷酸钙20.0~25.0 kg, 腐熟有机肥500.0~800.0 kg, 硼砂1.0 kg, 将肥料均匀撒在厢面, 欠入土中。

3.2.3 适时播种。按确定的最佳播种时间播种

3.2.4 分厢定量匀播。播前晒种1~2 d, 以提高种子酶的活性, 促进出苗。分厢定量并拌适量的腐熟草木灰或细土匀播, 用细土或细渣肥盖严种。

3.2.5 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做到两早两勤。一是早间苗、定苗。油菜幼苗生长较快, 间苗稍迟就容易形成高脚苗、弯脚苗和弱苗。苗床间苗两三次, 齐苗后开始第一次间苗, 拔去拥挤弱苗, 留壮苗。第一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 苗间距保持3~6 cm, 做到苗与苗之间叶片互相不遮挡。第三叶时定苗, 苗间距保持8~9 cm。二是早追肥。定苗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用尿素兑水泼施, 10 d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移栽前一周追施“送嫁肥”。三是勤防病虫。苗床期主要防治蚜虫、菜青虫、霜霉病、猝倒病, 必须早治、勤治, 移栽前一天喷施“送嫁药”全面防治一次。四是勤排灌。干旱及时浇水, 雨淋要及时理沟排水防渍害。

3.2.6 喷施多效唑。在三叶期667 m2用15%多效唑粉剂30 g兑水50.0 kg喷施一次, 可有效控制徒长促进幼苗叶数增加, 根颈增粗, 叶柄变短, 移栽后成活返青快。使用多效唑时注意:一是播种时间要适当提前;二是幼苗长势弱的不施用多效唑。

4 整地移栽

4.1 整地

4.1.1 稻茬田。稻茬田厢宽2~3 m, 理好主沟、厢沟和边沟, 沟沟相通, 预防湿害。一般主沟深50 cm, 宽40 cm;厢沟、边沟各33 cm。在欠地前10 d进行化学除草。移栽前一两天欠细整平。

4.1.2 旱地。前作收后及时深翻, 清除杂草, 施足底肥, 打好厢沟和边沟。

4.2 适时移栽

适时早栽, 移栽时苗龄以25~35 d为宜, 保证在冬前有40~50 d的有效生长期, 确保壮苗越冬。移栽前一天浇湿苗床, 以利取苗。移栽时做到带泥、带肥、带药到大田, 栽壮苗不栽弱苗, 提高移栽质量, 以利返青成活, 促进新根和新叶生长。

5 合理增密

5.1 原则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施肥水平较高, 排灌条件好的地块, 种植密度宜稀, 反之则要加大种植密度;早播早栽的种植密度宜稀, 迟播迟栽的要适当增大密度;植株高、株型松散、分枝部位低的品种, 种植密度宜稀, 反之宜密。

5.2 种植方式

实行宽窄行或等行距移栽, 667 m2植4 000~7 000穴, 每穴一两株。

6 科学施肥

6.1 油菜的需肥特性

优质杂交油菜植株都比较高大, 需肥量较大。667 m2产量100.0 kg菜籽需纯氮8.0~11.0 kg, 五氧化二磷3.0~3.9 kg, 氧化钾7.5~11.8 kg, 氮∶磷∶钾约为1.0∶0.4∶1.0。

6.2 施肥原则。坚持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氮、磷、钾、硼配合, 全程施硼的施肥原则。

6.2.1 底肥足。一般667 m2施廐肥或有机肥1 000.0~2 000.0 kg, 磷肥20.0~30.0 kg, 硼砂1.0 kg, 拌匀堆沤10~15 d, 施入厢面欠入土中或施入窝中。

6.2.2 苗肥早。在移栽成活后或直播定苗后, 及时667 m2施人畜粪1 000.0~1 500.0 kg, 尿素5.0 kg, 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

6.2.3 腊肥重。667 m2施发酵油饼15.0~20.0 kg或复合肥20.0 kg, 水粪750.0~1 000.0 kg或尿素7.0~10.0 kg, 并结合中耕培土, 保冬壮, 促春发。

6.2.4 薹肥稳。薹高17 cm左右时施用薹肥, 667 m2施人畜粪750.0~1 500.0 kg, 尿素5.0~8.0 kg。

6.2.5 花肥巧。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 提高千粒重和含油率。

6.2.6 补施硼肥。油菜属喜硼作物, 缺硼时会产生“萎缩不实症”, 严重减产, 甚至颗粒无收。施用硼肥一般可增产20%以上, 对严重缺硼的土壤可增产50%~60%。因此, 在底肥施用硼肥的基础上, 还应在蕾薹期用0.1%~0.2%的硼砂溶液50.0~60.0 kg (即取50 g或100 g硼砂, 兑水50.0 kg) 进行叶面喷施硼肥, 有利于提高角果数和结实率。

7 加强管理

7.1 查苗补缺

移栽7天后, 对缺苗要立即带土补栽, 保证全苗。

7.2 清沟排湿

理通三沟, 排除渍水, 减轻湿害和病害的发生。

7.3 中耕培土

油菜移栽返青后应及时浅耕松土, 促根壮苗, 清理杂草。

8 病虫害综防

油菜病虫害防治以菌核病、霜霉病、蚜虫和菜青虫为主。采取农业防治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策略。

8.1 农业防治

采取水旱轮作方式, 尽力降低病源基数。盐水选种, 用10%的盐水进行选种, 可有效去除带病籽粒。开好三沟, 防除渍害。优化密植, 建立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摘除老、黄、病叶。

8.2 药剂防治

苗期发病,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 初花期用5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 每隔7 d一次, 连续两三次。同时, 用吡虫啉、毒死蜱等杀虫剂, 防治油菜蚜虫、菜青虫、潜叶蝇两三次, 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参考文献

[1]孙晓辉.作物栽培学 (各论) [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张荣.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区春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3]黄云根, 余虹.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 2010 (12) :16-17.

篇5:浅谈油菜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关键词】油菜;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油菜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是城乡居民的重要食用油,菜籽饼是重要的有机肥料,合理种植油菜是合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调整结构的需要。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的直播油菜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因此,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和培育壮苗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我镇近年开展的优质油菜高产示范片,增产效果更为明显,亩增产20%~22%,亩增收50~100元。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良种

建议选用先油188号、福油188号等高产、高油、抗逆性好的双低油菜品种,每667㎡备足100g杂交油菜种子。

2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9月10~20日播种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上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砂壤旱田(旱地)做苗床,按种植面积15%左右的比例备足苗床面积,每11㎡苗床泼施腐熟人畜粪50kg和过磷酸钙0.25kg,耙细整平后,播杂交油菜种子10~15g左右(播种时可加少量草木灰或细土),播种后用清粪水轻泼厢面至湿润,再用细土或草木灰薄盖种。播种后若遇连晴高温天气,要薄盖1层稻草,并在早晨或晚上适量泼施清水,出苗后及时揭去稻草。1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2片真叶时定苗,3叶期用腐熟清粪水加少量尿素(每50kg粪水不超过100g)泼施促苗。育苗期间注意防治叶面与地下害虫,菜青虫、蚜虫、蟋蟀等可用20%的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3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ml加40%乐果30ml对水40kg喷雾防治。

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当油菜苗有4叶、苗龄在30~35d时开始移栽,本地一般在10月中旬。移栽油菜田可以不翻挖耙细稻田或旱地(实行免耕栽培),只需理好“三沟”(围沟、主沟和厢沟)和清除杂草即可。实行宽窄行打窝分级移栽,净作田地宽行距为60cm、窄行距为40cm、窝距为40cm,每窝双株(双株必须分开),错窝移栽,做到每667㎡6600株左右。200cm开厢的带状轮作地油菜每带栽2行油菜,窄行距为40cm、窝距为40cm,每窝双株,每667㎡3300株左右,移栽时只壅土不按土,栽后每667㎡用清粪水1500kg淋足定根粪水。

4 配方施肥,必施硼肥

在移栽时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用45%的腾升高效复合肥30kg(或每667㎡用過磷酸钙40kg)做底肥;栽后每667㎡用清粪水1500kg加硼砂1.25kg淋足定根粪水;栽后7~10d每667㎡用2000kg粪水加尿素4~5kg做提苗肥;冬至前中耕上厢培土,并每667㎡用尿素7~8kg重施开盘肥。高产示范田要适当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其中,按总施氮的50%、磷肥和钾肥总量的80%做基肥,其余肥料用做追肥。

5 加强田间管理

冬至前中耕上厢培土,防油菜倒伏;开春后及时理沟排渍防湿害,摘除油菜基部老黄病叶,增加田间通透性。

6 防治田间病虫草害

苗床期应重点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可用溴氰菊酯和氧化乐果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通用名?乳油1000~1200倍,或20%通用名?1000~1500倍液防治。苗期根据田间草情采用人工或化学药剂防治杂草,杂草可用50%扑草净100g加12.5%高效氟吡甲灵30~50ml对水50~60kg喷雾防治。

篇6:沿淮地区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 选茬应以玉米或大豆为主, 避免选择上一年使用过莠去津或豆磺隆等高残留除草剂的地块, 秋整地或春整地, 扬施优质腐熟农肥30 m3/hm2, 夹施磷酸二铵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起65 cm小垄, 起垄后镇压, 达待栽状态。

2 培育适龄壮苗

2.1 育苗床的制作

选择小园或田间地头扣塑料小拱棚育苗, 苗床宽1.2~1.4 m, 长10~12 m, 拱高60~70 cm。床面使用充分腐熟农肥2~3 kg/m2、磷酸二铵150 g/m2、多菌灵5 g/m2、甲拌磷5 g/m2, 充分混匀后均匀撒在床面上, 人工用叉子将床土耙匀砸细, 深度12~15 cm, 然后将床面耧平, 达到下种育苗状态, 扣上拱棚提温, 下种前1~2 d将水浇透。

2.2 品种选择

选用早大白、东农303、克新20等中早熟脱毒种薯, 生育期75~95 d, 用种600 kg/hm2左右。

2.3 种薯催芽

育苗前15 d左右, 将种薯放在20~25℃的室内环境下催芽, 方法是在离地面20 cm处用木板做床, 将马铃薯平铺在上面, 每铺1层撒上5 cm左右潮湿的细沙, 种薯铺放高度50~60 cm, 上面用草帘或棉被等盖上, 大约15 d就可全部出芽, 出芽后用刀掰成4~5 cm的薯块, 大小要均匀, 确保每个薯块上有1个芽眼[1,2]。

2.4 摆种育苗

4月15日左右育苗, 选择晴天上午摆种, 薯块芽眼朝上, 间距1~2 cm, 摆400块/m2左右, 摆种后覆土厚度3~4 cm, 将棚膜扣严育苗。

2.5 育苗期管理

2.5.1 苗棚安全管理。

经常检查苗棚, 如有被风刮坏的地方要及时补好封严, 防止跑温散墒影响出苗。

2.5.2 苗棚温度管理。

出苗前, 白天棚温28~30℃, 夜间棚温18~20℃;出苗后, 白天棚温25~28℃, 夜间棚温16~18℃。80%出苗后白天温度不能高于30℃, 如果高于这个温度应及时放风, 防止出现烤苗的现象。夜间注意防寒, 如果夜间温度低于2℃应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防止将苗冻伤或冻死。

2.5.3水分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 视土壤墒情给水, 不能小水勤浇, 应一次性浇透水, 防止出现幼苗徒长现象。整个苗期浇水1~2次即可。

2.5.4 其他管理。

为防止出现根腐病、立枯病或枯萎病, 在秧苗二叶期以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同时叶面喷雾, 隔7 d再喷1次。移栽前7 d逐渐将棚膜全部掀开炼苗, 以便秧苗移栽后适应大田的环境条件。移栽前1 d用600倍液的58%甲霜灵锰锌溶液+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给秧苗叶面喷雾, 以利移栽后秧苗的养分供给和防治疫病的发生, 促进缓苗[3,4]。

3 移栽定植

3.1 移栽时间及方法

5月15日左右终霜期刚过开始移栽, 采取机械豁沟滤水、人工摆苗的方法, 株距20 cm, 保苗6.75万株/hm2, 坐水摆苗后及时将埯封严, 栽苗后用宽65 cm的地膜覆膜, 覆膜放苗后用潮湿的土将苗根处封严, 地膜每隔5 m压1个土带, 防治风扒坏地膜。

3.2 田间管理

移栽后经常检查地膜, 如有被风掀开的地方或被牲畜践踏坏的地方及时用土压严压实。在马铃薯开花前期和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 确保养分的供给, 促进早熟。

4 病害防治

4.1 马铃薯早疫病

(1) 症状。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 暗褐色, 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病斑外缘有暗黄色晕环, 严重时病斑联合成片, 病叶变黄脱落,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2) 侵染循环。病菌在病残体上或薯块内越冬。越冬后病菌首先侵染底部叶片, 病叶上再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进行扩大侵染。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 也能从表皮直接侵入。

(3) 发病条件。生长季节气温高发病重。种薯退化、生长衰老或缺肥的地块易发病。

(4)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是清除田间病残体, 收后深翻, 增施粪肥, 促进植株健旺生长, 可减轻发病;药剂防治方法是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每7~10 d喷1次, 连续3~4次。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1 050 g/hm2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1 875 g/hm2对水喷雾。

4.2 马铃薯环腐病

(1) 症状:病薯表面无明显症状, 仅内部维管束变褐, 呈环状, 用手挤变色部分有乳黄色菌脓溢出。重病薯表面稍有龟裂, 后期维管束变为黑褐色, 生环状空洞, 被其他细菌感染后并发软腐, 整个薯块腐烂。

(2) 侵染循环:病菌在病薯内越冬, 次年通过病薯传播, 采用切块播种时, 切刀带菌亦可起传播作用。病菌或带菌切块播种后, 种薯内、切块上的细菌随水分和养分流动, 沿维管束向上蔓延进入新芽, 以后进入茎、叶柄及叶内[5,6]。

(3) 发病条件:病菌与种薯带病的关系最大, 土壤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种薯带病率高, 或切块时切刀不消毒, 造成切块染菌, 病害重, 如果几年不换种, 病害发生的更重。

(4)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增强品种本身的抗性。二是切薯时做好切刀消毒工作, 准备1盆药水 (75%酒精, 或5%石碳酸, 或0.1%高锰酸钾, 或5%食盐水) , 切薯时每切一刀, 换1把用药水浸过的刀, 切后放入药水内消毒, 如此轮换使用。

摘要:总结了高寒地区马铃薯育苗移栽覆膜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整地、培育适龄壮苗、移栽定植、病害防治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高寒地区

参考文献

[1]李宏丽.塞北覆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 2010 (8) :23-24.

[2]刘世明.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及增产原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1) :87-88.

[3]王芙兰.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 2013 (6) :89-90.

[4]王培伦.春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蔬菜, 2005 (1) :24-25.

[5]王收良, 王效瑜, 吴林科, 等.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3) :56, 61.

篇7:油菜板田移栽技术

一、油菜板田移栽的好处

1. 抢季节、争秋发。油菜播种移栽时间往往与晚稻、棉花茬口的种植时间发生矛盾,同时因常出现“夹秋旱”和阴雨连绵的天气而延误油菜播种移栽期,严重影响油菜产量。采取油菜板田移栽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季节矛盾,而且不受天气制约,比翻耕移栽的提早播期10~15天,10月底就可以结束移栽,从而确保了油菜冬前生长时间,有利于秋发夺高产。

2. 保持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板田移栽未破坏耕层结构,土壤平实,加之“三沟”配套,抗旱排涝明显优于翻耕移栽。同时,由于不翻耕整地能将肥力较高的表层熟土保留在上层,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油菜发根壮苗,迅速搭起丰产苗架。

3. 省工节本,产量高。板田油菜可以省去翻耕、耙田、整地工序,每亩可省工3~5个,节约生产成本60~80元,而且操作简便,产量高,在同样栽培条件下,比翻耕的每亩可增产10%以上。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充分发挥板田栽培的抗逆增产作用,必须采取以下主要配套措施:

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板田油菜宜选用高产优质的秦油7号、中油杂12号、油研10号等中熟品种当家。还要适时早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每亩苗床播种量0.4~0.5千克,苗期须及时间苗、追肥和治虫。30~35苗龄时,要育成6~7片绿叶、20~23.3厘米高、根茎粗0.6~0.7厘米的壮苗,为油菜高产打下基础。

2. 开好“三沟” 防渍促爽。板田移栽油菜,在晚稻收割前7~10天要开好围沟,排水晒田。晚稻收割时要齐泥割稻,随后开好畦沟,同时在大田中间要开腰沟。一般畦宽1.5米,畦沟宽、深各0.2~0.25米,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雨停田爽,这样油菜移栽后扎根返青快,成苗率高。

3. 底肥要足,施肥要早。备足基肥是板田移栽油菜的关键措施。实践证明,板田油菜产量高低与基肥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在油菜移栽前,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2000~2500千克,钙镁磷肥25~30千克,氯化钾5~7.5千克,硼砂0.5千克,加水粪500千克充分拌匀堆沤,移栽时集中穴施,可促进壮苗早发。

4.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油菜要丰收,年前发好蔸。”为了争秋发,板田油菜要在10月中下旬移栽,10月底基本栽完。在栽植方式上,用1把锄头打穴,每穴栽1棵壮苗,每棵苗施1把土粪肥盖蔸,栽后浇1瓢定根水,以促使菜苗迅速恢复生长。移栽时,行要栽直,根要栽稳,苗要扶正;不栽隔夜苗,不栽秤勾苗,不栽吊根苗。要坚持合理密植,每畦栽4行,行距40厘米,株距16~18厘米。秦油7号、中杂油12号等“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中熟品种,每亩以栽8000~10 000株为宜。

5. 加强田管,确保丰收。板田油菜要早中耕、除草和松土,苗期深中耕2~3次,结合进行培土壅蔸,促进根系下扎。板田有效养分集中在表层,前期供肥能力较强,后期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早施苗肥,壅施腊肥,重施薹肥,巧施花肥,促进枝多荚多。同时,要抓好防病治虫。油菜苗期容易遭受蚜虫、菜青虫的为害,可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春后主要防治菌核病,除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外,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可用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各喷1次,防治效果显著。

篇8:油菜移栽关键技术

1、精细整地

前作收获后, 应及时精细整地, 深耕细整。要求做到土垄细碎、土粒均匀疏松、消除大空隙。围沟、腰沟、厢沟配套, 做到沟与沟相通。实现雨停田干、明水能排、潜水能滤。土质粘重, 地势低凹, 地下水位高的田块, 应采取窄厢深沟。一般厢宽1.3~1.6m, 沟深30cm左右。土质疏松, 地势高的田块厢面可适当宽些。

2、施足基肥

基肥能在油菜整个生育过程中稳定而持久地供给养分, 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施足基肥, 能使油菜前期生长健壮, 后期不脱肥早衰, 枝、角、粒发育良好, 有利夺取优质高产。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适当配合磷、钾化肥, 缺硼地区应增施硼肥。基肥用量及在总施肥量中所占比例, 应视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条件而定。如胶泥田, 土壤粘重, 基肥的比例应大些, 可占施肥总量的50%以上, 避免后期追肥过多, 造成倒伏、贪青及开二道花现象;土壤肥力较高, 施肥水平中等的田块, 基肥占总施肥量的30%~40%为宜;土壤瘠落的田块, 应多施基肥, 早施苗肥, 避免追肥过多, 过猛, 造成生长过旺。

基肥中还要注意增施磷肥, 促进油菜根系发达, 叶片生长快, 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有利于增加单株结角数和个粒重, 促进脂肪转化, 提高含油量。在缺硼地区, 应增施硼肥。

3、适时移栽

油菜根系生长以日平均气温12~15℃为宜。温度过低新根发生慢。一般以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3~15℃移栽最佳。

油菜移栽, 除考虑气温外, 更重要的是苗龄。苗龄过长, 延长了苗床生长期, 在施肥足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苗挤苗, 形成高角苗, 徒长苗, 叶片柔嫩, 移栽后如遇干旱或低温, 容易受冻害, 严重时枯死, 造成缺苗。在施肥不足的情况下, 秧苗叶片发红变老, 形成老僵苗。移栽返青后营养体小, 难培育冬壮苗。早熟品种易出现早花减产。苗龄过短, 秧苗瘦小嫩弱, 营养生长差。抗逆力弱, 苗不壮, 移栽后成活慢, 不利于培育冬壮春发, 难获高产。

油菜移栽, 以苗龄5~7片真叶为宜。甘蓝型油菜, 育苗30~40d即可移栽;白菜型油菜, 育苗25~35d, 具有5~7片真叶, 应及时移栽。采用地膜覆盖育苗, 可缩短育苗时间, 移栽时间可以提前。

4、精细起苗

移栽前一天必须浇透水, 使苗床土壤润湿、膨松, 便于起苗。起苗时操作要仔细, 力求少伤叶、叶柄和根系, 多带保根泥土。这样移栽后发根快, 早日恢复生机, 有利于壮苗早发。

5、大小苗分栽

油菜苗匀苗壮, 是夺取优质高产的基础。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 如秧苗生长不均, 仍存在大小苗。移栽时应将大小苗分开移栽。若将大小苗混栽, 由于大苗生长快发棵早;小苗生长势弱, 返青发棵慢, 两者对肥水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造成田间管理不便, 很难达到全田平衡生长, 常常出现大苗挤小苗、强苗压弱苗现象, 对产量影响很大。

大小苗混栽, 生长发育不一致, 抽薹开花不整齐, 给适时收获带来困难, 往往顾此失彼, 照顾晚熟的植株, 早熟的就落粒, 如果一刀切, 对千粒重影响很大, 品质变劣, 产量降低。因此, 应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 移栽时将大小苗分开移, 以确保全田苗匀、苗齐, 利田间管理。

6、提高移栽质量

篇9: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一、培育壮苗 健壮的棉苗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育早,产量高。要培育壮苗,就得做好早备肥料、建床制钵、适期播种和苗床管理工作。

1. 早备肥料。营养钵用的有机肥料应先经过充分腐熟,以腐熟饼肥最好。有机肥料与熟土的配制比例以1∶8为宜,再加适量三元复合肥。

2. 建床制钵。营养钵内径6厘米×10厘米,营养块长、宽各7~8厘米,厚7~8厘米。

3. 适期播种。我县棉花育苗播种期以3月底或4月初为宜,要看天气变化情况,抓住寒尾暖头,抢晴播种。

4. 苗床管理。播前选好种子,下种时进行温汤浸种。营养钵要摆正摆齐,上平下不平。摆钵后分次喷洒浇透苗床底墒水。喷透水的标准为用小棍能顺利扎透钵即可。待水下渗后,每钵点种2~3粒,然后覆盖1层湿润细土,厚度2~3厘米。播种后,立即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踩实,以防风揭膜。

二、加强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可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增温。播种后至齐苗6天左右,要严密封膜以保温保墒催全苗,床温需保持25~30℃,钵体含水30%左右,水分不足应补水。

第二阶段控温。从齐苗到第一片真叶,应降温保湿催壮苗。床温控制在25~30℃,超过35℃需通风降温,做到昼开夜关。

第三阶段保温、补水和防病。从出真叶至炼苗前,应保温催叶促壮,床温以25℃为好,上午9~10时揭膜,下午3~4时覆盖。还要注意防寒流、炼苗、防高温烧苗,遇旱要补水。因低温阴雨易发苗病,可用多菌灵1000倍药液预防,并间、定苗做到1钵1苗,以防产生高脚苗。

第四阶段炼苗,泼洒送嫁肥药。于2~3叶期的移栽前5~7天昼夜揭膜,栽前3~4天用含尿素5%、磷酸二氢钾0.5%和适量多菌灵的溶液泼洒棉苗,若遇寒流和降雨仍需盖膜。

三、加强栽后管理

1. 适期适龄移栽。棉花适时移栽的温度为5厘米地层日平均地温17℃以上。我县移栽适期以在4月下旬到5月5日为宜。这时棉花苗龄40天左右,真叶3~4片,抗逆能力强,有利于返苗。

2. 提高移栽质量。精细移栽是缩短缓苗期、促早发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做到不散钵、不伤苗,轻运轻放,按密度要求摆钵,栽后随即浇透“安家水”。移栽深度以稍低于地面为宜,在淤地垄栽的情况下,宜适当深栽,以利于返苗发棵。

3. 施足“安家肥”。移栽前七天左右在移栽行开沟,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50千克,并浇好底墒水,为缓苗后壮苗早发奠定好肥水基础。

四、加强大田管理 由于育苗移栽棉花存在根系受损伤,栽后需缓苗;棉花发育早,有效结铃期长;生长稳健,株形紧凑,生育协调;侧根发达,吸收能力强;主根浅,不耐旱,易早衰等生育特点: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突出“早”字,实行“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使棉苗早发、稳长、不早衰。

1. 中耕松土,促苗早发。棉苗移栽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但切勿触动钵体;返苗后,可加深中耕,促根下扎;现蕾后,浅中耕保根,分次培土封根,抗风防倒。

2. 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施足“安家肥”的棉田,要稳施蕾肥,亩施硫酸铵8千克,腐熟饼肥25千克。花铃肥要适时重施肥,防止脱肥早衰,施肥时期,一般应比直播棉花提早10天左右。

3. 适时浇水,满足棉花生育需要。棉苗移栽后,一般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如干旱缺墒,可轻浇返苗水;现蕾到初花期,看苗看地适量稳浇水;花铃期是棉花需水的高峰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棉花生育情况,及时浇足水,满足棉花生育需要。

4. 及时整枝,防治害虫。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以7月中旬,当棉株有16个果枝时打顶为宜。同时,由于移栽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好,棉花害虫也相应发生早、为害重,所以要做好虫情测报,及时喷药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局 邮编:457100)

上一篇:写槐花的作文下一篇:轻奢服装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