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文明旅游倡议书

2024-05-04

「版」文明旅游倡议书(共14篇)

篇1:「版」文明旅游倡议书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为切实把全市旅游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上来, 使每一位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市民充分认识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个人,更关乎着忻州的城市形象,真正担当起创建文明旅游环境,展示美好忻州旅游形象的责任。特发出如下倡议:

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职业道德意识;要率先践行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等相关条例,用自身的文明言行带动游客; 要切实履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职责,做好说明、提醒和教育工作,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文明出游,做文明旅游的实践者、传播者。

广大市民要守公德,讲礼仪,摒弃不良习惯,注意言谈举止,文明游览,安全出行;要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禁烟场所吸烟;要爱护环境、保护文物和公共设施,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习俗,以文明的言行举止为自己加分,为忻州添彩。

文明的旅游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呼吁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共创文明、共树新风;要褒扬先进典型,批评不文明行为。要对有损忻州城市形象、违背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说“不”,用公众监督的力量推动文明旅游良好风尚的形成。

文明在脚下,公德留心中。希望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都要树立“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个个都是文明使者”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文明旅游素质,展示忻州文明风采,为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忻州市文明办

忻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

5月2日

篇2:「版」文明旅游倡议书

20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申办活动已经全面启动,本次活动将通过竞演评选出年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竞演采用现场打分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赛城市做出评判,临汾能否最终胜出,网络投票十分关键。目前,全省10个市已经展开激烈角逐,为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申办活动中来,助力我市成功取得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中共曲沃县委宣传部、曲沃县文明办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申办活动的热情宣传者。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是全方位展示我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又一次重要机遇。成为主办城市,政府将在旅游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这对我市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推动文化旅游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叫响“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建设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也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名临汾人、曲沃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树立“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个个都是宣传使者”的责任意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手段,大力宣传主办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临汾灿烂辉煌的`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和丰富秀美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为临汾投票,来临汾旅游。

二、做申办活动的坚定支持者。临汾取得本次活动的主办权,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坚定支持。如果您还没有投票,请用手机微信关注“人说山西好风光”公众号,点击左下角的“投票”,选择“中国根·黄河魂”,点击投票。

三、做申办活动的积极发动者。请广大干部群众不仅自己积极参与投票,还要发动您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一起为临汾投票,特别是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干部群众,以及全县的广大志愿者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用足自身人脉资源,主动利用各种形式介绍临汾文化、临汾旅游、临汾美景,为临汾拉票。也可将此倡议书和投票方法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转发,转发时请务必写上“请为我的家乡临汾投票”。

篇3:分析旅游者不文明行为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现状分析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指旅游者从常住地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主要在“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不符合旅游者身心愉悦和旅游活动效率最大化的相关行为。在“吃”的方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表现在吃自助餐过程中肆意插队,大包大揽浪费食物,而且在公共用餐场所大声喧哗,甚至不顾自身形象语言粗俗或将吃完的食物,包装袋等垃圾乱扔乱丢,对景区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在“住”的方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在夜间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不注意保护接待地的公共设施;在“行”的方面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在乘坐交通工具和景区购票过程中插队抢队,横冲直撞,扰乱公共秩序;在“游”的方面表现在有些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过于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随处乱刻乱画,肆意攀爬景区建筑物,违章拍照,还有很多旅游者在公共游览区域席地而坐脱鞋袜,或袒胸露背的在人多的地方游走,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景区公共环境;而在“购”的环节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在购物时你争我抢,有的为了一件商品不惜恶言相向,大打出手,不但降低了旅游者的素质,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在“娱”的方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在部分旅游者为寻求娱乐,在旅游目的地聚众参与“黄、赌、毒”等违反法律的活动及做出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行为。

(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很多,可以简单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旅游者素质低下、自身的自律意识薄弱、道德观念弱化、环保意识不强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是影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而间接的影响因素是外在的大环境,包括旅游者从小生活的环境氛围,所接触的人和事及受教育的程度。可以说外在的大环境影响旅游者内在的心理,间接的影响旅游者的行为举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是在旅游者内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每天接待成百上千的旅游者,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接待量可能会超过它最大的环境承载容量。如果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有不文明行为,以丢垃圾为例,那么可以想象旅游旺季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的产生,这对景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除此之外,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还可能影响景区基础设施的损耗,环境卫生的下降,使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威胁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寿命,严重降低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二)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游客与目的地的居民频繁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利益的冲突及口角方面的矛盾。不同的游客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带到旅游目的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观念。所以旅游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目的地道德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些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者自身的旅游感受造成影响,大大降低其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舒适度。另一方面,旅游者会把这些惯性思想无意识的带到旅游目的地,将会对当地居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知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甚至会给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对旅游客源地的影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域之间的距离正在日渐在缩小,世界多元化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日渐提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旅游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出国旅游亦是屡见不鲜。当旅游者走出国门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时,也必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程度呈现给了目的地的居民,使之成为对客源地的印象,所以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将有损我们国家的形象,会降低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国际地位,不利于目的地和客源地进行经济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损害。除此之外,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是社会道德弱化的一种现象,道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因此,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刻不容缓。

三、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行业管理制度

对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不利影响,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这些和旅游者直接接触的行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如旅游景点适当增设垃圾桶,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并配备相应的提醒标示物,如禁止吸烟、禁止拍照、不得大声喧哗等,导游将游客带入景区时,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如在向大家宣告行程或注意事项的同时,也提醒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鼓励大家文明出行、文明旅游。

(二)加强相关舆论的监督

如今,人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被传到网络上让公众知道,不文明行为也会曝光与大众面前,这些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旅游者将受到无尽的舆论指责与批评,为了自身的声誉,已经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游客会感到有压力,进行改正,对于潜在的能做出不文明行为的旅游者来说,他们会更加谨言慎行,尽量避免自己触碰舆论的这条高压线。除此之外,媒体也应报到一些正面人物的例子作为典范,让更多的人效仿,更好地弘扬文明精神。

(三)对游客的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工作

旅游部门或教育机构应适时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将正确的旅游的理念及意义,旅游中应有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每个公民,提升他们的自律意识。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互联网等平台做好有关文明出游的宣传,多播放些有关文明行为的公益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强化人们文明旅游的意识,引导人们摒弃不文明的行为,使旅游活动更加文明有序的开展下去。

(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法规

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去约束人们的不文明行为,如旅游者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中可以规定旅游者有依法享受旅游目的地产品设施的权力,但不得破坏目的地的任何设施设备,不得损害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设置最低的道德底线及奖惩措施,再由相关部门监督执法,更为有利的控制人们的旅游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可以鼓励社会的各界人士,企业部门开展相关提升文明行为与自身知名度及声誉有关的活动,参与到文明旅游的行列中,倡导人们文明出游。

篇4:文明旅游三问

传统的文明修养总是以亲近性作为基础。但是,旅游暂时打破了这种亲近性。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化,旅游者必须离开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它最深层的本质是熟人社会关系的搁置,旅游者转向陌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转变所产生的道德后果是,日常的道德规范可能对其行为失去了效力 。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关系中,“对规则的遵守就是全部” 。在诸种规则中,法律规范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因此,以法律规范引导和约束旅游者的言行,实现文明旅游,就成为普遍的共识。当前我国文明旅游最直接的法律治理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它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在施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更应引起恰当的关注,以不断完善和推进文明旅游的法律治理。

第一,“文明旅游”如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这种宏观的法律条文设计为旅游部门制定文明旅游实施细则预留了法律空间,也为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中制定相关的文明旅游条款提供了法律可能。但是,法律并没有对宏大叙事式的“文明”术语做出更加精微的解释。诚然,“文明”的内涵容易取得共识性的理解,可是,“文明”的可操作性判断标准往往充满了纷争。“文明”的判断本质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在文化相对主义的视野中,“文明”的判断必定关联着特殊主义的具体文化境遇,不同的文化社群有着不同的“文明”判断。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兼容、不断融合的多元整合型的文明系统。因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分享着共通的文明观,但是,他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差异的文明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立法气质是普遍主义的伦理精神,它面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旅游时的人、言、事、物和景。于是,普遍主义的立法追求与特殊主义的文明实践之间的冲突必然紧张。

国家旅游局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作为旅游合同附件,要求旅行社、导游、领队和旅游者自觉遵守,规范旅游文明行为,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列举了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和提倡健康娱乐这八类文明旅游规范,每一类规范又分别做出了细分,总共列举了28种符合或者违背文明旅游的行为。它不仅有着表达逻辑上的形式缺陷,而且存在着实践应用中的实质难题。八类概括性的文明旅游规范同其细分的具体旅游行为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容关系?它们是否穷尽了所有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这些禁止或者提倡的具体旅游行为如何操作?“用餐不浪费”是旅游文明。但是,是否只有光盘才是不浪费?饭菜口感或者品种不适而无奈弃食是否是浪费?主观浪费和客观浪费是否需要区分?女士穿吊带裙或者男女在沙滩日光浴,是否违背了“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的旅游文明规范?触摸古建筑的外墙是否构成了对“不攀爬触摸文物”的禁止性规定?多久时间才构成“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这些疑难足以证明,将具有强烈价值判断和道德内涵的“文明”落细为可操作的法律概念,困难重重。

第二,“文明旅行”怎样落实?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如当人完成为人的时候,人才是最好的动物一样,当脱离法律和裁决的时候,人就是最坏的动物。” 法律的威慑源自其固有的惩罚。法律义务如果不以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依托,那么,它就容易沦为一纸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旅游者提出了文明旅游的义务,第十三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违犯后的法律责任仅仅是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依法赔偿旅行社的损失。如果不解除合同的获益更大,那么,即使旅游者违反了文明旅游的规定,旅行社也不会解除合同。对于那些选择自由行的游客,这款法律条文更是鞭长莫及。《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的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大量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虽恶劣,但达不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标准。即使是被列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只在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但是征信机构如何对待,是否会将之列入信用“黑名单”,影响其生产、生活和消费,没有相应的措施。

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是文明旅游的守护者和看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安排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第六十二条规定,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立法的本意是通过强化旅行社和导游的责任,来督促游客文明旅游,及时纠正不文明行为。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仅在第一百零一条对旅行社安排旅游者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做出了相应的法律处罚。导游、领队和旅行社如果没有尽到告知义务,那么,仅能根据第一百零八条“对违反本法规定的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的规定,做出相应的法律追究。但是,由于旅行社、导游和领队的告知、解释、引导和劝阻的法律义务只能做定性的衡量而无法做定量的评估,因此,在多数情况中,明文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被束之高阁。

第三,“文明旅行”怎样入心?当代中国旅游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它意味着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的跃升。但是,实现这种生活方式或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一个有钱、富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人的素质涵养、文化品味、价值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人的精神文明之水准不能提供支持的时候,“旅游”就异化为“庸游”“俗游”“陋游”甚至“恶游”。因此,提升人内在的精神文明之水准,就成为实现文明旅游的核心。文明不仅是外化于行的规范,更是内化于心的美德。因此,文明旅游治理需要任法,但不能唯法。良法可以使人行善,但不必然使人心善。强制人们做正当之事不会使之美德更好,而只是对规范外在的遵从,而美德必源于其内在,是出于正当的理由而做正确的事情。文明作为一种美德,不仅要“外化于行”,也要“内化于心”,而心的化育尤其艰难。人们行为的文明可以来自外在的压力或诱惑,如制度胁迫或者利益收买。但是,人们心灵的文明是人内向的自由之域,可以免受外在的压力而保持本真。于是,在制度或者利益之前的行为文明,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灵文明,就成为表演,沦为虚伪。法律或者制度可以有所作为,但不能无所不为。

以亲近性为基础的传统文明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身份伦理。对方的身份决定了行动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行动力的程度。在身份伦理的视域中,双方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越遥远,彼此间的道德约束力越脆弱。旅游者更多的是需要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 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必定会降低行动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行动力的程度。文明旅游生态的形成需要通过长期而漫长的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改变人的道德心理,形成开放的道德心态,使之从内心真诚地悦纳陌生的人、事、物和景,减少亲近性道德的排他性,逐渐把他人也视为“我们之一” 。惟其如此,游客才能不仅本能地“亲亲”,更会自觉地“爱类”,直至以“天地万物一体为仁”。只有当文明内化为游客习惯性的品质时,其文明的行为才是油然发自内心的意识冲动,才可能以文明为乐或者不以为苦。显然,这种治理效果不能依赖催化的思维方式,而必须借助濡化的思维路径,在一个漫长的时段,精细耕耘,培育游客的文明习惯,涵育其文明品质,由此收获文明旅游治理的效果。

在推进“文明旅行”入心的过程中,我们拥有其它国家或者地区鲜有的重要教育载体。这就是自小学直至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们总是将这些课程视为贯彻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课程,却往往忘记了这些课程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和养成公民行为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强调德育向生活的回归,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习惯。从教育治理的层面来说,文明旅游的实践追求完全可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小学到大学,按照“文明旅游”的根本目标,采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程内容设置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旅游习惯直至文明旅游理念。目前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中,与文明旅游相关的环境保护教育有16次课,占小学阶段所有思想品德课程的10.5%;生命教育有4次课,占2.6%;历史文化教育有12次课,占7.8%。当然,不是环境保护教育、生命教育与历史文化教育的所有内容都直接或者间接同旅游文明有关。因此,有必要将“文明旅游”作为各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德目单列出来。这其实也符合国家主导性意识形态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篇5:旅游景区文明旅游倡议书

国庆佳节即将来临。

为营造和谐有序的节日氛围,树立我省文明好客旅游目的地形象,省文明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向广大市民、涉旅单位、旅游从业者和游客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望大家参照遵守。

广大市民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当好东道主,以热情好客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营造主客和谐氛围,展示山东人好客形象。

涉旅单位要诚信经营,诚实待客,明码标价。

严禁强买强卖、尾随兜售、欺客宰客。

尊重游客合法权益,维护良好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从业者要敬业爱岗,态度亲切,微笑迎宾,努力向中外游客提供规范化、细微化、亲情化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客山东”庄严承诺。

广大游客要自觉遵守《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文明交通,不闯红灯;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不越黄线;安静用餐,请勿浪费;尊重他人,不在禁烟区吸烟;杜绝不文明行为,传播文明正能量。

旅途漫漫,文明相伴。

篇6:文明旅游倡议书

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展示美好xx的旅游形象,是每位市民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在第五个“5·19中国旅游日” 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游客及旅游从业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身为游客,应从自身做起,守公德,讲礼仪,文明旅游。

文明守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位旅游消费者要从自身做起,遵守法规,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旅游。要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注意言谈举止,摒弃不良习惯;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互相礼让,不随意插队;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要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以文明的言行举止展示自身良好的文明素养,为“世博圣地·五彩xx”旅游品牌增光添彩,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二、身为旅游从业者,应以身作则,引导游客文明出游。

旅游从业者要履职尽责,诚信规范。旅游企业及旅游从业人员要认真贯彻遵守《旅游法》,坚持依法诚信经营,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遵循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信守合同,尊重消费者权利;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广文明礼仪知识;坚决杜绝虚假宣传,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要广泛开展微笑服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传播者。

三、身为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各界都应共同努力,共树新风。

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要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宣传贯彻《旅游法》,增强旅游法制观念,树立文明旅游风尚,推动全民旅游素质的提升;要在社会各界中大力褒扬文明旅游的先进典型,对不文明陋习说不;要强化旅游消费监督力度,用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推动文明旅游良好风尚的形成,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推动者。美景供人欣赏,美德让人敬仰,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树形象、筑诚信,热情友爱、安全有序的人文旅游环境,展示xx的文明风采。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因为我们都是xx形象的代言人!

倡议人:应届毕业生网

篇7:文明旅游倡议书

一、旅游消费者要遵德守礼、文明旅游。每一位游客要守公德、讲礼仪,注意言谈举止,摒弃各种不良习惯;守秩序、讲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不乱扔、乱踩、乱画,争做文明的传播者。

二、旅游从业者要以身作则,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各旅行社和所有领队、导游要率先践行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行为指南》等相关条例,切实履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职责,及时做好说明,提醒和引导工作,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文明出游。

三、全盟各景区要深化文明创建,规范服务行为。要加强景区管理,改善服务环境,为游客提供安全、文明、舒适、便利的游览条件。要加强对景区人员的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诚信经营,文明服务,以自身文明带动游客文明。

四、自驾游的人员要安全驾驶,文明出行。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坚决拒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形成安全驾驶、相互礼让的良好习惯。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展示文明阿拉善的亮丽风采。

倡议人:xxx

篇8:文明旅游倡议书

其实在我们国内的景区不也是到处刻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某爱某某一生一世”,等等。新闻里也在报道,游人在黄山、泰山上随手丢垃圾到山下,山上的环卫工人就得费很大的劲清理。如果垃圾被扔下了山崖,他们还得顺着绳索冒着危险下去捡。还有的随手丢弃瓜皮纸屑,认为我不这样环卫工人不就失业了吗?

通过新闻我们很容易看出,我们不经意的随便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麻烦,我们的不要求自己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等我们长大了看到到处刻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某爱某某一生一世”,景区到处是腐烂的垃圾,臭气熏天你还会去旅游吗?这难道还不会引起我们的反思吗?所以我们就更应该遵守景区秩序,不乱丢垃圾、不随地乱吐痰。我们不仅仅要在旅游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要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养成好习惯提高我们的素质。为此,我提出以下倡议:

保护小区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

及时清理小狗小猫的粪便;

浏览景区要遵守景区秩序;

如果有能力要向游人宣传文明旅游小知识;

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篇9:文明旅游倡议书

五一小长假悄无声息地召唤着大家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创造美。

市民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

长沙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需要文明旅游。

拒绝“到此一游”,倡导文明旅游。

为此,我们向辖区内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让我们做到旅游美时美刻、文明随时随地,时刻提醒自己“文明游天下、快乐你我他”、“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出游讲礼仪、入乡要随俗”、“垃圾不乱扔、举止显文明”、“多看美景、不刻美名”、“平安是福、文明是金”,旅途漫漫,让文明相伴。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无论是在长沙,还是在外地,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

倡议人:xx

篇10:文明旅游倡议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

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

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展示美好黑河人的旅游形象,是我们每位市民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

为此,鹿源春社区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文明旅游素质。

认真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习文明礼仪,严格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切实掌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要识别不文明行为的各种表现,明辨旅游活动中的是非、美丑,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二、加强管理,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文明管理、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杜绝粗暴执法、不规范服务等行为;规范经营行为,杜绝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文明经营,诚信服务。

要营造文明旅游的`环境,使广大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

三、积极参与,塑造文明旅游形象。

市民在旅游活动中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拍照摄像遵守规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不长时间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地风俗习惯。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无论是在黑河,还是在外地,时刻要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因为你就代表着黑河的形象!

倡议人:xx

篇11:文明旅游倡议书

全校师生:

世界很大,到处都有美丽的景点,在美丽的景点旅游总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请在尽情享受春光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文明旅游,实际上您的文明举止和行为也是美丽风景的一部分。您在旅行观光的同时,也在向您所到之处的人们展示着自己。讲卫生、懂礼仪、守秩序、遵法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这些日常的公民行为基本规范,在旅游过程中同样是不能够轻易忘记的。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更需要文明旅游。拒绝“到此一游”,倡导文明旅游,为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4、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旅游不仅仅是舒心畅意的游玩,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美好修养的过程。自然美景、和煦春光,再加上您参与营造的良好氛围、文明环境,让心灵与美景呼应,才能构成真正的美。

篇12:文明旅游倡议书

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在首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游客及旅游从业者发出如下倡议:

广大游客应做到:从自身做起,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游览,安全出行,摒弃不良习惯,注意言谈举止;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遵法规、守秩序、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争做文明和友谊的传播者。

篇13:寒假文明旅游倡议书

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展示美好重庆的旅游形象,是每位市民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黄金周即将来临,在此,我们联合多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向所有旅游从业人员、市民和旅行社发出如下倡议:

一、身为旅游从业者,应以身作则,引导游客文明出游。

遵照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等条例,各旅行社、领队、导游需规范经营,恪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信守合同。切实履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职责,每到一处景点,做好说明、提醒工作。一旦发现游客陋习,应及时劝阻,引导游客文明出游。

二、身为游客,应从自身做起,守公德,讲礼仪,文明游览。

在旅行途中,拒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无视禁烟标志、无视禁止拍照标示、随意插队、破坏文物、浪费食物等陋习。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习俗,主动提醒、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和友谊的传播者。境外旅游途中,如遭遇突发事件,可及时拨打“12308”24小时全球领保服务应急热线电话,向当地外交部门求助。

三、身为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各界都应共同努力,共树新风。

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经营。面对有损城市形象、违背社会公德的旅游陋习,应勇敢说不,用公众监督的力量,推动文明旅游良好风尚的形成。

美景供人欣赏,美德让人敬仰,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展示重庆的文明风采。

倡议人:(应届毕业生网)

篇14:暑期文明旅游倡议书

二零一七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已经来临,新建小学官微平台首先祝大家在小长假期间出行平安、阖家欢乐。为进一步树立洛阳市文明旅游新风尚,推进我市文明旅游工作和谐发展,营造文明出行的浓厚舆论氛围,根据上级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瀍文明委[]31号关于做好国庆期间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全民提高文明旅游素质,践行文明旅游行为公约,遵守道德规范,讲究文明礼仪,乘车排队,文明用餐,避免浪费,不乱扔垃圾,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尊重民俗文化传统,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体现良好的文明行为素养。

二、尊重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其他宗教的文化习俗,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防止个人行为给国家和城市形象带来损害,展现我校师生应有的风采。

三、率先垂范,当好东道主。“每个市民都是一处移动的风景。”全社会要共同参与文明旅游,不做“旁观者”;要以东道主意识,积极践行文明城市理念,做好文明劝导、优质服务,展示“古城洛阳,牡丹花都”美好形象。

上一篇:哭李尚书之芳,哭李尚书之芳杜甫,哭李尚书之芳的意思,哭李尚书之芳赏析下一篇:中考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