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林语堂解析

2024-05-03

论趣林语堂解析(精选9篇)

篇1:论趣林语堂解析

《论趣》学案

编写:庞彩花 校对: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趣”的含义,感知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2.体会文章语言风格。教学重点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趣”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知识链接:

1、时代背景: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毕胜论”,中国”毕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2、林语堂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扈(hù)从 足胼胝(piánzhī)摩顶放踵(zhǒng).... 癖嗜(pǐ)掮(qián)客术 ..

2、解释: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

掮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

二、探究文本

1、题目《论趣》中的“趣”怎样解释?

明确:兴趣。“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色?这样的开头有什么目的?

文章开头引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

3、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接踵”的例子有何用意? 作者列举了“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接踵”的例子肯定他们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避免以偏概全。

4、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趣”的?

明确: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论述:(1)在求知上要有“趣”。(2)启发心智上要有“趣”。(3)在读书上要有“趣”。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林语堂的散文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请品味以下句子,并做具体分析。(课本53页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1)我看见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为这四事。明确:作者显然比乾隆的扈从概括得更准确,顺水推舟地将世上困扰人心的事实巧妙而诙谐地说了出来,自然而有趣,我们读着有味,品着有理,嚼着有趣。(2)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是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明确:作者对趣的阐释就像是智者喝茶品人生,淡定从容,而让人顿悟。顾凝远论画讲究兴致,“当兴致未来,腕不能运时”不能作画,林语堂随手采摘的这朵历史浪花就非常恰当而将趣字讲深,讲透,讲明,让人信服。

(3)据里考克说,剑桥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

明确:作者将导师和学生的谈话说得妙趣横生,我们不难想象,拿着这烟斗,喷着冒烟,这导师是如何拷问这学生的。其中因不明而怒,无知而怯,明而悦,悟而喜,种种滋味随这个特别的“冒”字浮现而出。

小结:

《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篇2:论趣林语堂解析

论趣

林语堂

记得哪里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形热闹,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么说?”皇帝问。那位随行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头称善。

这话大体上是对的。以名利二字,包括人生一切活动的动机,是快人快语。但是我想有时也不尽然。大禹治水,手足胼胝,三过其门而不入,不见得是为名为利吧。墨子摩顶放踵,而利天下,就显然不为名利。他们是圣人贤人,且不说。我看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就为这四事。色是指女人,权是指做事的权力,政权在内。不爱江山爱荧人,可见有时美人比江山重要,不能不说是推动人世行为的.大动机大魔力。有能力或权力做出大事业来,不为任何力量所阻挠,为事业成功,也可成为人生宗旨,鞠躬尽瘁做去。为名利死,为情死,为忠君爱国死,前例俱在。

只是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但是通脱最不容易,以前有位得道的大和尚,面壁坐禅十年,享有盛名。一日有一位徒弟奉承他说:“大师,像你做到这样超凡入圣,一尘不染,全国中怕算你是第一人了。”那大师不禁微微一笑。这也可见名心之难除也。

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袁中郎叙陈正甫《会心集》,曾说到这一层。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巴士特(Pasteur)发明微菌,不见得是为名利色权吧。有人冒险探南极北极,或登喜马拉雅山,到过入迹未到之地,不是为慕名,若是只为图个虚名,遇到冰天雪地,凉风刺骨一刮,早就想“不如回家”吧。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所有科学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求知趣味使然的。

我想这趣字最好,一面是关于启发心智的事。无论琴棋书画,都是在乎妙发灵机的作用,由蒙昧无知,变为知趣的人,而且不大容易出毛病,不像上举的四端。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就做到如米颠或黄大痴,也没有什么大害处。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癖嗜。没有癖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变为索然无味的不知趣的一个人了。

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书之趣就来了。无奈我们这种受考试取分数的机械教育,不容易启发人的灵机。我曾问志摩:“你在美国念什么书?”他说:“在克拉克(Clark)大学念心理学。就是按钟点,摇铃上课摇铃下课,念了什么书!后来到剑桥,书才念通了。”这就是导师制的作用。据李考克(Stephen Leacock)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导师一礼拜请你一次到他家谈学问。就是靠一枝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意思。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敞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现代的机械教育,总不肯学思并重,不肯叫人举一反三,所以永远教不出什么来。

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书之趣的。读书而论钟点,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李考克论大学教育文中,说他问过四年级某生今年选什么课。那位说,他选“掮客术”及“宗教”两课,每周共六小时。因为他只欠这六小时,就可拿到文凭。“掮客术”及“宗教”同时选读,实在妙。但是这六小时添上去,这位就会变为学人了吗?所以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今日国文好的人,都是于书无所不窥,或违背校规,被中偷看水浒、偷看三国而来的,何尝计时治学?必也废寝忘餐,而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选自《现代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阅读题目

1、开篇从往来的“两条船”写到“四条船”,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第三段为什么要写“大师不禁微微一笑”的细节,请作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理解“就是靠一枝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这句话中较丰富的内涵。

4、根据文意,说说作者不赞同“读书而论钟点”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1、从传说引出所要议论的“趣”的话题,进而指出世俗人生的“动机”里,其实不限于“名利”,同时还说明世上有不在“两条船”与“四条船”上的圣贤。

2、得道大师也喜欢所谓的“盛名”,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要做到“通脱”、除去“名心”,实在不容易。

3、这句话的内涵有这样几个意思:学问要谈,导师善于启人心智;青年与导师一夕话,胜读十年书;青年读书,要讲顿然妙悟。

篇3:论趣林语堂解析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任教经历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的感情生活

烧掉结婚证书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金玉良缘的秘诀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把一枚金质胸针献给廖翠凤,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

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

而自己却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的作品赏析

林语堂在《无所不谈》中的《闲话说东坡》、《记纽约钓鱼》、《记游台南》和《论西洋理学》等,最体现开放的丰富和舒展的美丽,也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上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他认为:“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⑦正为此,林语堂欣赏金圣叹的《水浒传序》。该序开篇兜头一句:“人生三十未娶,不应更娶;四十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突兀而来,完全是感兴之言。而全文慨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大谈朋友聚谈之乐,与《水浒传》并不搭界,借题发挥而已。有人肯定要指摘金圣叹文不对题了。可文不对题又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作者淋漓致地发抒了自己心头涌动着急欲出口一吐为快的人生感悟。也正因为憎恨“规矩”,林语堂觉得奇怪,像金圣叹这样的通达之人和不羁之才有时也会犯糊涂,不知不觉地困倒于章法句法之下不能自拔。他写道,金圣叹批书专门替作者算一抑之抑,一结二结,并满口“妙哉,妙哉”,真是矮子摸大象,摸不着头脑。⑧林语堂同时指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等,循文思自然的波浪涌现而成,其千变万化,犹如危崖幽谷,深潭浅涧,毫无匠心的经营,而因缘际会,自成其曲折崭岩之美,不是明堂大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

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自由写作态度与梁实秋恰好相反。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这是苏东坡的话,林语堂衷心认同。梁实秋则以为此是“才人高致,非常人所能企及”。又说,徐志摩为文,尝自谓跑野马,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一类,虽然才华横溢,究非文章正格。

篇4:林语堂语录

1、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力。  2、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4、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5、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7、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8、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9、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0、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11、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林语堂《有不为斋随笔》  12、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13、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14、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5、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16、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17、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18、我认为智慧是在于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例如,我们不是神--以及一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换言之,智慧包括:对生活的智慧和常识。  19、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20、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21、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22、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23、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24、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25、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篇5:林语堂语录

1、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3、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4、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5、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6、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7、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8、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9、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10、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11、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2、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13、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14、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经典语录)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15、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16、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17、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18、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19、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20、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21、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22、蚕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23、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24、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25、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26、美人鱼

篇6:林语堂语录

2.世人有可与言者,有不可与言者。 ——林语堂《啼笑皆非》

3.如果意志坚强,定可超脱物境。有时一人有相当的聪明毅力,什么沮丧失望都可化成一幕啼笑皆非的把戏。 ——林语堂《啼笑皆非》

4.钢铁,钢铁,钢铁——液流的,闪烁的,凝固的,变黑的钢铁。在吼声隆隆的熔炉前,人们体温增高、火气盛旺,虽想用脑思索,但是思想已染有钢铁色彩;不禁又怕自己,又怕自己所发展的威力。 ——林语堂《啼笑皆非》

5.天下事莫不有个时宜。 ——林语堂《啼笑皆非》

6.武力如果用得彻底,那么被逼的人,必怀怨望,因此使用武力的人,必得变本加厉,欲罢不能,终必残酷虐暴而后止。武力如用得不彻底,那么根据武力原理,岂不马上露出弱点,而产生绥抚、欺哄、屈服、妥协、贪安等政策。 ——林语堂《啼笑皆非》

7.这时代的人的头脑,都是生钢模型中打出来的,所以非用精神熔炉软化它不可。我们必须熔其硬质,清其杂淀,而炼成成熟之思想理智。 ——林语堂《啼笑皆非》

8.人类总要继续生存,要过合理安乐的生活。如果我们取得了胜利,而失落了灵魂,那怎么办?——林语堂《啼笑皆非》

9.如同“万物恃之而生”的河流,她的丰富灿烂的生命,将造福人群。她将居众人之上,但是人家不会觉得她的压力;她走在众人之前,人家不会去陷害她。因为她将以仁义克己为天下劝,而运用韬光养晦的玄秘力量,开辟世界大同的新纪元。因为她有力量行善,所以能不倾覆;因为她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不败。因为她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争;因为她不居功,所以其功不可夺。这是我梦想中的美国。可能实现吗?——林语堂《啼笑皆非》

10.如果系铃有术,如果苏联肯接受人家发给他的牌,如果玩牌的人都不打盹,如果大家技术一样高明,或玩法一样鲁莽,或一样小心,或一样老实,或作弊通风的手段一样高明;最后,如果玩牌的人彼此间都友爱信任,大家都不开口,那么牌也玩不成了(即无大战)。 ——林语堂《啼笑皆非》

11.今日不乏蔚然大观的专门科学知识,但是今日最高明的和平科学家,也不过是解剖专家,深知学理,只能告诉你感觉神经什么地方最迟钝,臀部什么地方最厚,等到人家鞭你的时候,可以从容忍受,甚或感觉机械律之必然性,还带着“此天意也”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 ——林语堂《啼笑皆非》

12.幸而世界上的悲剧都有滑稽的成分。古今中外,由冷眼细心人看来,没有一代不是像一座疯人院。古今中外,没有一代不出几位小丑。 ——林语堂《啼笑皆非》

13.大战完了,花香鸟啼,世界还是世界,在啼笑悲喜之间流动下去。有时悲多喜少,有时悲少喜多,有时简直叫你哭不得笑不得。因为自有人生,便有悲喜啼笑,等到泪水干了,笑声止了,那尘世也就一干二净了。 ——林语堂《啼笑皆非》

14.心中若无贪念,人家的珠宝便不会使你辗转不寐。 ——林语堂《啼笑皆非》

15.一切动物都把生命看做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人有时却不在乎。 ——林语堂《啼笑皆非》

16.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无需四大自由,一个自由便够了——摆脱欺诳的自由。 ——林语堂《啼笑皆非》

17.小国安宁,因为他们有足用的领土;大国作战,因为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他们需要“生存空间”。 ——林语堂《啼笑皆非》

18.在这世界悲剧之时哈笑有点不该。但是点醒戏文的人用心是纯正的,虽然他喊的声音太亮时,也无端多叫在座观众发笑,因为错误总是好笑的。每个时代有他的丑角,而这些丑角叫你发笑。大人大错,小人小错。然而大人最好指出小人的小错,而最不喜欢小人指出他们的大错。错误是大人可铸成的专利,也是等到大人已成千古后小人可以指出的专利。 ——林语堂《啼笑皆非》

19.原来人研究物质太成功,自己也变成了物质的一部分。 ——林语堂《啼笑皆非》

20.我正濡墨下笔宣泄积愫之际,却不免迟疑一下,未知吐露真情直书所怀,是否值得。 ——林语堂《啼笑皆非》

21.在经济学看来,人嘴与猪口一样;所有户口粮食税率的图表论文,只是计算猪口而已。他们仿佛说,你把这些猪分栏关起来,放够食料,而各栏的隔板造的高低适中,那些猪便会相安无事,而天下太平了。 ——林语堂《啼笑皆非》

22.极小的作为事端,也有余波及于后世。 ——林语堂《啼笑皆非》

23.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总会拿出理由来,一个大国定了一种政策,总会采取名正言顺的手段。有时你同人家争辩,就已承认对方的理由有争辩之价值。 ——林语堂《啼笑皆非》

24.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和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林语堂《啼笑皆非》

25.有财富而没有分配的方法,对社会个人并无意义,不能算是进步,只能当做一国的作战力。老实说,生产力过大,往往引起市场的竞争,结果必因市场纠纷而作战;所以大生产力对于和平有贡献,抑或有损害,还是一个大问题。 ——林语堂《啼笑皆非》

26.人心委实奇怪,能受多少,就是多少。 ——林语堂《啼笑皆非》

27.我们如果以为亚洲人对于白种的罐头食物会觉得满意,便是大错。亚洲人所宝贵者,乃空罐头而已,因其光彩悦目,玎珰悦耳,使得心灵快活,至于果腹问题,尽管有香蕉。 ——林语堂《啼笑皆非》

28.人的道德素养为肤浅之颓丧论说所侵袭,于是精神涣散、意志消沉。无力发奋自强,不敢作胜过先人的努力,于是黑暗降临。 ——林语堂《啼笑皆非》

29.我们论事,眼光太窄,见识太板。 ——林语堂《啼笑皆非》

30.谁能给世人解释历史兴亡之迹,说明暴力必生强迫,压迫必生恐惧,恐惧必生仇恨,其必然性及反动作用,正如两牙球在球床上相撞,第二球必顺势滚到某向某距离,毫厘不爽?——林语堂《啼笑皆非》

31.所谓“差数等矣”,便是说一切标准的相对性,虽未明言,而一切分别全凭观者立场之意甚明。高低之分别也同归消灭,最低点即上升之起点,最高点即下降之始点,所以以哲学眼光看来,最低点最高,最顶点最低。故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林语堂《啼笑皆非》

32.相信人类天生尊严平等的人,必讥笑两足动物的自然观念,而相信两足动物说的人,必认为对方的理论,全都是庸人的情感废话。我们的标准是哪一种呢?谁是对的?——林语堂《啼笑皆非》

33.是故,一切是非皆混没,一切等差皆通一,一切然否皆随人而异。 ——林语堂《啼笑皆非》

34.据说畏惧乃是人类最大原动力之一。闺妇怕老鼠,外交家怕小鸟,而我怕外交家。 ——林语堂《啼笑皆非》

35.世界时局的迈进,引进强权之斗争,其力若蒸气爆发之可怕。熔炉怒吼,金色热白,灿烂的钢液潺潺滚流,机声轧轧,铁钳叮当,大铁桶在半空中悬行往返,左右的人,一不留神,便有断臂折足或生命之虞。 ——林语堂《啼笑皆非》

36.但是物质主义、自然主义、强权政治、战争,合组成一条坚固的铁链,把今日的人缚住,使其无法脱身。 ——林语堂《啼笑皆非》

37.仔细研究一下,你便可知道,四大自由中有两项是混在队里为伪装自由,出自经济的鬼戏。“Freedom from fear”不是自由,而是政治安全。“Freedom from want”不是自由,而是经济安全。要实现这两种安全,或许要牺牲人类的自由;而我们如果太重视躯体的安全,牺牲人类的自由(人权),是必然的事了。 ——林语堂《啼笑皆非》

38.我们逃不出历史,也学不会历史的教训。 ——林语堂《啼笑皆非》

39.人类可能拥有四大自由的全部——自由言语思想,安全吃饭睡觉——而仍做一个奴隶。 ——林语堂《啼笑皆非》

篇7:林语堂语录

2、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拚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吾国与吾民》

3、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生活的艺术》

4、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生活的艺术》

5、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根据个人对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对于人生之态度,是为哲学。《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6、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太年轻;我喜欢夏天,可是它太骄傲。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刚呈嫩黄,色调比较柔和,色彩比较丰富,又染有一丝的忧愁和不祥之兆。它金黄的多彩所要说的不是春天的纯真,也不是夏天的威猛,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因它既知道生命的有限,又阅历甚丰,从而绘成了无与伦比的缤纷:绿色象征生命和力量,橙色象征称心的满足,而紫色象征顺从和死亡。月亮照耀着它,反映着月光,树梢显得苍白,然而当落日抚着它,余辉照亮着树梢,它仍然可以嫣然欢笑。清晨的山风吹过,瑟缩的叶子愉快地飞舞到地面。你不知道落叶的歌是欢笑的歌唱,还是诀别的哀吟。因为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静﹑智慧与成熟的精神,能够以微笑面对悲哀,能够赞赏那使人清醒的冷风–这就是秋之精神。《吾国与吾民》

7、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8、我认为一个缺乏正气的作家无论文笔多么灿烂,多么迷人,我们不可能真心仰慕他。《苏东坡传》

9、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10、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饭,文如吃点心,不吃饭是不行的。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点心当饭吃,文章非庄重,而行为非常幽默。中国的幽默大家不是苏东坡,不是袁中郎,不是东方朔,而是把一切国家事当儿戏,把官厅当家祠,依违两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孙,度此一生的人。我主张应当反过来,做人应该规矩一点,而行文不妨放逸些。因为文学像点心,不妨精致一点,技巧一点,做人道理却应该认清。《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11、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12、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13、动荡性本身并不坏,动荡就是活力。我们唯一要问的是,把所有事物打碎解剖之后,又厌弃一切,还会有什么存留呢?现代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也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代,我所要问的是,经过这四十多年的动荡,究竟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下呢?《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14、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是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粒大珍珠更为快乐。《生活的艺术》

15、我向来认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我们知道终必一死,终于会像烛光一样熄灭是非常好的事。这使我们冷静,而又有点忧郁;不少人并因之使生命富于诗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决心明智地诚实地生活。

16、回忆过去,憧憬未来都很容易,而能够懂得把握现在,并得到领悟与力量那就难了。《吾国与吾民》

17、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

18、要做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对人对四周的事物有兴趣,要比别人有更深的感觉和了悟。要不然,谁要听你的话?…我注意到你刚才在电车上,站在车厢后面,雨淋风吹,你那痛快的感受,全表露在你的脸上。你何不把那种感受写下来?那种真的感觉如果能描写出来,就是好文章。《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19、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有份自由的刊物或议会,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运动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重要性。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与吾民》

篇8:林语堂语录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既娶之,则爱之。既处之,则惜之

恋爱是情感的流露,本质上控制着感觉,它可以成为内心的微鸣。

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姿态犹不足,姿态只是心灵的表现,美是在心灵上的。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篇9:林语堂经典名言

1、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2、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4、我所以反对独*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5、我以为我像别人同样有道德,我还以为若上帝爱我能如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也不会把我送进地狱去。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世界不遭殃才怪。

6、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作家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故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入口本味之甘恶立见。

7、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8、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9、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傲气。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与死亡的预兆。

10、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1、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12、一般来说,过着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着丰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随遇而安、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伦敦郊外的流浪汉对炉边安乐不羡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级动物。

13、许多中国老太太颇有意于巴结菩萨,却是舍不得肉食,便在另一个方式下应用中庸之道,那便是间续的有定期的吃蔬斋,斋期自一日至三年不等。

14、吾们的生命中,时时有悲观的感觉浮上吾们的心头,或则当我们丧失了所爱者,或则久病初愈,或当新寒的秋晨,每目睹风吹落叶,凄惨欲绝,一种死与空虚的感觉笼罩了我们的心坎,那时我们的生命已超越了我们的认识,我们从这眼前的世界望到广漠的未来。

15、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16、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读书并不是要“改进心智”,若是如此,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17、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18、当顺利发皇的时候,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

19、当然,男人宁愿要免费投入怀抱的女人,他们说这样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欢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20、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21、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智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22、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23、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24、写诗的目的并不在于写出不朽的佳作。一个人写诗只不过是为了记下一段有意义的时刻,或记下个人的情感以及帮助人们来享受自然。

25、思想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学理,道德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行为。此种态度之天然趋势,为产生“中庸之道”。

26、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27、依常例而言,好的谈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8、社会十大俗气: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29、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30、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31、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32、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33、在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经发霉,志向也已染了痨瘵,流水已充塞毒热的微菌,柳絮也传布脑膜炎的小机体。

34、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35、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36、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

37、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38、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39、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40、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罢了。

41、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

42、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43、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44、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5、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46、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47、梦想不论怎么模糊,总在我的心底,我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直到它们一一成为现实。

48、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

49、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50、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51、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不怕试验,真金不怕火炼。

52、中国式的判断,可以立一个万应的公式:即“A是对的,B亦未尝错”。

53、该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54、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力。

55、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56、从这时起就有许多外国读者们都这样的间着,到后来也知道了他是一个什么人。他的作品说明了他这个人。这本书则更能说明他是什么人。这里收着的文章,也许是最适合林语堂的才能的,当然毫无问题,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思想的锋芒直刺的特质,它们都是他的才智的天赋的表现。

57、在这样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赋诗:在此地作诗人只需要心平气和,凝神致志,然后将诗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寻章摘句。

58、人约黄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59、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60、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1、搔痒是人生一大乐趣,搔痒会感觉到说不出的舒服,有时真是爽快极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觉的搔个不休。那犹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闪耀,然而却又遍布弥漫着舒爽的气息,使你无法将你的指头按住某一行文字上指出那是它的所在,你只觉得舒爽,但却不知道舒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舒服,而知希望作者一直继续下去。

62、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63、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64、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65、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

66、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67、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68、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69、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70、豁达的人生观,率真无伪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幽默。

71、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72、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73、许多女人喜欢模仿男人的行动举止,这正是女人受到束缚的象征。只有当她以生为女性为荣时,才真正伟大。

74、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75、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76、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77、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伤心了。

78、诗歌为中国人的宗教。

79、讲情理的人常能保持平衡,而讲逻辑的人则丧失了平衡。

80、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81、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82、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轨范。中庸即为本质上合乎人情的“常轨”,古代学者遵奉中庸之道,自诩已发现一切哲学的最基本之真理,故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83、每个人都有一种感觉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时有人看护,忧虑时有人安慰,疲倦时有人服侍,结婚正可以满足人类这种希望。结婚以后,夫妇两人可以共同拟定目标,由理想、计划、奋斗,使理想成为事实,而获得无穷的乐趣。

84、孟子和庄子一样认为我们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哲学家的任务是去发现并取回已经失掉了的东西--据孟子的见解,这里所失掉的便是“赤子之心”。这位哲学家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5、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8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87、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88、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89、我要一些好朋友,和生活本身一样熟悉、亲切的朋友,我对他们不必拘礼节,他们向我倾诉他们的遭遇、婚姻及其他私事的朋友,能够引几句阿里斯多芬语录、又能开几句下作玩笑的朋友,有一定的嗜好,对人、事有确定的见解,有各自的信仰也能尊重我的信仰的朋友。

90、短短横墙,矮矮疏窗,花渣儿小小池塘。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91、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92、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93、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94、父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

95、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96、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97、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是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粒大珍珠更为快乐。

98、我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人,也就是因此之故。我之所以这样,都是仰赖于山。这也是人品的基调,我要享受我的自由,不愿别人干涉我。犹如一个山地人站在英国皇太子身旁而不认识他一样。他爱说话,就快人快语,没兴致时,就闭口不言。

99、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100、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

上一篇:谈探索太空感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探索外太空下一篇:浓墨重彩绘蓝图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企业西北永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