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2024-04-18

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精选8篇)

篇1: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大学·学习·社会

主讲人:机械工程学院

董学凯

大四 主讲内容:

1、序言——我们所在的世界

2、大学——何为大学?

3、社会对大学的要求

4、大学——想说爱你很容易

前言

大学,人系统学习的终点站,决定着很多人命运的四年光景,它与社会的关系会是怎样?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而又作为单独的社会个体存在于这俩者之间,我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又所为何事?大学、社会、学习三者之间该如何诠释,我们的大学又何去何从?

序言——我们所在的世界

高铁——距离

地域之间最快速度的到达 汽车——交通

放大人有能力活动的范围 电脑——信息

获取信息的能力愈来愈大 手机——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快捷 城市——生活

城市化进程让生活更美好

商品经济无处不在,改变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达到了离不开的地步。从衣、食、住、行每个方面美化生活、进化心灵。你可以不去了解这些公司集团,但他们的足迹已经踏向了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像空气般时刻萦绕着我们。我们出门用的自行车、汽车,吃饭的餐碟,外出的公交车,上网用的电脑互联网,买生活用品的超市,生产这些物品的厂家,偶尔心情好出去旅游报的旅行社,电视上看的综艺节目、电影,现在早就离不开的手机,电子产品等等,这些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公司和与之伴随的商业活动。

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多彩,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释放我们的能量,这个你准备好了吗?

大学——何为大学?

洪堡大学

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现代大学的鼻祖,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务实型人才。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研习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贵族为主,较不重视研究。此后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也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对象。

柏林洪堡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边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柏林洪堡大学也产生过29位诺贝尔奖得主,成就惊人。

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清华学堂

曾今的教室,传授知识、探讨科学。

北大图书馆

庞大知识中心,可以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清华大礼堂

传播学问,高峰论坛。

我们无数次向往的大学,学习的圣地,认识世界的场所,在这里我们会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历史、探索科学、认识自己、构建人生。有些时候在了解未知的世界时,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疑惑,在这里我们都能得到答案,就看你愿不愿意去理解去探索去寻觅那不为人知的领域。

社会对大学的要求

了解了大学的本源,联系社会发展需求,那么怎么样的大学生才是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所需要的?

高智商,能把握和处理第一手的信息资料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个人电脑的产生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又一次进步,我们不在只存在于一个小小的世界里,我们和周围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联系的也越来越频繁。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搜索引擎到网购到旅游岛聊天工具的使用,现在大部分的人都会学会上网,2000年左右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还只有一个亿,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美国总人口数,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电信公司、电子产品提供商纷纷登陆中国,这也助成这个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又一次突破,将带给中国甚而整个世界什么,我们无从得知。

Iphone、ipad,这样的高端产品带来了人生活的很多乐趣与便捷,也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方式。概念跑车、让汽车也变成一种艺术,美国黑鹰战斗机实现的运输、降落优势铸就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世界主导地位。科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科学史走向了更加宏观和微观的发展方向。数值化时代会不会到来,人类到太空旅游是不是某天会成为现实?

视野宽,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美国纽交所,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号称新阿姆斯特丹,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金融运转。世界顶级的银行、股票交易所、经融中心汇聚于此,世界五百强的大部分公司把总部设在这里。

欧盟,欧洲经济、军事合体,左右着这个世界。金砖四国,发展中国家影响着这个世界。

奥运会、联合国、金融体制,组织和统筹着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

大学——想说爱你很容易

信息和交通的发达,让我们可以迅速的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比如岳阳,距离荆州200公里。大学生多体验一下外面的世界,这才叫生活。

青春不需要放纵,只需要按着自己的意愿去追逐梦想和把他实现就够了。创意青年营,改变世界的力量,给更多的有志青年一个舞台去思考社会、感知人文、分享快乐、感受责任,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有为青年。

西藏之行,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值得大学生参加的十大活动 立人大学、ICU开放大学项目。值得大学生参加的十大组织。

公开课、黑苹果青年、大末青年、全球中国连接。

结语:我的结语不像多说什么,很多人梦想来到大学,很多人都追逐着大学的充实、多彩,试想我们默默问问自己,你的大学过的很饱满吗?是不是等到离开大学的那一刻我们才漠然惊心,原来大学可以过的这么快。数年之后,那一刻温纯的记忆是否会真的打动我们,哪怕记忆中有那么一刻这个大学就没白过。每个人的大学都不同,你的大学由你把握。

谢谢大家。

篇2: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我们现在都处于青春,青春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把握好青春就是把握住我们未来的房子未来的车子 可能有些同学会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 但是总该觉得自己出生到学会行走再渐渐懂事 父母给我们的够多了 感恩父母吧 !蜗牛和鹰同样能爬到山顶 只是蜗牛显得需要更加努力 ,新东方总裁余敏洪就是这样说的。

那么我们有多少个理由在别人睡懒觉的时候我们也跟着睡懒觉,在别人打游戏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大喊德玛西亚。别再用自己最好的资本去兑换这些了,奋斗吧,任何一只鹰能爬上去的山头我们用更多的时间也是可以照样爬上去的,做一只爬上山头的蜗牛。俯视那些还在山崖睡觉的雄鹰,别怕自己不行。因为奋斗的一天会等于悠闲的3天,一年拥有1095天的你,还怕追不上停在终点的对手!

生命在于追随理想,我们一定要有理想,更要有实现理想的自信。青春就是给了我们许多次去实现理想的机会。如果让青春沉沦让机会走过路过,那么呢,青春不常在,机会也不常在,最成功最美丽的那一刻永远属于别人。要做出改变,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比别人差,但不可以比别人不努力。

到了大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我而言我要将奋斗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想去为了未来在现在做点什么。我加入部门与部门的小伙伴一起做网站叫宿淘,一起创业,一起做我们自己的管理者,开始组织起来,写计划,走市场,学更多需要的技能,有时候可以执着于一件事没完成而熬夜,去尝试一些从来不敢做的事,放手拼搏,虽然很艰难,有的时候因为团队的毅力不够,被失败打击,甚至有点放弃的念头,但是为了大家共同付出,共同奋斗的事业,我们互相督促,鼓励。就因为这个事业,在磨合中我们学会团队交流,管理分配,这一笔我相信不是现在成功,就是到大学毕业后走出去宿淘 这个我们挥洒过汗水的事业也能使我和我的小伙伴在 众人之中站得更高,凸显自信。那会是我们奋斗的青春得到的最美丽的果实。

篇3:论社会文化背景与大学英语学习

当前的英语学习中, 其语法的学习虽然相当重要, 但并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 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英语学习者出现个别的语法错误并不是很严重, 但是如果出现了社会文化知识相关的错误就会出现相当大的问题。语言的学习首先要注重其对现实世界的运用及客观情况, 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内涵相当广泛, 不但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及价值体系, 而且也是其社会经济文化某些特征的重要表现。

一社会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英语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形成的, 语言与其相对应的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语言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且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社会文化背景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它可以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英语学习中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知识, 这就需要学习者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并提高或培养英语学习者在现实中的文化交流场合中的交际能力。英语语言的特点来源于英国这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 其始祖一般认为是来源于北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他们当时过着以农业、渔业及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 因此, 他们的语言也就在许多方面反映出与之相关的特征。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能力, 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学习者的英语理解及表达能力。[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 同时又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最终使得其在英语学习中忽视了其语言的最实质性的东西———社会文化背景, 进而使得学习者不能真正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内涵, 也阻碍着英语的实际交流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是当今世界通用的语言, 并逐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与学习。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的英语学习群体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英语教学历史。同时, 随着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英语语言及文化认识的深入, 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及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英语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可分离及关联性, 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在平时英语学习中注重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 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并重才是未来英语学习的发展趋势。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 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掌握大学英语的学习技能。而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需要使其更好地了解英语这门语言产生的文化及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从学习者的内心深处去了解、认识与学习它, 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最终达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及境界。[2]当前的大学英语学习及教学中, 就有着许多的阅读材料及训练题型涉及到生活及文化的多个方面, 这也是学生失分的重要部分, 这就需要学生能对英语言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政治及人们的个性特征及习惯的认识与了解。对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不但能够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英语知识, 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二大学英语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导入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许多英语教师仍然是将英语的语言教学为主, 他们认为英语教学重点就是要学好语言、语法及词汇, 在掌握大量词汇、听懂及读懂的基础上就能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引入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或者是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 英语教师很难找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社会文化及背景方面的教学。同时, 英语教师仅仅重视语法及英语课文知识点的讲解, 这也客观上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不起来, 进一步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一种主动意识及精神。大部分高校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没有任何趣味, 从而使得他们养成学习的惰性及厌烦情绪。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要转变英语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入手, 适当地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对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对英语教师水平的进一步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及措施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的敏感性, 培养起社会文化意识, 最终使他们形成主动及自觉地融入英语的学习环境中。首先, 从英语课文的内容为出发点进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文化及社会背景知识的渗透。例如:在对不同国家及地区身体语言的介绍中, 许多国家都默认为点头为肯定, 摇头为否定, 但是在希腊、保加利亚及伊朗等国家则表示相反的意思。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讲解中要引申出这些差别的社会文化背景, 同时也要多介绍些身体及手势语言以便使学生能更多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另外, 还需要设计专门介绍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课时, 这就更具有针对性。这些课程的教学就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兴趣上有所提高, 同时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如, 开设大学英语的英美国家风俗人情课, 这就便于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开设英语俚语及谚语课时, 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力, 如在“where is john?”的意思解读上, 一般人在不了解其英语谚语的情况下, 会误解为“约翰在哪里?”实则不然, 它的正确意思是“厕所在哪里?”这里句子中的john专指厕所。[3]同时, 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音乐教学, 并通过各种英文歌曲的欣赏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入英语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很多, 还需要培养学生多接触英美国家的文化读物, 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在自然的接触中升华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进而掌握其相关的语言背景及社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及历史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财富, 广大英语教师及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与大学英语学习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材料, 从经典中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 还要掌握语言的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化涵养, 同时英语教师还能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及历史背景方面的比较。这就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更能全面地理解与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材料就是教材, 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英语课本的内容, 在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同时, 注重介绍其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同时, 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适当增加师生的互动情节, 这样就能让学生主体地进行思维, 并进一步认识到掌握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对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介绍的同时, 还要对此进行社会及文化方面的比较, 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从多视角分析及锻炼,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中得到提高与升华。

三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 因为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世界通用的语言知识, 并能够在多种场合很好地应用。但是, 面对不同的国家及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语言习惯等, 这就很容易造成双方交流上的障碍与困难, 有的甚至可能引起矛盾与冲突。因此,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上的导入, 并引导学生增强这方面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一个国家的语言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而单独学习英语语法、语句, 而忽略了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则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在上课时对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思想, 同时也利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4]在对语言结构的学习上, 需要多方位地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阐释, 这就有助于学生克服其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来进行英语学习, 如建立英语角、情景表演等, 通过这些途径与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及自己动手查找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 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意识。在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方面, 首先要与英语的词汇进行关联, 每个英语单词都有着其深刻含义及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单词的学习与教育, 就能够进一步了解及加深英语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 大学英语课程中也有相应的英语文学欣赏,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英语原著、报纸、文摘等材料来进一步了解欧美国家的时政要闻及历史文化知识。因此, 英语教师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对原版英语文章的阅读, 同时对其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还要注重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知识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的指引与激励, 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并能够进行良好的英语沟通。英语学习中, 对其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不但能够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 而且还能了解国外的文化, 拓宽知识面。因此, 在当今的英语学习中, 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相互渗透, 已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张卫江.谈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作用[J].渭南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1) :66-67.

[2]郝英.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69-71.

[3]李松涛.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0 (4) :101-103.

篇4:大学英语学习与社会需求之契合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英语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些企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和已聘用的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问卷分析,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实践,提出大学英语学习应该与社会需求契合的见解。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英语能力 社会需求

一、社會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并准确分析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发挥与提升空间,笔者与本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对西安部分企业进行了员工英语能力问卷调查。

1.调查的设置

(1)问卷构成。该调查问卷涉及企业背景信息和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两大部分内容。

(2)调查对象。该调查问卷涉及西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涉外企业共计45家;完成填写问卷者是各企业人事招聘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

(3)调查形式。一部分在春季各大招聘会上由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完成,另一部分为项目组成员到企业对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完成问卷。

2.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7%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没有任何英语技能的要求,63%的企业对应聘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技能要求,30%的企业对员工有不同的较具体、较高的要求并作为招聘条件之一。可以看出,半数左右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可以增强求职者的竞争力。对于如何评判毕业生英语水平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企业的要求不同:有20%的企业要求竞争者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60%的企业会注重求职面试时展现出来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20%的企业会把应聘者的英语考试成绩和面试时的英语能力运用结合起来择优录用。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听说即口头交际能力,1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写作能力,18%的企业倾向于录用英语翻译强的毕业生,12%的企业看好求职者的阅读能力。

可以看出,多数用人单位都比较重视招聘者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也就是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大多数职位来说,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担心期末考试挂科,不肯努力学习英语,又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对策: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夯实语音、语法、词汇、听说等基础,多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认同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四级考试的考题考点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

大学生希望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学习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实施紧密结合学生相应专业特征、时代气息,富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为用而教,学生为用而学”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研究出一套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的、服务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需求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要把目标定位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要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相应专业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英语作为自身发展的工具,进行自如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才能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铺平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坚持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突破,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发展。坚持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强调“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忽略输入,而是强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最终的驱动力,提高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工作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相长,顺应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满足“90后”、“00后”“新新人类”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又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篇5: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多媒体应用班的xx同学,今天,非常荣幸与大家共同探讨感恩的话题,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社会》。

感恩老师,他们用辛劳的汗水培育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半夜不熄的灯火,粉笔灰染白的秀发,还有那被岁月刻刀划出的皱纹。我们感恩,感恩这些神圣的印记让我们亲爱的老师付出的太多的心血和青春。当我们任性,我们不听话,我们淘气时,可曾想过,伤害的是那颗慈父慈母般的心,是那颗恨铁不成钢的心啊!

感恩父母。他们将孩子当作家庭的中心,母亲的十月怀胎,父亲为家的四处奔波。任凭双颊染上易见的沧桑。我们可曾,在他们生日时道一声祝福?我们可曾,在他们疲惫时为他们轻揉一下双肩?我们可曾,在他们生活压力太大时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我们没有,我们做的,是在青春叛逆期与他们无休止的争吵;我们做的是在他们没有满足我们愿望时表现自己的不理解和不满!我们做的,是一句关心后不耐烦的走开甚至关上房门。我们做的是一件又一件让他们伤心,让他们难过的事情。我们可将他们做的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吃一口就倒掉;我们可以将他们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拿走零用而不说一声谢谢;我们可以将他们为我们洗的衣服在归家的路上沾满泥浆;我们可以夺走遥控器将父母喜爱的综艺节目调成武侠或言情剧。虽然在心底不愿承认,但我们的的确确那样做过,那样深深的,去伤害过!十几年的辛劳如一日,十几年的养育不曾后悔,虽然现在的我们无以为报,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从那张韶华已去青春不在的脸上看到无比欣慰的笑容!

感恩那些对社会做贡献的人。感恩晨雾未散,就起早清洁马路的清洁工们,给了我们一个如此清洁美丽的环境;感恩急救室中,救死扶伤的医生,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健康如花的绽放;感恩柏油马路上,送人于归途的司机,将我们安全的抵达久违的家乡;感恩市场街道上,为人领路的街导,把我们的目的地指领在我们的眼前。有太多太多体现高尚职业情操的人,他们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不起眼的微尘般被我们忽视,但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又能轻易的在人潮中看见那抹亲切的身影!

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5.12的志愿者,为了灾民的安康,在灾民们的每一个安置地点送药送粮;感恩辽宁援建者,千里迢迢到这个地方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家园;感恩陌路相逢却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人,在我们无助的时候点亮了我们的希望,感恩身边为我们默默付出却不计回报的人,让我们无时不刻在温馨中有充满幸福的感觉。那些人,那些事,在我们人生拼搏的路上或许已将他们遗忘,但曾经的那分温暖会让我们继续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

因为感恩,所以奉献,用行动来证明,证明我们还记得当初别人给予我们的那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感恩,去回报。我们感恩,让我们可以,在别人不慎掉落物品时为其拾起;我们感恩,让我们可以,在公交车拥挤时给身子不方便的人让出自己的座位;我们感恩,让我们可以,在别人困顿时展示最真诚的笑容,因为这个社会让我们感恩,我们就要将更多回报给众人。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因为感恩,社会充盈了爱与欢乐,世界充满了和谐与美满!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大学生感恩父母演讲稿

中学生感恩父母演讲稿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XX

有谁会说感恩不美?

有谁会说感恩不像一泓清泉滑下山巅,纯洁地露出天真的笑颜?

感恩,当它从心灵深处迸发时,就已注定了它的无暇。“感”这个字眼,被时光赋予了无穷无尽的含义。是感谢,是感激,是感动,或是感慨,就像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拥有无止的美丽。感恩的心容不下半点灰尘。

篇6: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扎根基层,奉献社会》。

2009年7月怀揣着对新工作、新环境的憧憬,我走进了十图村村委会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村官之路。

刚进村的时候大部分群众都不认识我,在他们的眼里我只是一个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女孩,没有工作经验,缺乏 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尽快地和村民熟悉起来,我经常跟着村里的领导到群众中去,次数多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就多了,通过跟他们的交流,我也能切身体会到“民众之所急,民众之所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接手处理一些琐碎的小问题,虽然事情并不复杂,但我深知“百姓事,无小事”,这是一个村官的职责,也是让群众信任我们的前提。

如今,我进村已经一年,一年的基层工作有汗水也有收获。这一年的时间让我深深地了解到农村工作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它包含了极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具备能让群众公认的高素质和强能力。一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做好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在一个“实”字,通过扎实的工作,为村民解难题,牟福利,把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户家庭,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帮助。就拿农民进全失地这件事来说,老百姓总会在转城保与不转之间做反复的比较,而作为基层工作

者的我们必须做好一扇窗口,把政府的政策尽可能详细的讲解给他们听,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利与弊,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村官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也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农村工作恰好给我们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我们执着,有坚定的信念,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把无私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带到需要我们的人民群众中去,就一定能发挥村官在农村的作用,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篇7: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学习总结

(一)

放寒假的第三天,也就是20xx年1月19日,我从学校回到了家——河南省南乐县的一个农村。回家的时候,农村的小学还没有放假,于是曾经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让我给学生上一节课,我就欣然同意了。这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为了给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

于是就主持了一次班会即:“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贵州”,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贵州的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照片都是我在贵州的各大景点拍摄的(包黔灵公园、遵义会议、娄关山战斗遗址、贵州大学等)。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我们从这里出发》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了村干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我是这个村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曾经,老师和乡亲们给了我太多的期望他们希望我能够走进大学,将来为这个村的建设作出贡献,现在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我的母校和乡亲。

(二)

1月24日,应别人邀请我乘坐公交车出发于早上8:00准时来到家乡的一家食品公司。首先,我与肖经理见了面,肖经理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我详细介绍了食品生产,销售等近几年的发展概况。之后,他带领我参观了产品以及生产线等进行了介绍。他要求我在实践过程中要主动与公厂的`技术员们接触,多动手、多动脑,敢于发问,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最后他祝愿我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为了给自己尽量多的创造动手机会,他建议我在这里做几天工,亲自体验一下生活。并答应给我一些工资,我就欣然同意,整个寒假尽管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我却十分高兴。

从1月24日至2月13日我在所在公司进行社会实践。克服了天气寒冷的不良条件,在公司时学习计算机有关装机、装系统、装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经营、工厂市场行情调查、社会公关等方面的内容。在客户需要时还根据客户要求上门服务,同时这也响应了团中宣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口号。博得了乡亲的一致认可。为了保证我学到的东西能够切实规范化、系统化。我要求各自己每天必须写个人日志,注意消化自己在平时所学到的东西。实践期间我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我动手,短短的几天时间,自己学会了制作方便面,绝大部分自己都曾到过农村家中推销方便面。

2月16日上午,公司在县城搞了个义务活动。哪天,阳光灿烂,春风和煦,蓝天白云下的家乡更加漂亮。但我却一点都没有留意周围的景色,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今天的义务活动搞成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尽量多的传授给市民,为市民尽量多的排忧解难。上午9:30我的义务咨询活动正式开始,广大市民向我提了很多问题,我不辞辛劳,耐心地一一解答。2月17日,该活动在火车站再次成功举办,并且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篇8:大学学习社会演讲稿

一、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分析

(一) 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研究基础

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心理学研究在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事实也证明生涯辅导研究的重大发展往往也是基于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发展,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往往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前进。上世纪70年代起, 信息科学的发展成为了带动全球技术进步的源头力量, 同时, 信息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挑战, 传统心理学派认为直接经验的获得基于亲身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对儿童观察成人行为后自身产生的应激反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并基于此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过往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直接经验获得来源于个体的亲身体验, 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个论点并不唯一。通过榜样对象的替代反应和强化也可以让个体获得某种行为的体验, 也就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往往通过观察和社会的影响也可以在个体身上实现。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 观察学习理论, 又称替代学习, 指个体观察对于自身来说的新行为, 从观察中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 进而引导个体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应激行为的过程。整个观察学习过程又包含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环节; (2) 三元交互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为实现并不单一的依靠认知和环境, 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相互联结、彼此决定; (3) 自我调节理论, 个体的自我调节是其通过对比自身行为的计划预期与行为的实现成果, 然后加以评价的内在强化过程。因此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进行调节; (4) 自我效能理论, 这是社会学习理论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我效能就是个体对于自身能否控制影响自己的各类事件的信念。班杜拉提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 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1】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情绪和生理状态四种因素的影响。

(二) 生涯辅导领域的社会学习理论研究

班杜拉提出并研究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与当时社会生产中信息技术的兴起同步的。今天的社会, 海量高速信息快速生成集合并无死角的传递, 让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从亲身经历的经验体验中彻底解放出来, 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远超过去的大量信息。这种信息获取的快速变革也给生涯发展中的个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检索并利用这些“信息”为个体的生涯发展提供帮助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约翰·克朗伯兹将当时社会生产的信息化革命变革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相结合, 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对个体生涯发展的影响出发, 提出了生涯辅导领域的社会学习理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将社会学习理论引入生涯辅导领域, 也是对个体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影响体系的重新建构和突破性探索。

克朗伯兹认为对应于心理学范畴内个体对于内在和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 个体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往往也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 他将这四种影响归纳为: (1) 遗传基因和特殊能力, 即为遗传自父母的各种先天能力, 包括智力、身体条件、特殊技能等等, 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个体的职业偏好和生涯发展中的一般性能力; (2) 环境状况和特殊事件, 克朗伯兹认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往往从社会环境的变化出发考虑其职业发展的方向, 例如某些特定政府政策或市场偏好往往使个体做出不同的职业决策; (3) 过去的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的不同往往导致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做出千差万别的选择, 个体对于学习性刺激的不同应激方式常常是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决策的重要依据。克朗伯兹把学习经验又分成两种。其一是工具式学习经验, 包括涵盖环境和事件的前因、个体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外显行为, 以及由行动造成影响的后果。其二则为联结式行为经验, 可以理解为不同属性的刺激方式联合作用下, 应激个体往往会做出关联性的反应; (4) 工作取向技能, 个体由于自身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下会对社会的刺激做出联结性地综合反应, 如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绩效指标指引下, 个体的生涯决策往往大相径庭【2】。

(三) 社会学习理论在生涯辅导领域的应用研究

克朗伯兹将社会学习理论引入生涯辅导领域, 认为在个体的生涯发展历程中, 工作理念、价值观和工作偏好等生涯发展因素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同时丰富学习经验也可以更新或者重构个体的生涯发展历程。因此处于生涯发展进程中的个体由于学习经验的缺失或学习方法的不当造成的各种生涯发展、情绪乃至家庭生活的问题也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解决这种阻碍生涯发展进程的方法就是合理适当的学习经验。这种学习是广义的学习, 生涯辅导不仅仅是为了将个体的特质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匹配, 更应当是帮助有生涯发展困惑的个体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经验, 使个体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学习探索, 进而拓展个人兴趣, 不断完善个人的自我信念和生涯发展观。

通过将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生涯辅导领域, 克朗伯兹总结提出了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职业决策问题解决流程。主要包括七个环节, 分别为: (1) 问题的界定, 就是生涯发展历程中个体的自我认识过程。首先要明确所需, 然后在此基础上定出生涯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安排; (2) 制定工作计划, 在厘清问题和设定目标之后, 个体需要制定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并合理规划成可以实际操作的流程步骤; (3) 价值的澄清, 在个体指定生涯目标的时候, 一定要依据个人价值观界定选择标准, 明确个体最需要的因素, 依此作为生涯决策方案的评价依据; (4) 丰富的选择, 尽可能多的收集各种学习资料, 找出最多的方法以帮助实现目标; (5) 对选择的评价, 根据个体自身价值观和设定的评价标准, 从资料库中逐一评价各种可行的选择, 找出最优的执行选择; (6) 放弃不适的选择, 对于不适合的方案设计进行系统地删除; (7) 行动的开始, 综合以上六个步骤, 依据所选方案, 开始向设定的目标前进。

克朗伯兹关于生涯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既强调个体先天遗传因素对于其生涯发展的影响, 也重视社会因素对于个体的辐射作用。同时他将生涯发展中的职业决策看做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 并认为职业决策的技能是生涯辅导的主要命题, 因此将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就业指导领域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备迥异于西方大学生的显著特征, 简单地将西方的生涯发展理论“拿来”进行使用往往是不明智和不负责任的。同时基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为大学生提供符合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课程就成了大学乃至全社会的责任。

中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有其自己的特点。例如:在自身专业和择业选择产生矛盾时往往忽略前者;在地域选择上对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度倾向性;偏向放弃私营企业而选择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根据家庭或者社会期望的选择进行择业, 这些特点都是迥异于西方大学生群体的。因此我国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家庭和个人的综合性问题, 将西方经济社会背景中得出的模型直接拿来使用是不恰当的。

随着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深化改革, 国家高度重视作为经济发展重要人力基础的大学生群体, 也从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积极引导。在这种情况下,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逐步开设了针对本校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 也相继成立了各自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 就业指导课程也从选修逐渐成为了必修课程。但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单一

国家和教育部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硬性要求推动了其快速发展, 但理论界相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却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就是课程设计大量借鉴国外就业辅导课, 缺乏真正的本土化研究。许多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都是以政策讲解、技巧传授和信息传递的应试型指导为主, 使得课程内容空泛, 无法吸引大学生。

(二) 就业指导课程思想偏差

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辅导的指导思想并非真正为了帮助其实现个体的生涯规划发展, 而仅仅是通过教育保证就业率和稳定就业声誉。这就使得就业指导课程传递给大学生的仅是如何就业而非如何发展自己的生涯, 这是对就业指导主体思想的根本性背离。

(三)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调

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定位的不清晰造成了就业指导教学的形式化。针对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层面上,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简单的课堂知识传递授课模式完全跟不上现代人力资源市场的不断变化。同时在追求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前提下也使得过去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成功案例导引教学模式并不能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可。

(四) 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不足

目前国外高校的就业辅导已经完全进入了个性化订制的时代, 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还停留在大班授课和集体实践的阶段。缺乏针对个体的就业指导即使再多的必修课对大学生个体来说意义都不是太大, 因为每个个体面对的生涯发展问题千差万别, 想要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大范围的生涯辅导根本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五) 就业指导课程人员缺乏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的缺乏并非指数量的不足, 相反许多高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其巨大。但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老师多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辅导工作的人员, 真正能从学生专业角度出发进行就业辅导教师并不多。【3】而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力资源市场时真正需要的往往是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的咨询建议。

(六) 就业指导课程规划不清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非仅仅面向毕业阶段的学生, 而是一项贯穿整个大学乃至其今后职业生涯的过程。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规划就应当从一入大学就开始, 而后延续至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

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特点和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个符合当前人力资源市场要求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 课程体系高层设计一致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目标人群是在校大学生, 但课程无论从内涵或外延都应当超出大学专业的范畴, 因为大学生群体本身就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理念体现在课程设计中就应当是将就业指导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中, 将专业学习与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同时还应当建立覆盖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追踪机制, 这样不但可以动态收集生涯辅导的效果因素,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整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4】

(二) 课程体系针对对象多元

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具有选择多样和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就应当是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丰富多样是其群体自身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要求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就业指导时最需要差异化和多元性的就业指导课程, 传统的单一体系就业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乃至不同个体的大学生制定出多元性的课程, 而具体的差异化指导也可以在个体生涯咨询辅导中实现。

(三) 课程体系包含内容丰富

就业指导是高校针对大学生的一门课程, 但又不仅仅是一门静态的课程。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自身, 了解所学专业并提前适应人力资源市场, 这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应当是紧跟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变化的, 其形式和内容都应当是为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一个适合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必须是集合最新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资讯和动态特征的综合系统。

(四) 课程体系应用形式创新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参与性极强的课程, 这就要求淡化教授和单纯学习的概念, 而应当更多地采用模拟实践、教学互动和真实体验的参与性教学模式。【5】只有让大学生走出课堂, 完全或模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中去, 才能真正地让大学生更好地评估自身, 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应当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教学, 让大学生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三、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与分析

(一)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阶段设置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应当突出以大学生为核心的课程目标群体设置, 帮助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人力资源市场时解决实现自身职业发展与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矛盾。因此在课程的时间维度上分为探索适应阶段、个性发展阶段、选择实践阶段和建构调整阶段四个步骤。

探索适应阶段是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入校后开展就业指导的最理想阶段。因为低年级既是大学生逐步转变角色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时期, 也是其确定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建立的阶段。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要求, 对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当以大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制定学习计划为主。课程目标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人格特点、兴趣偏好、体智力特征和学习能力, 同时结合专业让其掌握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而后初步制定出综合性的学习计划, 规划出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从专业学习和通用性技能学习两个方面不断完善生涯发展。

个性发展阶段是大学生经过探索尝试期后, 已经基本认识自身以及外部人力资源市场并能够独立处理面对问题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特点是对外部知识需求旺盛而又可塑性强, 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就应当是让其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并为这个方向做出相应的计划准备。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近期、中长期和远景目标及实施计划。例如:确定继续深造的大学生就要明确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具体的目标高校或研究院所群, 是否调换专业以及该专业的招生具体流程和要求等等。

选择实践阶段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操环节, 这一阶段的生涯辅导目标应当是让大学生根据自身所制定的职业目标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课程内容选择也应当在注重传递各种技能型职业技巧的同时, 尽量为不同的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由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个体在面对人力资源市场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就应当紧跟其需求, 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精细化私人化的咨询服务, 尽管工作量一定会很大, 但效果一定是群体课程无法比拟的。

建构调整阶段可以看做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项外延, 其对象不仅仅可以是在校大学生, 也可以是已经进入职业发展阶段的毕业生。这样不但可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进行跟踪化的研究分析, 同时可以让在校大学生及时了解与自己相同或类似专业的最新就业情况。在个体的生涯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决策问题, 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职业发展进行修订调整, 以实现符合个体需求的生涯发展目标。

构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体系的四个时间阶段是针对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现状而划分的, 是对大学生从普适性就业辅导到个性化生涯咨询的过渡过程。其四个阶段也是相互关联渗透的, 在设计课程大纲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或不同需求的目标群体灵活设定时间节点。

(二)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设计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应当是丰富而有层次的, 为了让大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 需要在课程中尽量多的安排模拟实践的个性化辅导环节。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课程设计应当经过由群体性讲座到小规模模拟实践再到个性化咨询辅导的过渡模式, 逐步实现从追求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广到区域加深再到个体辅导连贯性跟踪化的转变。

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局限于“课堂”, 即使有模拟实践的环节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进入市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设计就要求将“课堂”建立在真正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之上。通过组织实习实践、模拟求职、企业实地调查和撰写调研报告, 让大学生真正的将自身融入到真实的人力资源市场中去, 去面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种职业决策问题, 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6】

(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评估建构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是需要不断建构和重新评估的, 而评估的主体包括接受辅导的大学生、参与辅导教学的教师以及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真实企业。

对于接受辅导的大学生可以采用前后测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来进行评估。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直接主体是评估课程体系适合与否的最根本要素, 可以在每门课程或者实践学习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这样既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课程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让接受辅导的个体了解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而个性化的生涯辅导效果则需要个体访谈来评定效果, 这是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明确要求。

参与辅导教学的教师是课程效果评估的第一反馈人, 大学生们对课程是否感兴趣、课程互动是否良好、模拟实践能否收到预期效果, 以及个体咨询的第一手信息反馈都是评估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就业指导课程的关键因素指标, 也是调整建构课程体系的根本要素。

生涯辅导的根本目的是让大学生做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准备, 而无论模拟教学还是实践实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辅导个体真实的感受到未来的生涯发展和职业决策过程。那么作为企业就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劣有最为直接的发言权。尤其是各领域的专门性企业对于各个专业大学生的评估不但可以检测就业指导课程的真实效果, 还可以让接受辅导的大学生个体在企业的反馈中不断地学习调整, 从而实现与真实生涯发展的“无缝对接”。

四、总结

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在校大学生从自身专业出发更多的了解人力资源市场,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是一种更多地运用社会学习方法帮助有生涯发展困惑的个体面对生涯决策问题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更强调社会对于生涯个体的影响以及学习经验对于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说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的生涯辅导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大学生接触真实的人力资源市场。而对于实际教学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理念和具体可行的教学操作方法, 因此实用价值极大。

在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就业指导课程中, 可以从社会学习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决策步骤和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咨询个体的职业决策能力, 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极其有益的补充。

摘要:面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能分工的细化, 传统模式的就业指导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大学生生涯发展需求。通过介绍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来源基础及其发展历程,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就业辅导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探讨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 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阶段设置、内容安排以及评估建构等方面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85.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7-82.

[3]肖丽玲.李昭志.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广西各大高校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12.

[4]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湾华东书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1:85.

[5]宁佳英.肖雷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

上一篇:威奢乡初级中学学校消防安全演练方案下一篇: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