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2024-05-20

《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共16篇)

篇1:《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一分》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一分》教学反思二《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意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教学为以后深入学习分数系统知识和小数系统知识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在讲授本节课时,我在数学选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方面下了功夫。本节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自己创造二分之一的写法等。

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自己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倾听学生发言,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快乐。

篇2:《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发现物品的不同特征,并根据特征设计分类标志。

2.能根据标记进行二次分类,能正确表述分类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分一分》、大操作图及标记

2.学具:操作材料两份;粉、蓝蜡笔;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最近幼儿园里新买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要请小朋友帮忙来分一分整理好。

二、复习一次分类,能通过仔细观察根据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观察图片,发现物品的特点。

师:看一看这些物品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铅笔有红的、蓝的;剪刀有大的、有小的)

2.根据以往经验,请幼儿对物品进行一次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感受类包含的关系

(一)集体学习二次分类,了解二次分类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皮球图片的特点。

2.教师出示大操作图,请幼儿尝试进行操作示范。

提问:我们先根据皮球的大小不同,可以怎样分成两份?“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如果我们把已经分好的皮球再按照颜色不同,该怎么分呢?

3.教师小结分类结果。

4.概括二次分类的含义。

将物品按照它们不同的特征,经过了两次分类,这种方法叫做二次分类。

(二)幼儿操作练习二次分类。

1.提问:除了先按大小分再按颜色分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进行二次分类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先看清分类标记

(2)按照标记把皮球分一分

(3)再看清下面的标记

(4)把已经分好的这一部分皮球再分一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 指导鼓励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介绍分类过程。

5.播放PPT,再次熟悉二次分类的方法。

(三)二次分类的巩固与提升,尝试自己设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记

1.提问:看看这些园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颜色、男女)那么这一次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讲述要求。

(1)两次分类都要先设计好分类标记放在小格内,再进行分类

(2)分的方法要不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交流与评价 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5.教师小结:原来进行二次分类时,有的物品可以有2种方法,有的可以有3种不同的方法呢,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标准与分类方法。

四、延伸:二次分类的再次巩固与提升 观察PPT,发现分类表格的区别。

师:这里还有很多玩具积木要分一分,请大家看看这个表格和刚才的表格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该怎么分?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里,回到班级里我们再来分一分。

教学反思: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

篇3:《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这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56页的内容——《分一分》。它是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本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设计理念】

目前,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由过去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成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活动场面,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動中,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与探索,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我。本篇教学活动设计力图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辩一辩”等数学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受到“认识源于实践”“部分与整体”的思想启蒙。

【活动准备】苹果、水果刀、学生练习纸、彩色笔、多媒体课件一套、半个橘子的卡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回答老师的问题。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T: 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玩游戏了,是不是?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放课件)“分水果”,你们愿意吗?

T:那好,游戏规则是:我来问,你来答,不过,要求同学们不许动口,而是用拍手的形式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1、课件出示实物(4个草莓)问:老师这里有4个草莓,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拍手表示)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师评:你们的答案又快又准确,继续)

2、课件出示实物(2个桃子)问: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拍手表示)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师评:真不错,是不是很容易?还想不想再来?好,继续)

3、课件出示实物(1个橘子)问: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橘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无法用拍手表示,学生思索,可能会有学生说用“半个”)

T: 怎么不拍手?噢,一个橘子被分成相等的两半了,像这样(课件演示平分橘子)对吗?

T:每个人 分到的半个橘子已经不能用拍手的形式表示了,因为我们以前还没有学过用来表示一半的数字,那么一半该怎么表示呢?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表示橘子的一半吗?

T:下面就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表示一半的方法,好不好?

(先让学生自己创造,再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同时老师巡回指导,并请4名同学到前面去画或写表示一半的符号。)

T:刚才老师下去观察了一下,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谁愿意先来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表示一半的?说说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写、画或手势等多种形式,先让那4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让组织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直观认识,教学新课

(一)认识分数1/2

T:大家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橘子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你们想学吗?

T:首先请大家先来想一想(课件出示问题:我们把一个橘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答略(课件出示小结:我们把一个橘子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整个橘子的二分之一)

T:那么当一个橘子被平均分成2份之后,这其中的一份(老师贴出两个半个的橘子卡片),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不能)

T: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家族的一位新朋友,名字叫“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它能帮我们解决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难题。

T:这半个橘子,我们就可以用数学符号1|2这个分数来表示(在半个橘子的下方板书1|2)

讲解:1/2就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T:那么我们来看大屏幕(放课件:没被平均分的圆),这是二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理由:没有平均分。)

T:大家知道,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分数的每一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给分数起名字,让学生明确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三部分组成的,并用书空的方法掌握分数的写法)

(二)加深对1/2的认识

1、直观操作:分苹果

T: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1/2了,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我想得到一个1/2该怎么分呢?谁愿意帮老师分一分?(请一名学生前拉来分苹果)

师评:他分得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平均的问题)

你要把苹果分给谁吃?(生答略)那妈妈吃的这一半,也就是这个苹果的多少?那老师吃的这一半呢?(明确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两份后,其中的任意一份都是它的1/2)

2、涂一涂

T:我们能从实际操作中得到1/2,那么如果给你一些图形,你能从图形中找出1/2吗?

打开课本56页,先找出每个图形的1/2,再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表示你们所找到的1/2

(涂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这些图形的1/2的,再说说通过涂色知道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橘子、半个苹果、还能表示……

3、折一折

T:我们大家不仅能够通过分实物得到1/2,还能从图形中找到1/2,纳闷如果让你创造一个1/2你会吗?

T: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折出你们喜欢的图形的1/2,并图上你喜欢的颜色,来表示1/2,好不好?

(先自己创造,再同桌之间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到的)

T:我发现同学门讨论得可激烈了,那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学生争先展示略)

(三)认识其他分数其实1/2还有好多朋友

T: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2,认识了1/2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其实1/2还有好多朋友,你觉得1/2还可能有那些分数的朋友?(生答:1/3、1/4、1/5、1/6、1/7、1/8等等)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T:那下面就请你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为1/2找到更多的朋友,再用涂色的形式表示你想认识的分数朋友(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

T:我发现同学们都认识了自己想认识的分数,为1/2找到了朋友,谁想到前边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把你所认识的分数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认识?

(介绍的同时老师或学生自己来板书所认识的分数,老师要学生明确这些数和1/2一样都叫分数)

T:你们能说出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T:通过折纸、涂色表示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T: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创造了这么多分数,还发现了分数的好多好多知识。

三、巩固练习(游戏:芝麻开门 闯难关)

第一关:判断题(课件出示文字判断题)

第二关:说一说图形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第三关:观察每一部分各占整体木版的几分之几。

(顺利地闯过三道难关后,课件出示阿里巴巴手举鲜花出门迎接向大家祝贺)

四、课堂小结

T:见到了阿里巴巴,你们高兴吗?那下面让我们向阿里巴巴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吧,你这节课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 有何收获?有何感想?

让我们和阿里巴巴说说。(学生汇报略)

提示:(分数)怎样分呢?(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 就

篇4:《分一分一》教学反思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组织纪律意识不强,我主要通过小组争夺小红花,个人奖励聪明草的方式进行激励,不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课间,我插入了“放松操”然孩子们伴随轻快的音乐缓解他们的疲劳,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中。另外我准备的不同颜色的答题卡也是别有用心,一是 考虑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还不会认题目,如果在书上完成练习题,可能有的孩子就找不到方向,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我设计的不同颜色的答题卡。

二是当孩子在完成的答题卡我选择部分贴在黑板上,在激励孩子的同时分颜色摆放,这也和今天的教学内容“分一分”主题吻合。

本节课的教学我经过精心设计,大多数的孩子能掌握一定的分类标准,能独立解决一些分类问题。但在一些环节还是有考虑不恰当的地方,比如对序号填写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导致孩子们在填上衣和裤子的序号时有的孩子会弄错。再比如,我在组织孩子们进行衣裤卡片分类的时候,纪律上的要求没把握好,出现了当我已经请孩子上台展示了,台下有的孩子还没把注意力转到我的引导中。

篇5:《分一分》教学反思

学习《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成功之处:

分一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商场里的物品是怎么样摆放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新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把杂乱的铅笔以及卡片进行有规律的摆放。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在整个教学中我能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找出分类的标准,进而掌握分类的方法。在设计习题环节中我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并在最后一题中设计了分类中最难的一道知识拓展题,来加深教学难度。

本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注重了直观感知,方法科学,效果明显。不足之处:

1、教学应该做到就地取材,比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学生有什么不 同?学生会回答男女不同,就可以进行分类。这样学生能更深刻的感悟到什么是分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

3、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及时做好引导。人数不宜过 多,控制在2-4人。

4、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抑扬顿挫,富有感染 力。

5、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放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

6、可以制作一些小礼物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7、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努力提高,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措施,让孩子能动、能静。

篇6:《分一分》教学反思

这几天正是西安世园会的开园日,所以整个学习过程都以世园会这个情境为主线。比如课前准备环节,课件出示世园会长安塔、石榴娃、会徽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你们能想到什么”学生情绪一下被调动了起来,都踊跃谈自己的想法;在探索活动一这个部分,让学生在秦岭四宝这个情境中展开小组活动;在探索活动二这个部分,给学生展示世园会开幕式上有代表性地几幅画面,让学生展开探索活动,感受分数的意义;练习题的设计图片都来自世园会的植物。整节课再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获得了积极的学习数学的.体验,又给人以美感。

二、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议一议、填一填,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在探索活动二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说、互相说、左边的同学当老师右边的同学说一说等形式,给每个学生创设了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与生生的相互交流,及时强化、巩固、反馈,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探索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也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他们都能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每个学生的参与愿望得以满足,每个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以释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检验学习效果的平台。我们的练习题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必须体现层次性,从基础训练,到能力提升,再到思维拓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

篇7:《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①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②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彩笔、纸张、学习卡、圆、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识

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准备利用双休日去郊游,为此他俩准备了好多食物,有雪梨、芒果等。那么,淘气和笑笑如何分享这些食物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听完老师的问题后用击掌的方式来表示你们的答案,好吗?

师:①有6个雪梨,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②有4个芒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③有2袋面包,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袋?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很快的就用击掌的方式表示出答案了,并说出了所用来表示的数字是3、2、1,都是整数。)

④淘气和笑笑只买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得多少?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举着的手不知该如何击掌了)

师:还能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怎么表示呢?

2探讨:1个蛋糕怎么分

①出示教具——用圆代表蛋糕,请一名学生来演示如何分。

②经比较,分开后的两个图形一样大,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什么?

(出示关键词语“平均分”。)

师:其中的一份是整个圆的多少呢?(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旧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由旧知识所引发的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感知学习的挑战性。)

二、自主体验,探究新知

1讨论:“一半”可以用什么表示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归纳、统一意见,引出国际通用的表示方式“1/2”。)

2判断是否“1/2”,强调平均分(课件演示)

师:哪个可以用“1/2”表示?哪个不可以用“1/2”表示?为什么?

3说说生活中存在的“1/2”

4小组活动:折一折(折出“1/2”。)

(师:请利用你们桌面上所准备的纸片,独立思考,折出它的“1/2”,并涂上颜色,然后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的折法是否一致?如果不同,区别在哪?都正确吗?)

5由“1/2”引出“1/4、2/4、3/4、4/4”师:刚才大家通过对折已经把“1/2”折了出来,如果老师再对折一次,就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

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呢?(学生在理解了“1/2”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得出可以用“1/4”来表示。)

师:那涂2份、3份、4份呢?

6小组活动:折一折

①请大家再次拿出你们桌面上的另一张纸片,在“1/4、2/4、3/4、4/4”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来折一折,并涂上颜色。

②四人小组活动: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你的折法。

③全班交流,展示。请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说说你是折哪个数?怎么折?

7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师:像1/2、1/4、2/4、3/4……都是分数。

8介绍分数

①师:刚才大家已经读过这些分数了,我们再来齐读一次。

②师:会读分数了,会不会写分数呢?老师读,你们写。谁上来写一写?(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在座位上书写。)

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③渗透分数的意义:分数线代表什么?如何确定分母?分子又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创设大量的动手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感知分数、理解分数、掌握分数。)

三、巩固强化,实践运用

1抢读分数(课件演示)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分数,你们有信心把它们读出来吗?请大家看屏幕,如果你会读这个分数的话,就快速站起来大声地把它读出来。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读得最准确!

2组电话号码(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已经和分数交上了朋友,机灵狗呀就想请大家来帮个忙,它想给好朋友打个电话,可忘了号码,智慧老人说,只要把表示这些图形的分数写出来,然后把分母按顺序连起来就是它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了。可机灵狗想了半天,还是没能想出来。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忙吗?

①分4人组讨论。

②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3按分数把下面的图形涂上颜色

师: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张学习卡,请同学们快速的按要求完成。

①独立完成。

②个别展示,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有梯度、有数量、有质量地设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不断强化知识,并能从做练习的过程中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于教师宏观调控课堂。而且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容易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创建学习的“小高潮”。)

四、总结知识,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哪里出现和利用到了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要学会总结、善于总结,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记忆。并且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篇8:分一分教学反思

我设计这节内容的整体思路是:从生活中引入→理论学习知识→生活中运用。先从生活图片创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整理,分一分的必要性;再学习分一分的方法,按颜色分,按形状分,分类标准不同,图形摆放的位置就不同;接着是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习;最后是实践运用,把身边的同学、老师等分一分,整理自己的书包,到超市、市场等去观察分类的方法。

我对教材作了两处地方的改变:一是例题。我把例题中混合放置的3支带橡皮的铅笔(其中1支红色,2支黄色)和3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其中1支黄色,2支红色)改为2个红色圆片,1个白色圆片,2个白色三角形和1个红色三角形。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动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更容易展示分类方法的过程。我觉得我通过替换学具,课堂效果更好了,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效果。第二处改动是:习题中,我把练习六的5题和思考题组合改编成一道实践操作题。具体做法是:请课堂上得到老师奖励的学生手持奖品(大红花、黄花,小红花、黄花)上讲台,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老师也手持一朵大红花加入他们的队伍,再把我们分成两组。我觉得我设计的这道操作题是比较好的,但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得不到位,以致学生只顾着看我们手中的花,很难说出把人按照高矮和男女分组。我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的奖品都藏起来,再把我们分成两组。”可能就会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篇9:分一分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拜了个晚年,同学们感到很新鲜,脸上充满了喜悦,纷纷鼓起了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的课,在孩子们的笑声、惊讶声和略有所悟的疑惑中进行着。一开始在设计课的时候,担心内容不够充实,可是几堂课下来,有几节出现了没上完的情况,反思下来,觉得有的环节出现啰嗦、拖沓的情况。比如,首先,在体验完一分钟有多长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一分钟之内想干什么这个环节,与之后在教室内实际试验之前想干什么出现重复。其次,在我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时,我总结得太啰嗦,总是担心孩子们说的不够清楚、全面,就拉过来多说几遍,后来想想,真是“多说无益”。

通过感受一分钟、测试时间观念的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时间观念存在缺失或者很差的现象,我想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整堂课孩子很感兴趣,并且很乐于计算一分钟之内自己所做的事情。重要的是有些孩子可以体会到、感悟到时间多么宝贵,应该珍惜时间、“挤”时间等一些道理。这就是我的收获,也希望孩子们有所得。

反思三:一分钟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篇10:《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分一分(一)教学反思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 李茹华

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利用了具体的事物,从学生的生活实地出发“分苹果”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通过除法列式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分数学习的必要性。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的理解。通过蛞煌浚折一折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认识其他分数的教学中,以“放”为主,让学生主动活动。展示正方形和圆形的不同折法,展开对1/4本质意义的探讨,理解分数的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分数的读、写法,采取直接介绍,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在活动中渗透新知识。通过除法列式引出分数的必要性,通过涂一涂不图形的1/2强化分数的认识。在认识不同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型展开。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入,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新的分数,了解2/4,3/4,4/4的意义。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2,蛞煌孔约合不兜1/2。让学生折一折并涂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不足之处,学生用描述性语言叙述分数的意义时,语言还要再规范一些,在明白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新授时间再紧凑一些。如在探究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时,学生说出用1/2表示一半就不要引导其他表示方法了。给理解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留更多的时间,会使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篇11:一分一秒的财富累加

当欧洲传统手工业面临大批中国买家时,该如何面对?是加大生产量?严格管控购买群体?照单全收?还是抬高价格?近段时间,瑞士钟表业体会到了这样的困扰。对于这一严峻的问题,瑞士钟表业的做法是:更加严格控制产量,却开拓更多繁复款式。

人们早已认知到法国老佛爷商场里大把水的中国消费者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不仅要最贵的,还要最稀缺的,2010年3月举行的“奢侈品界奥斯卡”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上,中国面孔明显增多,连媒体数量也有了几何倍数的增长;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上,这样的现象比之去年又有所增加。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年报可见,瑞士钟表2009年的销售额中,中国市场占据48%,排名全球第一。于是,激动万分的钟表生意人开始盘算着未来十年宏伟的远东发展蓝图—如果每个中国人佩戴一款瑞士手表—即将被巨额销售额冲昏头脑的经销商们甚至做起了当年可口可乐进驻中国市场时的大梦。

而在另一头,在高级腕表拍卖市场上,一款款价格不菲又绝版稀有的各色拍品,也正不断刷新着腕表拍卖市场的纪录。2010年,佳士得公布年报中体现了这股势如破竹的购买力:2010年佳士得全球钟表拍卖突破9100万美元,其成交总额是历来之冠。这条消息不仅让佳士得全球各地的办事处欢欣鼓舞—这证明了佳士得已经超越了以唯一拍卖钟表为傲的老牌劲旅安帝古伦拍卖公司,从而完全领导了欧、亚及美洲钟表拍卖市场,其中香港佳士得在接近年底举行的秋拍腕表专场上获得1.03亿港元的拍卖总额,也更进一步证实了亚洲腕表收藏市场的迅速崛起。其实早在2009年秋拍结束后,香港佳士得已经获得9230万港元的成交额,比当年春拍增加近60%,其钟表部专家及主管 Tim Bourne当时就表示,亚洲与新兴市场的收藏家活跃于全球钟表拍卖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买家所购买物品的价值几乎是四五年前的两倍。

在拍卖场上有一个现象其实非常值得人们深思,那就是“百达翡丽现象”。钟表爱好者们都清楚,百达翡丽是世界上最名贵的腕表,品牌所属工艺师需要在公司培养十年以上才能进入流程,其所有零配件全部自主生产,其新品零售价也需数万美金,产量非常稀少,似乎其每一款腕表都是为了拍卖行所设。奇怪的是,拍卖行里边几乎都是百达翡丽的身影,世界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前二十位手表,全部都是百达翡丽的产品,不仅如此,新的纪录都由百达翡丽创造。

篇12: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反思

《分一分》这节课是学生认识分数的开始,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反思。分数是一个内涵复杂,形式多样的数学概念。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认识,学生的认识然免肤浅,同时,如果我们过早进入到抽象水平的认识,学生又难以到位,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要找准学生已有的认识框架和分数意义的结合点,这就是直观模型。

在本节课设计上我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分数

在这节课上我的引入是从学生已有的有余数除法进入的,通过这个引入让学生认识到,过去出现剩余的时候,我们用余数来表示,而今天我们可以把余数继续平均分,这就产生分数,通过这们的引入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课件直观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后面的“折一折”“涂一涂”及“创造分数”等活动,通过学生亲自折纸,涂色,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降低了认知难度。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孩子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缩影,不是完全要按照教材去做,而且教师有责任进行教材剪裁,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建构者,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反思《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反思》。我们以过调查各试讲后,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于教材的要求,所以教学设计中,我们提出了“创造”分数。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自由创造一个分数,边创造边思考,把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图形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的汇报不、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创造非常丰富,创造出了2/

4、3/

4、1/

8、5/8等等。如此丰富的结果,让我想起了一段话,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去飞翔。

这样理性的改动,不仅深化拓展了对分数的理解,还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篇13: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

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范文一

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前已有基本的分类概念,这节课主要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出发,通过观察,从颜色、功能、性别、大小、状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大部分小朋友对分 类都没困难,但表述不完整,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引导学生叙述时回答完整,如“按颜色分,可以分为深绿色、淡绿色、红色树叶。”

因一年级 小朋友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了解,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认真倾听等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 础。如上课时有学生题目会做但不敢站起来回答,我就以鼓励为主,如“谁是我班勇敢的奥特曼啦”“回答问题给予鼓掌”等一些鼓励的话,还有的小朋友不举手在 下面随便回答,就提醒他回答问题先举手,做一个懂礼貌的小学生。但一年级小朋友自控力很差,必须时刻提醒,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耐心还不够。

一年级的小朋友的习惯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加以培养。

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范文二

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到了:

1、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游戏活动—拍手表示结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用多种活动的载体对教学重点,逐步的化解。涂一涂、折一折、量一量、摸一摸等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觉机能!

2、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全员动手参与,贯穿始终。“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客,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涂色和表述,了解2/4,3/4,4/4。在动手实践中,每一个学生自由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学具把它表示出来。在这堂课中,我站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度,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1、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口头表扬,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发挥其他的形式,就可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对个别学困生关注不够,所以课堂中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个别不善言谈的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还要多为这些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3、可能对部分暂差生的教育还不够,课堂上有些过快,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地搞懂,应该在课堂上留少许时间,让学生充分考虑,这样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4、通过上色,折纸等活动,学生对分数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表示简单分数。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滞后,没从低级向高级提升,要适时给学生示范一下语言上的陈述,让学生进行模仿。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跟进没有把握好,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中生成资源。

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范文三

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的理解;之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把分数表示出来。在认识1/2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再认识其他分数,教学中,以“放”为主,让学生主动活动、集中展示、汇报交流,收集学生的不同折法,展开对1/4本质意义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分数的读、写法,采取学生直接介绍、教师补充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拓展练习的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充分的拓展空间,同时渗透后继知识的学习。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渗透新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游戏活动—拍手表示结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组花瓣的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活动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型展开。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

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入,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折一折 涂一涂创造出新的分数,了解2/4,3/4,4/4的意义。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用掌声表示半个,一些同学用手势表示切的动作,有些同学表示掰的动作,这是学生创新的第一次显现;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1/2来表示。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4、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爱做游戏,因此我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

篇14:《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杨蕾

“分一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商场里的物品是怎么样摆放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新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把杂乱的铅笔以及卡片进行有规律的摆放。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整个教学中我能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找出分类的标准,进而掌握分类的方法。在设计习题环节中我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并在最后一题中设计了分类中最难的一道知识拓展题,来加深教学难度。本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注重了直观感知,方法科学,效果明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尽人意之处:

1、教学应该做到就地取材,比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回答男女不同,就可以进行分类。这样学生能更深刻的感悟到什么是分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3、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及时做好引导。人数不宜过多,控制在2-4人。

4、力。5、6、7、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放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可以制作一些小礼物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努力提高,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措施,让孩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子能动、能静。

8、的。

篇15:一分一秒奏出历史旋律

为期一周的展览结束后,我从巴塞尔出发,到以“咕咕钟”闻名的德国“黑森林”地区,从富特旺根、施文宁根、特里堡一路走来,沿途探访多个博物馆。在高度商业化运作的钟表世界里,试图找回至今依然由品牌创始人家族运营的品牌,和不为浮华商业社会所动的钟表手工匠,回味一丝尚且残留的有关往日时光的手工温情。

走一趟“时钟之路”

老朋友Adalbert Mayer驾车带着我们从巴塞尔向他位于黑森林地区的祖传制钟工厂出发,一路上,经过多个有着钟表制作历史的小镇,这是一条昔日的“时钟之路”(Uhrenstrasse)—当年,严酷的冬季让人们无法劳作,农闲时围坐在火炉旁边制作钟表的手艺活儿,渐渐熟练了,背着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进京赶考书生的大行囊,里面装有从黑森林大小时钟作坊里制作好的各种时钟零部件,外出挨家挨户进行销售,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选择钟盘、指针的样式,现场组装一台可靠耐用的时钟出来。

“他们可谓是最早的时钟贸易商人,把黑森林时钟推向欧洲各地的人。”Mayer感叹道。他们背着大行囊走在“时钟之路”上的生动形象已和“咕咕钟”以及“黑森林蛋糕”一样,成为地区的代言,至今这种手工创新的精神依然保留,在AMS工厂的某些时钟面板上,依然可以看到此类的卖钟人图案。

要了解当年黑森林地区钟表制作者的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参观相关的博物馆,比如位于Furtwangen(富特旺根)的德国时钟博物馆,位于Schwenningen(施文宁根)的德国钟表工业博物馆和在Triberg(特里堡)的黑森林博物馆。

作为欧洲最大的公立时钟博物馆,德国钟表博物馆位于黑森林制表工业的地理中心,已经有着150年的历史,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没有关闭。在博物馆可以看到数百台各种材质、年代制造的咕咕钟。正如任何一个德国儿童将会告诉你的那样,咕咕钟是来自黑森林的。钟表内的机械推动木质的布谷鸟从表面上弹出,同时嘴里发出欢快的“咕咕”声,这样可爱的表演在这里每隔一小时便会上演。三百多年以来,黑森林地区的人们一直向全世界运送这种传统的布谷鸟钟表。不仅如此,这里也制作从闹钟到停车计时表的大量钟表。

童话般的黑森林钟表区

黑森林与布谷鸟钟表总是在许多富有浪漫意境的故事中同时出现。这两个词语向人们描绘了白雪皑皑的冬日夜里,茶足饭饱的农民们坐在他们的屋檐下,一边等待着春日里冰雪开始解冻,一边打磨复杂的木质钟表,小心翼翼地将代表春天使者的布谷鸟放置在上面。如果你亲自来到特里堡这个传统的制钟小镇,那你会更加相信这温暖的传说。

位于特里堡的布谷鸟钟表公司Hubert Herr(侯伯)是至今依然坚持手工雕刻钟壳的少数派,公司创始者的孙子Reinhold Herr已经是家族产业的第三代管理者。他偶尔会试图采用一些新的设计—比如一个为了世界杯设计的足球型钟表。然而,真正能够保持他的销售额的,却是那些有着小木屋和布谷鸟的经典设计。在公司的墙壁上,悬挂着许多熟悉的钟表,上面都有极富代表性的小门。这些是对于温馨家庭生活的纪念,如同一段对过去黄金时代的美好记忆。

Hubert Herr咕咕钟的木材全部来自黑森林地区,200年前,因为工业化的到来砍伐了大量的树木,以至于整个地区几近一片荒芜。然后人们翻然醒悟,在150年前,开始为子孙后代积累森林资源。“现在用来做钟壳的木材大多是七八十年树龄的。一直以来,砍多少,我们会种更多,所以现在黑森林的树木甚至比150年前更多。”Reinhold Herr从容回答了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篇16:《分一分》优秀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许多操作活动,希望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新知识。课堂伊始,通过“苹果”这一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两个正方形与一个圆形,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一半”为什么要用“一半”来表示,进而思考可以用什么办法表示“一半”从而给学生渗透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说出1/2表示的意义,并且举出反例说明不平均分的话不能用1/2来表示,加强学生认识分数应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分数”环节,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几分之几),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在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后,让学生尝试写分数。最后通过分数的历史与生活中的分数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更进一步去理解分数,应用分数。从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课堂上,我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不够灵活,语言不够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更要钻研学习过程,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上一篇:高级会计师的申报与考试下一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