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优秀教学反思

2024-04-22

《囚绿记》优秀教学反思(共15篇)

篇1:《囚绿记》优秀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模式要预先设定好。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书记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课前应精心预设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实际。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四、要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篇2:《囚绿记》优秀教学反思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 《〈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篇3:《囚绿记》教学实录

学生预习课文, 疏通字词, 把握“不蠡之测、涸辙之鲋、茎叶、纤细”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明确题目“囚绿”的含义。

教师收集作者陆蠡的基本资料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收集《爱莲说》和《礁石》两篇文章, 为课堂拓展做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通过“囚绿”所得到的感悟;

2.掌握并学会运用作者在本文中表达感悟的方法, 即托物言志。

三、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感悟互动法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展示《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关图片)

在《荷塘月色》中,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走过深夜时分月光笼罩的夏日荷塘, 体会他那“颇不宁静”的心情;接着, 郁达夫先生又引领我们踏进《故都的秋》, 去感受故都那来得特别的清、静、悲凉的秋色, 让我们收获一份新的人生感悟。那么今天, 陆蠡先生又会带给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囚绿记》。

2.检查预习效果

(1) 字词 (用多媒体展示) 不蠡之测、涸辙之鲋、茎叶、纤细

(2) 题解

“绿”指常春藤;“囚绿”指作者把常春藤的枝条牵进自己屋里。

(以上两个环节由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3.鉴赏文本

(1) 要求:阅读课文, 勾画出作者具体描写常春藤的语句, 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同时, 勾画出表示作者对常春藤的情感态度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

(2) 学生拿起笔, 阅读全文, 根据要求圈点批注。

(3) 请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常春藤的句子并概括常春藤的特点。描写常春藤的句子集中在4-11段, 此环节教师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并作适当引导;文章4-9段主要突出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 表现作者“喜悦而满足”的心情;10-11段突出常春藤的“固执”和衰弱, 主要表现作者对它的敬佩。 (在这里许多学生认为表现作者“恼怒”, 第11段作者的确提到“恼怒”, 但请注意“恼怒”不是作者的主要情感, “敬佩”主要在第12段中体现。)

(4) 教师点拨:作者突出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以及“固执”和衰弱究竟有何用意? (先让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军侵华时的照片;接着展示作者本人在此阶段的一段“心灵告白”以及对“孤岛文学”的介绍。)

常春藤是作者笔下的“物”, 结合刚才对背景的介绍, 大家思考作者想要抒发怎样的“志”?

第4段中的“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他是安慰, 他是快乐。”启示我们常春藤的“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象征着“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和追求”。

第9段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固执”象征追求光明和希望;第12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象征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4.方法总结第一步:确定象征物;

第二步:找出突出描绘象征物特征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第三步:根据象征物的特点, 结合文化传统、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等进行相关联想;

第四步:形成象征意义并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5.拓展阅读, 体会“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1) 用多媒体展示:

①爱莲说

(宋·周敦颐)

②礁石

(艾青)

(2) 师生互动交流托物言志在以上两首诗歌中的运用。 (详细过程略)

六、教后反思

篇4:《囚绿记》教学反思

这部作品写于抗战前期,作者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最终,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是一篇比较含蓄的散文,品读以后,再加上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探讨后,我更坚定这部作品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我看来,任何作家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一定是与他当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而环境会在无形中影响了他本人的情感倾向。所以,一定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会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这篇《囚绿记》中唯一的背景环境的表现就是那几个字“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结合此大环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是有必要的。

其次,当时我在分析完课文内容时,安排了一个讨论,即针对作者的整个对绿滕的行为及其“绿”的表现来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我记下了这么一些学生的想法:(1)爱着的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占有即是自私;(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6)强扭的瓜不甜等等,当然,这其中的思想和感悟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然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因为这个观点与其他的不一样,其他观点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感受,而此观点是从“绿”这方面来体会到的。我当时问了这个学生,怎么有这个感想,怎么看出来的,他说如一些语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么固执啊!”“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他说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绿还努力地向着窗外,向着光明生长,让他忽然之间想到这句话,所以就有了这个感想。当时由于时间关系,自己没有深入探究,但课后我一直在想学生的这个观点。

“囚绿”本意是把“绿”关起来,人为的作用,那可以理解为绿藤处在最艰难的状况,因为人为的作用违背了植物本身生长的自然规律,所以那样成长很难。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国家命运的艰难呢?这样的话,“绿”的行为不就象那位学生所讲的那样吗?

另外,从作者陆蠡的角度看,他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国家处于危难时期,并且从他的性格特点来说,他不光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一位坚贞的爱国者。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因此,这篇散文有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里面。“绿”已经是一种精神与气节的代表了,“绿”的行为就暗示着人民冲破黑暗,追求光明,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哪怕“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即人民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流血牺牲)也始终坚持向着光明的地方生长。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更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篇5:囚绿记 教学反思

课余,小结如下: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篇6: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篇7:囚绿记教学反思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同事评价】

1、教材处理巧妙灵活,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2、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

3、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课件简约而不简单。

5、教学过程很完整,教师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相呼应,且富有诗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

7、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感悟】

1、这篇课文我很投入的朗读,特别是读到“囚绿”部分时,自己真的很恼怒、气愤。

2、“囚绿”给我的启示很复杂,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篇8:《囚绿记》优秀教学反思

师:有人说,《囚绿记》的作者对绿的爱有些变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课文具体语句陈述。

生:“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因为自己心情抑郁,就借绿来装饰心情,因为自己孤独寂寞,就囚住绿为自己歌唱,为自己解忧,这种爱完全是为自己着想,是强行占有,太自私了,太狭隘了!

师:说得好,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我对它的善意是什么?我为什么不快?还是因为它伤了我的自尊心。在这里,作者还是一心为自己着想,还是为了一己之私,与其说是植物固执,我觉得倒不如说是作者对植物的爱太固执!

师:你的回答很有见地,表达也很完整。

生:“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不能原谅”说明产生了愧意,自责,可是却又不纠正错误,继续囚禁,让错误一错再错,这种想法确实太固执了,有些畸形,有些变态!……

师:原来作者对它的这种爱是禁锢,是占有,让它窒息,让它走向死亡。这样看来,作者对它的爱确实有些变态了!我们再来听听另外一种观点。

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你看,作者对绿的爱是多么细腻,多么温柔,这种爱是真诚的,不是矫揉做作,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往情深,一片痴迷。

师:你的解读很有说服力。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作者因为爱最终珍重地开释了绿,并给绿美好诚挚的祝福,这是一种真正的爱。

师:这里的“珍重”包含着哪些情感?

生:珍惜,尊重,敬重。

师:敬重什么?

生:敬重常春藤的顽强抗争精神,敬重常春藤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再说说作者的囚绿行为还是变态的吗?

生:这样看来不变态了,作者是要赞美绿的精神,赞美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师:是啊,作者是想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巧妙地融合文中,特意而为之。

生:其实作者就是那根常春藤啊,执着而坚强,任何人都无法囚禁他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师:是啊,作者是借绿,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爱。小小的常春藤,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涵,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

师:文中的作者对绿不仅有热爱,更有深深的赞美和敬意,你能选一段话读出这种情感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巴金曾用这样的话来评价陆蠡:“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在和崇高的灵魂接触。”的确,今天我们透过这一株常春藤触摸到了作者那崇高的灵魂和黄金般的心,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拥有一颗黄金般的心!

【案例反思】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一段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处境艰难中的中华名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精神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

这篇文章的主题含蓄,蕴藉深厚。正如作者所说:“在这矛盾和轇轕中,我听到我内心抱怨的声音。有时我想把它记录下来,这心灵起伏的痕迹。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而从衣服上面并不能窥见灵魂,我借重文采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因此,如果把它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如此对文章的表面化解读,就会使这篇情感深沉的课文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学生也势必只会得到粗浅的认知印象,很难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饱含的深情意蕴。

篇9:《囚绿记》教学实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散文的阅读要能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囚绿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二第1单元第3课,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感方面,属于绝佳的范文,因此笔者把这一课作为自主探究的载体,与学生共同探讨。

课前预习作业:学生搜集与绿色有关的感悟;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颜色,常常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红色,代表着热烈与激情;蓝色,代表忧郁和伤感;紫色,代表高贵和浪漫;白色,代表纯洁无瑕……而绿色呢?

生:代表生命。

生:代表蓬勃的生机。

生:代表生命的活力。

生:代表和平。

师:很好!大家说得都对。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搜集与绿色有关的感悟。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绿色是家乡小溪流边的水草,我很难用语言将它描绘出来,但那柔嫩的绿色随着水波摇荡,让人忘怀得失,如痴如醉。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深秋时节的树叶,那是一种饱经沧桑的暗绿,夹杂着一块块锈迹般的苍黄,让人不由得产生一丝伤感。

生:我感触较深的是田野中绿色的麦浪,一波推动一波,昭示着生命和收获。

(绘景谈情,引导学生启动情景交融的思维方式。通过自由的演说,学生积极踊跃的情绪调动起来。)

二、研究探讨

师:大家说得很好。建议大家把你的感悟写在作业本上,以便相互交流。我们都预习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探讨课文题目《囚绿记》中的“囚绿”是什么意思。

生:囚禁绿色。

生:囚禁一只常春藤的枝条。

师: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一下,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作家陆蠡为什么将代表生命、生机的绿色囚禁起来呢?

生:(学生分组讨论)

生:因为作者喜欢绿色,特别强烈的喜爱变成了一种占有的欲望。

师:好。可不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生:“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还有,“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它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由此可见,作者囚绿实际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师:(微笑)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我认为作者对常春藤的囚禁虽然是自私的,但却饱含着对绿色的强烈的渴望。

师:何以见得?

生:第6段中说:“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用穿越沙漠者望见绿洲、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来形容自己的欢喜。可见绿色的常春藤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生:第7段中,“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细致的观察,足见作者对常春藤的热爱。

生:还有第8段……

生:还有第9段……

(思路打开,同学们打开话匣子,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文章的情感、语言的艺术性就不再需要教师去讲解了。)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来看,大家好像可以谅解作者的“囚绿”行为了,是吗?

生:我觉得可以谅解。

生:我认为可以理解,但不能谅解。作者自己不也是充满愧疚吗?师:请简要地分析一下。

生;11、12段中,“我渐渐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可见,作者怀着深深的内疚,他也准备释放常春藤,恢复它的自由。

生:13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在匆匆南归的时刻,我依然不忘开释那“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作者很在乎常春藤,我认为可能也是对常春藤的愧疚吧。

师:是啊,从囚绿到释绿,作者也止过了一段心路历程。让我们回头进行一下梳理。

生:从赏绿到囚绿,到释绿。(显然该生没有细致的阅读,仅就上面的分析进行了总结)

师:有谁补充?

生:一开始是遇绿,剑赏绿,到囚绿,到释绿。

生:从最后一段“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看,最后应该还有怀绿。

师:以上两位同学的回答全面概括了文章的线索。尤其是最后的同学找到了“杯绿”这一环节。从怀念绿友来看,作者把常春藤作为了他值得思念的朋友。那么,大家讨论:是不是仅仅常春藤的绿色打动了作者呢?

生:(讨论)

生:不是,打动“我”的是常春藤的固执,是它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固执。(学生非常投入,回答中作者变成了“我”。)

师:如果把这种固执上升为一种精神呢?

生:“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斗争精神。

师:很好。作者所要赞颂的就是这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囚绿记》写于1938年上海。作者在离开北平一年之后,怀念他的绿友,是否含有更深的含义呢?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大家可以从“绿”的含义入手。

生:(思考、讨论)

生: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绿应当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生: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应当是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

师:联系历史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在1938年写这篇文章呢?

生:应该和抗日战争有关吧?

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离开北平,作者一定牵挂着日军占领区的人民。

生:既然作者说常春藤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在这里,绿色应该象征着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对。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三、补充作者事迹,强化文章理解

1942年4月13日,陆蠡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即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篇10:囚绿记教学反思

清镇市红枫中学

夏娣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囚绿记》 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一般散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我立足于文本,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明确文中是讲述“绿”被“囚”。通过感知绿的形象,感悟文章。感悟象征手法和借物抒情。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讨论鉴赏,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借助关键语句鉴赏散文的阅读方法。利用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文中绿的象征意义。我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强调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相对自然流畅。另外,从身边的绿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广义,并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自由地进行自我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从“绿”的象征意义入手,注重相关知识的拓展,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生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本文的象征意义,从而顺利完成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教他们阅读象征意义散文的方法。

我们也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这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植物会在逆境中追求光明,人更应该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自由和幸福。而作者因为自私而把绿幽囚了,最后也因为更爱绿把它放手了。我们如何去理解这种爱的升华。从感性的爱到理性的爱的升华。由囚到放,是一种爱的升华。

篇11:囚绿记的教学反思

囚绿记教学反思范文1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囚绿记教学反思范文2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分三个层次。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旨在让学生咬文嚼字,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达32次。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 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 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 应从物的特点思考, 展开联想, 联系相似点, 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囚绿记教学反思范文3

《囚绿记》教学思路的考虑: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 《〈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篇12:《囚绿记》优秀教案

一、导语:

绿色象征希望,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而当绿色被囚禁,生命之色变得暗淡,枯黄之时。我们又作何感想呢?

二、理清文章抒情线索。

全文表面上是按时间顺序,但是从深层次看应该以情感流动为线索。情感脉络:爱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三、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变化:

1、阅读“爱绿”部分,思考开头第一段里包含的信息 A、交代内容发生的时间。B、指出内容属于回忆。

C、单独成段说明事情让作者难忘。

2、公寓的情况如何?

学生在文章中找到回答

明确:占据高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

• 一丈的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碎的,突出其简陋

•初到这北方都会的陆蠡,拥有思想激情却两手空空,生活是局促的:在一丈的空间独步,丈量思想的长度;在潮湿的地面行走,和梦想跳舞;至于那墙壁、玻璃则做了落寞的看客了。然而生活的窘困却如何浇灭理想之花呢?意气风发的青年是应朋友之邀来北平作刊物、播散革命种子的。所以,开头的文字并不显得特别苍凉:一种自己欣赏着的诗意贫穷。

3、写公寓的格局对表达“爱绿”有何作用?

• 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 • “左下角是碎的,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 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写“爱绿”蓄势

4、找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

• 第五段直抒胸臆: “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是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 第六段进一步用“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表达绿给予自己的兴奋与快乐。

5、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钟情? 学生讨论回答

•门虽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润,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在现实的世界里,作者孤独、陌生、困倦、不快。在与绿的对话中让我的不快得以消解。我从绿中悟到了乐观和勇气。我与绿能够心灵沟通。绿给了我精神的慰藉。社会人际空间的孤独和我心灵世界的丰富

6、品味作者细腻的笔触,想象作者看绿是的表情.看它——看它——细细观赏它——巴不得它——爱它 作者对绿的爱达到高潮,那么他又是如何进一步表达的呢?

从喜欢到爱恋到占有、想控制,是很多人情感发展的逻辑。自私的心态。爱的偏执与异化。

7、阅读“囚绿”部分,A、找出表现作者“囚绿”原因的句子,并作分析。

• 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书案„„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现实的功利主义色彩。自私。不仅要用它置换物质生活空间,还要用它填补精神生活的空洞。B、“绿”在囚禁下有何反应?常春藤的反应表现了怎样的性格?对此,作者的心理如何,如何做的?作者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找出语句,分析。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都朝原来的方向。表现了常春藤不甘被囚、追求光明、顽强不屈的性格形象。

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 表达作者对常春藤眷恋中不满的心态。C、、离开阳光使常春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又是怎样做的?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既怨怒又爱恋,既欲释又难舍的心态。理智与情感

我渐渐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我仍然不放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的矛盾。

D、如何理解魔念(难点)讨论: •(1)魔念是“我”的一种自私和偏见,较为阴暗的心理,是爱的异化。•(2)既怨怒又爱恋,既欲释又难舍的心态。从审美上看是理智与情感上的错位。康德:把情感独立起来,肯定它的价值。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租住房间 审美情感战胜实用理智 赏绿 情感、理智暂时同位 揠苗助长 情感、理智出现裂缝 囚绿 病态情感战胜合理理智

情感,理智的斗争 放与不放——魔念产生了 最终,魔念产生了

8、阅读放绿部分,理解分析

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1、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被迫离开旧都的无奈。

2、“放绿”——表现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3、“珍重”——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了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9、阅读思绿部分,理解分析。

思绿——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踢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10、“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说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 “珍重”一词写出了作者对“绿囚”的珍爱和敬意。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失,更认识到“绿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性格,所以更增添了自己对“绿”的爱恋。

我临行时开释常春藤,表现出我对具有抗争精神的常春藤的敬重,对光明 自由的向往 珍惜。

11、为什么最后“我”让这个“绿囚”恢复了自由?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恢复了“绿囚”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 光明的呼唤 12 “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重要作用?

这句话是“放绿”部分精彩一笔,既点明了文章写作背景,使全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又如炬照亮了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13、“绿”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黑暗

14、作业

篇13:《囚绿记》备课心得

一.散文教学线索要清晰, 教学流程与阅读流程要统一。散文是一种写作样式灵活的文体, 学生较难形成一种合理的阅读经验, 在这时, 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解读不动声色地贯彻到教学流程的设计中, 帮助学生形成好的阅读流程。所以, 这节课中我设置了几个大问题如“绿的含义”“为什么囚绿”“为什么放绿”等, 这些设计看似平常, 但都是依照文章节奏,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的, 是符合学生实际, 是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也是符合正常的阅读流程的。

二.散文教学要形神兼备。散文是一种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的文体, 在一种浅尝辄止的阅读中,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陷入重虚轻实, 重神轻形的误区。好的散文的虚实关系是丝丝入扣的, 形是神的根基, 神是形的升华。没有对文本的深入体察, 对主旨的认识也是肤浅的, 所以, 老师对引导学生对文章分析的细致度一定要做到位, 我们不能为了急于导出文章的主旨而疏于对文本的仔细体察和揣摩。我认为不管用何种方式, 对文本的分析一定要落实, 对重点字、词、句一定要细抠。如文章中有很多描绘绿色常春藤的句子, 这些句子如果不让学生仔细品读, 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对“绿”的热爱以及作者的心路历程。但我在教学设计时也没有满足于学生对文章线索、中心句的 正确寻找, 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二次阅读, 由实入虚, 再由虚返实, 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在一些学生认识不到的语言点上, 我也能向学生提出疑问, 引发他们的思考, 如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有一天”是哪一天, 学生经过提示, 会很自然想到这一天就是抗战胜利的一天, 也就能更加体会作者由绿而产生的这种必胜的信念, 进而明确文章主旨。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 真正能影响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就绝不仅仅是理性认知了, 而是一种情感态度的认同, 这样才会达到价值观的形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对散文的深入把握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根本体现。

篇14:《囚绿记》教学设计

【关键词】《囚绿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方法:诵读感知、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本文题目为《囚绿记》,“绿”指的是什么?“囚绿”指的是什么事?作者为何“囚绿”?

“绿”指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是因为喜爱“绿”。

2.《囚绿记》中“记”说明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事散文。

二、诵读感知

1.齐读第一遍。前后排为一小组,小组内部齐读。要求:利用“圈点勾画”法,将诵读过程中遇到生字词做上记号,读完后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2.自读第二遍。前后排为一小组,小组内学生自读。要求:读的过程中理清全文结构。

3.提问。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寻绿(1—4自然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

赏绿(5—7自然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

囚绿(8—12自然段)。是文章主体部分,与文章标题相呼应。

放绿(13自然段)。写绿枝条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

怀绿(14自然段)。表达作者对绿枝条的惦念牵挂。

板书:寻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

三、文章赏析

(一)讲解第一部分“寻绿”

1.1到4自然段表现了作者对“绿” 的什么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2.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所住小房间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何着如此多笔墨来描写自己所住房间的环境?

小房间具有破败、简陋、狭窄、自然环境差的特点。小房间环境如此恶劣,作者最终还是因为它有“绿”而选定了它,反映作者对“绿”发自内心的喜爱。 即通过描写小房间的破败、简陋、狭窄、自然环境差,侧面烘托出作者对“绿”的“欢喜”。

(二)讲解第二部分“赏绿”

1.作者在这一部分是如何表达对“绿”的喜爱之情的?

(1)运用修辞。“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比拟)“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拟人)“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对比)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抒发了作者对绿的强烈的热爱与渴求。

(2)类比的手法。“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花草的茎叶的欢喜”(类比)运用类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强烈欢喜与渴求。

(3)细节描写。“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动作描写)“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婆娑的摆舞”(心理描写)作者用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其对绿的喜爱,使物我互观,尽显灵性。

2.5—7自然段,作者对“绿” 的什么感情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对“绿”的喜爱发展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并强烈地渴求“绿”。

3.此文描写景物有一个特点,便是“赋物以情,将物人格化”,第7自然段中对常春藤的描写,体现了常春藤什么“性格特点”?

“伸开”“攀住”等动词,体现了常春藤生长的自由、充满生机的特点。体现其倔强不屈,向往光明的性格。

(三)讲解第三部分“囚绿”

1.从4到7自然段,我们看到作者对“绿”的喜爱达到近乎贪恋的程度,那么被囚之“绿”在“囚之初”、“囚之中”、“囚之末”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什么变化?

囚之初:“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囚之中:“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囚之末:“病损”;

“我”的内心的变化:囚之初“生的欢喜”;囚之中“不快”(第10段,自尊心受到了损害);囚之末产生了“魔念”。

2.在这一部分中常春藤又体现出了什么“性格特点”?

倔强、执着坚强不屈、永向光明、顽强抗争。

(四)讲解第四部分“放绿”

1.上面说作者已经产生魔念了,为何最终还是选择将“绿”释放?

首先,因为作者喜爱绿,即便“绿”的不配合、不亲热引起了作者不快,还是不愿意眼见它死去;其次,“绿”曾给作者带来诸多快乐,作者出于良心,理性战胜了感性,决定保住“绿”;“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句,说明作者此时对“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情感——敬重,最终决定开释“绿”。

2.作者在这一部分体现了对“绿”怎样的感情?

敬重。

(五)讲解第五部分“怀绿”

作者在这一部分对“绿”的感情变为了?

怀念。

板书:情感脉络 喜爱——渴求——欢喜——不快——魔念——敬重——怀念

四、主题探究

1、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结合作者和背景介绍探究主题

本文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自己对于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的绿色的深情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绿囚的精神指永不屈服于黑暗。绿囚的象征意义便指的是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作者简介:游思源,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篇15:囚绿记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体会“绿”的象征意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树立做“被囚”而“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常春藤”的人生信念。

一、导入:

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希望之色,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活的情趣,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

陆蠡(li)字圣泉,生于1908年,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陆蠡不仅文章优美,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巴金老人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

三、字音字词:

陆蠡(lǐ)涸(hé)辙婆娑(pósuō)猗(yī)郁囚系(xì)瞥(piē)见

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⑸猗郁:茂盛的样子。(6)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四、题目解释:

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

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绿”指的是绿色的常春藤。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借鉴题目用“绿”的形式理出线索。写作思路情感变化

寻绿(1~4)喜悦满足

赏绿(5~7)快活留恋欢喜

囚绿(8~12)喜悦可怜恼怒

放绿(13)尊敬祝福

思绿(14)怀念期盼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五、品味作者对绿情有独钟的句子。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纵情歌唱)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怀念至极)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心灵对话)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深情感悟)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痴爱行动)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要囚住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挚爱象征)

六、我为什么喜欢绿呢?

明确(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使句子富有气势,体现出了绿象征生命力、希望和快乐的意义,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

(2)从作家自身的处境来思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 安慰自己的心灵。)

六、这是一抹怎样的绿?这株常春藤在被囚前与被囚后各有着怎样的外形与特征? “囚绿”后,绿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被囚前:柔软的卷须,茂密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

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绿的特点:坚贞、执着、顽强不屈、追求阳光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

那么这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仅仅是要抒发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2.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一起看看最后写了什么内容。(齐读13段)

3.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4.最后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囚人”

什么人?(中国人。)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没有)

5、补充: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师: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例句:茅盾《白杨礼赞》: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激情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一般来讲,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像《礁石》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白杨礼赞》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小结:“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展示作者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的精神。

拓展延伸:

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2、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感悟生命:

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不应凋零的绿叶:

1.荷兰天才画家----印象派大师---凡高因爱情的挫折、生活的残酷用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

2.现代文学巨匠---老舍文革中不堪迫害纵身跳入冰冷的湖中„„

3.傅雷,现代翻译家、学者。“文革”初不堪残酷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用绳套住自己的脖子„„

4.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5.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灭后,万念俱灰,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6.中国最有影响的朦胧诗人---顾城, 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这个思想偏执的天才与疯子将斧头高高举起,砍向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妻子„„

7.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1946年,因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海明威健康每况愈下。他开始变得异常烦躁,尝到了自我怜悯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7月2日,用双筒猎枪伸进嘴里扳动了扳机„„

8.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因债务和疾病的袭来,精神陷入崩溃。1916年11月21日,他在卧室内给自己注入了过量的吗啡,永远地睡着了„„

9.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高喊“日本因经济繁荣而得意忘形,精神却是空洞的,你们知道吗?” 然后用刀准确地刺向自己的小腹„„

10.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甜甜地吸着煤气,成就了他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

11.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自杀者的共同特点: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永不凋谢的绿叶:

1.海伦·凯勒 :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2.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3.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海迪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多年来她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

4.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的“海伦·凯勒”

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

上一篇:个人合作项目合同免费下一篇:教学设计改进过程(王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