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2024-04-20

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精选8篇)

篇1: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对于环境法律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传统的民事、刑法相比,具有平衡行政权利和公民权利的社会功能,同时还具备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充分结合行政法规的发展前景,再加上现有的环境法制建设,显而易见,行政法在环境权的保护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虽然公民环境权在运行商上,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的努力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在公民环境上的保护措施。

一、公民环境权的概括

(一)涵义

所谓公民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法律、法规,来对环境中生存和利用资源的法定权利。从环境权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公民不但要享有在舒适、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还要合理运用社会实践的要求,要具备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恢复原状、停止环境侵害的请求权。

(二)依据

我国对环境问题相当重视,因为在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还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危害。但是我国对环境权的权利地位还不能在宪法中受到应用,不仅仅是因为是对环境权的理论研究时间短。对于是否能够将环境权纳入法学界,还需要一定的.考察、研究决定。从环境权的本身来看,将会给我国环境带来很多益处,同时,环境权还具备应然性、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应当享有优先保护的权利。所谓环境权的应然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不可被取替的权利,我们通常把它称为自然权利或者天赋权利。这种应然性的权利,是不因法律的规定而存在,不会受到任何东西、事情影响的,而是天生拥有的权利。而我们通常意义下的,环境的普遍性,是不论是哪个国家、哪种肤色、多大年龄、何种性别的全体公民,都能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公民环境权是人民对环境权益的认知,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权利。最后在说一下,环境权的不可替代性,所说的不可替代是人们生活在的无其他选择的生存空间,但是我们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有选择权。如果我们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存基础也在逐渐减少、丧失。可见,公民环境权属于最基本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现阶段,我们所说的公民环境权,只是一个词语,只是出现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一个概念而已,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把公民环境权纳入。有些管理条例只是为了行使国家的环境管理权,而不是公民环境权,例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仅仅提到公民环境的知情权。对于地方性的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只是着重与公民环境的参与权、破坏环境的投诉权。可见,公民环境权能否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做任何决定。现存的有关公民环境的法律、法规来看,只是注重环境监管,使公民未能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在充分对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活动理解与支持,才能使公民环境权得以确认与应用。

三、如何行政法对公民环境进行保护

(一)将公民环境权纳入行政法规中

我们不但要将公民环境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破坏环境投诉权做好,还要讲公民环境权纳入到行政立法中去。一旦公民环境遭到破坏,公民就可以应用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自身环境的权利。只有将公民环境纳入律法,我国的环境立法才是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

(二)公民环境拥有参与权与知情权

要想人民的切身利益,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我们要确保人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人民需求的意义所在,方可提高公民环境权的保护意识,因为人民的权利是民主的,公平的。可见,公民参与权和知情权是实行公民行政执法的途径,是公民行政合法的结果。

(三)施行惩罚制度对环境权行政法进行

随着我国对环保的认知与发展,行政的强制机制在环保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环境的行政处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首先的是财产处罚,而不是人身伤害性的处罚,选择这种经济制裁方式,就是违法人员缴纳一定数目的金钱来完成。不仅对他们的行为的一种惩罚和警告,还是损害的环境的一种恢复和补偿方式。可以让破坏法律的人长记性,还剥夺了违法行为的人部分财产的权利。对于那些未拿到行政许可,就私自开发建设的行为人,是属于违法行为的人,我国要对这些人,实行限制、剥夺部分行为权利的处罚方式,用这种方法来限制污染事件的发生,也是对损害的环境一种补偿方式。由此可见,施行惩罚制度对环境权行政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设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的救济机制

我们要设立的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目前是遏制环境受到侵害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是公民环境权得到实现的最有效措施。但是我国还未存在环境公益行政诉讼,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增进,我们要不断开展公益行政诉讼,尤其是环境方面的诉讼,因为它不仅有利于环境权益的保护,还有利于公益诉讼的完善。只有发展这种环境公益诉讼的救济,才能使公民环境受到破坏之时,发挥其作用,使公益环境得以实现,从而使公民环境真正得以救济。

四、结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增多,我们对环境的治理也不断完善。公民环境权会随着纳入法律的轨道,使公民的环境权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环境法律制度的保证。因此,只有立法上确认公民环境权,环境的行政管理活动才能有序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娅.环境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6.

[2]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42.

[3]何英.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分立与协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0).

[4]吕忠梅.环境权力与权利的重构--论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J].法律科学,2000,(5).

[5]朱谦.论环境保护中权力与权利的配置[J].江海W刊,,(3).

[6]胡腾.公民环境权之法理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5).

篇2:论我国公民的环境权

内容摘要:公民的民主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国家权力监督的力量源泉。其作为我国整个监督制度的基础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由于相应机制的缺失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公民监督不断完善的根本出路在于使其制度化、法律化。本文并对实现公民监督的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公民监督;监督制度;法律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为此,国家应建立全面而有效的监督制度,以防止行政人员腐败,同时也要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权力运行秩序,树立宪法权威。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可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方法,公民监督承担着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现代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孙志刚案件等事件更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不足。人民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行政,加强公民监督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加强我国的公民监督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2][1]

一、我国公民监督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一)我国公民监督的现状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专制社会里,行政是唯一的、全部的国家事务,君主高高在上掌握最高统治权,他通过分官设职划分中央及地方的权力,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的行政机构,高度集权,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然不存在如近代的分权民主监督制度。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从而使我国的公民监督成为现实。

所谓公民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宪法、法律、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利。其实质是在民主基础上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从本质上看,是具有人民性和社会性。公民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宪法及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成为了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公民所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法定的权利”,而国家饥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公民的监督的义务是必须承担的“法定的义务”。

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方式可分为直接形式和间接形式。如果说上述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我国公民监督权的直接行使方式的(其中包括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如新闻舆论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自己选出的人民代表组成的国家权力机关来行使间接监督权。由此可见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两大支柱。孙中山先生就曾把代议民主制比作一台机器,选举权是机器的发动力,而监督权是机器的制动力。人们要有效地利用机器,那么就必须既要有发动力,又要有制动力。首先,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委任,因此选举制度与人民代表制度构筑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其次,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行使监督权,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因此监督制度应当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公民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从纵向比较看,我国现行公民监督制度有所发展和完善,但不可否认,公民监督制度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突出表现为公民监督不力,阻滞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要解决公民监督不力的现状,首先应找准问题并进行一定的成因分析,然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一,程序法的缺失使公民监督的行使缺乏可操作性。尽管现行宪法规定了宪法的制裁性以及制裁措施(如第5条之规定)。但由于缺少具体的程序规定,公民监督工作实际上无法有效进行。威廉·道格拉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决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人治之问的基本区别。”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法律程序的重要作用。但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在我国历来就不被重视。如去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处女卖淫案”,实质上就是行政机关在行政过程中缺乏程序规制和约束,以致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宪法关于公民监督规定的抽象性使其缺乏适用性。宪法的适用性是宪法的生命所在,而在公民监督实践中,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犯时,宪法只规定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而未规定受害人有宪法诉讼的权利。而由国家机关自己纠正错误并为受害人提供救济。效果显然是有限的在司法实践中,1955年和1986年最高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都认为宪法不能作为法院论罪科刑的依据。因此,四川成都蒋某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侵犯平等权案,青岛三名高中毕业生状告教育部侵犯公民平等受教育权案等等被拨回起诉,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法治观念的淡薄及现有体制的状况使公民监督权难于行使。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权力本位的国家,人治传统深深地扎根于国民意识之中。首先,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3]

社会环境下,一些领导干部的“官本位”和“权力政府”的思想还相当严重,他们把宪法和法律往往当作其治国治民的工具,至少也只是强调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对承认和采取措施鼓励和保证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与监督,不是顾虑重重,就是干脆排斥。其次,我国民众监督和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和发挥的作用还远非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一方面就监督而言,公民并未享有一定的“知情权”去知晓政府相关部门对公民的来信来访是否处理,如何处理,处理结果是什么,再加上一些举报人权益受侵犯的先例使得公民不愿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另一方面就选举而言,许多公民由于受“权力至上”思想的影响而忽略“权利意识”,认为选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至于选举什么人那是当权者的事情,再加上现实中所选代表与选民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公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更为降低。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公民个人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淡化。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公民监督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离我国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完善我国公民监督制度的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作为整个监督体系基础的公民监督制度的作用更加突出。联系国外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一)我国公民监督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其制度化

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并进一步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作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此他既强调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也阐明了一个“好”的监督制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信访制度、举报制度、批评、建议、控告及申诉制度,对实现公民的民主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建立起我国的公民监督制度还需要在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下列制度。

1.实现公务活动的公开化

2003年“非典”事件促使人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化问题,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是公众对政府进行有效制约的前提条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腐败减少“权力寻租”的治本之策。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与公民的知情权是相对应的。一年前,“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已写进起草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并且该条例已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正式进入了立法程序,从而将使公开信息变成了政府的义务。

2.推广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国家机关在作出公务行为之前,给予当事人就重要事实发表意见,作出解释[4]的机会,通过公证、公开、民主的讨论和质证,达到公务行为符合公众利益要求的一种法定制度。1996年,出台的《行政处罚法》正式确立了法定的听证制度,使当事人有权正式参与行政案件的调查、陈述和申辩。后来出台的《立法法》、《行政复议法》把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也纳入了立法听证、行政听证范畴。但目前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行政听证中,听证范围设定比较严格,只适用于个别严厉的行政处罚。即在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才举行听证。这是难以将听证的效果达到最佳的,因此,扩大听证的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3.确立司法审查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

司法审查是司法对立法活动进行监控的活动,一般通过特定司法机关宣布某一通过的法规规范在所有案件或某一具体个案中不适用而对立法权实施的一种监督方法。目前,我国司法机关通过对法的适用对立法权进行的是一种有限的监督,尚未建立起个人可以直接针对违法或违宪的法规和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申请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制度。我国《立法法》第9O条第2款规定了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2003年5月14日3位中国公民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但这一审查制度由于程序法的缺失以及违宪审查说到底是宪法性问题,而不是立法的问题,因而任何法律包括《立法法》都没有资格来解决宪法的事情,使得其在实践中的落实尚是一个未知数。

4.建立我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5]

人大可在征求群众或社会团体意见的基础上从非政府官员中选出行政监察员,专门受理公民的申诉,并享有对申诉有关的事项进行调查的权力,有向行政机关提出建议的权力,行政机关必须对行政监察专员的建议作出答复或处理。行政监察专员必须定期向人大和公众报告调查结果。为充分发挥该制度的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一方面他们也属于“公民”的范畴;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从而有利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的效力和效果的实现。第二,应确保这样一个前提,政府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应极少,最好是前届政府官员不得被选为人大代表,否则容易出现监督者被被监督者所控制的现象。

5.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的法律监督,是由新闻媒介进行的法律监督,媒介是公众的一个部分,是公众的代表,媒体同样享有公民的权利,这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在法律监督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也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新闻、出版领域中的体现。新闻媒体由于社会生活无孔不入的报道而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人“不怕上告,只怕见报”,有些国家甚至称新闻媒体为“第四政府”可见其威力。但长期以来报喜不报忧的宣传模式,使批评报道由次要地

位降到几近于零,不敢触动实质和深层次的问题,即使报道也要经过某一级批准,客观上起着压制批评的作用。因此,我国为完善舆论监督应尽快制定新闻法,对新闻监督的性质、内容、范围、权限、方式等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同时制止新闻本身的违规等等。

(二)我国公民监督的有力保障在于其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规范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而“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权力还是政府权力。在法律统治的地方,权力的自由行使受到了规则的阻碍。这些规则迫使掌权者按一定的行为方式行事。”在法治社会,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包括公民监督权在内的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政治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法律制度和由此形成的良好法律秩序。因此,为充分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必须强化法律对监督制度的保障作用。

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备良好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公民监督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尽快在立法实践中制定出如《公民监督法》、《新闻法》、《出版法》、《信访法》、《举报法》以及《程序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公民监督形成自己的运行体系,保障其监督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程序法》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法律监督的正当程序作用公法意义上的法律程序,简而言之是为规范国家权力运作所做的制度设计,指的就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程序是公民参与的渠道,公民依据一定的立法程序、行政程序或司法程序来实现公民监督权,同时法律还通过对权力运行程序的严格设置又来保证人民平等、自由,充分地实现政治参与。

再次,进一步明确侵犯公民监督权的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把法制建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了国家对公民权利侵害的赔偿责任,但“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因此,我国仍需在具体的法律部门中进一步规定侵权者的民事或行政责任,甚至对造成严重后果者的刑事责任。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形成良好的民主监督观念。可以说,人民民主监督意识的增强又反过来对我国公民监督权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从而大力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黄炎培.延安归来[A].8o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肖泽晟.宪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3: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的完善

(一) 公民环境权的提出及其含义

1. 公民环境权的提出。

最早对公民环境权加以确认的是美国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 其中第三条规定:“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健康的环境, 同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对维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2. 公民环境权的含义。

环境权,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有两层含义:一是环境的权利, 二是主体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而我们现有的理论体系坚持在哲学上“主客二分法”, 也就是以“主体与客体的完全一致和对立”来进行理论的建构, 因此我们不承认作为客体的环境有独立的内在的权利。

(二) 公民环境权的特征

1. 具有反映生态环境危机的特征。

环境权的产生是人权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也是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受到严重侵犯的必然。人类利用、改造污染自然环境的速度与力度, 早远远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承受和更新的极限。因此, 生存环境的不可弥补性损坏与缺乏, 又直接导致公民环境权的无可保护与无法实现。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所以, 公民环境权是最直接反映当下环境时代生态危机的标准。

2. 具有反映自然环境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协调的特征和社会属性的特征。

公民的环境权既为一项人权, 自然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权利。1972年6月,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指出,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获得尊严和幸福生活的环境中, 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不适当利用和改造污染自然环境所引发的, 同时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 仍需要每个现实社会中单个的人去共同努力、共同协调。

3. 公民环境权具有人人平等享有的特征。

公民都有享有良好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的权利, 环境资源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 在环境权的享有上也同样是人人平等。

(三)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公民环境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环境资源利用权。

关于环境权,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现在和以后子孙万代对生活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让我们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得以满足。所以, 关于环境权的问题首先要肯定主体对于环境的利用权。

2. 环境状况知情权。

环境状况知情权又称信息权, 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如乌克兰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第9条规定:“公民有权依法定程序获得关于自然环境状况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确实可靠的全部信息。”

3. 环境侵害请求权。

环境侵害的请求权是指公司的环境权益受到限制的侵害后, 有权利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请求获得保护。事实中, 我们也可以把环境权利的内容在法律法规的表达形式上进行分类, 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宪法权利、行政法权利、民法权利、诉讼权利等。

二、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现状及缺陷

近些年来, 因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水资源破坏引起的环境侵权事件不断增加。2006年湖南的镉中毒事件, 甘肃大面积的铅中毒事件, 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未建立处理垃圾的公共设施造成垃圾随地堆放……一个中国社会就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威胁到每个人。

(一) 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的现状

1. 宪法对环境权的保护。

我国宪法中的环境权是为了制定《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而作出的, 其目的是为维护国家 (政府) 的环境行政管理权而不是为个人的环境权来提供国家根本法保障的。

2. 民法对环境权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123条和第12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54条分别规定了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和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均采取无过错归责原则。

3. 环境法对环境权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护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制定本法。”即国家保护公民在健康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4. 自然资源法对环境权的保护。

森林法、海洋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是国家为了保护某种环境因素或防治某种危害环境的行为而制定的单行的法律。

5. 刑法对环境权的保护。

刑法法典中的规定, 只能对危害环境不法行为人起到警醒作用, 但是对于已经对公民环境权造成损害的及是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明确规定, 要求恢复或补偿作用。因此, 环境权的刑法保护方法在其领域内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 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的缺陷

1. 公民环境权在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

由于公民环境权在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从相关环境资源的立法中推导出公民环境权。如在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仅仅规定了国家对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权利。而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方面不仅仅涉及到国家也更多地涉及到法人和公民对环境权的责任。

2. 环境权在现行民事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具体内容缺乏明确的规定。

由于环境权在现行民事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具体内容缺乏明确的规定, 造成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执行力度不够。《民法通则》规定, 即依据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来保护公民环境权。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有困难, 环境归全体公民所有, 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公民的具体财产, 这就造成当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无法行使请求权。

3. 环境法对公民环境权在立法上强化不够。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虽然有个别条款体现了公民环境的某些内容, 但所有的环境立法基本上都是属于管制型立法, 即预防和救济少、管制多, 呈现出鲜明的政府管制型立法特点, 也颇带有计划经济的特点。这个情况有两个重大缺陷:其一, 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防止污染发生;其二, 公民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救济。

三、完善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的具体建议

(一) 将环境权写入宪法

宪法是母法, 是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权威, 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纲领和准则。因此, 从根本上说, 将环境权写入宪法, 是将公民环境权这项虚有权利转化为实在的法定权利最有力的保证。具体建议如下。

1. 在宪法总纲中确认公民环境权利。

公民的环境权不是一项单纯的权利, 它是集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资源权利、人身财产权利为一体的特种权利。既复杂又矛盾地散见于各种单行法律、法规, 不利于有效实施。所以将公民环境权利写入宪法, 是保障公民环境权利的第一步。

2. 在宪法公民权利义务一章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将“公民具有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和保护环境不被破坏和污染的义务。”写入宪法, 是公民环境权最直接的体现与确认。这样宪法分则与总纲相互呼应, 使公民环境权落到实处, 成为一个严密的体系, 以利于其他部门法进一步明确权利内容,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

(二) 在各部门法中完善公民环境权

1. 民法通则和环境保护法的完善。

民法通则可以明确写入“公民享有环境权, 其一切属于环境权的内容包括日照权、通风权、宁静权、眺望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等均受到法律保护。”环境保护法中明确列举所有环境权涵盖的内容, 并切实保障公民环境权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保护权与环境救济权。

2. 其他法律法规的完善。

环境法律单行法、地方规章等具体运用以实现公民环境权。这些法规、规章针对性更强, 可以更加细致地完善规范公民某一项权利, 如具体的水清洁权, 在某地依某标准来衡量, 越是细化的权利, 越是可行的权利, 越是掌握在公民手中的权利。

四、结语

总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存条件逐步优越, 而也正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人们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如何在享受经济成果的同时,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是关系每个人生存的问题。公民的环境权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世界性问题, 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只有如此, 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本质, 才能更好地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丁先桂.试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保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57-63.

[2]殷祥理.有关公民环境权保护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 (7) :45-50.

[3]徐祥民.环境权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4) :1-98.

篇4: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公民环境权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两方面。在实体权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与公民直接人身及生存生活利益相关的权利,具体有来说是,清洁的用水权利、享有的干净空气权、采光、通风和眺望权以及清洁环境享受的权利等。程序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享有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知情权、环境保护及利用事务参与权以及享有的对环境保护利用监督权利等。

对我国来说,我国在《宪法》第26条中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通过宪法确认以国家义务的形式总括公民环境权的存在。

二、我国公民环境权侵权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权力的救济主要包括私法救济和公法救济,所以用通常的救济途径来实现权力具有一定的困难。《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适格原告是个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了具体的侵害,如果公民将将来可能发生危害的环境危害侵权行为作为行政诉讼的事实依据,没有相关法律的保护,这也不属于法院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以公民个人在遇到类似环境侵权行为,就会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权力,例如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公民对与自身环境权利救济是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方式来寻求权力的实现。具体原因来说:

第一,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造成公民环境权侵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部分企业主为追逐更大利润,在环境治理方面减少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支付因企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治理对价甚至不进行后续污染治理。不治理污染,被行政处罚及刑事处罚的概率和制裁效果不高,违法、犯罪成本较低。

第二,政府内部监管机制上的失衡对公民环境权侵犯行为得不到很有效的制止。在环保污染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保障上,地方行政机关组成部门管理人员依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由地方政府任命,部门的工作经费来源和财政保障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地方官员相对重视经济效益、对环境监管缺乏忽视。

第三,公共政策实施保障的不到位使环境侵权事件发生后维权行为缺乏法律支持。一是在宪法中对公民环境权规定保护缺失。二是公共政策的规定的失衡。就公共政策的相关主要规定来说,是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这种侧重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三是在立法层面来说环境保护立法的不健全。

三、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保护机制建设

第一,政府环境监管机制的系统完善。一是健全政府监管机制。为。二是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公布环境信息,降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成本。三是建立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制度,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来监督企业、地方政府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二,积极引导社会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环保生产模式。严格绿色标准与认证规定使环保型企业获得发展优势。通过倡导绿色消费,制定相应绿色标准,通过相关权威绿色认证和对应的严格绿色认证标志审核程序,杜绝绿色环保认证发放环节的违规操作,严格打击假冒绿色产品行为,从而维护绿色认证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保障环保型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优势,使环保企业获得差别优势利益。

第三,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环境权意识,改善扩充公民环境事项知情权、生态环境保护事务参与权与公民环境的监督权。公民具备了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公民就可以充分地参与到政府的行政规划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和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与环境请求权可以有效促进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能使环境开发企业在限度内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只有通过严格的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和公民监督机制来完善市场制度缺陷和问题,才能使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走进合理渠道。

四、结语

对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重视和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对生态资源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多元化考虑,从而调整并合理分配对环境资源利益需求不一致的团体。通过以上分析也说明在政府行政规划中要建立以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建立与公民充分沟通和交流的渠道,保护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在你环境保护和生态规划中的交流,构建新型的环境治理和服务理念。同时政府也要以科学的视野和精神来听取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声音,将民意的表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以此为基础,也能够逐步建立和改善我国的环境保护诉讼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更好的保护公民所享有的绿色环境生存生活权利,通过对个人的保护推动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七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2]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周训芳:《环境权论》[M].法律出版社

[4]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國政法大学出版社

[6]汪劲:《环境法律理念与价值追求》 法律出版社

作者简介:

蔡文龙: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

陈立: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

篇5: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途径,并结合高等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高等教育

综观世界各国,一些国家(如中东产油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较弱,而一些资源奇缺的国家,如日本、以色列却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其原因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1]。由此可见,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碰撞的重要因素。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给出了一个定义:“全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2]

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科学素质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①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②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③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3]。

概括来讲,公民科学素质即为“四科两能力”[4],而“两能力”比“四科”更根本。“四科”的内容中,相当多的是认识性、理解性、或者观念性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了“四科”,更重要的是运用它们去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检验我们对“四科”的理解程度的标准,也是科学 [1] 王章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审思与重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124.马来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8(8):4.龚雄.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自法.关于公民科学素质.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28日 [2][3][4]

自然辩证法

素质水平的标志。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状况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很大。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尤为欠缺[5]。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进行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6][7]。通过这次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以及与以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比美国1990年的6.9%低4.65个百分点,比欧共体1992年的5%低2.75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

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8]。在目前全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芬兰),他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而且他们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较高的公民科学素质为依托和保障,反过来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将促进整个国家的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

2.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建设。第七次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为:城镇居民3.6%,农村居民1%;东部地区3.9%,中部地区1.8%,西部地区1.3%[1]。[5] 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理论界,2007(10):36.何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科普[6]研究,2008(6):8.[7] 高宏斌.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2009(2):126.侯波波.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8):286.[8]

自然辩证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呈现正相关态势。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会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建设。

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因职业、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职业方面,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各种职业群体中水平最低[5]。在年龄和教育程度方面,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大,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依次降低,学生是科学素养最高的人群。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2.9%,女性为1.6%,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1]。

4.诸多愚昧迷信的观念和行为还在生活中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中国传统原因的因素,迷信活动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偏远地区。像风水、生辰八字、算命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见。而且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科普活动的局限等因素,使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5]。

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的因素

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进行对比,经济因素是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②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历史上长期对科学技术的忽略,导致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③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迷信等封建思想的存在也阻碍了科学的普及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由国家主导,进行全民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各国都在采取积极行动,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如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澳大利亚1989年推出的“提高国民科技意识计划”;英国1994年启动的“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等[9],中国必须由国家来主导,坚持长久的进行科普活动。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9] 俞国女.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90.自然辩证法

农民是科学素质较低的人群,那么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必须采取可行的办法,例如通过科普来说明怎样科学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方法,调查显示,除了正规教育,我国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和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根据调查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调动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由于历史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长期而有效的体制,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四、大学教育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国民科学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学校正规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渠道。

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明显差距出现在大学阶段[10]。那么,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与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美国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其基本理念是:青年学生不应该单单接受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受到负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教育,从而将学习的中心从现成知识的传授挪移致综合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冶上面。

而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是受到严格的专业限制的高等教育,其宽广度甚至不及我们所受的初等教育。而初等教育的深度又根本达不到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度。因此,我们就是错误的过早进入了专业领域。

由于我们过度的强调专业知识及面向社会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渐渐的变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或者技能教育,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显然是很不利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需要国家和个人深入的思考和长久不懈的努力。

篇6:试论当代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

试论当代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作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给予积极承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充分保障.接受教育是公民实现劳动权利的.前提;教育是公民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公民享受文化权利的基础.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作 者:王振国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8(3)分类号:B824关键词:公民 教育 权利

篇7: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

摘要:关于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资源法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如何构建我国环境资源法体系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目前的环境与资源法现状、环境资源法学术理论发展的角度,并借鉴国外的环境法的体系,构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我国环境法的体系主要由环境资源基本法、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生态环境保护法、涉外环境资源法五大部分构成。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体系

按马克思法哲学的观点,法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更确切、通俗地说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变化必然要导致法的变化。“‘法发展’的进程大部分只在于首先设法消除那些由于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而产生的矛盾,建立和谐法体系,然后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和强制力又经常摧毁这个体系,并使它陷入新的矛盾” 这说明和谐法体系建立后,一旦出现新的法律关系,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法律部门。环境资源法是从经济法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部门法。

环境资源法作为一门新兴法律部门,其涵盖内容之变化亦源自社会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不断增现和变化。一如日本环境法的发展历史,由最初于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基于二战后严重的公害事件在日本各地的发生和1972年《自然环境保全法》来保护自然环境,到1977年考虑由于发展经济而继续大规模地开发土地,环境破坏加剧之事实而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再到九十年代不仅是防止工厂公害和保护珍贵的自然问题,而且扩大到从汽车公害、城市乱排水问题、废弃物处理,到地球温暖化、沙漠化、热带雨林破坏等影响到地球环境问题,并且公害的质也发生了变化,故制定了《环境基本法》以完善其环境法律体系;而迄因焚烧废弃物设备释放毒气引起强烈的社会不安,遂于短期内制定了如《有机氯化合物剧毒气类对策特别措施法》等相关环境标准,并于1月施行 .可见环境法内容、体系的变化跟经济发展、社会环境问题及人们的认识是休戚相关的,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吸收、借鉴国内外环境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确立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主要应由环境资源基本法、污染及公害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涉外环境资源法五大部分构成。

一、环境资源基本法

我国尚未建立环境资源基本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环境生态问题,其处理方式和解决手段也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策措施,在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时,“实践中各国认识到必须先确定一个统一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这种综合性的政策目标在整体上转变为国家意志时就是现在的所谓基本法。”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苏联、日本、美国、瑞士、罗马尼亚、凶牙利等国都制订了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环境资源基本法,法学界多将与此类似的内容称为“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相关表述有:“我国1979年试行并于1989年修订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所有新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 “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环境保护法律系中这一层次的法律规范,是适应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对策的综合性而出现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作的基本规定,其特点是原则性和综合性的法律规范。” 故在我国一般将《环境保护法》视为基本法范畴,但实际上作为基本法其一般只对该部门法的基本和重大问题作些原则性的规定,不是也不应该是具体的实施法,综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不难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当多的具体法律措施,远远超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界限,实际上基于此法制定的背景而更突显了污染防治法之浓厚色彩。

为此,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资源基本法,应将其中具体的操作性规范删去,保留原有的原则性规定,并相应地增加立法宗旨,相关概念界定,环境资源法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及有关机关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等等,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国际上有关国家的环境基本法的内容,我国《环境资源基本法》的体系应包括:1、立法宗旨: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环境与资源法的保护范围。包括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生态要素、地区要素中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自然和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3、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获利者付费原则;群众参与原则等;4、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制度等5、自然资源开发者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义务;6、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资源管理的权限划分,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权责,环境资源管理的监督;6、生态保护的特别规定;7、环境资源主体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和义务。8、涉外环境资源保护的特别规定。包括参加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约、条约和协定、与国际上环境资源保护国家和组织的合作,组织和参与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和交流;9、违反环境资源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二、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得环境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公害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一种社会性危害。 可以说环境法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污染现象的出现,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工厂与城市的公害事件就不断涌现,而突出的“八大公害事件”更是震惊了世界。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则深深地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环境法的研究也正于此而愈发繁荣。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更是严峻,考察我国97到的《环境状况公报》,同样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愈发严重。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多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准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

1亿吨,比上年增加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1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 故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而与此相关的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环境法的重要内容。

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是指调整在预防、治理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传统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当前,根据我国污染物存在的形态,我国污染可分为如下三个类型:(1)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湖泊、河流等淡水污染和海洋污染;(2)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农药污染及有毒化学物品污染;(3)以气态形式或依气体为媒介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和光污染。(4)其它公害污染。相应地,调整这些污染及公害防治法的体系可以分为:液态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防治法、气态污染防治法及公害防治法四个部分。

1、液态污染防治法

液态污染防治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包括基本的水污染防治法、江、河流域、湖泊的水污染防治法、生产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有水污染及防治的标准规定等。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暂行条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等。

2、固体污染防治法

固体污染防治法涉及固体污染物防治法,包括固体污染物防治管理体制,固体污染物监督管理,固体污染综合利用制度;工业固体污染物的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法;危险污染物防治法;固体污染物的污染控制标准法;禁止境外固体废物入境管理法等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的`通知》、《生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十一种污染成分污染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含氰污染物控制标准》、《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3、气态污染防治法

气态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涉及对大气污染法的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的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防治法、废气排放标准法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包括:噪声防治的管理体制,防止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环境噪声的标准、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等,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试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

4、公害防治法

公害污染是指对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化学物质、农药、放射性物质等。许多国家都对这三类物质的控制和防治进行立法。我国公害防治法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等。例如:《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防止含多录联苯电力装置加强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登记规定》、《农药登记审批办法》、《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核电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办法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

三、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为土壤、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 也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从法律上来说,是指能够供人们生产或生活中利用并作为所有权、使用权客体的自然物质,目前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海洋资源、草原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 不管如何,都突出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所在,但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又是一个人口泱泱大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正基于前期人们从经济利益考虑而造成自然资源状况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水土流失,沙漠化威胁严重,耕地锐减,农业分摊水量降低,城市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萎缩,草地退化,物种濒危面扩大,矿产、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明显,如何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已有学者就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自然资源角度、法律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势在必行,并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现实条件、立法方案及框架方案等, 自然资源(基本)法的制定迫切性也正反映了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位置。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用、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各种资源法组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构成。自然资源法保护对象即自然资源,其调整的是公民、法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改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针对的是现有的资源环境,贯穿于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善的全过程之中。这些社会关系,则包括资源权属关系、资源流转关系、资源管理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内在有机联系便使其构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在存在形态上是相连的,森林、草原、矿藏、水都依附于土地之上或蕴藏于土地之下;其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着连锁性、结构性的变化效应,并形成各种资源的多种功能。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不仅从个别资源的效益出发,还必须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这种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要求,必须要求一部自然资源母法来规范,协调相关的子法,使立法、执行、守法和司法各个环节达成一致,实现整体自然资源系统的高效运作,该母法正是目前学界探讨的轰轰列列的自然资源基本法。 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包括自然资源基本法和自然资源部门法两部分组成。

自然资源基本法应将宪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其中,将自然资源法中共性的规定进行规范。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法的立法宗旨: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及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法的原则:对自然资合理、适度开发的原则,源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与营造相结合原则,自然资源保护原则;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权利和义务;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自然资源的公众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保护和合作开发;违反自然资源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自然资源部门法的体系主要有:《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生物资源法》(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旅游资源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实施条例和规章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远没遏制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而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完善已成为时代的任务。

生态环境法是环境资源法体系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全局保护,保持生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达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和兴起源自人们对生态学的认识之发展,生态学“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二战后国际生态科学蓬勃发展,至60年代,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理的生态学科) ,它的出现使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改观,生态系统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是人类认识自然生态 的系统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对该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满足了社会在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下,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该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在时代的蕴育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充实了现代环境法的内容,“现代环境法是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对生态系统全过程的整体保护,强调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并重。这些都是传统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不能企及的。”

生态环境保护法之所以必须得以提出和构建,盖系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生态破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科学和技术在过去的1里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却正是20世纪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导致生态衰败的祸首,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的衰败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究其原因,唯“技术只重视处理分离部分的方法,即分解论方法,生态系统恰恰与技术不同,生态系统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划分成可随意处置的几个部分的,生态系统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整体,在于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处理方式之不同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正确处理方法,使生态环境保破坏愈演愈烈,而生态环境保护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及内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称谓上,生态环境法与环境法并不对立,所谓生态环境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因而生态环境法亦可简称为环境法。” 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法最大化的解释,也即实际上为环境法,这个概念实际上跟俄罗斯法学界对“生态法”的界定相类似 .

本文此处所指生态环境保护法系指调整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以及特殊自然环过程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态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法里必然要体现和遵守相关的生态规律,如物物相关规律、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规律、多样稳定规律、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等等。 它通常是在各个自然资源法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综合性法律部门,有时往往要通过土地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法部门来实现,这些法律部门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法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仍各不失其独立性,二者有质的区别。

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防止土地资源的被破坏(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多基于此)、水土得以保持,防治沙化、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确保有限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要坚决杜绝掠夺性、破坏性经济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必须防止资源开发正在造成的生态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 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务院在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结合前述我国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法组成。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宗旨。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合作战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原则等。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具体内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考核和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及地(市)级的生态功能区,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的保护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监督。

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开展公共绿化和家庭绿化,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的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科技经费的投入, 推动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破坏的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处罚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部门法包括:国土防治法、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和国家公园保护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防洪减灾法,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有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另外还有全局性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等。

五、涉外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还应包括涉外环境资源法。因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所谓国际环境问题,又称全球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或人类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国国界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化的产物。

当前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耗损)、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短缺、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破坏、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 国际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导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大大推动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开端。

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必然是参与解决国际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力量,我国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和有关公约的制订。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我国发起并召开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与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等。我国在与他国共同处理国际环境资源问题、遵守国际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属我国涉外环境法调整的内容。因此,涉外环境资源法是指调整我国与他国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遵守国际环境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国际合作与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等。

关于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这方面我国目前较薄弱,我国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仅在《宪法》中涉及涉外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法》中涉及的有关条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涉及的涉外环境保护条款,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涉外环境资源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在制订涉外环境资源法中,须贯彻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包括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国家对自然资源拥有永久主权的原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际间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原则等。

涉外环境法要充实的内容还需制定和实施与ISO14000环境体系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等环保市场准入制度。此外还需对我国一些陈旧环保制度和措施进行改革,取而代之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权交易制度、总量排污收费制度。 这些都为涉外环境法制建设的“重头戏”。再者,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又会面临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多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之责的更大压力,从而使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难度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涉外环境法的执行难度。这些都需要涉外环境资源法加以研究解决。

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据有关资料,至1999年5月,我国与美国、日本、朝鲜及各周边国家签订了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25项,包括环境保护的合作议定书、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

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据统计至1999年5月,我国已经参加了一系列有关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约50多项。其中涉及臭氧层保护公约例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气候变化公约例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生物多样性变化公约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公约例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公约例如《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等;核污染防治公约例如《核安全公约》等;南极保护条约例如《南极条约》等;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例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危险废物控制公约例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公约例如《化学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等;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公约例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其它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关于例如《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等。这些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构成了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趋接近,入世后给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带来许多新的内容,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将有新的发展。由于许多国际环境条约,公约都把贸易措施作为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规定了相关贸易条款,控制跨国界的污染转移。例如乌拉圭回合《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成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但实际上这种规定往往为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提供了依据,这样,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标准已相当严格,促使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被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嫁污染又将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更趋恶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涉外环境法中处理、解决好防止重污染工业向我国迁移的“生态殖民”现象将是一个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结语:诚然,作为系统详实而全面的环境法体系还应包括《宪法》中有关环境法的规定、环境管理法规、环境标准法、环境纠纷处理法及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法规范。但笔者认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应主要由上述五大主要部分即:环境资源基本法、污染及公害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生态环境保护法、涉外环境资源法构成。任何一部分都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实际上,《宪法》中有关环境法的规定和《环境保护法》应该进行修补与整合,融为完整的一部环境资源基本法,有关环境管理法规、环境标准法、环境纠纷处理法可以在以上五大法中得以融入和体现而不会失去其存在的可能,而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法规范却基于法的交叉性不防碍五大法的有机统一于环境资源法内容之中,彼此独立,既具现实性又具操作性,无任何的冲突和矛盾,反而说明了环境资源法由五部分构成的周密性和完整性。

篇8:论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实现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而公民参与政治的首要前提首先是是公民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 是指公民所具有的对社会、国家、他人和自己的自觉的认识、定位、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的总称。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根本保证, 法治国家的建立, 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 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民主法制就必须变国家立法人民守法为人民立法人民积极守法护法。只有这样民主才不会是一种形式,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地位才能进一步巩固, 才能消除人民的政治冷漠心理, 让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意识到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 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所以, 公民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 才能真正参与到现代民主政治中来, 才能形成真正的公共利益, 公民的参与才会有实质性意义。

2 我国现状:公民意识缺乏, “公民冷漠”程度较高

公民对政治的冷漠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 主要表现在:“民主赤字”逐步攀升, 对政府不信任。在我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 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眼前霜的态度处世待人, 比如见到有人侵害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时候就“知趣”地避开, 甚至劝说别人不要“多管闲事”。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集体冷漠现象。

2.2 缺乏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人们大都对与触犯公共利益的社会现实和一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义愤填膺, 但却又无能为力。对政府部门的各项行为的很少有建议和监督, 对于公共政策的出台更很少关注和提议, 大部分公民并不能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不知自己作为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发展, 民主建设持冷漠态度。

2.3 法制观念不能深入人心。

在政治方面, 很多公民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在日常生活中, 法制思想和观念也不能深入人心, 很多公民不懂、更不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具有强烈法律意识的公民, 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便少了有力的监督和推进者。

所以, 当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表面看起来虽然是权利的不行使, 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应当是公民缺乏公民意识。

3 问题成因

3.1 历史文化因素。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

务管理是一种政治行为, 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和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几千年的专制社会孕育出的政治依附心理、臣民心理、顺从心理、盲从心理等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均有明显的表现, 主体意识、维权思想和参与意识在一些社会群体身上仍然比较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有了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主动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是不够。

3.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欠缺。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必须具备较强的参政能力。但在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能力还处在低水平上。公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影响公民参与的水平。公民参与的发展, 必然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制约, 因为文化的落后必然导致政治观念的落后和法制观念的薄弱, 从而影响公民参与。

3.3 制度因素。

公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与政治发生直接联系, 即使有联系, 单个公民要想影响政府管理, 其成本也非常高昂, 所以, 如果社会不能给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一格合法通畅的渠道, 那么就很容易使公民迫于成本考虑, 选择“理性的无知”, 而当公民冷漠的程度开始表现为对政治麻木不仁的时候, 就会极大地阻碍民主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具体的关于规划参与行为, 畅通参与渠道, 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却不够健全, 致使许多公民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 成为影响公民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参与效能低。

每当在社会上举行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时, 老百姓对于该项政策能否真正体现民意持怀疑态度, 在实际中, 部分政府的做法让参与者“寒心”, 有些政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 这样让老百姓对政策的广泛性的进一步怀疑, 更谈不上参与的热情。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 社会中存在的公共权力的异化以及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社会伦理等各个层面的腐败等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 从而使公民冷摸程度进一步提升。

4 解决办法

4.1 在个体方面。

首先, 要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 都不重视公民参与。这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公民参与是巨大的阻力。因此, 要提高公民参与的水平, 必须树立民主观念,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民众认识到公民参与对国家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具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 政府官员要改变给予公民参与权是政府机关“恩赐”的思想, 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因为政府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政府机关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代理人”, 无权剥夺公民参与的权利。

其次, 要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应以学习宪法和法律为重点, 使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认同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只承担义务而无法行使权利, 否则就是专制;也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否则就是特权。

另外, 引导公民了解本国的历史, 培育民族精神, 认同本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熟悉参政议政的方式, 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 等等, 都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

4.2 社会方面。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的社会环境, 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 使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的大环境。否则, 培养公民意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纸上谈兵。

首先,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基本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在具体的关于规划与行为、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方面却不够健全, 这就需要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 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参与, 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 要让公民通过更多和更便捷的途径来了解国家政治事务。公民只有在了解国家政治事务的前提下, 才能参与选举投票和有效监督政府。要使公民能够直接自由地表达民意、议论国事、实施监督, 必须使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只有让公民充分了解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公务人员执政的全部情况后, 才可能真正行使自身权利。

最后, 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必要的法律保障使公民的权利真实化,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 所以一定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来自司法公正, 只有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们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 自觉地依法行政、守法经营、以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等等。

总之,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除了公民个人要能够体认识公民资格的重要性和对公共事务的敏感以外, 还需要整个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为公民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制度保证。一个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公民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翻译下一篇:王敏党代会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