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2024-05-05

运营督导工作职能(通用14篇)

篇1: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运营督导工作职责

一、零售监督

定量分解公司月度销售计划到店到人到日,并督导落实。监控门店日常销售状况,分析影响销售变动的因素。是货品、员工、消费者谁的原因。

二、门店日常经营管理监督

人员方面:

店员招聘及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

1、门店整体业绩考评(销售达成情况)

门店整体服务考评(仪表仪容、精神面貌、服务态度)

门店整体产品知识掌握程度考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门店是否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店长职责、店员职责)

2、店员个人业绩考评(销售达成情况)

店员个人服务考评(仪表仪容、精神面貌、服务态度)

店员个人产品知识掌握程度考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货品方面:1、2、3、陈列(商品、礼品、道具)促销活动及效果评估 货品损耗(残损、需维修、报废)

店面形象方面:

1、2、现场环境舒适度(卫生、纪律、灯光、音乐、安全设施)。店内办公费用控制

篇2: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近年来,随着连锁药店竞争的加剧,新开门店的盈利周期越来越长,部分亏损门店扭转难度加大,而拓展仍在继续,一个个不盈利的门店成为资金黑洞,给经营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门店的综合盈利能力是所有连锁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合理的商品结构、科学的店面陈列、高效的促销活动以及精准定位的店员培训,都是需要提升的方面。而一个强有力的门店督导体系,则是所有管理动作能否落实到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小门店大管理”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晰督导责权利

门店督导的核心职能是什么呢?很多连锁药店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偏差。

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责、权、利三个方面。

责,督导经理就是负责监督门店各项工作的,除了检核、考查等工作之外没有其他更高的要求,重“督”轻“导”,督导经理下店检查就像猫捉老鼠,店长们唯恐避之不及;

权,店长独大,门管部只是为门店服务的“后勤”部门,指导和整改无从谈起,连锁总部没有赋予督导经理指导的权利,督导经理也缺乏指导的方法和经验;

利,与责相对应的,既然没有赋予它复杂的工作内容,那么也不可能有高的薪水。督导经理的工资水平低于店长,这是很多连锁普遍存在的现象。薪水低的人员管理薪水高的人员,从何管起?

那么,对于连锁药店来说,门管部的核心职能应该是什么呢?督导经理的日常工作又应该包括那些呢?

门管部的核心职能应该是组织制定门店的经营管理指标(核心是销售指标)和门店预算,监督指导指标的分解,并对指标的完成负责。而且要持续监控门店经营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经营指导,提出改进措施或向相关部门提出营促销建议。监督指导店长和一线员工的培训和训练,以及指导门店对商品线、品类结构和库存进行持续性优化,也是门管部的重要工作。至于门店店务标准执行的监督工作,虽然也在门管部的职责范畴之内,但并不是核心工作。在此基础上,督导经理或者片区经理的工作内容我们也就清楚了。

作为门管部向门店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执行者,督导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助门店完成销售任务,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门店经营当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门店进行整改,来提升门店的综合盈利能力。而且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督导经理的收入一定要与门店业绩挂钩,让门店店长和督导经理成为一个战壕中的战士,来共同面对销售指标。如果我们的督导经理每次到门店去,都会给门店带来销售业绩的提升,那么督导经理与门店之间就不再是“猫捉老鼠”,而是“鱼水情深”,这才是督导经理应有的工作状态。

实力提升方向

门管部是连锁药店八大核心职能部门中的重要部门,直接负责门店的指导和管理,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正是因为有了以门店督导体系为核心的门店管理部门,连锁药店才完成了由个体经营向连锁经营的跨越,避免了由于店长能力、经验的不足而造成的门店经营能力的参差不齐。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门管部的综合实力,从而提升整个连锁的盈利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商品。门管部督导经理,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门店的商品结构,结合门店商圈和顾客群情况,通过合理请货,帮助门店将商品结构调整到合理状态,达到既吸引客流又盈利的目的。

二、员工。哪些店员需要去接受培训,接受哪类培训,这是督导经理必须要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对店员工作能力的甄别、对培训需求的提出、培训成果的验证等等工作都是门管部的重点。实际上,门店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的用户方,而督导经理是用户方的主管,很多时候门管部是以客户的身份在和总部谈判。另外,对员工的管理还包括员工潜力的挖掘、优秀人员的推荐等等。

三、陈列。对于一个稍有实力的连锁来说,通常都会有商品部,而门店商品的陈列规范,通常是由商品部来制定的,而门管部按照商品部提出的陈列规范来制定具体的陈列方法,尤其是重点品种的陈列,会有更高的要求,通常要制定标准化的“架谱”和“柜铺”,进而在所有门店内执行。

四、资金使用。资金使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商品的库存控制,二是促销费用、日常支出、人员编制费用等。而合理的库存控制要做到既不断货又不占压过多流动资金,必须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门管部还要对门店的人效指标进行考量,提升投入产出比。

五、顾客服务。门店是企业的窗口,门管部需要积极地从门店搜集顾客信息,进行对顾客需求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反馈给其他职能部门。督导经理需要协调其他部门,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多项研究。

六、营促销活动。对于企划部的设计方案,应该由门管部牵头并掌握活动的全过程,这要比由企划部亲自指导门店更合理、更高效。

督导经理的素质要求

首先,督导经理应该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包括零售卖场的基本知识、品类管理、客类管理、顾客心理学、色彩学等等。

接下来,督导经理需要掌握日常督导的实操方法及管理经验。这些技能需要通过培训、同行交流、自我积累等途径来获取。

第三,督导经理应该掌握数据分析方法,能够从日常的数据及现象中发现问题,具有对门店经营管理状况的诊断能力。(参见下表)

篇3:浅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目前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尚未颁布有关教学督导工作的条例, 对教学督导的基本涵义也还没有一个准确而权威的界定。但是从许多高等学校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教学督导是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 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 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 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 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可以说高等学校教学督导是由教学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高等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法规政策,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以期促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过程。

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督导机构不健全, 监督不到位和力度不强, 没有成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的监控。

2督导制度不完善, 许多高校还未构建一套适应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督导保证制度。

3运行机制不完整, 过去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主要依靠行政管理系统的自我反馈, 忽视专家和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没有使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起来。

此外, 存在着对教学督导定位超高超限的现象。用现行的教学督导理论指导高校内部督导实践, 对教学督导赋予过多职责, 与行政机关界限不清, 存在职责上的越位现象;督导方式方法单一, 存在着与被督导对象对立的现象。

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个行之有效的、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督导机制, 加快督导的科学化、规范化,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工作的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功能已刻不容缓。

三解决高校教学督导工作问题的策略

1把督导机构从教育行政部门中独立出来, 体现教学督导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目前, 实施教学督导制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督导机构, 但学校及督导机构本身对督导工作的内涵及定位不是很清晰, 导致督导机构的地位不受重视, 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

督导机构的组成人员大都是由学校聘请的退休教师, 尽管他们热爱督导工作,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威信较高, 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作用, 但在引导教学改革、发挥教师潜力、开展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咨询、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 缺乏专业训练, 使督导工作职业化程度不高。

督导机构如果设在校外, 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实施从上而下的监督职能, 教学督导机构在开展工作时, 可以区别于校内各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 显现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等工作特色。

所以, 我建议把督导机构从教育行政部门中独立出来, 直属国务院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体现教育督导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另外, 由于高等学校规模很大, 一个学校里有很多院和系, 所以高等学校内部也应该设立督导机构, 以便对各院、系与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建立健全完善的督导制度和明确督导工作职责

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的建立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包括教学质量督导规程, 督导评估制度, 岗位责任制, 督导档案管理, 督导信息反馈制度, 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制度, 教学督导人员的工作守则等。

为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就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工作职责作为基础。我认为, 督导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性质、任务、内容和职责等来建立其应有的制度, 譬如督导选聘的条件与要求, 督导的行为准则和督导的执行机制等, 不能把教学督导等同于简单的教学监控和日常的教学教务管理, 教学督导其实不具备管理功能, 它讲究商讨性、交流性, 注重强调对教学过程的检阅, 以实现过程与目标能有机地结合、很好地统一。

3完善督导机制和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在完善行政管理系统的自我反馈时, 也要尊重专家和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加强督导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选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 有较高学识、品德素养和较高威望的专家教授担任督学。督学要自觉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充实自己, 提高素质, 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胜任督导工作。督学要敢于坚持原则, 公道正派、实事求是、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要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

篇4: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几年来,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教育督导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市和西安区教育重点工作,紧紧抓住专项督导这一有效形式,针对西安区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学校标准化建设,开展各项教育督导评估。督导组深入基层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有效教学”、“阳光体育”、“校园安全”、“教育技术装备”、“学校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的专项督导活动,在促进教育督导工作深入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西安区教育工作的持续均衡发展。

一、实施“有效教学”专项督导,扎实提高教学效率

为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分析和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理和机制,解决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低效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了学科“有效教学”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组深入各所学校,采取随堂听课、巡课,在师生中开展随机访谈和学校有效教学督导评估问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掌握了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实际情况,收集到各校常态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信息。在检查的基础上,督导室以通报形式对学校有效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予以肯定,并全区表扬和推广,同时对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低效问题,检查组与学校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反馈,进行指导;对影响教学高效性的问题当场指出并限期整改,利用跟踪督导的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专项督导检查活动,一方面加强了引领,提高了基层学校对有效教学的重视程度,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研究,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促进了进修学校的师训。教研部门围绕“有效教学”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和教研专题活动,教师专业素质大幅提升;同时学校与教研部门密切联系,采取外出学习、骨干引路、“青蓝工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施“校园安全”专项督导,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区教育督导室通过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系统安全与稳定,积极为师生创建平安的工作与学习环境。通过实施安全工作专项督导,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各小学坚持把确保学校师生安全,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大局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各类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应急预案完备,职责明确;注重安全一日常规管理,安全工作目标落实到位;安全常识教育及时经常,注重细节,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能力;加大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使用,大力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及其周边环境进一步优化。多年来,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无教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教育的平安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实施“阳光体育”专项督导,大力增强学生体质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工程”,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对阳光体育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欠缺的问题,区教育督导室实施“阳光体育”专项督导,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检查基础上,督导室针对阳光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一是全区各校要全面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学校要加强体育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制定相关体育活动安全预案,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三是相关职能科室和部门进一步加强“阳光体育”工作的落实,增强师资力量,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的指导,促进全区体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通过开展专项督导,全区各学校能因地制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计划详细,活动内容、参与教师、器材利用、活动小结等常规化、制度化,阳光体育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有力地强化了学生加强体质训练的意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宣传口号深入师生内心,全区广播操的质量和水平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亮点,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中,西安区的体育运动成绩名列前茅。

四、实施“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西安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和图书室建设上新台阶,区教育督导室定期开展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情况专项督导检查。每年春季开学,督导组都深入到各个小学,对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普查记录表》和《小学教学仪器和设备配备情况记录表》《吉林省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体系》中所要求的学校装备标准及《实验教学评估表》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检查,并与学校领导、实验员、管理员等进行交流调研,召开装备各科室负责同志座谈会,了解各校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在督导反馈会上,督导组充分肯定了各校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针对西安区目前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的现状,明确提出各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教育技术装备改革和发展规划,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学校装备均衡发展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科学合理使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室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提高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室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几年来,在专项督导的引领下,全区师生齐心合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区政府始终把“教育兴区”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城镇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突出抓好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教育设施,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2011年-2014年,累计投入资金72.2万元,重点用于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建设;投入资金14.9万元,主要用于更换和购置体、音、美器材;投入资金447.9万元,重点用于信息化建设,主要建设各校功能室、班班通、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各功能实验桌椅等。二是推进农村学校改造。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10万元,先后启动实施了石河小学教学楼、石河小学食堂和宿舍以及金河小学校舍改扩建等工程,新建改造面积5640平方米。灯塔中心校于迁址到新校舍,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80平方米。此外,投资170万元重点用于灯塔中心校、石河中心校基础设施更新,通过全面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在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并将教育事业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实现逐年增加。2014年,我区被评为省级农村艺术教育示范区,2015年区政府又拟投资500余万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达到省级标准。

篇5:运营区域督导岗位职责

1.对公司各项方针政策在店铺的执行情况追踪与反馈; 2.对店铺业商品销售分析; 3.负责店铺的陈列辅导;

4.负责店铺内新品上市的前期准备及店铺后期执行的追踪反馈; 5.监督店铺促销活动的执行及促销结果的追踪反馈; 6.确保店铺内递交的各项报表的准确性; 7.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调查任务; 8.根据市场状况,提供有效的促销方案; 9.协助店铺做好异常销售数据的分析;

10.对店铺节假日人员安排以及销售数据的预估; 11.节假日店铺装饰以及活动策划; 12.商店形象维护与管理;

13、门店人员发展训练;

14、日、周、月报表分析审核;

15、费用及存货控制;

16、对店铺来货情况的监督与反馈;

17.对店铺盘点数据的分析以及库存周转的控制; 18.督导巡店问题反馈与沟通;

篇6:运营部督导岗位职责

2:负责编制运营部各项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

3:协助实施运营部的各项培训计划。

4:协助运营部总监帮助和督导各店的日常工作,保证各店的服务水准,确保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督导各店对所辖范围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4.负责对各店员工进行考核、评估。

6坚持按‘多看一看,多说一说,多想一想,多说一句话和多走一走;的管理方法

篇7: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2.加盟商店面的开业计划、营运、管理、培训等整店方案的指导;

3.通过巡店等形式及时发现店面运营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篇8:浅议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督教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体和重心, 督学是督教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在督教和督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蕴涵着督管 (多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管理工作) , 三者相辅相成。但就督导实践的情况来看, 因理论体系、权责、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三督”很难同时深入、全面地开展, 并且督教工作目前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很多工作还停留在表面, 造成教师缺乏对督导工作的认同感, 影响督导作用的发挥。本文主要从督教层面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性开展进行一些讨论。

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

(一) 教学督导工作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

首先,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还未出台相关条例来规范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性质、职责、组织形式、人员聘任等, 造成其基本制度缺乏权威性。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自身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制度, 但大多缺乏教学督导质量标准及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其次, 由于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性质、地位理解不尽相同, 各高校教学督导机构的名称和体制并不统一, 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部门隶属于教学管理部门, 缺乏相应的独立性。督导机构权力来源和隶属关系的模糊性常常使教学督导工作处于无位、无威和无为的尴尬境地, 执行力的缺乏使之不能行之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对教学督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知

教学督导工作虽是高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 但广大教师及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对其地位和作用仍缺乏正确和深刻的认识, 进而缺乏对督导工作的信任甚至抱有抵触排斥的情绪。同时, 教学督导工作多处于监督、指导教学工作的地位, 无法产生短期的工作绩效, 常常导致其在培养良好教风及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被忽视。

(三) 教学督导工作理念不清晰

教学督导是通过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掌握情况, 发现问题, 分析总结, 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状况、教学质量等信息, 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但在日常工作中, 教学督导往往易被理解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检查, 如教师授课态度、方法和内容或学生出勤率等教学运行基本情况的检查, 并且易出现“重督轻导”的情况。这些对教学督导理念理解的偏颇严重妨碍了督导人员为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四) 教学督导工作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学督导人员常常由离退休教师组成, 成员结构过于单一。这种人员结构往往造成督导人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年轻教师存有差异, 同时由于人数较少, 督导人员与被督导教师学科、专业多不对口, 易引起被督导教师的反感。本单位返聘的教学督导员熟悉单位情况, 利于开展工作, 但也难免受个人偏好等情感因素影响, 并且督导人员年龄偏大, 精力有限, 难以应付繁重的教

目前, 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还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偏重整体教学督导, 缺乏针对具体对象和教学情况的督导;偏重课堂教学, 疏于对实践教学的督导;偏重日常教学运行情况督导, 缺乏对重点问题的专项督导等。这些充分说明, 教学督导工作的范围、深度和重心仍基本停留在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的操作层面, 并没有深入到学校、学科发展的深层次层面上, 缺乏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二、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 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是有效开展督导工作的前提保证。划清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责范围, 对确保教学督导机构应有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进而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效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督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享有充分的独立性是教学督导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高校应将督导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建立由分管教学校 (院) 长负责的督导体制, 避免职能处室负责可能引起的督管职能的削弱, 在保障督导工作必备的办公条件与工作经费的前提下, 应进一步完善督导制度, 规范督导职责、权利与义务, 明确督导的内容、范围与形式, 健全教学督导信息收集与反馈网络。

现行的教学督导主要依靠行政权力开展工作, 缺乏应有的学术权力, 常使被督导者感到压抑进而影响督导作用的发挥, 而来自基层教学部门的督导人员熟悉专业课程, 不仅能对教师的专业授课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且能在授课技巧上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点拨。因此, 在基层教学单位 (院、系) 建立二级督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督导工作重心的下移能够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部门自我质量监控功能, 并能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专业上所拥有的渊博学识和教学经验及才能, 使督导工作更具针对性、交流性及实用性。

实施分级督导的前提在于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督导机构的职能任务和功能定位。校、院或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应相对独立, 分工各有侧重, 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应为互补关系。一级督导组织可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人员担任督导员, 集中精力对全局性、关键性工作进行督导, 其工作更注重宏观方面。二级督导组织应聘请相关专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专任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一线管理人员担任督导员, 并以专业、课程建设及课堂、实践环节等主要教学过程督导为主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二级督导组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每学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一级督导组织对二级督导组织负有指导监督的责任。

(二) 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要加强对教学督导的研究, 应依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质量管理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督导的作作的性质、定位和职能, 创造条件使督导组织能真正发挥其职能。同时, 高校还应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正确的督导观念, 形成全员积极参与教学督导工作的局面。

目前, 高校教学督导应主要定位在“督教”, 即教学质量监控、咨询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学的意见及建议等情况, 以供学校领导、教务部门制定政策和工作计划时进行参考[3]。这就要求教学督导工作应发挥出以下作用: (1) 教学质量监控; (2) 督促、激励、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工作的沟通、协调; (4) 对教学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培养良好教风、学风; (5) 学校管理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 树立“督导并举、以导为主、督导并重、以导先行”的教学督导工作理念

在教学督导工作中, 督导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彻底解放思想, 改变督导观念, 树立“督导并举、以导为主、督导并重、以导先行”的教学督导工作理念, 在“导”的方面多下工夫, 更好地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变全员督导为全员参与的督导, 以达到督导的最佳效果。

督导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学督导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 增加服务职能, 为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服务, 并要能够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督导人员应改变旁观者、纠察、考官、裁判的角色, 做好教师的良师益友,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与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例如, 在课堂教学环节的督导中, 应该注重反馈的时效性, 注重课后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 与教师探讨授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提出与讲授方法, 尽可能帮助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 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服务和帮助, 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检查打分的层面上。

(四) 完善教学督导员聘任制度, 优化教学督导人员队伍结构

教学督导工作能否行之有效地开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督导人员素质的高低。首先, 高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套明了可行的教学督导员选聘制度, 明确教学督导员任职的条件和选聘程序。其次, 高校应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分布及发展的特点, 按照学科大类组建教学督导员队伍, 避免教学督导员学科背景分布不均衡、不全面。再次, 教学督导员队伍组成应呈现多元化, 既要有学养深厚的优秀退休教师, 也要吸收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教授、管理人员;要有“知根知底”的校内人员, 也要有精通专业 (实践) 的校外专家;建立动态督导员专家库, 可有专职督导员负责日常督导工作, 遇到专项督导或专题调研的时候再依据需要聘任兼职 (临时) 督导员参与工作。最后, 高校应该为教学督导员积极创造工学科的新趋势、高新科技, 并使教学督导人员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五) 加强教学督导研究, 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模式

高校要加强对教学督导的研究, 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质量管理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督导的作用和定位, 适度扩大工作范围和深度, 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督导模式。

教学督导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评估、监督与指导的总称。教学督导工作应该覆盖整个培养过程, 要在对教学过程的督导中实现对教学目标的督导。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应包含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 (论文) 设计、考试、作业以及新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建设课程评估、精品课程申报、教学名师选拔、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改立项与结题、教学成果评审等内容。

教学督导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决定其工作方式应采取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形式。常规督导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督导, 其工作重点应放在课堂 (实践) 教学、考试和毕业 (论文) 设计三个方面。在常规督导工作中要从源头把好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关, 以利于及早发现、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例如, 课堂 (实践) 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应该从教师的试讲、备课环节抓起;在考试方面, 应在正式考试 (制卷) 前把好命题质量关, 提高命题、试卷的质量, 然后才是对考风、审阅试卷的质量控制;对毕业 (论文) 设计工作, 可以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阶段采取督导员、指导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形式保证其过程质量, 最终保证论文质量。常规督导工作的开展应建立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形成教学督导工作的良好态势。专项督导是对一定时期教学工作的难点或教学过程中某个突出的问题开展的督导, 需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或工作难点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和深层次剖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其工作内容可包含新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建设课程评估、精品课程申报、教学名师选拔、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改立项与结题、教学成果评审等。常规督导是专项督导的基础, 专项督导是常规督导的深化, 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教学督导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教学督导工作范围的扩大, 工作内容的增加, 需要监管的教学环节逐渐增多, 涉及的工作事务和参加的人员逐渐增多, 要确保督导工作有理、有序、有效进行, 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督导, 需要统筹规划, 合理分工, 分级督导是其有效的解决策略。校、院 (一级) 或院、系 (二级) 两级督导组织应相对独立, 分工各有侧重, 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应为互补关系。实施分级督导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督导机构的职能任务和功能定位。在实际工作中, 校、院 (一级) 教学督导可将文抽查) 、考试 (命题质量、试卷审阅质量、考风) 作为其常规督导的工作内容, 将重点专业建设、新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精品课程、名师讲学、教材教改课题、教学成果等的质量控制作为其专项督导工作的内容, 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典型问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提出建议对策以供决策参考。院、系 (二级) 督导组织可以将试讲、备课、课程教学设计、作业、教学档案、教学进度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作为其常规督导的工作内容, 将课程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教研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其专项教学督导内容。二级教学督导工作应将重心放在基础性教学监控上, 支持、扶持教研室的基层教研活动,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基本建设为中心, 重点督导课程教学设计和授课质量。针对基础课教研室, 其工作重点可放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针对专业课教研室, 工作重点则应放在特色教学上, 有计划地帮助其建立起特色课、典型课。

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均应依据其工作职能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并及时就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好记录和总结, 做好教学督导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学督导组应每个月向学校、学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交一份书面工作报告, 以求及时、准确地将教学信息专递给有关部门或分管领导, 以便及时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教学督导工作中要正确把握“督”与“导”、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的关系, 可适当地引入激励机制, 在强化教师良好教学行为的同时, 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协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

教学督导工作仅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高校还应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建设, 以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提供切实可行、系统高效的手段与措施。

摘要: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是有效开展督导工作的前提保证。校、院 (一级) 或院、系 (二级) 两级督导组织应相对独立, 分工各有侧重, 应为互补关系。教学督导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决定其工作方式应采取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形式。随着教学督导工作的不断深入, 还需进一步加强其理论系统的研究, 适当延伸工作的触角, 扩大工作范围和深度, 使教学督导全方位、全过程地展开。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校

参考文献

[1]梁杰华, 熊少青.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理论支撑[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2]朱新秤, 潘东明.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与督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篇9: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督导意见书要有针对性。督导意见书往往是现场完成督导后,督导组形成的统一意见,是被督导单位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所以,督导意见书的存在问题栏目应当分条目、有主到次地写出需整改的主要问题,务求简单扼要,说中要害,针对性强,务求被督导单位所信服和承认,由被督导单位主要领导阅读后认可签字才有效。督导组根据实际,应清楚地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力求针对性。

督导意见书要有持效性。督导意见书形成后,在交给被督导单位的同时,督导组应明确向被督导单位的主要领导提出要求,应召开班子会,就存在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好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出解决的办法,然后分头落实责任,具体完成相应的整改。必要时,校长应将部门或责任人完成的情况列入考核之中,或亲自督促检查,直到达到要求。

督导意见书要有实效性。按照督导意见书下达的整改时限,被督导单位一般经过了限定时间的整改,往往对督导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完成,一时解决不了的,也可以提出解决思路或设定解决步骤。这时,或者是督导部门及时进行回访查看,或是被督导部门主动提出接受整改验收要求,经过了这一环节,既是督导部门尽到了职责,也对被督导部门起到了推动工作的作用。

督导意见书要有促动性。督导部门对所下达的督导意见书,在一轮检查评估结束后,要认真坐下来梳理,特别是找到共性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往往共性的问题,反映的可能是整个区域教育的机制或投入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在提交督导报告的时候,将问题写清楚,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以便研究解决。也可形成某个专题的报告上报,就个别重点问题进行突出反映,以求解决。

篇10: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2、主要负责每日督导的跟踪;

3、与家政保洁服务人员一同上门,监控保洁的服务质量和执行情况,汇总数据反馈;

篇11:餐饮运营督导岗位职责简单必看

2、督导本班组员工的服务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对客服务。

3、及时解决宾客提出的问题并适当处理宾客投诉,与客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4、负责对本班组员工业务培训,定期与员工交流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组员工的积极性。

篇12: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1.负责对所督导营业单位进行中台(包含核保、续期、保全、理赔)政策和知识的宣导、咨询等一站式业务支持工作;

2.对孤儿保单进行客户资料维护,提供客户预约的保全、理赔等服务工作。

篇13:教育督导工作要讲究策略

信息采集策略

信息采集是教育督导的一个基本环节, 是教育督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信息采集工作做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成败。为了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采集到相关信息, 督学在工作中必须把握以下策略。

1.善于排除干扰。督学深入学校检查时, 常常被学校的陪同人员包围, 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 难以施展拳脚, 不好独立开展工作, 影响信息采集。如与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时, 因为校领导在身边, 教师和学生常常不敢把一些真实的情况说出来。遇到这种情况, 督学应以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 委婉地支开学校的陪同人员, 但又不能使对方感到尴尬, 无法下台, 更不要激起对方的反感。

2.巧妙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是信息采集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问卷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材料、座谈会、汇报会, 实地考察难以真正了解到的内容, 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更真实更可靠。但其前提是必须巧妙设计调查问卷。一是要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样式、语言的表达因人而异。如对教师的问卷一般用开放式提问 (即允许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 对学生特别是年纪小的学生的问卷一般用封闭式提问 (即在每个问题后面给出若干个选择答案, 被调查者只能在这些被选答案中选择自己的答案) 。二是不能设计有引导性或带有暗示性的问题, 不要诱导调查对象按某种方式回答问题。三是问卷不宜过长, 题量以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能做完为宜。四是不要设计调查对象不感兴趣的问题, 更不要提出引起调查对象反感的问题。

3.把握好参加意见座谈会、问卷调查人员的结构。督学要主动圈定参加意见座谈会、问卷调查人员名单, 不应由被督导单位自己确定名单。督学圈定名单时要尽量考虑人员的代表性 (如年龄、学科、性别) 。名单圈定后不要过早地公布, 其原因一是为了防止圈定的人员被冒名顶替, 二是为了防止督导单位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授意、施加压力, 从而影响他们真实意愿的表达。

4.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时, 要多启发、多询问、多倾听、多分析。一般来说, 参加意见建议座谈会者, 都有怕单位领导“秋后算账”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意见建议座谈会上, 有些与会者要么一言不发, 要么正话反说, 要么点到为止。当然也有个别人员因为与单位领导有个人恩怨, 对有些情况有夸大或缩小的可能。因此, 在意见座谈会中, 督学要善于启发、善于询问、善于倾听、善于分析, 想办法调动与会者“滔滔不绝”。督学即使对与会者的发言感到不满意, 也不要显露出来。

信息梳理策略

信息采集力求多多益善, 信息梳理务必火眼金睛, 去伪存真, 这是对信息梳理的基本要求。督学在信息梳理中必须把握以下策略:

1.不过多地依赖文字材料, 不被文字材料左右自己的判断。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督导具有非常强的鉴定性功能, 因此在教育督导活动开展前, 被督导对象往往会在材料准备上狠下工夫, 不仅会把材料做得整齐漂亮有序, 而且还会把材料内容做得翔实丰富, 希望通过材料把所做的工作和成绩充分展现给督学看, 也希望通过材料把一些问题隐藏起来。这些材料的内容, 有的是真实的, 也有的可能是后来补充的, 甚至有些内容是凭空捏造的。督学如果过分依赖材料, 过分注重表面文章, 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造假之风盛行。

2.认真对待少数意见。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 有些评价者可能出于个人目的, 不能客观地就某些问题进行评价。但也可能有少数评价者因为眼界较宽或所处位置的不同, 反映了一般人不能或不敢反映的问题。也就是说有的情况虽然反映者少, 但也有可能是真实的。对于这样的信息, 督学应委婉地与当事人沟通, 对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3.妥善处理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意见。对学校而言, 这些群体可分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毕业班教师、非毕业班教师;统考科目教师、非统考科目教师等等。不同的评价主体因为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 所以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如对学校的绩效分配制度的评价, 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意见。哪些意见对, 哪些意见不对, 关键是要看是否对工作有利。

总之督学收集到的信息中, 有的能真实地反映情况, 有的不能真实反映情况, 甚至还有一些虚假的信息。督学必须认真地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比较、辨别、综合, 才能对情况做出判断。

检查评价策略

1.日常督导事先不要打招呼。如果事先打招呼, 被督导单位就必会作好充分准备, 一些情况的真相就极易被假相所掩盖, 因此不打招呼的日常督导所采集到的信息真实性更大。这就要求督学对日常督导的信息要善于积累, 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综合督导检查中去。如果综合督导检查所采集到的信息与日常督导所采集到的信息相差较大, 那么应进一步核实, 查清真伪和原因。

2.营造外松内紧的督导环境。“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是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 其中“监督”摆在第一位。在督导工作中, 督学如果摆出一副“监工”的面孔, 事事处处端着个架子, 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出现, 容易引起被督导对象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督学要以“参与者”“学习者”“合作者”“伙伴”的身份进入督导对象的工作领域, 刻意将“监督”的成分隐匿起来, 做到表面上是在参与活动, 学习知识, 实际上却在暗中了解、发现问题。这样, 既起到“督”的作用, 又减轻了被督导对象的心理压力。

3.处理好肯定成绩与查找不足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教育督导就是去挑刺, 去找毛病。甚至有人认为督学如果找不出问题, 就是没能力或没深入实际。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育督导既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 又要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在肯定成绩与查找不足的关系上, 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正确的做法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什么多就多说、什么少就少说。无论是说成绩还是谈问题, 应以事实说话, 切忌内容空洞无物。

4.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一是不“一丑遮百俊”, 也不“一俊遮百丑”。即不以偏概全, 不小题大做, 也不大题小做;二是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和个人偏好去进行评价, 不要用老眼光去看问题。三是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应给予鼓励, 但也要提醒被督导对象从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四是评价者要看到被评价单位的变化, 主观努力和发展变化情况, 不要把基础不同的单位置于同一起跑线上, 用同一标准来评价。

反馈策略

1.注意反馈场合, 不要损害单位领导和教师的威信。一是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学校领导和教师;二是某些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应直接向受评对象反馈, 不向其领导反馈。因为有些问题反馈给受评对象本人, 受评对象会乐于接受并积极改进工作;如果将情况反馈给对象的领导, 由领导转达其本人, 这样会伤害受评对象的自尊, 从而对督学产生反感甚至感到愤慨。

2.“话不要讲得太死”, 要留有余地。在教育督导过程中, 有三个因素可能影响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一是学校的基础差, 尽管努力, 但还是受到了督导人员的批评;二是评价指标的不合理性;三是督学工作不深入, 评价不客观不公正。因此, 在教育督导工作中, 督学应考虑被督导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原有水平, 看到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 但只要有进步, 就应该肯定和表扬, 做到以过程性评估为主。同时对督导结论不要讲得太死, 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以便对督导结果进行修正和微调。

3.善于表扬和批评。一是表扬和批评要结合使用, 表扬时应指出不足, 批评时应指出长处。二是应先表扬后批评, 督导者在对被督导对象指出问题之前, 应先肯定其成绩和工作中成功的部分, 由此引出存在的问题, 这样被督导对象更容易接受意见。三是表扬不能过头, 批评不能过火。表扬时不要把人捧上天, 使人产生“骄、娇”之气;批评时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使人一蹶不振、垂头丧气。四是要克服认识上的习惯性, 感情上的倾向性, 表扬和批评要客观, 要避免重复表扬和重复批评。

4.反馈时要避免与被督导对象发生争辩。有时在反馈过程中, 因为检查结果与事实有出入, 或者因为观点不同, 被督导对象可能会中途插话进行解释或争辩, 这时督学应巧妙处理, 不要与被督导者发生争执。如果是对方认为检查结果有误, 督学可以表示会后对这一情况进行核查;如果是对检查标准有看法, 督学可以表示将把学校的意见向上级反映。

篇14:运营督导工作职能

学习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合力的过程,本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后,认识到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含要发展教育,而且包含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当前,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进困扰重重,而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教育督导体制极为不完善。因此,必须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强化教育督导工作,确保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对智育事实上的偏重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难于找到契合点,加上某些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评价机制和执行力缺失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等因素影响而变得不可调和,造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顾此失彼。较明显的表现为:

(一)学生辍学率回升。“普九”(“两基”)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后,高压态势消失,普九工作随着人们热情、干劲的衰减而逐步松懈。政府强调中心工作,如计生、村村通公路、新农村建设等,经常抽调教师参加,淡出“普九”的政府行为;而学校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则认为学生“进得来”是政府的事,加上“留得住”方法单一,导致“控辍保学”工作成为巩固提高“普九”的软肋。如某县23所初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就有12所学生辍学率超过3%,其中某所山区初中学生辍学率就达11.25%。

(二)重点校或重点班(尖子班、快班)重又抬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2条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这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之和谐教育的硬性要求。窃以为其涵义有二:一是逐步淡化“一卷定终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极端倾向,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无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争论和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减负”,还是本世纪初教育热门的“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等话题,无一不是围绕改革“以分数定终生”为特质的传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方式。二是“普九”实质上也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覆盖,消除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别,达到教育公平。而在义教阶段举办重点校(班)的做法人为地将优质教育资源挤占,把均衡变为失衡,把公平变成不公平,把全面变成片面,由此引发师资和生源的恶性竞争,也由此滋生教育腐败,破坏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普九”攻坚期间,慑于高压态势,原本猖獗的重点校或重点班(尖子班、快班)被迫进入“冬眠”。但是“普九”攻坚告一段落,这些“普九”中避讳言谈或闪烁其辞的话题却又渐渐明朗起来。举办老师选调竞聘,其真正目的是为重点校选拔优秀或骨干;举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主要目的是为重点初中筛选“优秀生”,由此又引发抢生源的违规行为,造成一些学校吃不饱,个别学校爆满。一些“普通”学校因优秀生源流失而意冷心灰,而一些学校则绞尽脑汁在“培优”上出“狠招”——即办所谓的“尖子班”或“快班”。县里下文要规范招生和依法办学,但因重点校班事实上的存在和领导的姑息迁就,造成年年规范、年年犯规。

(三)片面追求“平均分”及升学率大有死灰复燃之势。某县参加中考的考生与邻县相当,但考分上重点高中线的考生人数却不到邻县的三分之一,在分析原因时,教研部门没有全面反省工作的失误,而是把责任归咎于“普九”攻坚上,而新一届领导也认为,当前的工作重心是“死抓教学质量”,于是乎,“三考表彰”沉寂多年后又在大会小会上提出(当然公开“表彰会”的名称是“教育质量表彰会”)。学校呢,开始疏于巩固“普九”的硬“五率”,疏于教育“过程”管理,而将关注的目光盯在教学的这一“结果”上。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打折扣,体美、劳技等课程任意挤占,素质教育得不到保证。成绩差的学生劝退(转)或想办法“创造条件”让他(她)自己走人,不来学校的,也不再去家访动员,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学生则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上自修,初中从初二起就利用节假日开始“漫长”的补课或赶课。这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学校管理手段单一或不依法办学,加上学生厌学,使一部分学生重又流向社会。且各届行政主管部门班子决策的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缺乏连续性,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漠视及执行力的缺失,浮躁短视的政绩观,最终还是跳不出片面追求“平均分”及升学率这一“如来佛”的怪圈。

二、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将“普九”的巩固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推进素质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性相对立,显然是违背国家意志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行为的问题,确保基础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我认为必须要针对时弊狠下猛药——创新教育督导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唯有教育督导机制的“创新”,才可能打开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强督导工作,树立督政权威,切实落实教育的政府行为。伴随经济全球化,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突显,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成为党和政府必然的抉择。办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发展教育成为政府责无旁贷的行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经久形成的思维惯势,要把教育真正作为政府的一项实事切实加以落实,往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作为一项政府工作,教育作为“长期投资”,其成效往往不如工农林等“短平快”的基础产业那样可以预期,进而为官员任期考核或届满升迁创造“平台”。因此,各级党委、政府须加强教育督政工作,把教育工作绩效作为政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来评价、考核官员工作水平和能力,突显教育督政在一届政府任期工作考核中的权威性。这样才能确保“两基”的良性发展,巩固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才能保证教育工作作为政府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拓展自主灵活、反应快捷的教育督导信息反馈渠道,将教育督导工作常规化,并以此作为科学反映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现状的最终途径。将教育督导制度化、经常化、基层化,无形中形成一种震慑力,从源头上遏制虚报瞒报、弄虚作假、违规办学的现象。同时通过督导渠道获取的反映基层教育发展现状的信息数据资料更为真实、缜密、客观,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使政府决策更科学。

(三)强化教育督导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工作重心要适时调整、应时而变、主动出击,担当好规范办学“舵手”,引领教育大方向。上至大政方针的宏观把握,下至教育教学具体环节的介入,教育督导要随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重点,适时采取措施对当前群众最为关注的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督导和监控,对政府容易忽视、学校容易触犯的敏感问题进行经常性的警示,变“救火型”为“防范型”,积极探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有效途径,避

免办学方针在具体执行中发生偏移。尤其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随意删减课程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追求升学率等“三难”问题(难以发现、难以制止、难以规范)及时采取对策,发挥督学职能作用,切实予以纠正,不任其泛滥和侵蚀教育健康躯体,确保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四)实行教育督导“分区负责”制,构建教育督导网络,实现市、县、乡(镇)、学校教育督导“无缝隙对接”。要因地制宜,不守陈规,大胆改革创新,将督导工作延伸到基层学校。可按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或教育资源分布,将辖区分为若干个教育督导工作责任区(片),制定并落实督导责任区职责、考核办法、评价方案,层层落实教育督导责任,将督导工作网络化,实行月报告和限期整改跟踪制度,使督导工作扎根基层、面上一线、深入人心,着重解决“三难”问题,遏制不规范办学行为,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净化办学环境,确保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五)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教育督导队伍。我们知道教育督导对监督、检查和评估本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及下级政府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情况,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规范学校管理,严格依法治校,提高教育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教育督导团对教育工作具有绝对的权威与权力,我们各级政府虽然设有教育督导室,但没有那么高的权威和权力,一方面他们不敢督政,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督学,只能说是政府的一种象征或点缀,绝大部分工作都在被动执行政府的指令,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在闲着。由于教育督导职能的弱化,督导的不到位,因此政府的办学行为和学校的管理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鉴于此,建立一支业务力强的督导队伍刻不容缓。我们应参照西方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做法,在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配备方面应有所创新,人员数量和年龄结构要科学合理,满足实行督导责任制后人力的需要。督导队伍主要以资历较深、政策水平高、谙熟教育规律、在当地教育界有一定威望的教育行家(领导、老师)为主,也要注重培养督导队伍中的中青年骨干。各基层、学校的责任督学可聘请当地有威望、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或校长担当,政府按月发给一定标准的督学补贴,同时注重提高督学业务素质,强化督学的培训培养,并且要护其尊、树其威、给其权。

(六)落实教育督导经费。政府每年将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教育督导的经常性投入,确保教育督导工作正常运转。

上一篇:《青铜葵花》读后感 朱梓铭下一篇:一年级作文:报答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