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训练(鲁教版七年级上)

2024-05-22

语文: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训练(鲁教版七年级上)(共2篇)

篇1:语文: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训练(鲁教版七年级上)

课评一:教学录相“死海不死”

初中生,年龄约在13~14岁之间;学生有一定知识和语文基础,对汲取知识态度积极,乐于思考。

二、授课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训练朗读语音的准确性;增长有关“死海”的科普知识;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3.培养正确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不迷信,不盲从,学会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主动学习。4.增强学生关心科学、关心世界的情怀;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重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死海不死》是一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的教授,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看待说明文。

钱老师就在课堂过程中一直针对说明文的科普性来教,从基础的语音、文字知识,到说明文的科技性以及启发学生正确对待说明文的这种特性,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明显,我认为对于说明文这样的重点设置是非常之合理的。

(三)教学难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发现说明文的乐趣,如何在看似枯燥的说明文学习中既掌握科普性的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习的感性认知。

同散文、小说不同,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那样多的优美语言或者阅读的趣味性,因此要抓住说明文的特点来针对性地教授学生,让学生从文字中发现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把文学与科技联系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功力了。

(四)教学的具体内容

1.导入:钱老师先是和同学们开了个玩笑,说自己思想年龄74而心理年龄才18岁,引起学生注意,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正式上课:首先,钱老师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带领同学们浏览书本的目录,通过与其他

课文性质作对比来解析“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题目,引起同学学习的兴趣;之后,钱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死海的所知,引导学生发言提问,活跃期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了解科学常识的意识,注重口语表达的严密性;接着,钱老师正式进入课文,带领学生读课文,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在阅读中认识字音,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生字问题;然后,正式引入说明文,教授说明文的写法和语言运用的方法;最后,乔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错误,告诫大家不要迷信课文,要独立地思考。

3.收尾:钱老师鼓励同学主动上网、看书搜集资料,提醒同学课堂结束了并不代表知识学习的结束,要主动寻求各种方式学习,特别是科学性的知识靠平日的积累。

(五)其他

三、授课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

教学主旨: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教学要点:

1.设立切入点。钱老师以提问“死海”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既引起同学兴趣,又不失与课文教学的联系,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教学。

2.抓住聚焦点。钱老师重视教学重点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围绕说明文的科普性进行教学,以科学性作为教学重点。

3.设置兴奋点。钱老师的教学为课堂进程设置了几个兴奋点,包括提问死海的知识,启发同学思考说明文和散文、小说的不同,以及最后让同学们找课文的错误,都是刺激同学学习神经的教学行为,让课堂始终保持高活力。

4.建立拓宽点。钱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课文,不仅仅是说明文的教学,他更为他的教学设立了知识、思想的拓宽点,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思考科学知识的正误,理解说明文的特色,教同学学会搜集资料、主动学习。

(二)教学方法

钱老师的教学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对立教学,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教学;也不是老师与某一个、某一群学生的教学,而是老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学。

这是一种全面的、互动的、成长型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媒体

钱老师主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和话筒进行授课。

(四)其他

四、其他具体内容

五、课评

(一)教学内容

钱老师对于《死海不死》的教学抓住了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围绕说明文的科普性和知识性,一直以课文作为重点进而拓展深发,就像一个圆形,由圆心不断向外扩展,包含丰富,又重点突出,教学效果非常好。

并且,钱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死板,既有传统的课文教育,又有自己创新的独立思想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钱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个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前后互相照应可以相互关联的过程。从由目录而进行的题目解析到死海知识的提问再到课文理解最后到分析课文、找出错误,都是一步步积累并反馈的过程,四个点的设立,不仅让同学们感觉自然,学习轻松,而且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反思过去的错误,是一种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

另外,钱老师的教学幽默风趣,从开头的年龄玩笑到课中的死海的知识讲解都将同学置身于一个很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是很有好处的。

我最欣赏钱老师教学的一个点就是他引导同学大胆怀疑课本,建立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认知,训练同学自由、敢于怀疑的学习精神,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他们的做人、做事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师生互动

本课师生互动活跃,老师有热情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思考和讨论,课堂气氛很是高扬和融洽。

(四)教师能力

钱老师是特级教师,他的教学能力毋庸置疑,也体现在了本次教学中。

1.语言能力: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语言幽默风趣,既严肃又轻松,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用语恰当有力。

2.教师教学引导能力强,能够自然轻松地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进行独立思考,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几次提问都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3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强,始终明确教学重点,不跑题,明确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步骤(由导入到课文文本再到独立思考的过程),很好地掌握了课堂节奏,完成教学活动。

4.教师具有很高的指导能力,能够结合时代特色教同学们运用网络搜集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五)其他 无

篇2:语文:第23课《死海不死》同步训练(鲁教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一、理解本文运用神话故事、传说说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运用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三、探究死海的未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

一、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

二、理解列数据、引传说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⒈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

游弋氯化钠湖泊告诫干涸谕告勃然大怒安然无恙

⒉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安然无恙

执迷不悟

谕告

干涸

游弋

⒊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B.不顾性命、坚决C.不活动、不灵活D.不通的

E.指“干涸”F.古板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③……真是“死海不死”。()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

⒋速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死海的特征及成因,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⒌朗读课文一遍,完成下列内容:

⑴试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⑵数字,一般分为确数和约数两种。读课文时,请划出表确数和约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⒍预习时,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写在下面,相信大家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奥妙无穷:如在阿根廷的一个海滨浴场,835头虎鲸凶猛地冲上沙滩,集体“自杀”;宇航员在太空吃东西时,总是味道不佳,甚至味同嚼蜡;在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曾有一个繁荣的文明古国--楼兰,5世纪时,它突然消逝得无影无踪……这些现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有的奥秘已经揭开,像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说明文《死海不死》,看看这“海”前为什么要冠之以“死”字?既然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呢?

二、自主合作探究:

⒈出示学习目标。

⒉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⒊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⑵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

⑶对于死海的形成,课文引用了先知鲁特的神话传说。看了课文,你能科学地说明死海的成因吗?

⑷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⒋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⑴再次朗读第6段,思考: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⑵品读课文的第3、5段,小组讨论:假如把举例的两个神话、传说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⑶阅读资料链接二《死海对人类疾病的作用》,思考:

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开发商,除了课本上谈到的作用外,你会如何开发、利用死海的资源呢?

三、点拨讲解:

⒈学习方法指导:能阅读一般的说明文;能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准确简明的语言写作比较简单的说明文。

⒉板书:

死海不死(说明文)

特征列数字

说明死海的成因引传说

现状和未来

四、练习测评:

⒈口头练习:

请模仿“死海不死”的形式,以“--不--”的形式再说几个合理的短语。

示例:红海不红

⒉精读下文,解决以下问题:

运城盐湖--“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中国死海”并非什么新的地理发现,运城自古就是中国的池盐产地,其盐湖已有4000余年开发历史,唐朝时靠该地所征的盐税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8!这片盐湖占地150多平方千米,自黄帝战蚩尤的洪荒年代,盐湖就是历代统治者平天下的根基之一。

以色列“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的400米,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是一个内陆盐湖。约旦河从其北方注入。死海长80千米,宽处为18千米,湖面表面面积为1020平方千米。因其海水盐分比普通海水高出6倍,水生物无法生存,故得“死海”之名。

运城盐湖与“死海”同样为咸水泻湖,诞生于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时期。山出海走使这个闭流盐类湖泊沉积了取之不尽的宝藏。研究发现,运城盐湖湖水中的.8种元素和以色列“死海”中的一样。据专家介绍,以色列“死海”周边环境是一片苍凉,而运城盐湖除了拥有“死海”之水的神奇,更是水草丰美,芦苇匝地,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周边景色可人。更妙的是这里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天下第一武庙”解州关帝庙,鹳雀楼、池神庙、司马光家族墓地、舜帝陵、永乐宫元代壁画等古迹点缀在盐湖周围。此外,“死海”的水是比海水更深的颜色,而运城盐湖水呈红色,传说是因蚩尤的血而染成,但实际上是因一种盐水中可以生存的红藻而形成。

⑴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⑵课文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你觉得死海这种有可能的悲凉结局给了你哪些深思呢?原来在我们山东也有一个“死海”,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在我们的家园,你打算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⒈本文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请筛选出死海的相关知识,用简练的说明性语言介绍死海。

⒉阅读资料链接三,完成文后问题。

资料链接一: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资料链接二:

死海对人类疾病的作用

日照充足、负海拔和矿物质浓度极高等特殊性,使死海地区的空气、阳光、海水、泥和盐等全都变成了治疗和康复各种疾病的无价之宝,也成为无数人寻求健康的天堂。日前,在由以色列健康假日中心举办的一次“死海之旅研究”的研讨会上,来自以色列高校医疗中心的专家学者,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已完成和正在研究中的科研项目,包括如何充分利用死海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和肠胃病等各方面。

尽管死海地区终年阳光灿烂,但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却小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紫外线A和B的辐射比较弱。本古里安大学的库迪世博士认为,这种特殊的光照条件不仅对治疗皮肤病有好处,而且对治疗青光眼等一些眼科疾病无疑也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节段性回肠炎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疾病。目前,已有一些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利用高压氧气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治疗成本昂贵,不仅病人难以承受,而且许多医院都没有这样的医疗设备。肠胃病学家夫尔瑟博士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死海气压大、氧气含量高的特点,达到高压氧气治疗法所具有的同样效果。据称,该项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哈达萨医疗中心的普利提医生认为,长期以来,死海对于皮肤病治疗方面的显著效果已得到世界公认。无论是牛皮癣还是其他类型的顽固性疾病,在死海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据统计,前来死海接受“国际牛皮癣治疗中心”治疗的病人已超过5.5万人,经一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愈和得到显著康复的病人比例超过90%,平均缓解期为8个半月。

另外,利用死海特殊自然环境治疗心血管疾病、哮喘和风湿类疾病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医学和健康研究人员仍在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死海这一地球仅存的特殊自然景观和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上一篇:餐饮原材料采购下一篇:把握机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