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2024-04-10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共13篇)

篇1:《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擦肩而过而又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读《增长的极限》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些的的确确限制了实物增长,并且对我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选择的政策能否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只有有限的能力能在短期内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利他的但却对一些重要角色不利的措施来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

《增长的极限》再次拉响了警报,号召我们在为时已晚前采取行动。冰盖正在融化,新鲜水源正在消失,鱼类和森林正在枯竭„„尤其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高速进行的中国而言,庞大的人口负担、高速的工业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我们未来前进的征程平添了几许阴霾。

党中央高瞻远瞩,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紧接着,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协调问题,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资源消耗量太大。以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为例,gdp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4%,但原油消耗2.6亿吨,占世界消耗7.4%,原煤消耗16亿吨,占世界消耗31%,钢材消耗2.46亿吨,占世界消耗27%,水泥消耗8.5亿吨,占世界消耗40%。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没有明显改观。gdp达到21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其中,钢材消耗占世界消耗30%,水泥消耗占世界消耗5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尽管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假设性的和学术化的概念。

《增长的极限》猜测,后过度冲击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度冲击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

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增长的极限》所做出预言在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及时实现了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成功转变,避免了指数增长的危机,也就实现了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今天的中国社会兼跨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我们的挑战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复杂的多、艰巨的多。人口、资源、粮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犹如重重枷锁禁锢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做出的判断一样“允许指数增长持续时间越久,保持最后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越小。”①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追求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虽然,全党全社会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了一项战略任务,但我们的现实条件又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大的空间?即使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双重效益。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超稳定的社会,原有的社会惯性仍将难以逾越。在国内外各家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由于法制、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由于难以克服的社会惯习(特别是政绩观)所至。因此,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如果我们再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中国会不会因为“马太效应”而背负起西方国家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全球资源、环境差距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国面对的危险和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当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在中国准备“和平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必须打开国门、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将原有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输送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权衡现实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利害?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篇2:《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读《增长的极限》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些的的确确限制了实物增长,并且对我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选择的政策能否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只有有限的能力能在短期内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利他的但却对一些重要角色不利的措施来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

《增长的极限》再次拉响了警报,号召我们在为时已晚前采取行动。冰盖正在融化,新鲜水源正在消失,鱼类和森林正在枯竭……尤其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高速进行的中国而言,庞大的人口负担、高速的工业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我们未来前进的征程平添了几许阴霾。

党中央高瞻远瞩,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紧接着,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协调问题,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资源消耗量太大。以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为例,gdp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4%,但原油消耗2.6亿吨,占世界消耗7.4%,原煤消耗16亿吨,占世界消耗31%,钢材消耗2.46亿吨,占世界消耗27%,水泥消耗8.5亿吨,占世界消耗40%。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没有明显改观。gdp达到21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其中,钢材消耗占世界消耗30%,水泥消耗占世界消耗5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尽管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假设性的和学术化的概念。

《增长的极限》猜测,后过度冲击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度冲击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

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说《增长的极限》所做出预言在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及时实现了从工业

化向后工业化的成功转变,避免了指数增长的危机,也就实现了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今天的中国社会兼跨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我们的挑战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复杂的多、艰巨的多。人口、资源、粮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犹如重重枷锁禁锢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做出的判断一样“允许指数增长持续时间越久,保持最后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越小。”①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追求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虽然,全党全社会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了一项战略任务,但我们的现实条件又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大的空间?

即使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双重效益。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超稳定的社会,原有的社会惯性仍将难以逾越。在国内外各家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由于法制、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由于难以克服的社会惯习(特别是政绩观)所至。因此,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篇3:增长的极限与房地产未来十年

这句话也说明了问题:第一、房地产商不应该被妖魔化——还是很不好意思的;第二, 市场的力量比地产商大, 市场要涨的时候, 你挡不住, 市场要跌了, 你也挡不住。市场的力量和市场背后的力量比你大。美国那些房地产商更成熟、力量更大吧, 房价真要跌下来, 跌个60%、70%, 照跌不误, 挡不住。日本房地产商力量大吧, 日本泡沫破了, 跌了60%、70%, 现在日本还在50%的位置上待着, 也挡不住。所以要更多关注市场背后的东西, 思考经济规律。

防泡沫、体制改革、改革房产税, 多年来还没有动静。说供求关系平衡了, 价格自然就平衡了, 好象也没有什么举措。

简单讲一讲宏观经济的情况, 基本的一句话是现在稳定增长。数据出来了, 没有什么大跌, 基本还是平稳。物价指数确实值得关注, 今年灾多, 食品价格涨得多一点。俄罗斯停止出口粮食谷物, 这对世界粮食价格有影响。但是食品价格不会回到2007、2008年那时的状态, 那时食品价格暴涨, 达到6%、8%通胀。通货膨胀风险大了后, 显然会影响资金的供给、影响政策的调整。

增长的趋势也基本平稳, 房地产继续增长, 投资继续增长37%。

不要用房地产投资下跌吓唬人, 37%、38%的增长是历史最高的。从37%跌10个点, 跌到27%, 才算回到正常增长。说影响GDP了, 从11%跌到9%了, 但按照年率算, 年初趋势是12%, 现在可能是9%、10%, 就是要从两位数增长拉回到8%、9%的正常增长, 这也是宏观调控的意义所在。

从宏观来讲, 中国还是热火朝天。今年8%、9%增长, 明年8%-9%, 再往后, 看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再说。但目前来讲, 把经济从一个趋于过热水平拉回到相对平稳的水平是积极的、是正面的, 有利于市场稳定增长, 防止不出现大的泡沫。现在, 政策也好、经济也好, 大概会遵循目前这个趋势继续稳定走下去。我个人认为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数, 也许下半年通货膨胀如果高一点, 会产生一些其他方面的变数, 但现在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这些年讲了很多如何抑制投资性需求的问题, 回过头看确实有很多钱在那里, 找不到投资的机会。企业有那么多钱、居民有那么多钱, 这钱往哪儿去?

第一、钱是会像水一样到处流的, 既会流向产品, 导致通货膨胀, 也会流向资产, 导致资产泡沫。货币是衡量一切物品价格的——不是说货币可以衡量良心道德什么的, 是说货币可以衡量一切物质产品服务和资产财富。人们手里钱多了, 投资就会投向各处, 就看市场有哪些东西可投。现在利率又比较低, 通货膨胀再起来, 投资的动机就更强。投股票?股票不好;投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也不好, 就找别的, 找大蒜、找绿豆。这么多钱到底投什么?去年货币增长28%, 今年还有18%、17%。这么多年, 货币增长速度长期大大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 导致广义货币M2和GDP比例大概是200%。特别是人们已经有很多钱, 还追加贷款, 市场上一定会去寻找机会, 产生投资过热、资产泡沫。

第二, 为什么有那么多储蓄。中国的储蓄率总体来讲不是很高, 高端家庭当然高一点。大多数是低端家庭, 没有什么储蓄。居民储蓄30%左右, 企业储蓄多。企业储蓄就是未分配利润, 国企也多, 民企也多。中国正处于资本回报率高的年代, 现在股市不好, 确实无法用中国宏观经济因素来解释。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 也是企业利润增长速度最快的, 去年危机的时候企业利润还增长18%, 今年增长60%、70%。这个时候要想怎么降低储蓄率, 里面有大量文章可做, 涉及财税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 涉及如何增加消费、如何增加富人的高消费。譬如增加高消费, 政府就能高抽税, 然后再通过转移支付, 使穷人的社保做得更好, 进而使穷人增加消费。从整体上促进消费, 这是现在特别要做的事情。如果财税改革能够做好, 中国经济会更平衡一些, 会减少投资的需求量。

高储蓄率一时半时降不下来, 就要想办法怎么使它花出去、使它稳定住。不然的话, 这批钱就总在那里寻找投资机会。这是市场经济, 它寻找投资机会, 把大蒜、绿豆的价格都挑起来了。但这么高的储蓄率, 要想着怎么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 大家若能投资更多东西, 就会减少投资到某一个领域的资金总量, 资金就会分散一点。

过去, 钱要么存银行, 要么买股票, 要么买房产, 当然也还有其他投资, 但现在有两块投资值得特别重视:

第一, 垄断行业。怎么使民营资本和个人资本能够打破垄断、参与各种投资?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如何形成各种投资基金, 能够使各种民间资本真正作为长期投资资本进去?如何创造更多私人投资的机会缓解某一个个别市场, 包括房地产市场投资压力过大?最近, 国务院出台“36条”, 表示将进一步开放各种垄断行业, 使民营投资能够进去。这是一个好消息。

第二, 对外投资。现在仅是让资本进来, 每年约1000亿美元从国外流入。外汇储备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资本的流入, 不光是因为外贸顺差。钱进来, 国家换成外汇、储备, 再拿到外面投资, 投到美国债券、欧洲债券等等。能不能更多开放私人对外投资的机会, 允许私人藏汇于民、用汇于民, 允许私人资本流出?当然, 现在有了走出去一些政策, 个人股票、债券金融资产的投资, 包括个人走出去的投资等, 但还非常不配套。资本流出, 至少要平衡, 卖了东西, 还要想买人家的东西, 包括买人家的房子——中国是很拥挤的, 一些真正有钱的人, 真想享受睁眼望去看不见邻居的房子, 就可以到外面去了, 全球化了, 人也应该全球化, 加拿大、澳大利亚, 地多的是。中国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不应该鼓励这样的房子。

现在有媒体批判, 说什么第二波资金正外逃。其实, 那点儿流出不算什么, 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应该平衡心态, 认识到资本逐步进入双向流动的时代了——这样也会适当缓解部分高储蓄带来的钱多的压力。总之, 各种投资机会怎么打开, 怎么为高储蓄提供更大的供给,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回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增加供给, 这是我这两年一直在讲的事情——怎么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房子?怎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半年土地供给、土地销售没有完成, 大大低于指标, 这值得研究, 它一定存在某种制度障碍。当然, 现在因为不确定性比较强, 大家看不清前面市场, 也许影响了土地购买。否则的话, 数量是跟价格走的, 价格低了不就卖出去了吗?是市场不好、跟以前不一样了?但价格可以调整, 价格调整了数量就可以调整, 这是经济学基本的道理。

要通过价格等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供给多了, 价格自然就跌了。像股票市场, 不是热吗?增加供给, 供给多了, 价格就平稳了。房地产市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除了需求方还需要有一些制度作出调整、建立市场的内在稳定器, 供给方特别重要。

篇4:万科“增长的极限”

传统地产商们的下半场清晰可见,从2009年开始,地产商们开始把目标瞄向三个领域: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和地产金融。

万科董事长王石为万科定下了未来10年3000亿的目标,但同时他也下了死命令,2011年万科的销售额不能超过1400亿。在2010年为万科的商业地产和住宅的比例找到了二八的平衡点后,这位全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的精神领袖正在寻找新的速度平衡。但是,如何将既有成长的模板复制到多路出击的千亿万科时代,还需要突破资本、土地储备和管理半径等多项天花板。

资本难题

中国银监会已经对大型房企集团内互保现象的风险提出警示。

这是一个让万科颇为挠头的问题。在2008年和2009年间,万科多次为控股子公司和关联方提供贷款担保。2010年以来,万科的担保贷款没有增加,主要得益于其信用贷款。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副行长称,互保是大部分大型企业集团贷款的主要来源,信用贷款对冲击3000亿级别的万科来说肯定是杯水车薪,随着规模的扩大,届时的万科可能贷款需求达到近千亿的规模,如此庞大规模的融资对万科的蓝图构成了巨大压力。

截至2009年末,万科有48.09亿元本币银行借款、87.84亿元本币其他借款皆为信用借款,占万科当期175亿元借款的绝大比例。

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认可信用贷款的做法。在万科现有长期借款的前五名中,万科至2010年6月末的对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4.89亿美元外币贷款,2009年发生的两笔合计19亿元两年期信托借款,2010年发生的两笔合计20亿元两年期信托借款,均需附带包括担保、质押在内的贷款条件。

资本层面,万科早就开始了布局。自2009年来万科几乎以零对价收购了16家香港空壳公司,甚至其中一天就收购了5家香港的壳公司。在资本压力下,万科资本腾挪的冲动不言自明。

万科在千亿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同时,自身财务状况也开始了变化。

万科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其现金流量为负数12亿,上年同期则是正数112亿;同时其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23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入是598亿,有63%的现金流不是来自当期的销售收入。

虽然规模得到急剧扩大,但万科的自我造血能力一直没有显著改善。与2004年的百亿销售额相比,6年之后的千亿万科,其销售额增长了9倍;2004年净利润约为9亿元,2010年万科按照前三季度的利润折约为50亿元,而这意味着万科6年来的利润增长不到5倍。

深圳一私募机构称,未来3000亿的万科中,还包含了利润更低的商业物业,如果万科的成本控制没有得到大幅下降的话,比1000亿万科的利润可能也高不了多少,一旦股东没有分享到企业规模扩大的收益时,股市上的再融资将会是个挑战。

土储挑战

万科在服务外包、专注于拿钱和拿地的同时,奉行快速周转的万科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这对万科形成了巨大挑战。

千亿万科在全国不断地吞噬土地。

万科在2010年的拿地策略较2009年的中庸显得有些激进。在新增土地储备较2009年增长68%的同时,拿地金额较2009年增长122.7%,几乎相当于公司当年销售额的一半。

去年万科新增项目数量为90个,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大区域的40个城市,新增土地权益建筑面积共约2100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为每平方米2700元。

在2009年,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244万平方米,全年新增项目的土地款为254.6亿,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2047元。2010年万科所拿地块的平均楼面地价较2009年涨幅接近32%,因此万科也被质疑是推高地价、进而推高房价的推手以万科提供的数据推算,万科在2010年拿地合计支付地价款约567亿元,在国内各地产商中排名第一。其中,拿地总金额较2009年同比增长约123%。一旦规模再翻番,或者达到3000亿,万科对土地的渴求将无法想象,土地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短板。

“在万科今后重点盯的三、四线城市中,市场化策略拿地的万科将更加没有优势。”上述私募机构称。即使拿到了地,地方政府也会有很多附加条件的要求,数量多了后也会让万科很难受。

目前万科在全国近40个城市拥有项目的同时还在不断进入更多三、四线城市,但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处于微利甚至亏损阶段。

此外,万科奉行的是逆周期拿地策略。表面上看这个策略非常吸引人,但是这不仅仅要求对周期有非常精准的判断,还有很难预期的政策性风险,如果调整的周期过长,逆周期拿地就很容易“死在半山腰”上。

相反,如果土地价格持续偏高,万科也会面临无地可以开发的窘境。万科自己也承认,在2007年和2009年的疯狂阶段,万科的高周转模式确实比较被动。

为了应对土地储备短板,万科开始切人旧改项目和收购烂尾项目提高产量。万科去年8月已经获得的两个深圳旧改项目,被业内解读为增加土地储备的新武器。万科收购的烂尾楼项目贴牌生产由来已久,如果将收购的项目质量与万科的品牌匹配是个很大的挑战。

亚银投资首席分析师李大伟认为,当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后,万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项目可供快速开发周转,那时候的万科才面临真正的挑战。而他预期达到这个成熟阶段的时间大概需要7年。

中国社科院预测的中国结束高速城市化将出现在2013年。

管理半径

2010年,曾经作为万科标杆的新鸿基和帕尔迪两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加起来不到万科的一半。万科已经悄然将汇丰银行作为新标杆。

郁亮也认为,汇丰银行的股东结构、领导人选拔机制、公司治理、股东关系协调、管理层驱动,都值得研究。没有一个可以全面模仿的标杆本身对万科就是一个挑战。

汇丰银行与万科所处的行业完全不一样,万科能够学习的也就是其风险管理机制,至于万科要学习的高度统一标准化的同时又有分权管理的企业制度,可以借鉴的空间非常小。

随着万科在二、三线的扩展,万科在未来的目标是进入全国70个重要城市,这对万科的管理半径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在万科达到500亿规模的2007年,郁亮就注意到万科在规模和管理上的脱节。万科曾经出现过“装修门”、打砸楼盘销售处等多次负面事件。王石也曾反思,由于管理增长相对滞后,万科在过快的规模扩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负面问题。

目前万科实施的是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管理架构。在地产系统中,又分成三层管理架构,第一层是集团总部;集团总部下面有4个区域本部作为第二层,这4个区域本部作为派出机构;在区域本部下面是第三层,按照城市设置公司。

篇5:《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可持续发展乃正道

以前对于书中的观念和论点,认为不过是平凡的真理。因为当我们谈论起诸如“2012年世界面临末日”、“人类即将灭亡”这一类的话题时,总觉得那是非常荒诞可笑,遥不可及的未来。但是读了此书之后,突然发觉到世界真的是有末日的,并且这个末日竟然离我们并不遥远。突然发现经济增长也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不仅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并且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甚至可以说,增长并非如同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把人间变成天堂,相反的却可能带入地狱。

现在看来,这些想法是从一种盲目的乐观一下子走到了极端的悲观,并且这些想法本身也充满了对本书的误解。常常也能听到大家对此书的争论,反对者的观点正如那些主流观点一样,有人认为“零增长”的观点荒诞不经,将导致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贫困里,也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所谓的“极限”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在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即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全球系统中属于无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而属于有限制的系统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作用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当时正是世界经济特别市西方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达到这一轮增长的顶峰,也处于“石油危机”的前夜,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弥漫着强烈的乐观情绪。《增长的极限》一书的问世犹如当头棒喝,本该把人们从梦中惊醒。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各种批判和质疑,经济学家们更是对此大加鞭挞。

本书中,作者明确指出,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外,已经超越了极限,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即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这种环路中,一个因素的增长,将通过刺激和反馈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的更快。全球系统无节制地发展,最终将向其极限增长,以至于陷于恶性循环之中。作者对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人口、经济增长、生活水平、资源消耗、环境等变量都做了“精确”的预测,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做出了“崩溃”的预言。在有关资源枯竭一说中,作者注意了人口的几何增长,注意到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更注意到了自然环境所早到的不可逆转的破坏,等等。即使某些破坏是可以逆转的,例如恢复土壤肥力,或者是通过技术可以弥补的,但是由于更多的资本将不得不转向满足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工业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进而形成负反馈循环导致人类经济增长趋于停滞。这是书中所模拟的崩溃发生的最主要路径。况且,还有些东西的破坏和失去是不可逆转的,例如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趋势,至少目前看来这些不是技术的发展所能够解决的,人类只能通过减少自己的生态足迹来避免进一步的恶化或放缓恶化的速度。技术绝非是万能的。

“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这是作为全书之结论和主张的解读。作者认为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将不可避免导致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但是如果人类决心追求均衡状态发展,那么开始的行动愈早,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这个问题上,纯粹技术、经济、法律上的措施和手段的结合,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以往的增长”。

正如斯科特·斯洛康布提到——“这本书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尝试”。在本书所描述的所有场景中,作者模拟了各种可能性,如人们增长会保持在何种速度,如果资源的消耗速度能降低到多少,如果技术进步能达到什么水平。。。指出在这些可能的状态下,人类的经济增长会不会持续,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模拟结果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如果人类不能约束自己的贪婪欲望和增长速度,最终的崩溃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篇6:增长的极限读后感(范文模版)

董冰

5087139012

在一个下着雨的周末,我读完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这是一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好的书。它首次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当时正是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达到这一轮增长的顶峰,也正处于“石油危机”的前夜,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弥漫着乐观情绪。但是作者基于当前的和历史上的实际数据,对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人口、经济增长,生活水平资源消耗,环境等变量等都做了精确的预测,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做出了“崩溃”的预言。但是,作者们并非是进行单一的预测,并没有预言“崩溃”一定会发生,而是模拟了未来世界发展的各种可能场景。在多个模拟场景中,如果人类社会照目前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如果国际社会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过于迟缓,“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看来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作者丹尼斯·米都斯在研究过程中用world3模型预测了未来世界的人口增长、粮食增长、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中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与现实完全吻合。作者写书的时候正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社会的主流学者都对未来的发展抱着乐观的信心。直到一年后的石油危机,那些主流学者和政治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更多人还是对有增长的极限这种说法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丹尼斯·米都斯用大量的数据和模型说明了人口、粮食、资源消耗等的增长是呈指数型增长,而非线性性增长。如果人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是按照这种模式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世界将会“灾难性的崩溃”。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始终以发展经济为第一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都是惊人的。据统计,中国现有煤炭的探明储量为818亿吨,石油为25亿吨,天然气为5.4亿吨。以2000年为起始点,到2020年,中国年需煤炭16亿~18亿吨,20年累计需247亿~248亿吨;石油年需5.5亿~6.4亿吨,10年累计需85亿~92亿吨;天然气年需0.6亿~0.7亿吨,10年累计需9.2亿~10亿吨。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70%和50%。未来20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天然气超过2万亿立方米。严重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经济面临极限。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资源消费大国。中国应该正视资源危机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跟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对话,而不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对国内的矿产资源竭泽而渔,以致最后造成得不偿失的战略性错误。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

从《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留给我我们的路只有一条——

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制订长期的环境对策,帮助国际社会确立更加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经过3 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该委员会于1987 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经过充分论证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出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导到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认识上的重要飞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 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篇7:读《增长的极限》有感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年轻科学家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增长的极限》从1972年公开发表以来,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书中的观念和论点,现在听来,不过是平凡的真理,但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对这种惊世骇俗的警告,并不以为然,甚至根本听不进去。读了这本书,让我们知道要如何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我们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恣意地掠夺了。因为,“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这句话寓意深刻。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另外,了解增长的极限,也是教我们学会谦虚,学会为未来做好准备。

篇8:突破增长极限的智慧边界

2020年,巴西桌农场。一个农夫正在使用一台人工智慧型牵引机耕田。这种机器能即时测出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湿度和养分,然后根据农夫希望的产量,自动注入适量的肥料——这样就不会有过剩的肥料被冲刷到河流里,导致伤害水生物的情况发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牵引机使用的是插电的混合动力发动机,里面安装了靠生物燃料驱动的备用马达,而这种生物燃料是巴西土地上常见的柳枝。同时,农场的灌溉系统也是一种智慧型自动系统,可以精准地判断出每平方米的用水量,从而不会让河里的水资源白白流失。

由于农夫使用了清洁动力的牵引机和智慧的灌溉系统,河流没有被污染,而且岸上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最终,农夫在政府的支持下盖了一座小小的湿地度假村。度假村的电力,来自于一台兆瓦级的风力涡轮机。

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没有污染,没有浪费,人和自然互相依存。然而,以目前的环境面貌来看,这还仅仅停留在想象层面。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热有学者认为,全球变暖始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的源动力来自于木材和煤炭的燃烧。工业革命史专家莱夫科维茨(Lefkowitz)将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来自地狱”的燃料。正是这些燃料,支撑人类走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然而,随着人们对这些燃料采掘乐此不疲,其负面效应被逐步放大,最终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

平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将20世纪末发生的技术、市场和地缘政治事件结合起来,最终将把全球的经济竞争环境抹平,从而使得有史以来最多的人因此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虽然人们可以用更高的效率进行协作生产,并以最低的价格享受经济成果,但是以美国为典型的高消耗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大大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同样的生产方式之上。更可怕的是,这些地区的企业仍在津津乐道于此。

挤1800年,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100万人口。196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111个,1995年增加为280个,目前则为300个。全球千万级人口的超级城市,从1995年的5个攀升到了2005年的14个,预计在2015年将会达到26个。可怜的孟买,还没来得及建立充足的基础设施便挤进了1900万人,在那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据美联社统计,2030年全球都市居民人口将达到50亿人,以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现在全球最令人忧心的不是恐怖主义,而是人口问题。

热、平、挤被弗里德曼称之为目前人类面临的三大困境,而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在于,工业革命以来“能源高消耗带动高产出”的程式化思维。

寻找摇篮

美丽的樱桃树总是从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它并不消耗周围的环境资源,与此相反,它用洒落在地上的花朵滋养土地。在农业社会里,农民利用自然能源进行耕作,庄稼之于土地就像樱桃之于土地一样,是一个可循环的生态过程。在前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威廉-麦克唐纳与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嘉特的笔下,这种“原生态”的成长方式又被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模式。然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技术启蒙的指导下,人们开始所谓“人定胜天”的尝试。自然不再被看作是人类的伙伴,而是成为了废气排放室。“从摇篮到坟墓”的线性思维成为了工业社会的主导。

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居住环境的持续恶化。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城,在狄更斯眼里是一座臭名昭著的“巨大而肮脏”的城市,不卫生的环境和苦难的底层生活者成为了工业社会的标志。自然环境逐渐被单一化的城市面貌所取代,人们的精神也出现了集体性空虚。对此,诗人约翰-克莱尔曾忧伤地低吟出“城市啊……不过是隔绝世界以及美好事物的监狱”的诗句。

弗里德曼在新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Hot,Flat andCrowd)中提出,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关键在于对上述工业革命思维的彻底修正,即用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相生问题。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人认为,“地球的系统化天性是持久稳定的,大自然是个系统,而且永远以系统化的方式反应。”因此,当我们思考如何应对热、平、挤等问题的时候,应该将清洁电力、能源效率和生态保育三种功能进行整体规划。即创造和生产最清洁、最便宜的电力;让这些电力和自然资源产生大的效率和生产力;不断提高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并教育人们评估物质、精神及美学的价值。

此外,弗里德曼还认为,系统化思维的另一个重要法则是系统之内的每一个单元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其他单元的辅助之下产生出衍生的效能。比如丰田普锐斯轿车,从性能角度来讲,这不是一款好车,但是如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则会给人以启示。设计者认为,普锐斯的系统不在于简单地驱动汽车前进,而是想方设法产生多种功能——比如利用刹车产生的热能作为电池里的电力;把下坡时车轮产生的动能作为驱动汽车上坡时的动力……

绿色的智慧

改变已有的思维定势,用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考虑问题。虽然这种模式未必会在短期之内带来明显的利润,且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愿意积极尝试的。譬如,通用汽车在使用弹性燃料的车上装置了黄色的油箱盖,表示这是一台混合动力汽车——其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让政府准许它们制造更多的悍马和货载卡车。弗里德曼将这种只做皮毛功夫的举动讽剌为“参加派对”。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误区是,“绿色”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在美国著名的“Greenasathistle.com”网站上,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担心一旦所有杂志都这样处理绿色议题——他们会像对待所有过时的流行一样,感觉倦腻时就把它丢到一旁”。人们往往认为多使用些能源再生性产品和多安装几个节能灯泡,就是所谓的绿色革命。

与此同时,著名的政治与环境科学家马尼茨则提出,“我们必须在能源、交通、农业等系统上寻求根本的改变,而不是在科技的边缘上打转。”马尼茨认为,绿色革命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要对思维方式和具体实践都进行一个天翻地覆的变革。这个变革背后所隐藏的智慧,就是前文所述的运用系统性思维。

IBM可能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企业。这家全球整合型企业最近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的战略概念,在智能技术的平台之上,将

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望解决因为“热、平、挤”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种种问题。虽然智慧战略的背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逻辑,但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将绿色革命和商业思想进行完美结合的参考样本。

其中,“智慧城市”是IBM本次智慧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它提出了城市和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和企业的理念。新型政府要完成的是“E-gove rment”,这里的“E”不是简单的电子化而已,而是通过“E”的转型,让一个地方政府或者城市管理者以公民为中心调整政府的机构,并以此为出发点理顺政府业务、在部门之间共享协同作业、对服务对象实现一站式服务……为此,JBM开发出了与之对应的19条产品线。

这一智慧战略的启示在于,当我们运用系统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时候,改善的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甚至也融化了几百年来我们与城市之间一成不变的冰冷界面。绿色不再仅仅是能源领域里的术语,它将成为人类未来生活中各个领域里都要追求的目标——循环,永续发展。

世纪预言

1962年,美国生物学者雷切尔·卡尔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用学者的良知和严谨对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通过对杀虫剂毒害的描述,期望唤起人们更广泛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同时,她也明确提出了“反对自然要被不可避免地破坏”的观点。然而,当时的美国正处于战后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卡尔逊女士的良心被政客视而不见,她本人也遭到了无情的攻击和谩骂。该书出版两年后,卡尔逊因乳腺癌与世长辞。10年之后,美国才通过立法禁止了滴滴涕的使用。

1972年,丹尼斯·梅多斯(Dennis L.Meadows)和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发布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学者们在书中提到,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破坏,地球资源开始急剧下降。“如果世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资源损耗的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全球的增长将会在21世纪某一时段达到极限。最终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能力发生突然的、不可遏制的衰退。”

篇9:《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种种破坏性后果,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引起的世界性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作 者:丁任重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FORUM) 年,卷(期):2004 “”(4)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资源   增长极限   可持续发展  

篇10:怀念母亲一书的读后感

怀念母亲一书的读后感

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今天我学了一篇叫做《怀念母亲》的文章。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遗憾和愧疚,还有对生身母亲和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使我真的好感动。

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记得有一次,妈妈做饭,有点忙不过来,让我去帮忙。我为了能够安心地看喜欢电视,就说:“还没看完呢,你自己没长手。”读完季老的这篇课文,我觉得心里酸酸的,我的脸红了。

现在,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教会了我要敬重祖**亲,善待生身母亲。否则,就会后悔一辈子……成为灵魂不全的单翼天使……

怀念母亲一书的读后感

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今天我学了一篇,叫做《怀念母亲》的感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

现在,我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日记

篇11:关于昆虫记一书的读后感

这部巨着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着作注入了灵魂,他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以人性观照虫性,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他的笔下,每一只昆虫都同人类一样有灵性,会说话,会唱歌。胡蜂、苍蝇、蜣螂、蚂蚁、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甚或有些让人讨嫌的昆虫,经过法布尔的细致观察后,显示出生性美好的一面。因而也被视为动物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一个人能耗用一生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昆虫,已属不容易,而又将观察的经验写出一本传世之作,更不能不说是奇迹。在《昆虫记》中,反映了法布尔对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追求。《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描写昆虫的着作,更是一本描写生动有趣的故事的书。《昆虫记》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生命从繁衍到死亡,实属艰辛,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对小小的昆虫也增加了许多尊重。《昆虫记》让我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了解了生命。

篇12:突破增长极限的新动力

20年前读过一本书,叫《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书中一道法国儿童的题目给人印象极深。池塘里生长着一朵小百合花,百合花的体积每天按2倍速度生长,如果允许这朵百合花不受限制地生长,在30天里就会完全覆盖住这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种百合属植物似乎很小,所以直到它覆盖住这池塘的一半时,你还不必为修剪它担心。这究竟有多少天呢?答案当然是29天。你只有一天来挽救你的池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丹尼斯·米都斯在研究了人口、资源及污染等问题后,在书中提示我们,增长将突然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

近20年里,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出口迅猛增长,仿佛是一夜之间,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占领世界市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低成本扩张。而同时带给我们的还有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和劳工成本的低下。今天我们突然发现,这一切都在极快地接近于极限。各种工业原材料价格整体大幅度上涨;污染不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而劳动力作为竞争的关键因素被严重透支,两年前华南地区的打工仔工资水平20年没有提高就是一个例子,今年春节后,原以为用之不竭的劳动力出现了奇缺的状况。

20年来,我国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国内资本的增值也很快,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国内外资本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也无限地向增长的极限接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SR)话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这要求企业在追逐自利的单轨道之外,再加上另外一条轨道,那就是包括商业道德、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的社会责任。生意就是要赚钱,让投资者和股东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商业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社会不断进步,只有把发展的车轮放在更稳定的双轨道上,中国的经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所以,CSR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家的认同。

20世纪90年代,CSR作为一个正式概念被广泛认可,并逐步实现了体系化,如SA8000、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等。1999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推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要求企业自觉遵守涉及人权、劳工、环保、反腐败等领域的9项原则。中国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也已经加入到全球契约中来。中远集团2005年就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魏家福总裁在报告中发表了总裁声明,“中远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不仅包括在世界航运上的领先地位,也包括为中国和世界经济贸易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

篇13:通信增长无“极限”

本文以通信消费理论分析为突破口,结合中国通信业的发展轨迹,指出了实现“无限”增长的道路,最后尝试性展望中国通信市场的增长空间。

通信消费:增长无终点

先做一个简单的消费者试验。在京城的一个饭店里,觥筹交错之间,席间多位通信业内人士开始了一个问答游戏,主旨是讨论通信消费需求的特征。

问题1:您愿意回到没有通讯工具,同时也没有任何通信消费的时代吗?

答案是:虽然有助于节约资金,但我无法想象时空阻隔,与人沟通隔绝的生存方式。

问题2:如果立即降低电信资费标准,您会显著降低您的通信消费吗?

答案是:不会,我肯定会提高通信消费量,甚至可能进一步提高通信消费支出,要看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

问题3:如果您使用了宽带和3G,还会因为费用标准等因素回到窄代和2G吗?

答案是:当然不可能,我将无法忍受速度和服务种类单一的局限,与费用问题无关。

如果将上述问题延伸到社会各界,估计也会得到类似的答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通信消费的三大特征:

1. 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人际沟通的必需工具;

2. 消费水平具有不可逆性,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弹性,但主要与收入水平和沟通需要相关;

3. 消费需求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在预算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对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吸纳能力极强。

考察各国通信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结论:通信消费的三大特征不因地域不同而改变,这就成为我们分析产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前提。

具体到中国通信市场,很多业内外人士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期间,国内电信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具有不可思议、不可复制的中国特色。即前期增长主要依靠供给能力扩张所带动的“抑制性需求”,属于补涨性质;而后期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市场培育策略所推动的“潜在性需求”,属于预付性质。在这种特定的市场环境之下,国内通信消费除具备三大特征以外,还增加了两个特性,即“消费示范效应”和“消费分散效应”。

所谓“示范效应”,指某类通信业务消费的先行者的亲身体验对于其周边人群的带动作用,使业务的扩张速度超过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部分支付能力。移动通信业务和宽带互联网业务是两个典型例子:在中国各类大中小城市,人群聚居地区通信业务消费水平和结构基本趋同,属于典型的示范效应。

所谓“消费分散效应”,指某个通信用户将其业务消费分散于若干企业之间,以取得最佳的性价比组合。这个特点与中国通信市场的分业竞争格局有关,由于受到经营范围限制,没有任何一家通信运营商能够提供完全的通信解决方案。而通信消费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因此合理的选择是将全部通信消费分散于各个企业的不同网络之间,享受不同费用标准、服务质量的组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今日中国的一个中小城市,某一家庭月通信消费只有300元左右,但可能会支付给5-6家电信企业:150元支付给2家移动电话公司,50元支付给固定电话公司,60元支付给宽带/窄代网络服务提供商,40元支付给经营无线市话业务的电话公司。

哪些因素会引起通信消费需求的变化呢?表1对引致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

表1近似描述了个人通信消费需求的变化特点,可见内因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社会结构快速变化,人们的社会属性大大增加,工作生活节奏空前加快,跨越时空阻隔与人沟通的愿望日趋强烈,因此个人通信消费需求的主观动因一直在加强;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带来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个人消费水平的绝对能力不断改善,这些内部因素在推动通信消费的持续增长。就外因而言,人员流动加速、技术创新加快以及企业竞争的激化使得居民面对的外部刺激因素不断增加,所以通信消费能力和范围也在继续扩大。

当然,通信消费不仅限于个人、家庭之间,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机构之间更加需要信息传递和沟通。这种集团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价格弹性极低;优先要求通信服务质量;消费规模与经营业务范围和地域相关;消费结构趋于高级化,非话音业务比重较大;具有较高的连续性风险,包括企业法人破产以及改变服务供应商等。总体而言,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是集团通信消费的有力保障,和平时代其消费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

通信供给:创新有止境

资金技术密集是通信业的典型特征,巨额资本投入和持续的技术革命引领通信业不断迈入新的时代。当前时代通信技术革命的主流是光通信和IP技术,3G时代就在眼前,NGN若隐若现。

理论上分析,通信业的实际增长必须通过供给能力提高和服务产出扩大来实现。哪些因素会影响通信业的长期供给能力呢?首先是投入性要素,比如资金、场所、物质材料以及人才等,这些因素与其他制造行业并无不同;其次是资源性要素,比如码号、频率、域名地址、卫星轨道等,属于数量有限、稀缺的因素;最后是决定上述要素组合方式和效率的技术和制度因素。这些因素之中,只有第三类因素是人类可以控制的,第一二类因素均涉及到竞争或者短缺的制约。

从实践来看,通信业的历次大规模发展均首先归因于技术革命的推动。在投入要素和资源要素能够相对保障的前提下,技术进步将显著扩大通信业的业务供给和服务保障能力。以长途骨干传输容量为例,短短5年间,光纤通信和DWDM技术广泛运用已经使得系统容量提升上百倍。再看互联网接入能力,xDSL、FTTX+LAN以及WLAN等宽带接入技术的推广,将用户家庭接入骨干网的能力提高了上千倍。在某种程度上,通信业新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就是如何提高带宽、速率并且节约资源,因此通信技术革命就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革命。

当然,无论技术革命如何超前,要提供现实的通信服务,必须存在安全可靠的物理网络。这表明,通信技术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作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此外,通信技术本身也需要投入资金、人才等物质要素,而这些要素是短缺的、竞争性的资源,需要与其他产业共同分享。因此,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虽然没有止境,但创新本身也会受到物质资源制约。

微观而论,建设、运营一个通信网络必需一个企业来运作,在企业掌握有限资源的前提下,技术创新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作用更加有限,因此供给能力的提升也会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增长道路:突破供给约束的“极限”

在世界电信业陷入增长停滞阶段,我们来分析通信增长可能存在的“极限”问题,却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通信业供给能力超过需求的增长停滞只是现阶段的短暂现象;长远而言,是供给能力的短缺为通信业的持续增长设置了障碍。

还需要对上述结论进行条分缕析,以便澄清可能产生的误解:

1.就个体消费者和集团消费者的需求而言,通信消费遵循不可逆的递增规律,但消费水平和结构受到内外因多种因素的影响;

2.通信业务供求对比状况短期和长期差异巨大:供大于求是短期的市场特征;而供不应求是长期的一般规律;

3.现阶段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的原因来自于消费能力增长缓慢、投资规模过度扩张以及技术创新飞速提高等多重因素,预计这种状况将会随着新的消费热点形成而逐步缓解,由此带动各国电信市场步出低谷;

4.在通信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需求明显不足的“拐点”。其原因在于技术革命是划分产业阶段的主要依据,而通信消费的层次性、渐进性和示范效应决定了消费者吸纳能力的高低差异,所以出现增长停滞的现象。

明白了上述原理,就可以推断通信业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增长是可以持续的,消费需求滞后能够通过牵引来克服;突破供给能力约束有利于长期增长,但不可依赖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道路,必须借助技术创新的内涵式增长,否则无法产生培育引导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案例分析: 中国通信市场的增长潜力

让我们运用本文观点来展望一下中国通信业的增长前景。截止2003年11月,中国通信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固定电话用户2.5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2.63亿户,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20.3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9.49部/百人(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2003年11月《行业统计公报》)。

从用户发展的空间来看,中国通信市场是否存在增长的“极限”呢?部分专家认为,根据国外经验,65-70%是一个不可超越的电话普及率界限,而中国目前的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接近40%,因此未来只有25-30%的普及率提高空间。以目前人口规模计算,最大的增幅可能是4亿左右。由于目前国内通信市场每年净增用户大约1亿户左右,所以再过4-5年,即2008年前后中国通信市场将出现饱和情况,通信用户将停止增长。

应当感谢具有忧患意识的专业人士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演算过程,判断的基本思路合理,但由于关键假设和参考坐标的问题,上述结论可能会误导大众。首先,需要纠正普及率的计算方式,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在考虑通信增长的极限时,应当主要基于自然人来测算电话普及率。目前,我国通信行业统计公报所公布的普及率数据是业务普及率的概念,没有剔除重叠计算的部分以及非自然人部分,重新调整后的口径是基于自然人的电话普及率(包含不重叠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个人用户)是30%左右;其次,65-70%只是一个参考的数值,在不同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固定移动电话业务替代性较大的国家,上述数值偏高;第三,未来几年的人口规模也会发生变化;第四,目前的电话用户增长速度今后几年将继续放缓。

根据上述修正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中国通信市场的外延式扩张(电话用户数提高)还会持续8-10年,但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下降到年均5000-6000万户左右。其后,用户价值提高将会成为内涵式增长道路的主要特征。

上一篇:著作权转让怎么征税下一篇:杜阮镇农村卫生站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