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2024-04-21

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精选7篇)

篇1: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摘 要:在贵州省中部的安顺,集中居住着一支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在这一地域内历经六百年而不改变其服饰,风俗,宗教,信仰,不被其他文化所衍化,顽强地存在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

关键词:屯堡文化;传承;保护;变易;

一、屯堡溯源

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二、屯堡文化的界定

屯堡人的入黔祖先大都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今天的屯堡居民基本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内容。军事行动的展开使汉文化落地生根,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安顺地区看到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关于屯堡文化,学者界定不一,翁家烈先生如此定义说:“屯堡文化是古代汉文化在贵州的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作用,通过屯堡人的这种特定的载体来实现展开”。[1]安顺学者吕燕平老师在他的贵州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的结题报告里对屯堡文化则表述为:“安顺屯堡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源于江淮的汉民族文化同安顺的自然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吴羽老师在其《安顺屯堡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地域文化特征》又称“屯堡文化就是独特地地域历史文化,保持着中原汉民族已经消失的600年前的汉族文化的诸多特点,但又明显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和后移民”。总结学界对屯堡文化的描述,屯堡文化的载体屯堡人这一群体实践的文化就是屯堡文化,他既有别于周围的少数民族文化,又和当地汉族文化有很大区别,实际上就是“一种由明代屯军后裔和清末以来江南汉族移民在贵州实践的地域文化”[2]。

三、屯堡文化的被发现与屯堡旅游的兴起

屯堡及其文化已经在安顺存在了几百年,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这个汉族群体却没有过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断地改朝换代和战乱使这个群体逐渐被中央政权和中原地区的人们遗忘了,戍边的后裔也不再刻意强调先辈当年的历史。尽管《安顺府志》和《平坝县志》都有“屯堡”和“屯堡人”这一称呼的记载,但对居住在堡子里的村民而言,无论是自称或他称都无所谓屯堡人,他们长期被官方和外人当作是少数民族的一支。20世纪80年代之前,屯堡地区是沉默的,既无外界的关注也没有自己的声音,换句话说,80年代以前这里没有屯堡文化,尽管它事实存在。直到这一族群被民俗学者和专家们发现,从史料中将“屯堡”这一称谓再传递给事实上的屯堡人。

屯堡的被发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方圆不过百把公里的屯堡人家,屯堡风情被炒得河翻水涨,热闹纷繁。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是边远地区每个族群都有目共睹的,从而使他们也有着急迫的发展冲动。然而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每个族群获得的发展资本是不平等的,这样的现状下文化资本对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缺乏经济社会里起重大作用的资金和技术,唯一拥有的稀有资源就是自身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文化资源,当地人把它当作脱贫致富有效途径,这也是现在西部地区热衷于文化旅游业开发的原因。西南一隅的屯堡人固守600多年的民俗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大的文化财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冲击下,屯堡人投身参与到屯堡旅游开发中来。

篇2: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安顺屯堡文化可谓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安顺屯堡文化在六百余年间既自觉地、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绝不与寓居之地合流;但群体内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绝对的单一和纯粹,在长期封闭的屯堡中代代厮守,必然要相互渗透。于是,终于形成了既迥异寓居地域,又不再能还原于父母之邦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

安顺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安顺屯堡文化,有助于人们理解明代军制、政制在地方的实施状况,这对理解屯田制特别是安顺一带当年明军的活动情况、明代以后安顺一带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道德习俗、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同样,屯堡的社会风俗习惯保留着诸多江淮文化、中原文化的特质,这对于我们理解屯堡人族群及安顺屯堡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视角。

篇3: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1.1、鲍家拳的起源及发展

鲍家武术,又称鲍家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武术之一,东晋时期由于北方不断发生战乱,鲍氏后代纷纷南迁江南。 鲍永之后鲍伸调任安徽新安郡(今黄山市歙县)太守,又将鲍家武术由山东青州带到新安地区。从此以后,鲍家武术就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省发展起来。大明洪武二年,鲍伸之后振威将军鲍福宝,奉朱元璋之命,率部远征贵州,将鲍家武术传到贵州安顺和西南地区。

鲍屯的鲍氏始祖鲍福宝将军就是在“调北征南”中奉命入黔的他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素欲堪舆”。他曾“观风问俗”,选择了一块“地极壮丽,脉堪丰饶”的地方建立了鲍家屯。 震威将军鲍福宝系带兵武将,他从皖南歙县棠樾传来了鲍家拳术,鲍家拳在当年“调北征南”中起过重要作用。鲍福宝带领的军队屡立战功,战后鲍家拳作为村中传家宝,秘不外传,并广为教习,强健村民体魄。 还在家祠前的建了练武场和比武擂台,使鲍家拳得以传承。

1.2、鲍家拳的价值

(1) 军事价值 。

鲍家武术产生于战争,在战争中得到发展,是一种军事性质的武功。早在4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大禹,用“干戚舞”(鲍家武术的前身)打败了三苗集团,征服了“东夷集团”,统一了九州,建立了夏朝。 鲍叔牙用鲍家武术帮助齐桓公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并辅助他实现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统天下的霸业。

(2)体育价值。

鲍家武术实际上也是古代一项军事体育竞技运动。通过练武比武,不但能学到过硬的军事技术,还能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增强人的体质。 如果把它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内容,无疑会对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大有好处。如果把它作为一项武术比赛项目推广到全国以至全世界,将会对中华武术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3)文化价值。

鲍家武术是一种独特的武术文化。 在古代,它的一些套路和动作,曾作为军傩、地戏等剧中的表演形式,用来表演激烈的战斗场面,歌颂英雄人物。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它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进行表演,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现代电影电视剧中,可以用它来表现古代战争的战斗场面和正反面人物的战斗动作,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4)商业价值。

鲍家武术是无价之宝,它兵器多、种类多和套路多。仅山西省长子县鲍店一个武术队,就使用20多种兵器,共有50多个武术套路表演起来,奇正相生、刚柔相济、行云流水、势如破竹、变化无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如果采取登封少林寺类似的商业运作模式,复制出售武术器械,举行武术表演,创办武术学校,开发旅游等,一定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当地人民群众开辟一条发财致富的新路。

1.3、屯堡鲍家拳的发展现状

(1) 保护及宣传力度不够 ;

(2)经济落后,面临失传;

(3)文化的变迁及文娱活动的冲击,使屯堡鲍家拳的生存坏境受到挑战;

(4)自身因素:兵器种类多,比较昂贵,动作复杂。

3、屯堡鲍家拳的发展优势

3.1、国家政策优势

2010年10月29日至30日,国家体委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部长罗卫民、杭州师范大学武术教授、武术史博士等武术专家, 在山西长子县观看了鲍店、鲍庄、鲍屯武术表演后,高兴地称中国鲍家拳为“武术活化石”并定名为“中国鲍家拳”。现在国家武术研究院已将中国鲍家拳纳入科研项目,委托中国体育大学、山西大学、成都大学等单位进行研究。

3.2、历史文化优势

“鲍家拳的历史比著名的 ‘少林拳 ’还要悠久”。 它初创于大禹战三苗、统一九州、建立夏朝的时期,形成于春秋时期,发展完善于西汉末年。 据安徽省《徽州府志》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鲍屯鲍姓始祖鲍福宝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远征西南时将鲍家拳由安徽歙县带到贵州安顺地区。从此以后,这一独特拳术在鲍屯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3.3、技术优势

鲍家武术产生于战争,在战争中不断的发展完善,具有显著的军事特色。其套路和动作,是按实战要求编排和设计的。练武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战斗训练和演习,通过斗智、斗勇、斗技、斗谋等对抗性训练。 整个武术系统使用20余种兵器,几乎是十八般兵器都有; 武术套路多达50多个,这在民间武术中是十分少见的。

篇4: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关键词:屯堡文化;变易;传承;保护

一、屯堡溯源

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二、屯堡文化的界定

屯堡人的入黔祖先大都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今天的屯堡居民基本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内容。军事行动的展开使汉文化落地生根,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安顺地区看到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关于屯堡文化,学者界定不一,翁家烈先生如此定义说:“屯堡文化是古代汉文化在贵州的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作用,通过屯堡人的这种特定的载体来实现展开”。[1]安顺学者吕燕平老师在他的贵州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的结题报告里对屯堡文化则表述为:“安顺屯堡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源于江淮的汉民族文化同安顺的自然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吴羽老师在其《安顺屯堡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地域文化特征》又称“屯堡文化就是独特地地域历史文化,保持着中原汉民族已经消失的600年前的汉族文化的诸多特点,但又明显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和后移民”。总结学界对屯堡文化的描述,屯堡文化的载体屯堡人这一群体实践的文化就是屯堡文化,他既有别于周围的少数民族文化,又和当地汉族文化有很大区别,实际上就是“一种由明代屯军后裔和清末以来江南汉族移民在贵州实践的地域文化”[2]。

三、屯堡文化的被发现与屯堡旅游的兴起

屯堡及其文化已经在安顺存在了几百年,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这个汉族群体却没有过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断地改朝换代和战乱使这个群体逐渐被中央政权和中原地区的人们遗忘了,戍边的后裔也不再刻意强调先辈当年的历史。尽管《安顺府志》和《平坝县志》都有“屯堡”和“屯堡人”这一称呼的记载,但对居住在堡子里的村民而言,无论是自称或他称都无所谓屯堡人,他们长期被官方和外人当作是少数民族的一支。20世纪80年代之前,屯堡地区是沉默的,既无外界的关注也没有自己的声音,换句话说,80年代以前这里没有屯堡文化,尽管它事实存在。直到这一族群被民俗学者和专家们发现,从史料中将“屯堡”这一称谓再传递给事实上的屯堡人。

屯堡的被发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方圆不过百把公里的屯堡人家,屯堡风情被炒得河翻水涨,热闹纷繁。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是边远地区每个族群都有目共睹的,从而使他们也有着急迫的发展冲动。然而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每个族群获得的发展资本是不平等的,这样的现状下文化资本对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缺乏经济社会里起重大作用的资金和技术,唯一拥有的稀有资源就是自身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文化资源,当地人把它当作脱贫致富有效途径,这也是现在西部地区热衷于文化旅游业开发的原因。西南一隅的屯堡人固守600多年的民俗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大的文化财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冲击下,屯堡人投身参与到屯堡旅游开发中来。

四、旅游开发中的屯堡文化及变易

屯堡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2000年以后,在西部大开发浪潮的推动下,屯堡文化以其明文化的特点正式进入省旅游规划官员的视线,很快,安顺地区的几个屯堡村寨被包括进了省旅游规划中,政府先后拨专款为这些村寨修路,修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像推进器一样加速着不同文化的渗透,扩大了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文化交往,也加剧了边远地区传统文化的变迁进程。深入安顺屯堡村寨,可感受到屯堡从沉默到活跃,从衰落到复兴经历了一个被发现到被包装再到被展现的过程。屯堡文化在这其中的变迁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再组合、再建构或者再塑造的过程。当地政府,开发商,农民精英在这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核心目标就是把屯堡文化资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虽然受着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但屯堡人有着步入现代社会的要求和脱贫致富的渴望。考量贵州省情,在广大农村里生存压倒一切,把旅游作为本省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经济战略,而乡村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利益点为经济收入。因此,在文化旅游的实践中,各方的急躁心理必会使某些元素在屯堡旅游中失去本来的内核。归结起来就是文化表述简单化,节日文化日常化,仪式文化世俗化。所谓“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开发商目标锁定屯堡,大肆对屯堡文化进行商业包装,手段就是简化。事实上数百年来,屯军后裔不仅接纳了周边的汉族,也融入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屯堡文化早已不是旅游解说词中单纯的600年前的江南文化活化石了。

屯堡旅游中,文化资本化的另一手段即是节日仪式日常化,世俗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龙屯堡的地戏改革。地戏原本叫“跳神”,本是一方保平安的娱神活动,有着严格和神圣的开箱封箱仪式, 主要在春节和七月半跳。 过去跳神要先开脸,就是屯堡人说的“敬菩萨”,屯堡人认为脸子(即面具)就是菩萨,妇女和孩子是不能接触的。自天龙村寨成立了天龙屯堡旅游公司后,为了迎合旅游开发,这些严肃的仪式就不再遵守先辈订下的规矩,一切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游客想看,神头随时为其开箱,不再具有神圣性,抽去了传统脸子的精神文化内核。旅游业让地戏从娱神活动变成了纯粹的娱人活动,从节庆礼仪形式变成了纯粹的商业表演。

文化和旅游整合创新,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作为一个现代元素,它的介入,不可否认在一些方面的确强化了节日文化中的某些传统元素。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一些随着时代变化而慢慢的被新一代屯堡人所忽视的传统元素得到了重新认识。至少,从文化的外在表征来看,屯堡服装,建筑,地戏表演等又得到了强化。从整个屯堡文化的认同方面来看,旅游的开展的确重新唤起了屯堡人对自己古老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可冲击也同样巨大,这种冲击又会波及屯堡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若没有文化元素的注入,就只有表面的华彩,没有实在的内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所谓初级阶段看山水,中级阶段看文物,高级阶段看文化,可见游客的旅游品位是不断提升的。离开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可能会热闹一时,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游者的视线之外。屯堡旅游中的文化变易正在逐渐使屯堡文化失去精髓与魅力,文化旅游中纯粹的市场导向会因忽视文化的特质而最终失去文化资源,但纯粹的文化导向又会因忽视当地人的发展愿望而遭到抵制。因此,如何在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中传承屯堡文化是各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旅游业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包装后连同其他资源一同出售所导致的传统文化变迁事实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衰”与“变”不只是安顺屯堡所遭遇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任何地区,如果没有文化,当地人就无法生存,所以旅游施加给人类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衰是必须面对的事实,变则是新挑站,不能因旅游业的负面影响而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裹足不前,还应充分考虑当地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所以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采取合理方式,为减少旅游“文化污染”,民族文化资源应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所谓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特色之根,只有保持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旅游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屯堡文化旅游开发要避免牵强附会,低格调和不按民俗办事等倾向,这样屯堡文化才不会丧失其原初形态及意蕴,屯堡旅游也才能体现其价值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长远。

参考文献:

[1]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永志,李乐京,梁玉华.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及完善建议——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文化村为个案研究[J].旅游学刊,2007(7).

[3]吴晓萍.屯堡重塑——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与社会变迁[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篇5:天龙屯堡

目录简介名字由来屯堡历史结构收缩展开简介

走进天龙屯堡,仿佛走进梦的巷子,6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春天的寨子是灵动的,我们到的当天,一个两百人的旅游团从贵阳赶来,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话讲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遗风。景区解说导游全是天龙的农村姑娘,她们成为当地农民参与办旅游的一个亮点。 屯堡村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本寨的房子,云山屯的门子,天龙的“模子”。所谓“模子”,指天龙发展旅游的模式。3月5日,天龙农民旅游协会会长郑锦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协会农民前几天跑到他家,要求参股办旅游。”现今公司已经有意向把农民引进门。

名字由来

天龙原名饭笼,本世纪初,天龙的几位有名乡儒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不雅,经提议,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这就是天龙屯堡镇“天龙”二字的由来。

屯堡历史

朱元璋经过数年征战,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历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各族人希望 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顺应时势, 内修政治,加强了国家的建设,逐步为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营造了安定的生产生活条件。面对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土司,朱元璋采取了派使者劝降的策略,起初西南各势力迫于明军的强大都纷纷归附大明王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不奉正朔,在谋巨的胁迫下,数度杀害朱元璋的使臣,举兵反叛。朱元璋大怒,终于下定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同年九月初在南京点齐大军,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兰玉、沐英为副将,战船遮天蔽日,溯长江水道至武昌与湖广、河南、江西、浙江四兵马司军队汇合,三十万大军声威震天,立誓平定西南。 傅友德精心策划,把大军分为两路, 一路为偏师, 由“都督郭英、胡海、陈桓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今叙永)趋乌撒(今威宁),友德自率大军由辰、沅越贵州”。 傅友德亲率的二十五万大军到达洞庭湖后,弃船走湘黔 古驿道,浩浩荡荡直扑梁王老巢。 明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征程到达普定(今安顺),于腊月11日攻下普定,后又克普安(今盘县)。梁王闻听攻克了“滇之喉”的普定, 大惧, 急命司徒平章达里麻为 将,聚集十万大军屯扎于云南曲靖白石江南岸, 企图靠天堑阻挡明军。腊月十六日, 明军翻山越岭终于到达曲靖坝子。忽遇大雾,伸手不见五指,主将傅龙德欲停待雾散后再进军,副将沐英对傅友德说道: “彼不意我军深入, 若倍道急趋,掩其不意, 上所谓出奇制胜者此也。”傅友德听从沐英的建议,兵行至白石江北岸阻水而止。傅友德一面派人寻船渡江,从正面击敌;一面派 数千人马绕道上游渡江,从敌后发动奇袭。没有多久,大雾散开,数十万大军两岸对垒,绕道上游的数千明军隐于山林中摇旗呐喊,达里麻以为神军天降,大惊而阵乱,明军趋势渡江猛攻,一举全歼十万元军。这就是征南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白石江大战。 元军失败之后,梁王看大势已去,“弃昆明城而走晋宁忽纳寨,焚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遂与右丞托迪,鲁尔俱自杀”《明通鉴》,征南战事基本平息。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傅友德上奏朝廷屯田驻防,于是就有了明朝政府屯田西南的壮举,也使西南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开发。中国的屯田历史最早可上追溯到汉代的汉文帝时,那时汉文帝为了充实边防力量,招募了大量的移民到边疆屯田,汉武帝和汉宣帝使用军队屯田驻垦, 文帝的“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 武帝、宣帝的军队屯田为军屯之祖。元朝政府使用云南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屯田,始开西南屯田之先河。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折,下令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今天我们来追寻明代屯田西南的历史足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不少“屯堡文化”研究专家指出: 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视为是贵州、云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 由于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贵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础,贵州才能于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从此“独立”,不再隶属于云南、四川等省管辖。 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云贵高原, 山多林莽, 河流纵横,历来被统治者视为南蛮之地。据有史可考最早进入这片神奇土地的中原移民是战国后期的庄踽,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始楚威王时(注:楚威王为楚 项襄王之误),使将军庄踽将兵循江而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踽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踽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绕数千里, 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路不通, 因不还, 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踽的楚军一直打到滇池,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他欲还报楚君时,楚已为秦所灭,他只好率众回到云南, 自立为滇王,不久便易其服而溶入了西南诸民族之中。其次是秦汉时期,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为了在西南加强设置郡县,派常颊修筑了著名的古驿“五尺道”。五尺道起自四川宜宾,终至云南曲靖。西汉时, 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 在南越吃了一种叫“茄酱”的食品,觉得其味甘美, 问产地, 南越人说产自巴蜀,是从夜郎境地运来的。于是唐蒙想到从夜郎出奇兵控制南越的奇想。最终奏请朝廷。带兵“浮船胖舸江”进入了夜郎境地,兵发南越。汉武帝为了打通印度的商道还派大将郭昌统兵入滇进行对滇的征伐。以上汉人进入西南对西南的开发收效甚微,直至唐宋元时西南仍未得到什么实际意义的开发,元朝统治者虽使彝族、白族两个少数民族在云南进行过屯田,但西南仍是蛮荒一片。各民族部落各自为政, 中央政令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道路交通状况也很落后,仅靠几条坎坷的驿道跟外界沟通,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开始的屯田,习‘轰轰 烈烈地展开“西南大开发”的序幕。 朱元璋在征服梁王和土司之后, 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派军士屯垦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明军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腊月十一日攻下普定之后,命安陆侯吴复修建城池,次年(1382年)二月建成了普定卫城, 由顾成担任最高军事长官“指挥使”。普定卫下设前后左中右5个千户所,每个干户所统兵1120名,长官称千户:每个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统兵114名, 长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设5个小旗,小旗领兵10兵,每个卫所总领兵额5600名。按照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带家眷,5600名军士就是5600个家庭,这些征南将士的家眷们自愿和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象这种以军士和军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称为军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军屯建立之后和云贵众多的少数民族土司势力相比较,仍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尸尽数迁移入滇黔屯田, 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 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为了再扩大军队给养的来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开荒种植,用所收谷物向政府换取“官盐”用于经营,这种屯田形式称为商屯。朱元璋命令所有屯田军民加强团结,抵御控制当地少数民族土司势力,保证政令畅通,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屯田・移民尸闲时为民, 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明代在西南大规模的屯田彻底的的改变了这片“蛮荒之地”,从洪武年问开始至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的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改变了西南“夷多汉少”的局面。明代中后期山于战乱和苛赋日越加重, 屯田制度才逐渐步入了衰退。

结构

篇6: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1.1 我国金融机构在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中取得了难得的机遇

1.1.1 千载难逢的机遇

贵州省第十二五规划突出了贵州省旅游业的主导产业的地位。贵州省建省600周年省庆大典可能会组织开展一系列贵州省旅游活动。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市场开发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2002年, 贵州安顺七眼桥镇屯堡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而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我国金融机构在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中大有可为。

1.1.2 农村金融的一片蓝海

贵州屯堡文化资源, 特别是高品位一流贵州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高的难度, 需要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升华提炼其开发理念, 通过产品策划、游憩方式设计来打造市场核心吸引力。所以, 开发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需要不少的资本金, 只有开展金融服务业创新, 游憩方式、游线结构、收入模式、营销方案、政府政策与管理、企业运作商业模式等相互衔接配合,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到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市场的开发之中, 才能达到顺利开发的目标。

1.2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值得金融机构大力扶植和大力开发

1.2.1 得天独厚的屯堡资源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国内顶级和国际一流的旅游资源, 可以采用黄果树瀑布加长到达屯堡文化旅游带, 迅速形成短线快速启动, 屯堡文化旅游区未来可以进行短线旅游运作与长线旅游运作相互结合的旅游支撑结构, 是贵州省产业转型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开发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是一个系统工程, 前期研究设计工作, 要求高水准的旅游区专家团队、旅游运营老手及建筑景观艺术设计高手的通力协助。贵州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旅游资源, 是极具吸引力的高品质旅游吸引物, 因此, 具备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和条件,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大有可为, 值得金融机构大力扶植和大力开发。

1.2.2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潜藏着巨大的旅游收益

贵州屯堡旅游对贵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数据显示,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 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 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 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总之, 我国金融机构投身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的市场开发经过系统规范的开发, 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第一, 增加贵州省的地方财政收入。第二, 增加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的农民收入, 促进贵州农村发展。第三, 促进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的市场资源的保护。第四, 促进了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古代文化的传承。

2 我国金融机构在贵州屯堡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中的现状与不足

2.1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配置的基础设施差

由于缺乏资金, 贵州省屯堡地区还没有较好的酒店, 民宿的卫生条件等基本设施十分简陋, 接待水平不高, 让旅客较难满意, 给贵州屯堡地区的旅游带来很大的影响。发展贵州屯堡文化旅游业必须建设好贵州屯堡旅游的旅游饭店 (宾馆) 、旅游交通以及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疗养等物质设备。提高饭店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使旅游饭店增加客源, 提高经济效益。饭店地点的选择要考虑交通是否方便, 在建筑形式上要因地制宜, 反映古汉民族的明朝屯堡风格和屯堡石头居所的地方特色。贵州各种交通工具要采用先进的交通工具, 例如,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增加飞机的经济航班能够缩短旅游者旅途时间, 促进贵州屯堡旅游业的发展。建立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博物馆、游乐中心、网球场、游泳池等, 增加各种服务设施和开展多种服务项目, 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 也能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

2.2 贵州屯堡区的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贵州屯堡地区做出了一些宣传, 特别是到南京的宣传, 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 导致很多人对贵州屯堡文化不了解, 把高速公路畅通的、相对平坦的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误会为山路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 当然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屯堡地区的旅游资源。

2.3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难以继续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 屯堡旅游区很难得到规范统一的管理, 天龙屯堡文化还采取门票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导致贵州屯堡地区交通企业的运输能力、饭店宾馆及餐饮企业资源的游客容量、相关旅游商品产业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 对其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

3 我国金融机构开发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市场的途径选择

3.1 建议设立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风险基金 (Venture Capital)

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产业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 可以申请文物保护单位资助的资金。贵州省和安顺市应运用好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地产风险基金的示范带动功能, 加强对旅游地产投资的宏观调控, 遵循科学规划, 合理发展, 循序渐进的原则, 吸引多种民间投入资金建设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

3.2 贵州省旅游业金融服务业集中投入贵州三大旅游品牌的建设

近年来贵州省旅游地产主要突出了三大品牌:第一品牌是夏季贵阳避暑, 广告用语是爽爽的贵阳。第二品牌是冬季贵州的温泉旅游。第三大品牌是贵州文化旅游, 更加突出了贵州独一性的特色:贵州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屯堡之都和古代夜郎文化发源地。贵州省要加大对三大旅游品牌的地产开发利用金融制度的完善及管理, 严格控制贵州三大旅游品牌外的大项目的旅游地产投资。

3.3 银行对贵州屯堡文化旅游投融资要与绿色碳基金挂钩

为了保证投资安全, 保证贷款资金和贵州屯堡文化旅游投资资金如期收回, 金融机构应注重加强市场分析, 防范金融风险。一是为了防范产业风险, 要做好风险评价, 进行积极慎重的贷款。二是贵州屯堡文化旅游业是绿色产业, 银行对屯堡文化旅游地产的信贷符合低碳金融的要求。应强化绿化面积和造林固碳的要求, 确保旅游贷款的安全和质量, 增加碳信用。

3.4 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贵州各乡镇基层政府的金融信息沟通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地产金融博弈的风险管理需要加强与地方乡镇政府的联系与沟通, 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一是各级银行要切实落实贷款抵押担保手续, 一旦出现风险,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资金回收。二是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 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 取得政府部门积极协助银行等金融主体对屯堡文化旅游贷款项目的管理。在内控上, 要制订具体的回收、盘活或处置方案, 适时跟踪, 注意监控, 逐步压缩不良贷款存量。

3.5 发行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债券, 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发行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债券是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地产投融资风险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将使银行等投融资的金融主体多年来沉淀在贵州旅游业的庞大资金得以盘活, 从而缓解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 并促进贵州旅游资产的良性发展。通过便利的支付系统、结算系统和网络等给游客提供方便的服务, 既使旅游区更加现代化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也使金融服务真正的融进生活。打造高品位、一流的“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 需要金融业制度创新, 确保银行等金融主体的金融利润和金融增值的实现。

3.6 发展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要选准投资突破口

发展贵州旅游业需要把工业切入其中, 要在旅游业这个第三产业中寻找工业商品 (第二产业) 投资切入点。在发展贵州第三产业时, 旅游业必然需要渗入投资边际效率较高的工业投资额, 提升旅游投资的利润增长点。贵州省森林植被保护得好, 生物和野生草药资源丰富, 贵州省很多山区的环境没有工业污染, 建议设立贵州省民族制药 (苗药) 投资基金和旅游商品特色食品投资基金及创办贵州夜郎文化旅游投资基金。特别建议贵州省发起设立明朝屯堡文化旅游主题性投资基金, 大力投资于贵州屯堡文化旅游的旅游商品。

4 结语

研究认为, 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区开发大有可为, 我国金融机构在祖国西部大开发之路上, 义不容辞。建议直接金融先试先行和债券金融先试先行, 必不可少, 也势在必行。开发我国西部经济社会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旅游产业和旅游商品, 金融作用巨大, 可谓任重道远。

摘要:我国金融机构在贵州屯堡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中大有可为。贵州省开发屯堡文化旅游区立足贵州省的生物资源、夜郎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苗族的苗药等民族食品药品资源, 贵州省屯堡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屯堡特色食品、民族药品和旅游商品。到2015年, 贵州在屯堡文化旅游商品和夜郎文化旅游商品、苗药制品和民族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将投资300亿元以上, 贵州全省的旅游商品年平均增长25%左右, 占贵州省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达25%左右。

篇7:屯堡妇女服饰文化与传统哲学思想

由于屯堡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我国古代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原和江南,他们的生活习俗也都继承了祖先的传统。加上屯堡人的祖先作为当时的战争胜利者,后人们也无不以此为荣,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光宗耀祖的思想,希望把祖先的传统文化如使命般传给下一代。今天流行在屯堡妇女身上的服饰打扮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种服饰文化不仅展示了屯堡妇女光彩的人生里程,更重要的是从她们的服饰打扮中,看到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沉淀和凝固的地域性文化现象。当今屯堡妇女所穿戴的服饰名称多达十多种,色彩数十种,工艺制作程序难以统计,可算我国现阶段汉民族妇女服饰装扮中的佼佼者。屯堡妇女所用装饰品品种中,民族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代表不同社会时期的社会面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流传至今600多年的贵州安顺屯堡妇女服饰,印证了上述说法,且沿袭着古文化历史的意味,让人们目睹到消失的历史灵魂。

首先是屯堡妇女头饰的文化内涵。屯堡妇女头饰装扮以玉器为主,配有银饰,用来固定发簪造型的三种不同形状的玉制品“梅花”“管簪”“簪子”等,是屯堡妇女结婚时装扮头饰的必备之物。到老年有儿媳或女儿成家(结婚)后,发髻的装束上便减去“梅花”和“管簪”,只保留“簪子”,从头饰装扮表现出年龄的特征。屯堡妇女除了头饰戴玉制品外还有不论年龄大小而戴玉手镯的习俗。屯堡妇女如此的“尊玉、宗玉、爱玉”现象,反映屯堡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很早就把玉作为一种装饰品。考古资料显示,1928年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刻文的“玉笄”“玉镯”“玉簪”等精雕玉制装饰品,时间鉴定在新石器时期晚期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900年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打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佩玉更是权利、地位、财富、人格和品德的象征。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对玉解释为:“古之造玉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玉。三者,天地人也。”他是从中国象形文字来说明玉于“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之意。《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礼记》《论语》中的“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等美德,将玉赋予君子象征,使之崇高化、人格化、道德化。古人的“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不仅要像玉一样纯洁、温润、含蓄、细致、内敛、透明,而且要会发光。这些有关玉的古代流传的哲学思想在屯堡妇女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是屯堡妇女服饰的文化内涵。屯堡妇女服饰包括上装和下装,均按照年龄的增长来规定款式和色彩。一是少年时期,二是中青年时期,三是老年时期,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既有总的传统理念要求,又有各自阶段的特定因素。首先是款式模式化,屯堡妇女服装款式只有大袖和小袖的主要区分。小袖仅限于少年时期,大袖为成年后的款式,这是屯堡妇女服装最大特征,也是屯堡妇女成年后终身仪守的生活符号,不管她们走到哪里,宽衣大袖模式化的服装标志着她们就是屯堡人,这种服饰屯堡人自称“大袖子”。屯堡妇女的此种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沿袭了几百年前的历史。明朝是汉人执政的时代,曾遭元朝限制的汉服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服的最基本款式便是“深衣”。汉时,“深衣”的装扮已经出现在“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部或臀部”的现象。所谓“深衣”是指把上装和下装两部分连在一起裁剪,缝合成长袍的形状。“深衣”的最大优点,是能将人体头部以下掩蔽,突出典雅和含蓄的文化内涵。“深衣”一度被皇族和富贵之妇专享,后逐渐被民间效仿。屯堡妇女作为战争胜利者的家属,自然享受到贵妇的待遇,屯堡妇女今天身上穿戴的服装均由“深衣”演变而来。屯堡妇女服饰这种宽衣在造型上表现出了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品质高的气韵美相一致,是一种中国风格的神气与韵味,流露出民族的潜在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还把表里如一、内外兼顾的个性美融入整齐统一、秩序分明的社会风尚之中,体现屯堡妇女贤善宽容、自然朴质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以及娴淑婉约、含蓄内敛、柔中寓刚的风韵气质和个性色彩。宽衣,不显人体轮廓,不露肌肤。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互不冲突。“深衣”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不以自我张扬炫耀为目的,不大肆表现个体。服装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穿着时油然而生一种休闲惬意、轻松自在的舒适感,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的境界。古人又视丝绸为贵的象征,是因为古代中国人的祖先所用蔽体之物,最初是兽皮、树叶,后出现麻织品、丝织品。但丝织品昂贵,百姓无力承受,因此,丝织品象征高贵的思想根源由此产生,继而演变成戴丝者视为贵的传统习俗。今天屯堡妇女腰间的“丝头腰带”的文化内涵在此。

最后色彩也是屯堡妇女服饰文化中的传统哲学思想占主要地位的表现。蓝、青两色是屯堡妇女服饰的两大主色,尽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五彩缤纷的服装布料被中青年屯堡妇女所青睐,但归根结底,蓝色青色仍主宰屯堡妇女服饰的命脉。蓝色似天,青色似地,意在人的生存皆于天地之间,这也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屯堡妇女服饰中的表现。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维青、高毅清,《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鲁艺苑》,1994年第3期.

2.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服饰文化特征探析》《三峡学刊》,1996年第1期.

上一篇:读书的感悟论坛总结下一篇:我究竟是怎么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