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2024-04-18

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精选8篇)

篇1: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程中除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外另有五门选修课,“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其中之一。在所有选修课中,相比之下“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的教学难度和深度均高于其他几门课程,我省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即便如此,仍有一定比例的高级中学却选择“迎难而上”,如苏州市市区的大部分四星级高中开设该课程。选择并给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以充分重视,逐渐成为各校的共识。这其中的缘由也并不难理解:高中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有助于锻炼并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业、人生都非常有利;此外,课改后的高中数学中引入了算法的内容,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课,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课中相应内容、从容应对高考效果显著。

笔者一贯支持开设程序设计选修课,并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在此从几个方面谈谈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关于算法部分的教学

对于算法部分,计算机选修课教学要尽量与数学中的“算法初步”教学相配合,协调进度,各自把握好本学科的教学侧重点。至于如何相互配合、把握重点,已不乏文章著述,笔者也曾在另一篇题为《也谈信息技术与数学中的算法教学》的文章上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此不再重复。

在本选修课开始教学中,应按教材顺序,遵循先“算法”,再“程序设计”的顺序依次进行,理由很简单,“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程序设计,即进行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如果在此之前学生不了解算法这一基础知识,就容易过早地涉及、纠缠于大量的编程技术(如语法规则、编程技巧等),而忽视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灵魂”地位。事实上,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学习掌握一种将算法转换为计算机程序的工具。因此在本课程教学的初期,让学生了解算法非常关键,理应放在首位。

在算法部分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要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就得先考虑算法,然后根据算法编写程序。学生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疑惑,即为何在接下来的编程实践中,并未要求或没有必要先写算法再编程实现呢?的确需要及时讲清这一问题,原因在于,作为程序设计的初学者,所编程序一般都较为简单短小,程序算法也自然相当简单,此时不一定需要将它描述出来,只要在编程前形成在头脑中就行了。应告诉学生,其实各种算题都能概括为三大部分,即:输入什么?如何处理?输出什么?在编程前,将具体算题简化为这三个步骤,这就是算法。比如用计算机求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就是输入三角形的底和高,经过底乘以高并除以二的处理,形成了面积,最后输出面积。学生在编程实践时,依照以上三步将一个个实际问题转化成算法,再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算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从算法的“算理”中体会算法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序基本结构的教学

程序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教学中,应该把流程图作为描述算法的主要工具,以使学生易于理解不同结构各自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理解没有障碍,但一旦实际编写程序代码时,就可能忽略语句按顺序执行的道理。例如:在编写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时,经常出现学生将底和高的变量赋值语句写在计算面积的语句之后的情况,导致输出面积为零。教师在辅导时应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真正意义。

在初次进行循环结构教学中,教师应将“累加器”及“累乘器”的编程方法尽量解释清楚,同时,巩固前面已学习的设置变量和给变量赋值语句,理解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惯用的做法。例如,在“求前100个正整数的和”的编程事例中,所包含“sum=sum+n”、“n=n+1”两条语句,都是“累加器”语句,借机讲清它们的赋值过程,避免再使学生陷入视其为等式的误区。

教学中的规范问题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量做到规范操作,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如教学中现场绘制或呈现给学生的流程图,要准确规范。关于算法流程图的规范有很多,甚至有专著对此加以专门阐述,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1)任何一个算法流程图都只用一个“开始”框和一个“结束”框,符合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2)在描画各种框图的流程线时,应尽可能沿着图的中轴线走,使图显得美观沉稳,也体现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算法思想或程序自顶向下执行代码的重要特征;(3)遇有分支或循环结构时,在可能情况下,流程线的分支线向上跳转时,应从图的左边向上画,向下跳转线应画在中轴线的右边,遵循顺时针原则。

同样,教学中示例书写程序也要注意规范整洁。在书写分支和循环语句时,应利用Tab键将执行语句组向右缩进,这样既达到美观的效果又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便于调试程序。另外,还有对象命名、变量命名的前缀约定等,都是规范编程、提高程序可读性的必要措施,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加以引导。

当然高中阶段对上述方面并无特别要求,但笔者以为,作为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规范律己,教学中不必花更多时间刻意从以上几个方面训练学生,但应尽可能地提倡这样做,亲身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勤于归纳,善于总结

每一教学课时告一段落后,都应及时地归纳总结主干内容,将离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加以巩固强化。譬如在讲授Print输出方法后,就要及时地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已学过的所有输入和输出(I/O)方法。对于初学程序设计的高中学生,目前大纲仅要求掌握文本框TextBox和函数InputBox两种输入方法,标签Label、文本框TextBox和窗体打印Print三种输出方法。学生在编程时,除非有要求,需要输入时就考虑选用两种输入方法中的一种,输出时则考虑选用三种输出方法中的一种。布置上机实践题时,要有意让一部分题目有输入输出方法的要求,另一部分题目自由选择I/O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在编程中掌握I/O的几种编程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篇2: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引言

阅读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要指导学生查阅词典,语法等工具书,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为了使阅读课能有效的进行,并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阅读课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但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是否真实有效?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教师设计的思维层面里。

2、阅读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虽然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有渗透,但是学生运用这些技能的时间和机会有限,对于训练阅读技巧习题的功能并不了解,无法体会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学生个体差异没有得到有效照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照顾每个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同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出发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少部分学困生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照顾,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

如何改变阅读课教学的现状,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场所,变成他们自主学习结果展示的舞台。

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人利用BOOK 3,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中话题的阅读内容,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尝试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探索,结合上课采取的教学步骤以及课后反思谈谈关于阅读课如何设计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实现教学教学目标。

(一)课前热身及新课导入

教师先跟学生谈论有关话题,并与本课题相关的材料,通过提问、讨论、表演、视听欣赏等形式自然地导入话题,作为引领阅读活动的主线。

(二)开展阅读活动

一堂阅读课的活动环节不止一个,但每个环节的活动情境都要与本课话题有关,以突出中心,达到层次阅读(词语识别、句法分析、语境知识等)与整体阅读相结合。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阅读活动步骤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给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感觉。阅读理解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Pre-reading(读前);

2、Reading(阅读);

3、Post-reading(读后)。

(三)进行迁移拓展

这是一个让学生用英语自由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真实交际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与本课话题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话题,让学生用英语各抒己见。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与学生交谈或老师与学生交谈,然后选出各小组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

篇3:一堂高中地理课的教学与反思

高一年级的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地理课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并不高, 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数、英方面。由此, 学生在地理课上表现相对松散, 学习兴趣不浓厚。

基于此, 我一直希望在基础地理课程的教学中, 能够将一些地理知识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课在高中生涯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这个学期的学校公开课上, 我选取了“各种风的形成及特点”这一节内容。我认为越是身边熟悉的可感知的东西越能使学生感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过程呈现

(一) 备课———以学生为主体, 力求“动态备课”

我在以往备课时, 往往较多地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 这必然使自己在上课时总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 却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环境, 不仅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 也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更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格格不入。

要上好课, 必先备好课。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 我们把“备教材、备实验”称为“静态备课”, 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显然, 教师只有在备课时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 考虑到这块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特别详细地描述, 我首选了多媒体教学, 因为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各知识点, 也使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产生兴趣。教学手段一旦确定了, 那么我的备课也就顺理成章地围绕课件的设计展开了。

(二) 课件设计———力求主线清晰、界面简洁, 内容有创新

那么, 怎样才能让各个分散的知识点能够条理清晰地在课件中得以体现, 并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呢?在最初的课件设计中, 我的设计思路仍然沿袭了原有的教学风格, 将所有的教学知识点以文字的形式在课件中一一罗列, 当然也加入了大量的有关于“风”的图片。整体看来, 课件内容已经非常详尽, 我也自认为设计得比较到位了。但是第一次课试教下来, 虽然完整地将各知识点都讲解完毕, 学生似乎也接受了这些知识, 但是课堂的互动性、学生的积极性却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我的教学意图也无法得以体现。

我原本以为, 课件设计只有面面俱到, 才能让学生吸收到所有的课堂信息, 但课堂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因为过多的文字和图片, 往往会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学生分不清知识点的主次。由此, 我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无可非议的, 有时候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课件的设计上, 我们应当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知识的侧重点, 综合多种其他教学手法, 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教学效率更高。

(三) 课堂亮点———让学生手动、脑动、心动

经过试讲后, 我对课件做了如下修改:首先, 在课堂一开始, 我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并辅以图片进行导入, 而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转移至本堂课。大家纷纷回答我的提问, 课堂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将关于风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 并设定了不同的课堂训练方式, 设计了以下问题:风是如何形成的?风的分类及特点?你见过最大的风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这样一来, 各个重要的知识点便有机地统一起来, 同时, 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后来的再次授课证明, 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堂衔接变得自然、一气呵成, 学生讨论、练习的空间大了, 听课反应自然也变得积极、主动, 当然, 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就更加到位了。

三、我的反思与体会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教师的教学亦如此, 能深入浅出地授课, 本身就是一项大学问, 需要不断摸索、借鉴和思考, 才能有所收获。以下是这次公开课之后, 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点体会。

(一) 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 让学生状态“升”起来

在此次授课过程中, 我发现自己讲得还是有点多, 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不够充分。以后更要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尽可能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此外,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提问, 我没有及时给予回答和评价, 这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提问, 说明他们在思考, 教师应当适当予以引导。由此可见, 在备课的时候,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设想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可能会提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中进行回答, 尽量避免出现学生有问题而教师无法解答的尴尬。这些措施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 相信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二)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 强调“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化成直观具体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 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通过这堂课, 也让我对自身的教学能力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将不断学习和钻研, 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 力求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章来均.谈职业高中的教学改革.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9 (4) .

[2]苏维强.教学反思促我成长[J].人民教育, 2005 (7) .

[3]陈徐芳.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方式刍议[J].安徽教育, 2004 (11) .

篇4: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项基本理念,其中有一项是: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紧张,如何恰当地使用好信息技术?这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新课标是提倡使用信息技术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把信息技术与高中

数学课程有机整合已被当前多数教师接受并大力研究。下面就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就是备课,是课前一项必备的工作,它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如果课前不进行充分的备课,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话,就会出现课堂教学混乱,教学失常。在信息技术与教学中的重、难点相结合处,备课时要多动脑筋,在以黑板为主的教学手段中难以体现的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以及抽象的情景问题在备课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数学科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年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的备课量明显比以前大了,在写完教案后,还要反复构思、制作课件,似乎感觉自己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课前的所有准备,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演绎

在精心准备好了教案和课件后,教师要养成先给自己讲课的习惯,特别是一些比较难讲授,学生难掌握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传授的知识流畅,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尽量做到无缝衔接,把课件多演练几遍,把课件中的错误及时发现并更正。一堂课从教学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上的讲练,多媒体的穿插运用,结束时的归纳总结,要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要求教师把握整堂课的内容,讲授详略得当,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

动。关键是你讲授的内容学生能懂多少,是否整节课的重点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再者就是关于多媒体教学,你不能只靠幻灯片上的东西让学生学习,还应结合黑板,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或要求学生记笔记,否则,课上或课下不利于学生复习回忆。

三、课后反思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们的经验,大家的共识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方便、更直接、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不足,需用传统教学进行弥补,达到两者的有机整合,使数学教学更加完善。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上“鼠标课”

所谓的“鼠标课”就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课件里,老师不停地点击鼠标进行讲课,学生两眼盯着屏幕,整堂课下来,学生的体会是两眼疲劳,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我们知道,在知识产生环节,应有操作、探索和合作交流活动;在知识巩固环节,应该有学生动手书写解答过程的环节;在知识拓展环节,应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锻炼发散思维的活动。全部内容使用课件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大大减弱。

2.避免课件的“假直观”

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时候充当的只是模像直观,是取代不了实物直观的。

总之,课件取代不了学生真实的体验,观察取代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我们必须认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情况下它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不能依赖课件上课,更不能不假思索地“拿来主义”,当然,也不能把一些素材或积件简单链接。我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原则是:有效性,实用性,不搞花架子。在课件中应体现:(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归纳为导方向、导思维、导学风,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指导学习和思考的方向、引导思维的线索、养成良好的学风;(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组合教学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控制教学媒体,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3)增进师生的双边活动。设计时,要考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媒体的可参与性和可控制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以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愉悦、轻松、和谐、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它将强有力地冲击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熟练地输入文字和各种符号(利用公式编辑器),同时要掌握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如《几何画板》、QBASIC、Scilab、PowerPoint等。并且在备课时多思考、多琢磨、多研究,课后多反思,及时总结,不断完善,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5: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推广,新课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逐渐被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得以实施,给高中政治课注入了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标 实践 实施情况 反思

一、新课标教学的基本理念

按照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教学应以人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能力[1]。也就是说,新课标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结果,还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传统模式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忽略了让学生思考体验,进一步理解所学习知识的内容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便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给学生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总之,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不只是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更重要的是促进产生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

二、新课标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从2001年9月新课标投入试验以来,新课程已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师所接受,正按照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许多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利用假期分别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培训,为课改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多数政治课教师都能接受和感悟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各学校也改正过去考纲指导教学的传统方式,大部分政治课教师能够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领会新课标精神,按照新课标中规定的模块、课时、内容目标进行教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过去的政治课基本是讲授式的,现在大多数政治教师都能够采取举案例、提

[2]问题等教学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有很多教师把活动引入了政治课教学,增加了政治课的趣味性,如在课堂上设计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部分教师还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了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做到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辅助了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推广,新课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逐渐被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得以实施,给高中政治课注入了活力[3]。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一)先行的理念与滞后的行动之间存在矛盾

广大的政治学教师虽然都经过了新课程培训,但因为这种培训是采取集中的、被动的、短期的、报告式的、大密度的灌输,所以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教师则因为习惯了轻车熟路的那一套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课程表现出抵触的情绪,致使新课改难以落实在具体操作层面。

(二)学生自主性发挥得不够好

目前政治课堂在尽力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模式的丰富生动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但是,目前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生动呈现知识,借助小组讨论,借助于课堂上教师提问题等方式。学生确实在活动,但总有一种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发挥得还是不够好。

(三)高考方案不够明确

高考是悬在高中学校和师生头上的一把剑。对高考的顾虑,极大地束缚了教师们进行新课标教学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大家都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走得太远,惟恐“邯郸学步”,新课程实验没做好,又搞砸了高考。因此,有的教师一方面按新课标的要求上课,一方面又另外补充传统的内容。学了新教材,又去做传统的习题,穿着新鞋走老路,甚至还走了弯路,累了老师苦了学生,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初衷。

(四)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开放式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4]。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往往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操作,而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临时调整教学,灵活性较差。有时学生提出非常好的问题在课堂中没有得到教师适时的鼓励、点拨和画龙点睛式的提升。

四、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标教学的反思

造成上文所述的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因素较多,主要归结为两大因素: 首先,是对新课标理论学习不够。由于学习不够,教师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行为尽管有所转变但还处于浅层次上,或者抵触新课标教学;其次,是受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大,实施过程障碍多。所以文章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新课标教学进行反思。

(一)深入开展新课标理论学习,切实培训实干型新课标教学教师

新课标的要求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使教师们真正的领会、接受新课标的理念,并积极、正确的实施,才能真正收到新课标的预期效果。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还要适当发挥黑板粉笔的作用;在追求新意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要记得彰显和深化主题,而不能简单的为取悦学生,哗众取宠而设计;不要舍近求远地在放着现成的课本资源不用,而拼命引入大量的课外资源等。

(二)兼顾升学的目标要求

因为高中的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备战高考,面对升学压力,高考科目较多,学生的课业量也很大,能在课堂上完成的知识学习尽量在课上完成。这就对课堂的时效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严把时间关,尽量多给学生留出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时间;强调回归课本,摆正升学目标的位置来安排知识点的传授;兼顾学生所学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让新课标得到更多教师、家长的认可,从而得以更好地实施开展。

五、总结

总之,政治学新课标教学的实施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携手共进,认真解读新课标的理念,并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不断修正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努力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投入到新课标实验当中去。参考文献

篇6: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宁县二中 段志杰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体会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既注重基础又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顺利完成高中数学《标准》所规定内容,并且能胜利迎战高考,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艰巨的任务。认真学习《标准》我们就能领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要努力怎么做,该反思什么。通过学习《标准》,明确了《标准》中体现的新理念和该反思的方向

一、《标准》中体现的新理念和该反思的方向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突破点

《标准》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具体的以下是主要的: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变化 1.展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体现数学知识中蕴涵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内在联系 3.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 4.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5.在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

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生活化情境化与数学化等。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 1.数学课堂教学——教什么

• 核心数学概念 • 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2.数学课堂教学——怎么教(1).集体备课的作用在哪?(2).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设计?(3).如何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4).章节的起始课该上什么内容?如何上?

(5).一堂课的引入该怎么设计?(6).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7).如何将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兴趣盎然的学习内容?

(8).课堂教学应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9).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什么?(10).数学思想方法如何落实?

(11).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到底如何理解?如何落实?(12).如何理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13).如何理解适当使用信息技术?(14).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活动如何组织?(15).如何能腾出至少一年时间高考复习?(16).怎样才算“教完了”?(17).什么叫“抓基础”?(18).数学概念教学的要义是什么?

(19).如何理解“模块化、螺旋上升”的安排教学内容的意图?(20).如何理解“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 3.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评价

(1).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发展的评价(2).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水平发展的评价(3).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评价(4).教师实施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四)、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建议 1.我们面临的现实 2.教材层面的问题

3.教学层面的问题 4.教师层面的问题 5.新课程的实施建议(五)、基于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线索

(1)概念和概念解析

(2)目标和目标解析

(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4)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5)教学过程设计

(6)目标检测设计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体会,现就必修3和必修4两个模块的教学与反思和大家进行交流。

二、教学实践方面

(一)、研究新教材,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想

新教材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1.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数学工具

新教材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演绎体系,表现为“概念──定理(或性质、公式)──范例”组成的系统,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在适合学生阅读方面作了大幅度的改革。例如必修4三角函数中“诱导公式”部分改变了以往教材多、繁、杂的公式排布模式,改变了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公式通过加工整理成了两大类: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以及角α与nπ+α(k∈Z)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把很多公式整理总结在一起,利用奇偶性和π的奇偶倍分析总结了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这种编写简明阐述了公式的整体特征,更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并且在利用公式解题时大大缩短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解题的速度提升,也不会出现符号搞不清楚的问题,降低了教学难度,也便于教师实施知识总结,是该部分的一大亮点。2.教材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显著的地位,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让学生自己作图,发现先平移变换再周期变换与先前知识的异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函数变换的不同顺序路径的异同。

3.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材的每一章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或一个数学典故,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掌握本章的知识,然后明确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概率一章时教材引用 “五千万幸运儿‘横空出世’” 的通讯报道,阐述了社会上购买福利彩票中大奖的问题以及中奖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章的后续学习作好了铺垫,使学生很容易进入状态。

每一节的正文描述,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先作渗透,后讲理论、概念,加强应用。教材及习题坡度平缓,有些习题采用一题多问,由浅入深的编写方法。例如:在算法初步这一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和学生对它都是陌生的,但真正接触起来,给人的感觉确是平稳过渡,是一种自然的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教材从学生熟知的鸡兔同笼趣题谈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有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冲动,接着教材中又设计了利用Scilab程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把学习本章计算程序语句的问题推向了高潮。然后教材从算法──框图──语句由浅入深地作了详细阐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难使学生掌握。

4.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安排知识顺序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的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高一新教材4个模块囊括了基本初等函数、向量、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直线与圆)、概率统计以及新加入的算法初步,这些知识几乎将原先的教材内容全部涉及,但是看起来“形”散的新教材结构其实“神”不散,现在学习的这些内容都是工具性的知识,只有这些知识储备多了,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甚至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学习。5.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概率部分的章头图是北京、上海、香港三大城市的降水率;在古典概型中引入基因控制问题,分析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问题;在本章最后,教材用键盘设计和排布问题以及“一次性密码本”的设计问题编辑了例题,更深入地阐述了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些实际问题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深刻懂得了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中更加注意把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二)、研究教法,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新教材虽然起点较低,但标高却可以由不同的教师推向不同的档次,因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学生分层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说,新教材“下可保底,上不封顶”。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新课引入,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充分暴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情境中来。我们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景:

(1)创设产生学习兴趣的情景;(2)创设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3)创设产生发现乐趣的发现情景;(4)创设产生探索欲望的知识迁移情景;(5)创设产生成就感的成功情景。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问题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创设悬念:同学们,老师有个发现,把数学课本随意翻开,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左边的页码是偶数,右边的页码是奇数,相信不相信?试一试。接着我又出示第二个例子:老师手中的转盘(有多块不同颜色的区域),如果将它自由转动,请你们猜一猜,当转盘停止时,指针会指向那种颜色的区域?(学生发现答案不确定。)翻书和转盘这两个事情是现实中的有趣问题,最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自然会把学生引入随机现象之中,使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就在身边。这一问题情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和认知基础上,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因而能够成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诱因,不断地引起认知冲突,然后再根据教材中的事例展开分析,更能用好教材。

2.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1).设计一题多问,促进自主学习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数学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其形成过程,或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或是对旧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后推理得出结论,这种数学抽象或推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沟通知识的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学“活”。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去探求、去发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中得以提高,进而避免了知识上的死记硬背,应用上的生搬硬套现象。

新教材必修4中的“思考与讨论”有一思考讨论题:x为锐角,比较x,sin x,tan x的大小。在讲授时,我没有讲完题目答案就作了以下变式设计:已知x为弧度制锐角,请用小于号“<”将x,sin x,tan x连接起来。

教师提问:

第一、根据已经学过的弧度制、角的定义和三角函数线的知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你能在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中把要比较的三个量所对应的图形表示出来吗?

第三、请大家看图,这三个量谁大谁小? 第四、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第五、当x为钝角时如何?其他范围呢?推广后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这一过程比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好多了,也更好地运用了教材。(2).倡导一题多解,实施分层教学

教材不仅是一本教科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学材”。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倡导一题多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

例如:设2α是第二象限角,则必有()。A.tan α>cot α B.tan α<cot α C.sin α>cos α D.sin α<cos α

本题是比较两个三角函数值大小的问题,先求出α的范围

A层(基础较差的学生)作差比较大小:

因为cot 2α<0,所以tan α>cot α。

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求解。B层(中等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图象以及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象,比较图象得出结果。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反思计算过程,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C层(水平较高的学生)用特殊值或单位圆解决。

特殊值的使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到学习的乐趣,单位圆的使用使学生在解决三角问题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带动他们的后续学习。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并且从中提炼了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新教材的精髓。

新的课程数学教学要求中,明确增加通过“研究性课题”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教材还通过布置一定量的“实习作业”“调查报告”等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中新教材改革之宗旨和目标。在新教材的知识背景下,我们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试教中主要采用了“数学作文教学法”,即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实际调查,数据证明等程序后,以作文(或说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对知识的回味、反刍、体味,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或者是学生本人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搜集的与课本相关知识的事例。例如在此活动中有一个学生深感城市交通阻塞和混乱情况严重,为了调查这一问题,不惜用整个周末的时间在街上统计车流情况,最后作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城市道路布局问题》一文,文中用频率统计表和频率分布折线图论证了一天中不同时间交通阻塞情况,通过道路两侧障碍物和摊点与车辆的相关散点图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行设计了许多改进意见。观点明确,立意鲜明,使得所学“统计”一章的知识得到了充分应用。

4.搞好知识衔接,加强知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搞好初高中的衔接。我们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结合新教材中设计的数学文化及数学史料,开展数学兴趣的教育,教材中设计的数学范例和古代数学家探究问题的精神,熏陶和鼓舞了许多学生,使高初中知识衔接的矛盾得到了缓解。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集合和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许多学习方法讲座,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教材,取得良好效果。

(2).搞好知识本身的衔接

重视探究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在强调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注意到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教材必修4将三角分成了两部分:基本初等函数(Ⅱ)和三角恒等变换,除作了大量删减,没有将两部分安排在一起。开始并不明白编写的意图,在试教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中逐渐明确,三角恒等变换是借助向量为工具来解决论证一系列公式的。教材将三角函数定义、向量、三角恒等变换穿在一起,形成一条主线,学习完后更容易把他们融为一体。

例如和角公式的推导,教材中用单位圆结合角终边上一点三角函数值的定义,以及数量积的知识作了推导,综合运用了前面已有的知识,教材第143页“探索与研究”又作了新的提问。基于此,笔者在讲授这一部分知识时也作了新的推理和尝试,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即新教材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另法如下:设两向量坐标与以x轴正轴为始边组成的角为α、β。

此解法完全从向量进入,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向量的认识,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加深、巩固和应用。

新教材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潜能,经受了锻炼,培养了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的数学结果。

教材、学生、教师构成教学的三要素。在新理念下,教材是“学材”,是在教师指导下必不可少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要材料(像演戏的剧本)。学生是主体,是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学习机器(像演戏的演员)。

教师是主导,其作用在于组织、引导、指导、评价,这与过去在教学中搞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大相径庭(象演戏的导演)。

三、教学反思方面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我们面上中学,大部分是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我们数学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万事开头难,既然我们已经开始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探索,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数学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长吉

《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曹一鸣 《数学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中学数学2003,8

3、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习材料汇编》2006、8

4、张雅君

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6、2

5、章水云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

篇7:高中程序设计课教学体会与反思

用WebQuest形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清晰地设置一个学习流程,有目的地集中网络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这次网络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以高二戏剧单元的相关作品《雷雨》探究学习对象,进行了一次有益的课外扩展阅读教学尝试。课案陈述如下:

一、课题导言: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 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有人说,《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 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让“周冲”这个年轻的被毁灭的生命带着我们走进他生活的时代吧!让我们倾听戏剧家为生命发出的呐喊,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十七岁的年轻人和他所爱所恨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4、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6、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和资源:

(一)准备阶段: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链接“在线阅读”内容: 景 人物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尾 声 )

2、观看电影《雷雨》。

3、反思提示:

(1)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那些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

(2)关于《雷雨》,哪些问题是你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能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吗?阅读原著时有没有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做重点关注?

(3)准备阶段你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提醒您注意,它将直接影响到您下一步学习的质量。如果情况不佳,要及时弥补。

(二)课堂研读讨论:

1、设问提示:

要求: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以便研读资料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让学生陈述问题,教师进行设问示例)

~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与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雷雨”在哪里?她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怎样看待她的乖戾与叛逆?

~你对周萍这个角色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与四风的感情纠葛?

~鲁大海、鲁贵、四凤、鲁侍萍属于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说说剧本中鲁大海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周冲最后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评价他?

~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

篇8: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一) 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

first aid, witness, drown, calm, response, bleed, in case of, in honour of, keep sth/sb in mind.

2.重点句式:

How do you... First...then...next...finally...

3.语法知识:

in case/in case of, unless=if...not引导的状语从句。

(二) 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急救对病人的重要性, 教会学生一些急救基本常识和步骤, 以便他们运用于实际生活。

(三) 教具

多媒体、电话 (手机) 模型、药箱 (包括纱布、绷带、固定板等) 。

(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有关交通事故的一段视频, 并设问:“When we meet an emergency, what shall we do?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first aid?”引出课题。

2.读前热身。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情景视频, 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 并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做一个急救常识测试, 为阅读做“热身”准备。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词汇, 为阅读扫清障碍。

3.泛读。

布置明确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内容, 并归纳各段落的大意。教师适时点评。

4.精读课文。

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每个小组回答一组问题, 其他小组点评。教师从中起“导”的作用。

5.实践探究。

(1) 小组提问、讨论、交流、学习重点句型及语法, 教师适时点评、补充。

(2) 展示被动物咬伤、烧伤、溺水、交通事故、噎塞等常见场景, 布置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细节以及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 进行“Group-work”活动, 然后小组代表表演“I can give first aid”。

6.总结并布置作业。

概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学生课后作业。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向学生传授急救知识的, 教学过程声文并茂、师生互动,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对本节课有如下反思。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奇效

多媒体因其存储量大, 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而发挥强大作用。这些信息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刺激, 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说外语的欲望。例如新课导入, 让学生观看影片, 既能活化教材, 又能让学生活起来, 比起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文的传统做法效果好得多。

(二) “任务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奇效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节课尝试这一教学模式。在“Group-work”活动中,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将“死书”“活用”, 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编纂对话, 学生个性得以展示, 也体验到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三) 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 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 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词汇量掌握不够, 造成阅读速度慢;二是学生没能够掌握阅读技巧;三是学生没有适应任务型教学要求。今后要对学生加强词汇学习和阅读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培养。

2.由于课前对学生的整体水平估计过高, 使得“Group-work”活动中, 部分学生虽可以生动表演, 但是语言运用不够流畅和自如。如果在表演之前, 能给出更为具体的角色要求, 给出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型, 学生可以根据句型说话和表演, 语言运用难度就会降低, 这样学生参与面会更广,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之, 这节英语阅读课大胆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收到奇效。通过教学反思, 笔者感受到:教师要正确理解任务型教学, 一方面要把握好教学模式的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法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树形象优服务班级活动计划下一篇:院外专家会诊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