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学价值

2024-04-30

散文:文学价值(共8篇)

篇1:散文:文学价值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价值

—以《背影》为例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 构思 布局 情感 文学史价值

朱自清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的一位突出的散文作家。当时的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而朱自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迷信。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

所以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艺术语言清新、自然、悠美、典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是他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的生动展现。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

2.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背影》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3.抒情色彩浓郁

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其中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

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二 朱自清散文的文学史价值

《背影》表达的是最真挚的父爱,是一种血缘亲情,是现代文学史上以亲情为题材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年代,因此五四新文学的作家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反对封建道德和礼教。对父辈们不满,甚至对家进行质疑和批判,二《背影》则与一般的五四作家反对父辈的作品不同,它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是人们重新感受到舐犊情深,知晓感恩孝敬父母是毋庸置疑的。朱自清就是怀着对父亲感恩怀念的心,创造出这篇包含浓厚亲情的经典之作。文学是展现人性的,朱自清正是用《背影》展现了人类最真挚深切的感情,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背影》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大爱无言的亲情,感动了一代代读者,至今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背影》描述的父子亲情,可以作为道德文化教育题材,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是全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

《背影》对现代和当代散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四”散文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发生质的置换,中国现代散文从传统的“文以载道”转变为人本主义的“自我表现”。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自我,真挚,真实的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感情,并且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既体现了传统散文的形式,又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为后来散文家提供了参考价值。他还是亲情散文的参考范本,是五四新文学第一篇写父亲的散文。在这之后,众多作家开始以亲情为题材的散文写作,并且作品借鉴了《背影》中的“背影”这一意象和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来表达情感,由此可见其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之大,以及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经典的文学史价值所在。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2006年7月

西苑出版社 2.朱光潜

《回忆朱佩弦先生》

商务出版社

1948

3.杨振声

《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三联书店

1987 4.蔡清富

《朱自清散文选集》

2004年8月第二版

百花文艺出版社

篇2:散文:文学价值

前几天作协张主席打来电话,邀请我加入当地作协。虽然这把年级了,名和利对我都无用了,但张主席的一片苦心,我不好拒绝。几天后,雷厉风行的张主席便给我填好了会员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全国人民都热爱文学。现代人诱惑太多,文学变成了夕阳产业,喜欢文学的人,如我者流,多是那时的文学青年,如今已年过半百的老人。昨天,张主席又通知我去龙角镇参加“云阳县‘送春联、送艺术、送欢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从内心来说,我从未参加过县文联组织的这些活动,一来想去开开眼界,二来想把云阳文化界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和具体的人对上号,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让我既想去又不敢去:当别人问我或者介绍我时,把我说成“文学新人”呢,还是“文学老人”呢?说成“文学新人”吧,自已已经五十好几了。说成“文学老人”吧,自己又刚刚在文学领域蹒跚学步。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去。

早上七点半从家里动身时,天还未完全亮开。到文联前面一看,音协美协那些背着长枪短炮的,多是些岁数比我大,甚至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者也为数不少。我虽然岁数老大不小了,但走路还是不成问题的。大巴车上,张主席问我入了党没有,我说没有。张主席接下来的话我没听清楚,好象是要介绍我入党,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自己距党的要求还很远呢。张主席继续说下去我才听清,他是准备介绍我加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我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张主席又向我介绍此次作协一共来了六人,其中一个叫张山的九零后,是龙角本地人。其余的未作特别说明,我猜想极有可能都是些老人。大巴车拢龙角镇了。一下车,张主席高兴地说,广场边那个后生就是张山。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稚气未脱、壮壮实实的小伙子,一个典型的文学新人。环顾四周,一行五十多个,也就这么个小年青。

仪式开始了,当文联李主席提到来宾的.名字时,我连忙把那些云阳文艺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与眼前的具体面孔叠加在一起。最后一项活动是书法家写春联免费赠送给当地百姓,作协的下去采风。李主席讲完话走下主席台,我赶紧跑上前去打招呼,张主席从旁说起我的名字,李主席哦了一声,并说拜读过我的大作。我明白这是一句客套话。在李主席身后,站着一位戴老花镜的文弱老者,我估计是作协的人,便向张主席打听,张主席带着吃惊的语气说:“这是原县文化馆著名的杨老师,歌词和古体诗很有名气!”我赶忙紧握杨老师的手表示歉意:“我以前在乡里教书,文化界的我一个也不认识。”说完,张主席建议到镇子下边的磨刀溪看看。

我们一边顺着林荫道往溪边走,一边谈些家常。杨老师七十一岁高龄了,从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出,他是一个一辈子从事文字工作的文弱书生,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学老人。于是,我借机向杨教师请教一些文学上的事。杨老师尽管说话有气无力的,可还是热心地回答着我的问题。走着走着下起雨来。见路边的摊子上卖有雨伞,便买了三把,递给杨老师和张主席各一把。杨老师要付钱,我说,初次见面送把雨伞作个纪念吧。杨老师执意要付钱,我始终拒绝。我们又顺着公路往下走,每逢水泥梯子和路面高低不平时,我都替高度近视的杨老师担着心。有好几个地方见杨老师有点吃力,我就上前搀扶。当我们走到一堆弃土旁时,就决定不再走了,因为站在这里能够看到磨刀溪的全貌。杨老师对龙角镇的历史了如指掌,我一无所知,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填补空白,便听杨老师娓娓道来。谈了一会儿,杨老师把手伸进荷包摸摸索索的,好一阵子才拿出一个装着餐巾纸的胶纸袋,从露出的边子上看,里面装的是钱。他边摸边说:“啷个好意思呢,我给二十块钱。”张主席说:“我以为杨老师要解手呢!算了,他不会要的。”我也说:“杨老师,您莫客气,我不会收的。”“那就谢谢了。”“好,您的谢意我心领了。”杨老师收起钱包。

吃过午饭,圆满完成任务的我们又坐车返回。在车上,杨老师低声对我说: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随性而为。千万别故意去学什么、写什么了,身体健康才是最要的。真是肺腑之言哪!临下车时,怕杨老师忘了雨伞,我又找出来塞在他手里,他自言自语地说:“别人雪中送炭,你雨中送伞!”

篇3:《氓》的文学价值

《氓》虽然如刘文所说“叙述的是一场家庭矛盾纠纷”, 但从被采入《诗》的那一刻起, 其在个人抒情的文学价值外又被赋予了浓厚的社会功用。《诗经》 在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及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外, 还被借以宣扬修身养性, 并以之治国经邦。《毛诗序》论 《诗》“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准确切中《诗》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 得失的意旨。只是之后的统治者过于强调其教化百姓、维护与巩固社会秩序的一面, 忽略其文学价值; 社会的现代化过程矫枉过正, 反对礼教、张扬人性, 漠视其社会功用。所以, 要体味《氓》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复杂心理情感下的人 物形象, 就意味着必须审视《氓》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一.不得不说的人物身份

刘文认为氓的身份在两人“婚后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发展变化态势”中不如婚后生活表现重要。但采诗的教化目的决定氓的身份不得 不说。氓的身份众说纷纭:商人、农人、城市平民, 侯外庐认为氓是间谍。可在“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的时代, 统治者展现一个卑贱者的婚离故事有什么目的? 《静女》《桑中》这类表现爱恋的诗的 主角都是贵族;如《硕鼠》《伐檀》 这类抒写奴隶受压迫的诗歌, 其诫谕的对象也是穷奢极欲的统治者。因此, 《诗经》不是写给社会下层看的。

但是少有人同意“氓”“女”都是贵族:“氓”本无贵族之义, “抱布贸丝”的“贸”也易产生氓是商人的错觉, “三岁食贫”让人认为氓家贫穷 (《汉语大词典》以此为例将“食贫”解释为“过贫苦的生活”) 。刘文认为氓的身份难以推定, 但诗歌还是留下了暗示氓身份的信息。比如“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许嘉璐认为商周时代行路、狩猎和作战用车一般由马牵引, 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言, 有车即有马, 反之亦然。而车和马都代表等级区分。《论语·先进》中记载 颜路请求用孔子的车为颜渊制椁, 可孔子因为要遵循贵族的礼仪, 拒绝了颜路的要求 (“以吾从大夫之后, 不可徒行也”) 。《战国策》中孟尝君门客冯谖曾三次弹铗以解决 饮食、出行、赡养母亲 (“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 的问题, 在有车后宣称“孟尝君客我”。可见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 车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再者, 氓的车还有必要的修饰———帷裳, 就更能断定虽然卫地重商, 但他绝非地位卑低的商人。由此, 女子怨号“三岁食贫”, 可作男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或女子来自于地位更高、更富有的贵族家庭的猜测。后者的猜测源于女子的劳作———采 桑是妇功的应有之义, 不论贵贱, 采摘、蚕桑、缝纫和饮食等都是女人日常生活状态, 使其安于自身角色, 锻炼勤劳柔顺之性。贵族女子的日常劳作对下层女子也是一种表率。

然而, 女子依然需要谨守“周礼”, 男子的道德却败坏 (“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 这种双重标准使女子喷发出心中的悲伤、委屈和愤懑, 也使兄弟之“咥”有了切实依据。那个时代虽不存在封建纲常观念, 女子被弃或自出也未受到社会舆论的钳制, 但照常理, 不是使家族光彩的事。可兄弟没有流露出颜面受损的愤怒或对女子的同情。所以兄弟嘲笑的, 绝不是女子私奔后自食恶果的婚姻 (“以我贿迁”说明父母同意她的婚姻, 并给予嫁妆) , 也不是女子的命运, 而是女子不合时宜的情绪。时宜, 即氓的行为在当时已经是贵族阶层见怪不怪的普遍情形 (参见《鄘风·桑中》等) 。如此可看出女子对爱情的坚守, 但更能观察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夫妻关系已经出现松动甚至崩塌, 孝敬之成、人伦之厚、教化之美、风俗之移也一概失去了基础。《诗》 可以“观风俗之盛衰” (郑玄) , 《氓》则展现了礼崩乐坏的真实事件。

二.一场合风俗、遵礼义的婚恋

刘文指出从礼教出发否定女子恋爱时的行为, 认定她在婚姻中受压迫遭损害, 犯了时代前移的错误。但它以平等自由的婚恋观审视《氓》中的自由恋爱, 也犯了时代后移的错误。

尊卑观念在西周、春秋时代肯定存在, 封建时代只是将其更细化、制度化, 从而成为自上而下不可逾越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除氓“贰其行”外, 两者的婚恋可说合乎风俗礼义要求。“合礼”不仅是女子在道德、行为层面批判氓的有力依据, 也是采诗者引导和诫谕社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

在封建礼教下, 女子恋爱的大胆、热情和谈婚论嫁的谨慎、顾虑的确存在矛盾, 但这不违背当时当地风俗与礼制之间的关系。统观《国风》, “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准则多表现在《周南》《召南》 中, 其他各风都描写有大量男女婚前合欢行为, 尤以保留殷商余风的邶鄘卫地区为甚。鲍昌《风诗名篇新解》 认为, “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 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 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 人类学上也确实存在合欢之俗。有人认为《周礼·媒氏》所载“中春之月, 令会男女。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司男女无夫家者而会之”正是反映了礼义对风俗的容纳;可为倡导男女有别, 没有官媒不能正式交往, 没有彩礼不能正式会面 (《礼记·坊记》:“夫礼防民所淫, 章民之别, 使民无嫌, 以为民纪者也, 故男女无媒不交, 无币不相见, 恐男女无别也。”) 。可见, 《氓》《静女》等诗篇中男女婚前的大胆、纯洁的交往和女子在氓有 彩礼 (布是古代的货币) 下聘却无“良媒”时暂时拒绝氓, 前者合俗, 后者遵礼。而诗中纳征 (抱布贸丝) 、纳吉 (尔卜尔筮) 、请期 (秋以为期) 、亲迎 (以尔车来) 则以少总多, 概括了嫁娶时的“六礼”。虽顺序有颠倒, 但不能就此认定违反周礼, 这毕竟是诗!

而叙写婚后辛劳的“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则印证“女也不爽”的自我评定, 与氓“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的“罔极”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无爽, 即合乎礼义;罔极, 即没有准则。《礼记》规定了儿与媳晨昏定 省侍奉父母 (公婆) 的行为标准。这四句诗突出了女子几年如一日操持家务、早起晚睡侍奉公婆的辛劳。女子自认为没有一丝一毫越礼 的行为, 谨守做妻子的责任, 却受到了男子的恶待, 其情其理, 的确难以接受。

三.桑林、淇水见证了“我”的爱情

刘老师猜测了两人婚后生活的大量可能性, 但《氓》中最吸引人、最撩动人心的还是女子对爱情 一步三回头的哀怨、斩断情丝的刚绝与无奈。对女子进行道德压迫和行为戕害的封建时代无法看到如此丰满的形象。女子忘不了刻骨铭心 的爱恋;婚后的不幸, 反衬出爱恋的可贵。所以女子反复吟咏的, 就是留下两人足迹的地方———桑林和淇水。

《氓》用比兴手法, 通过桑叶由嫩绿到枯黄的变化喻女子由青春逐渐衰老、由幸福至痛苦的过程。但这“桑”不是“五亩之宅”范畴 的“桑”, 而是由上古至商周祭祀之所的社树:仲春之月行祭祀之礼, 未婚男女到桑林中互相交流、寻找配偶, 中意的话则到祠宫禀告祖先, 祈祷保佑。

《桑中》印证了这个观点。郭沫若认为:“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 上宫即祀桑之祠, 士女于此合欢。”“其祀桑林时事, 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 所咏者, 是也。”桑林是爱情的象征, 是两人一见钟情之所。他们互相吸引, 缱绻不舍, 也曾一起向祖先盟誓。生机勃勃的桑树, 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他们忍受不了空间的阻隔, 男子“抱布贸丝”, 女子跂望不见、“泣涕涟涟”, 都沉溺在美好的爱情之中。可桑树临秋而黄, 又成为感情生变的无情见证。稀疏的桑叶不可能再掩蔽两人依偎的身影, 当年在祠宫的盟誓伴随着女子年华的老去成为过往云烟。面对此景流变, 克礼的女子怎能不发出痛自骨髓的悲呼?

淇水更是女子始于欢乐、终于悲伤的见证。水能隔绝临河幻想的君子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 却阻挡不住处于热恋中的女子“送子涉淇”, 并成为他们结情之所 (“秋以为期”) :伟大的爱情力量战胜了大自然的束缚。不仅如此, 隐喻“爱”的“涣涣溱洧, 汤汤淇水”, 激荡着人们心中不可阻遏的爱的热情, 让女子回忆起“以我贿迁”时的渡淇之境:当初我俩坐在车里, 欢声笑语渡过淇水, 汤汤淇水就是依依情意;如今我形单影只再渡这河, 河水和着我的恨泪溅湿帷裳, 汤汤淇水就是不尽恨情。再者, 这淇河也应是氓信誓旦旦之地。古人有临河起誓的传统, 重耳投子犯之璧于河:“所不与舅氏同心者, 有如白水。”祖逖中流击楫而誓:“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男子若真的请淇河监督他“与之偕老”之誓, 那和“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形成了多大的婚前婚后反差, 也无怪乎女子在最后直喊淇水原隰尚有限度, 可男子轻许誓言, 没有一点行为准则!

篇4:散文:文学价值

关键词:《中国姑娘》 创作背景 体育报告文学 价值

鲁光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之前,发表了体育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激荡着全国人民的热情,极富生活气息和感染力。作者跟随女排训练,详实记录了女排运动员与教练员平时训练的艰辛与不易,真实表现了女排姑娘夺冠后的激动与欣喜,以及她们为了祖国荣誉、人民期盼而坚持奋斗的执着运动精神,以平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她们的日常训练、比赛过程、国际交往、老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以及理想和情操。

一、《中国姑娘》创作背景

在改革开放春寒料峭之时,女排获胜让国人压抑已久的激情在一夜怒放,“女排精神”“五连冠”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心灵。接下来是1982年9月女排再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1984年8月,女排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女排三连冠时,邓颖超发表《给中国女排的一封信》:“中国女排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向中国女排学习,为我们四化建设,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1985年女排蝉联女排世界杯冠军;1986年再夺世锦赛冠军。中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的骄人战绩。而“女排精神”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80年代。

“女排精神”的第一个提出者,应该是中国体育报记者、报告文学作家鲁光。那时候中国女排还没有获得三连冠,但鲁光和女排在郴州集训了二十多天,感受到了女排的一股不服输的力量,感觉到这支球队在未来的希望,于是写了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获得第二届报告文学奖,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书名改成《红色魔妇》。在这部报告文学的最后,鲁光用那个时代特有的语气总结道:“中国女排创建近30年了,她的成员更迭了不知多少,但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却在每一代运动员中闪闪发光。究竟是一咱什么精神呢?啊,那是一种伟大的爱,对我们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正是这种深沉伟大的爱,使中国女排新老运动员们为此忘我,如此痴情!”更多的中国人则通过《中国女排》认识和体会到了女排精神,真实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二、《中国姑娘》在体育报告文学上的地位和价值

鲁光的《中国姑娘》在中国体育报告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选材真实,记录详实,生动鲜明了展现了女排姑娘的训练、成长历程及夺冠的艰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生动且个性鲜明女排姑娘的群雕,成为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中的“首奖”之作。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学,被称为“冠军文学”。

1.刻画人物注重个性化的语言及鲜明的人物思想特征,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细节的描写和环境的描写。《中国姑娘》所描写的女排姑娘及教练等主要人物有十多个,虽然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性格迥异,生活经历各不相同,“献身祖国的体育事业,为祖国的荣誉奋斗终身”的共同理想。例如对女排队长曹慧英的描写“外表看,她恬静、文雅,瓜子形的脸上,总露着几分淡淡的笑意。”而在赛场上对她的描述则是“一个险球从曹慧英身边平飘而去。她飞身扑上去。球救起来了,而她倒在地板上,左腿肌肉拉伤,像撕裂似的疼痛。”,展现了她“铁姑娘”的一面。而当面对裁判的不公平待遇时又“气不打一处出,蓦地站了起来,瞪圆了双眼,忍着钻心的疼痛,继续投入比赛”,生动、个性地展现了曹慧英顾大局、坚强、直率的性格特点。作者能够注意运用生动的艺术细节刻画人物。细节是叙事作品艺术生命的寄托,可以这样说,没有细节的措写,就没有真正的报告文学。还给每位女排姑娘都起了个性鲜明的绰号,如“铁姑娘”曹慧英,在日本,出现了一股“杨希热”,崇拜她的观众都喊她“唷要——希!”。

2.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巧妙地安排文章结构,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精彩而形象的议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到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中国女排》作品中通过女排姑娘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一颦一笑,生动描绘了每个人训练的辛苦,金牌背后的汗水与努力。例如在女排与前三名失之交臂的时候,作者的评论让读者身临其境,深有同感“中国姑娘们从刚才来路上欢乐的峰顶一下子跌落下来。如果地板有缝,她们真恨不得马上钻进去。轻柔如云的一方方黄手绢啊,竟重得把姑娘们的手臂都压得抬不起来了。胸前运动衣上的”‘中国’两个大字和闪闪发光的国徽,变成了两团火,烧得她们浑身发烧,脸发烫。”再如在描写中国女排再次击败日本女排时,作者直呼“过瘾啊,看得实在过瘾!犹如乘一叶扁舟,在江河里穿风越浪,虽然担惊受怕,却能饱尝那种惊心动魄的情景。”

3.在艺术形式上,都以情节编织为结构特色,求取情节的相对完整,都以具象的(心理、场景、行动)再现性描述为其基本方法。描绘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一个又一个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的激烈场面和艰苦的日常训练场景,主题多涉及两项突出的主题:一是歌颂英雄,二是爱国主义,有着统一的概念化的脸谱特征:姿态正派,始终洋溢着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爱国热情和昂扬斗志。此时的作家们都怀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几乎这一时期所有的体育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注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和体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善于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女排姑娘外表柔弱,内心坚韧,训练上刻苦,写教练在训练场上要求严格,近乎“冷酷无情”,“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朝袁伟民瞪眼,虽然谁也没有骂出口,但心里一定都在骂他,恨他。”走出训练场他就变了一个人,关心运动员,平易近人,“有一位姑娘,眼泪还挂在脸颊上,嘴噘得老高。显然,她还在生他的气。袁伟民笑嘻嘻地打趣道:噘得太高了,都可以挂两个油瓶了……姑娘先是把脸往旁边一扭,不理睬他,接着就猛冲过去,使劲捶他的背,然后是破涕为笑,骂他: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呢!”,为了训练时常“舍小家,为大家”。

4.善于引用。鲁光的《中国姑娘》中,开篇就引用友人的诗歌“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起到了开头就点题,彰显了女排为国家争光,为理想奋斗的伟大理想。还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作品在最后还大量引用了观众的来信,接力赞扬女排姑娘的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于你们的胜利,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誉,唤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唤起了我对国家前途的信心,使我心灵深处的一潭死水重新荡漾起希望之波。”这些被引用的一封封来信,突出的不是女排姑娘的排球技术多么精湛,而是训练、比赛过程中彰显的“国魂”、“民族希望”。

参考文献:

[1]鲁光.中国姑娘. 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1999.

篇5:文学鉴赏散文

文学是需要鉴赏的,看看下面的文学鉴赏作品吧!

又是一年摆冷细【1】

午后与妈妈泡了一壶老家的红茶,朋友送的,据说很不一般。酒红色的茶汤看起来非常吸引,馋得我忍不住连喝几口,整个人立时暖洋洋的,阵阵的茶香袭来,母女俩的心似乎早已徜徉在千里之外那片傣乡的土地上了。

“又是一年摆冷细!这日子,过得可真是快!”

“摆冷细?”妈妈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傣语,弄得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见我不解的模样,妈妈嗔怪道:“在城市住得久,你都把老祖宗的节庆给忘了!咱们的‘摆冷细’不就是汉人的春节吗!”

我赶忙笑说,没忘没忘!‘冷细’就是傣历四月,‘摆’在此就是盛会之意,对吧?四月的盛会!真是妙极!让人一听,顿时心生强烈的向往之情!

眼前一下子现出过往节日的种种画面,在这寒冷的冬日午后,重让那些渐远的记忆在心里温暖地走一遭吧!

故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我国傣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的就是德宏这片神奇的土地。

据文献记载,德宏傣族分为‘傣德’和‘傣勒’,即水傣和汉傣两种。

‘傣德’意为水源下方的傣族,又称水傣,主要分布在今瑞丽市和芒市遮放坝尾,为德宏本土居民,在他们身上,保持着更多傣族古老的传统习俗。

如建筑上仍然使用“干阑”式竹楼;着缅装;人名无姓氏,男女孩都以长幼顺序取名:男孩依次叫岩、依、散、俄…女孩依次叫月、玉、安、艾、娥…。

‘傣勒’意为水源上方的傣族,又称为汉傣,过去分布在‘傣德’以北靠近汉族的的地方,吸收了较多的汉文化成份,因此服饰与‘傣德’有所区别。

傣族世世代代信奉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使用着历史悠久的傣文。

饱受中原黄河文明与印度恒河文明的滋养,傣族创造了绚丽多姿让人惊叹的民族文化,她拥有自己的宗教、年历、民俗、语言、文字、戏剧等等…傣族叙事长诗有五百五十部之多!这些作品皆是数千行、数万行的宏篇巨著。

从世界文学史上看,中世纪欧洲产生叙事诗最多的法兰西,也只有一百多部,可见傣族叙事长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一座宝库。

德宏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向东在其着书中对傣族的形容可谓绝妙:像纯洁而平缓的流水,宽的地方能通过,窄的地方也能通过,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与世无争的姿态。

傣历与汉族的农历相差四个月,汉历的大年初一相等于傣历的四月初一。

每到傣历三月底,只要走进傣族村寨,便会看见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听到此起彼伏‘咚咚咚咚’的美妙声音,再伴随着一阵阵扑鼻而来的糯米清香,让你轻易便迷失在竹林和大青树围绕的寨子里…

那时,家家户户都得赶着在‘摆冷细’之前用脚碓将糯米粑粑舂好,脚碓的形状像一个睡倒的十字架,地上挖个坑,用水泥砌好,磨得很光滑,就像一口有底的井,将煮好的热腾腾的糯米放到石碓里,人在一端用脚大力“咚咚咚”地踩。

还记得总是坐在外婆的筒裙里小荡着秋千,流着口水兴奋地看婉晏(小姨)在那快乐地一下一下踩着石碓。

有时,她会将还在石碓里舂着未成形的糯米粑粑随手扯下一团放在手心,再用小铜勺舀一勺红糖酥子做馅,搓成团团,就像一个巨型的汤圆,酥子在滚烫的粑粑里化了开来,一口咬下去,香喷喷的酥子顺着嘴角慢慢淌下来,烫得人燎心燎肺却又美得人欲罢不能,那样的人间美味呀!成年后的我再也没有尝试过!好玩的是,每次小姨带着我们偷吃粑粑,外婆都要叽里咕噜咒一番,按傣族的习俗,做好的第一块粑粑是要先给家里的看门狗吃的。

有两种说法:一是传说忠实的狗曾对傣族的祖先有恩,所以祖祖辈辈都要回报;二据说是让狗吃了第一块粑粑,走到哪里,都不会被狗追咬。

估计第二种说法有些水分,我偷吃了那么多第一块,到哪也没见狗儿咬我,都还直冲我摇尾巴呢!

傣族的习俗,初一这天一大早,天还未亮,小仆少(小姑娘)、小碧朗(小媳妇)便争先恐后地到寨子里的井边抢挑第一担水,谁抢挑到第一担,那她这一年就顺顺利利,心想事成,傣话称为‘入里今旺’,意为好吃好在。

女人们还得带上自己舂的粑粑和镍币供奉井神,粑粑放在井边,镍币扔到井里,傣家的水井建得很别致,像一座凉亭,水深约一米,因此总能见镍币在清澈的井底闪着银光。

初一这天,寨子里的老人都会带上鲜花和供品上奘房(寺庙)礼佛,为儿孙祈福。

这天还有许多习俗,比如不能动刀,一般就吃软米饵丝、米线或糯米粑粑;不能扫地,据说会将财气和运气扫走;更不能串门,孩子们一早要乖乖在家跪拜长辈,逐一接受老人的新年‘阿佐’(祝福)。

初二,便开始走村串寨,遍访亲戚。

记得小时候与妈妈徒步走到十几公里外的寨子,去跟亲戚们拜年,回程的竹背篓里总是摆满了数不尽的好吃的东西。

这个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小仆少(小姑娘)、小仆冒(小伙子)盛装相约去赶摆,到环境清幽的竹林中对歌、丢包——用色彩鲜艳的布料缝制成巴掌大小的布包,里面装上沙子,男女各站在七八米之外相互抛掷,接不到就算输,对方会跑来向输家要礼物。

若姑娘对小伙有意,就存心不接,故意频繁地让小伙来要礼物,以增加双方接触的机会。

当双方都感到情投意合时,小伙就用手织毛毯将姑娘裹在里面,双双到僻静的地方互诉衷肠。

儿时总奇怪怎么会有四条腿一个头的怪物?!试过撅着屁股弯着腰拼命从四条腿的毛毯里往上看,还没看出端倪,已被妈妈一面呵斥着一面拉走了!小仆冒‘猎少‘(追女孩)的方式还有打土电话,土电话非常有趣:把猪膀胱分别蒙在两个竹筒上,用涂过蜡的棉线相连,男女各躲在相隔一二十米的树丛下,对着竹筒唱情歌说情话,这样可说一些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避免羞涩带来的尴尬。

直到十五,‘四月的盛会’差不多接近尾声,‘摆冷细’的热潮也渐渐消褪。

时至今日,傣族许多传统的习俗依然留存下来;亦有不少珍贵的民族文化只能在文字堆里和记忆中去找寻。

我认为,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民族文化究竟应该扬什么,弃什么,保留什么,创新什么?一个优秀的民族,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应体现于精神文化的发展。

茶叶苗招惹谁了?【2】

千年古县,田园松阳,漫山遍野,茶叶飘香。有位茶农,叫毛毛女,四十来岁,因长年辛劳,皱纹过早地布满了整张脸,脸上还刻画了执拗的性格。

初春的阳光刚刚露脸,毛毛女就来到茶叶田,看到茶叶苗亭亭玉立,长势喜人,金色的叶片,迎风摇曳,就像看到了一个个希望。忽然,她停止了脚步,目光呆滞,脸色发青。

怎么啦?原来,她发现,有四株茶叶苗直挺挺地躺在泥土之上,根须朝天,在太阳底下打蔫,旁边还有脚印呢。这茶叶苗招谁惹谁了?捶胸顿足、谩骂诅咒,之后她报了警。

江南派出所接着。年轻的值班民警跟我说:“师傅,毛毛女报警,说她田里的茶叶苗被人拔了,怎么处理更好?”我回答:“这个毛毛女,我是领教过的,此人矫情,必有江湖。我们要迅速出警,及时受案,严格程序,动作到位。行动要高调,让农民看得到、看得明白。”年轻民警说:“我懂了。”

很快,案发的田片,警察来了一波又一波,拍照,勘验,询问群众,甚至连警犬都上阵了。附近干活的.农民看在眼里,好奇在心里,都在打听:警察,你们玩的是哪出?

警察说,事情是这样的——

毛毛女的茶叶苗被拔了,警察在调查。

有人说:“瞧,派出所对农村和农民多么重视啊,谁手脚不干净,该收手了!”

也有人质疑:“四株茶叶苗,如此兴师动众,难道是金枝玉叶?”

问得好!四株茶叶苗,是什么概念?

被拔的茶叶苗,叶片金黄色,叫黄金叶,市场价每株五毛钱。平常,农民遇到类似情况,也许连案都懒得报。

毛毛女认为,这不是茶叶苗值多少钱的问题,关键是“老骨头”存心不让她活,这次算计的是茶叶苗,下次就会暗算她的性命呢!派出所必须把“老骨头”抓起来,否则就用命去拼。

民警劝导:“已受案,在调查,会给你一个说法的。千万别冲动,否则要出事。”

那“老骨头”又是谁?

此人吴菜菜,七十岁,性格孤僻,嘴不饶人。她与毛毛女,好像上一代就结怨了,明争暗斗,一见面就争吵,谁都不认输。派出所出警无数,一着不慎,就被投诉。

懂了,我懂了,茶叶苗,就是她心目中的“钓鱼山”。所以,只要报警了,我们当民警的就知道该怎么办!

领导很重视,民警蛮拼的,调查在继续。预料之中,江湖还是起了风浪。

第二天早上,毛毛女去坑埠头洗衣服,撞见了吴菜菜,衣服也没心思洗了,破口大骂:“拔茶叶苗的人要遭雷劈死!”。

“你骂谁?” 吴菜菜也不傻,一听即懂。

“我就骂你,你敢在菩萨面前对证吗?”

“怎么不敢!”

旁边刚好有个地母庙,两人赌气进庙,上香、跪拜、对质、发毒誓。当然,地母娘娘也解决不了问题。走出庙门,她们就打了起来,吴菜菜吃了亏。

吴菜菜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报警,不去医院,蓬头垢面,浑身贴满止痛膏,叫众亲戚抬到毛毛女家,哭天喊地,闹个鸡犬不宁。

真是吓死宝宝了,辛苦的当然又是民警。

第三天,吴菜菜去住院。毛毛女怕理亏,直奔纪检督察,干嘛?投诉!

紧接着,毛毛女请的律师杀到:强烈要求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指责民警查处不力,导致矛盾升级,争吵、打架、闹事连续发生。还说:如处理得不满意,就直接找局长、去上访!

民警工作主动,步步到位,并无纰漏,更无差错。几经折腾,他们就是找不到破绽。毛毛女无语。律师自言自语:我说奇了怪了,拿上访材料挨家挨户去联名,村民不肯签,原来是有原因的。

工作进展顺利,冤结随之解开。

那年轻民警笑问:“师傅,刚接到报案时,你就知道必有江湖,为什么?”

我讲不出大道理,吟诗一句:察落叶而知秋风,试春水而知冷暖。

霾是故乡浓【3】

深冬季节,我在海南耽搁了几日,总有些若有所失的惆怅。今夜山雨初歇,月华如昼,我忽然怀念起故乡的霾了。

故乡邯郸的此时,正是品霾的好季节。约三五好友于高楼平台,一壶老酒,半根驴肠,远眺古城奇霾。放眼处莽莽苍苍,天地一色,偶尔露出远处高楼塔尖,依稀海市蜃楼。扑面不湿,入鼻欲塞。大街上但闻车马喧,不见行人面,如借时空隧道进入科幻世界。

霾,是邯郸名片,是一道让人刻骨铭心的风景。

北京的霾我是领略过的,架势很大但温温吞吞,来势凶猛却回味不永。

少了邯郸老霾的回肠荡气和沉稳老辣。

到底建都历史太短,行家一眼就知底蕴尚薄。

就像刚出徒的裘派花脸上台吼几声,虽底气十足,然少了裘盛戎的厚重韵味。

上海也是有霾的,太淡,太拘谨,太细腻,正如他们的小资情调,远不如邯郸的霾更醇厚,更上鼻,吸一口是一口,痛快酣畅,大有慷慨悲歌的豪气。

至于石家庄就更不入流。

其霾貌似浓厚,略一过鼻,掩不住的泥土气息,且不具层次。

篇6:写给江山文学散文

命运曾是一把锁,锁住太多的春光,也播撒下太多的迷茫,当我睁开巨眼搜寻天下时,天下竟然是这样的天下,春光明媚而又文采洋溢、春华秋实。我曾经对满目疮痍的天空失望过,然而星星驾着最美的云朵来了,潇瑟的天空,再一次有了明月的悬挂,于是我哭了,我替月亮,悄悄地擦干了思念的泪水,我推开月亮旁边痴笑的乌云,告诉它:“你还是走吧,呆会儿沉雷和闪电就要来了,请您千万别在这边挡道,因为我要还原天空一片灿烂!”于是,那朵乌云竟然哭了,化着柔媚无比的泪水,潇洒成一片春雨,滋润了纵情的大地。

往日的忧伤呀!你是什么?是大海中的一汪情水,一汪湛蓝吗?我知道,今夜的冬寒真的`很料峭,但是心的激扬,已经把滚烫,抒给灵绪,抒给灵感。我知道苍天与苍山,包括苍海,还有这苍茫的大地,都在展望着一首歌,这歌又摇曳出一首诗,诗携来跳动的散文,还有小说,还有报告文学,还有更多更明媚多情的音乐与文学,这就是“江山文学”,真正的江山文学,江山呀!真的醉了,醉在这一片春光明媚的汪洋大海中!听呀!江的激浪弹响了古筝,山的挺拔拉响了小提琴,可那又是谁呢?又在悄悄地把笛子和扬琴吹起和弹响?!……

于是,我真的是醉了,竟然半夜爬了起来,冒着这特别的严寒,把心煮沸了,于是纷纷扬扬的梦,竟然写上枝头,任春花秋月、明媚俏丽的梦,满展心头,充斥脑际,于是,那最美的文学,竟驾着祥云来了,最美的音乐,骑着骠壮的白马来了,我深深地对着“江山文学”说:“我来了!我要给您无限的光辉!我要给您天底下最迷人的美丽!”于是大海欢腾啦!波涛张开翅膀,溢满骄语,对高山说:“尽管您有无限的挺拔和蜿蜒,壮丽与庞大,但我的胸怀,可以收尽千条江河,就象天空,曾经容纳了多少黑暗,但是最后,那满天的乌云,不是化着春水,悄悄地撒给多情的大地吗?让它去滋润人间万物,并使大地风情万种,花木葱茏吗?”……

于是,我真的来了,来了,张开山鹰巨大的翅膀,飞翔在江与山,海与天的阔空中,悄悄地把每一支恋曲,每一支生活的牧歌,每一首生活创造的交响曲,细细地呢喃,乃至波涛汹涌,怒吼呼啸!……

于是风也展开咽喉,象帕瓦罗蒂,唱开了男高音的最高音,因为世界沸腾了,宇宙沸腾了,“江山文学”沸腾了,美丽而多娇的江山更是沸腾了,因为真正的文学,真正的音乐,将在这里产生,将在这里高号,将在这里铸就,将在这里捧出,就连鲁迅和林语堂,都结伴而来,给这春色,一抹最靓丽的春光、最潇洒的倩影!……

……

篇7:散文:文学与电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的岁月,当法国人自己也陷入历史的困境时,他们通过对达希尔·哈米特、钱德勒、詹姆斯·M.凯恩小说的读解详细阐述了一些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命题,这些作家经常被人与赖特、海明威、约翰·多斯·帕索斯和福克纳相提并论。事实上,是法国人“发现”了这些小说家中的一些人,正如他们之后发现了好莱坞的作者导演(在1946年,甚至福克纳在美国也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人物,他的很多收入都来自像《长眠不醒》这样的电影,以及已经在《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中发表的某个故事;而让-保尔·萨特却把他称为“上帝”)。巴黎知识分子对某类美国文学的兴趣变得如此浓烈,以至于英国作家丽贝卡·韦斯特(Rebecca·West)揶揄凯恩道:“你没有生为法国人真是件蠢事。如果你提前防范这一小小的失误,那些高眉之士会把你和纪德(Andr·Gide)、莫里亚克(Franois·Mauriac)放在一起的。”

韦斯特的评论道出了一些事实。法国人喜欢美国人的异域风情、暴力和罗曼蒂克。他们写了大量有关南方哥特式情调与硬汉现代主义的东西,并且通常会忽视任何缺少安德烈·纪德所说的“地狱的征象”(a foretaste of Hell)的东西。纪德本人则称哈米特的《血腥的收获》(Red Harvest)为“关于暴行(atrocity)、愤世主义(cynicism)和恐怖(horror)的终极之作”;安德烈·马尔罗则称福克纳的《圣殿》为“希腊悲剧介入惊悚小说”;而阿尔贝·加缪则坦白,他在读完凯恩的《邮差总按两次铃》之后受到启发,写下了《局外人》(The Stranger)。

这种对文学硬汉风(literary toughness)的激情与战后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有着有趣的关联。在美国,战后十年是朝鲜战争、红色恐惧和向消费经济回归的时代;而在法国,则是殖民地的反抗运动和导致戴高乐执政的议会混乱局面。在这两个国家中,那些原本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作家,例如帕索斯和马尔罗,完全改变了他们的.政治信仰;其他人,例如达希尔·哈米特,则被囚禁或列入黑名单。自从苏德协定以来,西方的左派陷入了混乱之境,下述事实则使法国的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这个国家刚刚才从法国人自己所谓的“黑色年代”(les ann es noires)——被占领、被折磨、妥协与合作的岁月——中抽身而出。当面对着只能在资本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二选一的状况时,许多法国艺术家希望以个人风格的反抗来取得“自由”。对于他们来说,战前的美国小说就是一个范例——特别是那些描绘了一个暴力、腐败世界的作品,在那些作品中,暧昧的个人行为才是唯一的救赎手势。萨特在《文学是什么》中写道:“并不是美国人的残酷和悲观主义打动了我们。我们在他们的文学中看到了那些人,他们在那块过于巨大的大陆上沦陷、迷失,就像我们迷失在历史中一样;他们虽然没有传统,但却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努力呈现他们在无法理解的事件中的昏厥(stupor)和被遗弃感(forlorness)。”

同年,萨特说现代生活已经变得“奇幻”(fantastic),它由那些“没有出口的由走廊、大门和楼梯组成的迷宫,以及无数绘有路径图却毫无意义的路标”组成。他回想起法国公民刚刚经历的对纳粹折磨的恐惧,并倡导“极端情境”(extreme situations)文学,在这种文学中,叙事是暧昧的,而且并不需要一个“全知的见证者”。他坚持,小说必须从“牛顿力学向广义相对论”转变;小说人物的“头脑半是清醒半是混沌,我们可以同情一个人胜过其他人,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应该)拥有优先的视角”。

萨特对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1929)中多重视角叙述(multiple perspective narration)的实验印象深刻,但他也赞赏美国人对自由间接风格(有限的第三人称(third person limited)和第一人称的某种结合。这种叙述方式是作者洞悉人物的内心并且以超出人物所知范围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他们的感知。作者因而能使(作为读者的)我们通过人物的眼睛去看,并且使我们比小说中的人物所见的更多。)的运用。在1938年,他说约翰·多斯·帕索斯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作为证据,他从《美国》中引了一段描写巴黎咖啡馆中的斗殴场景:“乔放下一对青蛙,朝门口撤退,突然,他从镜子里看到一个穿着罩衫的大个子两手握着一个酒瓶正朝他的头砸去。他想避开,却晚了一步。酒瓶砸在他的头上,他昏厥过去。”这里没有作者的评论,有的只是纯粹的存在主义意识,这个意识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像暗箱一样记录了这个动作,在这里,勒内·笛卡儿和亨利·伯格森仿佛只是被放在咖啡馆地板上的“一对青蛙”而已。虽然萨特没有特别提及,但这是美国低俗小说中惯常的声音。萨特相信这种声音标志着“讲故事艺术中的技术革命”,他和其他一些法国小说家在其后的十年内努力赶超这一效果,以期达到罗兰·巴特后来所谓的零度写作风格(zero degree style)。

篇8:试论《论语》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论语,儒家著作,文学价值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 《论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融合了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哲学以及伦理学的内容, 以其博大精深之义对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更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即使在现代, 《论语》提出的一些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思想依然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对《论语》的文学价值进行研究, 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 对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神的人物刻画

《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文学价值体现就是人物刻画, 作为一部语录体的典籍, 书中在描写和叙述方面往往不够具体和详尽, 通常都是以不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和独白的方式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揭示并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表现, 让人读来感觉鲜明难忘。《阳货》中对孔子与子路的对话进行了记载, 对于子路的问话, 孔子回答说:“吾岂抓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体现了孔子庄重性格中风趣儒雅的一面。在《述而》中, 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 则谁与?”孔子回答说:“基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虽然只有几句简短的话, 但也表现了孔子善谋沉思的性格。《论语》中也有篇幅相对较长的描写, 对人物的笑貌音容更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 比如在《阳货》中, 阳货拜见孔子时, 连珠炮似的向孔子提问题, 孔子只能勉强招架而无法还击, 所以对阳货说“吾将仕矣”, 生动的表现了孔子的尴尬之态。

二、质朴的语言运用

《论语》采用的是对话体和语录体的形式, 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所见所闻的记录多是直接叙述, 没有运用夸张等修饰手法, 用语比较忠实。《论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话、记录和一些比较简单的记叙, 记叙和对话记载的是孔子与弟子以及孔子与当时人们的对话, 语录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论。在春秋战国时期, 对话是在当时的各个思想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流形式, 它具有平等自由和轻松活泼的特点, 在史册中被载入, 成为了文化的经典。可以这样说, 在文学史上通过描写对话来叙写文章的方式, 就是从《论语》开始的。《论语》中的对话交流方式非常的和谐, 不仅有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 还有孔子与一些三教九流的对话, 这也体现了对话平等自由的特点, 并使思想的传播速度被大大的加快,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论语》中的对话虽然只是一些小的片段, 但它细致的描写了对话者的神情, 对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进行了活灵活现的展现。根据历史记载, 在《论语》成书的年代, 春秋诗性的文化风韵依然存在, 孔子及其弟子在诗学方面又具有良好的修养, 所以《论语》的语言具有浓郁的诗味, 文字简短而文艺悠长, 且言词剀切、含蓄质朴, 让人感觉悠然神远。

三、浓郁的感情色彩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拨动人的心弦, 感动人、感染人, 依靠的就是这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的力量。《论语》是一部记言的语录, 内容大部分都是在治国、教学、做人方面的大道理, 但读来却不让人感觉枯燥, 就是因为其中人物的话语言论都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比如说在《先进》篇中有几章描写的是孔子与其弟子颜回的感情, 孔子对这个弟子非常的喜爱, 将其当做知音来看待, 希望他能把自己的道德学问传承下去, 并曾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居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在颜回不幸早逝以后, 孔子非常伤心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并在弟子劝他节哀时说:“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以具有浓郁色彩的语句表现了孔子与颜回的深厚感情, 蕴含着动人的文学力量。

四、独特的文体风格

现代一位著名学者称《论语》为“孔子讲学论证”的“说理性散文”, 此外还对《论语》在说理方面的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一是《论语》的叙写形式是当时的“雅言”, 语言通晓畅达, 灵动活泼, 采用了综合性的修辞手法实现说理;二是《论语》中的论断有很强的逻辑性, 在全书中, 不低于80%的篇幅都属于说理的性质, 采用了演绎、因果、归纳、类比等推理的方法以及选言、假言、直言等较为复杂的判断形式, 对较为深刻的思想进行了表现;三是作为一家之学说, 《论语》中的文章虽然不是整篇的, 也没有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中的论述和分析, 但如果整合各篇文章中关于某一个问题的言论来看, 就会发现它们的观点在内在上是相同的, 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一个中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与论著虽弥贯群言但精研一理的叙述要求一致。

相比于后世的学术论文和政论文, 《论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这是由于它采用的是语录体的著述方式, 整体的学术论文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著述方式所淡化, 所以与后世政论文的文体风格并不是十分的一致。著名学者林坚先生从《论语》的趣味性出发, 对其散文艺术风格表达了比较新颖的见解, 他认为讲学语和趣味性的融合是《论语》艺术表现上一个鲜明的特点, 并对《论语》趣味性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一是诙谐风趣, 引人入胜, 在文章中对讽刺、诙谐、戏谑、幽默等许多的喜剧方法进行了巧妙和机智的运用, 有的描写入木三分, 有的描写充满妙趣, 折射着智慧的光芒, 使文章充满了喜剧的风味和色彩;二是生活情趣比较浓郁, 在一些富有哲理言论的叙述中, 穿插记叙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小片段, 或者是一些和主旨没有关系的小事, 使文章阅读起来别有乐趣;三是富含理趣, 通过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 在叙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自然现象的基础上, 把一定的哲理内涵赋予到日常事物中, 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五、结束语

总之, 《论语》作为一部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 具有宝贵的文学价值, 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两千多年来一直以其艺术的魅力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即使是在现代, 书中蕴含的精神智慧之光也依然在灼灼闪耀, 照耀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之路。因此, 对于《论语》中所渗透的文学价值应当加强研究, 以更好的为现代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新苗, 周成虎.《论语》中的文学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2]李军.浅论《论语》的文学价值[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2 (05) .

[3]王志民.试论《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J].孔子研究, 2013 (06) .

[4]孙伯涵.《论语》的文学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3) .

[5]曹文星.《论语》文学价值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上一篇:郑裕彤第二十二小学教学楼奠基仪式下一篇:励志句子大全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