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含义

2024-05-05

城市管理的含义(精选6篇)

篇1:城市管理的含义

城市绿线是指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绿地边界控制线。城市绿线的管理对象,是城市规划区内已经规划和建成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等各类城市绿地。

城市绿线管理的基本要求:城市绿线内的所有树木、绿地、林地、果园、茶园、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也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城市绿线内现有的建筑、构筑物及其设施应逐步迁出,临时建筑及其构筑物应在2至3年内予以拆除;在城市绿线内尚未迁出的房屋,不得参加房改或出售,房产、房改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城市绿线内不得新建与绿化维护管理无关的各类建筑;绿线管理范围内各类改造、改建、扩建、新建建设项目必须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方可开工。

篇2:城市管理的含义

一、校徽及含义:

校徽含义:新桥小学校徽以新桥小学拼音全称和文字围绕成一个圆环,中间一个“文”字设计,表现学校传承中国文化,体现以写字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又”字设计成像拼音字母“X”和“Q”,是“新桥”二字的简称,“文”字图形体现出一个向前冲刺的领跑者,代表新桥小学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二、办学理念:让校园更优美,让自己更文明

三、校训:认真写字、端正做人

四、校风:和谐共进

五、学风:好学不厌

六、教风:乐教无倦

七、办学思路:

新桥小学以“让校园更优美,让自己更文明”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更优美的校园,培养同学们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的高尚情操。让同学们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成长为仪表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现代文明人。我们还将以书法特色引领学校的发展,让同学们、老师们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以求师生和谐共进,谋求学校内涵发展,逐步把我们的学校办成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具有自己办学风格的新型学校。

篇3:试论企业基础管理的含义

近些年, 广东经济发展异军突起。然而, 广东中小企业基础管理也不容乐观。有人对广东中小企业管理状况进行了为期二、三年的调查。在调查发现的问题中, 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是制度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忽视基础、管理方法运用不当。处在经济发展热点地区的中小企业尚且如此, 其他地区中小企业的状况可想而知。既然基础管理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是基础管理?企业基础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1 从具体角度看基础管理

所谓企业基础管理是作为管理对象的企业, 为将其所秉持的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行动、为应用各种先进且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理方法、为保证企业的基本运转搭建技术平台、是为实现企业整个战略目标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这是对企业基础管理的狭义理解。狭义的企业基础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标准化

主要是指企业为制定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 它是企业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2 定额

主要是指企业为制定和贯彻执行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资金使用定额等各项技术经济定额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完善的经济技术定额体系是企业制定和实施计划、对管理对象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1.3 计量

主要是指企业在测试、检查、化验、分析等方面所采用的计量技术、器具、制定的相应规则、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及对各种计量活动的管理。企业计量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 对于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素质, 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各种消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信息

是指企业为经营管理需要所进行的从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到分析、利用的全过程管理, 既包括市场信息、经营环境信息、客户信息收集和利用, 也包括各种原始记录、台帐、统计报表及档案管理。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 信息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从事信息工作时, 应特别注意: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通过制定工作程序、规则, 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使得信息工作得以正常进行。二是信息工作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信息沟通往往以纵向为主, 即过多地偏重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而现代企业管理对于信息工作的要求, 更多地是信息的分散, 应大力提倡横向或交叉的信息沟通。独立的部门或个人的专业技能只有与横向交流的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其作用。三是注重内外部信息搜集、整理, 储存和传输。

1.5 规章制度

指企业为制定、完善、执行各类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规章制度是企业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 它在规范管理过程、规范管理行为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其作用在于规范各种行为, 即规章制度的防范作用与制约作用, 它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规章制度还具有激励作用, 即奖勤罚懒, 鼓励职工遵纪守法。

1.6 员工教育

指企业以提高素质为目的而对全体员工进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引导员工理解和接受该企业的文化和经营思想, 用其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自然”行为。因为有些“自然”行为是与企业发展要求不相符和的。通过引导和约束, 使这个团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氛围和风尚, 使这个队伍中的成员逐步形成统一的行为方式, 从而做到协作默契, 建立对集体的认同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因素, 有计划的、持续不断的员工教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1.7 现代化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也影响到了企业的基础工作。从技术进步为企业基础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来看, 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基础工作的效率, 诸如计量与测试、信息的搜集、整理与传输的准确和快速;二是使得基础工作面临挑战, 这主要表现为由于新的技术手段要求的能力与职工现有能力之间的差距而出现的不协调现象, 影响着先进手段作用的发挥。基础工作的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采用新技术手段, 对职工进行不断培训的过程。

广义的企业基础管理还应包括班组建设、团队建设、内部价格、内部合同等内容。班组是企业的“细胞”, 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张跃里认为搞好班组建设:一要抓认识, 摆正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位置。二是抓基础, 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抓关键, 培养提高班组长素质。四是抓根本, 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内部价格、内部合同就是在企业内部实行价格合同制度。

2 从宏观角度定义基础管理

此外本文认为基础管理不仅包括上面具体方面的含义, 还应该从宏观角度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明确的目标

管理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没有目标, 基础管理也就失去了方向, 缺失了评判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准。目标的设定要与公司的战略计划、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基础管理就是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有明确工作目标, 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全部朝着同一方向努力。

2.2 要有论证

管理目标的设定不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的, 要有科学的论证。不仅要论证管理目标是否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 能否为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更重要的是论证在现有条件下, 此目标是否合理、能否实现。

2.3 要有计划

有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下一步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要实现的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分步实施。按计划执行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有利于对管理过程和管理目标的控制, 从而实现经济、有效地进行管理。

2.4 要有体系

基础管理不是零散的, 无系统的管理。基础管理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 目标内部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从目标确立开始就要有整体观念, 统筹规划。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更要注意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

总之, 我们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成几个方面的内容, 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从事基础管理工作时应注意:一是不要将基础工作人为地割裂开来, 应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二是各项基础工作是一个过程, 要保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连续性、互动性。三是基础工作的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特别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结合, 各项具体工作尽可能地细化, 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 以避免工作中的主观性。

摘要:本文从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规章制度、员工教育、现代化等方面介绍了狭义上的企业基础管理的内容, 从明确的目标、论证、计划、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宏观上的含义。

篇4:城市管理的含义

关键词:城市品牌;人性设计;以人为本;城市政府

城市品牌的异质性、差异性、超越性、前瞻性等,与工业文明或资本的逻辑所要求的普遍性、通用性、齐一性等发生对抗和冲突,迫切需要有创新理论的融通。本文拟围绕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含义、要求与路径分析一二,权当抛砖引玉。

1.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含义

城市品牌是城市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特有的品质和内涵。[1]城市品牌是人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有关城市品牌的设计,我们应从城市品牌与人性中间获得独特“滋味”的感受和体会。城市品牌能够把原来仅仅局限于直接知觉的城市资源和那些在时空上天地广阔的创意联系进来。我们把城市品牌安放在人性透视点上,给出了一条“人性设计”思路,企图避免因综合产生混乱的危险。

作为城市品牌,首先要有知名度,这对内要通过法律、法规建设,对外要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可实现;其次要有美喻度,这对内要通过道德建设,对外要广泛建立“关系”可实现;最后要有亲和力,这对内要通过人性建设,对外要通过情感投入可实现。

城市品牌“人性设计”指城市品牌按人性要求对城市品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城市整体的品牌效率,以达到把城市人融入城市品牌的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目的。我们将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内涵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前提。有关城市品牌的设计,“人性介入”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发现,在某种人性观点所决定的城市品牌配景中把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各种不同的城市资源联系起来时,就有了城市品牌的品味。

(2)核心。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能发挥城市品牌固有的经济性与公益性的耦合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品牌的整体效率。靠市场机制,提升城市品牌的经济性;靠行政机制提升城市品牌的公益性;靠人性机制,整合城市品牌的经济性与公益性。

(3)目的。城市品牌“人性设计”以促进市民、城市、城市品牌、环境等“多赢”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2.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要求

依据我们对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内涵分析,城市品牌“人性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

(1)用人性观点统一城市品牌思想。当城市品牌用人性观点去把握时,城市品牌的生命、欲望、意志、情感也都涌现出来了。为人着想、对人的负责精神应该渗透到城市品牌设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2)按照人性路径设计。城市品牌路径必须与人性路径一致。以人性范畴运动的序列和必然性向城市品牌延伸,使城市品牌精神化、形象化,可赋予城市自然、经济、文化等全体的统一性,从而获得各自的生命和意义。

(3)满足“人性需求”。以人性为导向设计城市品牌,主要地应注重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可分为物质与精神需求。毫无疑问,城市是国家生产的独特产品,“注重人的自然属性,使产品在物质技术上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按照人的精神需求,使产品获得艺术设计,在其外观的审美质量上满足人的求美享受”。[2]

(4)以诚信为本。城市品牌的“本”无疑是诚信,且以诚信为本打造城市品牌已成共识。“一国的福利和竞争能力其实受到单一而广泛的文化特征所制约,那就是这一社会中与生俱来的信任程度。”[3]我们决不能忽视信任的力量,信任是一种现代的深层次的富含人性的城市品牌“力”。

(5)以城市政府为主体涵养人性。城市品牌是公共品,设计、打造、运作城市品牌的主体非政府莫属,顺理可知,涵养人性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人性涵养作用主要是对市民的人性教育、感化、熏陶作用。

(6)跟踪城市品牌的人性功能。

总之,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要求是一条以人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且强调“多赢”发展的要求,构成要素很多,涉及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

3.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路径

关于我国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路径,我们有以下建议:

(1)关注人性与品牌的结合点。

①吃准独特点。每座城市都有若干个独特点,但什么是城市品牌意义上的独特点,要吃准,还要精心提炼出具有精确性的代表性口号、标志色、标志性建筑和标志性歌曲等,给观众(听众或读者)以强烈的刺激。

②找准基本点。我们既要把握城市品牌中的城市与品牌内在的两个基本点,又要把握城市品牌与人性这两个基本点,并寻找这些基本点的共同点。

③盯住对接点。人性与品牌的对接点是城市。我们应盯住城市优势,聚精会神地研究、提升这种对城市人、城市品牌生存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城市优势。

④确保落脚点。城市人的生存、发展无疑是搞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落脚点。城市主人是政府与市民,政府为了市民,市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益。只要我们时刻想住市民的利益,就会找到智慧的钥匙,打开富涵人性的城市品牌金锁。

(2)强化渗透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品牌设计者不能不考虑城市品牌所依托的城市及其后续发展问题。搞城市品牌设计必须强化渗透城市人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理念,主要指:

科学规划:对城市品牌进行可行性的长期规划;

良性循环:比照自然界“食物链”,建立良性循环型城市系统;

绿化城市:给城市品牌增添一丝绿色,拿出部分财富用于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修复,为城市品牌充实绿色底蕴;

关注文化:以文化生产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强化城市品牌的文化特色;

制度约束:关注城市生产、科学技术等对城市品牌的副作用等等。

(3)为城市品牌倾注“人性介入”运作机制。

谈及当前城市品牌的经营状况,我们的忧虑有三点:一是部分城市政府还没有从根子上把“以人为本”放置在城市建设的首位。二是城市品牌的异质性、复杂性、局限性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三是城市品牌经营的原始野蛮性、幼稚性扩张。因此,在城市品牌设计过程,我们要倾注“人性介入”运作机制。发挥城市品牌在经营城市过程中的引领、统率作用,相关的“人性介入”运作机制是:

①对人负责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从对人负责出发,如经营城市品牌资源,一要盘活,要通过给土地等资源以名称、形象,并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运作,以便提高知名度、附加值。二要限制使用土地等资源,这既为保护农民利益,也为我们能吃饱饭,更为城市未来发展留点宝贵空间等稀缺资源。

②为人着想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如经营产业,我们要取向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③让人满意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如经营人才,我们要采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人才策略;又如经营技术,我们要开发符合科技伦理的绿色技术等等。

(4)挖掘城市品牌的人性内涵。

当前,城市经营者挖掘和充实城市品牌的人性内涵,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①显露人性。城市品牌特征包括人性溢出的丰饶性、可持续性、生活性、安全性、文化性、艺术性、关爱性等,这些特性暗藏在城市的深处,需要从城市品牌上获得应有的解释。

②突出清晰的价值观。城市政府设计人性城市品牌的各个环节需要有一种明确的规范,因此要考虑创建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系。常见的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归纳如下:

围绕城市优势提出的价值观;

强调城市社会效益的价值观;

立足于投资者、人才满意的价值观;

体现一种生存主张,引导市民形成意识共鸣的价值观。

城市品牌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宜固定为一种精练的语言,而是由以体现价值观的精练的语言为中心向外放射、延伸的一种价值体系。

③加入情、感要素。把文化习俗、保健、心理活动、情感反映等要素加入到城市中去,使他们不仅赢得工作上的理性幸福,而且能赢得生活上的感性幸福。

④赋予艺术审美内涵。富有艺术审美内涵的城市品牌能给人们创造一种美好的感受,开启人们对生命的觉知和感悟,启动人们对高尚精神目标的追求与期待。

⑤注重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凝聚在城市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历史观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搞城市品牌要拓宽文化的包容性,让更多的有品味的文化在城市品牌发展中合情合理地碰撞,以激发城市品牌发展的活力。

⑥关注品牌联想。城市品牌联想是人们对城市的记忆联想。正面、丰富的联想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不断赋予城市品牌具体化的人性内涵,通过传播、体验,与人们产生共鸣、振荡而形成的。

⑦承载社会功能。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不同之一,是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城市在满足投资者、人才需求而取得利润的同时,也需要顾及利润之外的社会效益,如文化、社会福利等。

(5)给城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应当说,针对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路径问题,我们为城市政府提出许多建议,为了突出重点,提以下三点建议:

①以“平常心”谋划城市品牌。城市政府心态平衡很重要,最起码能减少犯错误的可能。为此,城市政府要理性一点,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害民不是利民、富民的做法。

②使城市品牌有“魂”。城市品牌是活的,会表达、能传递城市政府的思想,更能体现城市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城市品牌不是想当然,不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城市品牌的灵魂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设计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

③让市民参与。在城市品牌的设计过程中,城市政府要时刻关注城市居民的意愿,以市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为城市品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马泽.对经营城市与招商引资的思考[J].济南:发展论坛,2002.

[2]胡正祥等编著.中国产品人性设计[M].广州出版社,1994.

篇5:创新管理的含义

创新管理有三种互相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管理的创新;二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三是创新型管理。创新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创新目的在于探索新知、推动发展,其前提是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科学求实的态度、变革求新的勇气。因此,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必须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创新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是根据客观的需要,把已有的生产要素,已有的条件、技术组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创新不一定是发明,但是它必须能够组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东西,能够提高效率。管理创新是指引入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组织方式而实现的创新。没有管理就没有社会。西方发达国家把科学、技术和管理看成支撑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一直是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当今管理界正在出现一些新的现象,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层出不穷提出。大力提高现代管理水平,推动管理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管理与经济全球化

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各种社会与自然资源的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球上的各种社会与自然资源已汇成一体,密不可分。因此,管理的变量也越过国界,走向世界,这一巨大变化,对管理过程、方法、艺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一趋势,管理行为才能成功,各项事业才能发达。经合组织(OECD)的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自愿最佳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涵盖生产,贸易,金融,科技全球化,迅速扩张的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全球4.4万家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及附属企业,控制了全球生产的1/3,全球贸易的2/3,对外直接投资和专利技术转让的70%。

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动和调整,不仅直接涉及经济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而且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科技,教育,文化和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地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管理活动正引发一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层出不穷,各种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技术,模式不断涌现。

三、创新管理与科技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生产、流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管理领域的。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必将涉及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莫顿的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

(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

(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

(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变革;

(6)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用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企业都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快捷的网络技术和准确的数字技术,实施最佳的知识管理,创造了卓越的业绩。现代企业日益增多的信息技术装备有奇特的双重品格,它们既是企业管理的技术工具,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用于信息技术装备的商务投资占整个商务投资的比重,现已上升为50%,在电信、保险、证券经纪等行业,信息技术装备占总装备的比重高达80%以上。信息技术装备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在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方面已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企业如何依据数字技术实施成功管理呢?微软公司的做法是:坚持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研究在线销售资料以便交流看法;让知识工人进高级思维;利用数字工具组织虚拟班子;把所有书面的东西变为数字的东西;利用数字工具消除单一性工作;建立数字反馈圈;利用数字系统将客户的抱怨直接传送到相关部门;利用数字通讯重新划分公司的内外界线;将所有商业流程改造为及时的送货服务;利用数据传输来结束中间商角色;利用数据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自身问题。

四、创新管理与人本管理

当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主要动向表现为:人们对“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视。

新的管理模式将更加强调“人”的因素。有人曾经形象地将人划分为四类:有德有才之士为正品、有德无才之士为次品、无德无才之士为废品、无德有才之士为毒品。美国安利公司行政总裁德.狄威士发展了第五类人--精品,即有踏实磊落的人格,虚怀若谷的胸怀,坚忍不拔的意志,孜孜进取的精神以及言语律己的行为。

以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为核心,创新各类管理理论和实践。“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塑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解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将会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具体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人本管理”的内容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人本管理”思想把企业职工不再看作单纯的劳动力,不再看作一种经济人,而是看作企业的主体,是“社会人”和“文化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of the people);要靠人来管理(by the people);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for the people),因此“人本管理”也简称“3P”管理。人本管理分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人本管理”思想作为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创新成果正在国内外企业界迅速扩散,得到认同,日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

篇6: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安索夫(Ansoff)1972年在《企业经背政策,杂志上发表《故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 出战略管理概念.为后来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其定基础.1976年,他发表《从战略计划走向 战略管理》一文,文中指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规划决策 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这是广义战略管理观.接粉在1979年又出版《战 略管理》一书,系统地提出战略管理模式.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行为是一个组织对其环 境的交感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他提出较有新竞的三个战 路管理观点:环境服务组织、战略追随结构、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斯坦纳(Stana)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 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垅和内部经营要筑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 使企业使命级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这是狭义的战略管理观.做界若名战略管理学专家弗雷德·大卫教授在《战略管理思想》一书中给战略管理下 的定义是:为确保某一组织实现其目标,对有关综合性决策进行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艺术 与科学。他认为目标是组织为完成其基本任务所要得到的具体结果,战略则是实现其长 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方法.这里的长期目标是指时期超过一年的目标,是人们通过实 施特定战略任务而想得到的结果.长期目标与战略的时间跨度应当一致.他还在1987

上一篇:热爱劳动表扬信下一篇:关于爱情唯美名言说说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