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上语文答案

2024-04-14

3八上语文答案(精选6篇)

篇1:3八上语文答案

八上语文周末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pān攀((1)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xuàn炫(2)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话,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是一个个恭听教huì诲(3)的耳朵。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3分)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1)B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2)C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3)A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索的人生哲理。

3、名著阅读

(1)《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保尔在病床上完成的最后的著作——《暴风雨里所诞生的》,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

(一)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

1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

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

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

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

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

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

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

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4.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4分)

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

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5.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4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

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6.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2)因对“慧”

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

7.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

达了哪些愿望。(6分)

(1)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2)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

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3)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

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二)美丽的力量张丽钧(14分)

①去年初冬在台北,正赶上“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在飘着桂花甜香气息的大

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花博会”的主题词——“美丽的力量”。彩色动感的汉字,头上绽

放着花瓣烟花,看得人心都跟着摇曳起来。

②回来翻看照片的时候,发现照了太多以这个可爱的主题词为背景的照片,才知道,自

己爱上了这五个灵动多彩的汉字。

③今年春上应朋友阿芳之约,去洛阳看牡丹。当我随人潮痴痴地跌进美得让人心痛的牡

丹花海时,我心里一下子跳出了在台北看到的那五个绽放着花瓣烟花的汉字——“美丽的力

量”。

④如果美丽没有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她怎能将千里之外的我牵引到她的身旁?在我心

中,一座城市有一个意象,大连是一朵浪花,衡阳是一声雁鸣,湛江是一树夹竹桃,而洛阳,自然是一朵千年不凋的妖娆牡丹。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在洛

阳,我的心思全在牡丹上,看了一个园,还想再看个园。手里的纸扇上摇着牡丹,手机的壁

纸上开着牡丹。吃了一席牡丹宴,作了十首牡丹诗。抱起一个牡丹花籽枕头,就舍不得放手,甚而至于到了机场,托运了所有行李,却不肯撒手这个漂亮的枕头,搂着它,飞上万米高空。

⑤阿芳对我说:“看了洛阳牡丹,你要是动不动还穿一身黑,就叫悟性差!”我悟性不

差,回来后穿衣风格大变,真真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美丽的力量,征服起你来不

啻爱情。

⑥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痴迷地相信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知识、宗教、地位、权势、金钱……我不否认它们的力量。它们所给予心灵的救赎以及为空虚的生命注入的充盈感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不容你忽视。但是,在这些之外,你有没有能力感觉到有一种“美丽的力量”的存在呢?

⑦我曾在看一部纪录片时多次流泪。那是雅克〃贝汉等人花费四年多的时间拍摄的《迁

徙的鸟》。美丽的鸟,在天空排成诗行,平平仄仄地飞翔。它们相约飞越大西洋,却不期然

在途中遇到暴风雨。茫茫大海上,只有一艘孤独的轮船随巨浪起伏。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

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至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

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在镜头之外,我想我看见了那在暴风雨中跟踪鸟儿的人,他

们的飞机,成了迁徙的鸟群中特殊的一员。鸟儿们睡了,他们也不睡,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

羽毛干透的鸟儿同朝阳一道醒来……他们是在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

⑧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

⑨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的心儿变软、骨头变硬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

愿意抛却怨艾、铭记恩泽的力量;美丽的力

量。美丽的力量,是人人心中都适宜

生长的一种可爱植物。看重它,培育它,欣赏它,让它成为你爱这世界的一个重要理由。

8.文章标题是“美丽的力量”,文章是通过哪几幅画面来表现的?请简要概述。(3分)花博会的美、洛阳牡丹的美、人们护卫迁徙的鸟。

9.文中第⑼段划线处请联系上下文,续写一句话,使之上下连贯。(2分)

是一种让你勇于摒弃那个丑陋旧我、悉心培植纯美新我的力量。

10.请将第⑹段划线句改为陈述句,然后比较原句与改后的句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分)但是,在这些之外,你有能力感觉到有一种“美丽的力量”的存在。改句语气平淡,原句反问语气更强烈,能唤起读者的思考,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美丽的力量”的存在。

11.结合上下文,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

至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纷纷”描绘出鸟儿接二连三地停歇在轮船上的情景。(1分)“从容”描绘出鸟儿

这里的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感动。只有心中有爱,能欣赏美的人才会被《迁

徙的鸟》的美的画面所打动。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人应该有一种爱心并且能为爱而有所行

动甚至牺牲。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被一些温馨、充满爱心的场面所打动以致落泪。

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一)谢亭送(4分)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3.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二)(14分)

(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 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 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

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 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 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 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

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注释]①奥:深处。②殴躏:殴打、践踏

15.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

猿 善 援 /犭婴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C)(4分)

A.犭婴 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B.犭婴 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C.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D.犭婴 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18.这篇短文讽刺了什么?

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三)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释】1.武阳君:苏轼的母亲。2.鷇 kou:初生的小鸟。3.忮zhi:凶狠。

19.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信于异类也(使„信任)(2)去人太远(距离,离)

2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21.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22.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

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篇2:3八上语文答案

初中语文学习评价手册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 新闻两则【课前预习】1.sài jiān è dāng2.度、渡 溃、馈 泄、泻 孤、弧 3.1 顽固 顽强 2 管辖 管理 3 消费 消耗 4 封锁 封闭 4.句子特点 : 用连续的比喻 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森林的形象 枝叶茂盛的形象 生机勃勃 富有气势。仿写示例 : 我们在天涯海角游荡 不仅是水滴 而且是江河了。不仅汇聚成流水 而且波涛澎湃着。【课堂学习】1.可以利用新闻的标题概括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可以运用新闻的导语进行概括 : 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干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第二则——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2.不能颠倒顺序。三层分别写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迅速突破敌人长江防线的经过 它们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西路军所通敌情与中路军一样 所以放第二层写 并且 东路军 是文章重点 后写以突出其在整体战役中的地位。3.人物 : 中原我军时间 :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 : 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 : 蒋军因全局败坏 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南阳的蒋军 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 : 自去年七月 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

向敌后进军 大量歼敌 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 壮大了人民武装 彻底孤立了敌人 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 全部为我解放。4.B【课后练习】1.CA 中的 剩 念 shèngB 中的节奏应划为 天若 / 有情 / 天 / 亦老 D 中 恬淡 的情感不符合诗意。2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3 诗中主要表现诗人豪迈的感情。百万大军迅速占领南京的胜利令人振奋 同时这意味着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作为即将谱写历史新篇章的革命者 诗人自然豪情满怀。2.1 许锡缵获取并传送重要情报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了大功 创造条件。2 因为许锡缵为自己参与了我军必将取得胜利的渡江战役而激动 但当时他的对外身份还是国民党人 所以外表要保持平静。3D 此处的引号是强调特殊意义 即此 女友 并非真正的女友 4 句中的 主要 表明在许多地下工作者中 许锡缵是主要的 担负着重要的地下工作的同志 之一 表明不止许锡缵一人在做获取长江防御计划的工作 这体现了渡江战役的背后 有不少像许锡绩一样的 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在为我党我军工作。第 2 课芦花荡【课前预习】 1.1V2cuān3V4V5diàn2.清 尖 皇 角 3.1B 2A3B4A4.作用 : 这句运用比喻 把芦花比做丝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衬托出老头子取得胜利时的喜悦心情。仿写提示 : 运用比喻对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课堂学习】1.1 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暗示了时代

背景 :炮火纷飞的抗战时代。渲染了紧张、神秘的气氛。2这句运用拟人手法 把自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 充满了意志和力量。3 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为鬼子下河洗澡埋下伏笔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提示 : 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 他曾在《黄鹂》一文中这样写道 :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 鱼游潭底 驼走大漠 雁排长空 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 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因此,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 而是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 用漫天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的芦苇、清香四溢的荷花 点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文笔显得清新自然 婉约韵致。3.如 :1 他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2 他手无寸铁 却神通广大 : 里外交通 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样样都行。3 他穿行在枪林弹雨中 却一点儿也不害怕。4 他一支枪也没有 却让十几个鬼子流了血。5 他工作那么繁忙危险 他却始终是那么乐观和自信。6 他那么 好面子 工作出了一点差错 就觉得 没脸见人 …… 4.B【课后练习】 一 1.老头子 一个姑娘 机智勇敢 2.写鱼鹰被杀事件 揭示了老头和白洋淀人对敌人的仇恨的原因 也暗示了抗日战争已有了转机。3.A 句 : 把我们坐的小艇比作大海上漂着一片竹叶 形象生动地表现漫天漫地的芦苇淀之大 衬托我们目标之小。B 句 : 苇

垛被机关枪扫射后着了火 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样 形象地表现了苇垛多、苇垛高 才使火势如此之大。此句的理解一定要与上文照应起来看 4.C 《芦花荡》中的老头儿没儿没女 所以对护送的两个女孩儿特别喜爱。二 1.开端 : 维拉收到通知她去医院见丈夫的信 很激动。发展 : 维拉见到身负重伤的 丈夫 倔强地把他带回家照顾。高潮 : 真正的丈夫回到了家 产生了误解。结局 : 丈夫消除了误会 夫妻决定共同照顾重伤员。意对即可 2.l 心痛得知 丈夫 失去双眼、双腿而难过。2 激动、惊喜、幸福与真正的丈夫阔别多年 终于重逢。意对即可 3.不矛盾。前者表现维拉对身负重伤的 丈夫 充满怜爱 后者用 倔强 表现她将重伤 丈夫 带回家亲自照顾的坚决的态度 同样是对 丈夫 的爱。4.维拉是一个善良、温柔、坚强、富有爱心的人。意对即可 第 3 课蜡烛【课前预习】1.mù lì jiào chàn pú fú2.竭 拂 鞠 腋 耸 3.1A2B 3A4B 4.理解 : 作者以蜡烛作比 赞美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蜡烛不灭 情谊长存。仿写略。【课堂学习】1.蜡烛 表面是指老妇人为悼念烈士 在红军战士坟上点燃的她珍藏 45 年的结婚喜烛 实际上这 蜡烛 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这也是南斯拉夫与苏联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2.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侵略之苦 她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红军战士尸体 并拿出珍藏 45 年的结婚喜烛点燃 表示

悼念之情。这些充分表现了她是一位善良慈爱、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的伟大的母亲。3.对 炮火 的多次描写 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 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 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4.1 走 跪下 取出 蹲下 拾起 插 站 等 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妇人举动的庄严而郑重 表现了她内心对烈士的哀思与敬意。2 黑色 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多次出现不仅渲染了肃穆气氛 也表达了老妇人无限的哀思之情。3 略【课后练习】 1.A、C、D 2.接收德国兵 3.德国人。他们能与德国士兵自由交流 却不会说英语 且只能说几句法语。4.人性的善良。战争是残酷的 但在这一不寻常的圣诞夜里 却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想看后面的请下载--第 4 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前预习】1.yù jǐ què fà zhī chóu xī hài 2.黄一一皇 了一一缭 奇一一其 符一一副 凤一一丰 脏一一赃 3.1A2B B 3A4A4.D【课堂学习】1.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2.先是总评 称圆明园是 世界奇迹 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接着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 指出其是 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等。3.像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 等 以反语强烈讽刺英法的暴行是强盗的行径和罪恶 有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4.示例 : ①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相比 突出了圆明园这东方艺术典范在幻想

艺术中的地位 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 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 将额尔金父子对比 揭露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 将欧洲人的 文明 和中国人的 野蛮 相比 使究竟谁文明谁野蛮一清二楚。【课后练习】 1.强调了此文写作的日子是圆明园受难纪念日 有着不寻常的意义。2.D 3.能够正视并记住自己本国不光彩的历史 并将教训传给后人。4.开放题 言之成理即可。喜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的写法 是因为作者用比较含蓄却饱含愤恨之情的语言 揭露了英法联军劫掠的丑恶行径。而此文中的画线句则直接描写了强盗洗劫的行为 具体 明了。第 5 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前预习】1.dào yì huǎng chōng jǐng liáo2.杀戮、戳穿、谬论 彻底、沏茶、砌墙、蜿蜒、婉转、惋惜 纳粹、猝然、荟萃 3.和风。细雨。草长。莺飞。4.略 【课堂学习】1.①来到纪念地②看纪念演出③参加座谈会④参观纪念馆 2.萨特的话很精辟 是全文的 引子 特别是他说的记忆是 沉重 的又是 美丽 的 是点睛之笔 从中可看出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越过国界。3.作者想强调不能忘记历史 只有记住历史 吸取历史教训 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4.1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 黑色 指法西斯杀害无辜百姓的罪行 明亮 指这一历史事件被世人注意。3 只写两位作家 是作者的精心剪裁 为了表现写作意图。西德作家态度诚恳

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 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 这样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宽恕和尊重。而那位日本人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 作者称他为 日本人 表明了对他的鄙弃。【课后练习】 一 1.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不投原子弹 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技降 战争还可能拖下去 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2.犯下的罪行太多太多 难以写出来。3.指日本人民的觉悟程度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原子弹给广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而这种精神 日本人民的觉悟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可以避免日本再遭这种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一精神比原子弹重要得多。4.略 二 1.文题中的 灯塔 喻指给娜塔莎生存希望和勇气的家 娜塔莎在遭遇绑架后 正是把家作为指明方向的灯塔 终于凭借信念、勇敢和智慧逃出魔掌。2.假装顺从麻痹恶魔 求救失望焦躁不安想起灯塔稳定情绪 3.1 ②句好。把遭遇绑架比作噩梦 形象地突出娜塔莎的遭遇令人恐惧。①句平铺直叙 达不到②句的效果。2 ①句好。疯狂 二字突 坚出了娜塔莎求救心切。4.勇敢、强、有智慧。意对即可 第 6 课阿长与《山海经》【课前预习】1.wù dàn zhuō shuāng sǒng jié pī lì chuāng2.C 3.1 淡薄 消失 诘问 2 伸开 摆成 挤 烤 4.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在听到阿长的话后出乎意料的震惊 以及在得到渴慕已久的书时的激动心情。【课堂学习】1.l 外貌描写 2 动作描写 3 动

作描写、语言描写 2.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 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3.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一字不识的阿长为 我 买书的艰难程度 想像她操了多少心。从而表现了阿长对 我 是多么的关爱 也更能感受作者当时那种敬佩而激动的心情。4.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 的毛病、摆成 大 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 的往事 详写了为 我 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 长妈妈的外貌黄胖而矮 而且她还有一些毛病 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 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 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 在作者看来 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 她却能够做成功 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5.这是作者对长妈妈在天之灵的祝福 祈祷地神赐福于她 让她的魂灵 得以永安。这个深情的祝福的结尾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 同时也发人深思。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 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视愿。E 课后练习】1.可爱的小隐鼠。作者儿时非常喜欢这只小隐鼠。2.D 3.此处的描写用一系列动词 写出了隐鼠招人喜爱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表现出儿童与小动物之间天然的亲密友好的关系。4.结尾的真相揭示 表明 我 的愤怒、我 的报仇行为全是徒劳、多余。我 被长妈妈蒙蔽欺骗了 隐鼠原来是

被长 妈妈所害 这里暗含了 我 对长妈妈的怨恨与憎恶。这一结尾的交代也暗合了《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开头对长妈妈的叙写。第 7 课背影【课前预习】1.藉 踌 颓 蹒 琐 惦 尴尬 箸 2.1 差 : 差使 差别 差不多 2 丧 : 奔丧 丧失 3 禁 : 情不自禁 ; 禁止 4 奔 : 奔丧 投奔 3.1 狼藉2 惨淡 3 触目伤怀 4 情郁于中5 琐屑 6祸不单行 4.这句话用动作描写 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年迈肥胖的父亲爬上月台买椅子的不易。父亲不辞辛苦 极力地要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 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课堂学习】1.1 浓厚 2 深厚 3 依恋 4 思念 2.1 看到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而伤 心地流泪。2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 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心 流下感动之泪。3 接到父亲的信后 想着父亲现在的情形 表达了对父亲的担忧和深深的思念。3.我 年轻幼稚 只看表象 所以会 暗笑 我 从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中感受到父亲 叫 我 的爱 更从父亲的艰难动作中感受到父亲维持家庭的艰难 因而感动流泪。多年后 我 也养儿育子 东奔西走 历尽艰辛 完全体会到混乱年代里父亲几近迂 的爱中包含多少担忧和无奈的痛苦 因而对父亲的感激、对自己当初 暗笑 的悔恨、对父亲命运的悲伤 都凝集到对父亲思念的泪水之中。4.这几个自然段好像和背影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体会一下这两段中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就不难明白 即使在这惨淡 的光景中 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 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得那么认真、那么竭尽全力 什么灾祸、劳累 全都置之度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背影便不同平时的背 影 更能显示父爱的崇高。5.1 说明父亲反复嘱咐已是很周到 但还是不放心 表现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2 父亲亲自为 我 选座位 担心 我 反复叮嘱 表现父亲对儿子关心、照顾无微不至 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课后练习】1.1 指一股强烈的不愿与老母离别的感情。2 指 我 生了冻疮。意对即可 2.主要有三 件事 :① 我 少年时期经常生病 母亲细心呵护 我 ② 我 长大以后 母亲总为 我 的健康烦神 ③ 我 回家看望母亲时 经常与母亲斗嘴。3.写自己与母亲斗嘴 是为了表现母亲总把自己当小孩看待 母亲爱子心切 才会唠唠叨叨 而 我 眼母亲是最亲近的人 才会与母亲斗嘴。这一内容是为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亲情 所以不是多余的。当然 写与母亲斗嘴 也表达了作者对此事的不安、后悔之 意。4.议论。总结全文 点明文章中心。5.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爱戴之情。例句 : 当时 无论如何不能与老母分别的强烈愿望左右着我。读完老母的来信 我不由感到老母手上的暖意。第 8 课台阶【课前预习】1.āo kǎn xián kāi xǐng zhuó2.浆 瘾 尴尬 黏 晌 筹 3.D 4.运用比喻手法 对父亲劳作时的神态进行细节描写。将父亲的汗水比做细雨 艰难地挑着 细致地刻画了父亲劳

动 时的辛苦 表现了父亲为造新台阶的投入、辛勤付出。【课堂学习】1.台阶高 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 渴望受人尊重。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 羡慕不己 他立下宏愿 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结果是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 人衰老了 累垮了。2.立下造屋目标 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一一勤劳、顽强。建成新屋后的喜 悦、局促、不自在一一淳朴、善良、谦卑。建成新屋累垮身体 a 不服老一一倔强。3.①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 可以看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 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 形成对比。②写石板粗糙 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③写 我 在台阶上跳上跳下 表明那时年幼 而新屋造好 我已长大成人了 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 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 又说明台阶低。4.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 他羡慕、向往 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 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 像人家一样气派 也叫人家羡慕。5.B【课后练习】1.父亲不求人 也安命 只想着靠自己的劳动养活全家 所以从不 唉声叹气。2.全家靠父亲一个人的劳力生存。表明我对父亲的敬重感激之情。3.父亲因为我的衣服被划破而责打我 父亲让我多吃粥。父亲的责打造成了我自信的丧失 成了结巴。父亲鼓励我多吃 使我身体更加健壮 力气增长。4.都能吃苦耐劳。第 9 课老王 【课前预习】1.dì xiāng jiàng yì zhì

zuàn zuò2.A 籍一一箱 B 湖一一胡 C 谛一一缔 D 诲一一侮3.1 ①荒僻②塌败 2 ①品行不端②性格内向 态度诚恳。4.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身子僵直 样子非常怕人 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 作者每每想起来 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 总觉得在他生前 对他关爱不够。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悲悯情怀。【课堂学习】1.老王的善表现在 : 送冰块大一倍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拿了钱还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受了人家的好 总也不忘 去世前一天还拿了东西上门感谢。2.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 我 家致谢。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3.对 我 的尊重 不忍心让 我 的善心落空。意对即可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无论认为 是 或 否 都可以 言之成理即可。5.略【课后练习】1.不太好 作者写这个老人是为了表现她人穷志不短 再苦也要靠自己的劳动谋生 坚守自己做人的尊严 决不接受施舍 不违背良知的精神。尊严 为题 很好地表明了主题 而 一个捡垃圾的老人 比较笼统 好像只是写人而已 所以不适合换。2.如 : ①老人在冷风中只能用废弃物缠身以防寒。②老人以捡垃圾为生 经济收入很低。3.不偷不抢不骗不贪污不受贿不讨要 我用我的劳动养活我。4.寒风的肆虐更衬托出老人生活的艰难和无助 表现出老人在这样的境况下维护自己尊严的难能 可贵。第 10 课信客【课前预习】 1.A2.A 媚一一眉 B

篇3:3八上语文答案

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 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 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 便删去了, 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 竟到了“闻”之不爽, 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 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化, 而是较为精练的个性化书面语, 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 “窠”字更贴切实际些。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 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 (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阅读和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 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 诸如《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五》《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四》《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九》……仔细查阅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 (一七) , 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 (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专家学者做学问“严谨”到这种程度, 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文集上标注的是“程曾厚选编”, 课本的注释为“程曾厚译”。

当我们把《亲爱的爸爸妈妈》 (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一文校对完, 我们出离愤怒了!可敬的编者们, 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 日军用来在尸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 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 有十几岁的女孩, 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 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 刺了37刀, 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 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 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 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 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 我终于明白, 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 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 是木然的, 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 甚至, 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 不少中国的新生代, 笑了……原来, 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 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 被抹杀?!多少年来, 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旧还在上演的事实, 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 他们把这句话也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 “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 一对小情人, 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 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 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其中, 特指——“中国人”被改成了“人”, 是的, 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 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 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 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建议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 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 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 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 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 在她的指引下, 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 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 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 里斯显得快乐极了, 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 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2008.07.2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 我们在山区的初中, 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 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 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 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 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朝花夕拾.北新书局, 1927, 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依照编者们的出处, 《背影》应选自: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上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本的注释不仅省略了编者, 连“上集”都省略了。编者们长期辛苦劳作, 眼睛不好使, 连出版年份也看错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背影》原载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00期。1928年10月, 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时, 就以“背影”命名, 《背影》一文位居首篇。

综观现代教材, 《背影》删改22处, 其中标点13处, 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 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 作者李森祥, 名不见经传, 在编者们看来, 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 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 油腻腻的, 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 却并不光滑, 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 啵、啵、啵, 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 痱子便淌着黄水, 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 围腰很宽很长, 手摸着, 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 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 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 经常空锅子烧菜, 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 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 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 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 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 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 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

《老王》写于1984年3月, 作者杨绛, 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 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 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 “矫情”二字涌上心头, 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 什么话可以短说, 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 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 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 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信客》原载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 课文注释为:选自《秋雨散文》 (浙江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有删节。

本文篇幅长, 所以, 惜墨如金的编者们删掉了对“信客”这项职业的详细描述, 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会做何感想?

原文: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课文: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稍微有点语文头脑的人都知道, 以上两句话, 意思是有差别的。原句的定语是“几个城市里的”, 课文是“城里几条”。而我在被删的段落里, 找到了编辑删改错误的证据——“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 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 却很费脚力”。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 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 “也有改动”。反响到底如何呢?据了解, 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 就有不少老师, 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 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 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 ……由于几次再版, 提法不同, 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 于是产生了疑问。……” (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 对照原文, 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 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 在修改过程中, 失了真, 甚至成了不解之谜。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 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 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 从就地取材说, 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 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 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再其次, 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 不但式样多、强度高, 而且用料省, 结构巧, 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 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 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 有一小桥, 也是石拱造成, 其拱圈极薄, 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 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 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 竟然丝毫无损, 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 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 埃及的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 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 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 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 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够通顺, 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 但其叙述却是贴切而实际的。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 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 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一方面, 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 另一方面, 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 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

《苏州园林》刊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由于简单思维的惯性, 编者直接将文题删改为“苏州园林”。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删去“宋元工笔云山”, “倪云林的小品”, 也许编者们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吧。

《故宫博物院》原载《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 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 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 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课文的第二段非常突兀, 一下子就冒出了“紫禁城”, 翻阅了原文, 才知道是编者把第二段、第三段调换了位置。原文的结构还是不错的, 很像一篇导游的解说词, 来到了故宫门前才开始正式的解说。编者们习惯了总分的八股模式, 先总说, 再分说, 破坏了整篇行文的自然和谐。

原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下大雨的时候, 水从龙头溜出来, 就像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这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课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白玉石龙头”变成了“圆雕鳌头”, 饶有趣味的排水描写也被删除, 果真适应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裹脚布似的课文, 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行列。

故宫之所以能称得上“博物院”, 一定离不开它的珍藏吧。编者们彻底地删掉了原文的后半部分——有关“文物宝库”的介绍, 按他们的逻辑, 这篇课文的题目应该进一步精简为“故宫”——“博物院”已经被删除啦!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 (花城出版社1999) ”, 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陈从周著帝青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01。

《陈从周散文》中除了《说“屏”》, 还有《说“帘”》《说“影”》, 细细品读发现, 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 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 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 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 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 缺乏情趣的文章, 《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 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 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 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 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 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 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 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 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 再描述了“厅上”的屏, 一出一里, 一外一内, 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 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 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是编者们不辞劳苦, 依照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进行改写的。

对照原文, 编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结果, 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 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 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 (动物和植物) ,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 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 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 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 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原载《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很长一段时间, 人教版的教材都注释为《中学科技》1996年第11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的电子教材依然这么挂着) , 害得我们浪费了8块钱的科研经费, 从孔夫子旧书网买来了1996年第11期的《中学科技》, 怎么翻也找不着谈老的《奇妙的克隆》。事后, 很是怀疑编者们知错能改的态度, 便毅然致函《中学科技》上海编辑部。意料之外, 在这个杂志商业化的年代, 我们很快收到了编辑部的回函, 确定了该文首发《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编辑部还一并邮来了原文的复印件, 让我们好是感动。

原文:今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去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课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既然知道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克隆羊, 还特地注明此文发表于1996年, 至今仍将错误挂诸于网站, 怕是想娱乐大众吧。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更多的新发现》, 作者为艾萨克·阿莫西夫。这本书还出了续集, 有些文章是艾萨克·阿莫西夫和珍妮特·阿莫西夫合作撰写的。课本先是将书名删略为《新疆域》, 然后很不负责任地截取作者们的姓作为作者。

《恐龙无处不在》的原题为“恐龙无处不有”, 从其中的两处修改, 我发现了我们编者们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严谨学术态度的缺失。

原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两栖动物化石的遗骸。

课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在编者们看来, 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的遗骸, 所以原文中“遗骸”不过是画蛇添足的一笔, 删除理所当然。然而, 殊不知,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化石不仅包括了生物的遗骸, 也包括了生物的遗迹。原文中的“遗骸”无疑是特殊强调, 将遗迹排除在外。谁是真正的画蛇添足者, 便一目了然。

原文:30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课文:几十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随着年限的增加, 原文中的数字是要不断地叠加的。然而, 编者们却巧妙地用“几十”替换。真是妙!

《生物入侵者》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12期, 原题为“生物入侵者——生态环境中的‘非法移民’”, 署名“梅涛”。课文没有注明出处与作者, 无法想象编者们从哪里搞来了这篇文章。

原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理由是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还特地给“归咎”加了条注解:归罪。原文是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罪, 课文是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最注重“常识”的编者们这次没有了常识:增多, 不一定有罪;威胁, 那可是一定有罪。“事实上”来了个转折, 好像不支持专家们的观点, 而这个“事实”, 恰恰是专家们的“理由”。

《落日的幻觉》原载《科学与生活》1982年第6期, 略有改动。有位老师习惯了编者们的常识思维, 特地著文一篇跟编者们较真, 读来饶有趣味: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篇4:学做医生(3)答案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一般采用催吐、洗胃、注射阿托品或解磷定,必要时还要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等抢救措施。当然最重要的是将患者送医院急救。

2.再说说正确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术应该怎么做。

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紧急情况时(具体判断方法是:病人意识消失;以耳靠近病人口鼻,无法感到有气流通过,病人胸廓没有起伏;触摸病人颈部大动脉没有搏动),在场人员应该紧急施行心肺复苏术ABC:A是指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抢救者可将病人的下颌向上、后方钩起,使其头部后仰,避免因舌后缀堵塞呼吸道。B是指人工呼吸,抢救者应一手钩住患者下颌保持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捏闭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气对准病人口部吹入。注意口和口之间不要留有缝隙。开始时应迅速吹入3~4次,然后每隔5秒吹1次,每次吹毕侧头深吸气。吹时如阻力过大应考虑调整患者头部姿势或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异物及分泌物。C是指建立人工循环即心脏挤压术,这是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方法。首先让患者平卧于平整坚实的地面或木板上,抢救者立或跪于病人一侧,选择剑突(“心口”)以上4~5厘米的地方,约在双侧乳头中间的部位,双手叠加以掌根部压在该部位,手指向上翘起,双臂伸直,以自身重力垂直向下加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后放开,如此反复操作。

篇5: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

一、1.万水千山 铁索 wēi yí mín

2.(1)等闲:平常;(2)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3)走泥丸:像小泥丸一样的滚动;(4)开颜:欢悦。

3.(1)五岭逶迤腾细浪(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宣传队 播种机

5.血战湘江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二、(一)

6.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只等闲”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也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7.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的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腾”字突出五岭的奔腾气势,“磅礴”形容其巍峨高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反衬红军藐视困难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

8.“暖”字,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9.“三军”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

11.C

(二)12.jīng huán lǎn chán biē

13.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游泳》

14.《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抒发了对祖国“旧貌变新颜”的沧桑巨变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豪情。

15.要求简要写出人物的事迹。

三、习文练笔

二 《长征组歌》两首

一、1.(1)天网恢恢 天马行空(2)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3)如日中天 如火如荼(4)风雨同舟 风烛残年 2.A 3.B 4.B 5.A 6.A

7.①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②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8.①草毯泥毡扎营盘 ②横断山 敌重兵 ③风雨侵衣骨更硬

二、(一)

9.“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红军战士依靠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10.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11.歌词的中心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12.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13.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4.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5.不能。从诗题“过雪山草地”看,“雪山”在前,“草地”在后;从红军长征的行动看,也是先过雪山,后过草地。另外,如果颠倒了,也不能押韵。(说到一点即可)

(二)16.ān lán hān â duî zhǔ 17.C 18.D

三、19.三 老山界

一、1.B 2.A.崖 B.肌 C.身 D.冽 3.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4.D 5.C

二、(一)

6.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7.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

8.曲折 陡峭

9.“之”字拐的路上 仰视 俯视

10.C

11.走路难: “向上看„„就在脚底下。”“陡极了„„只有一尺多宽。”“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睡觉难: “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横着心躺下去” „„

吃饭难: “肚子很饿,力气不够”、“鼓着勇气前进”„„

处境难:“伤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由人搀扶着”,“机关枪声很密”“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敌人追击„„

12. 表现红军战士顽强不屈,艰苦乐观,昂扬奋发,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13.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

14.交代环境,表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的精神。

15.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

16.B

17.提示:可围绕“化悲痛为力量”来写。

18.相同点是:采用了第一人称、顺叙,主要表现众多红军战士而不是某一个人物,有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等。

三、四 草

一、1.A.qín B.yùn C.suàn D.jiã 2.犹 惧 详 翠 清 3.B

4.阿姨刚才我拿十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没等您找钱我就走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5.王愿坚 短篇小说 红军长征过草地

二、(一)

6.周副主席详细了解有毒野菜的情况。

7.让部队掌握野菜的有关情况,以避免再次发生食用有毒野菜的事件。

8.①要医生马上去救治中毒的战士们;②要担架抬上杨光赶到总部去报告,并给部队下发一个切勿食用有毒野菜的通报。

9.周副主席又举起了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残渣。

10.周副主席平易近人、关心战士、考虑事情全面周到。

11.(1)祸兮,福之所倚(2)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就会提高(3)吃苦不一定是坏事(4)吃苦能培养人的坚强意志

(二)12.雹 霉 lìn xī 13.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14.B 15.B 16.“刮”字写出了卢进勇对稀糊的珍惜,“居然”是意想不到的意思,表达了卢进勇当时的惊喜心情。17表达了卢进勇对战友处境的同情、关怀而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三、五 《长征》节选

一、1.mî nìng yâ gōu bâi máo 2.A(句号应在下引号前)

3.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

特写: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

4.E.毅然 C.猝然 A.依然 B.愕然 D.惨然

5.例:智慧的海洋 文明的桥梁 进步的阶梯

二、(一)6.A 7.B

8.周团长赴水塘自尽,是为了战友,为了革命事业。所以从大局来看是值得的。9.B 10.A处表示停顿,B处表示省略。

11.例:他在灰色的时代里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无私无畏,视死如归,感人肺腑,荡人心魄。向胆怯横眉,向苟且挑战,那匍匐赴死的一幕,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底,叩击着我们的心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沼泽丛生的草地里,艰难困苦的年代中,是他们——中华史上亘古不变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中华大地上最壮美的诗篇。

(二)12.颠连:山峰连绵不断 莫道:不要说 欲晓:快要天亮.“风景这边独好”表面是赞美会昌山风景美丽,实际是对红色根据地的赞美,与对国统区形成对比。

14.从近处向远处把连绵无际的逶迤山峰和目光之外的遥远的东海呈现在读者眼前,使画面无限拓展。既印证上阕的“风景这边独好”,也暗示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15.《清平乐 会昌》一词通过登临会昌山的所见所想,表现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但也流露出一种忧郁之情,然而作者坚信革命虽然曲折艰难,但必然成功,词句中充盈着乐观的激情。

三、第一单元检测

一、1.C 2.D 3.A 4.参考答案:①定 战 破 斗 据 取 擒 出 ②爬 过 渡 冒 忍 5.B 6.C

7.高山的雄伟,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景色的秀美,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

8.①雪皑皑 高原寒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③寒气逼人,刺入肌骨④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一)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0.腾细浪;走泥丸。11.不怕。

12.叙事诗 七言律诗 13.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二)14.不行。“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15.①与③调一个位置不好。四个“像”其实可分为两组,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较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受。如果①与③对调,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受。

16.课文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角度描写景色。起衬托中心的作用。

17.表达了红军战士乐观,无畏的胸怀和思想境界。

(三)18.jiǎn liàng qiàng lǚ 19.环境 衬托出行军的艰难,行军战士的勇敢顽强

20.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21.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三、22.周瑜 徐庶 23.吴用 宋江 戴宗 李逵四、六 枣核

一、1. qiāo qiā yān xiān pī dàn píng jí qián hã

2.蹊跷:奇怪。

殷切:深厚而急切。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风烛残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嫣红:鲜艳的红色。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泛舟:坐船游玩。泛,漂浮。

3.萧乾 萧秉乾 枣核

4.①“能否”去掉②改成“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这样认为的”。③“立刻”“马上”语意重复,去掉一个。④改成“我多么渴望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呀!”

5.错过了朝阳、看到满天的星光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一)

7.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8.改变之后语气不强烈,不能够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9.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10.“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二)11.坟墓、海峡 12.爱国 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妈妈,原谅儿子的不孝,我回来迟了;家,我终于又回到你的怀抱了。

三、七 最后一课

一、1 gěng wǎn chà qí chãng wǔ duï zhuàn 2.惩罚:处罚。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诧异:惊奇。

宛转:(歌声、鸣声)抑扬动听 3.B 4.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5.FBEADC

二、(一)

6.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7.动作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8.解释说明

9.不爱学习、贪玩转变到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从幼稚、不懂事到爱祖国、很敌人。

10.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二)11.日本攻占北京,沦为亡国奴的羞愧。

12.教员办公室的寂静正是教师心情的表现,亡了国的人内心的悲伤及煎熬。

13.没有任何声音!学生们——不,不是学生们,而是亡国奴们——也和他一样因羞愧而静寂!

三、八 始终眷恋着祖国

一、1.A 2.遨 荐 毙 眷 诞 签 3.A 4.B 5.B

6.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二、(一)7.B 8.B 9.每逢佳节倍思亲。10.B

11.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把他送到特米那岛上一个拘留所关押15天。

12.新中国诞生了,人民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了。我们这些海外学子,也该回去看看了,为

新生的祖国贡献微薄之力。(符合语境即可)

(二)13.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

14.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15.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片树叶,也应该“化作春泥更护花”;

16.不矛盾,甲句中强调的是身不可辱,相对于断头流血而言人格的重要。乙句中强调的是国不可忘,相对于国家来说,个人的荣辱是次要的。

九 古诗四首

一、1.xù 淮 bï lán liáo huáng

2.⑴文中指战乱⑵躺着不动⑶还想着⑷夜深⑸泛指兵器⑹指史册

3.D

4.①恨别鸟惊心②商女不知亡国恨③僵卧孤村不自哀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5.C

6.如:父亲,儿子我要告诉您,我们国家的军队已经收复中原,你老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二、(一)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9.“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

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10.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11.⑴辛苦遭逢;(2)风飘絮 雨打萍

12.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族节操;同时也表现

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意思对即可)

(二)13.五律(或五言律诗)

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5.A

16.示例一:“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

间感。“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示例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十 晏子使楚

一、1.hān yì zhǐ yã

2.(1)到(2)果实(3)莫非(4)开玩笑(5)辱(6)同“何”,什么

3.⑴古义:指近侍;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⑵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

⑶古义:辱;今义:疾病。

4.习:①熟练;②温习。何以:①用什么办法;②凭什么。徒:①只;②空。之:①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②助词,的。

二、(一)

5.(1)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2)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3)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6.“左右”文中指“近旁的人”,现在指方向;“

十一 背影

一、1.chāi sù yū shì zhù 褂

2.(1)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2)蹒跚: 因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3)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

3.(1)朱自清 散文家 诗人 《背影》 《欧游杂记》

(2)纪实散文 背影 父子情深

4.例: 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

5.喃喃细吟

珍珠四溢 柔情万缕

二、(一)

6.写去更能突出背影这一主题。

7.探、攀、缩、倾。例:攀:既写出了两手的动作,又可以体现吃力程度。

8.细节描写,写父亲买橘子之艰难,却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的用心;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后的心安理得、轻松愉快全都表现出来,临别时的谆谆嘱托,惦念之情跃然纸上。

9.答案略,突出父爱主题即可。

(二)10.①作者看到这一位父亲也把自己的儿子架在脖子看电影的情景,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为自己撑高的样子,心里自然泛起一种难以描摹的感情:天下父母的爱都一样的伟大和无私。(只要讲到触景生情,说到父爱即可。)

②看到父亲的苍老,想到为自己付出的艰辛劳动,不禁流泪。(讲到艰辛即可)

11.无论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多大,人生价值有多高,都是父亲为自己做的基石,写出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深远,突出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点出父爱的伟大即可)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12.这是道开放性试题,能扣住描写方法来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

第①处,批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答到其中一点即可)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第②处,批注:语言描写,突出父亲对儿子的关切之情。(关心,关爱。意思对即可)第③处,批注:肖像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基石,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三、13.【例文】

我紧握着手中的伞,心中阵阵痛楚。雨中一个人在奔跑,那是我爸爸。爸爸的双手撑起衣服,腰弯得像弓,以求挡住一点风雨。此时的爸爸多像一只在雨中拼搏的鹰,但我知道他并不想成为鹰,而是希望他所爱的儿子的未来如鹰击长空,一往无前。我想他那张被风雪肆虐的脸上一定洋溢着幸福,他把他儿子所需的伞送到了。但我现在多想让这把伞回到他空空的手上,用爱为他遮风挡雨。这在风雨中奔跑的背影永刻我心。

华俊哲

十二 甜甜的泥土

一、1.暗 襟 逊 融 滞 恭

2.shǔn huáng yūn liàngqiàng 3.(1)零落:指稀疏、不集中的意思。(2)呆滞:迟钝、不活动。

(3)愠色:恼怒的脸色

4.小小说 黄飞

5.笑脸:指面对困难与无奈时,要调节好心态,表现出勇气与坦然,给自己以鼓励。

6.示例:您好!亲爱的朋友,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它们代表的含义是“北京欢迎你”,造型上融入了鱼、熊猫、圣火、藏羚羊和沙燕,拥有它们就代表您拥有了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和好运。请您买下这五个可爱的小精灵留作纪念吧!

二、(一)

7.知道,因为只有他的亲妈妈才知道他最喜欢吃奶糖。

8.说明小亮失去母爱后生活非常艰苦;为下文写后妈对小亮的虐待埋下伏笔。

9.因为小亮害怕后妈发现后又会虐待自己;小亮是一个聪明灵敏的小孩。

10.这是一个诗化的结尾,那甜甜的泥土包含着很多人对小亮的爱,这些人的爱,让那些像小亮一样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母爱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它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

(二)11.(1)rùn(2)xiǎng(3)cuì(4)zào 12.(1)在这里是指儿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给“我”捶背,不含感情因素。(2)在这里表现丈夫和儿子饭菜吃得香。

13.围绕“‘粗糙’是母亲艰辛劳作的见证。‘温柔’是‘我’所感受到的母爱,两词并用表现了‘我’对母爱的独特体会”回答即可。

14.围绕“勤劳、节俭、关爱家人、坚忍、宽容“回答即可。

15.围绕“比喻形象”或“细节描写”或“用词生动”回答即可。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示例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母亲满是裂痕的手。示例③:“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

16.照应的句子: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作用:承上启下。

17.围绕“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敬长辈应从力所能及小事做起”回答即可。

18.下联应由名著题目,作品内容或自我感悟两部分组成,宽对即可

三、19.【例文】

享受成长的快乐

周润楠

世事变迁,打开成长这本耐人寻味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你成长的足迹。

__题记

跨过一道道岁月的沟壑,度过一条条记忆的小河,走过天真烂漫的童年,进入风华正茂的青年,我正在长大,正在走向成熟。

我长大了,背上童年的天真幻想遨游云际,扬起人生定位的理想风帆乘风破浪,人生的目标已在我心中定位。昨天,我由父母和老师扶助;今天,我踌躇满志走自己的路,我曾为一道题与朋友唇枪舌剑;我曾因路边美景驻足留恋。但我依然奔向我心中圣地,我无怨无悔。

成长的路上,留下了多少令我们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的精彩,那么活力四射。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友谊,有比赛场上的欢呼与呐喊,更有红日落叶,雨打芭蕉的完美意境,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我也渐渐成熟了,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记得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一夜都没有睡好,有兴奋也有离家的凄凉。可是在学校,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做人,和同伴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同时也找到了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也让我变的更加坚强。

我长大了,知道了用心体察这世间一切。我长大了,知道了用知识权衡着人间真善美。我长大了,知道了用行动实践着对人生的诺言。

我长大了,学会了坚强。我长大了,学会了自信。我长大了,学会了感恩周围的一切。我长大了,学会了笑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

这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这些也是只有成长才能带给我的。“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在成长的路上,我采撷智慧的浪花,来不断充实自己。

回首走过的成长岁月,留下了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有酸甜、也有苦辣;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充实、也有迷茫。但这些也都是一种快乐,因为我曾经亲身体验过,让我学会了很多,让我慢慢长大!

现在我正在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因为成长使我懂得了许多许多„„从一个满地乱爬的“小不点”变成了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中学生,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中学生。我因长大而成熟,因成熟而思索,因思索而成熟。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快乐的源泉,让我们共同珍惜着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吧!

成长的路上,有个美丽的后花园等着我们去建造;成长的路上,有条美丽的小丑鱼等着我们去照顾;成长的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梦想与希望,等着我们去实现。

青少年朋友们,捧着你的希望,踏着你的足迹,在奔向那未来岁月的同时享受那成长的快乐吧!

十三 人琴俱亡

一、1.yïu yú tîng dǔ zhì xián 俱:都、笃:严重、索:要、舆:轿子素:向来,一向 径:直往 左右:身边的人 调:协调

3.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这话是完全不悲伤。便直接进去坐在灵床上。琴弦发出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4.《世说新语》 笔记小说 刘义庆

5.《水浒传》 鲁智深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鲁莽直率 情节略

二、(一)(1)便要了一辆车子来奔丧,(一路上)都没哭泣。(2)(你)人和琴都不在了。(3)于是痛哭了好久,几乎气绝。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

7.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8.所以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于九泉之下相见了。这种独特的悼念方式,表明了兄弟情深。

9.说明人死了,琴弦许久未动,主要表现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二)10.(1)眼泪哭干了接着哭出了血。(2)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3)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

11.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12.可贵之处:锲而不舍,有毅力和恒心,信念坚定不动摇。

13.一种像楚厉王、楚武王那样,偏信了与玉工不负责任的话,把和氏的两条腿都截去了,使宝玉埋没了好多年。一种像楚文王那样,发现了问题,就进行调查,听了和氏的申诉,既不因事关先王的威信而加以否定,也不简单肯定,而是实事求是,终于得到了好的收获。

三、14.【例文】

哭泣 李梦迪

人从呱呱落地起,就学会了哭泣。这是本能反应,这哭泣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未来的路将充满挫折与坎坷。有人说:“哭泣是弱者的专利”。可是我说:“哭泣是一种胆魄”。

诸葛亮身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似乎无意于征战,但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早有出将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刘备不上演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终会登门自荐。因此他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投身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他为此流过泪,庞统陨落“落凤坡”,他为知己而哭;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也见证了他的悲情。他的泪为知己流,血为君主而洒。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以我说:“哭泣是一种胆魄”。

苏轼拥有满腔豪情,然而爱情曲折、仕途艰辛的他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坦然的面对一切得失。被贬黄州,望月思乡,空有抱负无处施展,他哭泣。是对君主的怨恨?还是对当前社会的不满?随后,他便将所有泪水化作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千古绝唱。他的泪,醉倒了他自己,也醉倒了现在的我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所以我说:“哭泣是一种胆魄”。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的用小木棒翻着书。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通过镜子吃力的看着,字是反的,她会因此不停的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住了,她哭泣。她也曾为此露出了多少发自内心的微笑。她的泪,使她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两行心酸的泪,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生命之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我说:“哭泣是一种胆魄”。

哭泣,不一定就是弱者的专利。

哭泣,有时候也是如此难能可贵。

十四 我的母亲

一、1.chōng gōng xī qiǎng piē xīngsōng 2.(1)瞥:很快地看一下。(2)憧憧:往来不定的样子。(3)娓娓:言谈动听。

(4)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5)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的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3.邹韬奋 《经历》

4.略

5.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

二、(一)

6.解释词语.(1)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2)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7.不能,上几段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她的才干,这一段虽写母亲,但主要是写“我”看到母亲深夜劳作不休时的歉疚和激动之情,意思更进一层。

8.出乎我意料之外。

9.母亲要为我做鞋而深夜不能入睡,为此我感到很歉疚,因此觉得能够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10.《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二)11.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

12.因为母亲为我的作为所感动。

13.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

14.最让你感动的可以是某一个细节,某一个人物,意对即可。

三、15.【例文】

阳光的味道

一束阳光射进来,洒在书上,洒在冰冷的手指尖上,洒在眼睛里。伸出心灵的舌头,浅浅地舔一下,尝尝阳光的味道,甜甜的,暖暖的,一路温暖到心底„„

高三的生活昏暗且枯燥,忙碌且乏味。揉着疼痛的眼睛,心底暗暗发誓,要努力,不再过第二个高三。于是埋头于题海之中,无暇抬头去观望窗外的风景,是花开花落,是草长莺飞,是枯叶飞舞,是飞雪漫天。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似乎淡忘了一切,包括朋友,包括同学,包括父母„„

“喂,暖!”听到有人叫我,抬头循声望去,一个苹果飞来,接住时,听到一串笑声,是小A。“喂,吃点水果,补充体力,加油喔!”点点滴滴的话语浸润心底的枯井,觉得像是有阳光照在身上,顿时整个人暖暖的。枯燥的生活有了一些光亮,源于小A的笑脸。

“老师,您找我?”

“对。暖,进来。”

命令自己的脚走到老师的桌前,安静地站着。“暖,你的成绩又有起色,要保持住,老师相信你能行!”感到肩膀让温暖的手拍过,暖到心底,像是有阳光洒过。生活又增添了一些光亮,源于老师的鼓励。

正在与困倦作斗争,眼睛合上又张开又合上。哇!好痛!顿时困意全无,瞪着同桌,她正揪着我的辫子。刚要开口,却听同桌说:“不许睡,听课!”于是乖乖地撑起下巴,看黑板,却感觉心口暖暖的,有阳光的味道。于是,生活中又有了一些光亮,源于同桌的督促。

放学回家,抬头看见风中,父亲在等我,于是奔向父亲,挽住父亲的臂,寻找记忆中的依靠和温暖。放下书包,看到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是母亲为我准备的,心里涌起一丝感动。挑灯看书到深夜,总会听到母亲窸窸窣窣的起床声,然后看到母亲披衣过来,轻轻地说:“睡吧。”我甜甜地笑了,感觉到阳光的味道生活中一些光亮源于父母的关爱。

在我的高三生活中,我尝得到阳光的味道,生活一点点亮起来,源于一份关爱,一声督促,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于是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当手掌承接着阳光时,阳光的味道浅浅地滑入心里,让我的生活鲜明动人。于是我奋力,只想等到蛹化成蝶的那一天,用翅膀在阳光下飞舞,演绎动人的生命。

篇6:八上Unit 3 教案

Period 1(Section A 1a-1c)Teaching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new words and sentences.2.Students can talk about with comparatives.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That’s Tara, isn’t it? No, it isn’t.It’s Tina.Tina is taller than Tara.And she also sings more loudly than Tara.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PPT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ethods.Communicative approach.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Make a simple drawing of a boy and a girl on the blackboard.Judy is tall.Judy is taller than Bobby.Then bring out two rules of different length.Say: This is ruler.It’s Bobby’s ruler.(longer)This is Judy’s ruler.(long)Bobby’s ruler is longer than Judy’s.Step III Show som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Read the new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Step IV 1a

Ask students to do this activity individually.Then check and answers.tall—short long hair—short hair thin—heavy quiet---loudly Step V 1b First tell students what the twins are.Twins are children born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same parents, but not always.Step VI 1c Pairwork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A: That’s Tara, isn’t it? B: No, it isn’t.It’s Tina.Tina is taller than Tara.And she also sings more

loudly than Tara.Step VI 1c Pairwork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A: That’s Tara, isn’t it? B: No, it isn’t.It’s Tina.Tina is taller than Tara.And she also sings more

loudly than Tara.Then have students work with a partner.Make conversation work with a partner.Step VII Summary and Homework Today we’ve leant the twins are having a concert.We’ve leant how to compare people.After class, give more practice, comparing your school things.Next class I’ll ask some of you to say your conversations OK? Now, class is over? See you!Blackboar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Draw two people on the blackboard.One is Judy.The other is Bobby.Judy is taller than Bobby.Bobby is shorter than Judy Homework: Read the key vocabulary and learn them by heart.Period 2(2a-2d)Teaching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material and understand it.2.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ith comparatives.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ral practice Listening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writing methods.Communicative approach.Pair work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2a Read the words in the box to students.funny

serious outgoing hard working

smarrt

lazy fast

high

hard

early Tell students smart and athletic are new words.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tell students what they mean.Step III 2b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boxes with the headings.Tina is …, Tara is …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gain.This time write how Tina and Tara are

different.Please write words in the boxes.Step IV 2c Pair work Let students look at the chart in Activity 2c.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it.Tell students ***means Sam is taller than Tom.Have students know they will talk about Sam and Tom in this activity.Student A: Is Tom smarter than Sam? Student B:(Look at the answer chart on page 81)No,he isn’t.Sam is smarter than Tom.Step VI Role-play 1.Read the conversation by themselve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How was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What did Lisa look like?

Which one danced better,Lisa or Nelly?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copetition? 2.Let studen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fter the recorder.3.Students work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Step VII Summary and Homework Read and act out the converation.Do some exercises.Blackboar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funny, funnier

more athletic than

more intellectual than more serious than

Period 3(Grammar Focus-3c)Teaching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3.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competence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s Tom smarter than Sam?

No,it isn’t.Sam is smarter than Tom.Are you more outgoing than Tina?

No,she isn’t.Tina is more outgoing

than Tara.Does Tara work as hard as Tina?

Yes,she does.Teaching aids: Some piece of paper.Teaching methods:

Reading and writing methods.Communicative approach.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Grammar Focus Review the grammar box.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sentences to the class.Write the word funny on the board.Circle the letter y and say, when a word ends y, the y changes to an I when you add –er.For example, friendly– frendlier.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on the screen.Students read together.Step III 3a The teacher tells students an example and ask them to use the words to write questiions and answers, Studentd read them together.(Attention: as......as)Step IV 3b Writing Ask students to think of yourself two years ago and write about how you are different now.Ask students to show their answers.Step V Pair work First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sample conversation.Then tell students to work with a partner.Talk about how you are different from a friend of family member.The Same and Different T: Do you find your partner? T: OK.Now I’ll tell you how to do the game.You can ask and answer the same questions as in Activity 3b.Please remember you have three

minutes to write down the things that are the different and same between your partner.Step VII An Optional Activity Students can do a similar activity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family members.They can list the ways they are the same as and different from various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Then they can tell the class about thes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Step VIII Summary and Homework 1.Remember the sentences in grammar focus.2.Do some exercises.Blackbore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marter more outgoing/hard-working as friendly/hard as

Period 4(Sb 1a-1c)Teaching aims: 1.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ideas about friends.2.Students can listen and speak fluently.3.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Wish you to find your real friends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ral practice Listening and writing practice.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writing methods.Communicative approach.Group work.Pair work.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Show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Read the new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Step III Section B 1a T: All of you have good friends, right? Well, can you tell me the same and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Sa: He is quieter than me.Sb: We are both tall.Sc: Her hair is longer than mine.T: Great!And what do you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re to be your friend? Now,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I’ll show descriptions on the blackboard.Step IV 1b Group work

Statements about friends using the phrases 1a.Step V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small groups.Each and writes down as many sentences as they can to describe him or her.Step VI 1c In this activity first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names and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table.Tell students they will hear an interviewer talking to Holly and Mary.They are talking about what they like about their best friends.Step VII 1d Let students look at the rest of the chart.Read the heading at the top of each column.The same as best friend.Different from best friend.Tell students we’ll listen again.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chart.How are Holly and Mary the same as and different from their best friends? Step VIII Summary Today we’ve recycled some key vocabulary and learnt some new words.And we’ve learnt to talk about our best friends.Homework 1.Write down five statements about what is important in a best friend.2.Talk about your best friends.Blackbore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A good friend … Has cool clothes Is popular in school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Is good at sport Is good at school work Makes me laugh

Period 5(2a-2d)Teaching aims: 1.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ing the reading.2.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o read by themselves.3.Take an activity part in all kinds of social activities.Get a chance to train your integrating skills.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ral practice.Writ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Teaching aids: Pieces of paper on which students write the five statements Teaching methods:

Reading and writing methods Communicative approach.Pair work.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Show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Read the new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Step III 2a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activity 2a and write the comparative firms and use them to write five sentences about you and your friends.2b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hould friends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Ask students to underline the comparative words and phrases.The teacher gives them some explanations.Ask them read loudly.Step IV Exercises Finish 2c and 2d.Step V Pair work Step VI Pair work 2e Step VII Summary and homework Write down the words you underlined in Activity 3a in your exercise book.Blackbore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popular-

funny-

quiet-

hard-working-serious-

friendly-

outgoing-

smart-

shy-

Period 6(2e-Self check)

Teaching aims:

1.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gd the comparatives 2.Enable students to use the comparative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3.Study hard and make great progress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Writing practice.Reviewing the key vocabulary quiet, funny, outgoing , athletic Teaching aids: paper Teaching methods: Self check method.Writing method.Communicative metho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 II Writing 3a Look at the chart below and compare them and write a passage.Then,the teacher gives some advice.3b Make notes about two of your friends should be similar to you and should be different.And then write two paragraphs describing your friends.Step III 2 Group work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job ad and compare two of your classmates.Decide which classmate is better for the job.Step IV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to the class.Two students read.Step V Self Check Ask students to review some points in this unit.Self Check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in the box.Put the words in the correct columns in the chart.Self Check 2 First,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in brackets.Then check their answers.Read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Self Check 3 Writing Write down two ways in which you are similar and two ways in which you are different and use comparatives.Step VI Summary This class we’ve reviewed the key vocabulary of the unit.And we’ve learnt how to compare our themselves between now and two years ago.I hope you can make great progress.Step VIII Homework Finish off the exercises of the Workbook Blackbored Design: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be similar to sb.be different from sb.fun-funnier outgoing-more outgoing serious-more serious

上一篇:上教版七年级劳技教案下一篇:和差倍问题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