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目标答案

2022-07-16

第一篇:三上语文目标答案

【部编版】三上语文练习《4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时练习含答案

4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1.默写古诗《山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第二课时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2.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

【部编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时练习含答案

1.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2.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部编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时练习含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远上寒山石径斜 (2)白云生处有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二课时

1.(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第三课时

1.(1)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2.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第二篇:【部编版】三上语文练习《6秋天的雨》含答案

【部编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时练习含答案

6 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

1. 看拼音写汉字。

yán liào wén dàn hòu ( ) 好( ) ( )黄 ( )的

2.本文从( )方面写了秋天的雨,分别是( )、( )、( )、( )、( )。 3.从课文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1. 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写一写。

清凉 留意 扇子 炎热 邮票 凉爽 柿子

仙子 菠萝 气味 香甜 粮食 加紧 油亮亮 杨树 丰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这篇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的。

(2)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__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给小动物带来了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认为秋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如果我是秋雨,我准备给__________带去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配套课时练习含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颜料 闻 淡 厚

2.五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 许多好闻的气味 金色的小喇叭 一首歌 3.略

第二课时 1.略 2.略

3.(1)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 (2)五彩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 (3)略

第三篇:六下语文目标答案

一、字词句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7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而(yǒnɡ ɡǎn)的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跨过艰难坎坷,经受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A 谱写了 B (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恢弘诗篇。今天,我们的祖国大踏步赶上世界前进潮流,迎来繁荣昌盛的光明前景。当代青少年要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qí zhì),追求卓越,乐于(fènɡ xiàn),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 C (奋发有为/奋不顾身),奏响辉煌的青春乐章! 1.“举世瞩目”的“瞩”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去部首再查 画。(1分) 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3.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人B、C两处。(2分) B处应填_____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际(6分)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日子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心话,诉一片真情。(要求:说话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在表述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只针对父或母。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1)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育才小学决定于9月21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全校学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请你根据活动目的,为本次诗歌朗诵会取一个名称。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朗诵会 7.用课文原句填空(7分)

(1)少壮不努力, 。 (长歌行《汉乐府》) (2)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3)天地本无心, 。 (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 (4) ,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冬景》) (5)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 。(《荷塘旧事》) (6)《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 , ”表达了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刻友谊,为历来人所称道。 8.句子演练(3分)

(1)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换一种表达法)(《草船借箭》)

(2)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缩句)(方纪《三峡之秋》)

(3) 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于康华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修改病句)

二、阅读理解与运用(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其一人专心致志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 (2)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

(3)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 (4)曰:非然也: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2.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学习态度”的问题,通过两个学棋之人之间的 ,启示我们不管学习什么,都要 。(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11分) 科学认识海啸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是最好的老师。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当时称之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献太清宫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猛扑过来的态势,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先用的。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最近的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海啸。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每15000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100次会酿成海啸。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

13.海啸是一种怎样的现象?请从文中找到一句较恰当的话用横线画出来。(2分) 14.从文中看,引起海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 ,二是 ,三是 。(3分) 15.作者引用杜甫诗句“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 导致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各种海洋地质的突变。

C. 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

D. 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17.文中第4自然段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7分)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游宇明

①人生有两种成功: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或权力;一种是虽然没有外在的成功标志,但你的性格有人喜欢,你的操守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就是,你拥有一颗纯净优雅的心。前一种成功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获得它们的人不会太多;后一种成功则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而心灵就像一棵树,有时难免生出枝枝蔓蔓,要让它保持纯净优雅,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修剪。

②剪去散漫。一个人固然不应该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否则,可能会有弦断之忧,但我们同样不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个人工作、生活过于散漫,必然导致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从而一事无成。

③剪去阴暗。人与人相处,贵在灵魂透明。你的心灵透明了,别人与你相处才有安全感,你才可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一个人心理阴暗,事事都想算计别人,你的朋友就会愈来愈少,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人愿意帮你,寂寞、孤独、无助必然会成为你生命路上的一颗颗巨石。

④剪去浮躁。希望自己在生活中顺风顺水,在事业上平步青云,这固然可以理解,但你必须学会一步步来。春天只有播种,夏天只有浇水施肥,秋天才能指望有所收获。如果你为了追逐一夜成功而要省略奋斗的过程,那么,即使成功了,也肯定是虚飘的,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失去。

⑤剪去虚荣。俗话说:“人活一张脸。”在乎脸面,希望自己在公众中有个好的形象,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在乎不要太过,太过就变成了虚荣。现在有些人虚荣心极强,写了几十首诗,就自称“中国诗坛领军人物”;出了一本画册,就声称自己是“艺术大师”,这样必然让人反感。

⑥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欲望,没有正当的欲望,就没有奋斗的动力,就不会追求人生的灿烂与辉煌。然而,欲望永远是把双刃剑,它可能成就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你。过盛的权欲,会使我们走入吹捧、行贿的陷阱;过旺的钱欲,会让我们坑蒙拐骗、掺杂使假„„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一个人懂得对欲望进行必要的取舍,也就懂得了人生。

⑦心灵是我们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拥有了一颗经过修剪的纯净优雅的心,我们也就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有删改) 18.阅读第一段,文中提出“人生有两种成功”,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两种成功分别是什么?(2分)

19.阅读全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6分)

(1)我们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是什么?(1分)

(2)为了保持心灵的“纯净优雅”,我们应该“修剪”掉哪些心灵的“枝枝蔓蔓”?(用文中原句概括回答)(5分)

20.阅读第6段,文中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语言优美精炼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请从文章中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好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积累与运用(35分,其中含写字2分) 23.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 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 第一次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第四篇:三上语文词语

ABCC形式的词语:

风尘仆仆

白发苍苍

秋风习习

得意洋洋

金光闪闪 AABB形式的词语

吞吞吐吐 日日夜夜

风风雨雨

红红火火 来来往往 明明白白

AABC形式的词语:

头头是道 落落大方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息息相关 ABAC形式的词语: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各种各样

无边无际

十全十美 ABAB形式的词语:

商量商量

打扫打扫 研究研究

雪白雪白

ABB形式的词语:: 笑呵呵

白花花

绿油油

金灿灿

孤零零 表示颜色的词语::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色彩各异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顺手牵羊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亡羊补牢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平易近人诚实守信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

勤学苦练 不屈不挠

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嫦娥奔月 关于成语故事的词语:

闻鸡起舞 自相矛盾 专心致志

程门立雪 描写心情的词语: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兴高采烈 喜出望外 伤心欲绝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大小不一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大同小异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第五篇: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上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朱亚萍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字词的自学能力较强,并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但是不够规范、端正,还需要不断练习。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片段写作已经没有太大困难,为下一步的完整习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30个字,会写22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

二、

四、

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30个字,会写22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1、要转变观念,改革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2、要十分重视汉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吸取养分,重视语文的积累。

3、树立面向全体联系实际的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法知道,培养自学能力。

4、重视对后进生的优先照顾,主要是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5、教师本人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教学质量。

6、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重过程轻结果,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培养中年级良好的读书与习作习惯。

上一篇:四上语文词语练习下一篇:社团干事宣誓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