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虫害

2024-04-26

大豆虫害(精选14篇)

篇1:大豆虫害

1蛴螬

蛴螬俗称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栖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断根、断茎,枯萎死亡,农田缺苗、断垄严重。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卵椭圆形,白色。幼虫体长3cm,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蛹淡黄色。

1.2生活习性

成虫2~3年发生1代。以2~3龄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幼根,1头3龄幼虫可连续迁移为害多株幼苗。3龄幼虫约在7月下旬开始入土作茧化蛹。经20d左右蛹期后羽化为成虫。成虫越冬入土30~60cm,在第3年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当年以2~3龄幼虫越冬。

1.3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有蛴螬3头/m2时,开始防治。

1.3.1农业措施。结合中耕除草,将土层内的幼虫挖出来杀死。

1.3.2化学防治。①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kg/hm2,结合播种施肥施于播种沟内。②用5%甲拌磷颗粒剂30~50kg/hm2,结合播种施于播种沟内。③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2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2.1形态特征

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

2.2生活习性

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卵壳内越冬。第2年4月幼虫破壳而出,先取食荠菜、灰菜、刺菜、苣买菜等杂草。待大豆出苗后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

2.3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有幼虫0.5头/m2时,开始防治。

2.3.1农业防治。深翻灭卵,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实行深翻,卵翻入15cm以下土层中后死亡70%,可大大降低越冬虫卵基数。

2.3.2化学防治。①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②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3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5%,重者达7%~1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3.1形态特征

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2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蛹为长纺锤形,赤褐色,体长5~7mm。茧有越冬茧和羽化茧之分。

3.2生活习性

大豆食心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7月中下旬幼虫化蛹羽化,迁飞到大豆田,上午潜伏不动,下午3~4时后在大豆田边可见成蛾相互追逐,呈蛾团现象。卵多产在豆荚上,1荚上产1粒,8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爬行于豆荚上,在豆荚侧缘咬穿钻入荚内,蛀食嫩豆,直至大豆成熟后,老熟幼虫从荚内蛀小孔出来,钻入土层中越冬。

3.3防治方法

3.3.1农业措施。①远距离轮作。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其越冬场所是豆田,成虫飞翔能力很弱,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km以外种植大豆,可降低虫食率90%左右。②深翻土壤,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③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受害轻,因而可选用无毛品种,可减轻虫害。

3.3.2化学防治。当田间成虫盛发期,连续3d累计100m双行蛾量达100头以上,或平均100荚卵量达20粒开始防治。①敌敌畏熏杀成虫。在8月5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是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②防治幼虫。于8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30%桃小灵乳油400mL/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mL/hm2,对水150~300kg/hm2喷雾1次即可。

4草地螟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在大豆叶间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面积吃光绝产。

4.1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幼虫头黑色有白斑,前胸盾板黑色,有3条黄色纵纹。虫体黄绿或灰绿色。幼虫共有5龄,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入土作茧。茧长筒形,直立于土表下。蛹淡黄色。

4.2生活习性

草地螟1年发生2~3代,以1代幼虫危害为主,虫源有当地越冬虫源和异地迁入虫源2种,大发生年以异地迁入虫源为主。草地螟以幼虫越冬当地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出现,异地迁入成虫于6月上、中旬盛发,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入土作茧。有的年份在8月上旬会发生第2代成虫及幼虫危害。草地螟具有低龄幼虫发育快、暴食和集体迁移习性。在大发生年大多的幼虫群集一起由农田、草原、荒地向邻近农田迁移,所到之处几乎一扫而光,寸草不剩,所以防治适期在幼虫3龄期,且大量幼虫迁移之前。

4.3防治方法

4.3.1农业防治。当草地螟成虫把卵产在如灰菜、蒿等杂草上但还没有孵化以前,清除田间杂草以及地头、地边杂草,可消灭一部分虫卵,并减少早期孵化幼虫的食料,对减轻虫害有一定作用。

4.3.2化学防治。当田间调查,大豆每100株有幼虫30~50头,旬平均气温20℃左右,大部分幼虫在3龄期,进行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300~450mL/hm2,或37%杀虫先锋乳油280~350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mL/hm2,对水150~250kg/hm2喷雾。

5红蜘蛛

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叶初呈黄白色斑点,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焦。造成植株枯死,减产严重。

5.1形态特征

雌性成螨椭圆形,体长0.4~0.6mm,红褐色,体背两侧各有黑褐色长斑1块,有时分隔成前后2块。雄螨体长0.25~0.35mm,体色红、黄、绿或黑绿色。卵圆球形,光滑,初产时无色,渐变暗红黄色。幼螨近圆形,有足3对。初孵时无色透明,取食后变为暗绿色。若螨有足4对,红色,体侧有明显块斑。

5.2生活习性

红蜘蛛1年发生十几代,以雌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枯叶、杂草附近的土缝、墙缝中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4~5月开始活动,取食杂草,后迁移到大田危害。7月气温高干旱时繁殖快,迅速蔓延危害,到9月气温下降时,开始转到越冬场所,10月后越冬。

5.3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每100株大豆有1株卷叶时,开始防治。

5.3.1农业措施。在秋收后进行秋翻地。在晚秋、早春清理田园和路边枯枝落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5.3.2化学防治。用2%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论文关键词:大豆虫害;发生;防治

论文摘要:介绍了大豆常见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食心虫、草地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篇2:大豆虫害

总结了颍东区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 者:陈金魁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大豆病虫测报点,安徽阜阳,2360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S435.651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   种类   发生   防治   阜阳颍东区  

篇3:大豆病虫害发生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豆根腐病和大豆抱囊线虫病等仍然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是目前的主要防治对象。有些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病害,现在又有所回升。如大豆灰斑病在20世纪后期基本得到控制,灰斑粒控制在3%以下,近几年又有大面积发生。而以往在田间发病较轻的次要病害在近年发生程度逐渐加重而上升为主要病害,如:大豆褐纹病和大豆菌核病。在主栽作物上,一些新病害不断出现,如:大豆黑斑病和大豆褐杆病等。有的病害年份不同,发生程度变化很大,有的年份发生很轻,有的年份发生很重,如:大豆霜霉病和大豆病毒病。一些检疫性病害有发生扩大的趋势,如:大豆菟丝子。

(来源:“一村一书”系列电子丛书之《大豆主要病虫害优化植保技术》)

篇4: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59

保证大豆高产增收,科学种植、合理管理是关键,但是不能忽视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前面工作做得再多,到最后大豆还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所以一定要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做保证。

大豆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一般来讲因地区不同常发性的病害和虫害种类也不同,从病害和虫害的种类上来看病害种类比虫害种类多。笔者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和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为大豆生产保驾护航。

1大豆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1.1大豆灰斑病

1.1.1识别大豆灰斑病是大豆常见病害之一,我省发生比较多,另外在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也时有发生。该病在大豆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感染该病多数与种子有关,很可能是种子带有病菌,一旦苗期发病,大豆子叶上会产生圆形或者半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经常会出现凹陷的情况;如果是成株期发病,大豆叶片会出现红褐色斑点,初期斑点比较小,呈圆形,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也会由最初的圆形变成不规则形状。当豆荚和豆粒感染病时,会直接影响到大豆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籽粒发育程度。所以该病一旦发生,会对大豆豆粒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影响产量和质量,降低大豆的商品性。

1.1.2防治预防该病要从选种做起,种子要严格挑选并且进行晒种、拌种或者种子包衣处理,降低苗期发生该病的几率。选地要合理轮作,避免迎茬或重茬。同时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水肥。

药剂防治建议选用5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喷1次,防治2~3次。在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再喷药1次,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

1.2大豆细菌性角斑病

1.2.1识别该病在大豆上的主要表现是在大豆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者圆形的斑点,斑点一般呈水渍状,并且斑点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颜色也会加深,当病斑发展到一定数量时会交织在一起,导致部分组织枯死,发病特别严重时会直接造成大豆叶片枯死。所以大豆一旦感染该病会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

1.2.2防治预防该病也要从选用良种开始,种子带菌也是引发该病的一大因素。另外如果大豆后期受到机械损伤以及后期雨天多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药剂防治建议发病初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2次。

1.3大豆枯萎病

1.3.1识别大豆枯萎病在东北地区时有发生,另外在湖北、四川等地也有发生。该病发生一般比较零星,但是为害性很大。大豆感染该病初期会出现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萎蔫,大豆茎部软化。还可导致大豆根部发育不良,甚至腐烂坏死,直接导致大豆减产。所以尽管该病发生面积一般不大,但是一旦发病对农户威胁极大。

1.3.2防治预防该病要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同时实行轮作。还要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发现田间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带离田间销毁。

药剂防治建议选择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穴,每穴喷淋对好的药液300~500毫升,间隔7天喷淋1次,共防治2~3次。

2大豆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

2.1大豆食心虫

2.1.1识别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第2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

2.1.2防治预防上要选用抗虫品种,注意田间管理。

药剂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喷雾。

2.2大豆根蛆

2.2.1识别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内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2.2.2防治预防要选用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为主,注意种子处理环节。

药剂建议选择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成虫发生盛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或480毫升/升毒死蜱喷雾防治。

2.3黑绒金龟子

2.3.1识别黑绒金龟子俗名瞎撞子、大绒马褂。主要以成虫(金龟子)为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此虫夜间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为害。该害虫一旦发生,造成大豆幼苗被吃光或者咬断造成大豆缺苗,直接影响了大豆产量。

2.3.2防治预防该病选种是关键,同时注意种子处理和后期田间管理环节。防治该病建议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敌百虫,或2.5%敌杀死等喷施。

篇5:大豆虫害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通过PCR技术从三个栽培大豆(南农99-10、N2899和南农88-1)和两个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1和ZYD4174)的基因组中分离到大豆7S蛋白α亚基基因启动子片段(7SαP),序列分析表明:7SαP片段包含多个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所特有的序列元件,如RY重复序列、ACGT、AGCCCCA等,而这五个大豆材料的.7SαP序列的同源性达99%.将从南农99-10中克隆的启动子片段与pBI121-GFP连接构建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Southern结果显示,7SαP片段和报告基因GFP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且GFP在7SαP驱动下获得了种子特异性表达.

作 者:易新萍 喻德跃 YI Xin-ping YU De-yue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刊 名: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BIO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6(10) 分类号:Q94 关键词:大豆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α亚基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篇6:关于大豆通关流程

一般在船到达前3天左右,要求船公司提前发送舱单电子数据及舱单确认,然后根据有关报关单证向海关系统录入申报。

报检需要提供的资料如下:

(1)合同、发票、提单正本及复印件

(2)植物检验检疫证书(外商提供)

(3)清洁舱底证书(外商提供)

(4)产地证(外商提供)

(5)重量证(外商提供)

(6)品质证(外商提供)

(7)农药残留证(外商提供)

(8)熏蒸证书(外商提供)

(9)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10)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

(1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12)船公司舱图

报关需要提供的资料如下:

(1)合同、发票、提单正本及复印件

(2)自动进口许可证

(3)估价用的信用证及行情

(4)租船合同

(5)装卸港的作业时间记录

关于<<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需要网上申请,流程如下:

1、电子密匙的申请与注册

(1)、电子密匙的申请:请到信城通主页(http:///)查看“数字证书申请”,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信城通在收到相关资料后两个工作日寄出电子密钥及发票。

(2)、业务注册:用户须持电子密钥至广东检验检疫局动植处,填写《申请用户电子帐号注册表》,由局内工作人员为其进行注册工作。详情可进入信城通主页(http:///)进入企业申报下的“动植检许可证申报”查看。

2、提交电子申请表

网上提交《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

申请单位用数字证书(KEY)登陆点击业务办理中的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再点击登录即进入电子审批程序,按要求完成《电子申请表》中相关信息的录入后提交给广东局动植处。

3、提交书面材料到广东局动植处(提交电子申请表5个工作日内向广东局动植处提交书面材料)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外经贸部门批准的享有有关进出口权的文件或资格证明(复印件,如适用);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证明书》(复印件)。

(5)《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

4、广东局初审

广东局动植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加签初审意见:

(1)经初审合格的,提交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

(2)经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人并说明原因(申请人可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管理系统》查询)。

5、总局审核与批准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广东局动植处打印、签发《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人可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管理系统》查询是否获得批准)。

6、许可证领取

申请人到广东局动植处凭以下证件领取《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1、申请单位证明或委托书;

2、领取人身份证。

篇7:大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适时打顶

对于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在开花期摘去生长点减少营养消耗,也可以减少落花落荚,提高产量。

2.插墒期

即封垅期。是从地头目测大豆行间1.5米远以外,叶片相互交叉看不清地面的日期。

3.养分带出量

每生产100千克大豆籽粒即相应的秸秆,平均从土壤中带走氧化磷1.4千克,氧化钾1.58千克这个数值可作为平衡施肥的基本参数。

4.株高与茎粗的比值

在开花末期结荚的初期进行测定,去田间有代表性的植株,量得植株高和茎粗求其比值,以130为临界倒伏值,大于130时大豆将发生倒伏。

二.填空

1.大豆生长期间内所需氮素有三个来源,即来自(土壤氮)、(肥料氮)、(共生氮)。根据大豆主茎长短和分枝程度、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和主茎的角度等大豆可分为(蔓生)型、丛生)型、(立扇)型和(地桩)型。

2.根据花开顺序,时间,花荚分布及着生状态、茎生长及植物形态特征、大豆结荚习性可分为(有限)结荚习性、(无限)结荚习性和(亚有限)结荚习性。

3.根据大豆籽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百粒重22g以上),(中粒)(百粒重15-25g以上)(小粒)(百粒重15g以下)。

4.根据油分和蛋白质含量,大豆可分为(高蛋白)类型(45%以上)和(高油)类型(23%)。

三,判断题

1,大豆既能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又能利用根瘤菌固定氮素。(√)

2,高产大豆吸收磷素营养优越于吸收氮素营养,这种优越并不是指吸氮素多,而是指吸收的磷素虽不多,但不缺。(√)

3,磷素在大豆植株内不能移动或再度被利用。(×)

4,大豆根瘤菌固氮更离不开磷,磷对根瘤的形成,氮的固定,氮的转化以及后来氨基酸的形成都是不可缺少的。(√)

5,大豆的产量是通过两个生理过程形成的。一个是吸收作用,一个是光合作用。(√)

四,简答题

1,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是什么?

(1)以大豆为寄生的胞囊线虫病、细菌、真菌病害容易蔓延。

(2)危害大豆的大豆食心虫愈益繁殖。

(3)土壤中养分(如:磷、钙)的偏消耗也会影响大豆产量。

(4)大豆的根际及根际微生物分泌一些有毒物质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及根菌瘤固氮能 1

力,从而影响产量。

2.既然大都能够共生固氮,为什么种植大豆还要施加一定量的氮肥?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每亩大都在生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固定

6.4千克的氮,而每亩生产200千克的大所需要的氮是17.4千克,因而光靠大豆根瘤菌固氮是远不能满足大豆生长需要的。根瘤菌固氮对大豆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对根瘤菌固氮不能估计过高,所以种植大豆一定要施加一定量的氮肥。

五,简述题

1.论述防治大豆落花落荚的方法

(1)经济勇肥,大豆施肥要抓紧好3个环节:一是种肥,亩施尿素5千克,过磷酸

钙5-10千克;而是追肥,在大豆初花期,每亩追施氮磷复合肥(二胺)5千克;三是喷肥,在大豆开花至鼓粒期喷复合肥,亩用量为75-100千克(内含尿素1%

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0.05%,硼酸0.1%)。喷肥时间为晴天下午15点以后

为宜。

(2)科学灌水。大豆开花结荚到鼓粒期间,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初花期灌水一

次,亩灌水量40-50立方米。

(3)及时防治大豆病虫害。

2,试述毛豆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1)及时间苗种苗:直播毛豆出土后,出现复叶即可间苗,淘汰弱苗、病苗和杂苗。

为放置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的缺苗,通常留双株苗。

(2)追肥:幼苗期跟菌瘤固氮能力弱,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分枝,需要追氮肥,每亩

追氮肥7千克,开花期每亩追尿素5千克,同时喷施2%-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每亩喷50千克,连续喷2-3次。

(3)灌水。苗期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促进根系下扎,扩大吸收面积,毛豆在开花

结荚期的蓄水特性是“干花湿荚”,所以在花期水分要分少些以防治落花落荚。

坐荚后再浇水,促进荚的生长。

(4)中耕除草。中耕一般进行2-3次,要结合中耕对豆苗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5)防治虫病。毛豆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霜毒病,害虫主要有蚜虫和大豆卷叶螟,病虫害较轻时一般不进行药剂防治,防治病虫时必须注意选用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

(6)实时采收。毛豆一般在豆粒饱满,豆荚尚青绿时采收,过早采收豆粒瘦小产量

低,过迟则豆粒坚硬品质降低,不适于鲜食。采收在早晨或旁晚温度较低时进

篇8: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生产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重要病害。该病一旦大面积发生, 可造成植株生长严重受阻, 产生大量的褐斑及秕粒, 甚至不结实, 造成严重减产, 大豆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

1.1 播种无病毒种子

建立无病毒留种田, 播种和留种时剔除褐斑粒。

1.2 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很大, 因地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是控制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

1.3 消灭传毒蚜虫

这是防治病毒病的一项有效方法。灭蚜要早, 在迁飞蚜虫出现前喷药, 防病效果明显。防蚜虫苗期公顷可用50%抗蚜威90~120g, 加水喷雾, 或用吡虫啉、甲维盐等防治。

1.4 化学防治

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296菌克毒克, 667m2用4~6g, 200~300倍液喷雾, 或病毒A、菌毒清等。7~10d喷1次, 喷3~4次。

2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幼苗、叶片、荚和籽粒。被害种子带菌率达l O~15%, 致种子芽率下降, 品质变劣。叶部发病可引起叶片提早脱落, 造成减产, 一般减产6~15%, 重病年可减产50%以上。

防治方法:

2.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 可用甲霜灵、福美双等进行播前拌种。

2.3 合理轮作

与其它作物轮作2a以上。

2.4 消灭病株残体

耕翻将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层内, 消灭菌源。

2.5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全田喷药。常用药剂有甲霜灵、克露等加水喷雾2~3次, 间隔7~10d。

2.6 生物防治

可用3%多抗霉素可湿粉600倍液喷雾防治。

3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成虫、若虫危害, 多集中在豆株顶梢、嫩叶等幼嫩部分, 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 过早落叶, 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3.1 选种抗虫品种

积极选用抗蚜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3.2 化学防治

播种期防治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 播种前沟施, 用量75kg/hm2, 持效可达80d。用多福克种衣剂包衣, 在苗期对地下害虫有很好的效果, 并对蚜虫有一定的防效。也可用抗蚜威、啶虫脒等在于6月中下旬进行叶面喷施。

4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蛀入豆荚, 咬食豆粒危害, 被咬食的豆粒呈缺刻状, 豆荚内充满虫粪, 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

选用豆荚无绒毛, 组织致密的品种, 抗虫性较强。

4.2 远距离大区轮作

选择距离前茬豆地1000m以上地块轮作。

4.3 及时耙耕豆茬地

将脱荚入土的越冬幼虫埋入土壤深层, 同时伴随机械操作, 增加越冬幼虫的死亡率, 减轻下年危害。

4.4 化学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 公顷喷2.5%敌杀死乳油400m L, 或喷功夫、来福灵等。

4.5 敌敌畏熏蒸

在成虫盛发期, 用30cm长的玉米秸, 一端去皮后浸于80%敌敌畏原液中, 使其吸足, 一端插入大豆田垅台上, 每5垅一行, 每5m远一根。隔7d左右再熏蒸一次效果更好。

5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

大豆孢囊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 是由大豆孢囊线虫侵入大豆嫩根为害能引起死苗毁产的世界性病害。

防治方法:

5.1 选用抗病品种

大豆不同品种对孢囊线虫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并将大豆每100kg种子用八一农大35%多克福1500m L拌种, 能对孢囊线虫有趋避作用, 还可推迟第一代孢囊线虫的侵染, 减轻危害;

5.2 做好轮作

大豆禾本科作物实行5a以上的轮作, 或与麻类作物进行轮作, 如能实现水旱轮作, 防病效果更好。

5.3 增施底肥和种肥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苗期喷洒硼钼微肥, 可减轻大豆孢囊线虫危害。

5.4 药剂预防

对特重病地种施3%呋喃丹、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或种衣剂可控制主根孢囊量减少50%-90%, 增产30%-50%。

6 结语

篇9:大豆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1.1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在全国各地均较稳定,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越冬幼虫在7月中、下旬开始活动,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8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也是产卵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9月初入荚。幼虫蛀荚为害20~30天。

1.2 防治措施

防治大豆食心虫应农业、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

1.2.1 农业防治 选择无荚毛和荚毛弯曲,木质隔离层结构好,入荚死亡率高的大豆品种;实行合理轮作;秋翻耕耙,破坏食心虫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

1.2.2 药剂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及幼虫孵化盛期,用药剂防治。2.5%溴氰菊酯乳剂亩用量35~75g,加水1~2倍,在成虫活动盛期喷雾;防治刚孵化幼虫在成虫打团5~6天进行喷雾;每亩用8%敌敌畏乳油100~150g,可用2节长的高粱秆或玉米秆,一头去皮吸足药液,另一头插入豆田,每隔4垄插一垄,每5m插一根,在大豆封垄前防治。

1.2.3 生物防治 在成虫产卵盛期放赤眼蜂,每亩2~3万头;在幼虫临近脱荚前使用白僵菌防治,每kg菌剂加细土或草木灰9kg,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落地幼虫遇白僵菌发病死亡,白僵菌粉剂1.5kg/亩。

2.大豆蚜虫

2.1 发生规律 大豆蚜虫具有早期点片发生和后期蔓延速度快的特点。5月中下旬,大豆出苗后,迁飞进入豆田,开始为害幼苗,此时仅点片发生。6月下旬,大豆开花前,蚜虫便很快蔓延全田。7月中旬,大豆盛花期,如条件适宜,大豆蚜虫迅速繁殖并群集于植株顶叶及分枝的幼嫩茎叶上为害,从而造成蚜虫大发生。

篇10:大豆文献综述

摘要:大豆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作物,栽培利用已有5000年历史。大豆是靠群体生产来提高产量的作物,不同的种植密度通过影响大豆的株型、群体结构从而影响产量。通过合理化的大豆的种植密度,来调控大豆的产量构成因素对影响和发掘大豆产量潜力至关重要。在种植密度大时,大豆的个体所拥有的空间和营养面积小,个体生长细弱;种植密度小时,个体所拥有的光、气、水、肥份额大,个体长势健壮。目前,国内外研究正在探索窄行密植对大豆产量、品质、株型以及群体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以便应用到实际育种工作中,挖掘大豆产量潜力,从而选育出优良的大豆品种。关键词:大豆、窄行密植、株型、群体结构

植物群居在一起,在植物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共存的形式叫做植物群落。植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外貌,植物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还形成群落内部环境,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群落中的植物本身。

大豆的群体结构是指田间生长着的大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在空间的配置状态。单位面积上植株的多少对群体结构有直接的影响。植株少了,群体稀疏,叶面积指数小,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群体很难布满空间;植株太多,群体密集,叶面积指数过大,株间郁闭,单株开花数减少,影响产量。虽然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补偿、反馈和自动调节(叶片调位运动、叶片镶嵌),然而这种补偿是有限度的,要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

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于1967年开始研究密植半矮秆体系,其结果证实,减小行距可增加产量。黑龙江省在引进其体系基础上,形成了“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和平作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以上的增产的原因在于加大了种植密度,改变了田间配

[1]置,株距和行距更加接近,可使群体更好地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豆密植(窄行密植)的研究逐渐重视,研究其对于产量、品质、株型和群体结构的影响,以寻求在育种工作上有所突破。本研究以辽豆14为研究材料,研究辽豆14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株型变化规律、产量构成因素变化规律及群体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分析矮秆密植大豆群体结构与群体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探讨矮秆密植大豆的超高产株型及群体生理生态特性。这对合理栽培措施的运用及超高产育种指标的有效选择将具有意义。1.植株性状、理想株型与群体结构 1.1植株性状 1.1.1 株高

不同密度对株高有不同的要求,若密度小,植株可高大、粗壮、分枝多些;若密度大,植株则应相对矮些,且为主茎性,但不要太矮,因为植株过矮,其植株的主茎节数受到限制,单株结荚数难以提高。株高与结荚习性和生育期关系较密切,因此也受到地域的影响。株高

[2]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地区其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田保明(1989)在河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进行的试验则认为,株高对单株产量有正效应。株高与产量相关是有一定范围的。1.1.2 分枝数

分枝数的多少、分枝的长度及张开角度对株型的影响很大。根据分枝产量和主茎产量占整个单株产量的比率,把大豆品种分为主茎型、分枝型和均匀型。1.1.3 主茎节数

大豆为节上结实,所以提高主茎节数对于提高单株结荚数是至关重要的,梁红(2000)[3][4]指出主茎节数与单主株产量密切相关。郝欣先等(2000)通过育种实践和研究,明确认为创造每节结荚多、株结荚密为突破点,结合改造形态形状,提高转化系数等是提高大豆品种产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1.1.4 叶形

叶片是大豆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大豆产量主要来源于叶片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在密植条件下,相对于圆叶来说,窄叶光能截获量要多一些,有利于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并且窄叶与较多每荚粒数这一性状相关程度大。叶片的长*宽对于光能截获有很大影响。1.1.5 叶柄

叶柄长度和角度对于冠层的分布,建造良好的群体冠层结构,改善群体的受光条件,提高单叶光合速率至关重要。叶柄的状态,影响光能的截获,和光合作用。1.2 理想株型

[5]王金陵(1982)提出了“生态型育种原则”,率先在大豆育种上提出了株型育种。闵兴中、盖钧镒(1991)认为,大豆理想株型主要是指植株受光态势的茎、叶构成,还包括内

[6]在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分配等源、流、库的相应生理过程。董钻、张仁双(1993)根据辽宁省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水平,设计了株高130厘米以上,多节、分枝少而短、叶片上小下大、[7]单株呈塔形的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产株型。宋力平等(1994)认为,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机械化栽培条件下的大豆理想株型应当是:株高中等,节多,节密,少分枝,尖叶的亚有限结荚[8]习性类型。总之,在良好个体株型个体基础上,建造良好的群体冠层结构,改善群体的受光条件,提高单叶光合速率是大豆实现高产和超高产的条件之一。1.3 群体结构 1.3.1 冠层结构

董振国(1994)提出群体冠层结构性状可分为3类:(1)群体数量性状,包括群体的密度、高度和群体叶面积等;(2)群体几何性状,即叶倾角和叶方位角;(3)群体空间散布性状,[9]指群体中各器官(主要是叶片)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在不同生态区因其环境条件不同,获得的高产生理模式就有可能不同,即理想株型具有地域性。但不论在何种生态条件下,某一品种理想株型的群体结构应该是在适宜的密度下发育形成的群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群体内微生态环境,以有效提高群体的光合生理特性,最终使其产量潜力得以充分发挥。1.3.2 叶面积指数及叶片分布

许多研究己指出,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是决定光合产物的多少、衡量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叶面积指数过大、过小或猛升、陡降,均难获得高产。叶面指数相同的两个作物群体,若叶片在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不同,群体内光的分布不同,农田光能利用率也不同。当叶片均匀分布时,处于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农田光能利用率高。通过小叶的抬起、降落、扭转,叶面始终保持良好的受光态势,叶柄也能上下起落,左右扭转。叶片的调位运动使叶层镶嵌性良好是大豆群体的突出特征,叶层的镶嵌性一方面使各个叶片得以截获阳光,另一方面也使大豆群体各叶层的光照自上而下极度削弱。1.3.3 冠层结构与透光特性

在群体不同高度测定光强度,可以得到群体冠层内短波辐射的剖面分布图。每一高度的测定有些取自受光点,有些取自遮光点,求得平均值用I表示,用I/I。表示对光能截获的比率,即透光率。(I。为冠层顶部自然光照强度)。I/I。随各层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减小。植株上层叶片近于上束,下层叶片近于水平方向展出,这样单位叶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降低,而使较多叶片处在光补偿点以上状态,I比较大,在各层分布均衡,不致少数叶片在光补偿点以下,可以提高群体的光合效率。董钻等(1981)研究表明,大豆群体消光系数大,说明叶片遮光较严重,中部和下部叶片接受的光线少,这对于植株上、中、下部均能结荚的大豆来说[10]是很不利的。在冠层内的光线中,散射光的比率较大,而散射光对于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是有利的。所以,探讨高产大豆群体结构下的各层次辐射透过率及散射辐射透过率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有重要意义。2.窄行密植较新研究进展 周勋波等(2010)研究表明LAI随行距扩大、株距减少有下降趋势,光能利用率随行距加大有降低趋势,随行距变小PAR透射率降低、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上升。植株相对均匀分

[11]布可改善群体结构和增强光截获,进而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刘忠堂(2002),章建新,李劲松等(2007)研究表明大豆窄行密植主要是通过增加株间距,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性,有利于叶面积扩展、提高根干重和吸收能力,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生产潜力而实现增产的[12-13]。李生秀等(2005)通过不同密度和宽、窄行距配置试验认为, 大豆在保持合理群体密度下,适当扩大行距,缩短窄行行距(即窄行密植),有利于改善单株生育状况和后期通风透

[14]光条件,使大豆植株上、中、下始终处于良好的光合条件下,充分发挥后期单株生产力。李劲松等(2007)研究表明,缩小行距与增加密度均对大豆的株高、茎粗、始荚高度、分枝数、LAI、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根冠比等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大豆子粒产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行距的影响小于密度;不同密度有其适宜的株行距配置,在60.0万株

[15]/hm 密度下,20 cm行距较3O,40 cm行距有利于优化大豆群体结构,实现高产。于洪久(2009)认为合理的大豆群体结构是决定大豆产量的中心,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是调节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因此,从大豆群体的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的动态变化出发,研究大豆群体的光合性能,可以深入地揭示光合源与籽粒库的关系,从而为大豆优质高产提供适宜的光合生理[16]指标。张伟,张惠君,王海英等(2006)探讨了不同株行距对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减少,单株有效荚重降低,百粒重下降。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品

[17]种、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行距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篇11:大豆+玉米=牛肉

大豆含有约40%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可以与优质的动物蛋白质相媲美,而且不含胆固醇。用大豆蛋白可制成与动物肉色、香、味、形十分相似的食品,口感也可相差不多,这类制品有素鸡、素鸭等,所以人们常把大豆称为植物肉。

大豆中的脂肪,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及神经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大豆中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学家发现,大豆与其他食品科学搭配食用,更能提高营养保健价值。

大豆与玉米混食 将25%的大豆与75%的玉米混合在一起,磨成粉,用其熬成粥或制成各类食品,生物学价值就可提高到76%左右,几乎与牛肉媲美。

豆腐配海带 大豆含有的皂角苷能阻止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的产生,能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促进排碘。配吃海带就可以解决大豆促排碘的个问题。

篇12:大豆的购买合同

为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甲方生产需要,甲方委托乙方种植毛豆800亩,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现就有关种植收购事项,双方达成如下条款:

一、甲方责任

1、甲方提供种子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此款在毛豆收购完毕后按甲方实际购买价格扣回。

2、甲方全力为乙方做好栽种技术服务,包括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生物肥药的使用等,并提前就毛豆全程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生物肥药使用和采摘技术与乙方充分交流。

3、若由于甲方原因造成(如种子、栽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生物肥药使用所出现的问题)乙方的损失由甲方负全责。

4、按合同价格及时收购符合标准的毛豆。

5、按合同约定及时结算货款。

二、乙方责任

1、按甲方提供的种子、病虫害防治药及生物肥药,按有机标准进行种植,确保毛豆不出现农残,并及时填写种植记录。

2、不违规使用农药、肥料。

3、保证按甲方生产进度供应毛豆。但甲方不能因收购时间影响毛豆正常采摘。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式

1、质量标准:无农残,无虫蚀、无空壳,个头均匀、色泽鲜嫩;

2、运输、验收方式:

A 毛豆装运须用网袋,网袋由甲方提供。由乙方送货至甲方加山蔬菜基地验质过磅

,运输费及下车费由甲方负责;甲方所提供的网袋应最大限度的满足乙方采摘需要。

B 货到过磅,现场验质。

四、交货时间、价格及货款结算

1、交货时间:201 年 月(具体收购时间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

2、收购价格: 元/㎏

3、付款方式:收购完成后两个月付款。

五、违约责任

1、如甲方未及时收购合格毛豆,应全额赔偿乙方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如乙方未严格按甲方规定用药,造成毛豆农残超标,甲方有权停止收购乙方毛豆,并全额赔偿甲方损失。

2、种植过程中,乙方若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甲乙双方各承担一半。

六、其它

1、本合同一式两份,具同等法律效力,签字生效。

2、如有补充,应另行书面协议补充条款。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篇13: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一、大豆孢囊线虫

大豆孢囊线虫又称大豆黄萎病、火龙秧子, 是大豆生产中流行性、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它寄生于大豆根上, 直接危害根部。幼苗期植株受害生长迟缓, 子叶及真叶变黄, 重病苗停止生长, 最终死亡。被线虫寄生后, 植株矮小, 花芽簇生, 节间短缩, 开花期延迟, 不能结荚或结荚少, 叶片发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赤峰地区大豆孢囊线虫发生率较高, 主要由于大豆连作或气候土壤干旱导致。

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因为大豆包囊线虫是专性寄生物, 建立完善的轮作制度, 采取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谷子、亚麻、万寿菊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措施, 即可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2. 化学防治

对常年严重发病的地块, 可采用土壤药剂处理, 但化学杀线剂价格贵, 成本高, 用量大, 污染严重, 不宜轻易使用。一般多使用种衣剂防线虫的初侵染, 其主要杀线成分为克百威。目前市场上的BFA生物拌种剂和一些菌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第1代大豆孢囊线虫的侵染, 降低线虫的虫口数量。需要强调的是, 土壤的化学处理需要结合轮作措施, 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

二、蛴螬

蛴螬俗称蛭虫, 是金龟子的幼虫, 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该虫在赤峰地区发生比较普遍, 赤峰南部较重, 与气候有线性关系。蛴螬栖息在土壤中, 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 造成植物断根、断茎, 枯萎死亡, 农田缺苗、断垄严重。

1. 农业防治

结合中耕除草, 将土层内的幼虫挖出来杀死。

2. 化学防治

当田间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头时, 应开始防治。防治方法:1) 每公顷用3%克百威颗粒剂25~30千克, 结合播种施肥施于播种沟内。2) 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 进行种子包衣。

三、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危害大豆, 将茎基部咬断, 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 甚至毁种。

1. 农业防治

深翻灭卵, 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实行深翻, 将卵翻入15厘米以下土层中后, 其死亡率可达70%, 可大大降低越冬虫卵基数。

2. 化学防治

当田间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0.5头时, 开始防治。防治方法:1) 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千克、豆饼50千克、水50千克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 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 再与豆饼混拌均匀, 于傍晚撒在被害田, 每公顷用量15~20千克。2) 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 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 进行种子包衣。

四、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 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 轻者虫食率2%~5%, 重者在赤峰发生较普遍, 也是困扰农户的主要虫害之一。发生虫害后的豆粒被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造成豆粒性状差, 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1. 农业防治

(1) 轮作。大豆食心虫只危害大豆, 其越冬场所是豆田, 成虫飞翔能力很弱, 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公里以外种植大豆, 可降低虫食率90%左右。

(2) 深翻土壤。秋后及时进行秋翻, 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

(3) 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 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的豆荚上的卵少, 受害轻, 因而可选用无毛品种, 以减轻其危害。

2. 化学防治

在田间成虫盛发期, 连续3天累计100米双行蛾量达100头以上, 或平均100荚卵量达20粒时开始防治。防治方法: (1) 敌敌畏熏杀成虫。在8月5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 方法是将玉米芯分断成1厘米长的节段, 放入敌敌畏乳油中浸泡, 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芯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支上。 (2) 防治幼虫。于8月中旬每公顷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毫升, 或30%氰戊.马拉松乳油400毫升, 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毫升, 对水150~300千克喷雾一次即可。

五、害螨类

害螨类属蜱螨目叶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叶初呈黄白色斑点, 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 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萎。造成植株枯死, 减产严重。该虫在赤峰罕有出现, 但在农户扩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 原因可能与耕作措施相关。

1. 农业措施

在秋收后进行秋翻地。在晚秋、早春清理田园和路边枯枝落叶及杂草, 以消灭越冬虫源。

2. 化学防治

篇14: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大豆是一年生草本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营养丰富,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由于大豆在饮食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菜农们也把目光投向了大豆的栽培上。对于菜农们来讲,如何种植出优质高产大豆,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优质高产大豆的种植,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大豆栽培技术,也要懂得大豆的病害防治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保证大豆高产增收。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76-1

大豆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从比较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病害主要介绍了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和大豆根腐病。虫害主要介绍一下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和大豆根蛆。

1 大豆常见病害的防治

1.1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植株的叶片,有时也会侵染大豆的种子和幼苗,一般是侵害成株叶片为主。如果大豆种子带病,一旦发芽很可能会出现圆形褐色的斑点,这个斑点就是病斑的体现。所以在预防上要尽量的选用良种,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挑拣出有病害的种子,防患于未然,降低种子发病几率。

防治方法: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可以选用50%福美双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4公斤;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在发病初期或荚和易感病期喷药,尽量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80~100公斤喷雾。根据病情发展,间隔7~10天,共喷2~3次。

1.2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霜霉病对于大豆的侵害表现在豆粒和叶片上。

防治方法:预防上首先建议最好轮作,然后选用良种是第一步,最好是选用抗病品种,选好种子后还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的挑选,排除质量不好的种子和已经患病的种子。出苗后要注意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及时,可以有效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尽管选用了良种,还是建议要进行适当的药剂拌种,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常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公斤,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公斤,或8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公斤,对水喷雾。以上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防效良好。

1.3 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病害,吉林省、黑龙江省都时有发生,病害发生在潮湿或有积水的地块,发病面积不大,但危害性很大,可在大豆生育的任何阶段造成危害。如果不及时的防治,极容易造成大豆减产,轮作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 年以上轮作,对于寄主范围狭窄的疫霉根腐病,轮作防治效果很显著。

预防方法:预防上建议播种选用高质量种子,播种期可以适当晚一点,气候相对寒冷的地区更要适当的晚播。同时也要注意播种深度,建议不要超过5厘米。

药剂防治:可以选用含福美双等杀菌剂的种衣剂拌种,其用量与种子的比例为1∶50~1∶70。苗期喷施植物复合营养液,用大肥王100毫升/亩,或小叶敌50 毫升/亩,加抗大豆重迎茬剂100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也可以用火龙敌在大豆苗期叶面喷施可生根壮苗,间隔7~10天连喷2~3 次。

2 大豆虫害的防治

2.1 大豆蚜虫的防治

大豆蚜虫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害虫,危害大豆的嫩叶和嫩茎。大豆植株一旦受到侵害,就会变得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植株变得矮小,如果是在苗期发病,很有可能造成幼苗死亡,将直接造成大豆减产。所以大豆蚜虫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防治,以免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即可防治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也可喷粉,用1.5%乐果粉剂或1.5%灭好净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喷粉,每亩用量1.5~2公斤。

2.2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大豆食心虫也是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均有发生。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大豆荚内食塞上豆粒,也可寄生在野生大豆上。预防方法:可以种植早熟或叶毛较多的抗虫品种,后期注意田间管理。

药剂防治:可选用一定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与水勾对,通过田间喷雾的方式进行药剂防治。选用药剂时,禁用氧化乐果、甲拌磷、甲胺膦等高毒药剂。成虫产卵盛期,喷施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2.3 大豆根蛆的防治

也称大豆根潜蝇,大豆根蛆主要危害农作物的地下部分,大豆也不例外,它主要侵害大豆幼苗根部,造成根部腐烂,严重的就会造成大豆幼苗枯死,病害轻微的也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预防方法:农药处理种子,这是防治大豆根潜蝇的最有效措施。可用50%辛硫磷加多福合剂进行拌种,加辛硫磷0.15%~0.20%,加多福合剂0.3%,在室内地板上用喷雾器边喷边搅拌种子,拌均匀为止。

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即大豆放出第一片复叶前,子叶表面出现黄斑,目测田间出现成虫时,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也可用90%敌百虫700倍液喷洒,每公顷用药液750公斤左右。

参考文献

[1] 郑秀艳.大豆根腐病和灰斑病的危害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22).

上一篇:盘石中心学校初中部2017-2018年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顾好培训心得2:胥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