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论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豆栽培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介绍了蛟河市玉米大豆轮作模式、轮作条件下玉米大豆栽培技术要点以及轮作种植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玉米、大豆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玉米大豆;轮作;技术随着国家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黑土地保护耕作措施,以及振兴东北四省区大豆种植计划的落实,对种植大豆的各种优惠补贴逐渐加大,种植大豆的收益和种植玉米的收益差距不断缩小。

第一篇:大豆栽培技术论文

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

摘要: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当地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通过推广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促进大豆、玉米合理轮作,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了大豆单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效益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具有良好的大豆生产基础,而且种植面积较大,是农民创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当地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在提高大豆单产方面不断探索,提高单产来增加种植大豆的效益。推广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促进了大豆、玉米合理轮作模式,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了大豆单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種植的品种有黑农38、吉育47等。

1.2 种子处理

1.2.1 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破瓣、虫口、瘪粒、病斑粒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1.2.2 种子包衣处理 用大豆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药种比为1∶50,阴干后播种。

1.3 测土配方施肥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实际肥力,遵照“调氮、控磷、增钾”的原则,科学确定氮、磷、钾施肥标准,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做到均衡施肥。每公顷化肥使用纯量(公斤)N-P2O5-K2O=40-55-45,折合每公顷尿素40公斤、磷酸二铵120公斤、氯化钾75公斤。

1.4 大豆双行播种机播种

大豆单垄双行农艺农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是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中重要的栽培技术,农艺农机配套很关键,应用大豆双行播种机播种,种植效果较好。为了保证种植效果,全部应用大豆双行播种机播种。垄上双行机械等距点播,垄上双行行距10厘米,株距30厘米双株或15厘米单株,两行植株个体间呈“之”型,每公倾保苗22万株左右。

1.5 化学除草

应用化学除草,降低生产成本,消灭草荒地,保证大豆旺盛生长。

播后苗前每公顷用50%乙草胺2.5公斤/公顷,兑水450~500公斤封闭处理或每公顷用乙草胺2500毫升加广灭灵1500毫升兑水600公斤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处理。

1.6 大豆病虫害防治

用氰戊菊酯1500倍液喷雾等防治大豆蚜虫。在8月中旬,用速克毙等防治大豆食心虫,以提高大豆的品质。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增多,大豆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用70%甲霜灵8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1.7 大豆根外追肥

大豆花期和鼓粒期对大豆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公顷兑水450~750公斤,促进大豆生长。

2 技术推广的保证措施

2.1 开展科技培训,做好相应配套服务

要将大豆种植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纳入科技培训中,组织乡、村干部和市、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屯),做好大豆产业政策宣传、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在每年3月份备耕期间,对农民集中培训,培训方式是采取广播电视讲座、兴办专项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率达100%,不留死角,印发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传单,重点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要调备双行播种机、机械双行播种机等,确保物资、机械的服务到位。

2.2 抓好典型,增强示范带动效应

在各生产环节,及时召开大豆高产高效模式现场会,加强技术交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设立示范田,搞好示范展示,以加快此项综合配套技术的传播辐射进程。注重培育典型村、典型屯和典型户,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领和推动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的推广。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按照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种植,每公顷单产达到2850公斤,比常规种植每公顷单产达到2363公斤增产20.6%,按每公斤4.60元计算,每公顷新增产值2700元。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提高,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3.2 生态效益

通过种植大豆可以有效提升土地有机质含量的需要。大豆是养地茬,种植模式应是玉米、大豆轮作制,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延长土地使用寿命。

3.3 社会效益

大豆的进口量在逐年提高,豆制品的原料主要采用的是进口大豆,随着近年来转基因大豆进入了国内市场,造成了食品业的恐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大豆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加大国内大豆的市场份额。

作者简介:赵林红,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赵林红

第二篇:玉米大豆轮作栽培技术模式

摘要:本文介绍了蛟河市玉米大豆轮作模式、轮作条件下玉米大豆栽培技术要点以及轮作种植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玉米、大豆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玉米大豆;轮作;技术

随着国家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黑土地保护耕作措施,以及振兴东北四省区大豆种植计划的落实,对种植大豆的各种优惠补贴逐渐加大,种植大豆的收益和种植玉米的收益差距不断缩小。受利好政策的影响,蛟河市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回升,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大豆轮作栽培技术。

1 轮作模式

玉米对重茬不敏感,大豆对重茬和迎茬十分敏感,大豆重茬种植减产15%~35%,迎茬种植减产8%~20%。造成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很多,一是土壤病虫害加重,大豆根瘤菌减少,大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黄荚少,植株早衰;二是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大豆根际有害分泌物累积等导致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生产上必须严格掌握玉米—玉米—大豆三年以上合理轮作模式,实现轮作效益最大化。实施玉米大豆轮作栽培,发挥大豆固氮养地优势,对恢复土壤地力、保护黑土地、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积极意义。

2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品种要适区,不能越区种植;种子质量达到国审或省审二级以上种子标准。

2.2 整地

秋翻地是优良的农业耕作措施,通过秋翻地能够打破犁底层、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基数等。秋季作物收获后,大地封冻前进行秋翻地,翻地深度在30~35厘米,玉米大豆轮作期内保证秋翻地一次。

玉米拔节前,结合施肥进行田间深松培土,深松深度25厘米,提高田间保水和玉米抗倒伏能力,同时达到中耕除草的目的。

2.3 垄侧保护性耕作

没有进行秋翻地的年份,实行垄侧保护性耕作。保持传统垄作,玉米或大豆不进行灭茬,利用改进的犁铧(铧子宽度27~30厘米),进行半条垄起垄耕作,实施人工或玉米垄侧播种机精量播种。该技术可以做到深施肥、防止土壤风蚀水蚀、保肥保土保水、省工省时省能、增产增收增效等,是一项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措施。

2.4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测土化验数据,结合当地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配方施肥。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25~30吨,纯氮220~240公斤、纯磷80~90公斤、纯钾70~80公斤,应用玉米缓释肥或控释肥,进行底肥深施,确保肥效均衡持久释放,保证玉米全生育期对肥力的需求。

2.5 化学除草

轮作条件下,特别是大豆茬的上一年,玉米应用莠去津除草,要减半用量,而且一季用一次,避免莠去津大量残留对下茬大豆产生药害。每公顷用40%莠去津悬浮剂1500~1875克混合90%乙草胺乳油1800~2250毫升,兑水450~750公斤,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喷雾。

3 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3.1 选择种植高油大豆品种

国家规定高油大豆品种粗脂肪含量21.5%,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之和达到59%,可选择种植吉育47、吉育71、吉育406、绥农28等优质高油大豆品种。

3.2 种子处理

3.2.1 选种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去除病杂粒和破损粒,种子纯度达到98%、净度达到99%以上。

3.2.2 种子包衣处理 选择含有克百威7%以上、含有钼肥成分的大豆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防治大豆地下害虫,促进大豆出苗和植株健康生长。

3.3 整地施肥

播种前进行整地施肥,实行旋耕耙地,深松起垄,深度达到25厘米,整细整平土地。整地的同时,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20~25吨、化肥纯氮量27~30公斤、纯磷46~70公斤、纯钾40~50公斤。75%的化肥结合翻整地施入,施肥深度达到种下10~15厘米;剩余25%的化肥播种时作口肥施入,施肥深度在种下4~5厘米处,口肥、种肥不能同位,防止烧种烧苗。

3.4 适期播种

3.4.1 播种时期 一般5~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8℃~10℃开始播种,当地5月1日~10日播种结束。

3.4.2 播种方法 推广机械播种,60~65厘米垄距,垄上播种双行,双行行距8~10厘米,株距14~16厘米,每穴播种1粒,覆土3~5厘米,然后镇压保墒。

3.4.3 合理密植 每公顷保苗20~22万株以上,充分利用地力,保证个体生长优良,发挥群体增产优势。

3.5 化学除草

大豆和玉米轮作条件下,大豆化学除草要注意除草剂的选择,有些对后茬玉米有残留药害的除草剂不能用,比如:异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豆草灵、封锄)、咪唑乙烟酸(普施特、豆草特、豆施乐)等。

3.5.1 封闭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选择90%乙草胺与嗪草酮、2,4-D丁酯等药剂混用。

3.5.2 茎叶除草 在大豆苗后2~3叶期,杂草2~4叶期施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豆田,可以选用精禾草克、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大豆田,可以选用灭草松、氟磺胺草醚、克阔乐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的大豆田,可以选择上述两类除草剂混用。

3.6 中耕松土

大豆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中耕深度10~15厘米,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对大豆培土防止倒伏和进行除草等。

作者简介:周玉辉,本科学历,農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周玉辉,王志学

第三篇: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大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技术应用推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升密切相关,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通过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围绕重迎茬大豆的防治、大豆落英与落花防治、玉米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分析了大豆与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提升农作物种植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农业技术;大豆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与大豆是农业种植中2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栽培过程较复杂,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提升种植产量与质量,需要分析、探究、总结其中应用的栽培技术,提取最优质的栽培方法,从而加强农业劳动生产量与资源的产出量,突出农业推广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作用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农作物品质,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实际是利用先进信息科学技术,调整农作物种植和栽培形式,结合每一种作物的生长特点,科学制定栽培方法,保证作物健康茁壮生长。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功能有3种:其一,提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二,培训新型农民,保证农产品供给量;其三,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与生态稳定,实现农业持续、多功能的发展。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背景下,其保证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健康生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社会其他产业的发展。

2 大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1 大豆栽培技术

2.1.1 重迎茬大豆防治工作

其一,重迎茬的影响因素。重迎茬大豆的生理参数会在结荚期间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叶绿素会伴随着重茬年限的提升而下降,而重迎茬大豆相较于正茬大豆光合速率较低,呼吸速率较高。水分代谢方面,重迎茬大豆的蒸腾强度、大豆气孔阻力相较于正茬大豆要高。因此,大豆重迎茬代谢强度较小,其会降低大豆产量与质量;其二,重迎茬大豆的根部病害与防治途径。大豆根腐病的发病率大体趋势为重3年>重2年>重1年>迎茬>正茬[1]。期间可以推广的制剂包含以下几种:5%的甲拌磷与种肥融合下地,用于防治害虫;30%多克福种衣剂、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8%的甲多种衣剂、25%呋多种子处理剂,完成种子的包衣操作;使用福美双、多福合剂、多菌灵等杀菌剂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利用甲基硫环磷、甲基异硫磷、乙基硫环磷等有机磷类的农药进行拌种,用于防治苗期害虫和地下害虫。

2.1.2 花荚脱落问题防治

大豆花荚脱落问题较为常见,对大豆产量容易造成消极影响。而花荚脱落的主要因素是生长发育的比例失衡,导致植株生长生殖受抑制。同时,当作物的株间郁闭、枝叶繁茂时,被遮挡的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花少荚少,光合作用的养分不够,使得花荚脱落。因此需要在大豆种植中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及时灌水、保证养分的供应合理,使植株生长与营养生长相协调。若某地块出现大豆疯长状态,应施加三碘苯甲酸,药量为3~5 g/667 m2,超过此范围则使用效果不佳;利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量为3.5 g/667 m2,并兑水25~50 kg;采用机引喷雾器喷药量为3~4 g/667 m2,兑水15~40 kg,注意在药液配置过程中先溶解再稀释[2]。

2.2 玉米栽培技术

2.2.1 玉米选種

在种子购置完毕后,应测试其发芽率,标准值需大于90%。大部分农户一般会直接种植新买的种子,由于种子的大小不一,且包含病虫种子,会对之后的玉米产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玉米种植中,首先需要科学选择种子,在购买种子时,以饱满、粒大的种子最佳。此外,建议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通过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药剂的应用也应结合具体的虫害而确定。例如,经常出现玉米丝黑穗的区域,可以利用20%的萎锈灵药剂进行拌种,用药量是种子总量的1%;对于经常发生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区域,需使用0.3%的林丹粉进行拌种,或者通过ABT4号的生根粉1 g,使用95%的酒精溶解,接着兑水25 kg,喷洒在300~350 kg的种子堆中,边搅拌边喷洒,将药液均匀并充分地撒在种子上,并覆盖好塑料布,静置6 h即可开始播种。

2.2.2 田间管理

其一,肥料管理。玉米在栽培之前需要科学施肥,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确保种子的出芽率。当玉米完成发芽后,应观察植株的疏密度,若疏散则需要补苗,若密集则应除去弱苗,实现苗齐、苗全、苗壮。同时,需要科学追肥。在玉米发芽后,其生长速度很快,应结合玉米特点,施加磷、氮类的肥料,在完成施肥后及时灌溉,确保玉米的根须能够保持正常呼吸作用,在积水或雨天时,需要开深沟排放积水,优化土壤的通气情况。第1次施肥后,结合玉米生长情况完成肥料的二次施加,目的是为植株的秆部提供养分,因此建议使用复合肥。此外,需要为玉米补充微量元素,土壤微量元素的临界值为每1 kg土壤中包含0.6 mg有效锌、0.5 mg水溶性础、100 mg的易还原锰,这些微肥均具有优秀的增产效果。其中,使用微肥的方法包含浸种、根外喷施、基肥、拌种等方式。锌肥包含碳酸锌、氧化锌、硫酸锌等化学物质,借助基肥施加效果最佳,可施加硫酸锌1~1.5 g/667 m2,单独或者与有机肥结合进行播撒工作,且拌种时种子与硫酸锌的重量之比应控制在(150~250)∶1。

其二,除草剂的应用。首先,应选择玉米田专用的除草剂,对于第1次使用的试剂需要慎重使用,避免不良后果。如草甘磷,其对于杂草的灭菌型较强,若使用不当,会对玉米造成较大的伤害,若在苗期便喷洒在玉米叶片上,容易导致玉米出现红苗问题甚至枯死。其次,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充分掌握植株种植情况,部分除草剂虽然对玉米植株没有为害,但是会对作物产生消极影响,比如,2,4-D丁酯对于高粱、玉米、谷子能够在出苗4~5叶期完成施药工作,但大豆与棉花对于此类除草剂较为敏感,因此切勿在下风口和地势较低的位置施加此药剂。最后,应严格控制药剂的施加方法与浓度,在使用前了解除草剂的用药量,避免漏喷,在苗后喷洒时切勿喷到玉米果实上,避免对其产生消极影响。

2.2.3 病虫害防治

第一,大斑病。此病害在玉米产区分布较广,会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可以达到50%。因此,可以通过药剂保护、栽培管理、耐抗病品种实现综合管理。建议选择耐病品种与小斑病相结合的玉米杂交种,在玉米抽雄阶段,田间的病株率最高,此时开始喷药。例如施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喷洒50~60 kg/667 m2的药剂,每间隔7 d或10 d喷洒1次,共需要防治2~3次。

第二,纹枯病。防治手段包含4部分:首先,降低菌源。通过轮作方式,及时清除田间植株的病残体,在玉米的心叶期立即摘除病株下方2~4片叶片,以降低病菌源。其次,通过科学施加氮肥增、加钾肥磷肥,提升植株抗病性,科学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对低洼区域应实现开沟排水操作。再次,药剂拌种。在玉米种子播种之前,应先利用10.9%的苗安宁悬浮剂按照1∶(50~80)的比例拌种,接着堆闷4 h完成播种,以减少纹枯病的发病概率。最后,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在玉米抽雄阶段,施加5%的井冈霉素200 mL/667 m2。

第三,粗缩病。需要选取耐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并完成播种,同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如压缩478系、掖单21、农大108等,或杂交种掖单2号、掖单13号、西玉3号等高感类种植面积,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同时结合发病的概率,对于夏玉米防止麦苗套种、定期清除田间杂草、消除灰飞虱栖息场所、及时去除田间病株、完成科学施肥与浇水,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降低染病概率,提升玉米的抗病能力。在苗期应加强杀虫,重点在播种前与苗期对土地和杂草喷洒灰飞虱,在粗缩病初期可以选择1.5%的植病灵乳油与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进行综合防治[3]。

3 结论

农业技术与作物种植工作的开展密切相关,因此提升大豆与玉米栽培的产量与质量需要加強对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大豆重迎茬与落英落花的防治,优化玉米种植中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力度,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升级与改革,确保技术型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 ]李华明.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路径[J].南方农机,2019,

50(23):69.

[ 2 ] 毕雪.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大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

农家参谋,2019(21):19.

[ 3 ] 郑霞娟,牛景景.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大豆、玉米栽培技

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8(12):33.

作者:吕京华

上一篇:自然环境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地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