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德育

2024-05-04

校本德育(通用6篇)

篇1:校本德育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远安县茅坪场中心小学少先大队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实效、呈现新意?学校又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在我校“全纳教育”这一特色内涵发展目标的总领下,我们选择搭建一个校本德育课程的平台,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常规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辅导,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九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主题:爱,在我们心中闪光

课程建议:

各年级可以开展“珍爱生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习中学安全知识、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征集安全知识漫画、争当校园“安全小卫士”。普教同学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邀请特教同学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能达到增进友谊的效果。课程目标 :

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课程实施: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你能把他们一一都找出来吗?(建议,每4人一组进行调查)实践活动:

1.我是小小安全员,我来细心查隐患

2.苹果越分越少,创意越分越多(资料汇总,相互交流,寻求解决途径)

3.教师适当应到,视情况不同做些提示

4.说干就干(我们是这样去做的„„)

5.将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经历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做一张安全小报;用小品的形式为大家表演有关安全生产、安全用电、安全用气„„节目,利用班队会进行评比

十月:爱国主义活动月

主题:爱祖国,从行为规范做起

高段德育主题:学好本领,保卫祖国

课程建议:

围绕国防教育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活动

课程目标 :

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国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课程实施:

同学们,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你一定看了吧。阅兵仪式上战士们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还有那一队队整齐行进的战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可知道战士们为了那一刻所付出的艰辛吗?

实践活动:

1.观看录像《走进阅兵村》

大致内容:先进人物事迹故事、战士苦练基本功„„

2.“七嘴八舌”

看过以后同学之间交流感受,然后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3.“有感而发”

结合自己的观后感,每一位同学在班级内做一分钟发言,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

1.“说到做到”

将自己的发言稿贴在班级文化墙上,时刻警示自己,大家共同监督

(每一项活动都可以邀请特教小伙伴参与,处处体现全纳理念)

十一月:爱科学月

主题:快乐童年,健康成长

德育主题: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

课程建议:

可以围绕科技活动月活动,开展“绿色校园我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征集等活动,让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这样的环保理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培养他们爱校、护校、建校的积极热情。

课程目标 :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丰富体验,培养探索、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程实施:

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很难想象一个科技落后的民族将怎样屹立在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

实践活动:

1.“身临其境”

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科技馆。活动前期准备:分组,4人一组或者每4名普教同学带领1名特教小伙伴。器材准备:照相机、记录本、笔„„

2.“共同分享”

说说你对哪项作品印象最深?你觉得哪些装置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你觉得那些装置还可以做进一步改进?

3.“说干就干”

同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装置改进或者科技小发明;撰写科学小论文;动手,用科技美化校园,用科技改善生活„„

十二月:艺术活动月

主题:素质舞台,快乐成长

德育主题:有法保护,我们不再害怕。

课程建议:

可以围绕 “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积极开展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案例中明辨是非,掌握自护的本领,同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宣传。

课程目标 :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情。

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丰富体验,培养探索、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程实施:

说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吗?你一定还记得小时候玩的各种游戏吧?试想一下,如果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有人不遵守规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的游戏好玩吗?答案不言而喻,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事事都有规则的约束,当然,规则不仅仅是约束,有时候更是一种保障。不信你看„„

1.共同观看“普法系列宣传片”

大致内容:违法乱纪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危害展示各种案例(禁毒宣传片、妇女儿童保护法宣传片、社会治安条例)

2.小组内相互交流,谈谈感受

3.找找身边相关事

我们身边有类似事件发生吗?如果你遇到了你准备怎么办?

4.我来为他支个招

对于大家提出的突出案例放在班上共同讨论

5.我为普法出把力

小组成员共同演出一个普法宣传的节目

篇2:校本德育

杏田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德育校本课程)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为基础道德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支撑,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好主题德育活动,加强德育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扎实有效推进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心组织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社会和家庭大力开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教育。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以创建诚信校园为目标的诚信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加强创新精神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是大力实施关爱学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热线等方式和少年儿童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疏导、矫正,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良好的调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课题,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教育,采取富有成效的帮扶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关爱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拥有阳光心态,积极健康地学习和工作。帮扶贫困学生,把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救助同精神和心理上的关爱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精神上、心理上关心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人文校园。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努力在“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上下功夫,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的征集,通过校史、校情的教育,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的刊播,通过学校艺术节、运动会、演讲、征文等活动的组织开展,不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校人文精神。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报校刊评比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四是强化学校安全,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切实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坚决拒绝毒品、邪教进校园。

“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方案

为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增强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为树立典型,在全校学生中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增强校园活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将在本学期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探索贴近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高、大、空、远”的说教,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为此,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评选“校园之星”活动。即: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真正做到学生之间找差距、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人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

二、活动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引导全体学生寻找自身潜力,挖掘自身潜力;引导广大教师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榜样带动的作用,使同学们有进一步努力、前进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成长中的自信。通过评优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正面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全面发展。

三、活动口号: “ 今日校园小明星,明日社会大明星。”

四、理念:

“赏识、激励、关注。”赏识使人自信,激励使人进步。以赏识教育的态度来关注与重视每一个学生。

五、评选的对象:学校全体学生。

六、评选办法:

两月一次由全班学生根据评选条件进行自评,经班委认定后推荐2-3名候选人,候选人对照评选条件简要介绍事迹后(事迹不少于300字并举出实例),由全班投票表决,根据得票数多少且超过半数者才可确定为“班级之星”。由各班评选出1名票数最多的“班级之星”为“校园之星”。对于每次各班的“校园之星”学校将颁发奖状,学校将通过周会、广播室、橱窗“校园之星” 等途径进行宣传、报道,并推荐为期末“校园文明之星” 评选的候选人。

七、评选内容及标准:

1.勤学之星: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在学习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自主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进取,各科学习成绩优秀。

2.诚实守信之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不说大话,知错就改,讲信誉,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要向对方说明情况,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3.热爱劳动之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坚持搞好班级和卫生区卫生,值日认真负责。衣着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珍惜劳动成果的学生。

4.体育之星:热爱体育锻炼,在体育比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5.礼仪之星(文明之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对人有礼貌,主动问好,见面行礼,尊老爱幼,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举止文明,尊重他人,乐于助人,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6.奉献之星(爱心之星):乐于助人,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甘于奉献;

7.自强之星:不怕挫折,知难而进,自立自强,人格高尚;

8.快乐之星:个性开朗活泼,能给他人、集体带来无限快乐与活力的学生。

9.才艺之星:具有文艺、书法、美术等特长,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0.才干之星:有一定管理能力,认真负责的小干部。

11.孝顺之星:孝敬父母,关爱长辈,理解、体谅父母,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12.俭朴之星:生活简朴,不摆阔气,不讲吃穿,不乱花钱。

13.进步之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进步大的学生;

14.全面发展星:全面发展好学生。

八、注意事项及所交材料:

1、各班要实事求是,评选过程要充分发扬学生民主,对推荐名额宁缺勿滥。

2、“校园之星”事迹表各项目要填写完整、真实,贴好相片(一式两份)按政教处规定的时间上交。

附1:“班级之星”、“校园之星”自评表

附2: “校园之星”事迹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素质,作为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其他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教育。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学生中常见的如厌学、懒惰、说谎等现象,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其中大量的是心理问题,是因不具备良好心理品质而导致的。因而德育必须注重心理教育,需应用心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符合心理学的德育一定是失败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或多发期的年龄段是13至18岁。在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本世纪50年代,我国15岁以下的人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只有5%;70年代为7%;80年代已达到13%;进入90年代,中小学生中竟有15%左右的人存在心理障碍。

新华社最近报道:“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王极盛教授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对学习影响非常大。如,有的学生患有强迫症状,明知自己不该做的事也不由自主地去做;明知自己一道题已经做过,还是一次次去做或检查,这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严重的只能退学。

还有更严重的,仅今年2月份发生的就有:清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熊的事件;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小明因学习成绩不好,对其父和祖母的批评不满,在北京家中用铁锤将2人打伤致死;优秀美籍华裔基因科学家38岁的黄谷阳博士,当年高考,在上海23万考生中名列11,1986年赴美,用6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如今却在美杀人后自杀……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据调查,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父母百般满足物质需求,学生生活优越,逐渐养成贪图享乐、互相攀比心理。有的想不付出劳动就牟取暴利;有的甚至想一夜成为富翁。这些观念,使一部分同学追求享乐,缺乏责任感,不思进取,无心向学。

2.我校大部分家长忙于务农、外出打工、经商,无暇过问孩子学业,造成孩子生活上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很孤独,由于缺少家庭关心,结果有的学生学业不良、行为不端。

3.家庭变故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再婚,造成单亲家庭或被抛弃,这些孩子常表现出固执、多疑、情绪不稳,甚至孤僻、胆怯、沉默、悲观、怪癖等不良心理。

4.社会和一些家庭,片面注重升学率,容易造成偏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绪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校心理教育的思路

近年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只有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为此我校积极探索开展的心理教育工作的特点:

1.有组织

我校教科所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各部从德育处——年级组——班级教育小组都抓心理教育。我校所有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兼职心理教师,甚至家长、社会成功人士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2.有科研

我校的《小学生非主流文化现状与引导》,我校正积极申报市级课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探究》。

3.有培训

几年来,我校一直注重教师心理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选派德育骨干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校针对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了心理教育意识。

4.有目标

我校制定了以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心理教育目标体系: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与意识;能调节、控制自己,保持愉悦、平静的情绪;能承受挫折;能正确认识和适应环境并培养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促进智力正常发展,激发创造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会生活、会学习、会关心、会交往、会创造、会发展的人。

5.有途径

我校心理教育采取一般辅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采用心理辅导课、心理专题讲座,个别辅导采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和信箱。

三、对我校当前的心理教育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有助良好品德人格的形成,而且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健康心理的教师,也无法培养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所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班主任工作应与最新的心理学成果相结合,不符合心理学的德育一定没有实效。顺便提一下,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健康心理一般有六个特征:其一是智力正常,这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其二是情绪稳定,情感丰富,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其三是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其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其五是性格良好、有自制力;其六是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不乱猜疑等。每个班主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就会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

3.关注热点问题。哪些是热点?有专家调查统计中小学生的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三大方面的问题。几年来,我校师生咨询的问题大致有: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面对家庭矛盾、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如何面对荣誉、如何克服依恋心理、如何克服考试焦虑、如何提高注意力等。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并有的放矢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就会避免不该发生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问题多发期。

4.采用有效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有效形式?据调查:“有41.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建议各班要利用广播、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5.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6.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希望班级加强管理,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注意苗头,防患于未然。

篇3:校本德育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立了“琢玉”主题,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德育等方面。校长室负责“琢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2011年,编写了第一本《琢玉》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凸显铜小的琢玉特色,2014年,德育处集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智慧编写了《琢玉班会校本课程》。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 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 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 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 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 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篇4:校本德育

关 键 词 德育品牌;教师发展;德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4

教师是建设学校德育品牌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认同,没有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学校德育品牌将沦为一种应景的装饰。当前,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的重要性一再获得肯定。但是,不论是在研究还是实践层面上,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却呈现出“重功能轻态度”的工具理性倾向。这不仅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推进。在理论上厘清并证立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涵,在实践层面探索出有效的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的模式和方法,实乃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道德:学校教育实践的首要目的

随着知识体系的日益分化与学科化,教育所承担的道德传承功能逐渐边缘化。以至于道德从教育最高乃至唯一的目的,慢慢转变为众多目的之一,进而又被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分数的提高所遮蔽。与此同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中国文化所固有的教师文化观念正逐渐瓦解。然而,无论是探讨教育的基本观念,还是深究教师的专业理性,道德的基础性地位都理应重新得到重视。

(一)教育内涵:从分梳观到系统观

近代以来,对教育目的的认识逐渐被一种分梳的态度所主导。这与人们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关,也反映出教育基本观念的变化。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认为幼年阶段主要实施体育,少年阶段则主要通过音乐教育来涵养品格,而到了青年阶段则逐渐过渡到理性的训练上。可见,在人类智慧萌发的初期,以发展的自然序列来安排教育内容就成为人类文明的天然选择。不仅如此,思想家们又观察到,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此从横向的角度来切分人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学习内容。经由斯宾塞的理论,智育、德育和体育分立的观点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时至近代,随着教育日益制度化,这种“遵循自然”的原则逐渐偏离了本意。赫尔巴特学派把赫尔巴特关于学校工作过程的历时性分析,转化为对学校工作职能的同时性分析,主张同时实行管理、训育(训导)、教学和养护。借鉴前苏联教育理论,我国逐渐将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目标作为具体工作并委以专门的人员分别开展。[1]自此,教育内涵被分解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内涵的分离与对立,不仅肢解了教育工作,也使教育目的工作化。而德育也从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降格为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这不仅改变了德育的性质,也贬低了德育的地位。

然而,道德并不只是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从系统观的视角,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都必须符合道德的标准。一项活动如果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就很难被看作是教育,更遑论那些反道德的活动了。[2]以分梳的观点来理解教育内涵,使得我们在背离教育本意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这一基本观念不能得以澄清,那么包括德育品牌建设在内的各项学校德育活动都难以得到持续的改进。

(二)教师专业发展:从重知能到重德能

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开展了大量引介研究,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时至今日,教师发展活动的形式也从相对单一的“理智取向”扩展到“反思—实践取向”以及“生态取向”。然而,教师发展的内容却仍然限制在与教学知识、技能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基本教育观念以及教学道德维度上的发展。在研究层面上,聚焦于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研究仍然付诸阙如。而在实践层面上,德育历来仅仅被当作众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以至于各方在讨论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时,还会焦灼于究竟只指向德育工作者还是全体教师。[3]

然而,作为一个长期被遮蔽的话语,道德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专业性研究论域中的题中之义。哈格里弗斯(A.Hargreaves)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应包括技能、道德、政治和情绪四个维度,不能仅关注技术的维度,关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为教学工作需要考虑到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责任。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维度,即强调关心和公正地对待学习者的需要,因此,它要求教师考虑到每个决策可能的道德后果并具有道德承担。[4]而古德森(I.Goodson)则提出“原则的教师专业性”,力图从价值取向的高度来定位和分析教师专业性。[5]埃文斯(L.Evans)更是明确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功能性发展和态度性发展。功能性发展强调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态度性发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兼顾二者,不可偏废。[6]

这些主张无一不与我们对教育内涵的分析相呼应。但遗憾的是,实践中无论是职前还是在职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都只注重教师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教师如何道德地教,如何教得符合教育的标准。所幸近年来又重新认识到道德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这释放出教育回归本源的信号。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无疑应为实践中的学校德育发展助力,其立意在于对本校发展进行理性的分析,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在利益相关者协商的前提下,从教育基本观念中择取符合本校师生共同发展需要的具体价值,组织和开展学校各项活动。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根本动力,就在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开发和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就要把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起点,并据此组织学习内容。围绕着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教师德育能力应包括如下内容。

nlc202309091043

(一)专业伦理知识

增加和丰富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之一。没有基本的伦理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就会缺少分析道德议题的工具。[7]了解诸如功利主义、义务论、关怀伦理等基本伦理主张,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伦理学专家,而在于为其理解和解决教育中内嵌的道德复杂问题提供理智工具。因此,伦理知识的增加应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而提供给广大教师。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人们之所以做错事是因为不知道这是错的。相应地,想要践行美德,就需要了解美德的真正含义,由此开启了从理性角度诠释道德的理论路径。所以,让教育者掌握“何为善”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丰富,更是为了使他们熟悉不同的道德论证的方法,是提升道德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该做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证立自己的行动。而在德育品牌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对学校所选择育人价值的内涵及体系有清晰、专业和系统的把握。

(二)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要切实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需要从重视教师德性转为赋权赋能予教师。长期以来,重师德都是我国教师文化的重要基因,以致于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学生品德的发展建基于教师品性完善的前提之上。在价值体系单一的传统社会,这一观念有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信念的基础,也确实发挥了型塑和维系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在价值多元、社会开放的今天,单方面地强调教师德性只会给教师道德负担,使他们更倾向于在育人过程中选择不作为以求自保。为此,帮助教师掌握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显得在尤为重要。

赋教师以德能,首先应帮助教师知晓不同阶段的学生在道德学习上的规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需要通晓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内容,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恰当地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关联,促进学习的发生。道德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事实上,包括道德发展理论、道德移情理论在内的各种道德心理学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帮助教师了解本校学生在道德成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其表现,有助于他们将德育品牌的的价值内涵融进与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

其次,从学校德育品牌的视角,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还在于找到本学科与德育品牌建设的结合点。在进行德育品牌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关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道德维度,帮助教师突破狭隘的学科教学意识。同时,也可将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过程的育人能力。

(三)教育基本观念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建,本身就是凝聚利益相关方教育信念的过程。实际上,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高尚美德,其教育基本观念对于形成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透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的选择,来发挥教学对学生道德品性发展的作用。[8]学校在打造德育品牌的过程中,应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在明确“道德是教育最高且唯一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将学校所择选德育品牌的价值内涵逐步纳入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体系中。

然而,由于教师长期埋头于繁琐日常教学活动中,缺少自我审视的机会,这使得大量教育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发挥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制度化的程度不断增强,使人们更为看重既定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与德育相关的教育目的又相对抽象,难以细化为具体的教育工作。[12]这就造成了目标易定,目的难求的局面。而市场化管理方式以及绩效评价机制的“推波助澜”,使我们在偏离教育本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欲使德育的功能得以彰显,需要教育实践者重新审视自己所秉持的教育目的观。要进一步厘清教育活动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以及这些追求何以成立,能否从历史和现实中确立其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者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这一普遍的价值追求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生活发生关联。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理性审思的过程,零散的、杂乱的、流动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目的观的整合之下才会得以重构,从而具有教育的意义。

三、校本教师德育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的学习往往与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紧密联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发生的。而区别于一般性的学科教学,道德教育内嵌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而辅以相应的发展方式。

(一)讲座:储备基本伦理知识

学校德育品牌的创设,需要丰富学校共同体的伦理知识。尽管仅仅依靠道德常识,普通人即可过上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但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当对基础的伦理理论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对于涉及新知的系统性学习,讲座是较为高效的普及方式,在初期阶段,可以通过宣讲的方式,使教师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接触并熟悉基本的道德理论。尤其是聚焦于学校择选的德育价值的系统诠释,对于整合教师群体的认识会有很好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锻炼专业道德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是以案例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案例可能与某个具体事件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问题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判断来解决当前的问题。[10]对于教师这一实践群体来说,其加工和重组实践经验的方式同样是以事件为单位。鉴于道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弥散性,以及道德观念在表达语言上的匮乏,因而,案例就成为呈现伦理知识、提升道德思维的最佳工具。

(三)观摩—实操:提升实践能力

区别于知识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需要通过观摩和反复的操练才能习得。当教师对校本德育品牌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前提性知识之后,就可以采取情景实操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德育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编写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德育品牌设计和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这些都能够让教师通过解决实践问题来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nlc202309091043

(四)研究:自主性发展

事实上,教师在参与德育品牌创设的过程中也一定作出了理智的投入,只不过这往往是个体性的。因此,学校还应当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整合个体教师所具有的零散的经验。针对具有特殊性的德育问题展开专门研究,能不断突破经验性的局限,积累更具科学性的德育知识和素养,从而使学校德育更加科学和有效。同时,通过这种行动研究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将分散的知识建构为共享的知识,形成学校共同体文化。这种共同研究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养成,会在根本上赋予教师变革的意识和权能,使他们能够自愿自主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改进行动中。[11]

在德育品牌创设过程中强调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性作用,不在于管控教师,而在于赋权教师。对学校德育品牌的选择和创立,要以本校教师文化固有的特征为原点,尊重教师已有的经验和能动性。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德育品牌的建设,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更取决于他们本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以怎样的自觉来履行职责。而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不仅同职业教育与训练相关,更取决于社会分工中教师职业地位与声望,以及学校当局如何尊重教师并发挥教师主动性、释放其创造潜力。[12]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

[2][8]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和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2):63-71.

[3]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9-42.

[4] Hargreaves A.Development and desir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C] In T. R. Guskey & M. Huberman (E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5.

[5] Goodson I.Principled Professionalism[C]. In A. L. Hargreaves, Leslie N. K (Eds.), Open File: Professionalism in Teaching Prospects: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00, 30(2):181-188.

[6] Evans L.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8, 56(1), 20-38.

[7] Soltis J F.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3):2-4.

[9]王建军.学校德育重建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德育.2008(6):25-27.

[10]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

[11]Mockler N.Transforming Teachers:New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ism[J].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 2005,31(4).733-746.

[12]陈桂生.“师资文化”研究旨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173-1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篇5:校本德育课程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时政课,校班会,学科渗透;

2、专题课程:请名师、专家讲座;

3、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

4、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月、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会活动等;

5、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五、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2、行为养成教育

3、道德品质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社会实践教育

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2、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行统一原则;

3、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坚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5、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坚持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7、坚持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

七、各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一)初一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1)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工作;

2)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 4)进行“五爱”教育、爱校教育、爱家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教育; 5)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教育,6)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2、初一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⑷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2)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 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

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优良传统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 ⑶安全意识教育; 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

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⑹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进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中有关对元认知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⑶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⑸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二)初二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初一年级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 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 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 ⑵具有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 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继续加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

⑶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与意识的教育; ⑷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⑸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习与基本国情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从孝亲敬老到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教育; ⑶保护环境意识与参与环保行动的教育; ⑷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

⑸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⑹爱惜粮食的习惯养成教育;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教育;⑻艰苦奋斗传统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⑵关心心理成长历程,自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进一步了解“元认知”,并把它运用到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中;

⑷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正确理解父母亲的关爱,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⑸为人正直,诚实谦虚,发奋进取,戒骄戒躁,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初三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

⑷由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⑸有积极要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意识。2)道德行为目标 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⑵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 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⑸有自觉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进一步养成与巩固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具有较稳定健康的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情趣等在内的内在性格; ⑶基本形成较稳定的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同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⑷初步具有用正确的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的教育; ⑵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 ⑷国情、家乡情、校情和发展前景与爱校、爱家乡、爱国的教育;

⑸共青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与青年进步成长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的知识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

⑴进一步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五爱”与“五心”教育; 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⑷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优良传统的再教育; ⑸谦虚、诚实,诚恳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⑵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初三的正确学习复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与教育;

⑷进一步进行良好的品质养成的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⑸正确判断是非能力的培养与教育。4)毕业教育

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教育; 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篇6: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德育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育德能力,更新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理念,探索学校自主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制定我校德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

挖掘校本资源,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困惑问题为培训教材,在学习、探讨、反思、提升中,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特色。1.通过校本培训使学校管理者和整个德育工作队伍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2.促进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丰富德育活动载体,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提高我校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预见、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教师具备育人工作敏锐、智慧的特质。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品质的发展。

三、培训时间安排

原则上为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全体教职工参与,分析讨论相关教师参与,为期一个学期。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

通过对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教育创新”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推荐书目、杂志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育人理念与时俱进。——个人自学 2.探索德育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育德能力:

通过创造分享和引领的平台,教师从不同的德育工作角度交流日常工作中的成功育人经验,以点带面,使更多教师在学习和借鉴中思考、解决自己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师讲坛

第一讲:新生入学教育 主讲人:李子明

第二讲: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班集体初探 主讲人:张义文

第三讲:女生有效管理 主讲人:仲卫娥

第四讲:青春挫折综合症个案辅导 主讲人:张金涛

第五讲:让艺术浸润学生心灵 主讲人:王欣

第六讲:值班管理中的严与爱 主讲人:王萍 3.挖掘学校资源,开展案例分析:

紧密结合教师的德育工作实际,汇编教师在教育、值班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集,以“问题”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为中心,开展案例分析研讨,通过问题再现进行问题再处理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育人工作水平。

——头脑风暴

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以讲座学习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专家讲座

五、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

2、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具体检查指导各阶段培训工作。

3、德育处具体负责对各阶段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有检查、有记录,有考评。莒南县第三小学

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班主任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适合我校教育发展需求的班主任队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校本、全员参与、自主研修、专家引领、专题培训、反思交流”的培训原则,以全面提高班主任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育人水平。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学校主要树立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理念,采取由点到面的操作模式来安排本次班主任培训。通过选派部分班主任代表,集中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类班主任培训,然后再由这部分班主任层层推进、链条式、分级部对其他班主任进行培训。并且要选在合适的时间请部分专家来校作报告,现场指导。同时还要发动班主任自学培训读本,并且不定时组织学习交流会,让班主任在交流会中找出缺陷,便于弥补不足。通过本次培训使班主任能够认真思考和分析当前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班主任老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基本理论与岗位技能、教育理念与德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的目的,以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利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时间,从三个层面打造适应我校教育发展需求的班主任队伍。

1、扎实推进“管理教干提高工程”。通过学习与提高,力求我校的德育管理干部成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于管理,善于创新,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前瞻办学理念的干部。

2、大力深化“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学校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如:举办讲座、观摩活动,让他们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学校管理者善,让他们更有名气。同时通过校本培训,发挥名班主任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培训,力求更多班主任成为职业道德高尚、乐于奉献、善于管理的专家型、科研型教师。

3、积极实施“班主任队伍的青蓝工程”。通过“拜师结对”活动使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三、培训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

(1)开学前用三天时间对新接班的和接起始年级的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领学《学生指南》等。

(2)选派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区级培训后再培训青年班主任。(3)坚持走出请进的制度;选派优秀班主任到名校学习,来校后做报告影响带动其他班主任。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德育工作者的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

(2)学校聘请了一名法律顾问请其到校作校园伤害事故处理的报告,并常年作为的班主任的法律咨询。

(3)定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并推广。

(4)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校本管理经验推广学习。

3、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活动。(1)坚持班主任每周一次例会制和周二班会制,全体和分年级形式多样

(2)开展样板班级评选活动,评出管理样板班级,供其他学生观摩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3)量化管理一天一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都是书面形式)

4、灵活机动的原则:启动学习《班主任培训读本》活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要求每次有学习笔记、心得,每个专题都要过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

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及其它有关文件、法规。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6课时

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9课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6课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6课时

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3课时。2.学校聘请专家做理论指导报告和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 3.组织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等(本校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主题活动观摩、班主任沙龙和参加区级岗位培训的教师心得交流)。4.校外实践活动和参观学习并将外出参观(班主任)、学习,写出心得体会汇集成册。

5、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引导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和案例分析,写好学生的评语。

6、优秀班主任评选

五、培训的措施

1、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对班主任的管理,切实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继续完善组织好“班主任节”。做好新形势下的“名班主任”的评选工作。篇二:德育校本培训计划2015 芳山镇中心小学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育德能力,更新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理念,探索学校自主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制定我校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挖掘校本资源,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困惑问题为培训教材,在学习、探讨、反思、提升中,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特色。1.通过校本培训使学校管理者和整个德育工作队伍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基 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2.促进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丰富德育活动载体,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提高我校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预见、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 养教师具备育人工作敏锐、智慧的特质。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品质的发展。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通过对教育名家,如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教育论著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育人理念与时俱进。2.探索德育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育德能力:通过创造分享和引领的平台,教师从不同的德育工作角度交流日常工作中的成功育人经验,以点带面,使更

多教师在学习和借鉴中思考、解决自己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3.挖掘学校资源,开展案例分析: 紧密结合教师的德育工作实际,征集教师在教育、值班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以“问题”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为中心,开展案例分析研讨,通过问题再现进行问题再处理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育人工作水平。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以讲座学习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教师的爱、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班集体关系、陶行知教育篇等四个专题模块。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2.教师的爱。

3.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班集体关系 4.陶行知教育篇。

四、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2.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具体检查指导各阶段培训工作。3.德育处具体负责对各阶段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有检查、有记录,有考 评。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2014—2015年第二学期)

芳山镇中心小学

2015.2.28篇三:临港一中2014学年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临港一中2014学年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育德能力,更新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理念,探索学校自主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制定我校德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

挖掘校本资源,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困惑问题为培训教材,在学习、探讨、反思、提升中,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特色。1.通过校本培训使学校管理者和整个德育工作队伍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2.促进校本德育课程研究,丰富德育活动载体,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提高我校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预见、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教师具备育人工作敏锐、智慧的特质。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品质的发展。

三、培训时间安排

原则上为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全体教职工参与,分析讨论相关教师参与,为期一个学期。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

通过对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教育创新”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推荐书目、杂志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育人理念与时俱进。——个人自学

2.探索德育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育德能力:

通过创造分享和引领的平台,教师从不同的德育工作角度交流日常工作中的成功育人经验,以点带面,使更多教师在学习和借鉴中思考、解决自己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讲坛

第一讲:新生入学教育 主讲人:王和仁

第二讲: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班集体初探 主讲人:瞿 晓

第三讲:女生有效管理 主讲人:郇玉刚

第四讲:青春挫折综合症个案辅导 主讲人:郇玉刚

第五讲:让艺术浸润学生心灵 主讲人:孙运金

第六讲:值班管理中的严与爱 主讲人:孙运金 3.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案例分析:

紧密结合教师的德育工作实际,汇编教师在教育、值班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集,以“问题”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为中心,开展案例分析研讨,通过问题再现进行问题再处理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育人工作水平。

——头脑风暴

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以讲座学习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专家讲座

五、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

2、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具体检查指导各阶段培训工作。

3、德育处具体负责对各阶段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有检查、有记录,有考评。临港一中

2014年3月

附件一:

班主任培训活动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一月份:

1、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2、组织骨干班主任参加首期县级班主任培训

二月份:

1、假期自学 《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一

2、骨干班主任学习经验介绍

3、制定“班主任队伍的青蓝工程”计划

三月份:

1、《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一过关测试

2、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3、班务工作计划展评,召开免检班级班主任调度会,如何提高自习课效率主题班会观摩

四月份:

1、组织筹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暨校本研训现场推进会

2、《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二学习与测试

3、班主任经验交流与文集汇编

五月份:

1、观看国家级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录像

2、组织一批骨干及新秀班主任外出学习

六月份:

1、举办“读班级管理经典著作,争做专家型班主任”演讲比赛。

2、举办骨干班主任座谈会

3、《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三学习与过关测试

七月份:

1、组织“班主任节”活动

2、邀请专家来我校作报告

3、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

八月份:

1、参加班主任培训活动。

2、举办新班主任岗前培训班。

九月份:

1、召开优秀班主任座谈会

2、表彰奖励“青蓝工程”贡献突出者

2、《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四学习与过关测试 十月份:

1、邀请专家作报告。

2、组织班会观摩

3、组织参加班主任各类培训(外出学习)

十一月份:

1、组织优秀班主任交流会

2、组织班主任管理经验论坛

3、《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五、六学习与过关测试 十二月份:

1、班主任工作问卷调查

2、年终总结表彰篇四:山脚小学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山脚小学德育校本培训计划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班主任的岗位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们明确新时期师德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工作艺术水平,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培训对象:全体教师,特别是我校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四、培训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本学年我们将在制度建设方面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工作合作制,本学期开始,各班配好副班主任(数学教师),并明确副班主任与班主任共同合作开展管理。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有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包干区卫生工作等。分工明确但又不分家,考核捆绑在一块。

导师制,正副班主任之间,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担任导师,指导年轻班主任开展日常工作,以老带新,老手带新手,使班主任队伍力量不断壮大。

达标培训制,加强对新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及达标验收与考核,考核主要听课、观摩主题班会或队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加速年轻班主任的成长。

常规考核制,加强平时工作过程与工作质量的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适当拉开奖金差距,实行“下有底线、嘉奖为主”的考评策略。

评优评职制,通过评选育人之星、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素质教育先行班级等手段,弘扬先进,树立榜样。2.加强理论学习。本学年将重点学习这些内容:《新时期师德修养》 《班主任工作》等 3.加强科研探究。在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将要求他们积极进行教科研实践探索和研究,围绕德育课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规律,创出特色,从而更好地解决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将在期末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及论文评比,以教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使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充满生命力,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上一篇:离散数学第三章作业下一篇: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