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2024-05-24

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冷与热教学反思

冷与热是学生的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和研究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并能识读温度计的刻度,能把温度计上的数字和物体的冷热联系起来,并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在讲解之前,我出示3杯冷热程度不同的杯子,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凸显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同时,设计了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学生触摸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后,感受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差异,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只知道冷热而不知道具体的温度有多高,引出温度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一年中冬冷夏热温度不同,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在教学中为了一槌定音的给学生留下正确的深刻的印象,利用醒目的板书.实验以及语言上的强调突出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单位等物理知识.,从而落实教学大纲.让学生自动回答同样的环境下摸石头和木头的感觉哪一个比较冷,让学生了解温度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我们的感觉有时并不准确,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如何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这是我以后都需要注意的,而且读数时总有部分同学总把和前面所学的长度测量的读数要求混淆,认为也必须估读,这点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教学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我认真践行了我们课题的核心理念,力求做到“以生为本,让‘活动’引领自主的地理学堂”。以“活动”栏目为载体,给学生提了供充足的自我学习与探究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去努力贴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猜谜语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天气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在总结天气的概念时,先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再回忆昨天的天气,描述近几天来的天气状况。并且和气候作比较,掌握天气多变性的特点。在讲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能感受到的生活受到天气影响的事例。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言。在学习天气预报的知识时,布置了“挑战记忆力”和“学做天气预报员”等学生活动和“不同天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等课堂练习活动,在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让“活动”内容引领教学、引领课堂。在讲“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问题时,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阅读课本51页以及图3.7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图。回答多媒体上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气环境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并且利用最近比较热门的极端天气现象的产生和影响来说明,人类不应该再无所顾忌的开发和污染,寻求绿色发展的道路,减少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已迫在眉睫。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生打开思路,回答了各种环保做法,和比较实际,可操作的节能减排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也是地理学科所要探讨的一部分,学习和了解地理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和谐相处。

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活动”内容为主线,让活动内容与正文教学融为一体,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训练了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巩固重点,力求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践行我们课题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探索“以活动引领初中地理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各方面都要体现“活动课文”的引领作用,使课堂通过地理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第三单元振动与声音单元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音叉、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

反思之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反思之四: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篇2: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第一课。

也是刚刚接触科学学科的孩子们正式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一课。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 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关资料。

结合练习册,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很多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补充了他们的知识面。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今天,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

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

利用班班通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能够看到更多,了解的更多。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篇3: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方法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知识为教学线索与基础,教学需要以教科书作为蓝本,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与利用好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素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一线,不少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从教科书中寻找相应的科学方法并加以合理利用却无从下手。笔者尝试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为例予以探讨。

一、科学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高中物理中涉及科学方法主要有:理想化方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等效变换法、对称法、模拟法、转化法、类比法、作图法等。上述各种科学方法的定义参见相关的文献,此处不再赘述。挖掘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致阅读教科书,依据各类科学方法的定义将内隐的科学方法进行显化性地识别与判断。下面以《电场强度》一节为例,探讨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

1. 转化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较为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电场强度》一节中利用试探电荷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实际上就隐含了“转化法”的思想。电场的性质是抽象的,用来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也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利用转化法,通过放置试探电荷,其电场力及其电荷量都是可测量的,用这两个可测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征电场的强弱,这里正是转化法灵活应用的体现。

笔者建议,教学时可以先抛出问题: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研究电场?而后引入转化法的观念:物理学上有一种方法称为转化法,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或者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地测量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物理量,此处我们就引入一个试探电荷。接着进一步抛出问题:大家想想,对于试探电荷,什么物理量是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猜想与研究。在完成探究得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公式后,再次拓展与升华这种转化法的方法:此处我们用到的转化法,在不少地方都会用到,比如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测量位移和时间,再比如要证明抽象的大气压强的存在,就转化为可视化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等,都是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或抽象的现象,转化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或直观的现象。由此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中领悟方法的普适性价值。

2. 控制变量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最为常见的,也最为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方法,即在研究多个物理量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而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从而简化为研究多个单一物理量对某一个物理量影响的问题。在《电场强度》一节中,探究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电量关系的实验便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在导体A的电场中,先控制位置不变,用不同的电荷量,比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再控制电荷量不变,将同一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比较所受到的电场力,从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关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由于初中考试中凡涉及实验方法的试题,基本上都填答控制变量法,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一提到研究方法学生基本上异口同声回答控制变量法,至于其他方法则不太了解,甚至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建议,在高中阶段涉及控制变量法使用的实验中,除了点拨该方法外,也需要提醒学生:物理科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控制变量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方法比如理想化方法、转化法等同样重要,由此转变学生错误的方法论认识。

3. 比值定义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属性的,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比如物质密度、电阻、场强、磁通密度、电势差等。

《电场强度》一节在电场强度的定义旁边,专门注释了“比值定义法”五个字,并在本节末尾资料活页中,具体阐释了比值定义法,还列举了初中学过的密度、电阻,进而类比该节提到的新物理量电场强度。在适当的位置将科学方法进行阐释是新课改各套教科书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去记忆比值定义法的定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知识内容纯粹讲科学方法,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科学方法的价值,体味思想方法指导的魅力。

4. 理想化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理想化方法就是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条件,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大脑中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或相互联系。理想化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建立理想模型和进行理想实验。

《电场强度》教科书中应用了理想化方法的内容,是计算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时隐含了点电荷本身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本身的尺寸,以至于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粤教版教科书在《电场强度》一节的讨论与交流环节中,专门提出问题:公式E=F/q与公式E=kQ/r2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场强度,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回忆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再次体会理想化方法的应用。此处同样可以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回忆各种已经学过的理想模型,如质点、光滑平面、细绳、点光源、平面镜等。

5. 模拟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模拟法是以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研究物质或事物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法。在探求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自然奥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测量的情况,这时可人为地制造一个类似于被研究的对象或者运动过程的模型来进行实验。例如,被研究的对象非常庞大或非常微小 (巨大的原子能反应堆、同步辐射加速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 、非常危险 (地震、火山爆发、发射原子弹或氢弹) ,或者研究对象变化非常缓慢 (天体的演变、地球的进化) 时,模拟法可以在这些研究中得到应用。

具体到《电场强度》一节,粤教版教科书在阐释电场线时指出,电场线的形状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把奎宁的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中,加上电场,微屑就会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这种用其他可视化的物体来替代模拟与显化较难观察的现象与过程,正体现了“模拟法”使用的巧妙。教学中在展示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见的蓖麻油中的这些线,是不是就是真实的电场线?大家能否说说这里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既提醒学生模拟现象不可替代真实现象,又促使学生思考现象背后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数学模型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研究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既包括公式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也包括用几何方法描述规律。《电场强度》一节中,电场的叠加,正是利用了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种几何方法来研究电场合成的规律。

数学模型方法作为一种形式化的认识手段和方法,在物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体现。在《电场强度》关于电场叠加的教学中,在讲解完具体操作方法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快捷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势,也可以提及中国古代由于缺乏数学符号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发展滞后的教训,并指出前沿理论物理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提醒学生要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结束语

本文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内容为例,探讨了教科书中涉及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可以看到,单纯是一节内容,便包括了转化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理想化方法、模拟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等六种常见的科学方法,方法的点拨与适当的显化,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思维,从具体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新飞跃。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工程,有待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材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拓展

本人一直探索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现以广东地区正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为例,挖掘出教材的特点,就如何在教学中科学有效使用粤教版物理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表以下几点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利用教材图文并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合为一体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翻开粤教版物理教材,到处都可以看到精美、形象的彩图。就如:翻开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的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学生就会被形象精美的彩图吸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认识形变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归纳出物体的各种形变类型。图文并茂是粤教版物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就连例题也配有形象的彩图加以分析,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与物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好教材这一特色,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看书学习,并结合彩图的介绍和分析,自主思考,就能自己掌握好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粤教版物理教材有一明显特点:注重安排了学生探究性实验,将以前的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例如教材必修一就至少有18个探究性实验。若老师能利用好这些探究性实验,精心组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动脑思考,亲自动手操作、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全过程,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例如:讲《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一节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探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用电磁打点记时器记录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情况。

2、然后要求他们选出一条第1、2点两点之间约有2mm的纸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

3、并借助数学方法得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在某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与该过程中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关系,并推导出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上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测量,学生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成了知识探究的主人,积极参与,真正体会到进行知识探究的全过程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逻辑推理能力,又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加强讨论与交流,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物理教材中的“讨论与交流”,促使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老师相互交流。教材陈述完一个知识点,或在实验内容后面,或在例题后,就会用与正文有所区别的小五号的宋体字提出几个小问题,提供给学生讨论。例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节,为巩固知识举出有一例题,教材对例题作了详细的分解后,还安排了如下两个“讨论与交流”的问题:

1.还有其他方法解这道题吗?哪一种解法最简便?与同学交流一下。

2.如果以该快艇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解答过程会不会只是上述解答过程的简单重复呢?说明理由。

教师若能积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1进行思考讨论,学生会再次开动脑筋思考解题的其他方法,从而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积极思考,一定能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与比较,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方法。“讨论与交流”的问题2是改变题目中的条件,创设不同的运动情景,实质是起到一题多变的效果,开阔眼界,活跃解题思维,掌握运用物理规律进行解题的方法,跳出题海的深渊。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与交流,长此以往,既能促进相互合作学习,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又能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粤教版物理教材很多章节的后面增加了“实践与拓展”的内容。老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开动动脑筋认真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好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大胆动手进行实际制作,提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一节,教材后的“实践与拓展”提出:选取合适的材料,制作一把“弹簧秤”,并根据胡克定律,写出这把“弹簧秤”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课后,同学们三人或五人自成一组,根据所学的胡克定律,亲自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弹簧秤”。在一次手工作品展览活动中,同学们拿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弹簧秤”,既分别注明其最大测量范围和标度,还附上了其详细的使用说明,不管从其用料,还是其外形设计都受好评。同学们通过思考制作,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的物理规律,同时又能体验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丰富学生学习情感,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的编排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抓住了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新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及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追求新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我们只有真正理解和体验教材特点,才能科学地使用教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粤教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2014-6-17.

篇5: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知识: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弹力。

2、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弹力。

难点:区分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教学准备:PPT;弹簧,橡皮筋,塑料尺,尺子,橡皮泥,橡皮擦,蜡烛,海绵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在,中国举行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中国选手何雯娜在蹦床这一项目中为中国再添一金。

1、展示蹦床的视频。

2、问题:究竟这张床是用什么制作的?为什么人站在上面能跳得那么高?

【设计意图:通过蹦床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弹簧和橡皮筋。通过观看有关视频,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弹性和弹力。

活动一、弹簧。

(一)谈话: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弹簧。

(二)问题:用手按下弹簧,弹簧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你的手又什么感觉?当你松手后,弹簧又会怎样?

(三)小结:当你的手按下弹簧后,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时会有一股丽向我们的手指弹上来。当我们松手后,弹簧又恢复到了原来的形状。

活动二:橡皮筋。

(一)谈话:请同学拿出橡皮筋,拉一拉橡皮筋。

(二) 问题:当你拉橡皮筋时,橡皮筋有什么变化?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当你松手后,会变成什么样?

(三)小结:当你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当你往两旁拉橡皮筋时,有一股力量往中间缩。当你松手后,它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弹性与弹力】

三、进一步掌握弹性与弹力。

活动三::什么物体具有弹性?什么物体不具有弹性?

什么物体有弹性呢?让学生用力去按一按,拉一拉要研究的材料,细心观察施力前后材料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材料有没有弹性。在这几种材料中,海绵,弹簧,橡皮筋,橡皮擦,尺子都具有弹性:而蜡烛和橡皮泥一般就不具有弹性。

(一)谈话:用什么方法指导物体具有弹性?

(二)活动:1、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

2、小组讨论,挑选实验材料。

3、小组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知道那些物体有弹性,那些物体没有弹性。

(三)小结:通过实验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间接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大胆尝试,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大胆动手的能力。】

四、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四: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这些例子等别是:

(一)利用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去;

(二)沙发里的弹簧和海绵是很好的材料,它们产生的弹力我们坐在上面很舒服。

(三)圆珠笔为什么能伸缩自如,就是因为有了弹簧的弹力;夹子能夹紧衣物,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四)现代的球鞋里装有弹簧和空气垫,穿上这样的鞋能弹跳得很高。

(五)摩托车装有弹簧,可以利用弹簧的弹力减少行驶过程的震动;

1、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利用了弹性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实物:出示PPT(图片)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孩子用学到知识去判断平时不曾留意的物体是否有弹性】

活动五:了解同一种物品有时具备两种不同的科学现象。

(一)活动:1、学生比较打篮球。

2、引导学生发现,有气的篮球有弹性,没气的篮球弹性较小。

(二)谈话:有时候,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作用上面,它有时具有弹性,有时弹性较小。而这个原理,只能靠我们在生活中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培养孩子平时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弹力这样一种科学现象,像刚刚我们同学列举的事物,像我们刚刚玩的游戏。其实,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很多,只要我们有一颗发现的心,科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小小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弹力

外力作用 形状改变

弹簧 弹性 橡皮擦

撤销外力 恢复形状

篇6: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 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地球、太阳和月球,昼夜与四季,生物的生长,生物的需求,生命怎样延续等五大板块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对于学习科学有一定困难。所以 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科学 的能力,其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四、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习作业,分单元、分阶段验收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五、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1课

2课时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13课

白天与黑夜

春夏与秋冬

祖国各地的春天

种子和幼苗

植物长大了

我们在成长

植物生长靠什么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植物繁殖的奥秘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篇7:粤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2.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经过半学期对科学的接触,学生已经渐渐习惯接受科学课程了。《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位置意识的培养,能准确的说出制定物体的内容,学会辨别方向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能够辨别清楚各个方向;第二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物体及材料,了解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材料的性质以及认识身边的材料;第三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爱护动植物,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中的生物,并对生物进行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质及习性等。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认识,大概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但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六、基本措施

1234567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课时分配 共30课时

7课时

1.定位置………………………………………..2课时 2.辨方向………………………………………..2课时 3.看地图………………………………………..3课时

共11课时

4.物体的特征…………………………………4课时 5.物体的分类…………………………………2课时 6.材料的性质…………………………………3课时 7.身边的材料………………………………...2课时

共12课时

8.蜻蜓与麻雀………………………………….2课时 9.鲫鱼与青蛙………………………………….3课时 10.壁虎与小猫………………………………….3课时 11.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2课时.12.海洋生物……………………………………..2课时

篇8:粤教版科学教学反思

一、全面认识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明确古诗在教学模块中的实际功能与审美定位。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综合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变化,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必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述定位是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四个主要理念而展开的。

这里的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包括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积累、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甚至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也是其应有之义。显然这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广东依据课改实际,确定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5本,选修教材是14本。

其体系思路大致勾勒如下:三线贯穿:活动、文体、语体;两两结合:活动与阅读结合,写作与口语结合;三种文体设置归类:记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四系列的选修课设置:诗歌与散文系列,小说与戏剧系列,新闻与传记系列,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和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这是《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粤教版语文的)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高度凝练。

高中古诗教学内容包括必修与选修系列的文言阅读篇目。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红楼梦》选读等。

新课程理念的开放式、动态性特征打破了以前设置在古诗教学活动中的藩篱。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自主设置教学课程,师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个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持久深层效果。

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以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为模糊发端,以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产生为起点,经过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延伸到当下。可以说,学好了诗歌,几乎就把握住了文学的命脉。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可以看作是文学类文本课内外综合学习的交叉地、集中点。

二、古诗鉴赏学情分析。

诗无达诂,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审美对象并生成意义的再创造过程。《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中的“古诗文教学要点”提出:“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其鉴赏实际是一个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从有限的语言去把握无穷的意味,需要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后面的诗意。可以先从解读诗歌的节奏、韵律、词语、句式、章法开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如有些诗歌可以再脑海里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出来的内容补充详尽,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还可以局部鉴赏,如:抓诗眼、品意象、悟哲理、赏风格、辨虚实、视开合、析名句、析妙语、析修辞、析‘炼字’,等等。”

如果说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语文工具性特征考量的话,选修课程则更突出了人文性特征,旨在使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会用历史的观念和现代的视角观照古代诗文内容,传承传统文化,获得更丰厚的阅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成立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古诗的教学内容可简单演示为: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以前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寻觅节日诗情》、《诗无达诂》)。

《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宋元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珠联璧合觅佳趣》、《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格律》)。

加上渗透在其它各个朝代、各种文体里的相关话语表述,可以说之前的必修课的学习已经为《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以后需要的是整合略显松散庞杂的知识点,对经典作品进行反复研读,在诗歌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

我们的古诗选修课的设计,就是在作品的外围和内涵上下足了功夫。

三、以《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为例。

有个经典的笑话:有个老师问学生唐诗是哪个朝代的?学生答曰:宋朝。满座皆惊。即便诗歌不唯唐独有,但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时期,诗人众多、诗歌成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歌源头《诗经》到堪称“百世之诗”的浪漫主义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唐诗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变异,其后的宋词和元曲在形式上、内容上、风格上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一)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

1.通过已知收获心智,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形成高屋建瓴的视角。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背景溯源、知人论世是必须的阅读准备。教师可以给学生略作提点: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王孟李杜;中唐元白;晚唐小李杜。前两组为唐诗之旅(上),后两组在唐诗之旅(下)。

《唐诗宋词元散曲·唐诗之旅(上)》的第一单元的首篇就是《王维诗四首》。王维是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扣住“山水田园”四字,让学生明确:山水田园诗的存在,源于老庄哲学,成于(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脁),盛于唐代王(维)孟(浩然),影响和追随者有其后的柳宗元(如《江雪》等,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等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和韦应物等。

类似的,在阅读李白的作品时,也可以整理出浪漫主义的发展线索:屈原(庄子)—李白—李贺—苏轼—陆游—辛弃疾—高启—龚自珍—郭沫若……

在形成了一种拉网式的扫描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曹操的《观沧海》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为什么曹操榜上无名呢?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吗?这实际上是在帮学生辨析专业创作与偶一为之的区别,以及区分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田园诗的划分标准。把握住了知识的主干,其余的枝蔓可以在这棵树上渐次开花,直接结果是主次分明,思路清晰。

朝代、肇始、发展、分层、承继、地位、评议等,这些词语不可轻易使用,但是一经使用,便权威定位,实现内容的前后内外对接,理清知识体系中的亲缘关系,也是接纳、吸收、排放的动态学习过程。

2.唐诗宋词元曲要学会对比阅读,有可比性的作品要注意挖掘它们的同中异、异中同,如同一位诗人的不同作品、不同诗人的类似作品,等等。

这只是一个简表,却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内容,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另外,风格流派、创作特征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更加确定。

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纲举目张”的过程,旨在帮学生构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坐标体系。教学思路基本为“系统→专题→归类”。只有提纲挈领、宏观认知形成了,文本的创新才有可能,文本的解析才不会游离于阅读实践之外。

即使是课外阅读,也必须配合教材进行,那么和教材相关的链接就必须体现出一种取向。这种取向必须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与思考,强化学生的心智阅读,使学生将行为规范到意识的建构中,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经久艺术魅力,开拓思维空间,彰显出作品的人文价值。

(二)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洋溢着诗性的浪漫与诗味的包容。

从应试层面来讲,诗歌鉴赏作为历年历次高考的必考项目,如果学生不从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知识能力上做好储备积淀的话,则不可避免地会失败。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诗歌学习的实用性特征,由介绍作者、讲授规律、运用规律三部分生硬拼凑而成,带着工具理性型的思维去操作,带着一大堆概念术语上路,而套用也许可以蒙混过关,却如同一个冷血的解剖者,有了精密的装备,却少了审美的品位,失去了诗歌的本真精神。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将学生分为十一个小组,每组成员为5人左右。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如“萤之光”、“毓灵轩”、“九天翔龙”、“鸿飞霄”、“瀚海”、“潜虬深潭”等,无疑是受到了诗歌语言意境的启发。学生因为有了最初的角色定位和团体氛围,兴趣盎然。

在课余时间,我要求每个小组人人走上讲台讲读诗词作品。操作程序是首先提前布置分工任务,每个小组包办一个专题,考虑到他们的复述资料和理解判断可能会出现临场事故,便让他们准备简单的课件和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定点定专人完成。要求是:对于课文的把握要基本到位,凸显主要的问题,只要有所学,即使只有“一得”也是“得”。如果个别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选择读诗背诗的方式,或是回答现场同学的问题。

学生的表现有很多亮点,因为交给他们的多是拓展阅读的课文,难度相宜,有较大发挥空间。如在讲酬赠诗和咏物诗时,学生鲜活的表达和周到的理解便让我颇感欣慰。

当学生有个性化解读的判断时,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而不可武断否定。比如对王维的评价不及李白杜甫是因为王维丧节失贞吗?隐居是“逃避孤守”还是“以退为进”或者仅仅是“休闲养生”?李商隐的《无题》类诗歌,和作者的自身政治境遇有关还是暧昧恋情的表达呢?《鹊桥仙》为什么观点独特?诸如此类的讨论包括结果,教师要有力地顺势引导,不能先入为主地下定论,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取证考察,这样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意义。

最后还有一些补充,并非可有可无,也就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辅手段,营造最好的学习情境,让诗歌审美鉴赏具备长期后续效应。

个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能够反映诗歌学习的趣味性特征,比如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即兴“画配诗”;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做菜,然后用学过的诗句给菜式命名;将杜甫的诗歌《又呈吴郎》改编成一封正式的书信之类的文体改编,仿写诗歌、宋词等;诗句可以按照主题、语言、风格、内容归类,用周记本做好记录,等等。

观看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唐之韵》的视频文件,大量翔实的史料、视像将文本以另一种摇曳多姿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也是形象思维的指认重生。但老师必须提醒学生,视像资料的生命力终究比不上文本印象,却能对文本的解析产生如虎添翼的明星效应。

研究性报告:每学期一份的研究型学习报告是学生灵活开放式学习的结晶。课题的选择首先要有科学性、创造性与可行性。在研究性学习之初,由小组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方案,组内甄选后再交由老师审核,在确定论题后集中搜集资料、合作学习,图书杂志、网络媒体、资深人士都是可以寻访的资源。一些智慧的灵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闪现。《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歌创作———简论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情感表达方式》、《酒对李白文学创作的影响》、《唐代诗歌作品中的动物描写》、《咏物诗的对象选择》、《流行歌曲里的古诗文借用》、《节日诗歌的异样情感———以经典宋词为例》等研学报告的生成也许不无瑕疵,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种难得的厚重收获呢?

上一篇:福建医科大学药学虚拟仿真试验室简介下一篇:网络利与弊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