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2024-04-24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通用9篇)

篇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作者: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建设提升到文明的高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近年来,广东抓住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坚持全面发展,制定“绿色广东”战略。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绿色广东”的战略决策,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并将“绿色广东”战略与经济强省、法治社会、人民富裕的目标有机地衔接起来,构成了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

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根据广东实际,省委、省政府提出珠三角要坚持环境优先,东西两翼要在发展中保护,山区要保护和发展并重,坚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划定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三条红线”:对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在着力构建国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又针对其固有的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特点,着力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广东经济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增长方式为主,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的状况,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须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市场的引导与有效的宏观调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9∶61,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63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4700亿元增加到1.87万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过50%的关口。

加强环境保护规划,使生态建设进入科学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先行。从2003年起,省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保部)共同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山区生态屏障的保护和建设。编制和实施了广东省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碧海行动计划,以及全省主要江河水质保护和防治污染等一系列规划。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树立法律、政策的权威。省委、省政府坚持依靠法制来规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广东省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逐步形成了环保法规体系框架,依法处置各类环保问题。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和查处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切实履行环境执法监督职能。

推动节能减排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建立并实施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企业的跟踪监管,严格项目准入。制定节能降耗、节电、节水、节材、节地等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制能耗高和工艺落后产业的发展。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消除污染隐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实施能耗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土地管理制度,调整土地利益机制,全面实施土地管理领导问责制。

抓好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省委、省政府创新环保责任考核机制,把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机制,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增加环保投入;推进环保市场化改革,增加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河流水质达标责任追究机制、流域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等。

通过几年的工作,广东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国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7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7%。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全省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724.3万吨,化学需氧量(COD)年削减能力达到44万吨,居全国第一。建成烟气脱硫的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586万千瓦,二氧化硫年削减能力达40万吨,居全国第一。新增生态示范村镇113个,总数达475个。

总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短期内,虽然生态建设、节能降耗会付出一定成本,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腾出环境容量,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要着眼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物,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也包括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观念,发展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教育活动之中,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树立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四个文明的有机统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只有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执笔:丁晋清)

篇2: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并不是偶然,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现在的“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人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表明生态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关注和努力。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虽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如同离开水的鱼,一开始可能还可以自得呼吸与蹦跶,但最终其生命还是会慢慢枯竭。经济快速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制约着人们的生活,限制人们去从事某些经济活动,结果又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经济发展追求可持续,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同于工业文明无限地索取和利用资源,生态文明注重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的演进,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但需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足够的技术,金钱,人力等各方面的保障。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意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在中国存在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不当,滥用,乱用现象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在中共十八大中,提出了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我国国情与历史发展来看,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济建设是有深远意义的。

篇3: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一、东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

1.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根据东陵区实际, 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都市型工业强区要坚持环境优先, 城乡两翼要在发展中保护, 山区要保护和发展并重, 坚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 划定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三条红线”:新建项目, 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 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 凡经过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仅2005年以来的三年间, 就先后否决项目240余个, 涉及产值近百亿元。新增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高新技术比例达到95%以上。

2.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东陵区经济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增长方式为主以及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区委、区政府提出, 必须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市场的引导与有效的宏观调控, 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3.加强环境保护规划, 使生态建设进入科学化轨道。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先行。从2006年开始, 东陵区着手编制生态区建设规划, 委托大专院校和著名专家成立课题组, 审慎、科学、细致地进行生态区建设规划, 同年《东陵区生态区建设规划》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同时制定《东陵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实施方案》, 确定了碧水工程、蓝天工程、节能减排以及全区主要江河水质保护和防治污染等一系列规划80项。

4.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树立法律、政策的权威。

区委、区政府坚持依靠法制来规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围绕《东陵区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东陵区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 逐步形成了环保法规体系框架, 依法处置各类环保问题。

5.推动节能减排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建立并实施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企业的跟踪监管, 严格项目准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

6.抓好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

区委、区政府创新环保责任考核机制, 把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机制,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通过几年的工作, 东陵区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2007年, 全区生产总值201.5亿元, 比2002年增长106.4%;地方财政收入12.96亿元, 比2002年增长216.1%。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区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2007年, 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8.9%, 单位GDP用水量下降了24.5%, 主要污染物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近50%。

二、东陵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1.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

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人们着力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环境保护并行,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建设生态文明, 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建设生态文明, 要着眼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新鲜的空气, 吃上安全的食物, 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

4.建设生态文明, 要重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渗透到经济、社会、教育活动之中, 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树立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5.建设生态文明, 要坚持四个文明的有机统一。

篇4:临安林业:生态与民生双翼齐飞

近年来,临安林业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具有“临安特色、浙江率先、全国领先、国际影响”的山区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实施“综合开发、兴林富民”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开发非木质资源,走出了一条切合临安实际的“生态与产业共兴、绿山与富民双赢”之路,确立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双翼齐飞的发展模式,向世人展示着“鱼与熊掌兼得”的美好前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域四分之三以上是森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蓄积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6.55%,空气优良天数334天,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4%以上。林业产业持续壮大。全市拥有“东竹西果”高效商品林基地146万亩,一定规模的林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林业合作组织130多个,2012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2.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4元,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占40%以上。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全市在建生态公益林129万亩,建有各类森林公园5个,森林旅游景点19处,旅游特色村41个,先后有5个镇街道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3个村被授予生态文明村和园林绿化村,初步形成了以“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园相映、林路相连”为特色的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景观,以森林产业和森林景观为依托的乡村精品游、生态文化游、农家乐游等等在这里生根、发展、壮大,全市依托森林的旅游年总产值已达9亿元,千余户农户经营农家乐,床位20000多张,年接待游客达120余万人次……林业不仅成为临安生态建设的主体,而且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临安也先后被授予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优化发展环境

从封山育林、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到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生态名市和“强市、名城、胜地”,再到全面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临安林业依托生态优势,按照“高效、生态、外向”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一是科学规划。根据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一方面,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130万亩,在重点界定区内全面落实了封育管护措施;另一方面,科学编制了全市林业产业规划,确定了东部以竹林为主、西部以山核桃为主、南部以用材林为主、北部以森林旅游为主、中部以花卉苗木为主的多样化林业产业发展框架,形成以竹笋、山核桃、香榧等商品林基地为依托,百万亩生态公益林为基础,千余公里通道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社区、庭院各种绿地相互交融,点、线、面环协调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二是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出台了竹笋、山核桃、香榧等林业产业的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7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竹笋、山核桃、香榧等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配套投入740余万元补偿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组织实施了《临安市千里富民林道建设规划》,每年安排250万元补助资金,每年新建标准化林道150公里以上,重点支持山区林业生产道路建设。三是科技支撑。加强与国际示范林组织、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中心、国际竹藤组织、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建立了山核桃省级科创中心、竹产业省级科创中心等林业科技平台,申报实施各类林业科研推广项目21项。积极开展科技人员驻村蹲点服务和“百村示范、万户联动”活动,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四是改革助推。林业要素市场、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社、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等工作相继推开。全市集体林地明晰产权面积达到292.4万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8亿元,有效引导了林业资源要素向现代林业经营主体集聚。五是理念倡导。着眼于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知识普及,借助森博会、山核桃文化节、竹笋节等多项文化节庆,搭建森林文化交流平台,培育自然和谐的森林文化,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尚。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木绿地、古树名木的认建认养活动及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创建。

增绿添彩筑牢生态屏障

层叠起伏的森林,溪水潺潺的青山,粉墙黛瓦的农居……穿行临安,你会如同遨游在绿色海洋。真山、真水、真空气已使临安成为了最适宜人居、最具备“休闲度假”潜力的城市森林氧吧,成为了长三角最具魅力的后花园。按照临安市委、市政府提升打造“碳汇林业、优质水源、都市氧吧和生态产品”四大生态品牌的要求,全市加快了实施森林扩面提质行动,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在宜居城市和绿色家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积极做好 “增绿”文章。大力推进森林通道建设、森林村庄建设、林相改造建设和“四边三化”行动。以高速、省道公路沿线为重点,采取“新造、补植、改造、填充”等措施,大力实施林相改造,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达到优化、美化、彩化的森林景观效果。同时,紧密结合美丽乡村行动,深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并大力种植乔木和乡土树种,形成了道路河道乔木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交通沿线村庄绿化美化格局。二是积极做好 “护绿”文章。对境内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完全保持其自然状态,实行全面封禁。积极提升我市14个省、县级自然保护小区及5个国家、省、市、县级森林公园的价值,大力保护临安市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国家级、省级、杭州市级生态公益林为建设重点,采取严格保护、积极培育、保育结合、休养生息、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通过公益林管护和景观化改造等经营措施,建成高效、高价值、高质量的公益林分。三是积极做好 “管绿”文章。用三个坚持,确保我市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目标。坚持防好“一把火”,着力提升森林火灾科学防控水平,加快推进规范化村级消防队伍建设,大力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坚决控好“一块地”,认真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绿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流失;坚决管好“一支笔”,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坚决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经营林木加工行为。

加快转型保障林农增收

“东竹西果”染绿了群山,扮美了环境,撑起了农民的腰包。“吃山”,决不是简单的攫取和掠夺,而是更深意义与更高层次上的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 近年来,全市按照“调结构、上档次、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林农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林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充分挖掘林农增收潜力。改造提升“东竹西果”两大主导产业,实施竹笋、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进退化雷竹改造、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科技示范区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等实用技术。通过努力,全市竹林面积已发展到100万亩,年产竹笋达20余万吨,2012年,竹产业总产值达31.84亿元,成为“江南最大的菜竹园”。山核桃面积发展到46万亩,年产量达到1万多吨,2012年山核桃产业总产值达到28.4亿元,面积、产量、加工和效益均为全国首位。二是实施新兴产业拓展工程,不断拓宽林农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大香榧种植规模,加快发展香榧产业,截止到2012年底,成立23个香榧合作社,创建19个香榧示范村,全市香榧种植株数已突破100万株,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预计至2020年,全市将形成10万亩的香榧林,2028年,香榧将为临安农民带来6亿元的年产值,成为临安名副其实的第三棵“摇钱树”。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根据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不断丰富种养模式,灵活选择了“林—花—游”、“林—草—禽”、“林—果—草—禽”等多种适宜模式,多元化组合发展。三是实施碳汇林业发展工程,有效培育林农增收亮点。发展碳汇林业,提高森林质量,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临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不仅可以得到木材收入,还可以得到较为可观的碳汇收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临安全市有200多万亩山林属于自留山、承包山和流转山,其使用权长期归农户个人所有。森林经营农户将成为该市森林碳汇的重要供给者。近年来,大力实施碳汇林业示范工程,按照“注重源汇量质互补、促进森林碳汇交易、打造低碳富丽临安”的思路,组织编制了碳汇林业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了碳汇林业示范工程,培育碳汇林业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10个。设立了碳汇基金临安专项,募集资金400余万元,并为10个林业碳汇证持有农户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计量监测方案。2011年11月1日,在义乌举办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仪式上,我市藻溪镇林业大户袁为人的700多亩毛竹林碳汇林,以每吨约18元的价格,出让了其中约1万吨林业碳汇信用指标。

下一步,临安林业将高举生态、科技大旗,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林木蓄积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1300万吨以上,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争做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共赢的典范。

篇5: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将此理念从实践上得以升华和加深,两者相得益彰,是理论指导与实践践行的完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调解人与自然关系,同时兼顾生态变革和社会变革,以科学的发展来替代非科学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的重要体现,也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是前者的发展能够有序稳健进行。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要掌握好对自然资源的开釆度,兼顾环境保护和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保持生物资源多样性,力求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与生态代价最小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小康社会建设理念想吻合、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不仅包含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整体飞速发展,更强调人们精神生活的享受、人文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改善现今存在的恶劣环境问题,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党的十七 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 列,明确了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 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 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

文明建设,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既有思想 因素也有机制因素。其一,视发展与环保为对立关系,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没有必要过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过于重视反而会损害经 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其二,视发展与环保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这种 情况下,还要走”牺牲环境换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就会不断挑战社会的 ”承受底线”,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种思路显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现实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其三,视发展与环保有程度上的轻重关系,在每个具体问题上都强调轻 和重、急和缓,必然造成手硬一手软“的结果,往往是两手都没抓好。从表面上看,这三种观点各自不同、各具差异。其实,它们内含一种共同的思维模式,就是将发展和环保割裂开来,静态、机械、孤立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三 种误区的思维惯性将直接影响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效果,不利于科 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 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 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 本载体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 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 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 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 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 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 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 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 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建议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 划,搞好顶层设计。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

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 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 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 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地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篇6: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开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第三,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社会文明为基础, 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整体发展效应, 与整个社会文明同步发展、协调推进, 从而开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目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模式, 国民素养和生态意识仍比较差, 因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在我国都存在。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重数量轻质量, 忽视了资源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许多“发展”是在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这样的发展必然缺乏文明与和谐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着眼, 而且要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着手, 要在更高层次上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广延性。生态文明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综合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结合与统一: 在物质方面要通过对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 自净能力, 自组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的提高, 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在精神方面要求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例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的崛起, 从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生态价值取向。

三、建设生态文明, 探索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途径

(一)完善生态教育机制,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 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 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 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 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教育, 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 运用各种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挥霍浪费, 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 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

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 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实施生态工程, 发展生态产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 创建节约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 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重点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 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 特别是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森林防火、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 防止生态破坏。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要大力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 强化大气和污水治理, 增强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工业“三废”治理水平和处理能力, 建立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三)实施生态经济, 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形成生态

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建设要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 它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的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人类的幸福生存、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 生态经济以人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 把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 力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追求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等完美结合。生态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 它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经济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使人和自然都得到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 生态经济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还追求生态效益, 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生态经济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 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互利的途径。

(四)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积极创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为民亲民的政府, 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市民社会。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掌握和控制权力不是无限的和完全垄断的, 而是有限的, 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在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决策问题

上, 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纳入法治的轨道;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力求信息对称和公开;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注重实效, 强调投入和产出,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生态的问题。

四、总结

篇7:论文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发展绿色工业,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十八大会议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在我国,首先应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进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刻不容缓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生态产业的组成

1、生态产业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它包括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的,它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5]它要求按生态学经济原理、系统工程来建立和发展农业体系,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

2、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区别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最基础的特点是重视工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工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利用和保护。任何工业活动都要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改变工业所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

四、推进绿色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 1.工业化的内涵:

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以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为基本标志,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韩国、新加坡、香港等一系列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20多年里,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这种经济发展史上的“神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借助了工业化的巨大力量,正是工业化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在战后的蓬勃发展。

2.推进绿色工业化的措施: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1)经济手段。可以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的绿色化,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如减免绿色产品的税收,开征污染税,在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上开征,超标越大,征收越多,实施“累进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变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在此基础上,理顺资源性商品价格与制成品价格的关系,使资源保持合理开发利用;设立专项基金,在财政上对绿色产业增加投入,增加对绿色产业的信贷规模,给予利率优惠;支持绿色环保企业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为其吸收社会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等。

(2)行政手段。如限期关闭或转产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责令企业在限定期间内使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规定的标准;与企业领导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等。

(3)法律手段。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中的正规约束,是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保障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

题目:生态文明下的可持续发展

篇8: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

一、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目标及面临的问题

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 是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争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同步,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呼吸清新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物, 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资源环境的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 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省内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产出率及利率不高。

二、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对策

1. 建立生态安全绿色屏障。

关于生态安全, 一般认为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 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 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梅忠堂, 2004) 。从云南来说, 要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森林灾害防治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其中, 退耕还林工程到2006年共投资49亿元, 退耕还林农户139万户, 完成造林1339多万亩, 直接改善了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在金沙江、珠江、澜沧江、南汀河等江河流域投入1.8亿元, 营造了163万亩防护林, 成为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对云南生态安全的对策, 除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绿色屏障外, 还应制定云南地方生态安全法。云南是我国生物资源、水资源丰富的省份, 是全国最富集和外在潜力最大的资源储备区, 是中国未来20年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云南的生态安全管理应根据生态治理和管理的需要, 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 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2. 建立有特色的绿色农业和绿色工业。

从云南的省情出发, 发展生态农业, 体现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的原则, 体现了发挥云南各地的农业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要求合理组织生产, 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要发展云南的绿色农业, 重点是开发和运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 当前云南的生态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12类:大田及园艺作物多熟种植技术;农林间混作和立体农业技术;稻田的生物共生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和动物及水产养殖技术;饲料再生技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养殖技术;生物防治及生物制剂应用技术;保土耕作及秸秆复合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温室与庭院利用技术。

云南绿色工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清洁生产”。传统工业污染的治理是在“末端治理”, 这是一种被动的治理方式, 投入高、费时费力, 其最终的经济代价是昂贵的。企业普遍缺乏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企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不能协调一致, 而且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清洁生产应运而生。清洁生产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变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或产品为无毒无害, 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最小;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改革与严格的管理, 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达到最小量;鼓励对环境无害化产品的需求和以环境无害化方式使用产品, 环境危害大大减轻。因此, 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控制大部分污染, 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而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 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表现, 即是清洁生产技术、产品与设备等方面的国际贸易与合作日趋活跃, 与清洁生产有重要关系的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从经济角度, 还是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来看, 在云南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战略标志。此外, 建立无废少废的循环生产工艺, 依靠新技术, 发展可再生能源, 处理和消除污染物, 严格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占用浪费, 也是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根据云南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定位, 云南的生态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围绕生态保护这一重点, 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 培育优美生态环境, 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熊清华 程厚思:走向绿色的发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侯明明:把云南建成中国绿色经济大省的思考[J].生态经济, 1999, 16 (04)

[3]赵 斌:关于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之我见[J]. 今日国土, 2003, (Z2)

篇9:自觉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

我从自觉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角度发表一些看法。大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坐而论道,就我对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内涵认识上谈一些看法;第二,起而行之,结合我在生态模式和绿色技术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谈点理论的和实践的内容。

生态文明的内涵

什么是生态?它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周围环境建立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方面,至少有三条生态法则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第一是物质不灭。但物质存在的形式会依据条件而变化,这个规律反映在人的精神上会开出非常绚烂的精神花朵;第二,叫物物相连,取此失彼。这可以解释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的一些现象;第三,自然趋向最可靠,也就是道法自然之说,或者称之为规律。什么叫文明?我认为文明是人类在“主流精神、自觉秩序、天地定位”上的整体生存状态。要素一,文明以人为出发点,它自然是始于人类的属性;要素二,与人类的意识相对应的天地自然;要素三,精神乃人的意识,秩序乃主流意识的表象,定位乃秩序的源点。如果把“生态”和“文明”都定义了以后,“生态文明”就好定义了,它是人类(首先讲人)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关系的制约下,在“主流精神,自觉秩序,天地定位”意义上的整体生存状态。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印痕的总和,是天人关系的文明。

由时间固化在质、能空间而形成的三个形态: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与社会形态,又孕育了不同阶段的社会形态,而生态文明会深刻影响和指导人类社会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发生和发展。我觉得人类文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文明;第二阶段是自我文明,初知天而不畏天,这时候开始出现征服型的社会经济形态;第三个阶段进入到一种自觉的生态文明阶段,这一阶段人类更多地了解了自然规律,从而走向适应自然。生态文明会孕育与之适应的社会形态,比如经济形态、幸福观、生存观等等。自觉的生态文明孕育的必然是生态经济。

总结一下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第一,从主流意识来讲,它经历了一种对生态文明的自发、自我到自觉的过程。第二,从生存秩序来讲,它的经济形态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一直到生态经济;它的社会形态从血亲社会、强权社会发展到民主社会;它的意识形态从神权、物权发展到人权。第三,从天地定位来讲,第一阶段是卑下,第二阶段叫狂上、征服,第三阶段是合一顺应的天地定位。用这样的看法和理论来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我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个人欲望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果从这种角度考察,正是这种人的心灵秩序出现的混乱,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过敏反应”,引起了哥本哈根会议对人类理性的大考。在温室效应的科学基础与哲学思考之上,自觉生态文明的曙光初现。

什么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态,还有待探讨。我认为至少应将如下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这三方面)说清楚:第一,它的交易模式是什么;第二,它的经济结构是什么;第三,它的交易产品是什么。从这三方面来说,低碳经济不是生态经济,低碳只是一种诉求,与交易模式和经济结构无关。

第一,关于生态经济的交易模式。一是等质交换,至少应从等价交换发展到等质交换,而不仅仅是等价交换。我们开展过的很多工程项目,由于价值上的不同(从等价的角度),都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对环境公司的评价也是如此,它包含了很多社会价值方面的东西。二是生态经济的交易模式是代理交易,与市场经济下形成的、传统经济模式当中的一对一的需求供给关系不完全一样,环境有关的产品不完全是说谁花钱购买谁就受益,也许花钱购买的目前是为了使公众和周围人受益,或者需要代理人才可以购买环境产品、才可以进行环境交易。比如,老百姓说地铁吵得我睡不着觉,怎么购买环境产品或服务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交易。

第二,关于生态经济的经济结构。从经济结构来讲,生态经济基本特点之一是资源小循环和生态大循环,跟工业经济当中的经济结构不太一样。工业经济是集中处理,远距离输送,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目的是为了无限扩大生产力。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虽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在国家的产业分类上,环保企业无家可归!多数栖身于设备制造分类中。设计方案免费赠送,设备制造低价竞争。社会的真正需求其实不是钢铁设备,而是是环境达标,是山清水秀!出资购买环保设备的未必是主要受益人,而购买环境服务的必定是主要受益人。这就是环境服务业的本质!

环境服务产业才是生态经济结构中的领军产业。

第三,关于生态经济的交易产品。从交易产品来讲,生态经济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对质量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认识论的一元论,以蒸汽机为代表,实际上扩张了人的肌肉。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能量有了一定认识,在对质量、能量的认识基础上,以电力和原子能为代表,认识到能量流的存在,产生了认识论的二元论。第三次产业革命有了三元物质观,质量、能量和信息,有了三元论的思想认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延伸了人类的智能水平。在对质量、能量、信息的认识积累基础上,生态经济将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模式:从集中解决到分散处理,大时空输送到资源小循环、生态大循环、能源新结构、环保新模式。

对自然的合理利用是绿色技术的一个特点,也是绿色技术的内涵和根本诉求。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学习自然,所以要立足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特征表现在低碳技术、小循环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守其有,用其无;技有界,用无疆。

生态产业模式和绿色技术

前面讲的是理论,坐而论道,下面说一下起而行之。

我们在北京昌平修建了第一座“城市环境医院”,对建筑本身我们提了三大指标:第一,建筑节能(比现行国家标准)大于73%。我们获得了三星级绿色设计标识证书,在当时全中国一共发了五个,另外四个是世博会的,企業当中我们是第一个获得的。第二,节地40%,这是立体城镇的概念。第三,零排放,对于北京市或者一个大的区域来说,也许没有能力做到整体零排放,但是我们有能力在这个“城市环境医院”范围内做到零排放(这个“环境医院”不是住宅,而是工厂,有制造业、有一个产业链在里面)。当然,上述节能、节地、零排放不是我们建设这个“环境医院”主要目的,它有它本身的功能定位——就是试图为社会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比如,我们从物理污染角度提出“安静北京”的概念,想在北京搞一些“安静小区”的建设。此外还包括固废和污泥的处置、军事装备、神六、绿色水泥厂等。诸如此类的,我们已经做了近千个项目。“城市环境医院”强调的不仅仅是“卖药”,而是把环保企业比作医生,负责“诊断、开药方”。现在往往是政府“开药方”,环保企业沦为“卖药的”了!企业把药卖给你,能不能治好你的病,企业可以不为这件事情最终负责。所以,企业希望得到“处方权”,希望你购买整体服务,就是说你把“山清水秀”这个事包给我们企业,你来监督;至于怎样达到“山清水秀”,我们企业全权负责。也就是说用契约的方式,把公共服务承包给企业,同时签订20-30年的长期合同,避免一些短期行为。例如,城市的垃圾问题严重,怎么处理才能让老百姓满意、政府也满意?我们企业用30年的长期治理方案给你解决。“城市环境医院”的出现预示着环境服务产业的新模式,这也带有制度性创新的理念,它体现了生态价值的三个要素:第一,除了生产环保和节能产品,环保企业自身也要节能和环保,这就叫“自环保”与“为环保”,“自节能”与“为节能”,“己欲立而立人”;第二,在我们国家环保产业目前尚还没有完整清晰的定位和分类,不过环保部正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基本上倾向于定位为“环保服务产业”、“环境服务产业”,我觉得这个定位是对的,它属于服务产业;第三,它作为绿色技术的摇篮,能产生很多绿色生态的技术。

nlc202309022112

什么是绿色技术?我们开发了一套针对有机固废的HiROS污泥高速资源化成套设备,它使用一种资源小循环和生态大循环的设计理念,采用中温中压的部分湿式氧化法,一小时处理处置完毕,提高效率数万倍,通过轮回的方式打通了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壁垒,给土地带来了生机,可做到日产日清、就地处理。住建部组织国内专家进行论证,结合国内行业发展状况评价为国内领先。生活中的有机质来源非常广泛,比如动物粪便、秸秆、生活垃圾、工业污水等,都有大量的有机物,那么这些有机物从何而来?首先是从土壤中来,流经养殖业、种植业,最后通过人的消费转化为有机废物。在这过程中,土壤有机质严重流失,并且由于长期使用化肥而不断退化与矿化,不光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及人类的安全。目前比较常见的污泥处理技术有低温微生物法、高温焚烧技术,都不能完成生态经济的历史使命。从技术方向上看,我赞同环境部和住建部制定的方向,处理指向无害化、处置指向資源化,最后就是土地利用。我们开发的该项技术首先做了两个循环:第一,遏制污泥循环中的污染,即小循环污染。污水处理率现在越来越高,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去了,如果污泥不处理,它不但污染空气环境,还会污染地下水。第二,疏通土地的有机质资源循环。我曾发表过一篇名为《污泥处置技术的选取判定原则》的文章,强调三个原则:一致性匹配原则、能级稳定原则和资源轮回最短原则。一致性匹配原则主要就是效率的匹配。简单说,小农经济时候,使用农村的堆肥方法,一个冬天就可以堆出肥,如果按照工业化大规模处理的要求,用小农经济堆肥的办法显然是不可行的。能级稳定原则主要是成本的匹配。我们知道资源回收率永远高于能量回收率,根本原因在于改变能量的形式、形态和量级等代价必然是消耗更多能量,得不偿失。比如说,焚烧可以发电,科学上可行,但实际经济效益上可行性不高。资源轮回最短原则也就是路径匹配的最短原则。该项技术一是实现了全封闭连续运转,污泥进去50分钟就实现资源化了还可以去除重金属,实现深度资源化,也可以直接卖钱(能达到农业部的标准),其运行成本也很低(相当于焚烧1/3的投资)。它实现了就地处理、无害化运输、小循环使用的目标。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来说,我们知道炸的东西不好,饱和脂肪酸很难消化,煮的东西就相对好消化,我们这项技术基本是采用煮的理念,不是烧的过程,也不是别的生煎的过程。

我最后总结一下要点,生态产业模式和绿色技术的研发是一种学习自然的过程,从主流意识上怎么接受原创技术、在法律体系怎么形成秩序等问题应当好好面对、解决。

(作者系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

上一篇: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下一篇:中班第二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