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2022-08-26

第一篇: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是优化自然生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充分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综合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从总体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循环经济工作,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试点工作,目前已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成功范例。这些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愿景,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三高一低”到“三低一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产出率,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编制科学全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资源产出率的宏观评价指标应包括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其中资源产出指标包括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橡胶回收利用率等;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等。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抓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现阶段,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实践中,必须切实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四个层面展开。在企业层面,应要求其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削减废物的产生数量;产业园区则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区域则应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通过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创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实现对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资源化、去害化”。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创新体制,从重点研究领域、战略方向和重大项目三个层次上加强布局和预研,促进在节能降耗、新材料、新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资源再生技术方面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以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代表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要形成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整体意识,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依据,确定循环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要突出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坚决制止乱占土地、大兴土木的行为。还应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废弃物循环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绿色采购法、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办法等,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支持。

第二篇:《社会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生态学课程论文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

任课老师:

学号:

姓名:

2013.12.20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这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我们看到国家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也告诉我们不仅看到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更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所以中共十七大表示要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

关键字

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

科技

食品安全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对人体,动植物都有巨大的危害。不同的污染会导致不同的危害,它会破坏个体的生长,代谢。如何解决好环境污染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关于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从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转基因大豆,陕西凤翔数百儿童铅超标到重金属污染“菜篮子”等等,就在昨天青岛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47人死亡,超过百人受伤。重金属污染也随处可见。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花费了一百多年才将遭受生态破坏的环境恢复起来,而现在中国无疑是在走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以上的事件都说明了解决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中国必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文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及改造能力大大加强,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总的来说,其实是科技的不断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愈加严重。比如: 1. 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不断进步,于是各种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断升高,造成酸雨,对农作物及森林造成极大危害,也给水中生物带来严重灾难。含氟化学物质的使用如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使得大量紫外线从南极臭氧空洞射到地球,危害全球生物健康。最近两年频繁的雾霾天气也警告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同时各种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物质未经安全处理就排放到水体中,对水中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危机。

2.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可以将不同种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中的同一个物种体内以为人类所用,也就是转基因技术。这当然给大家带来了好处,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其隐藏的危害。比如.可能对蝴蝶等昆虫造成伤害,可能影响周边的植物的生长,也可能使昆虫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产生新的物种,之后一样有可能会伤害作物。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在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等靶标害虫危害的同时,对非靶标昆虫,特别是对天敌昆虫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由于转基因物种集中了多种生物的优良性状,因此在与其他物种生存中占据优势,造成物种入侵使得当地物种难以生存。 3. 水库建设,核能发电等对环境的破坏

水力发电会影响河川水域生态,对水中动植物生存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三峡大坝使得中华鲟无法洄游。火力电厂会排放污染物,排放出来的高温废水会产生热污染。核能电厂之废热及核废料,也可能破坏海域生态及环境,提高人类的致癌机率,潜在的核泄漏危险令人提心吊胆,例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在输配电及供电过程中,架设输配线路及变电设备产生的噪音、振动、电磁波辐射等,都会破坏水土及环境景观,同时也会威胁人们的健康。 4. 科技进步带来的战争危害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环境破坏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过后不过是对沿途的森林植被等的破坏,没有什么后续危害。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不断应用于军事上,战斗机,坦克,导弹,火箭炮等各种武器层出不穷,使战争空前惨烈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大大增加。更有甚者,化学武器的使用使得战区及周围的无辜百姓深受其害,各种疾病发病率骤然上升,同时也危害了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虽然核武器还未有使用,但是贫铀弹早就在战场亮相,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大量使用贫铀弹,虽然杀伤力巨大,但给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5. 垃圾带来的生态污染

由于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加快,人口不断快速增长,大量的生活垃圾随之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相比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更加的不易分解,且含有更多的有害物质,实验室以及化工企业产生的化学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尤为严重。

措施:面对这么多科技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我们 也必须用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高科技产业在产业机构中的比重。加大对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科技支持,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来减少能耗。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增强环保科研院所的基础能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要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建立起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

(三) 促进技术研发与创新,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全方位应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目前,环境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众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科技的研究对象、内容不断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追求永续发展的环境科技主要包括:废物回收、水净化、污水处理、环境矫正、烟气处理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其目的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来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结语

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危害,而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所以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利用科技的进步去解决发展带来的危害,于是发展环境科技已成为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为充分实现永续经营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改变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通过发展环境科技,将科技发展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生态学报》2013年10月第33卷第20期 2.《社会生态学》作 者:马尔科夫 著,雒启珂,刘志明,张耀平 译

第三篇: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

让党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高飘扬

云南省有金沙江、珠江、瑞丽江、怒江、澜沧江、红河六大水系,除金沙江和珠江外,其他四条均为国际河流。六大水系中发源于云南的只有珠江和红河,红河是唯一一条发源于云南境内的国际河流,而太邑乡乌栖村就是红河的源头。红河全长1200多公里,在太邑乡乌栖村和巍山县境内流经长度约69公里,云南境内690多公里,出境入越南,入北部湾注入南海。红河源头位于太邑乡乌栖村秃鹰山。红河源头的生态保护直接关系着红河水源的稳定和水质质量。在太邑乡党委的重视和指导下,乌栖村党总支以深入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把维护红河源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村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以“生态、和谐、文明”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中推进红河源生态文明建设,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红河源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

为进一步解决红河源区域还存在的乱砍滥伐林木、捕猎野生动物等突出问题,加大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力度,推进生态文建设的步伐,乌栖村党总支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强化保护意识。加强党总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增强保护意识,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党员的生态意识和绿色先锋意识,提高大家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红河源生态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持科学发展,深化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内容,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二是明确责任,党员分片包干。乌栖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太邑乡西部,距离乡政府19公里。国土面积30.04平方公里,海拔 2400 米。全村218户,总人口 983人,现有党员96名,设 1 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通过党总支下设的四个支部,把全村分为四个片区。在各片区较为茂密的山林中开辟了防火通道。各支部书记为片区红河源保护的负责人,实行片区包干制。各支部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发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以村民小组长和村护林员为带头人,各自守好区域,做好日常保护管理。随时观察、及时发现区域内的森林火情和乱砍滥伐、捕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森林火情迅速组织人员扑救;对乱砍滥伐、捕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迅速出击严厉整治。

三是认真开展各项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生态保护的整体战斗力。强化管理,狠抓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组织队伍,根据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坚持法治教育,认真开展宣传发动,积极提升村民保护红河源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村党总支书记、委员和各支部书记、委员带头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法制宣传和红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乌栖村党总支取得了红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初步成效。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在巩固生态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红河源生态旅游产业的壮大发展。

第四篇: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13级经管类创新班张琪 学号3136317062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十分深远,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突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撑起美丽生态中国梦。

关键词: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农业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科技手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二、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自然资源的非合理利用。一方面是对部分土地、林木等资源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又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对于未被开垦成耕地的自然土地和

与之匹配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以及如何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和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等问题始终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

2、农业活动去向单一化。除土地利用过于集中在有限的耕地上以外,作物栽培、动物饲养、林木抚育与种植等也都限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品种,甚至是几个品种,既影响农业总产出的有效增加,还成为引发农业生态问题的重要来源。

3、农业增长过度依赖于人工物品特别是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为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土地及劳动生产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动植物助长剂等,由此引发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

4、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农业肩负着食品和工业用原材料等物质产品生产,保护和治理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等多种社会重任。现有农业的发展活动基本集中在食品和少量的工业原材料生产供给方面,属于生计农业范畴,农业的其他功能,特别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功能基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显现和发挥。

三、走出农业困境,发展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树立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树立生态理念至关重要。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开发利用资源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现代农业就是高效生态农业,是绿色农业,是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观念 。

2、构建主体:培育新型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了

现代农业和农业生态文明的进程。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培养现代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从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入手,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竞争能力。

3、转变方式: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搞好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缓解资源稀缺矛盾;搞好农业环境保护,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建立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制定和实施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升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支持和发展壮大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疏通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三是加大市场环境建设力度,促进农产品的自由流动;四是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供求的调研预测,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入市场交易、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5、强化支撑: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把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科技进步之中。

6、完善保障: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组织领导。建设生态文明是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责。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农民本来收入较少,需要快速致富,因此,我们不能让农民承担过重的长期投资。况且,生态经济的外部性收益是广大的城市和整个国家的绿色环保,所以,党和政府应该对建设农业生态经济进行支持和推进。政府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扶持,主要是资金上的援助,其次是进行适当的生态补偿。比如,大力推广的沼气,加强农业物化投入的引导等,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以维护农民的长效增收条件。

参考文献:≪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来源:农民日报≪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来源:理论月刊

第五篇: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孟伟,范俊韬,张远

摘要: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流域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文明;水生态功能区

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单元[1].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是指流域水生态系统组成(物理组成、化学组成、生物组成)的完整性和生态学进程(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①生态系统健康,即在常规条件下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②抵抗力及恢复力健康,即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抵抗人类胁迫和维持最优化运作的能力;③组织能力健康,即具备继续进化和发展的能力[2].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不仅可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抵抗干扰、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并能够为流域提供合乎自然和人类需求的生态服务[3].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流域综合开发与保护方面的约束与调控机制,导致流域内的各经济体片面地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造成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突出,这些结果同时反作用于流域经济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1].2007年,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4],其内涵和本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生态旅游[5]、生态补偿[6]、生态规划[7-9]等众多研究领域之中,但主要集中在省、市、县、工业园区等层面,仅有少数研究[10]立足于流域层面,提出通过“污染源系统控制-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强流域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把流域内包括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在内的诸要素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11-13],以期为解决流域水生态健康问题、推动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工业化速度加快,由此引起了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此外,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生态用水和耕地.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流域污染负荷持续增加,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出复合性、多元性、结构性的特点[14].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2.3%、50.0%和7.7%.另外,侵占湿地、围垦、网箱养殖以及不合理工程建设等开发活动,致使我国许多河流湖泊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流域水生态系统将面临更大压力.而我国目前的流域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分散化、以行政辖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资源类型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造成了管理的职能脱节,并割裂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原有的完整性特征[15-16].经验表明,统筹流域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治理水污染,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流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7].辽宁省设立了辽河保护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流域统筹管理,按国家21项水质指标考核,2012年底辽河流域彻底摘掉背负了16年的重度污染的帽子,辽河保护区生态环境已进入初级正向演替阶段,水生态系统健康得到逐步恢复.

2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流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局出发,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以水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然、经济、社会、人类的关系,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同流域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流域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与流域生态环境关系的总结和升华,是流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的高度统一,它表达了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的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从发展趋势上看,流域生态文明将逐渐成为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态. 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以水为纽带的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二是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必须从系统和整体出发,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社会系统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3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与主要任务

3.1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必须将流域作为一个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18],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人类活动需求为动力、以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内涵为目标,通过投入产出链渠道,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流域有序而复杂的结构,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资金增值等功能[19].保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支撑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两大内涵的基础.具体途径是根据流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等自然特征划分水生态功能区,针对不同的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实行差异化管理,如保护目标的差异造成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的不同,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总量控制标准等措施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调节人类活动压力,从而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能够持续提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服务功能,从而保障支撑流域生态文明三大内涵的实现(见图1).

3.2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3.2.1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目前我国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模式,人为地割裂了污染物从源到汇的传输过程,增加了上下游行政区的环境管理难度,未能从流域层面对河流进行统筹管理;此外,水质管理的目标仍是单一的水体污染物,尚未重视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2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水生态系统安全的环境管理日益成为国际水环境管理的主流,强调从生态系统健康角度进行管理[21].在该理念下,国际的水环境管理已经从污染控制向生态管理的方向发展,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完整性是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22-24],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首先应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根据水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进行分区管理[25].因此,需要开展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以此为基础制订水生态保护目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而科学控制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与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3.2.2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

我国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限值建立的,在过去几十年的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水环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26].首先,一些水质指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同时因为生物种群、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毒理效应也表现不同,因此只有制订本国的水环境质量基准才能够为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奠定基础.其次,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指标,缺乏水生生物、营养物、生态学等类型的指标,不能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反映各类水生态功能对不同水质指标的具体要求,难以满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再次,我国没有分区执行水环境质量标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对应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27],必须通过生态功能类型确定生态保护目标,从而明确维持某种生态功能所要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亟需在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方法体系,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3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生态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承载,强调人类和生态健康的条件,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8].流域生态承载力是协调流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关系的主要手段,它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基础性要求.以生态承载力为约束,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流域环境管理策略[29-31],逐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考虑整个流域内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风险的关系,提高流域产业生态适宜性,建立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法,提出流域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综合考虑流域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研究基于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系列措施,提出流域生态产业培育战略,提升整个流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和稳定性.同时,在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约束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从企业层面、管理层面、消费层面全方位提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流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3.2.4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 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的复合生态系统,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首先要保证水资源的生态利用.水资源的生态利用必须满足生态用水的需求.生态用水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即环境流量.在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未来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维持现状,生态用水应以现状生态系统状况的用水为依据;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需要得到恢复的流域,应该按照要达到某一生态系统目标状况时的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生态环境很好且目前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可以动用一部分生态用水,即未来的生态用水量小于现状生态用水量,可以按照这一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在保障流域环境流量的基础上,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包括流域内部上下游与干支流配置,流域之间跨流域调水、水库调度,水质配置和生态用水配置.建立流域的水权制度,从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流域水权进行规范和保障,具体包括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和水资源流转制度.

3.2.5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 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由各种形式的聚落所组成,包括简单的遮蔽物、村庄、城市到跨越陆地和水域的相互联系[32].人居环境也是人类与物理环境、代谢环境(物质流、能量流)、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33].由于能源供应、水源保护、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自然保护区、动物迁徙通道、生态敏感区等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等流域性的统筹规划,都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流域中的大、中、小城镇应组成有机的体系结构,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不同等级的城镇承担不同的职能,提供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因此,人居环境生态建设需要进行流域的(整体的)设计.以水系和道路网为骨架,以各类自然要素为基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格局、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抑制城乡无序蔓延,将生态人居建设的思想深入渗透到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加强城市绿地、雨洪调蓄池[34]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35].合理规划城乡规模,构筑城乡体系相协调的人居环境空间,实行城乡之间的自然融合和动态平衡.

3.2.6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流域生态制度建设是实现流域生态文明的保障,其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并遵守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制度、法规和条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自然法则.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流域生态文明生态制度构建的基础,通过建立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负债表,确定自然资源产权、建立统计核算体系、建立综合考核办法[36].其次,要重点完善流域环境污染赔偿机制和流域经济补偿制度,二者必须作为相辅相成的2个方面同时建立,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让流域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对流域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例如,如果上游排污给下游造成污染和损害,上游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出相应赔偿;与此相适应,如果上游水质好转,带来下游入水口水质相应提升,下游必须从用水企业和个人的排污费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对上游关停污染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补偿.

4结论与展望

a)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流域以水为纽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流域水生态功能区为基本单元,针对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要求,采取有差异的管理措施,调控经济社会活动压力,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

b)“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正在着力构建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以水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区域水生态功能保护目标,制订相应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实行有差别的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水环境风险预警和最佳可行技术等措施,形成以环境质量倒逼污染物控制的新机制;已在我国辽河、太湖等重点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有效改善了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带动了流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压力的响应机制,进一步坚持保护优先和以系统工程思路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通过保护和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倒逼”形成可持续的流域生态经济模式、人居环境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从而实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上一篇:商务部对外投资备案下一篇:生态护林员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