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2024-05-09

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精选11篇)

篇1: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对春节期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紧急防控措施,控制事件或疫情的蔓延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同时对疫情控制或查找病因提供科学的建议或意见。我院于2月6日下午15:30在急诊大厅进行了应急演练。

下午15.30,某开发区某大型工厂发生坍塌事故,现场有5-6名伤员急需救治。明确目前有5名伤员,其中一名28岁男性工人,坍塌受伤后昏迷、呕吐、心跳呼吸微弱;一名男性,36岁,被坍塌物压伤,左胸部和左腹部剧烈疼痛、气促、面色苍白。一名45岁男性工人,被坍塌物压伤,腰部受伤疼痛伴活动受限。一名32岁女性工人,发生坍塌时不慎摔倒后左额部撞伤、出血,自觉头痛,无昏迷呕吐。一名男性工人,32岁,摔倒后右小腿被坍塌物压伤现无法活动。急诊科主任通知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到位,急诊医生调试各种抢救设备、仪器,使之处于备用状态;准备清创、缝合等手术用品。将急救物品、病床,其余人员准备迎接病人并作好抢救病人的各项准备,同时向医务科、应急办、防保科、院感科等相关职能科室汇报。医务科向院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本院专家会诊。

此次演练内容主要由六部分组成:检伤分流组,心肺复苏组,抗休克手术组,清创缝合组,医疗救治组联络组。整个流程充分检验了我院对群发伤的应对能力。演练后,相关人员对演练进行总结,对应急流程进行梳理、改进;同时对整个应急工作查找差距和漏洞,为下阶段群发伤应急的准备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次演练中纯在的问题:

①病人刚进场的时候检伤分诊组准备不够充分,有点混乱。②抗休克手术组诊疗没有井然有序,不够熟练。

本次演练中表现好的组:心肺复苏组。各个流程很熟练,诊疗比较规范。

篇2: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及时应对和有效处置,同时按照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于2012年1月19日进行了“春节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迅速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按照要求,9点钟接到事件报告后,医务科迅速电话通知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救治组”人员,各岗位立即启动,人员均及时迅速到达现场,并签到。

总指挥***书记对公卫事件中各种突发情况作出指示,并要求大家熟练掌握市卫生局及我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并明确自身职责,做到随叫随到,反应迅速,措施合理,听从指挥。**副院长对应急情况下的物资准备情况进行了细致安排,强调各单位必须服从领导小组指挥,全力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演练还安排急诊科***副主任进行了“食物中毒救治”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了综合救治组队伍的应急能力。本次演练根据***院长指示,所有队员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按照预定的方案顺利进行,达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提高了处置包括食物中毒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3: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 在1993~2003的10年间,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由10000起增加至60000起, 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最近, 仅2008年中就发生了“瓮安6.28事件”“云南省孟连县胶农冲突事件”“甘肃陇南上访事件”等多起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学家预测, 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 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 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区域。特别是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集体骚乱事件, 以及部分高校多次发生的群体闹丧事件、群体暴力斗殴事件, 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但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危害, 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 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 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 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背景下, 因为共同的要求或共同的利益问题, 自发或自觉集合起来发泄某种不合理情绪, 表达诉求和主张, 为了引起学校与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事件的突发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 无论在年龄或心理层面都属于敏感、脆弱且易冲动的阶段, 因而容易在受到鼓动和刺激后作出过激的行为。如因校内停电、停水、断网发生的起哄、砸门窗甚至与校园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因个别学生间的小摩擦引发的老乡间群体互殴, 恶性报复事件。

2个体的从众性

高校青少年人口高度密集, 学生间交往密切, 使得一有风吹草动, 高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而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 如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 又使得各种小道消息和过激的情绪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和蔓延, 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3公众关注度高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 社会各界, 包括各级政府, 新闻媒体, 以及无数的学生家庭都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最初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群体行为, 后来大量的社会人员加入进而推动事件向社会公共事件转化。

4传播的迅速性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讯工具层出不穷, 使得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最大范围地加以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E-MAIL、BBS、QQ、MSN等发布一系列言论、消息, 串联发动相关活动等。利用现代化通讯和传播技术进行群体性事件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出发点等因素, 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一般事件 (Ⅳ级) 、较大事件 (Ⅲ级) 、重大事件 (Ⅱ级) 和特别重大事件 (Ⅰ级) 四个等级类型, 如下表所示:

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对策,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降低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 预案设计思路

1设计依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预案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工作原则

一是预防和危害最低原则。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开展风险分析,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程序, 相应工作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怎样控制事态、抢险救援。三是先进技术手段原则。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 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3组织体系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 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 所有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为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副校长担任, 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 (如图) 。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 统一决策、组织和指挥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

(二) 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 建立全面系统预警网络体系, 实行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 做到分类式、程序式的预警处理方式。

1预警体系

预警网络体系由预警组和预警员构成;预警组组长由各年级、班级辅导员担任;预警员由辅导员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负责收集并及时向群体性事件预防机构送达高校师生中出现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情报, 负责监督网络等重大舆情动态, 及时反应师生的思想动态, 为预防组织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保障。

2预警监测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 通过各种渠道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 找出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 及时有效地分析风险信息, 监测危机动态, 并采取适时适度的措施加以调控, 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多交流、多观察、多留意、多思考, 做好危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 并把掌握的危机信息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 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预控工作。

3预警处理

采取果断稳妥的处理方法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对事态的驾驭要及时果断, 尽可能及早介入, 及早控制事态的发展, 不能因为反映迟, 行动慢, 使矛盾走向激化对抗。快速发现, 快速报告, 快速出动, 以便抓住先机, 争取主动, 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三) 实时处理机制

1现场处理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 派现场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同时调动各个工作组开展行动。

第一, 紧急抢救。突发事件发生后, 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群体突发事件医疗救护组, 组织校医院、学生处、保卫处、相关职能等部门, 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 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护理等工作, 严重者送达附近医院抢救, 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救援组织进行紧急抢救。由后勤保障组协调, 后勤管理处牵头, 后勤服务总公司参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 负责对水、电、气、热进行控制, 为现场处置提供必要的物资、车辆、通信、饮食等保障, 积极开展救护等工作。

第二, 讯请传送。突发事件发生后, 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事件发生情况, 情况不明常常会延误救援, 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上报, 以便于上级领导及时决策,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坚决杜绝瞒报、隐报、谎报等渎职现象。

第三, 安定秩序。由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组处理, 党委办公室牵头, 学生处、团委、后勤总公司等部门配合。负责妥善安置疏散人员和受伤受害人员及家属的医疗、处置、安抚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做好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恢复学校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

2信息披露

由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向校内通报情况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拟定对外宣传报道的口径, 协调管理有关新闻机构对事件的采访;密切关注广大同学的动态。第一时间透明地把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正确信息, 说明实际情况, 对于制止不良传闻, 以正视听, 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事件中的参与者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学校应该密切关注不同声音, 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 合理满足, 不能任由这些利益诉求聚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从而造成更大影响。

3心理干预

由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组, 组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团委、相关职能部门等参与。负责事故当事人、其他相关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研究表明, 许多存在心理危机的受害者不知道心理危机干预, 遇到突发事件之后, 获取心理危机化解信息的渠道单一, 缺少正式的心理危机疏导工作;有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更不知道向谁获取必要的帮助。高校要对公众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化解, 最主要的是要能帮助受害者摆脱当前的困扰, 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能够获得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需要考虑到干预方式的多样性、支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干预材料的丰富性, 全方位着手, 多方面着力, 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四) 善后处理机制

在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事态逐渐平息之后, 宣传教育组的工作重点应逐步转移, 针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进行善后处置。

第一, 心理辅导。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突发性和危害性的特征, 一旦爆发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引起师生个体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影响者进行心理辅导, 矫正失衡情绪, 帮助当事人重拾信心, 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第二, 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 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宣传教育组应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提供的特定教育情境, 结合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第三, 总结反思。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置等阶段的工作, 细致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 对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 解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增强民众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计划, 分析突发事件对思想观念、道德品德和社会心态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 对在应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而对那些有明显失职、过失的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

四结论和建议

高校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是保障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剖析其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特点, 构建了一套符合高校实际, 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更详细的法律, 进而规范与完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希望各个高校也将更加重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34.

[2]丁烈云, 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杨连专.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律规范和控制机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 (3) .

[4]克科·W·巴克.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176.

[5]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 2005 (10) .

[6]雷寂.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兰州大学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 2008.

[7]王琭璐.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1.

篇4: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篇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脚本

背 景

2012年11月16日下午2点,接X医疗单位电话报告: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3人,病例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3人均因为同学关系于11月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初中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放假回石棉。经X医院医生会诊分析,认为此事件为一起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报告县CDC请求调查处理,并将3名学生留置在隔离病房。

场景一 疫情报告

一、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下午2时10分

二、地点:县疾控中心办公室

三、场景内容:县疾控中心值班电话铃响,值班人员接听(电话8862015或8860072): ——你好,县疾控中心吗?

——X报告:我是X医院X医生,今下午在接诊病人中发现3人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因为是初中同学关系,3人均在11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放假回石棉。现在3名学生体温都是中度发热、病情不重,现在留置在医院病房内等待处置。

(1)县疾控中心值班人员详细询问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疫情概况、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和已采取的措施;

(2)疫情值班人员迅速向中心主任汇报,由中心主任向卫生局报告,报告信息完整。

四、现场评估要点: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场景二 应急响应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2时50分

二、地点:中心主任办公室、疾控中心应急物质准备间、各科室和报告X单位。

三、场景内容:

1、中心主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由中心应急办公室主任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2、应急办主任立即组织流调组、消杀组、检测检验组人员到达现场,穿戴好防护服(二级防护)。

3、到达现场后,打开所带物品,评估组人员对各组所带物品检查是否齐备,并记录。

三、现场评估要点:响应及时性、应急人员组成、应急物质携带齐全性、应急人员穿防护服是否符合要求。场景三 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3时

二、地点:X报告单位

三、场景内容:

1、流调人员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核实疫情,了解初步情况。

2、划定疫点,进行标识和警示。由流调人员和消杀人员实施。

3、流调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让病人戴上口罩并测量体温,填写《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4、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出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管理,疫点处理等防控措施。

四、现场评估要点:疫点划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场景四 采样与检测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3时20分

二、地点:X报告单位

三、场景内容:

1、病房内3名学生在各自床位上。

2、检验组人员对病人进行咽拭子,包装样品。填写采样登记表。

四、现场评估要点:采样规范性、样品包装和运输。

场景五 疫点消毒处置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4点10分

二、地点:X报告单位院坝、接诊室、病房、X学校操场、教师和单位大楼外。

三、场景内容:

1、消毒人员现场配药过程。

2、消杀组根据流调组划定的疫点,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用手提式喷雾器进行院坝、接诊室、病房消毒,再到学生学校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操场消毒,及手提式喷雾器进行教室、过道消毒。

3、应急人员返回后,人员、车辆等消毒处置。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4、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离开疫点前,嘱咐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四、现场评估要点:药物浓度、消毒情况。

场景六 防护用品穿脱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5时10分

二、地点:中心大楼大厅

三、参加人员:各组1名人员参加

四、现场评估:各组人员穿脱防护服规范性。

篇6: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为检验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全院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

2、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各部门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和卫技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的培养,发现各部门在应对流感等传染病爆发疫情事件中应急队伍、技能准备及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找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演练的组织和领导,成立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李凯 副组长:张艳秋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现场调查组,组长: 医疗急救组,组长:

三、参加人员 全院师生员工

四、演练时间

9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演练内容

1、全院师生员工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部分代表观摩公共卫生突发疫情现场处理实践环节。

2、卫生所有关人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疫情报告网络畅通情况、应急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准备情况,参加突发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

3、学院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现场处置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六、演练步骤 共分五个阶段:

1、疫情发布;

2、物资及人员组成的现场检查;

3、现场操作考核;

4、理论考试;

5、总结点评。

七、演练要求

1、各参加应急演练的部门及有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将演练作为一次实战对待,真实反映出我院各部门在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现场处理技能上的水平,查漏补缺,切实提高。

2、本次演练由学院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实施。各演练组及有关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和要求,了解演练步骤及相应考核内容和标准,客观科学考评。

篇7: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一些传染病疫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为全面提高我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xx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下称预案)等有关规定,决定举办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目的和原则

1、演练目的:

检验我所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准备情况。检验我所的应急组织、指挥协调能力。

检验我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重点在应急响应能力、事故处理、流调、个人防护四个方面。

2、演练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参演单位和人员

1、办公室、监督二科、三科、四科。其他科室组成一个综合科,配合演练工作。

2、根据需要抽调其他科室人员加入到演练科室参加演练。

四、演习时间、地点及场景 时间:2010年xx月xx日 地点:——

五、演练方式

各科参演科长和机动队员在规定的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演练,其余非参演成员参加考评。

演习现场模拟某卫生院报告,有30多名某学校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腹泻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病人。各科室接到报告后开展实施各项应急程序和处臵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后的响应程序、现场指挥调度;现场调查取证;事故的控制与处理;疫区疫点的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方面的内容。

六、演练内容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1、演练科室:监督二科、三科、四科、办公室

2、演练要点: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接报人应向报告者详细询问、核实并记录,同时按照规定报告。结束后交评价小组。

3、演练要求:

⑴、收集疫情信息及时、完整; ⑵、各种信息要有电话记录; ⑶、上报疫情信息及时、内容完整; ⑷、接到报告后的处理符合要求。

3、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二)、应急处臵现场

1、演练科室:监督二科、监督三科、四科

2、演练要点:抵达现场后,立即行动开展各项疫情调查、控制工作。

3、演练要求:

[1]、现场处理的程序:(监督二科按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故处理;监督三科按照出现集中供水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监督二科、三科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现场实施紧急控制措施、监督责任单位整改;监督四科负责疫区(点)消毒工作监督、疫情信息报告监督、病人转运及医疗废物处理监督等工作。

[2]、现场处理井然有序。

3、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七、演练的工作步骤:

现场布臵:8时30分,技术评判组在演练预定场所处布放各标志;宣传组布臵会场。

场景1:9:30点总指挥宣布模拟演练正式开始。(演讲词见后)

(一)、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场景2:XX长洲中心卫生院报告,近期某学校多名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病人(病人由非参演人员模拟),向卫生监督所报告(分四人向各参演科室报告,疫情报告词见后);各科室接到疫情后向各分管领导报告,办公室接到疫情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及向梧州市卫生局报告并作好电话记录。应急领导小组紧急集中,启动我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预案迅速部署各项工作(后台自演,报告词见后)。

(二)、参演科室出动

场景

3、办公室接到疫情后向所领导报告。通知参演科室到现场调查。场景4:参演科室人员整装出发,进入现场,车辆停放在指定位臵。场景5:参演科室人员下车面向主席台列队。场景6:评判人员清点各参演科室的执法文书、取证工具等物品。

(三)、现场调查和疫情控制

现场指挥宣布参演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疫情控制。

场景7:监督二科、三科到达某学校进行现场检查和事故调查取证、对事故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场景8:监督二科、三科负责了解发病前1~2天的饮用水情况及饮食史,了解共同饮用人数、中毒或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可疑饮用水质等;并向病人及诊治医院调查,了解发病经过、临床表现、诊疗情况。

场景9:监督四科对XX长洲中心卫生院及相关医疗机构的疫情信息报告是否及时准确、消毒隔离、病人转运及医疗废物处理进行监督;对市疾控中心疫情信息报告、疫区疫点消毒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及疾病监测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现场由一人模拟疾控中心人员负责通报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水样检测结果。

场景10:各参演科室汇集各种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事件发生原因并控制消除传染源。各参演科室现场口头向指挥长汇报调查处理结果。

场景11:现场清理,撤队。

场景12:在演练结束一天后,各参演小组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总结报告;宣传组撰写出演练宣传稿件;技术评判小组对各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办公室收集各组资料,召开总结大会,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八、演练组织保障

(一)、演练组织:

设立演练指挥部,演练总指挥:XXX。现场指挥:。下设技术评判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

1、技术评判组:XXXXXX分别担任三个小组组长,负责对三个参演科室演练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总结,并收集汇总观摩人员评价意见;

一组:组长XXXXX,组员XXXXX(模拟病人); 二组:组长xxxx,组员xxxxxx(模拟病人); 三组:组长xxxx,组员xxxxxxxx(模拟病人);

2、宣传组:xxxxx担任组长,组员xxxxxx、司机(xxxx)1人,负责对外宣传,对演习过程的全程摄录,及音响、横幅、标识牌的制作、布放;

3、后勤保障组:xxxxx担任组长,组员xxxxxx,负责交通等后勤工作,综合协调各种事务。

4、角色扮演组:xxxx模拟学校负责人,xxxxxxx模拟卫生院医生,林淳模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二)、演练观摩人员: 市卫生局…

(三)、时间安排: 1、11月25日至12月5日,制定演练方案。2、12月17日上午9:30时,正式演练开始。3、12月17日进行演练总结。

(四)、经费预算:约1000元,主要用于标识牌制作,车辆的油费。注:

1、总指挥演讲词:

2、xxxxx长洲中心卫生院向xxxxx卫生监督所报告疫情词:

我是xxxxx市长洲中心卫生院,我们这里有30多名某学校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副伤寒的病人,请你们尽快组织人员来我们这里调查处理。

3、xxxxxx卫生监督所向市卫生局报告词:

卫生局领导,我市卫生监督所于9时24分,接到xxxxx长洲中心卫生院疫情报告,该卫生院发现30多例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例,现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请指示。

某某局领导答词:请你们迅速集合机动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疫情的现场调查和控制工作。

附件:突发公共事件演练主要技术评价指标。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附件1:事件原因:

某初中学校位于长洲郊区,有300多名寄宿学生。学校所使用的饮用水为自备地下水源,在取水口附近为菜地。在2009年12月1日,该学校1名学生出现发热、腹痛,随后三天每天都有2-3个学生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到附近的长洲卫生院就医。12月5日有已有30多个学生出现上述症状。

附件2:突发公共事件演练主要技术评价指标

一、疫情报告评价指标:

1、基本情况:接到报告时间、报告的单位名称、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2、报告内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详细地址、涉及的人数、主要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结果;

3、接到疫情后按有关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报告情况(接报后2小时内,报告的内容要完整)。

4、有关科室及办公室的指挥调度情况。

二、物质准备评价指标:

(一)物质准备:

1、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证据先行保存决定书、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封条、调查记录等。

2、调查取证器材: 照相(摄像)机、录音机等。

3、交通、通讯工具。

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接报者记录内容、接报后处理包括:

1、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单位名称及地址;

2、发生人数、死亡人数;

3、可疑原因及时间、人数或范围;

4、病人的表现、就诊医院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效果等。

5、接报后初步核实后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听取指示。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总结报告:书写一份初步调查报告: 基本格式要求:

1、题目:指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有时为了简练、准确时间地点可省略。

2、前言:简要说明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3、正文:详细介绍事件发生的情况、背景、地域和环境情况、主要的临床特征、流行情况、采样情况、处理过程,未来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可能的病因和针对此病因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4、结尾: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主要是对资料细致分析的的基础上根据正文形成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篇8: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各级党政机关及相关企业在应急过程中的应对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故如何全方位提高我国各级政府、企业针对复杂突发事件、尤其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就成为了当前应急领域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应急演练与评估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与评估,在检查相关应急职能部门与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和准备情况的同时,对应急预案本身也能够获得接近于实战的检验,为进一步的预案修订和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持。基于对应急演练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近年发布的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项目(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and Evalu Program.HSEEP)[1]、国家应急演练计划(National Exercise Program,NEP)[2]是目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应急演练与评估方法,澳大利亚则在2001年出台了应急演练管理指南。在国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函〔2009〕62号)[3]、《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京应急委发〔2010〕3号)[4]、《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指南》(2011年9月21日发布)[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09-2015)[7]等文件和标准相继发布。在以上国内外相继发布的法规标准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围绕应急演练及演练评估进行了研究,其中姜传胜[8]从演练实质、演练分类、演练与预案和应急处置实践的一致性、演练评估以及演练系统性等5个方面分析国内目前制约应急演练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承奇等[9]以南京某石化企业苯储罐泄漏特大事故应急演练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化工事故应急演练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王磊、陈国华[10]结合应急演练特点,提出基于时间约束模型的应急演练绩效评估方法。但总结以上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围绕应急演练及评估的内容或侧重于较为宏观的业务指导,或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具体演练场景和评估模型,尚缺少一套自顶向下,从法规标准规范入手,到具体的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直至具体的支撑技术与信息化工具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整体解决方案,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性研究。

1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模型构建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相关方法、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不仅是相关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方面的深入,更重要的是要为各行各业开展的各类应急演练评估提供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首先需要在相关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应急演练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合规且实用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模型。在前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指南》、ISO 22398 Society security—Guidelines for exercises and testing[11]、NPS(National Planning Scenarios)[12]、HSEEP(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Program)等演练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构建出应急演练及评估所应遵守的业务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1)应急演练及评估整体业务流程

不同于通常应急演练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应急演练评估的定位,通过对现行法规标准的分析可知,应急演练评估不仅限于演练结束后的总结与点评,相关工作应始终贯穿应急演练的准备、实施、评估与总结全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每次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的结果需要反馈至应急演练准备阶段用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2)应急演练准备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第一个业务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演练动员与培训、应急演练保障等四个步骤(参见图2所示)。

(1)制定演练计划:在演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主要包括:演练目的确立、演练需求的分析、演练范围的划定、演练日程和预算的安排等,而对于演练评估来说,这些内容均是开展应急演练评估所需遵守的总体基线。

(2)设计演练方案:在演练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演练目标(可以是多个)、演练情景、评估标准与方法、《演练方案文件》等内容的设计与编写,而对于演练评估来说,相关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方法的选取均在该阶段确定。

(3)演练动员与培训:在演练动员与培训过程中,主要是按照不同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演练评估来说,需要围绕评估岗位职责、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三方面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4)应急演练保障:在应急演练保障环节,应急演练全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需要准备充分,这其中也包括演练评估所需的各类保障资源。

3)应急演练实施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核心业务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演练启动、演练执行、演练结束与终止等3个步骤,而对于应急演练评估来说,该环节主要是收集演练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记录信息,而这些演练过程数据即是后续开展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所需的原始“素材”。

4)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最后收尾环节,是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任务具体落地执行的主体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获取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评估员(专家)填写演练评价表、参演人员(单位)填写自评估意见、演练定性与定量评估、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等5个步骤(参见图3所示),而其中围绕“情景-任务-能力”开展的演练评估员(专家)评价则是相关演练定性与定量评估的关键前提,而符合标准内容结构的《演练评估报告》的则是参演单位或个人整体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高的具体指导。

2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在充分梳理和分析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应急演练及评估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基本能够确定,但在实际应急演练评估过程中,往往由于所针对的突发事件情景的不同而无法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进而无法将应急演练评估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岗位或个人,造成应急演练评估过于“宏观”,缺少针对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在梳理和分析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NPS(National Planning Scenarios)-UTL(Universal Task List)[13]-TCL(Target Capabilities List)[14]”中相关的内容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情景构建”理论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知,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应急演练的“情景”确定:该环节是整个应急演练和演练评估的前提,一般是由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应急管理需求进行确定,可以参考NPS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从中抽取部分适合自身应急管理需求的“情景”,以此作为下一步应急演练所针对的“典型情景”。

第二步,“演练情景事件”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一步确定的“情景”基础上,梳理构成“情景”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事件”,譬如:“地震情景”下有“大批房屋倒塌事件”、“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堰塞湖事件”、“大规模停电事件”等,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可以参考NPS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从“情景”中抽取的“情景事件”将作为下一步“任务分解”的“事件”前提。

第三步,“演练情景事件任务”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二步确定的“情景事件”基础上,梳理该类事件所需完成的应急任务,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取有代表性的“任务”,并结合一些以往同类“事件案例”资料,可以参考UTL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通常在该部分确定的“任务”粒度不同,会产生大量不同层级且数量众多的任务,因此可以对“任务”进一步向下分解为“子任务”等,在该部确定的“任务”将作为下一步“能力分解”的“任务”前提。

第四步,“演练情景事件任务能力”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三步确定的“情景事件任务”基础上,梳理、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具备的“应急能力”,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分析,可以参考TCL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在该部分确定的“能力”即是应急演练评估中最底层、最直接的评价目标,是专家评分、实验测试、模型推算等专业分析手段和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

为了更为直观的解释相关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下面以“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为例进行介绍。通过对某大型化工园区的应急管理体系的调研,结合大量事故案例,征询多位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意见,建立一套针对该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针对1个顶上情景事件—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有一级任务5个,二级任务21个,能力项共80个,由于指标较多,为了方便表述,选取较为重要的任务和能力项通过下面的指标体系说明表进行简要描述,具体参见表1。

3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技术系统设计

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流程及相关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基础上,具体评估模型的选取、评估模型算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是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及评估水平的具体技术手段,按照信息系统的分层设计思想,将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分为:数据层、功能层和外部计算支持层三部分,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知,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需要实现评估指标数据、指标评价集数据、评估指标权重数据、专家打分数据、评估结果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并需要与相关外部计算资源进行集成,包括与大型计算软件的数据交互和小型算法库(C#)的功能集成等。

1)模型库数据层

模型库数据库层主要存储与应急演练评估模型相关的各类输入数据、中间数据和输出数据,从业务上划分,可以分为评估指标数据、指标权重数据、指标评价集数据、专家打分数据、评估结果数据等。

2)模型库功能层

模型库功能层主要实现应急演练与评估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类输入、输出数据的管理和显示,目前常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平台均可实现,例如下面用Visual DB2.0快速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管理子系统,如图6所示。

3)模型库外部计算支持层

模型库的外部计算支持库包括利用第三方计算软件(如:yaahp等)对应急演练评估模型所涉及的各类算法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反馈,而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说,传统的AHP算法相对简单,无论是在matlab上,还是借助纯粹的编程语言(如C#)均能够对该方法进行实现与封装,并进一步通过DLL或WEBService服务接口的形式对外提供访问服务,与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系统[15]进行集成。

4 结论

本文从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开展所需的组织实施方法、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相关支持技术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从目前国内外应急演练及评估方面的法规标准来说,应急演练评估业务贯穿于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评估与总结全过程。

2)针对不同突发事件情景的应急演练评估,可以采用以“情景-任务-能力”为主线的“情景构建”方法搭建相关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

篇9: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条例》的公布施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起,成为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于打赢非典型肺炎防治这场硬仗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明确了违反《条例》行为的法律责任。

《条例》共6章、54条,包括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家电等132种商品首批强制认证5月1日起必须贴3C

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19类132种商品一直以来使用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标志)都将被一种新的质量标志所取代,即CCC标志,它的中文名称叫做“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

3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国家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发展,它是和国际接轨的一项规范和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措施。5月1日起,这132种商品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也就意味着,到5月1日,这132种商品还没有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还没有加贴3C标志,就不能出厂、进口和销售。

经过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统一的认证证书和代表中国强制认证的“CCC”标志。

这次的3C强制认证工作中,国家认监委一共指定了76家。据国家认监委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万多家国内外企业拿到了“3C”的产品的认证证书,占需要通过产品认证企业的70%以上。

新政策:申请科技项目要定知识产权目标

今后凡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

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也不到位;在科技计划实施中缺乏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得知识产权的专门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在制度和实践上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共有16条,其中指出: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明确提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重点领域,应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发布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参考,避免研究开发的盲目性和重复;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有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专门经费,并为应用开发类申请项目指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调员。

我国失业新标准出台工资低于当地低保视同失业

“就业”与“失业”概念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新界定。

“就业”与“失业”的一般概念。

1.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2.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界定。

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凡以下列形式实现就业的,均统计为已实现再就业人数:

1.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并享受了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

2.已被用人单位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并享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3.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得到安置,并享受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4.未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但已从事比较稳定的(如三个月以上,具体由各地定)有合法收入的劳动,并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篇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小结

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高群众应急意识,3月04日下午,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专业的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练。

演练中,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市局的专家领导进行现场指导,主要对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器材的管理与使用、扑救初期火灾、发生火灾自救与逃生、组织引导人员疏散、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篇11:群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小结

为检验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在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学校创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值日领导、教师、重点部位负责人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做好事故处理的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学生和教职工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2、加强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3、提高全校师生对食物中毒事件的重视程度。

4、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演练的组织和领导,成立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长:傅勤照 副组长:翁玉霞 成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 A、综合联络组:蒋伦菊、刘浩。任务为:负责应急演练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演练工作进度,及时预测事故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医疗救护组和事故原因调查组。

B、医疗救护组:何迎春、汪美凤。任务为: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中毒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

C、事故原因调查组:项建、骆力升、骆加福。任务为: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D、事故隐患排查控制组:虞园园、骆青峰。任务为:逐人排查食用营养餐学生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并将排查结果报综合联络组。

三、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员工。

四、演练时间

视学期安排(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演练内容

情景假设:学校突发食用营养餐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六、演练前培训

1、对全体师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知识与技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应对知识技能》培训。

2、演练领导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准备,保证演练圆满成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演练实施方案对现场指挥人员、救护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场景布置人员及班主任进行培训。

七、演练步骤

1、时间假定在本学期某日上午,学生食用营养餐后,陆续出现头痛、呕吐、头晕、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人数达10名。

2、班主任立即报告学校安办,学校安办接到报告后,学校立即启动《博爱小学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预案》。

3、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力量把10名中毒人员接送到附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人员的增加,及时上报教育局并拨打110。

4、封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6、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做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7、总指挥进行现场总结,并宣布演练结束。

八、演练评估:

学校领导对本次演练进行评价。

义乌市大陈镇云溪小学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流感、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步进入好发季节,为了避免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与爆发,联一小学加强了晨检和健康观察,要求每个班级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在周末对各教室进行预防性的消毒工作。如学生中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水痘症状者,要求家长带孩子及时去医院诊治。与此同时,联一小学还给每位学生发放了传染病宣传资料,让学生们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更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2017年9月28日上午,联一小学举行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活动。活动中,学校模拟了疫情在六年级某个班爆发的情景,负责安全卫生工作的白雪梅主任针对疫情立即指挥相关人员做出应急处理:疫情上报、加强晨检、患病学生隔离及随访、教室等公共场所消毒、密切接触学生医学观察、通过广播进行健康宣教等。活动过程中,坦洲镇疾控中心也对学校此次活动做出了的重点指示和指导,以力求把传染病发生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障学校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

为确保学校卫生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白雪梅主任以此次应急演练活动为契机,对全校师生再次强调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全校18个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了相关教育,并通过班级微信群对家长进行宣传,确保家校合作把安全隐患排除。

本次应急处置实战演练,从接到虚拟疫情到处理结束共历时60分钟。演练时,各应急队伍成员对答如流,老师们也积极配合完成了演练,对于处理方法与消毒方法理论都能很好的回答。实战演练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提出了遇到的问题,并积极的一同探讨解决,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实战演练,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升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10月25日上午虹星桥小学联合虹星桥卫生院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实战演练。四(3)班的12名学生在班主任敖亚琴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演练,教育局安全科方明忠科长和王月红老师来校指导,全校1000多名师生到现场观摩。

第一节下课铃声刚响起,全校师生有序来到学校足球场观看演练。随着总指挥易民剑副校长一声令下:“虹星桥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开始”,四(3)班学生和老师开始模拟水痘疫情暴发的情景。

四(3)班敖老师正在晨检,当她发现班里小周同学未到校时,敖老师立即打电话给小周的家长,得知他得水痘后,嘱咐家长去医院确诊,让孩子在家好好休养,并告知家长在医院开出复学通知单后,小周才可以来校上课。敖老师高度重视,继续晨检,让学生自查、互查,发现班内四人有疑似水痘现象,立即将他们隔离。随即,敖老师马上通知学校政教处戴主任班里出现水痘疫情,戴主任向学校分管安全的易校长报告水痘情况,易校长立即通知虹星桥卫生院钱院长,让医院立即派医生来校指导工作,同时电话联系教育局安全科王老师报备学校水痘情况。医生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确认疫情,指导卫生消毒等工作。演练最后,卫生院钱院长为大家带来了微讲座“秋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此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从接到模拟疫情到事件处理结束共历时四十分钟,演练中,医生、护士、教师、学生积极配合,全方位展示了突发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流程和监测网络,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突发卫生事件做出了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发生和蔓延。教育局领导对本次演练的流程和效果做出肯定,并对学校以后的卫生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本次演练普及和宣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学校与卫生院的联防联控机制,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有效的范本。(审核:易民剑)

进入11月份后,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流感、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步进入好发季节,为了避免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与爆发,我校加强了晨检和健康观察,要求每个班级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在周末对各教室进行预防性的消毒工作。如学生中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水痘症状者,要求家长带孩子及时去医院诊治。与此同时,我校还给每位学生发放了传染病宣传资料,让学生们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更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在这样一个特殊情况下,我校接受了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邀请,于2014年12月31日在我校举行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活动,活动由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帆医生、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谢赟医生以及长桥街道各中小学校卫生老师、各大中专院校卫生老师参与。活动中,我们模拟了手足口病疫情在学校中爆发的情景,卫生老师针对疫情做出的应急处理(疫情上报、加强晨检、患病学生隔离及随访、教室等公共场所消毒、密切接触学生医学观察、通过广播进行健康宣教等)以及疾控中心和社区医生对疫情学校做出的重点指示和现场指导,以力求把传染病发生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障学校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

上一篇: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下一篇:学习小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