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

2024-05-11

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共8篇)

篇1: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

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在失去很多所爱的人和心仪的事物之后,也会得到了人生的感悟和收获。丧失,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它并不可怕,虽然它使我们为生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它也是我们成长和收获的源泉。

人生恰似一载重的大卡车,由如意和失意两个车轮支撑着,如果只有一个轮子,这车就不能前行。失意像深秋里带寒意的风,虽不如春风和煦,不如夏日炽热,却能把果实吹红,失意似磨石,虽能把人的灵魂磨痛,甚至使其滴血,却会让人丰富自己的生命,不至于变得低能。

对于得失,我们的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而人生这部书,是由两支笔写的。一支书写如意时的欢乐,一支书写失意时的沮丧。只有这样,这部书才能有精美的故事,才能经得起品味。人生是立体的雕塑,不是平面的彩图。只有如意,没有失意,人生也就显得苍白。战胜失意,就是为了如意,要如意就必须冲破失意的樊篱。

佛经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失去是一种痛苦,但更多的是为迎接新生。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收获丰硕的金秋;失去阳光的灿烂,却能收获雨露的甘甜……

普希金的抒情诗《如果生命欺骗了你》最后有两句话是“一切都如烟云,一切都会消失;让失去的变得可爱。”显然,有时候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失去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奉献。只有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失去也会变得可爱!

篇2: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

人生不能面面俱到,它需要我们学会果断的放弃。放弃那些妨碍你实现终极目标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在眼下看来,是很重要的,甚至是珍贵的------这就是必要的丧失。

农民都有这样的体会,种棉花时,要在棉花生长一段时间后,把他们一部分的枝杈、嫩芽掐去,尽管这些枝杈在眼下看来非常茁壮,但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棉花,必须狠心的弄下来,否则枝杈会吸收更多的养分,超出这棵棉花所能承受的范围最终使棉花减产,掐掉它们以保证产更多的棉花,这就是必要的丧失。

再如夹竹桃,为了让它在秋天结下累累硕果,必须把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抽打掉一部分,尽管那一朵朵小花是那么惹人怜爱,我们也要狠心的抽打心爱的夹竹桃,因为要让它更好的凸显自身价值,必须这样做,这就是必要的丧失。

不仅植物界如此,动物界更是如此,而且有时的丧失更让人痛心,这样的事就发生在螳螂族。

在螳螂族,当螳螂结婚时,它们总是心存忧伤,因为在喜庆的背后,预示着一场悲剧的上演,为了繁衍后代,母螳螂要在新婚的当天晚上,把自己的丈夫吃下去,转眼间,幸福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悄无声息,却让母螳螂的心碎了一地,但是为了子孙后代,她只能含泪把丈夫吃下去,把他永远藏在心里,这就是必要的丧失。

动植物如此,人亦是如此。老师为了培育祖国的花朵,狠心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为了让桃李满天下,他们牺牲了陪伴亲人的.机会。我们中学生,为了成就学业,每天埋头苦学,牺牲了陪伴家人,自由玩耍的机会,这就是必要的丧失。

必要的丧失可以简化人生烦琐的枝叶,保持竹竿向上的方向不变,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否则,我们就会被那些舍不得放弃的东西所累,最终失去你想要的。

篇3:作文 人生必要的丧失

母亲说起的“藏碗碟”一事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只是不相干的边边角角,一般不作过多理会。但当有学生提到闰土不会去偷“我“家的碗碟时,我还是大加赞赏他的质疑精神。兴之所至,我们还进一步佐证:杨二嫂是一个势利、贪婪的小市民形象,偷碗碟当是她惯常行为的延续。而闰土,虽不善言辞,但朴实、善良,来我们家还带来一包自产的干青豆,而且“我”也答应给他东西,他没理由偷。还有学生很兴奋地说,也可能是宏儿藏的,他不是跟水生好么,想偷偷帮他……文章没有给出定论,我说“都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皆大欢喜!且慢,我们再来读读文章:

“母亲问他……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他出去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先来看闰土在得知迅哥儿家“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送他之后所挑拣的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都是迅哥儿搬家不必搬走的东西,也是进城里后用不着的东西,而这些正是生活非常艰难的闰土所缺少的,闰土真是很用心地“挑拣”东西,这是他本分、善良的天性使然。我们读到了他的自尊,虽贫穷、木讷,但还有尊严。草灰对于迅哥儿家更是如同垃圾一样,而闰土却可以用它来做肥料。而碗碟呢?家家户户、城里乡下都少不了,价值也不菲,实属一个家庭中珍贵的物件。鲁迅先生的小说《风波》一文中孩子因把碗摔了个缺口挨了揍,这碗还要送到城里去钉合,共花去四十八文钱,而九文大钱孔乙己就可以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十多个碗碟,既舍不下老脸张不了口要,何不藏在灰堆里,据为己有?谁能相信本分的闰土会这么干?可是闰土一个人去厨房做饭、要所有的草灰等细节,这些原本无关紧要的细节现在看来却是致命的:闰土去厨房炒饭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迅哥家的东西可以尽他拣择,就是在他自己独自一人出去做饭那个时间段,他一人亲临涉案现场。

而关于杨二嫂呢,文章交代说“自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我”到家的第一天,她来了,张口直接索要东西,“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离开时“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毫不掩饰。估计她已把迅哥儿家四处搜寻了无数遍,我们临启程之前的一天,她竟然去掏厨房的灰堆,最终也没有空手而归,“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明索明拿,这是作者笔下的杨二嫂的做事风格。这么看来认为碗碟是杨二嫂藏的,完全是读者的臆想,她没有如此做事的习惯,而且她并无致命的“作案嫌疑”。

还有更要命的,“我”听母亲谈了藏碗碟事件之后,立马这样感慨道:“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这里所谓的“现在”,无疑是指在离乡的船中听母亲谈起藏碗碟事件之后。闰土喊“老爷”已使“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但银项圈小英雄的影像当时依然存在。在听母亲说起藏碗碟事件之后,那影像才“忽地模糊了”,难道不是因为“我”内心也认同碗碟是闰土藏的?所谓“隔绝到这地步了”,不仅是指“我”与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之间的隔绝,更是指“我”与一个麻木、堕落的中年闰土之间的隔绝!

《故乡》通过插叙先让读者一开始就对少年闰土留下了无忧无虑、天真活泼、机灵聪明、热情开朗、富有活力等近乎完美的印象,而二十多年后见到的中年闰土是那样的生活困苦、精神麻木、神情呆滞、寡言少语,我们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字,内心充满着对闰土深深的同情,对造成他深重苦难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予以最有力的斥责,这样一个苦难的人怎么会偷藏儿时好友家里的碗碟呢?不能接受。失望至极。作者为什么要把闰土的毁灭呈现在读者面前啊?

困惑和失望之情充溢在我们读者心头。其实,作者之所以不在文章中明说碗碟是闰土所藏的,是否也有情感上的考虑呢?但相比这种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作者更心痛的是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闰土精神上的堕落,正是他麻木、不觉醒的体现,难道不也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致?这样的社会陷人们于困苦贫穷的生活中,而麻木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情来。作者借《故乡》一文发出的呐喊是否能使铁屋子里昏睡的人们清醒过来?清醒过来投入到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洪流中去,而新生活要靠更多的有志之士一起去创造啊!读者对闰土越是失望,便越能深深地体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弊病之严重,就越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迫切愿望吧。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冷峻、深刻。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丰富而有深度,是不厌百回读的经典,充满着大智慧,其中值得品味、推敲,令人深思的细节读者若无视,既是对不起经典、大师,更是我们麻木、不觉醒的罪过,作为教师如此草草教学更有损于中华文化传承。至此,梳理一下在断“藏碗碟”一案的过程中,我们应有的阅读上的体验和收获:从文本出发细读文章,独立思考,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凭感觉或感情臆测文章不足取;作者的愿望藏而不露,以最简短的语句来补叙“藏碗碟”这一事实,把想象与思考全部留给了读者,使得文章意味深长;读者能更深刻感受到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张丽军《鲁迅〈故乡〉“藏碗碟”悬案新解》,《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5期。

篇4:不必要的丧失

近些年,不少引起关注的戏都多了一个“导演”的名目,而且常常由著名的话剧导演来担任。比如,林兆华导过京剧《宰相刘罗锅》、《兵圣孙武》、《连升三级》、《杨门女将》;以话剧《商鞅》成名的陈薪伊导过京剧《贞观盛世》、《梅兰芳》、《袁崇焕》、黄梅戏《徽州女人》;李六乙走得最远,把《穆桂英》、《花木兰》搬进了小剧场。

话剧导演介入传统戏曲,或者说戏曲“借鉴”了话剧手法,总是被媒体描述为“突破”和“进步”,是戏曲“革新”的体现——包括创作,也包括市场。似乎话剧手法具有某种不言自明的“先进性”,似乎话剧导演可以凭他们的才华、经验和名气,为传统戏曲赢得更多的观众。而戏曲和其他艺术形式嫁接,成了最现成的“创新”方式,于是有了“交响京剧”《杨门女将》、“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配以郭文景作曲的《穆桂英》等等。这些作品我只看过《穆桂英》,那戏词、音乐、唱腔,那个一心想做“女人”的穆桂英,以及舞台上撒满玫瑰花瓣的浴缸,实在不敢恭维。其他的没看过,不好妄议。

我一直以为,除了李六乙导演那样的“先锋”追求,其他导演在戏曲中的作用无非是舞台调度,统筹一下舞美灯光之类。传统戏曲以演员为核心,有千锤百炼的表演程式,没给导演留下什么表现的空间。导演的存在,多半是为了媒体宣传和市场效应。直到我看了田沁鑫导演的《桃花扇》,吃了一惊——这出戏可太有导演了,何止舞美、调度,从剧本、结构到风格,处处是田沁鑫的痕迹。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出田沁鑫话剧,只不过台词是唱出来的。

田沁鑫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导演,她对昆剧《桃花扇》的改造,表现出了对这一古老剧种的尊重,相当的细腻。再加上江苏方面足够的资金投入,南昆四代演员的同心戮力,《桃花扇》委实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好戏。典雅的舞台风致嫣然,摇荡的唱腔动人心魄,而且,像从前的话剧《赵氏孤儿》一样,田沁鑫再次显示了她把握沉痛、悲壮、惨烈这类沉重主题的能力,传达了孔尚任以儿女情写兴亡事的主旨。我相信,田沁鑫改造的这一版《桃花扇》,能够赢得观众,特别是比较习惯“看戏”而不是“听戏”的“年轻观众”——这,不就是戏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吗?

但我还是有疑问。《桃花扇》的改编带有鲜明的话剧痕迹。话剧本质上是一种与中国戏曲迥异的戏剧思维,处理情节、结构时空的方法不同,抒发感情的方式不同,现代话剧的导演核心制与中国戏曲的演员核心制,也有重大差别……那么,被改造后的中国戏曲(哪怕是颇有水准的改造),是变得更出色了吗?或者说,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吗?现代观众是只能有面朝这条改革道路的“审美习惯”吗?

我怀疑。

改造从剧本开始。田沁鑫改编《桃花扇》的剧本,主要是删减人物和情节,并将原作中散在各折的戏词抽取出来重新编排。在全戏只有六出、一晚演毕的前提下,这不可避免。我曾想,《桃花扇》为什么不像昆剧《牡丹亭》或《长生殿》那样,连演三天?它们虽然也删去不少,但毕竟相对保持了原作的完整性,相比之下,《桃花扇》的人物更多,剧情更复杂,删削的程度和改编的难度也就更大。有朋友告诉我,她问过制作方这个问题,答案是,六出,一晚结束,更像“戏”。

这就涉及到了对“戏”的理解。昆曲在全盛时代,是厅堂式演出,并以折子戏为主。《桃花扇》或是其他经典昆剧,我想没有人关心它们的情节是怎样发展的,结局又是什么,那是不言自明的东西。听戏,品评戏词和演员水准,是观看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的汤显祖、孔尚任们才会没有顾忌地把剧本写那么长,完全不顾及表演和欣赏的“现实需要”——这个问题是从西方现代剧场制度生发出来的,对他们而言根本不存在。

从“五四”到今天,在话剧以“先进”的姿态确立了它在中国剧坛的主流地位(与观众实际人数的多少无关)的同时,对戏剧观赏模式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心照不宣——完整的剧情,推进的结构,在一个时空单元里完成。再加上今天的许多观众与古典文学隔绝,完全失去了理解情节的基础,普及剧情,也成了《桃花扇》之类剧目必须完成的任务。

大幅度地删削,对《桃花扇》原作所提供的人物的丰富性,深沉的历史感以及强烈的批判性,不可避免会构成伤害。诸如左良玉的跋扈、阮大铖的奸狡、复社文人的狭隘无能,甚至侯方域在经历了军国大事之后,从软弱轻薄到深挚真情的微妙变化,演出虽然留出了表现的空间,但离真正的生动和深入还是有差距。

然而话剧思维真正介入戏曲舞台,犹不在这些删减,而在于舞台表现方式的彻底改变。田沁鑫在舞台上开辟了两到三个表演区域,将不同的情节线索纳入同一时空,多线并进,相互呼应,凸显她要表达的主旨。

比如,崇祯自缢后的“哭主”一折。原作将这一情节设置在左良玉身上,一段“胜如花”,一段“前腔”(合)。而在演出中,左良玉闻讯后竟突然来了个静场。随后秦淮河的公子名妓从另一侧登台,一派悠游景象。这时报讯者喊着崇祯驾崩的消息,穿越整个舞台,于是人人得讯,左良玉及三军将士,侯、李等才子佳人,以及马士英、阮大铖等反角,同登舞台大合唱:“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必须承认,这个场面很有气势,达到了悲壮的效果。但是,那个非常显著的停顿,以及随之而来的舞台表现方式,全然不是戏曲的思路,而是一种“话剧思维”。戏曲舞台上也可能出现几组人物,但必定会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正在进行表演的演员身上。而《桃花扇》的这种处理手法,首先引人注意的是宏大的舞台场面,是不同区域内角色之间的映衬对比及其内在的文学想象。相应地,演员表演的空间缩小了,表演是否有感染力也不再那么重要,因为,无论多么出色的“角儿”,都会淹没在舞台上的大合唱中。

唱与舞,对于昆曲最重要的抒情性而言,始终是第一位的。一出戏意旨的传达,靠的是演员的技术与表现力,而不是令人产生种种文学联想的舞台手段。对舞台整体效果的追求,对文学主题的过度阐发,会剥夺演员的表演空间,哪怕导演并非有意为之。在这条道路上,演员将不再是舞台的灵魂,无论他们有怎样的表演技巧,都将是实现导演意志的工具,区别只在于实现得好或不好。

依照我个人的观点,这些年来的中国话剧,所采用的种种舞台手段,其最大效用是弥补了演员表演技巧的严重欠缺。一出话剧,最能传达导演意图的,常常是舞美。一出话剧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整体的舞台呈现,而不是演员的表演,导演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长期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创作的话剧导演,一旦转向戏曲,同样会把舞台呈现作为首要追求,演员表演要服从这一追求,而不是像传统戏曲那样,戏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演诞生,一切为演员服务。

中国的戏曲演员不同于话剧演员,即使比不上那些已经载入史册的大师,但长期的、严格的技巧训练应该可以保证他们整体的表现力。那些话剧舞台的常用手段,能比柯军(史可法扮演者)、石小梅(侯方域扮演者)的表演更高明吗?能比孔尚任的戏词更美妙吗?事实上,就《桃花扇》而言,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听得不过瘾——不像《长生殿》听“闻铃”、“雨梦”那么过瘾。

今年第四期《读书》上刊登了傅谨先生的文章《身体对文学的反抗》,文中反复强调“四功五法”的重要性,对话剧导演基于“文学立场”及“刻画人物”,对戏曲进行粗暴改造提出了质疑。而《桃花扇》让我意识到,即使是不那么“粗暴”的改造,即使是颇具观赏性的改造,都难免使我们的自成一体的戏曲传统受到损害,这种损害,这种丧失,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危险的。

篇5:迟子建《必要的丧失》练习及答案

我想象他为何而精神失常?这世俗生活中能制约、桎梏和诱惑人的种种事物我都想了一番却得不到任何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丧失了世俗人要为之奔波、劳碌、明争暗斗的职称、住房待遇、官职、金钱、荣誉等等累人的东西。那么他心中留下的那一点是什么?留下的必定是唯一的、单纯的、永恒的、执著的东西。这种东西带给了他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

他的笑常常使我警觉,这使我想起了里尔克,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有时候朋友或亲人破坏了他这种孤独感,他就会离他们而去。这种孤独感是否是精神失常者心中仅存的一种古典诗意之美呢?距离产生了,客观、清醒和冷静的良好品质必然在人的身上出现,而距离总是以丧失作为前提的。

必要的丧失是对想象力的一种促进和保护。许多秀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频频产生过大学问家,而很大气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我一直以为这样尽善尽美的环境没有给想象以飞翔的动力,而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却给想象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没有了满足感、自适感,憧憬便在缺憾、失落、屈辱中脱颖而出,憧憬因而变得比现实本身更为光彩夺目。

怀旧是否是一种丧失呢?我认为是。尽管怀旧的形式本身是拾取和藕断丝连,但就怀旧的事物本身而言,它却是对逝去事物的剔除和背叛,因为你不是怀恋已逝的所有事物,而是只对一件事物情有独钟。那么你在怀旧时,就意味着你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你用阅历和理性判断出了一种值得追忆的事物,这种东西对你而言是永恒的。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怀旧情绪,这种拾取实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又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憧憬呢?我认为憧憬也是一种丧失。憧憬是想象力的飞翔,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扬弃和挑战。现实太满或者太流于平庸了,憧憬便会扶摇而上,寻找它自己的阳光和雨露。憧憬脱离尘世,当然就是对许多俗世生活的一种丧失。

怀旧和憧憬,这是文学家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良好素质,它们的产生都伴随着丧失。而并不是任何人每时每刻都能怀旧和憧憬的,它需要营养的补充,也就是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一种近于怪癖的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一个八面玲珑、缺乏个性的人是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因为他们拥抱一切,缺乏问询、怀疑、冷静和坦诚,因而也就产生不了距离和美。

我又想起了在大理石桥上遇见的那个人。以往我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称他们为精神病患者,但我现在不那么以为了。首先我已经不敢肯定这是一种病,当然就不能说他是患者了。我们是用常人的眼光打量他们的,他们那不顾一切、彻头彻尾的丧失令我们疑惑不解,所以我们认定他们有病。有一个小常识很说明问题,几乎绝大多数病的症状都伴有抑郁、焦虑、暴躁、惊慌的表现。而精神失常者却表现出一种使人迷醉的冷静、平和及愉悦,这有他们脸上的笑容为证。他们战胜了抑郁、焦虑、暴躁和惊慌,他们的心中也许仅存一种纯粹的事物,他们在打量我们时,是否认为我们是有病的?所以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精神失常者,或者说是精神漫游者。

【练习】

19.作者说“怀旧”和“憧憬”都是一种丧失,这两种“丧失”分别针对什么而言?请简要说明。(4分)

20.文章写到里尔克,说他“努力追求一种孤独感”,后又说“需要培养人的一种孤独感”。简析这种“孤独感”具体含义是什么?(5分)

21.文章以“必要的丧失”为标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必要的丧失”含义的理解。 (6分)

2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大理石桥上的精神失常者,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9.(4分)“怀旧”这种“丧失”是针对“往昔”而言,指对往昔大部分生活的丧失(舍弃)。(2分)“憧憬”这种“丧失”是针对“现实”而言,指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扬弃。(2分)

20.(4分)指远离尘世的烦忧(2分),能够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客观、清醒、冷静的审视的一种独立精神境界(3分)。

21.(6分)“丧失”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人生必需的。(2分)“丧失”是指人应该有所舍弃,即舍弃那些功利的欲望。(2分)而舍弃本身也是一种获得,在心中留下唯一、单纯、永恒、执著的精神追求,以达到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的人生境地。(2分)

篇6:论票据的丧失与救济

一、挂失止付

挂失止付不是一种根本性的措施, 失票人必须将其与其他法定措施 (申请公示催告、提起诉讼) 结合起来, 才能切实起到救济作用。但是挂失止付这一措施并非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如果失票人丧失的票据是未到期的票据或者丧失的情形属于绝对丧失, 也可以不采取挂失止付而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诉讼。

从性质上讲, 挂失止付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 因为通知人是否真正丧失票据尚未得到切实的判断, 得到挂失通知的付款人无义务也不可能审查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 挂失止付涉及的当事人是挂失人和付款人, 在法律上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 不存在互相强加义务的问题。挂失人丧失票据, 由付款人来杜绝风险, 这无论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比较荒唐的。而且, 失票人单方面约束付款人暂停支付, 无疑是给付款人一种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存在的时间不受限制, 将完全违背民商法确立的当事人自由、平等、公平合理等这些最基本的法律原则。我国法律之所以允许失票人先请求付款人暂停支付, 旨在给失票人采取其他法律措施留下缓冲的时间, 并无意于给失票人可以单方面约束付款人的特权。如果失票人怠于采取其他措施, 挂失止付也将失其效力。

我国《票据法》第15条第1款规定了挂失止付的适用范围:“票据丧失, 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付款人挂失止付, 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无法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这一条的除外规定没有实际意义, 根据《票据法》第二十二条、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五条之规定, 未记载付款人的汇票和支票, 未记载出票人 (即付款人) 的银行本票均为无效票据, 当然不存在挂失止付的问题。

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第48条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挂失止付的适用范围:“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 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 可以由失票人通知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挂失止付。未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 不得挂失止付。”同时, 第58、59条又规定:“申请人或者收款人为单位的, 不得在‘银行汇票申请书’上填明‘现金’字样。”“签发现金银行汇票, 申请人和收款人必须均为个人。”这就把单位排除在失票后权利得到保护之外, 而在大量的商品交易中, 单位是占绝大多数的主体。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 而决不应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现在的挂失止付制度只保护了少数者的利益, 这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建议将《票据法》第15条第1款和《支付结算办法》第48条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予以淡化, 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全国性的挂失止付系统, 允许失票人在票据丧失后, 及时通知付款人挂失止付, 收到挂失止付的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 应当即刻通过网络通知各地参加联行往来的金融机构暂停支付。

二、公示催告程序

所谓公示催告, 既是一种法律程序, 又是一种法律制度。从前一种意义上讲, 是法院依失票人的申请, 以公示的方法, 催告票据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申报权利, 如在一定期限内没有申报权利, 是产生失权的法律后果的这样一种程序;从后一种意义上讲, 则是失票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请求宣告票据无效, 从而使票据权利与票据本身相分离的一种权利救济制度。但无论它是一种法律程序还是一种法律制度, 其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持票人票据丧失后的一种权利救济和保全措施, 是一种票据丧失的最终补救措施, 一般依据民诉法确定, 是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十八章专门对此问题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从性质上讲, 公示催告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法定措施, 能够产生使现存票据失效, 进而借除权判决使得票据权利与票据本身相分离的一种措施。如果说挂失止付只是暂时冻结了票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 公示催告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更好地维护失票人的合法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救济方式是最终的, 更加有效。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公示催告程序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 没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许多单位及人员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其二是公示催告程序本身还存在一些缺陷, 实际中难以操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4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申请, 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 并在三日内发出公告, 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期间, 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 但不得少于六十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29条规定:“公告应张贴于人民法院公告栏内, 并在有关报纸或其他宣传媒介上刊登;人民法院所在地有证券交易所的, 还应张贴于该交易所。”, 但没有统一规定人民法院公告的刊登是哪种报纸和宣传媒体, 致使利害关系人无从知晓自己手中的票据已被公示催告, 这样一来, 公示催告程序的“发出告示, 催促利害关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条文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从而使善意取得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 公示催告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为了兼顾失票人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 建议公示催告应由人民法院指定一家全国性报纸刊登, 同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网站, 用于登载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的票据信息, 以便使交易人及时得知所接受的票据是否为正当票据。

三、普通诉讼

如前文所述:向付款人申请挂失止付, 仅仅是一种救急措施, 必须与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诉讼结合使用才能发挥相对长时间的防范作用。而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又必须要等公告期满方知能否获得确实的救济。倘若失票人确知自己的票据已经绝对灭失 (即该票据在物质形态上已不复为一张票据) 、或票据不可能在善意第三人之手 (比如该票据依法是不能转让的、或者出票人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 、或者失票人急需这笔票款 (若采用公示催告, 一定期限的公告期将会使其坐失良机) 等。在这些情况下, 《票据法》上规定的“提起诉讼”, 对失票人来讲就是最适当的救济措施。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没有确定的被告是不能提起诉讼的。失票人不知自己的票据在何人之手, 却想通过诉讼的方式得到救济, 那么应以何人为被告?具备什么条件方可以确定被告?诉讼的后果会怎样?我国《票据法》虽规定提起诉讼为失票人票据丧失的救济方法之一, 但是却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我国《票据法》第15条第3款最后半句话“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实际是一种无法操作的程序。

根据我国的具体票据运作实务和司法实践, 结合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失票的普通诉讼规定, 笔者认为, 我国救济失票人的普通诉讼程序可以这样设计:

(一) 票据丧失后, 失票人应当向法

院提供其对所丧失票据拥有所有权及丧失票据所记载的主要事项和内容的书面证明, 但当失票人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有关证明时, 也应提供证据和票据所载事项。

(二) 在失票人向法院起诉要求票据

付款人支付或清偿票据金额时, 法院或票据付款人应要求失票人提供担保, 以用来补偿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三) 如果票据付款人与失票人就担

保问题达不成协议时, 可由法院来裁定担保的方式和期限等;当失票人不能提供担保时, 可由法院裁定将票据款项从票据付款人处提存到法院或由法院指定的机关保存。

(四) 失票人根据法院的生效判决请求票据付款人付款时, 被请求付款的票据付款人必须付款。

(五) 在对丧失票据付款后, 如果失

票人丧失的票据又出现, 票据付款人又依照《票据法》的规定付款的, 票据付款人有权从失票人提供的担保中取得补偿或请求法院同意后收回所提存款项, 并及时通知失票人。

(六) 最后, 这种诉讼程序应给予失

票人在一定条件下向付款人 (这里是指已付了票款的票据付款人、代理付款人或其他票据债务人, 下同) 请求解除担保的权利, 同时也要给予付款人在一定条件下向得到票款的失票人请求补偿损失的权利。失票人请求解除担保的条件应当是其所丧失的票据已过权利消灭失效;付款人请求补偿损失的条件应当是:对票据付款后, 善意持票人又向其主张票据权利, 而失票人提供的担保确实不足以支付票款。也就是说, 不能因为法律规定的“提起诉讼”程序使付款人蒙受他人丧失票据造成的损失。

总之, 三种救济方法并存, 使失票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显示了较大的灵活性, 体现了我国《票据法》既充分保护失票人合法权益, 又不损害其他票据利害关系人正当利益的立法宗旨。并且, 如果我们更加关注这些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和理论问题, 就能让失票救济理论和实践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谢怀栻《票据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篇7:高校学生权利的丧失与回归

1 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的现状

高等院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社会人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应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作为院校的学习者,则享有特定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应享受以下权利:人身、物质保障权,生活方式选择权,教育教学参与权,加入、管理学生组织权,获得奖助学金权,公正评价权,民主管理权,学历学位获得权,行政申诉权等权利。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自主管理的权利,但高校自主管理的权利不能凌驾于高校学生的权利之上,否则会造成学生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不完善。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学生手册》,对学生课堂、学生寝室、校园秩序、学生考勤与请假、奖助学金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维护学生基本权利的“说明”或“办法”可谓少之又少。如缺乏必要的申诉制度、就业指导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2)规定不合法。学校无权对学生作出比相关法律、法规更重的处分,但我国高校有很多规章、规定存在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比如禁止学生在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学生上课迟到,禁止学生带食品进入教室,禁止学生穿着暴露,静止学生情侣有不雅行为等许多义务性词汇,如果某学生违反了上述严令就有可能受到记过处分。还存有部分学校对学生实施罚款的措施。高等教育应重在教育,次在管理,学校不是行政机关,无权对学生实施不合理的处罚。(3)执行较随意。大多高校对学生的奖励、评先及处罚有明确的规定,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如部分教师对待学生事务工作较为马虎,造成各项奖励的评比有失公允;如学校中存在一些“关系户”,致使民主无法体现;如学校的各项规定中存在一些模糊项导致评比时教师的主观性较大。

2 高校学生权利丧失的原因

2.1 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高校学生较中学生有更多的法律知识,有较强的能动性,思想更加自由、多元化,但依旧受限于家长的“敦敦教诲”,受制于学校的“入学教育”。大学生们已无法判断何谓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更枉谈维权。纵使有个别学生对于侵权有想法、想“发言”时,也会被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进行多轮的谈话教育,这极个别的学生哪怕心中依旧不服,但行为上也不会有所谓的“出格行为”。

2.2 教师管理理念滞后

时至今日,仍有诸多教师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尊师重道”,学生必须无任何条件的听从教师的话语,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做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良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第二种观点是“社会本位”,学生无论思考什么或是准备做什么,都不应考虑个人,要首先考虑集体、学校、社会,所以学生会被迫去接受,去适应。

2.3 学校维权机构缺失

学校不想也不愿设立维权机构。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认为这种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学生就应认真学习,教师会管理并教育好学生的,学生不可能有申诉的“苗头”;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机构不利于学校管理,许多学生会跳过辅导员的“教育”而选择去维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学生不满维权机构的审定又有可能去社会上的相关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维权,这样有损学校的声誉。

2.4 教育法规制度滞后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主要有《高等教育法》与《教育法》,而这两部法规都是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距今已有较长时间。这两部法规对于学生的限制性规定要求较多,而对于学生权利的表述较少。虽《高等教育法》指出学生享有诸多权利,但并未明确指出如果学生权利受到侵犯时该如何应对。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高校“依照章程自我管理”,这使高校具备较大的操作空间,高校可自行制定各项“规定”从而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给予学生“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学生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3 高校学生权利回归的策略

3.1 学生“交往”中找回意识

叶澜教授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大学生不应是个体的存在,每个个体应在集体中成长,集体中接受教育与发展,在“交往”中找回“自我”——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维护等。大学生可通过以下渠道来“交往”,找回“自我”,从而具备维权意识:第一,多与图书进行“接触”,了解大学生应具有哪些基本权利以及如何维护个人的权利;第二,积极参与学生事务工作,在学生事务工作中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同时也可提高个人的管理能力,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已具备基本的管理与教育的能力;第三,拓展课外社会活动,校外的“社会”相较学校这个“小社会”更加复杂,大学生会碰到更多、更麻烦的事情,在社会的磨练中逐渐提升个人的维权意识以及维权能力。

3.2 教师“学习”中提升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对象化师生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那么教师要求的,教师指引的,学生就应该去听、去做。但教师与学生都是人而非物,不应存在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教学活动也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同样我们不能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因为这种理念就会致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对于学生最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学习者。那么对于维护学生的基本权利,从教师这个层面来讲,教师需要平时多从教育类文献、教育类讲座、教育类报道中获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教育、管理、服务学生。

3.3 学校“发展”中规范管理

凡学校管理者,无不求学校进一步发展,然而滞后的各项学校规定,不严谨的处理学生事务的态度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学校的管理,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等。学校应全方位进行发展:第一,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明确学生应享有的各项权利;第二,实施民主化、法制化、人性化的管理,杜绝各种管理漏洞,帮助学生形成法制意识;第三,建立学生申诉平台,使学生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当学校形成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理念,当学生理解了个人、教师、学校、社会的权利与权力时,学校方可在民主化、法制化、人性化的环境下发展得更好、更快。

3.4 社会“进步”中完善制度

我国是个法制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如果法规模糊,法规不全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执法与守法。《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是各高校制定本校规章制度的基本遵循,但这部法规也需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我国可批判的汲取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法规制度并结合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对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法规进行修订。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需要完善的方面包括:明确高校学生的权利,明确高等院校管理的权限,建立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等。

摘要:由于诸多误区及原因致使高等院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不知如何也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个人的权利导致高校学生的冲突不断。因此,应深入分析高校学生权利丧失的原因并找寻应对策略,从而使高校回归应然的状态,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权利。

关键词:学生权利,丧失,回归

参考文献

[1]王言锋.“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组织作用发挥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

[2]吕剑红,何冬梅,方文明.学生权利本位: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

[3]樊华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探析[J].教育探索,2010(1).

[4]黄厚明.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

篇8:票据丧失的法律救济制度分析

一、票据丧失的情形

票据丧失, 是指持票人非出于本意而丧失对票据的占有。即票据权利人本身没有丧失票据权利的意思而票据在事实上失去对票据的占有状态。丧失的原因有很多, 有不可抗力的原因, 有票据权利人自身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第三人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绝对丧失又称票据的灭失, 是指票据的物质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外观上已不再表现为一张完整的票据, 如烧毁、水洗、机械粉碎等;相对丧失又称为票据的遗失, 是指票据的物质形态没有改变, 只是脱离了持票人占有, 包括票据权利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丧失票据占有, 如遗失, 被盗, 以及票据权利人有意识但无力抗拒情形下丧失票据之占有, 如强夺, 抢劫。在绝对丧失的情况下失票人较易通过法定措施补救自己的票据权利, 我们所要分析的主要是票据的相对丧失。

二、票据丧失的法律后果

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 票据权利与体现该权利的票据密不可分, 票据是所载权利的物质载体, 票据权利则表现了票据的实质内容。权利的产生应作成票据, 权利的转移需交付票据, 权利的行使应提示票据。失票人失去票据的占有, 不能向票据债务人为提示行为, 就无法行使票据权利。

失票后, 因票据被他人占有, 就有可能出现票据款项被冒领、善意第三人取得票据的现象。《票据法》规定, 付款人依法支付票据金额的, 对出票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 对持票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但是, 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除外。也就是说, 付款人无恶意或者重大过失的, 失票人即负担损失。失票人不得要求无过失的付款人承担责任, 只能按民法上侵权行为法的规定, 要求冒领者退款。但如果冒领者无法查明, 失票人就要蒙受损失。另外, 按照《票据法》规定, 票据权利的取得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票据的善意取得人成为合法的票据权利人。为确保票据流通的安全性, 失票人无权要求票据债务人对善意取得人拒绝履行票据债务, 失票人也不得请求善意取得人返还票据。

三、票据丧失的救济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票据在丧失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 很可能导致失票人丧失票据利益。我国《票据法》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付和诉讼三种补救方法。

1、挂失止付。

挂失止付, 是指失票人将票据丧失的情况通知付款人, 并要求其停止付款的行为。《票据法》第十五条规定, 票据丧失, 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 但是, 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可见, 挂失止付制度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票据。

另外, 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第四十八条进一步规定了挂失止付的适用范围: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 可以由失票人通知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挂失止付。未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 不得挂失止付。

2、公示催告。

所谓公示催告, 是有管辖权的法院依当事人之申请, 以公示的方法, 催告不明之利害关系人, 于一定期间内申报权利, 如逾期不申报则产生失权效果的程序。作为一种法律制度, 公示催告是失票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请求宣告票据无效, 从而使票据权利与票据本身相分离的一种权利救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 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 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可见, 也并不是一切票据失票都能适用公示催告程序救济。按票据法的规定, 票据是流通证券, 而背书是票据的流通转让的法定形式。无特殊规定的情况下, 一切票据都是能背书转让的。但是, 如果出票人在出票时记载了“禁止转让”字样, 那么构成禁转票据, 则不能转让, 一旦失票, 也无法通过公示催告程序来补救失票人的利益。

在公示催告期间, 有人提出权利申报或提出相关的票据权利主张时, 法院就应当立即裁定终止公示催告, 并通知申请人和票据付款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后、除权判决做出前, 有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的, 也应该裁定终结公示催告。此后, 申请人与权利申报人就应通过普通民事诉讼解决双方有关票据权利归属的纠纷。公示催告期满, 没有人提出权利申报或者提出相关的票据, 或者申报人提出的票据非申请人丧失的票据时, 则依申请人的申请, 由法院做出除权判决, 宣告票据无效。

3、普通诉讼。

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法院是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失票人在丧失票据后, 在票据权利时效届满之前, 在提供相应担保的情况下, 可以请求出票人补发票据, 或者请求债务人付款。如果出票人拒绝补发票据, 或者债务人拒绝付款, 则失票人可以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失票人与出票人存在基础关系时, 即为票据上的收款人, 可以请求出票人补发一张新的票据, 与出票人不存在基础关系的失票人关心的是能否得到付款, 一般不会采取此种方式。作为合法票据权利人的失票人, 请求债务人付款仅指向票据的主债务人承兑人或付款人要求付款。当行为人采用欺诈、胁迫、抢夺、恐吓等非法手段剥夺票据所有人对票据的占有, 则失票人有权向非法持有票据的人提起侵权之诉, 要求返还票据。

总之, 我国立法设计了多种失票救济制度, 以保护失票人的票据利益,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 我们保护失票人不能以牺牲善意持票人的利益为代价, 失票救济不能成为阻碍票据安全流通的拦路石。

摘要: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 票据的丧失将使票据权利人无法行使票据权利, 妨碍票据交易的进行, 影响票据的流通。本文从实践中存在的各类票据丧失的情形入手, 分析了票据丧失的危害性法律后果, 进而深入阐述我国对票据丧失的三种法律救济制度。

上一篇: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第一届书法大赛策划书下一篇:钢筋棚木工棚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