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保护层不足

2024-05-03

砼保护层不足(共7篇)

篇1:砼保护层不足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本方案为XXX住宅屋面工程细石砼保护层施工的技术指导方案,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屋面施工如下:

保护层: 35厚C20细石砼,内配φ4@200×200钢筋网片 ,随浇随抹。

二、编制依据:

设计的施工图纸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207-2002)等

三、施工准备

工程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定专业劳务班组、材料及施工用具、机械等准备就绪。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

四、施工工艺

1、保温层www.unjs.coM

屋面工程保温层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工艺流程为:基层清理→管根堵孔、固定→保温层铺设→拍平→填补板缝→检查验收→抹保护层。

1.1、基层清理:基层上的尘土、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1.2、已铺完的保温层要平整,不得在其上行走、运输小车和堆放重物。

1.3、C20细石砼保护层及水泥砂浆面层:绑扎ф4@200的双向钢筋网片,然后按设计不大于的6m分格,采用上口宽30mm,下口宽20mm的木板或泡沫板作为分格板。按分格板高度,摊开刮平,用滚筒来回压实,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后再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压实,待混凝土初凝前压浆并后抹平。屋面泛水应按规范要求施工,泛水转角处做成圆弧或钝角。垫层终凝后,洒水湿润,并在其上面涂刷一层水泥浆粘结层,随刷随铺设摊1:2水泥砂浆拌合料。做好面层压光工作,必须掌握好水泥砂浆在水泥初凝前完成抹平,终凝前完成压光。一般抹压三遍,先用木抹子压实、抹平,再用铁抹子收光,并检查平整度。待水泥砂浆开始凝结,即人踏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及时取出分格条,并及时修补分格缝缺损部

分,做到平直整齐用铁抹子抹压第二遍,要求不漏压,并将凹坑、砂眼处压平,当水泥砂浆凝结,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而无抹子纹时,可用铁抹子压第三遍,并将第二遍留下的抹子纹压平、压实、压光。铁抹子二次压光。

1.4、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好并压光后24h,即应开始养护工作,采用塑料薄膜及棉毡布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5天。

分格缝在清理干净后,用沥青砂或沥膏填实。

五、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1、质量标准:

细石砼垫层及水泥砂浆面层:

细石砼及水泥砂浆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细石砼垫层及水泥砂浆面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雨后或淋水、蓄水试验。

细石砼防水层及水泥砂浆面层在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细石砼防水层及水泥砂浆面层应表面平整、压实、不得有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观察检查。

细石砼防水层的厚度和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

细石砼及水泥砂浆面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细石砼垫层及水泥砂浆面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2、质量保证措施:

5.2.1、使用华泰砼搅拌站的砼,在现场严禁加水,控制坍落度。

5.2.2、做好过程控制,对于施工中发现基层清理不干净,不得进行及面层的施工,分格条粘贴不平直,接头高低不平时必须进行返工重做,不得进行面层的铺设。

六、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1、保护层砼施工完后,在未达到一定强度时(5MPa)不得上人踩踏,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垫好木板保护,防止破坏已施工好的成品。

入堵塞,待完工后清出使管口内畅通无阻。

3、严禁将油漆、涂料、水泥浆等撒落在水泥屋面上,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等部位,并防止重物撞击屋面。

4、细石砼保护层施工完后12~24h应进行养护,并防止重物撞击屋面。

七、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各施工人员佩戴的安全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2、带电机具的维修应先断电后维修;施工用电由专业电工操作,严禁私拉电线,所有电线间应有绝缘材料隔离。

3、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防水施工应戴好保护手套和口罩。

4、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或雷雨天,应避免在屋面上施工。

7、加强安全用电和施工用火管理,并严禁高空抛物伤人。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篇2:砼保护层不足

一、概述

在天威现代企业港5号楼基础承台短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未考虑地下部分砼钢筋保护层,造成承台短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建筑耐久性符合设计年限,保证建筑安全,确保工程结构无质量安全隐患,编制该处理方案

整治方案

(一)整治原则:彻查彻该,不存侥幸心理,不留隐患,交付合格工程,保安全。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最佳实施工艺和整改方案。

(二)方案:聚胺脂防水涂料

承台短柱加固方法是根据聚胺脂防水涂料的这种特性,可用来加强因钢筋保护层置数量不足或位置不当,造成承台短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振动和易性、粘结力强、耐腐蚀、防水等性能,有效的保证长期防水腐蚀。

施工方法和流程

A、将承台短柱四周挖开,彻底清理柱表面,清洁干燥;

B、基面处理: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乳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表面外露新鲜骨料。

C、表面清理: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除表面沙粒、粉尘。

D、涂刷基液:在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上用毛刷均匀地涂刷一30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尽可能做到均匀、不流淌、不漏刷。

E、养护:完工3~6天后即可投入回填土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篇3:砼保护层不足

我公司是专业从事高速养护的施工单位, 承担了江苏省已通车的4059km中近半数里程的高速养护任务, 在长年养护作业中, 发现高速公路众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在施工建造时, 参建单位对结构实体砼的级配、钢材及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均能按施工程序严格把关, 形成实体的强度、外形尺寸、外观质量, 更是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关注点, 所以往往能较好控制, 但往往对钢筋砼保护层的问题-B级质量控制点摆在了次要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混凝土碳化至钢筋的时间就会很短, 空气中的水、氧气及其它介质就会与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钢筋锈蚀, 因钢筋锈蚀体积彭胀, 进一步导致表层混凝土脱落, 这种情况在空气潮湿的沿海地区更是严重, 失去保护层的结构物钢筋就难以保证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在后期的桥梁管养中, 每年管养单位就需花费大量经费和人力、物力投入, 且只能治表。本文从高速在在建时, 易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保护层不合格原因进行简单罗列, 提出施工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并从高速养护的角度提出处治措施, 从而提醒工程在建参与单位, 在施工、监理、验收过程中加以避免并为管养单位提供参考, 降低工程全寿命成本。

1 钢筋砼保护层的厚度及作用

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就是加筋结构混凝土中, 钢筋与空气直接接触最小距离。不同类型的结构物, 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各不相同。

钢筋砼保护层的功用主要有:一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 厚度大对保护钢筋有利且易实现, 但对钢筋发挥受力性能不利;二是混凝土保护层起隔离钢筋与空气的作用, 足够的厚度使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腐蚀, 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在后期的营运中, 表面产生裂纹、裂缝是常见现象, 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物的施用性能, 但如果发现裂缝持续发展、钢筋锈蚀、表层混凝土脱落等病害时, 就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不加处治, 情况就会短时间急剧内恶化, 降低构造物的使用性能。

2 不合格的原因及处治

导致保护层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设计的问题, 但更多的是施工原因, 下面就从施工工艺及工序着手, 说明在一定的施工环境和主客观原因下, 发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值的情形, 以利高速参建者中过程中加以控制,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钢筋的制作标准但安装不准确, 或制作标准但立模尺寸不准。

这种情况下, 会出现大面积保层厚度不足或厚度过大。

1) 不足会导致在混凝土表面可见钢筋轮廓, 出现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均锈蚀, 局部混凝土脱落, 采取的处治方法是, 局部对钢筋除锈, 涂刷阻锈剂, 再整面清理后粘贴碳纤维布;2) 厚度过大, 钢筋锈蚀不易发生, 但在非受拉面容易出大面积龟裂, 在受拉应力容易出现垂直应力方向的裂纹并拌有不规则裂纹延伸, 发生这种病害时, 对于大面非受拉应力面, 可以注意加强观测, 暂不作处理, 对于受拉应力面易采用渗透性强化学浆液进行表层多次涂刷, 如西卡渗透胶液, 以增加表层混凝土强度, 对局部裂缝进行灌浆或封缝处理。

(2) 考虑施工过程中砼卸料的冲击、振捣及不同类型的木结构等原因, 保护层垫块型号选择也应随之改变, 垫块布置密度也应调整、固定方式也有所不同, 确保保护层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如因上述因素考虑不周, 保护层就会或大或小, 表现的病害是局部出现钢筋锈蚀, 局部出现龟裂, 局部出现混凝土脱, 病害处治也应点状进行局部除锈, 涂刷阻锈剂, 局部用修补砂浆进行修复, 而没有必要进行整面处治, 浪费养护费用。

(3) 其他情况。除上述两方面主要原因外, 还有在运输过程中, 钢筋骨架受外力作用产生局部变形, 安装后不及时校正自然也会出现保护层大小不一;整体钢筋骨架固定不牢, 砼浇筑过程中施工荷载作用, 钢筋骨架当然会发生移位, 导致保护层厚溥不均;钢筋搭接时如直径过大, 即使调整, 也难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不出现局部不合格。

这个情况下, 后期营运过程出现的病害和前两种类似, 出现类似的病害情形时, 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养护措施。

以上养护措施中, 要特别强调的是, 在大面积采取碳纤维布粘贴时, 在受力面要留有一定的观测间隙, 防止因原混凝土表面被覆盖, 无法发现其它严重病害出现的表象。

3 足够重视, 防患于未然

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质量不合格, 在后期营运管养中, 取的措施, 只是治表不治本, 受有机化学材枓易老化的影响, 要多轮次进行处理, 施工措施费用相对工程造价占比很高, 还有可能遮蔽其它病害的发现。要想取得较好的工程质量和工程经济效益,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工程在建时, 对保护层这一易被轻视的质量点, 要足够重视, 防患于未然。

在管理上, 要象其它工程强制指标一样, 纳入工程的常规检查中, 只有层层质检, 层层验收把关, 才能减少保护层不合格的现象。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精品意识, 保护层的质量主要在于施工过程的预防上, 砼浇筑成形后就无法逆转, 返工处理也有小题大作之隙, 不除理往往留下的是工程耐久性的大问题, 降低工程的寿命成本, 江苏省仅目前通车营运高速, 每年需花费数千万元的专项养护经费。

混凝土保护层质量不合格的原因, 主要是人为及施工管理的因素, 只要工程在建的各方参与者, 能足够重视, 工程手段还是容易达到的, 对构造物的不同结构, 不同部位, 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并认真在工程新建时加以落实, 就应能较好地解决保护层的质量问题。

4 不同构造物, 采取不同技术措施

4.1 预制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梁板 (板梁、箱梁和T梁、拱肋、圆管涵管节等) , 施工时一般采取厂内预制, 工作环境较好, 作业流水性强, 操作工人熟练, 重复同一工序, 质量易于控制, 主要是注意保护层垫块的材质质量, 杜决不合格的保护层垫块应用于工程中, 同时质检人员对首件工程应加强技术交底, 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严格审查, 针对保护层垫块布的型号、布置位置、密度严格检查, 垫块固定措施的牢固可靠性, 在梁板端部, 是否利用端模加工制作了直通钢筋, 用以固定, 对钢筋骨架制作过程中造成的形变是否进行了调校。对构造物的拐角是否采取了必要加固措施, 如箱梁、T形梁翼缘板根部等容易出现露筋部位有没有加密布置垫块等。

4.2 现浇构造物

现浇构造物, 一般由于体积庞大, 重量重, 无法解决运输起重安装工程问题, 通常只能采用工程现场施工作业, 施工条件必然差, 工作环境必然影响工程质量, 这时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重要质量点上, 保护层厚度实现因技术难度小, 容易被忽略, 而成了质量盲点。

(1) 圆形桩柱式现浇构件。桩柱式现浇构件主要有灌注桩、立柱等, 由于混凝土外形为圆弧, 这时要采用适合柱形垫块, 以保证垫块和弧形模板相适应, 套在箍筋上垫块按周布置, 每周8―10只为一组, 每施工节段4-5组, 钢筋骨加上的垫块要按置牢固, 防止灌注桩钢筋下笼时或立柱立模时, 垫块被刮而掉落、压碎, 失去作用。

(2) 灌注桩、立柱施工, 混凝土浇筑结束凝固之前, 要再次对钢筋位置进行调校, 防止钢筋偏位, 导致后续施工时, 因钢筋偏位无法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 现浇梁体及箱涵结构物。现场浇筑梁体及箱涵结构物, 因薄壁部位较多, 结构复杂, 施工时一般不采取厂内预制, 工作环境较差, 作业流水性不强, 操作工人因工序间隙时间长, 熟练层度差, 重复同一工序可能性不大, 且施工点分散, 工程管理的难度也较大, 这时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其它重要质量点上, 对钢筋检查, 精力常放在钢筋的数量、直径大小、间距上, 质检频度也不足。杜决此类构造物的保护层质量不合格问题, 首先应加强技术交底, 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严格审查, 针对保护层垫块布的型号、布置位置、密度严格检查, 写明保护层垫块的设计制作与施工设置位置、尺寸。技术管理人员要对照图纸认真检查, 加强结构物拐角垫块的安置密度。对容易漏放的地方加强检查, 严禁用石子、砖块等易脱落物替代专用垫块。

5 结束语

篇4:新环境保护法的不足与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公众环境权;完善

中圖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79-02

全国人大于2015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新法的不足并予以完善,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法的不足

(一)在公民环境权问题上缩手缩脚

环境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环境好坏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公民的环境权指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不仅仅包括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还包括使用权与救济权等。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不仅可以改进政府对待环境的态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反过来又能调动广大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自己的环境权益。环境权概念的缺失,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最薄弱环节。然而,这次四审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还是没有能用鲜明的文字明确宣示我国公民应该具有环境权。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

1.原告资格范围规定过窄。修改后《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是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部门或团体,这是法律立法模式的新突破。但修改后的环境公益诉讼仅仅是笼统概括诉讼主体资格,并无明确规定什么性质的行政机关和什么样的团体组织可以提起具公益性质的环境诉讼。另外,公民健康权、公民环境权、公民教育权等基本公益性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而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规定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2.管辖法院不明确。实践中,很多环境污染侵权案例都是由中级法院管辖的。然而,环境污染侵权是应当由该地区中级法院管辖还是应当由基层法院管辖?虽然环境污染诉讼标的符合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但是环境污染侵权对某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力时,需要哪一级法院受理该案件?该地区中级法院管辖是否合适?新法对环境公益侵权诉讼这些方面并未做出具体规定。

3.诉讼费用的问题。在一般民事诉讼中,为使原告权益在胜诉后得以实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按标的额计算诉讼费用、受理费征收标准、诉讼费用预交、减免诉讼费用等。大部分环境公益诉讼胜诉后都不产生私人利益,但是,无论胜诉败诉与否,却都将承担较大额的聘用律师费、因诉讼而引起的其他费用等。如果没有解决好诉讼费用缴纳问题,将会造成虽有环境公益诉讼规定,却不能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使用的局面。

(三)生态保护立法缺少配套细则

在生态保护方面,首次提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补偿”的概念,是一个新的说法,是一个好的开端和进步。但这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加,对如何采取有力措施,缺少具体条文支撑。没有具体实施条文和法律的明确规定,往往难以确保原则的落实。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情况,在具体规定生态保护赔偿方面,尤其是生态红线的划定、越线责任、生态补偿的主体、标准、方式等方面未能深入进行细致具体的规定,执行起来可操作性不强。

(四)监管体系未做调整

区分和协调各层级各监管部门的关系,是执法效率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环境监管体系功能是对各个环境监管部门进行职能划分、明确各自功能和职责,使其互相协调,不至于流于形式。旧的监管体系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但在新环境保护法里,对此监管体系并未作调整。区域间的环境保护执法联动同样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大范围的雾霾、大面积的土壤沙化,需要区域联动,共同协调,在法律上如何加以具体细化。谁来牵头、谁负主要责任,是临时组合、还是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规定。

二、相应的完善建议

新环境保护法相比旧法虽然有不少亮点,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足,需要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加以完善。

(一)明确规定环境权及其具体内容

为了搞好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法中应当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环境权,同时应当明确规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公诉权。环境权规定越详细,越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干扰、侵害公民环境权的行为,要形成全面、科学、有效的规制体系,以保障环境权的落实。对屡查屡犯长期侵犯公民环境权的企业(部门),不仅要规定相应的刑事责任,也要规定其民事责任,受害者提出赔偿的,根据污染情节法院应该判决赔偿。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切实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二)完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相关内容

1.放宽诉讼主体资格。在原告主体资格方面,美国环境法律规定,个人或社会自治组织团体通过立法院或法律规章的特殊委托,以“私人总检察长”的角色,对违反环境利益的人提起“公”诉,从而监察督促和推进环境自然资源法规的施行,消除环境污染的侵害。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私人总检察长”制度,扩大诉讼主体资格范围。(1)检察院。在重大环境污染案件中,检察院可以以公权力角色主动介入,这样能够及时惩罚行政机关的违法作为,避免法律授予权利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不敢起诉。(2)公民。《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条款可以作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宪法保障。在有些环境公益诉讼中,环境侵权行为既损害私益,又危害到公众利益,法律应当保护受害当事人提起兼具保护私益及公益两方面的公益诉讼。同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行为最后均会影响到个人,公民是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最后的受害者。因此,公民理当拥有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法律资格。

2.法院管辖。由于管辖制度主要是为了便于原告起诉和被告应诉,便于法院审理,确保案件获得公正裁决。因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法院管辖可以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庭,因为环境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到公共环境利益,属于该区域重大、繁杂案子,理应让该区域中级法院受理。

3.诉讼费用。在诉讼费用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让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支付诉讼费用。一般来说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是被告,因此,可以让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美国公民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采用特别的诉讼收费制度,胜诉时,可以判决败诉方支付全部的诉讼费用;败诉时,免予被告方的诉讼费。

(三)积极配齐生态保护相关的细则

1.建立生态红线管理与法律保障制度。生态红线是一种“底线”思维。划定生态红线后,还需要依赖配套的制度,才能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配套的法律制度有:第一,生态红线区域的分级管控制度及限制审批制度。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对红线区域进行划分:一级管控区实施最严格的管控,禁止一切开发建设;二级管控区实施差别化管控,可以进行符合生态红线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但要制定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做好环境保护及修复。第二,生态红线的监测预警制度及监察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红线管理平台,建立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定期调查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建设生态红线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信息。建设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状况变化的动态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更新数据。在监控信息与评估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第三,生态红线的协同监管制度,多部门联合执法、联防联控。健全跨部门、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健全联合执法的联防联控制度,推动各环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合,实现监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及时制止红线区内的环境破坏行为,并作出相应制裁。

2.构建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逐步增加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实行分类补偿、分档补助。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补偿制度,根据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实际进行转移支付,同时,通过合理的市场手段,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社会性收费制度,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开发利用者、环境受益者进行收费,作为生态补偿资金。

3.明确生态法律责任的内容。承担生态责任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或个人。第一,由企业或个人承担的:(1)生态民事责任。对造成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企业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对生态损害进行赔偿,同时对生态进行修复。(2)生态税。通过税收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以保护生态。(3)生态刑事责任。主要是依据环境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罚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由政府承担的:(1)党政领导干部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保养责任。对党政领导干部施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用以约束官员,使其在任期间谨慎行使职权,切实保障其辖区的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将辖区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分解后落实到辖区政府部门的具体科室,并与其年度工作考核成绩挂钩。(3)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应终身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独立、统一的环境监管模式

1.赋予环境保护部门综合协调职能。由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的环境资源保护的职能,其他部门服从环保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与监督。

2.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化、网格化管理。国家一级保留重大事项和跨区域、流域的事项管理权,其他的环境保护监管职权下放到省一级,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管理进行监督,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监测监督力度,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由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确保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考核评价客观。

参考文献:

〔1〕常纪文,焦一多.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突破、缺陷与实效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14,(18):50-51.

〔2〕谢冬慧.中外环境立法之比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186-187.

〔3〕程雨燕.新《环境保护法》中的区域合作制度[J].绿叶,2014,(07):37-38.

〔4〕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06,(04):97-98.

篇5:新环境保护法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201月1日我国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新法在立法理念和原则上有所创新,规定了生态保护及其违法责任,较为正确地处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大了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同时,该法也存有许多不足,例如公众环境权问题、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生态保护等原则性条文缺少细则支撑等,需要在今后继续完善。

全国人大于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新法的不足并予以完善,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法的不足

(一)在公民环境权问题上缩手缩脚

环境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环境好坏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公民的环境权指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不仅仅包括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还包括使用权与救济权等。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不仅可以改进政府对待环境的态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反过来又能调动广大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自己的环境权益。环境权概念的缺失,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最薄弱环节。然而,这次四审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还是没有能用鲜明的文字明确宣示我国公民应该具有环境权。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

1.原告资格范围规定过窄。修改后《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是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部门或团体,这是法律立法模式的新突破。但修改后的环境公益诉讼仅仅是笼统概括诉讼主体资格,并无明确规定什么性质的行政机关和什么样的团体组织可以提起具公益性质的环境诉讼。另外,公民健康权、公民环境权、公民教育权等基本公益性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而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规定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2.管辖法院不明确。实践中,很多环境污染侵权案例都是由中级法院管辖的。然而,环境污染侵权是应当由该地区中级法院管辖还是应当由基层法院管辖?虽然环境污染诉讼标的符合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但是环境污染侵权对某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力时,需要哪一级法院受理该案件?该地区中级法院管辖是否合适?新法对环境公益侵权诉讼这些方面并未做出具体规定。

3.诉讼费用的问题。在一般民事诉讼中,为使原告权益在胜诉后得以实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按标的额计算诉讼费用、受理费征收标准、诉讼费用预交、减免诉讼费用等。大部分环境公益诉讼胜诉后都不产生私人利益,但是,无论胜诉败诉与否,却都将承担较大额的聘用律师费、因诉讼而引起的其他费用等。如果没有解决好诉讼费用缴纳问题,将会造成虽有环境公益诉讼规定,却不能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使用的局面。

(三)生态保护立法缺少配套细则

在生态保护方面,首次提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补偿”的概念,是一个新的说法,是一个好的开端和进步。但这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加,对如何采取有力措施,缺少具体条文支撑。没有具体实施条文和法律的明确规定,往往难以确保原则的落实。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情况,在具体规定生态保护赔偿方面,尤其是生态红线的划定、越线责任、生态补偿的主体、标准、方式等方面未能深入进行细致具体的规定,执行起来可操作性不强。

(四)监管体系未做调整

区分和协调各层级各监管部门的关系,是执法效率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环境监管体系功能是对各个环境监管部门进行职能划分、明确各自功能和职责,使其互相协调,不至于流于形式。旧的监管体系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但在新环境保护法里,对此监管体系并未作调整。区域间的环境保护执法联动同样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大范围的雾霾、大面积的土壤沙化,需要区域联动,共同协调,在法律上如何加以具体细化。谁来牵头、谁负主要责任,是临时组合、还是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规定。

二、相应的完善建议

新环境保护法相比旧法虽然有不少亮点,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不足,需要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加以完善。

(一)明确规定环境权及其具体内容

为了搞好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法中应当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环境权,同时应当明确规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公诉权。环境权规定越详细,越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干扰、侵害公民环境权的行为,要形成全面、科学、有效的规制体系,以保障环境权的落实。对屡查屡犯长期侵犯公民环境权的企业(部门),不仅要规定相应的刑事责任,也要规定其民事责任,受害者提出赔偿的,根据污染情节法院应该判决赔偿。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切实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二)完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相关内容

1.放宽诉讼主体资格。在原告主体资格方面,美国环境法律规定,个人或社会自治组织团体通过立法院或法律规章的特殊委托,以“私人总检察长” 的角色,对违反环境利益的人提起“公”诉,从而监察督促和推进环境自然资源法规的施行,消除环境污染的侵害。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私人总检察长”制度,扩大诉讼主体资格范围。(1)检察院。在重大环境污染案件中,检察院可以以公权力角色主动介入,这样能够及时惩罚行政机关的违法作为,避免法律授予权利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不敢起诉。(2)公民。《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条款可以作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宪法保障。在有些环境公益诉讼中,环境侵权行为既损害私益,又危害到公众利益,法律应当保护受害当事人提起兼具保护私益及公益两方面的公益诉讼。同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行为最后均会影响到个人,公民是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最后的受害者。因此,公民理当拥有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法律资格。

2.法院管辖。由于管辖制度主要是为了便于原告起诉和被告应诉,便于法院审理,确保案件获得公正裁决。因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法院管辖可以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庭,因为环境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到公共环境利益,属于该区域重大、繁杂案子,理应让该区域中级法院受理。

3.诉讼费用。在诉讼费用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让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支付诉讼费用。一般来说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是被告,因此,可以让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美国公民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采用特别的诉讼收费制度,胜诉时,可以判决败诉方支付全部的诉讼费用;败诉时,免予被告方的诉讼费。

(三)积极配齐生态保护相关的细则

1.建立生态红线管理与法律保障制度。生态红线是一种“底线”思维。划定生态红线后,还需要依赖配套的制度,才能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配套的.法律制度有:第一,生态红线区域的分级管控制度及限制审批制度。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对红线区域进行划分:一级管控区实施最严格的管控,禁止一切开发建设;二级管控区实施差别化管控,可以进行符合生态红线区域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但要制定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做好环境保护及修复。第二,生态红线的监测预警制度及监察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红线管理平台,建立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定期调查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建设生态红线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信息。建设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状况变化的动态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更新数据。在监控信息与评估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第三,生态红线的协同监管制度,多部门联合执法、联防联控。健全跨部门、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健全联合执法的联防联控制度,推动各环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合,实现监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及时制止红线区内的环境破坏行为,并作出相应制裁。

2.构建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逐步增加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实行分类补偿、分档补助。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补偿制度,根据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实际进行转移支付,同时,通过合理的市场手段,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社会性收费制度,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开发利用者、环境受益者进行收费,作为生态补偿资金。

3.明确生态法律责任的内容。承担生态责任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或个人。第一,由企业或个人承担的:(1)生态民事责任。对造成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企业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对生态损害进行赔偿,同时对生态进行修复。(2)生态税。通过税收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以保护生态。(3)生态刑事责任。主要是依据环境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罚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由政府承担的:(1)党政领导干部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保养责任。对党政领导干部施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用以约束官员,使其在任期间谨慎行使职权,切实保障其辖区的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将辖区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分解后落实到辖区政府部门的具体科室,并与其年度工作考核成绩挂钩。(3)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应终身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独立、统一的环境监管模式

1.赋予环境保护部门综合协调职能。由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的环境资源保护的职能,其他部门服从环保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与监督。

2.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化、网格化管理。国家一级保留重大事项和跨区域、流域的事项管理权,其他的环境保护监管职权下放到省一级,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管理进行监督,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监测监督力度,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篇6:砼保护层不足

出于对消费者这一市场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我国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制度。《消法》中规定了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5种解决途径, 其中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审判程序来解决,相对于其他几种消费纠纷的解决方式而言是最强有力的。

(一)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规定

《消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诉讼制度, 但是消费者权益争议是一种民事权益争议,消费者因权益纠纷所进行的民事诉讼,就必须遵循民事诉讼的制度。例如消费纠纷诉讼程序要遵循《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同时,还要坚持《民事诉讼法》中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在消费的活动中,消费者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就必须举出足够关于产品技术、性能等方面的证据。《消法》第49 条中明确地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条被称之为“1 + 1”惩罚性赔偿制度, 基本含义是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时, 首先应退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此费用也就是引号中的第一个1;其次还要增加赔偿,金额同样是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二个1 。一般而言该制度的惩罚性功能也就体现在这里。以上这两条法规已经明确地将诉权赋予了那些权利受侵害的消费者,并同时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惩罚, 鼓励消费者积极行使诉权, 以争取自己合法权利的实现。但是这两条法规却存在着缺陷,制约着消费者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行为的实现。因为与“其他几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相比,诉讼无疑具有终局性、强制性以及权利实现的相对完整性等几大优势” 。但是复杂的诉讼程序和高昂的诉讼成本等诉讼制度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往往使得一些小额侵权纠纷的消费者对法院大门望而却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但由于它给予违法经营者的惩罚过轻, 给予消费者的补偿过少,不能对违法的经营者产生足够的威慑,大量的消费者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自己获得赔偿的权利,它的激励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由于我国颁布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所以本身存在着不少亟待修改和完善之处。

第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采取的立法模式是一般法律式,这种模式固然可以使权利义务关系具体,法律责任明确,但它不利于形成以基本法为核心的其他受制约的一系列直接的、间接的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有机法律体系。而这恰恰是政策性立法模式的优点。由于政策式立法模式的特点在于它只是一般性地规定国家、地方团体和企业应当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综合性地推进消费者保护及促进消费者利益政策的执行,这样,如配套法律跟不上或行政执法不力,则只能是满纸空言。所以政策式立法模式就必然要求在基本立法的指导下,迅速制定出符合其要求的许多单项消费者保护法律。

第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于适用范围的不确定,导致了实际操作中的争议。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定义为“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规定的,受其他法律法规保护”。这个定义首先“为生活消费需要”的限定似乎过窄,如某商人为其办公室购买办公用品,他是不是消费者呢?以索取双倍赔偿为目的知假买假的“王海们”是不是消费者呢? 尤其是后者引发了有关“王海现象”的争议。如果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王海们”买假并非为生活消费,应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范围,如果按当前现实,为调动广大消费者打假积极性,“王海们”又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这显然是立法宗旨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冲突。其次该定义未明确消费者是否包括单位。所以有人建议将其改为“任何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直接和他的贸易、商业、生产和职业有关的自然人”,笔者认为不无道理。

第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采用经营者这一概念界定不清,因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是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但生产者的含义是什么? 销售者的范围又包括哪些? 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消费者依法索赔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要经过诸多环节,涉及很多主体,到底谁应该对消费者负责,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向谁提出索赔。因而,建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采用生产者、供应者、销售者的概念,并对此分别作出明确的界定。

篇7:砼保护层不足

1 地方立法对电力设施保护区的完善

(1) 新增了电力设施保护区的种类。《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二章仅规定了两类保护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和电力电缆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第2款增设了管道保护区。现在看来, 二者所确立的3类保护区过少, 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地方电力立法新增不少保护区种类, 包括:①杆塔、拉线的基础保护区。如《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云南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六条;②风力发电设备的保护区。如《湖北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办法》十九条;③发电、变电设施及其辅助设施陆地保护区与发电设施水域保护区。如《辽宁省电力设施条例》第十条;④发电厂水库保护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第十九条、《云南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七条。

(2) 对电力线路保护区规定中的某些不当表述进行了改进。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第2款规定的“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 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该规定中的“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这句话由于不符合实践需要, 再加上表达不够到位很是费解。此外该条既没有规定安全距离之和到底是多少, 也没有规定供参照的规范。为克服上述缺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则规定为:“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该规定从两个方面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作了改进:一是删除了“最大计算弧垂”的表述;二是对导线边线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作了明确规定。但其表达依然不够精确,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既然是垂直于地面的两个平行面, 在确定两边范围时就应当从两侧边线导线向外延伸。此外, 由于受当时电压发展水平的限制, 仅对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线路最大风偏后距建筑物水平安全距离作了规定。为此, 有些地方立法做了很好的探索。如《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由两侧导线边线起分别加上导线边线最大风偏水平距离, 再加上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后所形成的区域, 就很好地解决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表述不精确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2款对500千伏以上电压线路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作了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存在的问题。

(3) 规定了超高压线路的保护区范围。大致有两种规范方式:一是直接规定保护区范围。如《湖北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之规定。一是规定参照技术规范执行。如《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第九条第2款之规定:直流输电线路和特高压线路保护区的宽度以及计算最大弧垂、最大风偏后的安全距离,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的范围执行。根据《1000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665-2011) 13.0.4条规定, 在最大计算弧垂的情况下,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5.5米;在最大计算风偏的情况下, 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为15米;无风的情况下,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7米。由于该技术规范规定了3种距离, 即最小垂直距离、最小净空距离和水平距离。从电力线路保护区的意义上看, 水平距离似乎最为匹配, 但该距离只有7米, 似乎并不能满足对特高压线路的保护。相比较而言, 湖北省的规定更为合适。

(4) 有效解决了电力设施保护区警示标志的设立主体难题。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和设立保护区标志是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不设立标志的话, 社会公众就无从知道, 尽管《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由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设立警示标志。遗憾的是, 这些条款自颁布以来就成为了“僵尸条款”, 并没有得到实际贯彻。主要原因在于电力管理部门既没有设置这些标志的经费, 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为解决该问题, 不少地方电力立法或规定由电力设施产权单位设立, 如《贵州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或者直接规定由电力设施所有权人、管理人设置, 如《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或者规定由电力管理部门会同电力企业、电力设施所有者、管理者设置, 如《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十七条。

2 地方电力立法关于电力设施保护区规定之不足

就新增的电力设施保护区种类而言, 对杆塔、拉线的基础保护区其实没有必要单独加以规定。因为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的基础保护区已经完全坐落在架空线路的保护区范围内。比如根据《天津市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35千伏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从导线边线向两侧延伸5米。同条规定35千伏以下的, 杆塔从基础外缘向周围延伸5米, 拉线从基础外缘向周围延伸2米。该范围显然位于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之内, 与后者形成重叠。

风力发电保护区的范围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湖北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第十九条均规定:风力发电场保护区为风力发电设备区向外延伸50米的区域。其一是风力发电有的集中成片, 有的分散单个运行。按照该规定, 单个独立运行的风力发电设备显然不能叫风力发电场。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此类发电设备不存在保护区。其二是风力发电设备区的概念不甚清楚。集中成片的风力发电场由很多的单个风力发电设备组成。风力发电设备区的起点具体在哪里呢?是最外围的风力发电设备还是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设备都是?其三是向外延伸50米不甚清楚。水平延伸、向上、向下延伸都属于向外延伸。鉴于此, 我们认为以单个风力发电设备为保护单位比较适宜。单个的发电设备又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杆塔和叶片。故以风力发电的杆塔为圆心, 以50米为半径, 以叶片的最高点与地面组成的圆柱体区域作为风力发电保护区比较合适。

《辽宁省电力设施条例》第十条设立的发电、变电设施及其辅助设施陆地保护区也没有必要。安徽省电力公司的汪榕生先生早在《从法律的角度考虑电力设施保护区》一文中指出:从保护的角度看, 电力设施大致可分为“可予屏障保护”和“不可予屏障保护”的两大类。对于“可予屏障保护”的电力设施, 在土地的边界设置围墙、栅栏等设施加以屏障, 最后再分派保卫人员加以把守、巡查。如此下来, 基本就可以保证设施的安全, 因此无需设置保护区。

各地电力立法在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定义上均采纳的是《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的定义。实际上, 该条对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界定并不严谨。因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均不是一个封闭区域, 该区域向上可以无限延伸, 直至宇宙太空;向下直至地球的另一面。设立电力设施保护区的目的是要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某些行为或作业。如《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不得在地下电缆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构筑物。按此规定, 在地下电缆下方20米甚至更深处开挖地铁、公路隧道等均系违规行为, 不得进行。由此可见, 如此定义电力线路保护区既无必要, 也不现实。

上一篇:团书记党性分析交流下一篇:踩空间留言搞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