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保护层开采

2024-05-03

远程保护层开采(精选三篇)

远程保护层开采 篇1

煤与瓦斯突出是各种物理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包括地应力、瓦斯压力、煤岩力学性质等。在地应力较大、瓦斯压力较高、煤体强度低和结构遭破坏、层理紊乱的区域,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就越大[1]。据2008年统计, 全国12 722座煤矿中有754座为突出矿井, 其中885座国有重点煤矿中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176座。淮南矿区煤层瓦斯含量较大, 透气性系数在10-3~10-2m2/ (MPa2·d) 之间, 属典型的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

1 瓦斯地质概况

1.1 工作面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北一采区8、6煤层经鉴定, 均为突出煤层, 且8煤-560 m、6煤-520 m以深处于突出危险区。17258工作面标高在-460~-540 m之间, 17256工作面标高在-540~-600 m之间, 选择没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作解放层, 保护突出煤层进行卸压开采。

17258工作面处于北一8煤采区第三块段, 地层倾角2°~5°, 平均3°, 该工作面8煤为突出煤层且处于无突出危险区, 而其正下方的17236工作面完全处于突出危险区, 为抽采保护层卸压瓦斯, 在17258工作面正下方沿5煤层施工17256底抽巷, 该区域5煤与8煤法向距离48 m左右, 被保护层6煤层与保护层8煤平均层间距36 m。

1.2 煤层瓦斯特征统计

根据实际测定, 17256工作面6煤原始透气性系数很低, 为难抽放煤层, 且该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均较高, 经鉴定, 该工作面处于突出危险区。位于17256工作面正上方的17258工作面各瓦斯基础参数均较小, 且处于无突出危险区。两工作面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1.3 地应力与岩石力学特征

保护层开采的选取, 决定于煤系地层中的结构———煤系地层中所含有煤层的个数, 以及是否有可以作为保护层的煤层;其次是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岩层的厚度, 其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成分对保护层开采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测定17256与17258工作面地应力场主要为构造应力, 煤层围岩为高应力软岩。8煤与6煤层间的岩石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

2 保护层开采作用机理

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 根据采场接替及煤层上下层对照关系, 先行开采的并能使其相邻的有突出危险性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进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保护层的开采要在被保护层 (突出危险煤层) 掘进和回采之前, 在时间、空间上都超前于被保护层开采, 且在被保护层的顶、底板施工一定的抽采钻孔, 用于抽采卸压瓦斯, 为达到抽采效果,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应合适, 以达到保护层开采实现突出危险煤层的应力———形变状态和瓦斯动力状态发生改变, 解决煤层开采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 实现煤与瓦斯共采[2]。

3 17256工作面被保护效果考察及分析

为确保考察效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制定了方案周密、程序严谨的考察测定方案, 对17256被保护层工作面煤层透气性系数、卸压效果、瓦斯抽采效果等指标进行了考察。

3.1 煤层透气性系数考察

为考察卸压前后煤层透气性系数变化情况, 在17256底抽巷未卸压区测定了6煤原始透气性系数, 其原始透气性系数为0.054 m2/ (MPa2·d) , 同时测定了卸压区透气性系数为35.44 m2/ (MPa2·d) , 是原始透气性系数的656倍。

3.2 膨胀变形量考察

在17256底抽巷9#钻场与10#钻场之间, 11#钻场与12#钻场之间施工变形系数考察孔如图1所示, 采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院研制的BC-1变形测定仪在线对6煤的变形情况进行测定, 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认为, 17258保护层工作面在回采的过程中, 其前方30 m及后方10 m的6煤区域为应力集中区, 6煤层呈压缩状态, 其前方20 m为应力集中最大区域, 最大压缩变形率-1.1‰。从后方10 m开始煤层开始膨胀变形, 25~65 m区域为充分卸压区, 卸压区域内6煤最大变形量为17.86 mm (煤厚3.98 m) , 最大膨胀变形率为4.5‰。

3.3 瓦斯抽采效果考察

17256底抽巷水平位置处于17256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的中央, 为抽采卸压瓦斯, 在17256工作面底板巷每40 m布置1个钻场, 每个钻场布置12个钻孔, 如图3所示。

17258工作面于2010年5月1日进行回采, 瓦斯抽采量对应底抽巷1#~44#钻场。自2010年5月15日开始, 17256工作面进入保护层开采范围, 并对卸压情况进行了考察, 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 17256底抽巷在进入卸压区前抽采量均小于3 000 m3/d, 当工作面进入卸压区域内, 日抽采量剧增。由此可以说明17258工作面开采对17256工作面有影响, 起到保护卸压作用。

4 结论

(1) 通过对17258工作面与17256底抽巷考察发现, 17258工作面起到保护层开采效果:其原始透气性系数由0.054 m2/ (MPa2·d) 增大为35.44 m2/ (MPa2·d) , 增大了656倍。

(2) 对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膨胀变形量考察表明, 17258保护层工作面在回采的过程中, 其前方及后方煤层膨胀变形明显。其前方30 m及后方10 m的6煤区域为应力集中区, 6煤层呈压缩状态, 其前方20 m为应力集中最大区域;最大压缩变形率-1.1‰, 从后方10 m开始煤层开始膨胀变形, 25~65 m区域为充分卸压区, 卸压区域内6煤最大变形量17.86 mm (煤厚3.98 m) , 最大膨胀变形率为4.5‰。

(3) 通过对保护层开采及效果考察, 提出了治理卸压瓦斯的方法, 即在保护卸压范围内, 采用40 m×40 m的上向穿层钻孔预抽6煤层卸压瓦斯,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4) 保护层开采是有着巨大意义的一项瓦斯治理技术, 解决了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难题, 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建亭.开采保护层煤层的防突作用效果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5)

乌兰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篇2

根据乌兰煤矿保护层开采的实际情况, 通过FLAC3D软件对下保护层 (7#、8#煤层) 开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History命令对测点Z方向的位移进行记录, 得出下保护层开采后上覆被保护层 (2#、3#煤层) 顶底板位移量, 从而计算出煤层的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临界点, 初步确定保护效果、划定保护范围, 为现场保护层效果考察设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2,3,4]。

1 矿井概况

乌兰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矿区的北段, 矿井工业场地距呼鲁斯太镇北约2km。乌兰煤矿井田内为低矮丘陵地形, 丘陵多呈北西—南东走向。北西高程最高约+1 600 m, 南东高程最低约+1 510 m。井田走向长5 km, 倾斜宽3km, 面积16.15 km2 (含备用区) 。

乌兰煤矿为生产矿井, 2004年开始进行2.4Mt/a技术改造工程, 2007年底技术改造井巷工程全部施工完毕。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阶段石门联合开拓方式, 共划分+1 350, +1 150, +910 m3个水平, 主斜井南翼为南一采区, 主斜井北翼以北翼轨道上山为界划分为北一、北二采区。目前乌兰煤矿正在回采的Ⅱ020803工作面为二水平工作面。

2 试验区概况

Ⅱ020703工作面开采乌兰井田7#煤层。7#煤层结构简单, 沉积较稳定。厚度一般为1.6~2.0m, 平均厚1.9 m。煤层倾角一般为22°~26°, 平均23°。宏观煤 (岩) 类型为光亮型, 硬度较大。该工作面下伏的8#煤层结构复杂, 沉积较稳定, 煤层厚2.3~4.0 m, 平均厚3.2 m。

7#煤层直接顶为平均厚0.9 m的灰黑色灰岩, 坚硬;直接底为平均厚4.0 m的深灰色粉砂岩, 胶结、致密, 岩层较破碎。8#煤层直接顶为平均厚4.4m的灰白色粉砂岩, 胶结、致密, 层理清晰, 含黄铁矿结核;直接底为平均厚12.05 m的灰白色粉砂岩, 胶结、致密, 层理清晰。7#、8#煤层平均距离4.4 m。

3 煤层卸压效果考察数值模拟

3.1 数值计算模型

因为研究的是煤矿下保护层开采时, 被保护层顶底板沿Z方向的位移变化情况, 故可采用在FLAC3D解决问题时常用的单元类型Brick建立模型[2,3,4]。根据矿井地质勘探资料提供的地质柱状图建立乌兰煤矿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FLAC3D三维模型应用Generate命令生成, 尺寸为400 m×800 m×349 m。其中沿煤层倾斜方向水平投影长度为400m, 即X=400 m, 7#煤层开挖工作面 (Ⅱ020703工作面) 长度为200 m, 模型两边分别留设100 m宽的煤柱, 目的是消除开挖时模型的边界效应, 8#煤层开挖工作面 (Ⅱ020803工作面) 长度为200 m, 工作面回风巷外错Ⅱ020703工作面回风巷45 m布置;沿煤层走向长度为800 m, 即Y=800 m, 模型两边留设100 m宽的煤柱, 消除开挖时的边界效应, Ⅱ020703工作面推进长度为600 m, Ⅱ020803工作面切眼内错Ⅱ020703工作面切眼10 m, 沿煤层走向推进长度为580 m, 模型Z方向的高度按需要研究范围内的地层总高度进行计算, 取349 m;模型上覆岩层应力采用4 MPa压应力模拟。

工作面推进方向沿Y轴正方向, 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 Brick单元模拟煤岩层, 采空部分采用零单元模拟, 设置应变模式为大应变变形模式。模型前后及侧面为滚支, 限制模型的水平移动;模型底部为固支, 限制水平和垂直位移;顶部为自由边界。整个模型由243 200个单元组成, 包括262 035个节点。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3.2 回采过程模拟

初始模型计算平衡后, 即开始着手进行7#煤层Ⅱ020703工作面和8#煤层Ⅱ020803工作面开挖模拟研究。进行煤层开挖前, 应恰当分析和研究应监测区域的范围大小和监测因素, 并合理布置监测点和测线, 以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根据此次模拟实验所要进行的模拟研究及所需要监测的因素, 在模型中沿被保护层2#煤层和3#煤层倾向布置A、B、C、D共4条测线, 每隔5 m设定一组测点, 记录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顶、底板测点Z方向上的位移变化量;沿被保护层2#煤层和3#煤层走向布置E、F、G、H共4条测线, 每隔10 m设定一组测点, 记录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顶、底板测点Z方向上的位移变化量。测点布置如图2、图3所示。

3.3 模拟结果分析

当下保护层开挖后, 其上覆岩层、下伏岩层均具有向工作面开挖方向运动的趋势, 且位于已开挖下保护层附近区域的煤岩层产生的运动趋势尤为明显。被保护层将具有明显的向下保护层采空区内运动的趋势, 这将是被保护层产生卸压释放的明显表现。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第四十条的规定[5], 通过对乌兰煤矿保护煤层开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History命令对测点Z方向的位移进行记录, 得出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顶、底板位移量, 从而计算出煤层的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临界点, 主要计算成果如图4—图9所示。

(1) 沿倾斜方向的被保护范围。2#煤层倾斜方向煤层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上部临界点为2#煤层上部测点 (125, 400, 265.753 8) 、 (125, 400, 261.756) 处, 顶板变形量为0.787 4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799 8 m, 2#煤层厚度为3.68 m, 膨胀变形量为3.4‰, 位移记录如图4所示。2#煤层倾斜方向下部临界点为2#煤层下部测点 (230, 400, 221.183 9) 、 (230, 400, 217.186 1) 处, 顶板变形量为0.934 4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945 7 m, 2#煤层厚度为3.68 m, 膨胀变形量为3.1‰。

3#煤层倾斜方向煤层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上部临界点为3#煤层上部测点 (100, 400, 242.134 4) 、 (100, 400, 232.270 3) 处, 顶板变形量为0.822 6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859 8 m, 3#煤层厚度为9.08 m, 膨胀变形量为4.1‰。3#煤层倾向方向下部临界点为3#煤层下部测点 (270, 400, 169.973 7) 、 (270, 400, 160.109 5) 处, 顶板变形量0.725 3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757 8 m, 3#煤层厚9.08 m, 膨胀变形量3.6‰, 位移记录如图5所示。

按该区域数值模拟计算出的3#煤层卸压角为:工作面上部倾斜卸压角为80°, 工作面下部倾斜卸压角为77°;按该区域数值模拟计算出的2#煤层卸压角为:工作面上部倾斜卸压角为78°;工作面下部倾斜卸压角为57°。被保护层2#煤层相对于保护层Ⅲ020803工作面回风巷水平内错70 m, 运输巷水平内错25 m。被保护层3#煤层相对于保护层Ⅲ020803工作面回风巷水平内错45 m, 运输巷水平外错15 m (图6) 。

(2) 沿走向方向的被保护范围。2#煤层走向方向煤层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靠近切眼处的临界点为2#煤层测点 (155, 210, 233.918 1) 、 (155, 210, 229.920 3) 处, 顶板变形量为0.657 9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670 7 m, 2#煤层厚度为3.68m, 膨胀变形量为3.5‰, 位移记录如图7所示。2#煤层走向方向靠近终采线处临界点为2#煤层测点 (155, 590, 233.918 1) 、 (155, 590, 229.920 3) 处, 顶板变形量为0.693 7 m, 对应底板变形量为0.705 2m, 2#煤层厚度为3.68 m, 膨胀变形量为3.1‰。

3#煤层走向方向煤层最大膨胀变形量大于煤层厚度3‰的靠近切眼处的临界点为3#煤层测点 (155, 160, 199.686 9) 、 (155, 160, 189.822 8) 处, 顶板变形量0.557 2 m, 对应底板变形量0.592 m, 3#煤层厚9.08 m, 膨胀变形量为3.8‰。3#煤层走向方向靠近终采线处临界点为3#煤层测点 (155, 640, 199.686 9) 、 (155, 640, 189.822 8) 处, 顶板变形量0.572 m, 对应底板变形量0.603 8 m, 3#煤层厚9.08m, 膨胀变形量3.5‰, 位移记录如图8所示。

保护层开采沿走向的被保护范围, 按走向卸压角划定。按该区域数值模拟计算出的2#煤层卸压角为:在Ⅲ020803工作面切眼及终采线位置走向卸压角约52°;按该区域数值模拟计算出的3#煤层卸压角为:在Ⅲ020803工作面切眼及终采线位置走向卸压角约61°。经计算被保护层2#煤层在始采线和终采线相对于保护层Ⅲ020803工作面位置均内错100 m, 被保护层3#煤层在始采线和终采线相对于保护层Ⅲ020803工作面位置均内错50 m (图9) 。

4 结语

根据乌兰煤矿的地质条件, 应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 对乌兰煤矿下保护层7#煤层Ⅱ020703工作面和8#煤层Ⅱ020803工作面进行了开挖模拟, 得出了7#、8#煤层先行开采后对其上覆的2#、3#突出煤层的保护范围等。研究结果对乌兰煤矿今后进行下保护层开采效果考察工作以及安全开采2#、3#煤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教锟, 赵旭生, 李秋林.大湾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34 (1) :6-7.

[2]刘林.开采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 32 (6) :6-8.

[3]李树清, 龙祖根, 罗卫东.煤层群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 (6) :34-39.

[4]孙书伟, 林杭, 任连伟.FLAC3D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上保护层开采数值分析研究 篇3

煤炭开采前, 煤与周围岩体处于原始应力状态, 也是原岩应力的平衡状态[1]。煤层开采的采动影响使煤岩体周围应力在原岩应力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分布, 形成二次应力场, 一般把工作面前方垂直应力增高部分称为超前支承压力, 工作面两侧形成的垂直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侧向支承压力[2], 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使煤层底板产生移动、变形、甚至破坏[3]。煤层开采后的应力按照其变化特征分为应力增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恢复区, 解放层的开采为被保护层处于应力降低区提供了条件, 这也是上保护层开采的理论所在。

上保护层开采, 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 造成底板岩层的变形, 产生竖向裂隙, 同时开采机械对底板的扰动也使底板破坏的深度增加, 使下位煤层中游离状态的瓦斯沿着这些裂隙向外逸散, 使保护层的瓦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4,5,6]。所以, 上保护层开采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破坏特征及瓦斯流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模型建立

某煤矿主采二1和二3煤层, 层间距平均厚度20 m, 二3煤层厚度约1.3 m, 煤层瓦斯含量低, 为无突出危险煤层, 所以采二3煤作为二1煤开采的上保护层。以二311053为保护层的工作面, 其顶板由细粒砂岩和泥岩组成, 底板由砂质泥岩组成, 工作面单斜构造, 煤层倾角平均19°, 煤层厚度平均为5.0 m, 结构简单。

为了分析11053工作面开采过程应力分布特征, 以工作面及其围岩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模型。模型尺寸为长300 m, 宽300 m, 高78 m, 模型四周与底部为固定约束, 垂直方向载荷为4.06 MPa加载于模型表面。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 摩尔库仑准则, 模型网格单位数为42 500个, 节点46 818个, 模型如图1所示, 岩层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2 位移场和应力变化特征

由于边界效应影响, 工作面布置在模型的中央, 工作面长度为150 m, 下边界为y=75 m, 上边界为y=225 m。开挖为动态过程, 每次开挖25 m, 开挖开始于x=75 m, 结束于x=225 m。分6步进行模型开挖, 处理采用了tecplot软件, 切面显现显示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FLAC3D模拟结果如图2、3所示。

通过对图2、3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1) 当工作面推进25 m时, 采空区正下方二1煤层垂直方向的应力趋于0, 由于开采空间较小, 煤层卸压程度与卸压范围都较小, 说明开采空间大小对被保护层的影响较大, 随工作面的推进, 被保护层垂直方向应力在采空区底板上显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但低于原岩应力, 卸压范围增大, 当卸压范围扩展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上覆岩层下沉压缩底板, 底板应力又逐渐恢复到原岩应力的趋势, 同时体现了二次应力场的分区特征, 即工作面前方和侧向的应力增高区、工作面下方的应力降低区和后方的原岩应力区。 (2) 二3煤层保护层开采后, 从应力云图中可以看出, 主应力集中系数大致为7倍, 超过底板岩石的强度, 底板发生破坏, 但破坏深度较小, 最大塑性破坏深度为0.32 m, 采空区中部底板岩层中应力值最小, 也就是所说的应力降低区。 (3) 工作面向前推进, 支承压力峰值明显增加, 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变大。

3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分布特征

图4所示为11053工作面从开切眼 (横坐标为0) 开始向前推进的不同距离时, 煤层底板二1煤层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由图4可以看出, 在11053工作面还未回采时, 二1煤层支承压力为5 MPa, 当11053工作面推进25 m时, 工作面前方的二1煤层垂直应力增加, 采空区下方的垂直应力降低, 为应力降低区;11053工作面推进50 m时, 工作面前方的二1煤层垂直应力峰值变大, 影响范围变大, 采空区下方的二1煤层垂直应力较推进25 m时进一步降低。可以看出, 11053工作面开采的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 使得工作面前方及开切眼后方的煤岩体垂直应力增高。开采范围越大, 支承压力峰值也越大, 影响范围也同时增加;同时在采空区的下部, 应力降低程度变大, 应力降低区的范围增加。随着保护层工作面的推进 (推进75 m和125 m) , 这两种情况更加明显。当推进125 m时, 采空区中部二1煤层上垂直应力基本上为0。因此, 上保护层推进过程后二1煤层上垂直方向应力呈“M”型分布, 即在二3煤层开切眼 (x=75 m) 和工作面前方形成应力集中区, 垂直方向应力集中, 在采空区区域应力降低, 得到充分卸压, 这跟现场所测瓦斯流量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 支承压力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封闭煤体瓦斯向外逸散的作用。另外, 从图中各支承压力变化分布曲线可以看出, 距保护层开切眼25 m处测点与当前保护层工作面推过25 m处支承压力值明显下降, 而这以外的测点支承压力逐渐升高。因此, 可以认为开采保护层沿工作面回采方向的超前距为25 m, 计算出保护层沿回采方向的卸压角为δ5=38.5°。

4 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变化分布特征

图5和图6所示为保护层 (二3煤层) 从切眼推进50 m和125 m时被保护层不同位置处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图中横坐标75~225 m为被保护层工作面宽度范围, x为被保护层各测点在工作面走向方向距上工作面开切眼距离。图中3条曲线分别反映了采空区、当前工作面处、工作面前方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从图5可以看出, 当保护层工作面推进50 m时, x=25 m处为保护层的采空区中间, 被保护层沿侧向支承压力分布为在侧向边界煤体上应力较大, 就是支承压力区域, 在边界以内受采空区部分垂直应力大大降低;x=80 m工作面前方被保护层煤岩体上应力分布, 在工作面的正前方应力明显较大, 此处区域为支承压力影响区, 被保护层沿侧向支承压力分布为在工作面所在部位支承压力较原岩应力变化较小, 这是由于这部分区域受到集中应力的影响;同样, 在图6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结果, 同时还可以看到, 在x=62.5 m处被保护层侧向支承压力由边界向中间逐渐下降, 并在中间部分有所回升。这是由于随着保护层的逐渐回采, 采空区逐渐增大, 采空区中部岩石逐渐冒落被重新压实, 支承压力有所回升;在图6中, 沿工作面布置方向, y=87.5~212.5 m范围内支承压力明显下降, 说明处于保护范围内, 据此可计算出保护层沿工作面布置方向的卸压角为δ3=δ4=58°, 这跟现场所测试的结果比较吻合, 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综合二者的分析结果, 为安全起见, 最终划定开采保护层沿工作面布置方向的卸压角为58°。

5 结论

通过FLAC数值模拟计算可得看出, 保护层工作面的开采, 对于下位的被保护层工作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泄压作用, 通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与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得到了开采保护层沿工作面方向与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卸压角, 对于实际的生产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摘要:通过对某矿具体地质条件进行保护层开采的数值模拟计算, 得到了开采空间周围的位移分布特征、超前支承压力分布与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上保护层开采使煤层底板岩层的压力变小, 底板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泄压的效果, 同时根据超前支承压力与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计算了工作面的卸压角。

关键词:数值模拟,支承压力,卸压角

参考文献

[1]石必明.保护层开采覆岩变形移动特性及防突工程应用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2008

[2]钱鸣高, 许家林.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 1998 (2)

[3]石必明, 俞启香.远距离保护层开采煤岩移动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05 (2)

[4]谷明轮.下保护层开采岩移观测与卸压瓦斯的治理[J].安徽科技, 2005 (8)

[5]朱术云.采场底板岩层应力的解析法计算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 24 (2) :191-194

上一篇:企业知识下一篇:高考政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