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

2024-04-12

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精选5篇)

篇1: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

室 内 的光 线

活动室里不能太明亮,朝南的窗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需要用薄的窗帘遮挡一下,室内和室外的光线要有区分,太亮的光线让孩子容易兴奋。有的幼儿园,故事时间需要点蜡烛,请记得把窗帘拉上。暗一些的光线,容易让孩子平静专注.另一方面,活动室光线不足,大白天像是傍晚,或晴天像是阴天,对于孩子和老师都不好。瑞典的自杀率全球最高,主要原因是冬天的黑夜来得太早,下午三点天就暗了,早上九点才日出。光线不足让人心情沉闷、沮丧。我曾看到一个家庭园,一楼的公寓房,活动室的外面是阳台,光线不能直接照进来,室内靠近阳台的墙上开着门,光线通过阳台的窗子照进门里,再进入活动室。本来光线就有些暗了,老师还在门和阳台的窗子之间,布置了一个娃娃屋,娃娃屋的布屋顶挡住了部分光线,再加上门的边框装饰着一些帘子,显得活动室更加暗淡。这种情况下,保证充足的光线远比美观更加重要。后来,我们把门上的装饰拿走,把娃娃屋搬到另一个地方,活动室明亮了许多。

室内尽量不要开灯。我在英国华德福幼儿园学习期间,遇到阴天,活动室光线很暗,老师也不开灯。我问为什么?老师说,让孩子感受由于天气变化带来的光线明暗的变化。反正园里的孩子不用读书写字,不需要开灯。如果哪天实在需要灯光,也最好用壁灯,让灯光照在墙上再反射出来,或者通过灯罩出来,让灯光变得柔和一些

篇2: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

作者:台中磊川华德福学校校长 林玉珠

在诸多幼儿教育工作中,对于幼儿行为表现与生活规范是最感棘手的工作。家长和老师常常提出类似的疑问: 孩子冷漠、没有同情心、爱告状或过度黏人,该如何是好? 孩子行为不礼貌、说不好听的话或打人、打架怎么办? 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孩子退缩、胆怯、没信心或爱批评、爱管人怎么办? 孩子跟伙伴,同学常吵架打架,该如何调解? 孩子很容易动怒以致于暴力,该如何处理?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幼儿做常规训练?尺度如何拿捏?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管教孩子?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罚方式? 为什么每次有客人来,或去人家作客,一些孩子特别不听话?

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回到家却胡闹、爱哭、偏食、不收玩具.......期望解决这些迷思与困扰,家庭人际关系,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差异对孩子的影响等等都对孩子起着影响。在华德福幼儿教育对幼儿生活规范的教导,可以归纳为最基本十条规范,以帮助老师与家长理解和帮助孩子成长. 首先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去了解幼儿的行为与发展:

孩子犯错、不守规矩,一方面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正在成长,他的身体、情感与思想都尚未成熟,他无法自控、无法分辨是非…,是他「不能」,不是他「不要」。父母应进一步了解需要引导或教导的是什么,需要帮助的方法是什么以进行辅导而不是责怪。另一方面,孩子不守规矩,多半都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也许有些父母初听时有错愕的感觉,但是,真的「只有问题的父母或师长,没有问题的孩子」!因为孩子生来是纯洁的,没有所谓的问不问题,孩子是被父母或老师安排着过生活的,孩子从现有的环境中成长、模仿、学习…。因此,面对幼儿违反常规,身为大人的我们,无须在幼儿的意志力战场上与孩子硬碰硬;大人应尽可能储备儿童的发展与需求的知识,以便加添自己与孩子相处、共同成长的能力。若陪孩子长大的人越有深厚的育儿知识,越知道如何加强幼儿的主动性,如何减少幼儿的周围摩擦;如何在规范上帮助幼儿…等,就越能提供适合孩子年纪发展所需的游戏、故事及艺术活动等;那么,不管是幼儿个人的或幼儿与同伴间的不良行为,通常都不会有太大的困扰,即使有,也都能快速的改善。因此,孩子犯错,除了要求孩子立即停止不良行为外,大人其实当深自反思!我们应自问自己做了什么,在环境里提供了什么,以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能为他做什么,以改善问题?唯有我们愿意全心力投入幼儿的工作,更深入的了解问题的始末,了解幼儿的发展与需求,我们才有可能因了解而对孩子释怀,耐心、体谅,甚至慈悲,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成长,才能说我们「教育」了他.

幼儿的行为以意志力、动作、游戏为工作中心。意志力的本质是本能、冲动、欲求、动力。幼儿行为发展与规范应视年纪、关系、人格及性情…等而定。譬如:玩具应视年龄的发展与需求提供,收玩具也应视年龄的发展与需求要求。收玩具常常是幼儿、老师或家长的恶梦,其实,最好、最成功的游戏不一定需要很多玩具,反而以很少又很简单的玩具,却能使幼儿玩出很多想象力,最后幼儿还能有力气自己收玩具的完整的,有始有终的游戏过程更是孩子需要的经验。这种游戏最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因为孩子尽了情、尽了兴,又有成就感,是最健康的游戏。日常生活,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孩子,他需要尽可能与不同年纪的孩子混合相处,与大人和孩子一起相处的经验,以利多方面学习。此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偶有纷争,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并非天生就具有与人分享或合作的社会能力,这些社会技能通常需要向周围人的行为学习,或经验累积而得之。因此,孩子不能与人分享不是自私,也不是小器,是因为发展,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责怪他!例如:三岁的幼儿,「我」的概念才初形成,还没有反思的能力,所以对他而言,有理说不清的;而五岁的孩子已有足够的记忆能力和时间距离感,他较能透过模仿学习,较能掌握规范,较有是非对错感,因此简单、明白的语言就能与他有目标的沟通了。不过,学习的多寡当然仍须取决于个别孩子的感应、性情和生活的方向感…等。我们应让每一个孩子自己个别的引导我们,以适合他的方式帮助他。在华德福教育里,我们强调色彩与性情有很紧密的关连,火相性格的孩子偏爱红色,土相的孩子偏爱蓝色,风相的孩子偏爱黄色,水相的孩子偏爱绿色…。人的眼睛会制造相对的补色色彩,如果定睛于鲜红色,一会儿之后,立即转到另一张白纸上,我们会看到红色的补色~绿色。周围环境的颜色对孩子的性格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火相等不能安定的孩子可以红色围绕他,例如让他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补色是绿色,绿色可安定孩子;反之,安静的孩子则需绿色或蓝色以得到活泼的红色。(Steiner, 1994)。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我们获得的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应该对儿童心存感激!帮助幼儿生活规范的十条基本原则: 一.爱 二.以身作则 三.规律的生活

四.简单、正向、积极的语言

五.教他,不要骂他;说故事,不要说教 六.监控自己的情绪与动作

七.除了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请给孩子自由 八.若必要考虑处罚时,处罚必须与所犯的错相关连 九.重视此时此刻,重视孩子的感觉 十.家校合一的幼儿生活规范 一.爱:

温柔的对孩子说话;用心、认真的爱孩子,每个孩子一日最少抱三回,行为困扰越多的抱越多…。史代纳说:「没有爱,没有一件事是可能的;有爱,什么事都可为。」又说:「爱是创造,是无私,爱使我们进入从未来流向我们的时间洪流(Steiner, 1998, p.10)。」爱使我们有未来!有爱,就有盼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浮萍相聚,对未来没有把握;但因着爱,人们发出关系再续的期望,人们期望的意志造就了未来时间洪流,使它向我们奔腾而来;万物或学问的发明也是一样,因着兴趣与热爱,人们愿意投注时间,全心追求,未来的时间洪流即向我们奔腾而来。

爱是一切学习的根本,特别是生命头七年,一个刻薄、不信任、缺乏爱心、言行不一的教育环境会使儿童的成长受阻,产生困惑、错愕、受寒的感觉;甚至导致他往后的生命、身体及道德失调、衰弱。反之,一个对将来人生充满希望、信心、勇气十足的孩子,他会在未来热情肆放生命活力与能量,能组织幸福美满的家庭,能淋漓发挥与生俱来的相信、模仿、创造及思想等特质能力。他能如此,原因不一定在他有物质丰厚的童年,不在他有金钱富裕的家庭,而在于他是否拥有温暖、和谐、富爱心的成长环境。幼儿只有一次童年,教导幼儿是非常有求有偿的事,幼儿的未来发展决定于我们能否成功的导引他们经验生命的美好,是否能成功的减少他们对人*、人情上的不安全感与怀疑;(Edmunds, 1992, p.26)。

宇宙天下,几乎所有的潜在生命都朝向阳光,有阳光,潜在生命就有孵化成真实生命的可能。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教育有爱,就如同潜在生命有了温暖的阳光,父母、教师的爱可以孵化出儿童的潜能。很可惜的,有一些老师或父母心底非常的爱孩子,但是他们选择严厉、冷酷的方式管教孩子,以致孩子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的严寒,于是孩子害怕人、害怕做事,对人、对事很冷漠、没有同情心,甚至对环境产生相对的严厉敌对态度;或者反过来,过度黏人或爱告状、爱哭…等都是爱领受不足的结果。

我曾经与一个行为上有困扰的母亲会谈,她说:

「我的孩子实在太贪心了,我已经爱他很多了,他还是嫌不够!」

「真的?」我说:「我和你正好相反,我很努力,很用心的爱我的孩子,但我仍然觉得不够,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努力的爱他。我的孩子已经大到我完全抱不动了。前几年,在游泳池里,我发现在水里我仍然可以像他儿时般的抱他,摇他,我觉得好快乐!我也谢谢我的孩子愿意让我在游泳池里抱他摇、摇、摇…。我的孩子常告诉我:『妈妈,谢谢你这么爱我,你的爱让我觉得我很有力气。』」

最近在幼儿园的「家长成长课程」中也有一则感人的父亲教养儿子的故事: 有一天,小明犯错,爸爸准备请儿子「站一站,想一想」,但是儿子与老爸讨价还价说: 「爸爸,我不要『站一站,想一想』,我下次不再犯错了!」 「不行,你常常说下次不会,结果还是犯错!」爸爸说。「爸爸,我下次一定不会再犯了,请你原谅我。」 「原谅?好!那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原谅』?」 小明想了好久,最后回答: 「爸爸,原谅,就是爱我。」

最后,受感动的爸爸选择了原谅他,爱他。只有饱受爱滋养的孩子才能那么自在的要求原谅,要求爱!而大人也要清楚孩子的行为规范绝非一次就能成功,那需要时间,唯有时间能帮助人类建立习惯与行为规范模式。二.以身作则

我们从自己开始,认真的使自己成为「值得模仿的人」;同时用心以爱,以真诚,以参与,以喜乐工作的态度面对周围的大人、小孩与环境;努力将抽象的想法与概念转化成看得见的行为呈现。

幼儿阶段最大的学习本能就是模仿,我们可以从幼儿走路、说话、思想的发展观察幼儿的模仿本能。幼儿看到站立走路的大人,他就站立行走,如果婴、幼儿在森林里被动物养大,那么,这个孩子也就只会在地上爬;说话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孩子由中国人养大,他就说汉语,若同一个中国孩子若交给美国人扶养,那么,即便他是中国人,他也只会说美国话,不会说汉语了;父母或师长如何思想,孩子也就如何思想,如果大人看不惯动作迟缓的孩子,孩子自然就会对慢动作的孩子骂:「笨蛋!」

模仿是幼儿自发意志的行为,是经由意志,展现他对世界讯息的反应。若能好好开发,模仿的意志力可以成为儿童未来自我创造的活动基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善用模仿意志的力量,知道如何在幼儿意识较浅、较梦幻的时候,运用「活动,模仿与示范,规律与反复」的引导,影响、修正幼儿的行为,以使儿童身心灵发展健康。

有一天,凡凡、平平的妈妈对我说:「以前孩子的爸爸常对孩子说:『你不乖,我就揍你哦!』结果,那一阵子,三、四岁的平平就常说:『我揍你!揍你!』他每天就这样「揍来揍去」的说…。另外,有一次,我很生气,不知怎的气得就拍了桌子,没想到隔了两天,我们凡凡竟然也拍桌子凶他弟弟…。我和他爸吓坏了,学乖了,从此谨慎言行,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乱发脾气了…。」

幼儿园里打人、打架、没有礼貌、说不好听的话、爱批评人,或有情绪困扰的孩子,通常其父母多是倾向以批评、责骂或体罚面对幼儿常规的。大人以为体罚、责骂、批评可以制止幼儿的不当行为,没想到不但不能制止,反而让最具模仿能力的孩子学会了对人暴力、批评、说不好听的话…。若希望幼儿喜于美善,恶于邪恶;大人应先「以身作则」!大人必须是注重美善、注重情意,自爱、爱人的典范,大人必须自然的流露出积极、正向,安静、稳定的行为模范,孩子行为才能良好而稳定,因为孩子一直都在模仿我们!

儿童的行为反映出我们对他的教育与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教育!好模范远比命令或指导重要,孩子通常多注意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们说了什么。一定要记得,真实的举动对孩子最有价值,在孩子面前,我们的一个每个动作都是很有影响力的(Grunelius, 1996, p.30)。三.规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于儿童时期规律、和谐的日常生活环境。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以规律与反复为原则;强调以规律、反复的生活健康幼儿的身体、培育幼儿清楚的时间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幼儿坚强的意志力。

以幼教现场言,课程活动安排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教室内行为规范的问题,也多半来自课程的计划与经营。一个结构清楚的课程可以使幼儿一方面活动,一方面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幼儿就能因而比较安定,不容易产生焦虑或偏差的问题行为。反过来,如果幼童每天过的生活,进行的活动是不定的,幼儿就会兴奋、紧张或不知所措,甚至于无聊,这样,就容易引起问题。我们的身体需要稳定的呼吸维持健康的生命,幼儿的生活与课程也需要稳定、规律的活动维系发展。老师若了解规律的生活对幼儿的重要,懂得满足幼儿的发展与需求,知道引导幼儿的方法,做他们觉得有趣的事,幼儿就很少会发生问题。例如,课程安排中,一天至少一次规律的,如呼吸般的带孩子「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那么,幼儿的思想、情感及意志的能力就能稳定而活泼、有生气的开展(Wilkinson, 1993, p.68)。我们常看到一些在教室里很棘手的孩子,一到户外,他们就成了最健康、最快乐的好孩子。我们应该多提供机会,使他们经常体验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在教育工作上,父母最大挑战之一即是为儿女建立规律的家居生活。有些父母虽然准时下班,但是,回到家后还有事要忙,或者有好电视想看,等忙完或看完电视,已经很晚了,看着孩子还没睡,就开始生气或指责孩子吵闹要父母陪,不肯独自先睡。其实,一样的道理,真的不是他「不肯」,是他「不能」!他还小,他是幼儿,他真的需要父母陪伴!而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或吃一顿饭吃好久,或边吃饭边看电视…。

父母的角色的确难为!父母必须为孩子改变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尚未准备好作父母的大人总很难舍弃自己的角色,这些父母也许不自知,但他们总是爱自己的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胜过爱孩子的父母角色,他们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然而,可知道?幼儿的身体器官正在成长,他需要大量的睡眠。再者,史代纳说睡眠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之一,睡眠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情绪好坏;工作、学习以及思想能力灵敏与否…,睡眠深深的影响我们的身心灵成长。当孩子没睡饱,他的情绪就容易产生吵闹、过动、爱哭…等困扰。常规训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规律的生活!从园所工作中,我们明明白白看见不规律生活加添在幼儿身上的困扰,我们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别就日常的上学困扰与家长共切磋:

1.太早或太晚来园或离园,特别是迟到及晚归的孩子容易在群体中产生疏离感; 2.迟到的孩子难以进入团体,难以专心学习。就团体动力发展而言,孩子每天入园都需要有暖身的时间,需要慢慢的开始与同侪交谊,进而形成团体。团体形成时,团体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这时,想要参与团体的任何一个人就得多花力气才能挤得进团体;但是,一般迟到的孩子会比平常较没有力气,会变得不好意思,若再要他花力气,实在太难了;然而,不能进入团体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难专心学习,因此,有些国外的华德福幼儿园直接建议迟到的孩子那一天就不要来园所了。

曾经有一次,为了使家长有机会亲身体验孩子们的活动,我们特意举办了一次家长的游戏课程。首先,我们请家长玩半个小时的华德福玩具,然后,再与家长们进行经验分享与讨论。没料到竟然有一位迟到的家长说:「对不起,我因为迟到,我不知道你们要做什么,所以我没有办法参与。」迟到竟然不只使孩子,也会使大人无法施展能力呢!迟到了就真的很难参与游戏了!可是,幼儿必须透过游戏学习,没有游戏就等于没有学习了!

3.陪伴孩子早睡,不过度随孩子的意愿行事,让孩子知道并学习早起上学、不迟到是父母与儿女共同的职责。

4.不晚归是孩子学习「适可而止」的根本:上了一天课,孩子累了需要休息;如果孩子不回家,还想玩,父母、老师要帮助孩子「适可而止」以储备明天的精力。

5.尽可能简单、平凡的生活,不要看电视、玩电动、不要到大卖场、百货公司;尽可能不要邀一群孩子来家里,或一群孩子去别人家。孩子的稳定成长需要的是简单、平凡,不是兴奋、刺激的生活。四.简单、正向、积极的语言

对幼儿的违反常规大人应该做的事是:以简单的语言请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为,并且,同时指引他做对的事。例如孩子走出团体的范围,只要走到他身边,也许牵着他的手,以温柔的声音,简单、清楚的告诉他:「不可以超过这里(或这条界线),请过来这一边。」说过之后,千万不可期望一次就成功,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告诉,反复的叮咛对建立常规是最基本的功夫。

语言(speech)与说话(speaking)在道德教育里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孩子说话的内容与方式显示出幼儿的人格,而他如何「被」说则是他人格形成的要素。如果大人经常指责、批评、管教孩子,孩子就容易造成退缩、胆怯、没信心或爱批评、爱管别人!因此,大人越能将说教、批评转换成好的指导语,对孩子越有帮助。孩子身边的大人一定要说适当的、正向、积极的话,除此,还需努力加耐心,加坚持才能建设自己教养的能力,也才能建立自己成为儿童的好模范(Wildinson, 1993, p.64-65)。五.教他,不要骂他;说故事,不要说教

幼儿尚未发展「倾听」的能力。心理辅导员从来不对一个没有意愿坐下来倾听自己及别人说话的人谘商。如果大人对听不懂或「不能」听的孩子说理、说教,会形成「教导」儿童耳朵关闭,使他学习「不专心」!行为困扰的潜在原因多半来自说教,说教甚至还会造成智力早熟的困扰!大人过多的要求注意力、讲理、判断、批评、说教…等,往往使孩子内心经历不满,而在智力上提前早熟,以致偏离自然成长的路径,造成欲盖弥彰,不良行为的结果。规范的学习,精细的规定或教条很难解决幼儿的问题行为(Grunelius, 1996, p.14)!反而,如果能提供一个自在的,梦幻的环境,使幼儿有空间、时间与机会处于自己的世界里面的话,能梦幻自处的孩子通常都有很好的安全、安定的感觉。

对一个乖巧安静、不能自处的孩子,要教他,不要骂他!给予支持、鼓励,并教导他正向的表达方法及其它社会技能,使他能走向玩伴,进而能主动引发游戏。如果尚须口头指导时,应尽量简短、清楚且直接引导他向该做的事。一旦孩子能进入同侪,大人就要退开,他才能持续学习自我引导。

如果老师或父母对幼儿的问题行为不说教而改以说故事,例如兄弟姊妹的争吵,大人加些幻想,加些幽默,甚至加些动作,举出象征性角色,并呈现出偏差行为特质,再加上孩子听得懂的说明,编成矫正*的创意故事,对行为偏差的幼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一个故事讲完后不出几天,孩子就决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了,因为他不经意的发现事情的荒诞无稽,发现自己的问题,他也从故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了(Wilkinson, 1993, p.69)!六.监控自己的情绪与动作:

家长应如何对幼儿做常规训练?尺度如何拿捏?为什么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可是回到家就变了个人似的很会找麻烦?

华德福的全体教职员努力、用心、认真的学习将「情绪的外套脱在幼儿园外」。面对幼儿,我们小心的不做、不说也不想任何不值得人模仿的事(Cusick, 1998, p.34)。

幼儿规范的前提:不忘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幼儿的偏差行为,需要的是教导,不是父母跟他一般大小,一样生气的!

人的相处,感觉好坏是互动的结果。孩子有暴力或情绪化现象,很多时候是对某些情绪的学习与反弹。我们很难忘记一些我们看过的充满愤怒的眼神,我们也接触过全身充满恨的小小孩,这真是令人心痛!身为师长父母的应谨慎小心,时时提醒自己:规范幼儿,不能忘记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Gauci & Hanna, 1997)。

父母情绪能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 1.孩子偶尔带学校的情绪回家,例新生来临或建立规矩时;请接纳我们常接纳孩子从家里带来的情绪,请多爱孩子少对孩子过于严厉 2.不要问他一些对人或对学校怀疑的问题,请相信学校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委屈,用平凡的心和态度面对:用脚飞翔的女孩的故事 3.多反省

4.尽量减少说「不」:当大人越少说不,越少打断孩子孩子,幼儿即可学习更多、发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时候却必须绝对清楚的说:「不」,以使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规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独断独行。

另外,有一些父母认为上托儿所、幼儿园不过是玩玩而已,去不去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一直在了解大人如何在宇宙间运作生命如果父母不负责任孩子如何学习负责,如果父母很小看一些生活所示,孩子如何能尊重生命的点滴? 七.除了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请给孩子自由 规范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人、不伤害物。

1.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自己,例如天气很冷,他却不肯在户外穿上外套。

2.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别人,例如吵闹、骂人或打人;所有健康的孩子都喜欢玩,也喜欢和别人一起玩,但孩子需要了解,火爆攻击是不被接受的,绝不可危及他人的健康及安全。任何争吵,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受到照顾,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苦恼被接受,对于攻击的孩子,应立即带开,对于受攻击的孩子应及时予以呵护、安慰。一个经常攻击人的孩子,会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同侪的排挤反而会是幼儿更大的困扰,我们应与家长合作,对他做个别处理,以帮助他适切的转化内在冲突。辅导之后,老师应引导孩子了解重新自我控制、勇于修正自己的能力是值得尊敬的。

3.当孩子想做的事会伤害物品,例如乱丢玩具或拿蜡笔在墙上涂画,大人就应该清楚坚定的说「不」(Grunelius, 1996, p.29)。

帮助孩子,与孩子站在同一边,大人应尽可能包容孩子,应尽可能使他拥有自我发展的机会与经验,尽量避免介入。大人不要轻易介入孩子,每一次要介入时,应先停下来想:此时,是否真的有必要介入?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若非得介入,应以游戏的方式进入孩子的沟通。因为,当孩子越沈浸在游戏中,就会越抗拒介入;当孩子能安全的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时,大人就不要急于介入,这样,其它在旁观看的孩子们,才能学习到正向解决争吵的方法。孩子必须学习不要老是由大人来教他们如何公平游戏、如何重整混乱。(Wilkinson, 1993, p.66)。

尽量减少说「不」:当大人越少说不,越少打断孩子孩子,幼儿即可学习更多、发展更多的能力。然而,有些时候却必须绝对清楚的说:「不」,以使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基本的法规需要遵守,不能任意独断独行。在华德福幼教行为规范中有三要素: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人、不伤害物。因此,帮助幼儿能在吵架中说「不可以」以表示停止,且一旦出口,必受到尊重!华德福给孩子最大的自由,除非他们触犯规范三要素。

八.若必要考虑处罚时,处罚必须与所犯的错相关连:

家长和老师应如何管教孩子?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罚方式?

处罚的目的在于修正行为,不在「给你个『苦头吃吃』,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修正行为不一定要『吃苦头』重要的是修正行为!

规范的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健康的情绪、道德、精神与思想发展,引导儿童「正当行为的责任感」,引导儿童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Oldfield, 1999, p.3)。如果幼儿不能负起正当行为的责任,处罚就成为手段,但是如果只是处罚,或只是宣布一个孩子作错事,这样,很少能真正帮助孩子。处罚绝不能伤害到孩子的心,处罚必须具有使幼儿『好起来』的特质,处罚的目标应是弥补错误、修正行为,比如东西砸坏了,那么,修理就是方法,如果一个孩子伤了另一个孩子,那么,一定要帮助他看到自己的错,然后寻求补救,也许需要向对方道歉,也许需要安慰对方,也许双方都需要道歉与安慰。(Wilkinson, 1993, p.70)。九.重视此时此刻,重视孩子的感觉

为什么每次有客人来,或去别人家作客,孩子特别不听话?

处理幼儿常规切勿在事后幼儿早已忘记时再处理,一定要在发生问题行为的当时作修正或帮助。如果选择事后处理,只有说故事那一方法可行。有些父母很顾颜面,不在人前责骂孩子,但是回到家就算总帐,给孩子好看,使得孩子总处在莫名的惊恐中,情绪慌乱,时好时坏。也有父母白天不动声色,到了晚上,孩子要睡觉了,再对孩子「吾日三醒吾身」,告诉孩子他今天的第一错是…,第二错是…,第三错是…,弄得孩子每天都带着我错、错、错的自我概念进入睡眠。到了第二天,孩子就真成了很会做错事的错人了!

教育孩子是何等神圣、重要的工作,与颜无关,如果我们很清楚如何处理幼儿常规,如何帮助孩子修正他的偏差行为,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别人如何想我们或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并不责骂,也不对我们的孩子做人身攻击,侮辱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犯错的当时,我们只有很简单的必要的指导语,温柔而坚定,例如告诉孩子:「请不可以那样做,或那样做不礼貌,我希望你…。」 十.家庭、学校,父母、师长合一的教导

篇3:华德福幼儿园的游戏

华德福幼儿园对游戏的定义比较广泛,练习使用身体、模仿、对各种物品的使用等都是游戏。让我们来看一下华德福幼儿园中游戏是怎样进行的,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吧。

一、游戏环境

在华德福幼儿园,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游戏环境,都秉持着一个理念——利用看似简单粗糙的东西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1.户外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的发展潜能,设计上通常遵循“自然”理念。普通幼儿园的户外场地通常是一块塑胶或水泥操场,四周零星地围绕着一些花草树木,操场上有几个大型的游乐设施——滑梯、篮球架、桥等,给人的感觉是整齐、干净。华德福幼儿园却不这样,它拒绝塑料制品、缺少生气的材料和玩具。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泥土、沙地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孩子在上面玩耍,充分接近自然;户外种植的树木、草坪等都是孩子玩耍的场地和对象,甚至有的幼儿园还有小菜园,供幼儿和老师一起劳动——对于幼儿而言,劳动也是一种游戏。树桩、原木、树丫、废旧轮胎、旧家具取代塑料滑梯等“高档”设施,幼儿在利用这些自然而又低结构的材料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玩法,充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室内环境

室内的所有物品材质都跟室外一样注重自然。如地板、走廊、床、柜子、桌椅等基本都是木制的。在自然的前提下,老师们精心为幼儿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角。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幼儿自主搭建的活动角,幼儿在这里能充分展现自主性,更有探索兴趣,也玩得更加自由。华德福幼儿园室内环境还注重给孩子家一样的感觉,环境布置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

二、游戏材料

市场上的玩具多是精致、昂贵甚至奢侈的,华德福幼儿园选择游戏材料的一个原则却是自然、简朴、低结构,以棉布、丝绸、羊毛、木头、竹子等天然材料为基本原料,大部分玩具都是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如一截一截的木头,捡来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贝壳,老师和幼儿自己制作的简易布偶等。这些天然材质的低结构化玩具,可以给幼儿极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随意发挥中提高创造力。

三、教师的游戏观

华德福幼儿园以自由游戏为主。在华德福幼儿园,每天至少会有两次户外、两次室内的自由创作游戏时间,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玩具、想要建造的空间,并进行独立或是团体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介入,只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华德福幼儿园的教师反对对幼儿进行直接教学,他们认为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供模仿的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教师的言行、模范作用影响幼儿,因为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成人的榜样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四、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游戏活动在华德福幼儿园十分受重视,在一日活动安排中,玩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上午入园后有一个小时的自由玩耍,午餐前有一个小时的户外自由游戏。而且,游戏常常是穿插于其他各种活动之中的,游戏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每一个环节的重点。

华德福教育十分重视节奏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的作息及活动以“呼吸”节奏来安排。一呼一吸即一动一静、一放一收。对于一日安排而言,吸就是指教师安排的有组织的以静为主的活动,而呼则指幼儿自主选择的、自由开展的以动为主的活动。游戏在一日活动中也是一呼一吸地交替进行的,如自由玩耍时间,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兴趣、爱好自主活动,这就是“呼气”,属于“放”;当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游戏活动时,比如晨圈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这就是“吸气”,属于“收”。这样,游戏在一放一收间就达到了平衡。

五、启示

1.让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要,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游戏不应该只是幼儿园课程安排中的一部分,而应该成为幼儿园的一日基本活动。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应明确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支持幼儿游戏;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安全的、合适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自由地进行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更多地做一名观察者而不是组织者、教导者;教师应该明白幼儿是在模仿中学习的,所以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可供模仿的榜样。除此之外,游戏不应该局限于规定的游戏或者自由活动时间,而应该自然而然地穿插在各种课程的活动中,让幼儿以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学习。

2.创造适合幼儿游戏的环境

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岁前的幼儿主要是身体的发展,他们依靠动作和感官来认识世界,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顺应这一发展特性,创造一个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空间的游戏环境。环境要接近自然、远离人工,室内环境在此基础上还需接近家庭环境,让幼儿可以没有诸多限制地,根据自己意愿自由、自主、自在地进行游戏。这将有利于其开展各类游戏,同时激发其兴趣,保护其自主性,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3.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游戏质量、制约游戏行为的一大因素。游戏材料从质地而言宜选择自然材质的,如棉布、丝绸等。这样的材料质地柔软舒服、安全环保,比较适合幼儿。游戏材料从分类而言宜选择低结构性、高建构性、高创造性的纯天然玩具,如一截原木、一堆石头、形状不一的树叶、沙土、废弃轮胎、纸盒等。这样的材料具有生命性,玩法多样,不像工厂用塑料制成的玩具有其特定的玩法。这些看似简单的玩具可以让幼儿发挥极大的想象力,一截原木可以是船、大炮、秋千,还可以是马,只要幼儿愿意,这些材料可以根据他们游戏的需要随时转换角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游戏材料的使用率,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而且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环保。

篇4: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探析

华德福教育;艺术;平衡发展

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我国深刻地对现阶段教育现状进行反思以及意在改革的决心,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流派、教育理念、教育新模式被介绍引用到国内教育中。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或称斯坦纳教育(Steiner Education)就是这些思想理论中的一支。本文立足于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献、访谈以及见闻,对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1.华德福教育概述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是由出生于奥地利的思想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观点所创立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任德雷克·迈尔(Federico Mayor)认为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华德福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应该是平衡地发展;教育工作被当作一门艺术进行;教师就像艺术家那样帮助孩子发现和热爱他们周围世界;教师的角色:唤醒每一个儿童潜在的能力。”[1]

目前,华德福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非宗教性的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布于各大洲有各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德国华德福学校联合会的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1月全世界共有998所经过联盟认证的华德福学校[2]。位于四川成都的华德福学校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得到联盟认证的华德福学校。同时,北京、上海、西安和广东省等地陆续出现了几十所采用华德福教育体系的学校和幼儿园,吸引了越来越多希望学校为孩子提供创新教育的家长。

2.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理论

斯坦纳博士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是帮助孩子的身体、心灵和自我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门艺术。华德福幼儿教育是指从0岁到大约7岁左右,孩子的生命力着重于物质身体的发展,他透过感官认识世界,他富有想象力和模仿能力,而且他的意志力等待被激发[3]。华德福幼儿教育是以“意志第一”为教育基点,通过具有节奏韵律、重复、安全、和持续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和自然活动来帮助孩子成长。所以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没有正规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学术智力方面的教学。玩耍是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做家务,玩家家,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绘画,唱歌,做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以尽力去探索大自然[4]。

3.华德福幼儿园的实践及启示

A.温馨、优美的环境布置

世界各地的华德福幼儿园都有着相似的基调,但是,即便是同一所幼儿园的不同班级,在教室布置、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用上都有所不同。给予幼儿足够的温暖是华德福教育的特色之一,包括身体的、环境的和心灵的。教室墙壁多以淡粉红色为基调,并采用特殊的韵律粉刷方式绘制。每间教室里都有厨房设备、工作台和水池。这些低到连三岁的小孩子不用搬凳子也可以帮忙。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没有任何的塑料玩具,除了户外自然的环境外,室内那些风景、天使、动物、人物、艺术品、玩具或用具,几乎都是由羊毛、棉布、丝绸、石头、木头和花草等自然材料做成,这些不仅仅使整个教室充满了浓郁的生命力和童话的氛围,在玩耍、手工、艺术和烹饪等活动中使用直接来自大自然的物品,能让孩子触摸和感受到真实的世界,培养其感觉器官的敏锐和协调,华德福教育认为灵巧的手指可以造就敏捷的思维。

B.“身教”的教学方式

0~7岁的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所以华德福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是“身教”。老师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行为、态度与反应,给予幼儿正确的榜样去模仿。例如,老师不会命令幼儿收拾玩具,而是很自然地动手收自己使用的用具,同时轻哼小曲提醒孩子们。幼儿自然而然就会模仿老师,也开始收拾自己的玩具。当老师以愉悦的心情处理园内的事务时,幼儿可以感受老师工作时是快乐的,他们学习到的就是,工作是愉悦的。所以,他们在从事收玩具或帮忙做家务时就不以为苦。

C.有节奏的教学活动

华德福的课程安排是依据大自然的韵律,具有自由活动(呼气)、团体活动(吸气)交替的特色,遵循大自然里的动静交替原理。同样的艺术活动在每周的同一天进行,孩子透过每周的重复课程能感受到规律性及循环性,正如日夜及四季规律地循环。季节的变化也是年复一年规律地重复,所以华德福幼儿园课程常会因为季节的转换而作相应的改变,而季节桌的布置更是让幼儿天天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脉动。每一个节日和生日的庆祝是幼儿园里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是韵律中的高潮。

D.艺术化的教学特色

艺术教育在华德福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华德福幼儿园提供有关艺术的课程包括韵律舞(Eurythmie,一种介于韵律与舞蹈的肢体艺术),乐器(一种只有五个音的小竖琴),绘画(以三原色的水彩在湿润的图纸上作画),雕塑(使用蜂蜡),雕刻(使用木头)等。华德福幼儿园课程里很特别的一项便是讲故事活动。线偶和布偶戏被充分利用,老师尽力用口述的方式而避免照书念,其语言优美流畅但不故意夸张,给幼儿以文学语言的熏陶以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常一个故事会重复三至四次。

E.家园共同教育的模式

华德福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在学校或幼儿园里实践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完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实践的教育。孩子生活环境的布置,玩具用品的选择,生活作息的安排,玩耍工作的进行,家长都可以把华德福教育带入其中,真正做到家校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其实在国外的很多华德福幼儿园或学校,最初都是由家长们筹建起来的,他们在管理和经济方面的参与是相当大的,真正做到教育是为孩子服务。

4.结束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有一种可怕的倾向:剥夺孩子玩耍时间,鼓励孩子尽可能地装信息。而在华德福幼儿园里,孩子被给予时间使用它们的身体、四肢强健的生长,在每日和每周的节奏中感到安全,孩子健康、向上、快乐的成长。总之,华德福教育是让孩子身体、心灵和精神能够和谐平衡发展的教育。

[1]黄晓星.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學者解读华德福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桂 勇.华德福教育: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J]2011.02

[3](英)洛森著,吴蓓译.解放孩子的潜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篇5:华德福幼儿园室内光线

【关键词】华德福艺术教育理念 幼儿艺术教育

史代纳认为,艺术的形式分为两大类,一是造型艺术,它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的绘画或湿水彩画、建筑和雕刻。二是音乐,它不仅包括音乐本身,还包括诗歌和戏剧所用的语言。造型-成型艺术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音乐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人类心灵-灵性本质的表现,两者似乎是对立的两极,却能够共同服务于某类艺术。因此华德福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指艺术课或者是孤立的艺术教育活动,而是艺术融合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它的范围比纯艺术教育更广泛。它并不仅仅重视艺术技能,更是注重幼儿的生活艺术以及发展的艺术。

一、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在华德福强大的理论支持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实践形式。

1、注重艺术对幼儿身体、心灵以及精神各个层面的影響,通过艺术培养完整的人。

注重身心灵全面发展是史代纳人智学背景下儿童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强调身体、心灵以及精神三者的合一。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教师首先带领着孩子用心体验各种天然艺术材料的质地与特性,各种艺术材料,注重呵护幼儿敏锐的感官,通过看、闻、摸等形式发展幼儿的十二感官,继而展开创作的心灵之旅。当幼儿沉浸在对色彩的感受、塑形与线条的创作过程中时,他们身心得到了放松,心灵得到了很好的滋养,同时也培育了一种对生命的喜悦感与创造性。

2、以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将艺术的阅历与科学的理解相结合。

华德福教育的艺术与各种知识之间、与幼儿自我之间建立起一种生态系统。史代纳认为把概念,特别是科学概念,转变为艺术性的形象化的尝试,更能有效地与幼儿进行交流。而只有当知识有了艺术的形式,才会变成一个人。因此智力必须把科学的理解和艺术的阅历结合在一起,而不只是把逻辑定律当做准则而已。史代纳认为每个教师都应当是艺术家,而且任何种类的课程内容在呈现给幼儿课程之前,都应当改编成艺术形式。尊重、热情和保护被史代纳看成是教育工作中的三种基本力量,对所有教师来说,这三种力量构成某种“艺术-科学”的准则,也构成了教师艺术的基础。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史代纳将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

3、综合式幼儿艺术教育体验,尊重艺术教育对幼儿独特的审美情感价值。

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激发和丰富孩子的感觉经验、审美体验,提倡以艺术为重心的融合式教育。它强调幼儿的艺术活动是幼儿丰富经验的反应,是唤醒而非塑造的艺术教育体验。幼儿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接受内在真实的自我情绪及情感,幼儿的艺术体验回归幼儿生活和幼儿本身。它崇尚真善美,在艺术教育中播撒善的种子,让孩子体验美的感受,因而,在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中,重视幼儿童年自身的价值,艺术的表达更是幼儿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

4、与生态融合的幼儿艺术教育,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华德福艺术教育将儿童看成自然之子,注重用生态的方式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艺术表达,华德福教育也提倡幼儿最质朴、最本真的创作。一是用天然的素材,二是符合自然以及充满自然气息的创造,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韵律,从而让幼儿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这种对大自然关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参与大自然的生长活动是华德福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

1、充满艺术元素的的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从对活动室的布置,到活动材料的准备,都非常地考究。优雅而又自然,和谐而又温暖,尽力给予幼儿温暖、安全和爱的感觉。室内色彩以浅色为主,如粉红色的墙壁,蓝色的窗帘或植物染料染色的彩虹布料,都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家”的感觉也是华德福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特征。娃娃家会有各种天然材料做成的布偶、木碗、树枝、石头以及各种彩色的布料等,玩具也都是色彩柔和而又自然安全的。

2、丰富的艺术课程设置

华德福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偶戏、晨圈活动、捏蜂蜡、湿水彩等。

(1)偶戏

这是华德福幼儿园独特的活动。教师利用各种自然物品,如木头、树枝、石头,再配上植物染色的彩虹丝绸或者棉布,配合故事或诗歌,搭制成各种场景,配合着当时当季的节日或教学活动,教师或幼儿以桌子为舞台,用玩偶为道具来进行表演。偶戏将气味、色彩、声音融合在一起,滋养的是幼儿的多重感官,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活动,既有故事情节,又将其他艺术因素纳入至整个表演中。

(2)湿水彩和捏蜂蜡

华德福教育认为给幼儿介绍色彩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用湿水彩画画。教师给幼儿提供红、黄、蓝三颜色的植物染料,教师并不要求幼儿造型或画什么,只由幼儿用色彩表现自己的内在感受。华德福的蜂蜡是由蜂巢的蜡制成的,因而很安全。蜂蜡在手心的温度下会变得柔软,它能反复使用,不同于泥土或者陶土,不粘手,还透着天然的香气。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会知道孩子如何塑型,只是作为参与者和孩子一起做,然后收藏孩子的作品

(3)音乐(歌唱)

华德福幼儿园的音乐元素充斥在每个角落,幼儿的情绪、幼儿的活动都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种音乐形式在华德福幼儿园以“轮舞”或“晨圈”的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自由活动之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围成圈,手牵手,配合故事、歌曲或者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4)晨圈活动

每天早晨,华德福幼儿园都会进行晨圈活动,晨圈是通过歌曲或诗句中的动作,艺术性的引导幼儿活动。晨圈通过将音

作者简介:赵芷艺,女,1990.12.15。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乐、语言的规律、故事想融合,将身体运动变成艺术表现。

晨圈有三个最基本因素,一是音乐的元素,二是动作,通过姿势和意义对应起来,从而和精神的世界对应起来。三是语言,包括无意识、有意识的语言或是肢体语言。晨圈通过将音乐、语言的规律、故事相融合,将身体运动变成艺术表现。

三、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对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启示

1、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理念可以成为主流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补充

华德福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形式,以及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灵和生活的理念,值得主流幼儿园借鉴。现阶段传统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感受,幼儿对艺术的探索与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而华德福艺术教育恰恰在这些方面做得很独到,如何保护幼儿的艺术感受力,緊紧围绕挖掘艺术审美价值有其宝贵的经验,主流幼儿园可以根据园所自身的情况进行融合。

2、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

幼儿的艺术审美活动其实是幼儿最为本真的一种生命成长活动 。然而纵观现在的幼儿艺术教育,功利化、重技能是两个最大的诟病,这就导致艺术远离幼儿生活、重说教。而华德福的艺术教育是来源生活,贴近生活,如晨圈的创作是幼儿经验的重现,同时也是经验与内在产生链接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幼儿易于接受,也比智力的方式乐于接受。在艺术教育领域,华德福教育希望通过艺术让幼儿找到原始的内在自律。在这一点上,华德福艺术教育提示我们只有将艺术根植于幼儿的生活之上,关注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才能真正让幼儿感受艺术。

3、幼儿园艺术教育应重视自然的因素,幼儿的天性引领幼儿艺术教育

幼儿的艺术创作是一种源自内在、自然、最原始、质朴并伴随无限想象力的抽象创作。在华德福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自然的因素并非自然环境这么简单。只有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赋予自然的倾向,同时创造符合艺术本真的自然环境,才是华德福艺术教育理念内涵的真正体现,幼儿生来就有感受自然的生理基础,即天生就有敏锐的感觉器官,这就为幼儿的艺术感知和表现提供了敏锐的物质身体。实际上,幼儿的感官是无限地开放着,对于外界总是以最大的限度敞开着。不管是自然界的光与声,还是季节、温度、色彩的变化,直接给幼儿最直接的感受。而对于幼儿来说,这些都是如此新奇,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那么在这个“自然”的幼儿面前,我们就要尊重他,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天性。

4、幼儿艺术教育应从封闭走向开放

华德福的艺术化教学是幼儿艺术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典范。从一日生活到艺术主题活动,再到与其他领域的结合,华德福的幼儿艺术教育呈现出开放之势。一是恰当融合,二是提供的宽松、和谐的艺术创作环境。对于幼儿的艺术创作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对幼儿的创作欲望没有遏制。而教师不仅重视艺术和艺术课程,而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艺术创作的宽容与支持,更是给了幼儿感受艺术,表现艺术的机会。主流幼儿园也应以开放的心态、宽松的环境给予幼儿多种艺术体验,同时鼓励幼儿创造,尊重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创造。

结语

总之,华德福艺术教育理念与我国现行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华德福艺术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的身、心、灵,注重精神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天性、顺应自然、强调节律等鲜明的特色,是值得我们主流幼儿园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高桥弘子编著.刘喜琴、吴文芬合译. 日本华德福幼儿园——实践健康的幼儿教育[M].台湾: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2]吉尔伯特·蔡尔兹著,王荣亭译.做适合人的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3]黄晓星.华德福教育—艺术化地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1(9):49.

[4]张地容,杨晓萍.华德福艺术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08(2):41-43

[5]吴蓓.为什么选择华德福学校?[J].少年儿童研究,2004(5):10.

上一篇:磁悬浮列车作文下一篇:背信弃义的近义词反义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