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

2024-04-20

《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精选15篇)

篇1:《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

读完《学弈》这篇课文后,让我受益非浅.《学弈《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讲了弈秋教2个学生下棋.第一个专心致志.第2个学生一心以为有天鹅要来,想着怎样样把天鹅射下来.虽然2人是一齐学的,可是第2个学生比第1个学生学的差.

我觉得:学习时必须要专心学,认真记录,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马马乎乎的学习,肯定是学不好的.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坐在教室里,都是同一个教师讲课.而是别人拿第一你拿倒数为什么呢那肯定是你没有认真!学习,做事情都要一样的认真.

此刻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学体育,美术等副科时很不认真对待.学副科也是在学习,学习时候就得认真!

所有对副科不重视的同学们:副科是很重要的!~~

篇2:《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

六年级三班 李佩娴

原文: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篇3:立足课本,吃透教材,学好文言文

可是, 目前因为文言文社会基础薄弱, 缺少文化氛围, 再加上本身枯燥乏味, 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淡薄, 致使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较低。其实, 从高考试题来看, 最容易拿分的、提升分数最快的就是文言文这一项。那么如何快速地提高文言文成绩呢?我认为应该吃透教材, 以本为本。而要想吃透教材, 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诵读

诵读, 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多年来已经被“满堂灌”“填鸭式”的讲解代替。特别是文言文的学习, 老师更是唯恐学生不懂, 讲完实词讲虚词, 讲完句法讲文法, 忽视了语文训练最有效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诵读。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 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一是正确, 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关于模仿, 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1]语文课既然是主要的技能课, 那么, 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技能训练, 以学生活动为主, 把诵读作为学习的“铁门槛”。叶老曾说:“诵读就是学生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的一种训练。”

在此, 强调文言文的多读, 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来理解文意, 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三步进行。

1. 粗读课文。粗读的主要任务是疏通文字, 借助注释, 准确地读准字音、断句, 然后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2. 精读课文。

精读时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 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 体会文章的情感, 把握文章的特色。

3. 熟读课文。

要熟读成诵, 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 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浅显易懂的典范作品, 尽管古今汉语中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但两者毕竟是不同时代的文化产物, 所以学生不理解古文是正常的, 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如果在学生尚未正式接触文章之前, 就让他们去理解, 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 不管懂不懂只管读, 一直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到这时, 文章的大意自然就能基本掌握。因为通过“读”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 耳濡目染, 学生的脑海里便会留下深深的烙印, 时间一长, 便可达到“通”的境界。

如我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先播放《三国演义》连续剧中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让学生感知大江的气势, 想象《三国演义》片头画面, 随着滚滚东逝的江浪, 一个个英雄豪杰走上屏幕, 接着我声情并茂地背诵, 然后学生齐读、个别读、男生女生分开读, 要求他们读出词的豪迈奔放的气势。下课时, 学生均能将词倒背如流, 课文目标完全解决。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如读邹忌要读出他的机智;读妾、读客要读出各人不同的思想动机和心理反应。同学们听着朗读, 仿佛看见鲜活的人物在进行着表演, 人物的特征、性格, 不要多讲, 一切尽在朗读中。这样针对课文内容, 设计不同的读书方式, 活跃了课堂, 加深了理解,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多读自然能了解文章的大意, 但高考不仅仅考查文章的大意, 还要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学生读书读到什么程度, 对课文理解了多少, 要通过翻译、通过实虚词的解释等加以考查。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题目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考查学生的领悟和表达能力。学习文言文如同学习外语, 只有会翻译才能说明理解掌握了。因此, 对于一些含有重要文言现象的句子要重点翻译、落实, 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查点、命题对象。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 考查的是学生对全句的理解, 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 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因此, 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即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翻译文言文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功夫要下在平时。从历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式来看, 在文中出现的语法结构都是采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句式, 在文中运用的词汇主要是文言文中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所以学生要在平时学好课本中的文言文。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直译课文, 这不仅是省力省时的办法, 而且是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

讲读文言文, 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 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 关注特殊的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 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 用“留、删、增、换、调”五字法, 试译课文。

保留。对于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等, 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除。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文言虚词。像音节助词、结构助词之类可以删除不翻译。如“填然鼓之”———咚咚咚地击鼓进军, “之”为音节助词, 不译。“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 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两个“之”字为结构助词, 不译。

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只有补出省略的成分, 才能使句子完整。

替换。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日”译为“太阳”, 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倒装句式是高考必考内容, 包括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翻译时一般调整语序, 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2]

如果按部就班, 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 都可以顺利解决。建议在翻译时做好笔记, 尤其是针对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定的句式等要学会积累, 并逐步达到贯通。高考试卷上的选文出自课外, 但是知识点却都来自课内, 当我们把语文课本上的文言知识点融会贯通了, 不管出题人如何变化题型, 也可以应对自如。

三、巧背

有人认为只有大量地背诵课文, 实现“量”的积累, 学生才能充分地汲取文章的精华,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背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如果每篇文言文都全文背诵, 则不仅会浪费时间,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 而不看作是一种负担, 一遍比一遍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切, 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 而是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3]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选取优美的语段,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背诵, 比如《琵琶行》一课, 就可以让学生背诵描写音乐的精彩语段及含有哲理的语句, 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古典诗词自不必说, 即使散文, 也可选取一些优美的段落, 甚至是优美的语句, 让学生背诵。古人教学, 从不讲解“之乎者也”, 但是历数古文化大家, 他们的文学成就却光照千古, 为什么?我们都已习惯了在电影、电视上看古人摇头晃脑的读书情形, 想来, 他们大量的背诵、丰厚的积淀, 是他们厚积薄发的文化源泉。

只有“厚积”, 才能“薄发”。高考体现的是对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检测, 而语文学习是慢功,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收其效于朝夕。如果忽视日常学习积累, 寄希望于高三做模拟卷来提高语文成绩, 只能是事倍功半。“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 要想演好高考考场这“三分钟”, 就要把功夫下在平时, 而临考突击, 常常难以奏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商务印书馆, 1983:335.

[2]陆晓华.文言文翻译 (导学、导析、导讲、导练) .

[3]低年级学生朗读指导例谈.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2) .

篇4: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一、当注不注

1.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按:课本的这一句没有注释,但在实际运用中“数”是个多音字,有多达4种读音,意义纷繁复杂。而且汉语里也有“数目”一词,读为“数(shù)目”或者“数(cù)目”。其中“数(shù)目”是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如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由督办官绅,逐日考核所收数目,按月榜示通衢。”还有“事实”之义,如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数(cù)目”则是细目的意思,谓眼睛细小,如《周礼·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孙诒让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不过,课本《鸿门宴》的“数目”,应为“屡次以目示意”之义。“数”应读作“shuò”,“屡次”义。一个有如此多义项的词语,课本却没有任何注释,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明所以。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傍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

按:“行人”“寡妇”课本均无注,这就容易给文言知识尚不成系统的中学生造成误解,以为“行人”便是路人,“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子。其实“行人”在古汉语中一般指经商、出使、从军等出门在外之人,如《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述例子中的“行人”都是指出门远行之人。与“行人”相对的“寡妇”,也不是指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如《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字面理解,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并非作者本意。

二、注释欠当

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吾日三省吾身。”注:“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按:古汉语中的数字“三”常表示“多次,再三”之意,如《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时,三过其门而不入”中的“三”就是泛指,而非确指。但曾子所说的“三省吾身”,从后文来看,正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此处的“三”就不应解释为“多次”。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三思而行”。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听到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这里的“三思”与“再”相对而言,因此也宜把“三”理解为确指。

4.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要,通‘邀’,邀请。”

按:“要”表示“邀请”时,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是“腰”的古字,篆文字形的中间象人的躯干,两旁以双手叉腰之形强调腰部,构形之义十分明显。《墨子·兼爱中》有“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曹植《责躬》诗有“冠我玄冕,要我朱绂”。后来“要”引申出“阻拦、约束”之义,如《孟子·公孙丑下》:“(孟仲子)使数人要于路。”《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后又由“阻拦、约束”引申出“邀请、欢迎”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庾信《吹台山铭》诗:“比花依树,登榭要春。”

5.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课本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篆文字形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右边是一只手,表示聚土培植。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本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

三、注释错误

6.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按: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这个解释看上去文从字顺、毫无问题。可是下文“无丝竹之乱耳”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调琴却无琴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引用了晋代陶渊明的典故。《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可见,“素琴”就是没有弦和徽的琴。陶渊明抚无弦之琴,有如“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是谓“琴者所以在音,得音而忘琴”,表达的是一种陶情冶性的雅趣。这种寄托情志的追求,与《陋室铭》作者安平乐道、洁身自好的隐逸情趣不谋而合。且只有在陋室抚弄无弦的琴,才能做到“无丝竹之乱耳”矣。

7.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按:“恨”有愤恨的意思。但是“恨”本义为“怨”,《说文》:“恨,怨也。”在古汉语中“恨”一般是“遗憾”义,如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刘禹锡《三阁辞》之一:“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前者的“痛恨”是“痛心和感到遗憾”义。后者的“恨事”是指“遗憾的事”。从《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内容看,无论是焦仲卿不违母命休妻,还是刘兰芝听从兄意再嫁,二人的行为都是守礼的。他们的殉情只是为了既遵从封建伦理,又忠于爱情婚姻。对于他们不能长相厮守的遗憾痛苦之情,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如“心中常苦悲”“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等等。所以他们谈不上对焦母、刘兄的“愤恨”。这里的“恨恨”只能理解为“遗憾、伤心、悲痛”的意思,是为情而“恨”。

篇5:《学弈》文言文教案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领悟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难点:“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等一些难懂句子的读和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就象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现在的白话相比,文言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认识、了解它们吗?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两个小孩儿学下棋的事。文言文中是怎么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学下棋的事情,我们呢,可要从中学习一下文言的朗读、理解了。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请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字词和句子标出来。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了解哪些字读不准,哪些句子读不通。

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先来读一读?谁能看着屏幕读呢?读得真流畅,字音很正确

3、同学们,读了《学弈》文章后,你有什么感觉呢?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你觉得哪句难读?哪句不好懂呢?师生评读交流体会

4、听了大家的朗读和感受,自己给大家朗诵一遍!教师谈初次读文言文的感受,告诉学生多读多练,也能象老师读的一样,甚至超过老师。

三、感悟探究

1、同学们,你们能用咱们所说的方法,把每句话都弄懂吗?请大家自由说说课文的意思,你也可以和的学习伙伴同桌说一说。

2交流反馈:你理解了哪句话的意思?请你先把这句话读一读,然后再说说意思。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谁能把全文的意思说说呢?

4、老师给你配上插图,你能看着插图说说意思吗?

5、同学们,在这篇短短的文言文里,有一个字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你发现是哪个字了吗?它都在哪个句子中,什么意思呢?

6、小结: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用法和意思都不一样了。所以,要联系上下文和句子意思来理解。

四、熟读成诵

1、意思理解了,你能够把全文读出韵味呢?请你自己先练习练习。

2、谁愿意来读一读,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如果需要,老师可以给你配上音乐,那耳朵可还得听着音乐的节奏了。可以吗?指导问句读法,这个句子后是什么标点?问号读出什么语气?谁来试试?好,不错,谁愿意来再问问?接:曰:非然也。咱们一起来再问问?真不错。

3、你能试着背一句或者几句吗?

五、回顾明理

1、同学们,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为什么后一个人没有前一个人学的好,是他们的智力不同吗?那是因为什么呢?请小组讨论一下板书: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3、小结:看来,聪明不聪明不是最主要的,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了一切板书:态度决定了一切。今后,你将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呢?

六、延伸激趣

篇6:学弈文言文赏析

学弈

孟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主题

《学弈》通过弈秋教学生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老师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绝对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重点注释

1.弈:下棋。(围棋)

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数:指技艺。

4.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

5.不得:学不会

6.善:善于,擅长。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11.惟:同“唯”,只。

12.以为:认为,觉得。

13.鸿鹄:天鹅。

14.援:引,拉。

15.将至:将要到来。

16.思:想。

17.弓缴:弓箭。

18.为:因为

1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20.之:谓,说。

21.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22.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23.弈者:下棋的人。

24.通国:全国。

25.使:让(动词)。

26.之:他,之前一个人。(指第一个用心听讲的人)

27.俱:一起。

28.弗:不。

29.若:如。

30.矣:了。(语气词)

31.为:同“谓”,指有人说。

32.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33.与:同“欤”叹词,相当于“吗”。

34.然:这样。

35.也:是。

赏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篇7:六年级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就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秋: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为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大雁)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篇8:人教版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关键词]人教版 文言文注释 素琴 泯然 得无 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03

“译事三难:信、达、雅。” [1]严复先生在百年前翻译《天演论》的时候就曾在《译例言》中有此慨叹。“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翻译作品内容忠实原文,方谓为“信”;文辞流畅,谓为“达”;文采摇曳,谓为“雅”。其实,外文翻译如是,古文翻译亦如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人教版教科书的文言文注释,其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以及提高语文能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课下注释亦并非无不可商之处。

以下就教学中出现的对教科书注释的质疑,整理出有待商榷的文言文注释四例,以供参考。

“素琴”为何物?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刘禹锡的《陋室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一句。在课本注释中,其对“素琴”的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显然,编者在对“素”一字的解释上,择取了有关“素”的“质朴无饰”的含义,体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品行,乍看也可算文从字顺。然而如此一来,一旦联系下文,不合情理的情况便出现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下一句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课本接着对有关“丝竹”的解释为“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既然陋室中没有奏乐的声音搅扰,又如何弹琴呢?这不是不合情理么?是不是注释出了问题?

查找相关资料之后,可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笔者在拜读过山东大学李剑锋教授的论文后,亲自翻阅了论文中有关典籍的原文,同样在《宋书·陶潜传》中发现有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的记载。[2]笔者继而查阅《晋书》,又在《隐逸传·陶潜》发现其中亦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从这两部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晋代陶渊明常常在酒酣兴起时弹抚弦琴以寄隐逸情志,也体现了陶渊明的雅趣。“无弦琴并非无音之琴,而是能够发出超乎具体声音之外的‘大音。”[4]

晋代的素琴是如此,唐代的素琴是否就果真无弦呢?笔者发现人们有关人教版对“素琴”为“不加装饰的琴”的注释之质疑在网络上的讨论也相当热烈,一些网友的见解亦言之成理。为免有失偏颇,笔者亲自翻阅了众人所提及的相关唐诗原文,果然发现,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一诗中曾写道:“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5]而与《陋室铭》作者刘禹锡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诗人李益与白居易,李益亦曾诗云:“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6]白居易与刘禹锡更是同龄人,亦曾吟道:“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7]由此可见,在刘禹锡生活的唐代,诗人们已多用“素琴”来表示无弦琴。

那么,将《陋室铭》中的“素琴”解释为“无弦琴”,如此释义是否有据可依呢?《康熙字典》中对“素”一字的解释中,即有一则“素,空也”[8]的注释。而参照《诗·魏风》,其中便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9]一句,意思是“那些君子(即贵族)啊,不要空吃闲饭啊”,此句中的“素”即为“空”义。若将“空”的注释放在《陋室铭》的注释上,则“素琴”义为“空琴”,然则何谓“空琴”呢?与生活中的“空碗”“空盘”“空瓶”一样,“空琴”即为只有琴身,而无琴弦的琴。外儒内道的刘禹锡在官场失意后,隐居陋室,借“素琴”这一意趣,寄托了自己远离案牍、安贫乐道的澹泊心境。

“泯然”是“完全”的意思吗?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选取的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有“泯然众人矣”一句,课本对“泯然”的注释是“完全”。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注释曾给笔者带来过解说的困扰。学生质疑:“‘泯然两个字,哪个字有‘完全的意思?”然而翻阅各类书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人教版中给出的“完全”这一注释都难以做到有据可依。经过一番查找,笔者发现“泯然”应另有注释。

晚唐文学家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侯元》有“元因拜谢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一句。[10]清代著作家、刊刻家阮元在其《小沧浪笔谈》中也曾写道:“生平著述数万言,所藏金石文字及宋栞善本不下千种,皆泯然无存。”[11]从这两篇文章中可见,“泯然”就曾有“消失”之意。

那么,“泯”一字究竟具体为何义呢?《尔雅·解诂》中就曾有“泯,尽也”。[12]可见,“泯”字曾有“尽”义。而“尽”与“消失”是为近义。再看“然”字,《广韵》释为“如也”。[13]在《诗经·邺风》中有“惠然肯来”,而在《礼记·檀弓》中也有“贸贸然来”[14]一句。可见,所谓“如也”,在释义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起到表状态的作用。这样一来,“泯然”一词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失的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社科)》之“通过国学教育提升我省优秀运动员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态”。结合《伤仲永》的原文,为了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可以在翻译时将表状态的“然”字隐去不译,直接将“泯然众人矣”译为“消失(在)普通人中间了”,意为方仲永成年后不再如年幼时天资聪颖、文才出众了,已经沦为不起眼的普通人,丢进人堆就找不着了。

“得无”与“大概”是一回事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取了《岳阳楼记》这一名篇,在第二自然段末尾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教科书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编者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对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现代汉语词典》对“大概”的解释意为“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15]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表估计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而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中,表估计作用的“大概”一词之后的句子,一般不以问号结尾。编者在做注释的时候,一边选取了“大概”这一表估计的词,一边使用了问号表反问,就显得句式不通了。

其次,“得无”是否就与“大概”画等号呢?我们只要查找相关书籍,便可知晓“得无”一词在古代是一个常用词。

《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为了说服态度强硬的赵太后同意将溺爱的长安君“出质于齐”,以求取齐国兵援。触龙面见时,开始先是拐弯抹角,聊起了家常:“日饮食得无衰乎?”[16]意思是“(太后因为长安君的事烦心)每天的饮食有没有减少啊?”其从饮食谈起,最终因势利导,以柔克刚。这里的“得无”与“乎”呼应,表揣测。

明代崔铣在《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中写道:“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可以翻译为“你们(家)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生活贫困吧?”[17]

《聊斋志异·促织》中主人公成名后拿着妻子从驼背巫处求来的纸条思忖“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8]这里的“得无”同样可以翻译成“莫非”,意思即为“(这字条)莫非是告诉我捉虫子的地方?”

从这些前文中便可见,“得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莫非”“是不是”“有没有”等词,通常在句中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将以上释义放在《岳阳楼记》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一样可以说得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是不是有所不同呢?”除此以外,将“得无异乎”翻译为“恐怕有所不同吧?”“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莫非有所不同吧?”皆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既充分表现出了范仲淹对迁客与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猜测,又忠实于原文。

“固”究竟为何义?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对《陈涉世家》的“固以怪之矣”的解释是“自然就诧怪这事了。以,通‘已”。

“自然”一词连接“就”,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然而,若是结合接下来的“以”字,便可发现注释的不妥当之处。因为若将“已”,即“已经”的注解嵌进原句译文中,便会出现“自然已经诧怪这事了”如此拗口且晦涩的翻译。编者可能也意识到了此语句不同的情况,于是将“已”替换为“就”。然而,无论是“以”字或是“已”字,在工具书中,皆看不到“就”的注解。因此,笔者认为“固”字译为“自然”是不恰当的。

首先,我们看“自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自然”一词在语法上的作用一般有两种——“副词。当然”,“连词。表示转折”。考虑到“固以怪之矣”中“固”与下一词“以”(即“已”“已经”)在意思上的衔接,“固”翻译替换为“当然”或是表转折关系都是不妥的。

之后,笔者发现《康熙字典》对“固”字有“‘本然之词”的解释。所谓“本然”,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本来”。

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便有“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19]一句,其中的“固”义即“本来”。放到句子中,便是天下各国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却还不施行仁政,这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

无独有偶,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辞官回乡,面对齐王的挽留时,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这里的“固”便是“本来”的意思,意即“(辞官回乡)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之前)不敢请求罢了”。

可见,在古文翻译中,“固”也常常被解释为“本来”。如此,将“本来”的注释镶入“固以怪之矣”,便可呈现出“本来便已经诧怪这事了”的含义。这样无论从语法上,还是意思上,都更为贴切。

[ 参 考 文 献 ]

[1][英]赫胥黎.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南朝]沈约.宋书(卷九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唐]房玄龄.晋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李剑锋.陶渊明无弦琴意蕴易学新解[J].周易研究,2008(5).

[5]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唐]李益.李益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唐]白居易.白居易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8]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9]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唐]皇甫枚.三水小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1][清]阮元.小沧浪笔谈[M].台湾:广文书局,1970.

[12]胡奇光,方环海.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北宋]陈彭年,丘雍.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元]陈澔.礼记集说[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明]崔铣.洹词(卷五)[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战国]孟子.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篇9:《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

教学目标:

1、会写“援  俱  弗”三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三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读出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会写“援  俱  弗”三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棋指的不是象棋,而是黑白世界的围棋,围棋更是智慧的延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有谁知道围棋在古代称作什么?(弈),关注“弈”的写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围棋有关的文言文,题目是《学弈》,学弈即学下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哦,是谁教的?谁在学?怎么学?学的结果如何?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则文言文去探究吧。

3、本文的作者是谁呢?孟子。说说你对孟子的了解。

二、导学

1、任务一:依韵读文  感知大意

学习提示:孟子写的文言文,一定很深奥,读起来一定很吃力,先看注释,再读课文,边读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溜了。

生读文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让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音,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听我读一遍,注意画出停顿来。

师范读。

指名读。

学习生字“援  俱  弗”。

简要概括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秋教两个人下围棋,两个人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

2、任务二:揣摩词句  感悟文意

过渡:我们现在都知道是一秋教两个人下棋,你是从文中哪句话得知的?

A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的意思是教、教导。让一秋教两个人下棋。

过渡:弈秋,何许人也?

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是全国的意思。

何为“善弈者”?(善于象棋的人,指会下棋的人)。

谁为善弈者?弈秋。那弈秋厉害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语看出来呢?看来,弈秋是全国最会下围棋的人。

佩服之余,就来夸夸他吧,弈秋,何许人也?

同学们,我们用这种句式夸一夸我们的数学老师吧。李老师,通校之善教者也。

过渡: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弈秋是否教出了两个棋艺高超的学生呢?他们两个学医的结果怎样从哪里看出来。

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弗若,是不如的意思。

到底谁比不上谁呢?第二个人比不上第一个人。

注意句中两个“之“”分别指的都是第一个人,即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过渡:同拜一人为师,为什么结果截然不同?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

D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不是这样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看他们俩是怎么学的。

E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请同学们看插图,观察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小鸟唱着婉转的歌儿从枝头飞过,他听到了吗?因为他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小河哗啦啦流流过,他听到了吗?因为……当蜂蝶在花丛中飞舞,他看到了吗?因为……

那另一个人是怎么学的呢?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第二个人一门心思想着射鸟,这种一心是不是专心,是他学弈时三心二意。

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弈秋,何许人也?

使秋干什么?

二人怎么学?

结果如何?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则古文的内容。

同学们,刚才啊,我们学习了《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言文,那么现在我们来回顾刚才学古文的方法,那就是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原文,明道理。

三、导结

1、从这则文言文中,你有何收获呢?(学习知识,就要专心致志。)

2、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其实学弈就是学做人,棋如人生,离不开黑白分明的理性与均衡,只要我们走的每一步人生之棋都是认真的,专心致志的,我们就是永远的胜利者。

3、检测题目: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通过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学弈》这篇古文。

2、收集有关孟子的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比较少,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目的在于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为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对于文言文,怎样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很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读完后我范读,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范读是建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在处理整个“读”的教学环节上,我以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指名朗读,把读的环节落到实处。

其次,学习文言文,除了把课文读通之外,还要把文章读懂。在读通读懂课文后,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警示世人的道理。在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先了解故事中的两位年轻人学习的结果是否一致,然后弄清导致这一结果不一样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到学习态度不一样是导致学习结果不同的关键原因,使“明理”这个环节水到渠成,避免了教师烦琐的分析讲解。

篇10:《学弈》读后感

本文讲述的是弈秋教导两个学生,而学生最后的成绩却不同;原因只是一名学生三心二意;现在想想,其实与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导我么这么多年,同学们都一样:两只耳朵,一双眼睛,一张嘴。可是成绩落差却十分的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那些同学的智力不如其他同学吗?实际上不是的,只是那些同学没有注意听课罢了。

就算智力不同,如果他们能用心学习,比别人多付出一些,那么他们就不会得出这个结论了。

中国有个成语“笨鸟先飞”,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超过那些人,得到胜利,所以大家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啊!同时也要学会辨认对错,如果老师讲错了,就一定要提出来,千万不要让老师大错特错。

篇11:《学弈》读后感

学弈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下棋的故事。弈秋是当时的下棋高手,教了两个徒弟,一个学习的时候认真听讲,另一个却想着逮天鹅的事情。同样都师从下棋高手,结果却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致志,好老师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自己的认真用心。

这让我想起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跟着猫妈妈去钓鱼,小猫钓鱼的时候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什么也没钓着。想想我自己,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一会儿跟同桌讲话,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削铅笔,结果什么也没听进去。做作业的时候,我就无从下笔。看看我们的班长,他上课专心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认真的记录下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跟他比比,我真是惭愧的很。

做事不专心的话,也会酿成大祸。我亲眼看见一个人边骑电动车便看手机,结果被撞倒了,酿成了惨剧。所以我们学习、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开小差,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篇12:《学弈》读后感

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这篇文章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讲的内容是:弈秋――这个全国上下有名的棋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却一心二用。结果,那个专心学弈的人获得成功,而那个一心二用的人却一事无成。是智商的问题吗,当然不是。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牛顿从小就不太聪明,但他努力追求真理,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反之,即使你有爱因斯坦般的大脑,不认真学习,最终也只是一事无成。态度决定一切呃,让我们一起追求真理,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篇13:学弈读后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本文文字虽短,可也写了三个人:弈秋,其一人,一人。弈秋为老师,这位老师还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在全国都善于下棋的人,也可看作是两位学子学习的“一个条件”,一个很好的“条件”。然两位学子学习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一个人的教导。一个人一边听弈秋的教导,却在一边想着拉弓射箭对准天上的鸿鹄。当然最后,边听边想着射鸟的人不如“只听”弈秋教导的人下棋厉害。

这个结果是肯定的。

但文末又来了一个设问“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就令人费解了。老师相同,学子的智力也不一定一样,当然应该有区别。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嘛。更何况,想射箭那个人的智力会超过“只听”弈秋教导的那个人也难说。

其实,辩证来看,虽然前一人的下棋本领会比后一人好,但笔者以为,他不会超过老师弈秋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迷信”师傅,只听他一个人的教导。弈秋的本领再高,他的传授能力与他本人的下棋能力肯定存在差距,你不可能完全将他的本领学到手。更何况技艺这东西,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只听”他一个人的教导,那么其他高手的更多更好的下棋秘诀你就学不到;你“只听”他一个人的教导,不会自悟并发扬光大,你怎么能超过师傅呢?

再看另一个,他一边学下棋一边想着射鸟。说明他来学下棋是“错位”了。你那么喜欢拉弓射箭,怎么不去专业学射箭呢?或许,在下棋这方面你不行。因为你不喜欢。在射箭方面你可能会成为高手呢,因为干其他事都在想着射箭,还那么着迷。

篇14:学弈读后感

当我读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这句话时,我就想到弈秋真是厉害,下围棋在我们国家是最厉害的呢!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意思是说:“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只听弈秋的教导,他会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要仔细地琢磨其中的道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一直以为天鹅要飞来了,想拉弓用箭把它给射下来。”我们做事情或者学习不能马虎,要认认真真的学习或者办事,上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要认真地听老师说的话,既然是学习,为何不好好地对待呢?

“虽与之俱学,拂若之矣,为是其智拂若与?吾曰:非然也。”,意思就是:“他们两个虽然一起学习下围棋,但是他的棋艺却不如前一个人,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你看他俩虽然一起学习下围棋,但是他的棋艺就不如前一个人了,这就是不好好下棋的原因。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性,不能三心二意,要把事情做好,就得先知道怎么做,就像下围棋一样,不知道怎么下,当然赢不了别人咯!

篇15:学弈读后感经典

这则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可以引发许多深刻的道理。故事中三心二意的学生也许同样非常聪明,可他却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这使我想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一句话。师傅只能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可是能否学成,却取决于学生的自身。纵然你是天才,若不肯学,不肯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将来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智慧。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不一定有超乎一般的才能,却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决心。李时珍,为谱写《本草纲目》,花了无数年去探索,走遍千山万水;张海迪虽从5岁便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却始终坚持不懈,先后学习了十多种医学专著。1973她开始学习油画,1975年开始又用了时间学习了7门外语……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与恒心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40年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多少人间奇迹!……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人士最辉煌的一面,却不知他们背后的那些辛酸痛苦,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代价、血汗与超出常人不知多少倍,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爱因斯坦说过:X+Y+Z=A,成功=正确的方法加艰苦的努力加少说空话。世上的东西是有代价的。只有你付出了汗水与努力,才能够得到多少相应的回报。有一些可悲的人,认为学得好只是天赋而已。勤能补拙,试问,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许多科学家,不是钟爱自己的理想,坚定得在自己所相信的道路上苦苦追寻,踏在一次次的失败上才取得成功的?

这个社会上也有许多既不肯学有不肯努力,天天混日子过的人,还天天梦想着将来能够功成名就,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毕竟,社会是不会接受不肯努力不肯拼搏的人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弈》文言文课本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言文《学弈》教案设计05-06

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标下必修课本的文言文教学09-12

文言文详解04-08

小学文言文04-18

文言文归纳04-23

狼文言文04-28

赵普文言文05-02

胡麻文言文05-03

文言文教案05-13

文言文注释05-04

上一篇:心灵干净的句子下一篇:卡比兰诺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