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文言文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言文由于历史久远,词语使用精练,部分词语的词义改变,表达习惯不同于现代汉语,大量使用了典故,讲究音韵等因素,使得它晦涩难懂。其中,倒装句的学习就是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职文言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职文言文论文 篇1:

诵读教学:助推新课标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落地

[摘 要] 文章明确新课标对中职学生文言素养的要求,以及新课标对诵读教学的呼唤,辨析诵读教学对学生理解文意、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积极意义,探究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即目标引领,辨析价值;感受魅力,激发兴趣;开展活动,获得体验。此外,文章介绍了诵读教学实施的个案。

[关键词] 诵读教学;新课标;中职;文言文

一、诵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理解文本大意

中职生的文言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对文言“望文生义”。文字阅读的障碍,带来了学习的畏难和抗拒心理,导致中职生文言学习收效甚微,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其实文言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静态的文字材料,它可以变为动态的富有变化的声音。“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诵读的过程就是在声音的诱导下触情达义。诵读教学需要扫清基本的字词障碍,但无须串讲到底,更多的是以读带讲。学生在诵读中不仅能积累文言词汇,还能快速地把握文句的基本意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品味文言之美

古汉语具有特殊的美感,音韵协和,形式讲究,言简义丰。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本,更是经典。我们要学习它的独到思想、谋篇布局、充沛情感、场景描绘、丽词佳句、韵律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追求过于现实,学生的学习实在机械。朗读文言只是学习的开始,或者只是走一个过场,最终演变为教师反复讲题,学生反复刷题的无限循环,文言学习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功利主义的教学遮蔽了文言文本身的价值。所以,现在的中职文言文教学需要强化诵读,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断句停顿、轻重缓急的读书声感受文言的形式美、音韵美和思想美。

(三)有利于培养文言语感

中职生的文言语感普遍较差,教师如果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放在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情感表达等方面,并强制要求记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需要反复操练,语感也不是凭空获得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沉潜其中,得到文言文言语形式的体验。有了良好的体验,学生对诵读也会习以为常,并有意识地把它当成学习文言的一种手段。熟读成诵,熟能生巧,文言语感在阅读质量提升和阅读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得到培养。

二、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目标引领,辨析价值

教师要研读新课标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同时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的价值。这里需要辨析两个问题:学习文言经典的意义和学习文言的方法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追述中小学文言学习的经历,以此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做题能力不等于文言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字词句篇的基础文言知识的获得,而要追寻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师说》时,在掌握中心论点和行文思路后,挖掘“师说”在当时的历史意义,体会韩愈“抗颜而为师”的胆识,还可将话题延伸到现代,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對教师的再认识。

(二)感受魅力,激发兴趣

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是教师充分展示诵读魅力,其中,教师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他必须有自觉诵读的习惯,有扎实的诵读功底,有相当的阅读量,有较高的诵读评判能力。诵读《赤壁赋》,要读出泛舟赤壁,饮酒作乐的怡然自得;要读出洞箫呜咽,不绝如缕的哀戚;要读出曹操得势称雄的豪气万丈,也要表现赤壁挫败,英雄不再的历史感慨。教师可以充当优秀资源推介人,推荐好的诵读音频,如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的吟诵作品。吟诵是历代文人普遍采用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它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情味,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作品音节的安排有特殊的规律,非吟诵不能展现其妙处,非吟诵不能很好地“由声入情”。

(三)开展活动,获得体验

传统的课堂也注重朗读,不过学生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任务单一,形式单调。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改进诵读活动,丰富组织形式,阶梯设置难度。目前,适合中职生运用的诵读方式有自读、品读、演读、绘读等,这些读法各具特点和作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期不提倡,等到学生适应教师诵读教学,具备一定能力后才宜开展。品读,在疏通文义,初步把握情感主旨后,尝试挖掘文本内涵。演读,通过角色扮演,营造情境,亲身体验,以此更加深入了解作品。这种活动容易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绘读,通过以画解文,利用绘画的输出检验文言学习输入的效果,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中职艺术类班级。

三、诵读教学的个案实施

(一)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2019级单招美术班,学生的文言基础薄弱,有畏难情绪,文意疏通有障碍,对孔子的了解局限于初中背诵的《论语》名句。教师要提振学生学习的信心,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利用平台提供必要辅助阅读资料,以诵读活动推动教学。

(二)过程描述

课前,把全班26人分为4个小组,发布预习任务,推送辅助阅读链接,收集每组关注的问题。例如,“怎么理解曾点说的志向”“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夫子哂由的解释”。课上,根据“问志、述志、评志”的行文思路依次展开教学,“问志”部分,把孔子的话分为三层意思,正面警策,指出现状,假设激励,合理断句,读出夫子的良苦用心。“述志”部分,每组对应一个弟子的志向,评说人物的志向内容和性格,通过诵读表现人物的不同气质,辨读孔子对弟子述志后的反应,“夫子哂之的内涵”“孔子为何喟然叹曰”,这里不做学术考据式梳理,只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情境和生活经历来推断。基于文意理解,每组派出代表,合作演读这一部分,教师演读孔子部分及旁白。小结,四位弟子的不同志向和性格,孔子在“问志”中的循循善诱,以及在“喟然叹曰”中流露的儒家政治理想。“评志”部分,在曾点与孔子的一问一答中探究“为国以礼”的政治理想,特别是读准孔子一连五个反问句的语气。课后延伸,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根据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描述和个人的理解,尝试创作卡通版人物肖像,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三)实施效果

1.精心设计诵读,提升学习兴趣。以学情为基础,化解难点,整合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有话说,有事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发挥平台功能,引入合作学习。信息化平台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在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团结协作,既有榜样的引领,也有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学生在团队中碰撞成长。

3.尝试专业融合,促进多维发展。语文学科素养能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打好基础,反过来,专业素养也能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创作的人物是否准确生动,富有创意,既考查了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既是新课标的呼唤,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明确诵读教学的开展策略,根据实际精心设计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涵泳语言、提升思维、感受审美、传承文化,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戴娅.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作者:高剑峰

中职文言文论文 篇2:

中职文言文中倒装句的教学方法

摘 要:文言文由于历史久远,词语使用精练,部分词语的词义改变,表达习惯不同于现代汉语,大量使用了典故,讲究音韵等因素,使得它晦涩难懂。其中,倒装句的学习就是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体会,认为可以用成份还原法、成份分析法、成份添加法、列表归纳法四个方法分步骤、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掌握辨识倒装句的类型及特点,从而流畅、贴切地翻译文言文,顺畅理解文意。

关键词:中职文言文教学;倒装句;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历史、文化、经济、科学、军事等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职语文课本选取了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作品供广大中职学生阅读学习,但由于文言文历史久远,词义发生了转移变化,语言表达习惯区别于现代汉语,对于文言文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而言,确实觉得晦涩难懂。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中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充满了畏惧情绪,加之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中对倒装句的语法知识讲解很少,这就导致了倒装句成为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掌握,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低下。

帮助中职生克服学习倒装句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分辨清楚倒装句的类型,掌握倒装句的特点,并能够准确、流利地翻译文言文,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是中职语文教师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在直译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成份还原法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比照现代汉语来讲的。一般情况下,在现代汉语中句子各成份的顺序为:(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那些颠倒了的成份可以以现代汉语句子成份的顺序恢复,且句子意思基本不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使用直译法对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子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表达方式有区别,教师可在此时引出倒装句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倒装句。

例如《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句子可以翻译为“苏轼和客人在赤壁下划船游览”,此一句是介词结构做状语,状语后置句。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这些句子的句式和现代汉语句式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此时,再引入倒装句的概念,学生就会明白倒装句虽然难懂,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掌握的,从而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在初步接触时教给学生系统知识——成份分析法

虽然学生在初中对汉语语法和倒装句的类型有初步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零碎的、肤浅的、不成体系的。中职教师有必要在学生接触汉语语法和倒装句的类型及特点时进行系统地讲解归纳。文言文倒装句分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四大类,每一大类还分几小类。讲解归纳时可以依托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特殊句式类型应相对全面,语言表达生动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整个中职语文文言文篇目中位置靠前。

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符合这些要求。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系统地讲解语法及句子各成份的顺序位置,讲解倒装句的四种类型。切忌在学生首次学习时将倒装句的类型划分过于细小,讲解过于零碎,学生容易听得一头雾水,还容易产生畏惧情绪。

三、在意译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成份添加法

学生了解倒装句的概念和四种类型后,接下来就要分清倒装句的类型并掌握其特点,此时就必须借助现代汉语的语法,但大部分中职学生只知道句子的主干成份是“主谓宾”,修饰性成份是“定状补”,至于它们一般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清楚,更无法正确划分句子成份。可如果教师深讲汉语语法,学生不但会感到乏味,还会听得一头雾水,反而让学生回到畏难情绪中,对倒装句的学习止步不前。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到倒装句时,可设计一个“成份添加”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句子的构成,明确各成份所处的位置,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列举一个只有主谓宾的单句,如“杨慧写字。”学生很容易确定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第二步,教师让学生任意分别给句子的主、谓、宾语添加修饰性成份,使这个句子变得“丰满”起来。学生此时会活跃起来,通常他们会加“刻苦的”“漂亮的”“认真地”“在教室里”“课桌上”“毛笔”“三张”等短语,不过,学生很少会给句子加入补语,所以教师应适时地加入“好了”或“完了”等短语,让句子成份更加完整。第三步,让学生把所有列举的短语放到单句当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学生在组句的过程中会出现多项定语,多项状语位置不当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加以纠正。第四步,组句任务结束后,各成份的位置一目了然,学生对定语和中心语的修饰关系比较清楚,教师重点对状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和谓语的关系作详细讲解。补语在语法分析中比较少见,所以让学生做了解。第五步,以实例作为依托,掌握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类型及其特征。首先,教师可以将同一种类的倒装句练习设计在一起,有目的地使学生掌握倒装句的特点。接着,可以将四种类型的倒装句放在一系列练习题中,使学生进一步辨识倒装句的类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在习题中详细讲解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问题。

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学习,不但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还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只有掌握了划分句子成份分析的基本方法,才能将倒装句的类型辨识清楚,理解文本才不会出现错误。

四、在不断积累中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列表归纳法

倒装句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在课堂上运用以上方法能够分辨较为典型的倒装句的类型,但是要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对倒装句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并使他们在整理归纳过程中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在开始学习文言文单元时,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然后制表,表格最上面一行列出具体的篇目,左面一列写明常见的倒装句类型,在学习具体篇目时将倒装句按类别分别填入表中。例如,在《论语·侍坐》中,学生会将“不吾知也”归纳到宾语前置的空格内,“加之以师旅”归纳到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的空格内;学习《鸿门宴》时,将“我持白璧一双”归纳到定语后置的空格中;学习《师说》时,将“句读之不知”归纳到主谓倒装的空格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表格渐渐地丰富起来,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了倒装句的一些规律,做练习或学习新课时也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倒装句基本特点之后,教师可对每一类倒装句做更小的分类讲解,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言文类型和特点的情况下继续分解讲解,能逐步引导学生揭开倒装句的“神秘面纱”。

在中职语文知识板块中,文言文倒装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它也是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难点。准确理解文言文,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应了解学生对倒装句掌握的基本情况,依据教学大纲和目标制订出长期、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合理设计教法。同时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破解学生畏难情绪,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颜慧.高中文言文倒装句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陈雪银.高中文言文被动句式探析[J].山西教育(教学),2014,(12)

[4]李娜.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纳[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5)

[5]王力.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J].语文学习,2005,(5).

[6]海锦霞.朱绍禹语文教材理论探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4,(2).

作者:杨秀娟

中职文言文论文 篇3:

“闯关游戏”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探讨

关键词:闯关游戏 中职文言文教学 创新应用

课 题: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校企合作培养中职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为缺乏,特别是文言文,更是中职生一大短板。中职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教起来“放不开”,师生互动差。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从创新文言文教学方式入手,尝试从中职语文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文教学入手,针对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厌倦枯讲,喜欢游戏等学情,将竞争、合作、趣味的“五关寻志”闯关游戏贯穿教学。五关既独立又相连,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每关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闯关形式,渗透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结合所授课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让学生从职业发展角度去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等方面使学生受益。
一、创新地将“五关寻志”闯关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流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单元22课。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篇》,记述孔子和他的4个弟子的一次交谈,在孔子启发下,子路等四人阐述了各自的志向或人生理想,孔子对子路等人所述之志进行评述。为了使教学更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笔者在教学设计中设置5个闯关环节:“语义关—情节关—人物关—析志关—树志关”。每个关卡的设置均有不同的意义,关关相连,环环相扣,深入浅出。语义关旨在帮助学生快乐地“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情节关旨在帮助学生趣味地“梳理结构及文意”,人物关旨在帮助学生细腻地“品读人物语言及性格”,析志关旨在帮助学生深刻地“鉴析先贤之志”,树志关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地“树立职业梦想”。

5个闯关环节中设置不同的游戏方式,以生动有趣方式进行闯关,在闯关前设置好闯关游戏规则。规则如下:将全班分为三大组,共闯五关,每关满分为100分,最低闯关分数60分,在闯关过程中,若有两关获得最高分的队伍,将进入增能区,获得能量提升100分;若有两关均未达到60分的通关队,将从本组积累分中倒扣100分,进入待定区;待定队须在下一轮通关中获得第一,才能复生,获得复生分数80分;五关后,累积得分最高为胜利队,获得神秘宝藏。这个游戏一下子将中职生原以为的枯燥文言文变为了生动有趣的闯关游戏,创新了教学方式与教学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新教学流程,将学生从被动学习文言文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文言文,从单一的读文言文变成体验文言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提升了教学与学习效率,更是让学生从情感、审美、态度和价值观得方面受益,深入学生思想。
二、“语义关”——“眼明手快”的游戏方式使学生梳通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及句式

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语义通关题,设计有注音、释义、区别多义字词及重点句式四类题,如注音题有“侍、沂、喟”等字,释义题有“為、会同、吾与点也”,区别多义字词题有“子路率尔对曰可”中的“尔”及“尔何如”中的“尔”,重点句式有“加之以师旅”和“毋吾知也”。将“语义关”设计为三套,每组选派2名学生闯关,1名学生上台抽取“语义通关” 题号,三分钟内在黑板上完成作答,另一名学生及时补充,给出正确答案,最后评出此关的成绩。通过“眼明手快”的游戏方式,学生可以梳通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及句式。

“语义关”改变以往纯粹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方式,通过游戏方式——学生乐于接受方式学习,使学生梳通理解文言文字词和句式。
三、“情节关”——以“两问接龙”的游戏方式迅速地理解全文结构与文意

“两问接龙”本关设计有“两问发思”和“文句接龙”两个关卡。“两问发思”关卡设置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两个问题分别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他们的名分别是什么”和“本文分为哪三个环节”。学生用2~3分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上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一解决两个问题。教师再加以总结,回到“三个环节:孔子问、弟子答、孔子评”,并回归“志”——全文主旨。“译文接龙”关则是教师将全文译文划分为18个句子,用多媒体逐一进行展示。学生用3~5分钟仔细阅读译文,每队各派六名队员上台,依次进行译文文句接龙。第2个关卡为“译文接龙”,让学生在快乐的文句接龙游戏中更有效地理解文意。师生一起评出第二关各队成绩。这时,成绩有高有低,能激起学生的斗志,为下一关做准备。

“情节关”改变仅仅由教师讲解、阐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学生被动理解的单一传导方式,转变为以学生思考与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知全文概貌并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大致内容以及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体现了教学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极大激发学生乐思、善学的本性。
四、“人物关”——采用“我欣赏谁”游戏方式品鉴人物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闯关形式“我欣赏谁”,请学生用“欣赏谁→读语句→品字眼→说性格”的方式品读人物。学生用3~5分钟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想想我欣赏谁,读出与人物相关的语言,细细品味关键字词,再说说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每队派3名学生发言,鼓励其他队员补充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捕捉人物性格,并小结通过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突破本文的重点。师生一起评出第三关各队成绩,这时成绩显示出各队的实力,学生热情高涨。

设计“人物关”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想”——“读”——“品”——“说”的一个完整流程,让学生全身全心参与整个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仅是引导者。
五、“析志关”——采取“话剧表演”游戏方式鉴析先贤的远大志向

教师说明“话剧表演”游戏方式的要求,表演的内容是孔子及四个弟子的对话:“孔子问志——弟子答志——孔子评志”,学生分队进行讨论:如何演绎剧幕、诠释人物、展现情感。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鼓励队员展开合理想象,抓住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演得情真意切。学生分队进行话剧表演,师生逐一点评,通过“话剧表演”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鉴析先贤的远大志向。师生一起评出第四关各队成绩,这时成绩更接近,各队都憋一股劲准备最后一关的冲刺。

“析志关”中的“话剧表演”方式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应用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创新。“话剧表演”最能培养一个孩子对语言的体悟能力,最能培养一个孩子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话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能磨炼孩子的性格、创作、创新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析志关”由原来单一教师讲练方式变为“话剧表演”方式,极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文言文内涵与精神。
六、“树志关”——通过“团队展示”游戏方式树立学生的个人职业梦想

“团队展示”游戏方式是教师结合所教授的专业的特点,让学生观看《数控专业发展前景》视频,再分队进行讨论,明确就业岗位奋斗目标,设计奋斗口号,编排奋斗造型。学生分队进行团队展示,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数控专业就业岗位图,从而清晰明了,师生再逐一点评。“树志关”的设计旨在古为今用,追寻先贤之志,树立自己的梦想,“团队展示”闯关方式表明学生的奋斗决心,喊出奋斗心声,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梦想。师生一起评出第五关各队成绩,合计总分,学生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感情得到升华。接着,教师进行全文总结:“寻志,志在眼中、志在心中,志在手中,无数小志汇聚成大志,无数小梦汇集成大梦——我的梦,中国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实现了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及理想。最后,教师写一首诗总结本次课:“古文教学玩闯关,人人参与欢乐多。依文据生巧设关,关关相连一气成。品读讨論和表演,重在体验和感悟。古为今用汲精髓,追寻先贤树大志。”

设计“树志关”是中职文言文教学中一个教学创新。文言文教学的本义是什么,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言文教学不单是文章教学,它还应该是文学教学,更应该是文化教学,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就是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树志关”就是创造性应用了辩论法辩明作品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同时结合现代语境与语义去理解文言文的内涵,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团队合作展示”方式,阐释文言文的文化意见。

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课一个重点,是中职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重要载体。提升中职生文言文学习能力,一是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二是结合中职专业特点,切入职业要求,明确学习目的,使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结合生活情境,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扩宽学习广度,从书本转到生活现实,从书中读到人生大志,实现教学与体验相结合,创新中职文言文教学方式,回归文言文教学本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方世梅.浅谈中职文言文情趣教学[J].学语文,2015(4).

[2]张莹.中职文言文教学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语文,2006(11).

[3]石敏;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作者:谌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