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归纳

2024-04-23

文言文归纳(共8篇)

篇1:文言文归纳

文言文成语归纳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篇2:文言文归纳

一、译文

京城中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有一天正赶上一户人家大摆酒席请客。他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中,里面只安放了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都围绕而坐。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一拍,宾客都安静下来,没人敢大声说话。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传来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安慰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连续不断的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影,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呵斥大孩子的声音,都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模仿的极像。全场客人无一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的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的拍一会停一会。隐隐地听到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碗盆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声音,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起哭了起来。霎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其中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电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起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个不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根指头,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上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不吓得变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掉屏风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个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二、问答题

1、文章情节

①演出的准备和会场情形

②一家人由睡到醒的过程——第一高潮 ③一家人由醒到睡的过程

④口技艺人表演“失火救火”的过程——第二高潮 ⑤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2、善:擅长(统领全文)

本文围绕“善”字,模拟了几个场景:

答:三个。(1)一家人由睡到醒(2)由醒复睡(3)失火救火

3、为表现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采用正侧面描写方法。侧面描写有:①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于是宾客„„几欲先走,这些都侧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4、开头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作用

答:①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②侧面衬托口技艺人技艺高超

5、文章中有几处以动写静?

答:有两处: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作用:写出夜晚的安静,为下文一家人醒来做铺垫】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作用:写一家人由醒复睡的安静状态,为下文失火蓄势】

6、体会下列描摹声响的语句

(1)由睡到醒,由醒复睡是如何写声音的?

由睡到醒:(原文)遥闻„„众妙毕备

表现:①由远而近,由内而外,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由醒复睡:(原文)未几„„梦中咳嗽

表现:②由小而大,由密而疏,微闻余声。(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景

失火:(原文)忽一人„„百千犬吠

表现: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救火:(原文)中间„„不能名其一处也

表现: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7、表示时间的词语

⑴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⑵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⑶表示相继发生:即而

⑷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发生:是时

⑸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少顷,未几,俄而

8、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意思:座位

9、一词多义

乳 ① 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妙①以为妙绝:到极点 ② 众妙毕备:妙处

绝 ①群响毕绝:消失 ② 以为妙绝:奇妙

篇3:文言文归纳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性质、法则、公式、规律等, 大都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发现的,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 在学生发现结论后, 教材一般不再给予进一步的演绎证明。但这并不代表探索活动到此为止, 在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发现结论后, 教师还应组织引导学生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质疑、反思、解释、说明、验证, 经历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过程。这种“后探索”至少源于以下几方面需要:

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方法

由于不完全归纳法只考察整体的部分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后, 就给出整体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 所以其归纳过程是不够严谨的, 存在着或然性, 得到的结论有可能不正确。尽管小学数学课本上不完全归纳出的结论绝大多数正确, 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结论一定正确。如果对归纳的结论不加以解释、说明、验证, 就会使学生形成负面的经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 无需论证, 都是正确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很有可能把这种负面经验迁移到工作、生活中去。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小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先考察具体题材, 通过数学抽象归纳出可能的结论, 再检验、证明归纳的结论, 增强其可靠性。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我们既应帮助学生学会猜想, 也应当努力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 同时又应帮助学生学会论证, 努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

2.发展学生数学推理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对推理能力做了如下刻画: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做出证明或寻求反例。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结论, 是合情推理的结果。我们需要合情推理, 使它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也需要理性思维, 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如果学生只是观察发现了规律, 缺少了必要的质疑与反思, 抹杀了数学的理性力量, 不利于数学推理能力的提高。由特例归纳出结论后, 教师要尽可能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引导学生说明解释, 自圆其说, 以及寻求反例对原先的猜想做出适当改进, 但不要求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证明。

3.提升学生数学理解水平

英国数学教育家R·斯根普提出了几种数学理解模式, 特别是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模式对当前的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所谓工具性理解是指:一种语义性理解——符号A所指代的事物是什么, 或者一种程序性理解——一个规则R所指定的每个步骤是什么, 如何操作;关系性理解则还需加上对符号意义和替代物本身结构上的认识, 获得符号指代物意义的途径, 以及规则本身有效性的逻辑依据等等。他认为, 就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 更多的理解应当定位于关系性理解。上述案例中, 在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是什么”结论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探索规律本身有效性的逻辑依据, 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把找到的规律与“平移”“求剩余量”等知识沟通起来。这样可以在学习对象与已有的相关数学概念之间构成本质上的联系, 扩展知识网络, 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层次, 更有益于学生解决新的问题。

二、对不完全归纳结论“后探索”的实践

根据学习内容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中要从具体形象入手, 注意适度, 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不完全归纳的结论多些数学理解。

1.寻找背景解释

数学本来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小学数学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背景”。对于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的结论, 教师通过追问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到具体情境中, 联系数学材料, 调动已有的数学经验, 去寻求依据、构建意义, 获得具体的意象固着点, 用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解释归纳的结论。

以“找规律”为例, 笔者认为, 知道算法 (规律) 是远远不够的, 明确算理才能建立稳固的联系。教学时, 在学生发现规律后, 引导学生在移方框的实践活动中借助表象操作, 去体悟“平移的次数”等于“剩下的个数”, 切实把握相关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数的总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 这是为什么呢?

(沉默许久, 只有一生举手)

出示:

师:看着表格, 不操作, 在脑子里直接移一移, 你能很快找出平移几次吗? (生纷纷举手)

生1:每次框出4个数平移6次, 每次框出5个数平移5次。

师:每次框出4个数, 从表格中怎么看出平移6次的?

生2:先框出4个数, 在心里移一下, 后面有6个数, 平移6次。

师:移动的次数与什么有关?

生3:剩下的数。

生4:框外的数。

师:谁能解释“平移的次数”为什么用“数的总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

生5:“数的总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就得到“剩下的数”, “剩下的数”恰好等于“平移的次数”, 所以“数的总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就等于“平移的次数”。

生6:剩下几个数就要平移几次。

这样以操作的表象为支撑, 探寻算理, 逐步逼近规律的本质。学生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发展了形象思维, 达到了对规律的深刻理解, 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有时在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后,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数学知识背景, 运用类比推理使学生解释新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学生通过观察几组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而大小不变的例子, 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再通过商不变规律来说明。

寻找背景解释, 背景材料的数学特征必须鲜明、直观, 蕴含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逐步达到判断恰当, 推理合乎逻辑, 论证具有说服力。解释既不能任意拔高要求, 也不能含含糊糊, 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说明理由。

2.举例验证

为了说服别人, 论证自己的判断正确, 就必须运用证明的方法。举例验证是归纳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非形式化的数学证明, 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也提高了归纳结论的可信度。

所谓举例, 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某个具体事例的剖析, 印证或者抽象出所要掌握的知识, 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 举例是联系实际说明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法, 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更是一种巧妙的艺术。得当、适时和富有启发性的举例, 能对数学教学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帮助学生开阔学习思路, 加速对新知识的构建和消化, 还能对课堂教学起着一种“调味”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1) 力求“全面”。

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某个结论的可靠性, 取决于所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例证力求“全面”, 并非纯粹看数量的多少, 而关键在于“材质”, 能注意到不同情况, 包括一些极端例证。

例如, 张齐华老师执教“交换律”一课, 学生根据一个特例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举例验证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举了哪些例子, 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我举了三个例子, 7+8=8+7, 2+9=9+2, 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2:我也举了三个例子, 5+4=4+5, 30+15=15+30, 200+500=500+200。我也觉得,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 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 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 你更欣赏谁?

生3: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 他举的例子很简单, 一看就明白。

生4:我不同意。如果举的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 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 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 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5: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 举例就应该这样,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 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 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 6+21=21+6, 1/9+4/9=4/9+1/9)

生6:我们在举例时, 都没考虑0的问题, 但他考虑了。

生7: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 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 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教师组织了对举例验证的两次探讨, 使学生体会举例不应只追求简单, 举例的覆盖面越广, 代表性越强, 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例子的多元化、特殊性恰恰是结论准确和完整的前提。

(2) 正例和反例相结合。

一个正确认识, 往往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和鉴别才能确立。对于归纳的结论, 从正面举许多的同类例子来佐证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需要反向思维, 采用反例验证。在归纳推理中反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的创新性等等。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 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几个3的倍数, 观察、分析得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 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之后, 笔者安排了如下“验证”活动。

师:这个猜想我们可以怎样来验证呢?

生1:我们可以像黑板上这样继续举例子来验证。

师:行。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从正面举例子来验证。这还不够呀。

(生略沉思)

生2:那我们也可以从反面来验证。可以举几个3的倍数, 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的例子。如果找不到, 这个猜想就是对的了。

生3:那我们也可以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 看看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师:很好。我们也可以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 看看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关系。

(四人学习小组从正面、反面合作举例验证, 并将研究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师:通过计算、比较, 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4:一个数是3的倍数, 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生5: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 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也不是3的倍数。

师:这样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 知道了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生6:如果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否则就不是。

教师创设猜想的学习情境后, 引导学生去验证, 展开验证策略的讨论, 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 学生明确了验证的目的, 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验证策略的功能。接着学生通过正向、反向思考, 对这一猜想的客观性进行研究, 进而揭示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这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了反例验证的方法, 渗透了反例证明思想。

验证所举的例子需要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便于学习者从所列举的事例中较全面地验证观点, 实现知识内化。正反两种例子都可以运用, 形成思维互补, 着重关注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力求所举的例子能够精准地反映出问题的内在规律。同时,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要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等, 准确把握问题的要害,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开展教学, 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3.直观说明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 以直观几何、实验几何为主线, 涉及度量几何内容, 并注意与演绎几何的衔接。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或周长、面积和体积等公式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 学生是不可能进行演绎证明的, 教师可借助直观演示、图形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 增强数学的理性精神。

“圆的周长”教学时, 学生通过测量、计算, 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随后笔者组织了以下直观推理活动。

师:刚才我们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个规律也可以从下面的图里得到说明 (如图1, 2) 。

师:图1中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 可以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1:圆的周长比直径的4倍少。

师 (指图解说) :图2中正六边形的边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 两个这样的边长等于一个直径, 可以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又有什么关系?

生2:圆的周长比3个直径大。

师:通过刚才对两幅图的观察,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数学需要动手实践, 更需要细心、周密的思考。学生先通过测量、计算归纳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再通过观察、推理去验证实验的结论, 丰富了对圆周率的认识。这样有利于结论的顺利得出, 并增强其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直观说明, 要凸显“关系”, 提供的几何图形要能形象地建构相关几何量的关系, 便于学生理解图形特征和几何公式;直观说明, 通常以教师说明为主, 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教师以演示、讲解、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利用推理、想象理解结论。

总之, 对于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的结论,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现有的思维水平对结论进行解释说明, 努力探寻结论的合理性, 帮助学生习得科学探究方法, 发展数学推理能力, 促进数学理解, 维护数学的严谨性, 使学生数学大厦的基础更为坚实。

参考文献

[1]马复.试论数学理解的两种类型[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3) :50-51.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60-61.

篇4: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纳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叉称太监。

(10)侍郎侍中: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f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徒、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表人物个性的

耿(正直)、厚(仁厚)、矜(骄傲;谨慎;庄重)、耿介(正直;孤高)、刚毅、周密、宽厚、鲠(耿直)、骨鲠、鲠切、聪、慧、敏、未讷、佞(奸伪)、诈、阿谀、谄谗、谲(欺诈,诡诈)

4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痒、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戒、狄

11表人物地位的:贵、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4表揭发的:劾、讦、揭

25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惠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痰、恨、怒、诅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29表朝见的:嘲、觐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日、云、谓、诏、诰、告、救、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徒、匿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二、传记类常用词语的意思

(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回答或对话。

(7)如:到,往。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官司,案件,监牢。

(17)白:告诉。

(18)与:赞扬。

(19)多:赞扬。

(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典:主持。

(26)令:美好,县令。

(27)执:捉拿。

(28)延:延请。

(29)省:减免。

(30)谢:道教,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荐。

(34)赧:因羞愧而脸红。

(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

(37)寻:不久。

(38)柞: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39)造:造访。

(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1)弑:予杀父,臣杀君。

篇5: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

一、实词

A.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音同、音近、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

B.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的词类。

本义就是最初造字是本来表示的意义。“素”的本义是“白色”,“采”的本义是“摘取”,“兵”的本义是“兵器”,“财”的本义是“财务”。

引申义就是围绕本义而引申出来的意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由一个接一个的帝王踞于朝廷而再指时间,又引申为“朝代”。(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比喻义指就汉字(词)的原有的某义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如“心腹”喻“亲信”,“手足”喻“兄弟”,“咽喉”喻“要害之处”,“荆棘”喻困难险阻。

C.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副词+名词

不胫而走不毛之地 ..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

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察今》).

②名词+名词(或代词)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颈项,这里指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③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如:

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ě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④所+名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

⑤名词+补语

沛公军霸上。.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三则》).

⑥名词+而+动词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可翻译成:主语使(让)宾语成为(为)(名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汗牛充栋生死肉骨..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可翻译成: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或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

吾从而师之。(《师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幕天席地鱼肉百姓 ....

4、名词作状语

名词+动词

翻译时,在名词之前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去修饰动词作状语。表对人、对物的态度,表动作行为的工具,表处所,表动作行为经常如此,表发展变化,表趋向。

犬坐于前。(《狼》).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这时,动词就活用作名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6、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动词的动作。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7、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

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翻译成: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可翻译成:主语认为宾语〔形容词〕。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10、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二、特殊句式

A.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表示,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B.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2、“为”“为„„所”表被动。如: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3、用介词“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无被动标志。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C.倒装句

文言文前后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叫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词短语)后置。

1、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边的句子,叫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如: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不聪明太厉害了!(意译:你太不聪明了!)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2、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的句子,叫宾语前置。类型有: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到动词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之”“是”只是提宾的标志,无实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何陋之有?(《陋室铭》)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5)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

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

(6)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3、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它有下面三种情况: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中心词﹢数量词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4、状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叫介词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介词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贤于弟子。(《师说》)

而青于蓝。(《劝学》)

学于余。(《师说》)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篇6: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一)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二)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乎

1、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⑶郁乎苍苍。

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六)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篇7: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归纳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生字

环滁(chù)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伛偻(yǚ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

二、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

临于泉上者:靠近。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四、复习题

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3、“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5、“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6、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8、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10、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1、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2、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

13、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大白

1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15、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16、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篇8:归纳法

归纳法有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仅仅考察特例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通常称为不完全归纳法.如果把研究的对象一一考察以后,归纳所得正确结论的方法,称为完全归纳法.

一、探索规律

例1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令bn=an+1(n=1,2,…).若数列{bn}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则6q=______.

分析:利用an=bn-1,先探索各项的变化:由{bn}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得{an}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4,-24,18,36,81}中.根据:{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选出:{an}中连续四项依次为-24,36,-54,81.于是,所以6q=-9.

点评:探索{an}各项的变化是表象,从中发现规律,选出{an}连续四项是问题的实质.

二、特殊→一般→特殊

例2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2,(n∈N*).(Ⅰ)若,求a3,a4的值;(Ⅱ)猜想a2010的值(不需证明).

分析:(Ⅰ)由几个特殊项,探索一般项的规律:利用a1=2,a2=2-2,,推得.归纳:a1.探索出规律:{an}的通项为.

(Ⅱ)一般又回到特殊,由通项可猜想:a2010=2(-2)2009.

点评:由几个特殊项的实践,上升为一般规律的理论,又应用理论回归到实践中去,解决特殊项的问题.

三、数学归纳法

证题步骤:(1)奠基步骤: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P(n0)成立;(2)递推步骤:假设当n∈N.,k≥n0)时,P(k)成立,证明P(k+1)也成立.

例3数列{an}满足a1=1,求证:1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a1=1,.(1)当n=2时,,所以当n=2时不等式成立.(2)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1

由(1)(2)可知,对于n∈N*,n≥2都有1

点评:一般与正整数相对应的命题,常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缺少第(1)步,则递推无基础;缺少第(2)步,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就无法递推到一般.

例4已知f(x)是定义在N*上整数值函数,满足:①f(2)=2;②对任意m,n∈N·,有f(mn)=f(m)f(n);③当m>n时有f(m)>f(n).求证:f(x)=x在N*上恒成立.

证明:(1)由①②知2=f(2)=f(1·2)=f(1).f(2)=2f(1),所以f(1)=1,即x=1时,有f(x)=x成立;(2)假设x=2,3,…,k时有f(x)=x,那么当x=k+1时,若k+1=2s(1≤s≤k),则f(k+1)=f(2s)=f(2)·f(s)=2s=k+1.若k+1=2t+1 (1≤t≤k),则2t=f(2t)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x∈N*,f(x)=x恒成立.

点评:本例应用数学归纳法原理2来证明,即所谓验证多个、假设多个、推证一个,解题时应注意数学归纳法的各种技巧.

四、试验→归纳→证明

例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n≥1,n∈N*,比较an+bn与cn的大小.

解析:先试验:当n=1时,有a+6>c.当n=2时,有a2+b2=c2.当n=3时,a3+b3-c3=a3+b3-(a2+b2)c=a2(a-c)+b2(bc)<0,所以a3+b3

当n=4时,a4+b4-c4=a4+b4-(a2+b2)c2=a2(a2-c2)+b2(b2-c2)<0,所以a4+b4

由此,作出归纳猜想:当n≥3时,有an+bn

证明:(1)当n=3时,已证a3+b3

综上,当n=1有a+b>c;当n=2时有a2+b2=c2;当n≥3时有an+bn

点评:试验是归纳的基础,归纳才是试验本质的“飞跃”.归纳正确与否经数学归纳法证明可知,数学归纳法起保驾护航之功效.

例6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f(n)=(2n+7)·3n+9对任意正整数n,都能被m整除.若存在,求出最大的m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由f(n)=(2n+7).3n+9得f(1)=36,f(2)=3×36,f(3)=10×36,f(4)=34×36,由此猜想m=36.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1)当n=1时,显然f(n)能被36整除;(2)假设当n=k时,f(n)能被36整除,即(2k+7)·3k+9能被36整除.则当n=k+1时,[2(k+1)+7]·3k+1+9=[(2k+7)+2]·3k·3+9=3[(2k+7)·3k+9]+18(3k-1-1).因为18(3k-1-1)能被36整除,所以当n=k+1时,f(n)也能被36整除.

根据(1)和(2)可知,对于一切正整数n,f(n)=(2n+7)·3n+9都能被36整除,所求m最大的值为36.

点评:在证明第(2)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分”、“拆”、“凑”假设来完成证明,这是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常用的技巧.

练习题

1. 若f(x)(x∈R)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x∈[0,1]时,,对于f()、f()f()这三个数,你能探索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吗?

2.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n}*满足(n∈N*).证明:{bn}是等差数列.

3.{an}满足,n=1,2,3,…(Ⅰ)求a3,a4,并求{an}通项公式;(Ⅱ)设Sk=a1+a3+…+a2k-1,Tk=a2+a4+…+a2k,(k∈N*),求使Wk>1的所有k的值,并说明理由.

上一篇:停复工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全是经典爆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