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2024-04-19

辩证法与大学生活(精选6篇)

篇1: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矛盾观

原理

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内容:(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

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

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 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

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

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普遍 1

性。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内容:(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

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

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内容: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内容:(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 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

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重要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

①理论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②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篇2: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序号:18 生活与哲学专题复习

唯物辩证法

相关原理方法论

注意:记住第三单元单元标题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重要考点和易错易混考点

1、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理解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

3、分清发展的总趋势与发展的状态;

4、注意理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5、理解并背诵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

6、理解并背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重要性;

7、注意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及其具体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典型例题与考法感悟

1.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正在逐步破解。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原因。(10分)

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而言,互联网思维是指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知、不断创新,概括起来即开放、共享、服务、互赢、创新。

××手机的成功源自于一套用户感知系统。这套系统通过论坛、预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粉丝跟踪其研发过程,并在系统内进行营销,避免了传统营销的烧钱模式;当传统手机厂商还在依靠硬件利润维持生计时,××手机生产商开发出“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的全产业链盈利模式,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和入口。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硬件圈用户,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行流量变现,这是互联网的商业逻辑。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一批新型企业的成功崛起,对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甚至传统农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政治、社会等领域。某省“政务服务网”于近日开通试运行。通过这个“政务超市”,网民可以像逛×宝一样逛“衙门”,省市县三级政府6万余个审批事项均可一网搞定,并使用××宝缴费。为此,省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出:“有些政务网往往成为形同虚设的面子工程,我省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手机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3.【2010 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21世纪以来,经过各自的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2012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5次会晤,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10分)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5.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随之全面启动。城镇化进程中历史建筑保护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当今人类社会关注更多的是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利用问题,却忽视了历史建筑带给人类社会文化脉络的传承问题。

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共识,相关政策措施逐渐完善,投入不断加大,成效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也存在重视物质层面的保护而忽视文化精神和内涵的传承。有的地方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仅重外在的规模、形制,而轻视对文化内涵的开发,使其缺少能深入人心的文化内容。有的地方对古建筑机械移植,看似保存下来,但由于其人文内涵和环境缺失或破坏,其文化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

在调研基础上,全国政协办公厅要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报送相关提案。

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解读委员们在调研中的发现。

6.材料

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为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进入新常态,科学发展的新动力将会显著增强,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阐释“经济新常态”内涵所蕴含的哲理。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7.材料一

2014亚太经合组织各项会议在北京雁栖湖举行,这也恰逢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活动最后发表声明:我们承诺在亚太经合组织历史成就的基础上,本着互尊、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材料二

中国梦和亚太梦息息相关,他们互为依托。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亚太梦想,完全能够实现同频共振。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各国承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中国梦与亚太梦同频共振的理论依据。

选择题

1.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 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不足之处在于()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2.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目前,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全部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中的哲学智慧有

①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重视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④建立联系改造规律以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漫画《竹篮打水》(图3)启示我们要 ①分清主流与支流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承认矛盾并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3 4.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在《风景与记忆》一书中写道,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身在木、水、石上的想象建构。这种建构与知识结构有关,更与个人和集体记忆密不可分。这种“想象的建构”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③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总书记在作重要讲话时善于用典,他使用典故,恰当贴切、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下列总书记使用过的典故,其哲学寓意与相近的是 ①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④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危机”这个词,一个字代表“危险”,另一个字代表“机会”。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②矛盾双方相互陪衬、相互斗争 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普遍的、绝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 一个高度。下列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新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B.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

8.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这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立足部分,用部分推动整体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C.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9.民主与法治不可分。香港要实现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必须捍卫法治这个核心价值。不依法办事,香港社会就会混乱,民主也就无从谈起。这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 D.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智慧的耐心,不头脑发热、按捺不住,也不做木头人、无所作为,贻误了宝贵的发展契机。这种“智慧”表现为

A.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B.对未来充满信心,促进新事物成长 C.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11.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FDA)宣布,加入了三氯生等抗菌物质,标榜抗菌的香皂、洗手液、沐浴露等清洁用品,并没有起到阻止细菌传播的实质性作用,反而弊大于利。这说明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点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2.南通蓝印花布的工艺源于我国古老的镂空花版印染,由于镂空花版工艺纹样不能形成封闭图形,只能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斑点和短线间隔地组成纹样。这一工艺上的局限最终转化为蓝印花布独特的斑点形状及其组织和排列的节律美。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13.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新高考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与现在的高考相似,将两类高考分开。“两种模式高考”的方案,体现了

A.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14.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上海、浙江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区,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这一高考改革的过程设计体现了 A.客观与主观具体的统一

B.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5.2014年12月18日,《孔子哲学》新书发布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孔子哲学既蕴育于深厚的中华本原文化土壤之中,又凝炼提升出中华本原文化的精髓,其倡导的许多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相契合。这说明

A.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C.批判的继承是辩证法的核心

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16.总书记在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古语古训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离石江阴高中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序号:18 ①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③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着重抓事物的内部矛盾,也不忽视事物的外部矛盾 ④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因乌克兰问题,美欧日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制裁“双刃剑”效应日益显现。据统计,欧盟的制裁预计年内将使俄罗斯经济损失230亿欧元,而欧盟成员国损失将高达400亿欧元,给脆弱复苏的欧盟经济增添“一片乌云”。这启示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 ②国际政治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 ③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④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篇3: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处于理论创新驱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阶段, 我国当代大学生目前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 要通过理论思维的塑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的理论创新驱动创业教育的路径,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构建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思维, 通过学生理论天赋能力的塑造, 提高学生分析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 实事求是地从我国国情出发, 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提高学生的技能。其次, 要通过教育内容的革新和课堂组织的创新, 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突破传统创新唯物史观教育, 解决创业教育的核心:为了谁、怎么做的问题, 接着要通过融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批判能力、超越自我能力、创新能力, 形成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最后, 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人性要求——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摆正自己与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 创新探索、反复研究、推理演绎, 在创业教育道德观教育课程中, 对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具体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抉择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课程内化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 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人性要求, 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珍惜选择机会、付诸行动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教育道德观相关课程建立学生的信仰观, 从而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影响, 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学生特征、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道德观。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塑造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精神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科学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且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但没有社会责任感, 只追求个体经济利益的科学进步是错误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设计前, 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 普遍联系实际,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考虑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塑造学生维护社会、集体、个人利益的责任感, 长远可持续地进行个体经济的创新, 为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伦理道德观标准, 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 始终运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评判、分析、判断创业前景和创业规则, 正确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创业精神培养的方法论, 普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有指导作用。第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客观的科学精神的指导思想, 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 创业学生可以从客观规律的研究中创新产品设计, 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企业。第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塑造学生的判断能力、抉择能力、合理运用创业资源能力的方法论。

(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学生的社会实践,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配置各种资源能力, 并解决创业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企业创业本质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 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首先, 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实现创新, 推动社会进步,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过程教育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质量。其次,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 解决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然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 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锤炼,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客观事物的本质, 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 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国情教育, 在参与社会实践前, 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 进行理论创新, 批判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是客观的辩证法, 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引导、加强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方法论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道德观伦理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创业初级阶段, 如何进行“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抉择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是“无形的手”, 只有在“经济人”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时, 整个社会的福利才能增加。然而, 自私自利的经济主体破坏社会经济的基本道德伦理, 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崩溃, 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原则的构建是必须的。首先, 社会道德伦理的凝聚力、约束力离不开高校创业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比如, 在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塑造中, 发展战略、商业模式、融资策略、商业计划书等创业能力培养环节, 就离不开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其次, 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进行“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培育, 需要“以诚信为本”, 形成以单个经济实体的利益与外部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相结合和谐统一的产物, 激发个体经济的活力, 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再次, 在“以诚信为本”的单个经济实体中, 德法价值观孕育于单个实体的价值观中, 塑造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商业道德及长期经济效益的商业规范。最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各种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只有形成统一合理的商业道德规范, 各经济利益实体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总之, “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的延伸, 它是运用效率、诚信兼顾公平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价值观建设的。本文透过我国国情分析“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本质。

(一) 运用“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经济人”、“诚信人”的相关性

“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单个“经济人”、“诚信人”在从事个体经济期间, 个体诚信行为对个体经济活动的影响,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个体禀赋特征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 以及个体诚信机会成本对个体机会成本的影响。探析思路如下:第一,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禀赋特征:家庭特征、教育文化特征、专业技术水平特征等, 用字母C11, C12, …, C1n表示。第二,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交圈层的相关性:个体诚信、朋友交际、爱好群际关系等, 用字母C21, C22, …, C2n表示。第三,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机会成本、没有诚信的机会成本, 用字母C31, C32, …, C3n表示。第四,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水平、收入水平等, 用字母C41, C42, …, C4n表示。第五, 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会地位、职业、职级等的相关性系数, 用字母C51, C52, …, C5n表示。评价矩阵分别可应用于五个“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 具体评价矩阵公式如下:

R=[C11, C12, , C1nC21, C22, , C2nC31, C32, , C3nC41, C42, , C4nC51, C52, , C5n]

综上所述, 运用评价矩阵探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 量化探析市场“经济人”、“诚信人”从事个体经济活动与诚信度各因素的相关系数, 有利于确定一个“经济人”、“诚信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机会成本, 降低教育成本, 进行创业学生的诚信建设, 从而创造大学生创业个体更大的经济效益价值。

(二) “经济人”、“诚信人”的抉择

“经济人”、“诚信人”的博弈体现在市场经济中, 主要包括个人经济利益与道德价值观的博弈、利益最大化与精神利益的博弈、个人理性利益与利他利益的博弈、交易成本与社会道德观的博弈。“经济人”、“诚信人”在大学生创业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道德观、认知、认同及检验的过程, 预期经济利益与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之间存在博弈, 因此, “经济人”、“诚信人”的创业道德观意识和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始于创业教育诚信道德观体系的建立, 在创业教育课程中通过各种诚信事件, 比如, 诚信营销、诚信宣传、诚信策划系统等教育模块构建一个互动相互监督的逻辑检验诚信道德观体系, 运用市场法律体系监督诚信道德观体系, 杜绝欺骗行为。创业教育课程中的诚信道德观体系和市场法律体系的构建, 形成创业学生与社会各行业合作方的诚信合作体系, 通过反复检验、市场的反复博弈, 形成能够均衡个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交易道德观, 平衡市场诚信抉择体系的规范经济行为。综上所述, 创业学生诚信行为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和客体之间反复博弈, 通过诚信事件、诚信规范行为的付出, 形成市场经济的均衡利益, 提升个体“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收入和个体社会地位, 形成不断转变的市场经济诚信规范行为的系统。

(三) “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

在市场环境中, 等价交换、经济利他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调节下进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 是在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中维护“经济人”、“诚信人”正当经济利益的基本交易原则, 假设创业“经济人”只以创业企业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不仅违反法律规范, 而且违反社会道德规范, 创业企业与其他企业、创业企业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引发的不道德经济行为必将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裁。只有“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 才能通过我国国家诚信体系反复检验, 创业行为的诚信度、创业者的信守承诺度、回报他人利益度都是货真价实、按时按点诚实交易的商品原则, 也是按时还贷的诚信的交易原则。通过“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建立我国国家诚信体系, 是通过道德伦理观的创新驱动创业企业长期与生产商、供应商及金融机构合作的理论创新, 是“经济人”、“诚信人”的合理诉求, 是实现真诚利他利己的追求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三、 我国创业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必须培养出“经济人”与“诚信人”和谐统一的诚信理性经济人

我国创业教育初期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练习和输出毫无秩序,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契约性的制约, 学生习以为常, 教师与学生没有信任和合作, 无秩序就无效率。我国创业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培养的“经济人”、“诚信人”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教育无序现象, 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驱动制度革新的创业教育, 有效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创业教育的隐性收益产生, 理论结合实践, 运用情景教育模式提升、巩固大学生的“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创业判断能力, 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 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知识、创新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从主客观方面提升创业学生知识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一) 传统教育观对现代创业教育革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 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无序的, 教师付出 (沉没成本) , 换来的是学生厌倦感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教学成果, 并不能转化实践成果。第二, 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自利”价值观的传授, 在有限时间内, 学生结合个体利益学习知识, 自主抉择判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没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思维、社会道德观的培育, 学生产出只能形成无序的恶性循环的学生个体利益。第三, 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培养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能从“自利”角度出发, 在理论与实践转化中缺失了诚信系统, 合作可能性降低, 社会诚信系统建立可能性较差。

(二) 有效的现代创业教育观全面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

我国高校现代创业教育过程是一个隐性收益不断得到回报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 将“经济人”、“诚信人”和谐统一, 建立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道德观体系, 并运用有效的惩罚制度规范“经济人”、“诚信人”经济行为。第二, 通过创业教师师资水平、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创业实训过程、创业教育情景教学过程、创业教育考试制度的有效完善、全面提高创业教育的产出质量。第三, 高投入的学费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利润, 利润包括动手能力、知识应用、技能转化等, 惩罚懒惰的、有欺骗行为的学生, 在创业教育教学中, 革新教学手段、相关法律版权保护等, 保护学生的权利和创新思维实际成果, 通过教学环境产生的学生知名度提升学生隐性利益的产出。第四, 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认知行为降低学生的机会成本, 规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五, 通过组织课堂的形式、道德观、相关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究能力和学生可预见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行为的预见性, 促进学生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能力的提升, 形成有序的社会福利环境, 创造学生未来的合作条件。总之,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 普遍联系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 建立“经济人”和“诚信人”和谐统一的教学目标, 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规范的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在创业教育考试制度中, 通过诚信考试制度, 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 塑造学生良好的诚信行为, 根据方法和能力测试评价体系设计、管理学生的个人利益, 规范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最终通过有效的产出体系建立可以预见、可以惩罚的结果制度, 提高创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 营造创业良好的社会公共福利氛围。

综上所述,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革新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出发,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建立“经济人”、“诚信人”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主体, 以平等交易、利他主义原则, 构建适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与诚信制度博弈最合理的诚信体系。通过诚信评价模型的分析, 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为未来学生创业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创业合作环境, 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福利环境, 促进未来五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革新建设。

摘要: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辩证法——“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论创新驱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方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首先, 探析辩证法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其次, 探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初级阶段“经济人”与“诚信人”抉择的道德观伦理;最后, 得出结论, “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需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性指导。

篇4: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关键词】辩证法三大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 衔接 高中 大学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原理》课因其基础性、学理性最强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辩证法三大规律”不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都是重点和难点,探究“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原理》课课堂的教育效力。

一、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衔接的概念

“衔接”在字典中的定义是指相互连接,使事物更加连贯和流畅。教育衔接分为横向衔接与纵向衔接,横向衔接是指在同一时间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连接与联系,体现在空间上;而纵向衔接则是指教育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体现在时间上。高中与大学的教学衔接则指从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来把握,使得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连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因此,教学衔接需要将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宏观规划每个阶段的教育理念、目标,整合各方面的教育信息,让相邻两个阶段的教育衔接更加流畅,联系更加紧密。

二、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教学衔接的问题

为了解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现状,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研究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小组抽样调查了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0份,其中有效问卷460份,问卷回收率92%,问卷有效率100%。目前,我国大学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当问到大学《原理》课与高中政治课衔接效果的看法时,56.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效果一般,而1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效果不太好,6.1%的学生认为很差,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也存在这种现象。

1.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脱离教学实际

一方面,不论是大学还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都存在政治化倾向,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尤其是心理素质、个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在具体教学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师仍按照高考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很难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内容简单重复。

一方面,由于唯物辩证法理论比较抽象,使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高中文科班的教师往往增加一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作为补充,增加知识难度。而大学《原理》课的内容庞杂,因此大学教师往往将整本教材快速讲完,其理论深度大大减弱。另一方面,大学教材内容与高中重复率高。《原理》课教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联系观成了高中教材的扩充版;而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高中是重点学习内容,大学教材中为保持唯物辩证法的完整性,也给予了大量篇幅呈现这部分内容。

3.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

“任何教育方法,甚至像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我们通常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能说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高中与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高中教师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采取应试教育法教学,而大学教师也主要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教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4.教学评价缺乏灵活性

目前,高中與大学的教学评价都比较简单,更加注重考试成绩。新课改之后,高中增加了《个人发展成长记录册》,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校与教师的注意,但目前高中阶段都比较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记录册大都流于形式;大学阶段老师的学习过程难以记录,实践课程也不能落实到位。这种简单的期末考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辩证法三大规律”在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教学衔接认识和研究的不重视

“按照思想支配行为的规律,人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应该是对等的、一致的,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行为,正确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为。”现今每个阶段的教学主力大都只研究本阶段的教学,这方面的学术成果颇丰,但关于教学衔接的研究却凤毛麟角,高中教学不注重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性,而大学教师也没有考虑到学生高中学习情况,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2.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的阻碍

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司”,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司”,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等课程设计也都是两个部门各自进行,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被割裂成两个单独的领域,缺乏统一规划,势必造成教育目标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重复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率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高中生没有达到高中阶段哲学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中政治课教师缺乏沟通与交流

目前大学与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不理想,首先,高中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师缺乏沟通的平台。由于大学与高中对教学衔接的不够重视使得学校层面缺少教学衔接机制,只有少数大学与高中教师之间存在联系。其次,两个阶段的教师不愿主动与对方合作探究。目前高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考试分数,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而大学教师本身承担的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与高中的交流合作。

4.不注重学生群体的差异

从宏观上来说,我国高中普遍实行文理分科,高中学生分为文科学生、理科学生以及艺体生,而高中的应试教育使得这三个群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从微观上来说,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高中,每个高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情况也大有区别,一般县级以下的高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的机会很少,只注重理论学习,教学方式单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则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差距,采用统一的课堂形式、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懒于思考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无用”的思想充斥在高中与大学的校园。

三、大学与高中“辩证法三大规律”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衔接意识

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是做好教学衔接的前提,只有大学与高中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工作。衔接教学不仅需要学校的重视,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家庭的配合,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意识。大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我们的研究要从整体出发来研究,低一级学校为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高一级学校应该主动和低一级学校进行沟通交流,由此低一級学校就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从而使大中学校能够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促进大学与高中教师的交流合作

首先,加强大学与高中的科研合作。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更加擅长科学研究工作,而高中的实际学习情况长期不为大学所熟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局限性。因此,大学可以与高中进行长期的科研合作,以便更加了解两个阶段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明确高中与大学的分工,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与高中可以定期互访,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大学教师理论水平较强,而高中教师对知识的把握较准确,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随时取长补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衔接工作。

(三)加强大学与高中各教学环节衔接的研究

1.从教学目标的衔接上来看,教育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切实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高中生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难免会出现各种焦急烦躁的心理,而学习辩证法能够帮助学生从容应对高考,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大学生没有正式进入社会,他们对社会充满期待,又有很多疑惑,所以大学阶段的辩证法需要帮助学生把握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从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来说,需要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辩证法部分的内容很重要,不论高中还是大学都需要重点讲解,但是侧重点需要调整,大学教师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唯物辩证法的论证和逻辑结构上,并力图呈现完整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由高中的“是什么”上升至高校的“为什么”和“怎么办”。

3.从教学方式的衔接方面来说,教师可以挖掘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对于“辩证法三大规律”以及辩证法两大总特征的内容,可以采用问答讨论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一分为二地认识社会问题,也可以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明三大规律。

4.从考评方式上来讲,大部分学校只是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测评,学生希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怎么看待‘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结合质量互变规律进行思考”,并让学生将思考过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及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生活中困惑的能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思想政治必修4 哲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璐瑶.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 2012.

[7]马文保.辩证法的总特征与三大规律的关系探微——兼论辩证法的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4(04).

篇5: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提高认同-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调查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认同程度与写作应有的作用与地位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由既有社会的`现实要求、考试等外部因素,也有传统写作教学本身的内在不足.文章以伯克的认同思想和学生之喜闻乐见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应用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探讨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同,在满足社会、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上取得平衡.

作 者:涂家金 仇陈红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州,350108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4(1)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认同   输入输出理论   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篇6:辩证法与大学生活

单元设计

从知识目标来看,本单元是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跳出“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本单元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因此,本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

从能力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否定观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用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第二单元“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下启“如何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全书的终结和归宿,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准备。

附: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在本课中,第一课时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客

观的和多样的。第二课时讲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方式,是我们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前提和基础。这两课时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讲联系,第二课时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讲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优化的方法。教学难点

1.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2.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客观性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法。3.运用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分析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综合性思维。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能力。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能力,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3.学会运用综合性思维认识和处理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2.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3.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锻炼综合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第一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

(多媒体课件展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俗称“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乍看起来,彼此互不相干,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三色堇属于兰科植物,是依赖熊蜂传递花粉受精的;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又跟田鼠的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不可分。这样,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有了生死攸关的联系:猫吃田鼠,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熊蜂多;熊蜂能替三色堇传递花粉,熊蜂多则三色堇繁茂。

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师总结:很好。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表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种联系之网,不仅在生物界存在着,而且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着。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二

(多媒体课件展示)

据报载,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收成很好,于是千方百计买来一些。他的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和出售种子的地方。这位农民害怕大家都用这样的种子而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邻居们没办法,只好继续种原来的种子。谁知,收获的时候,这位农民的玉米并没有获得丰收,与邻居家的玉米相比,也强不到哪里去。为了寻找原因,农民去请教一位专家,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了玉米减产的原因:他的优种玉米接受了邻居劣等玉米的花粉,所以没能高产。

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新课

一、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达尔文和老农的例子都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优良品种玉米和其他品种玉米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位农民之所以事与愿违,是因为他不懂得自己地里的玉米与邻家地里的玉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拓展探究: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学生:老师和学生、人与自然、构成食物链的动植物之间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联系的例子。无论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所以,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世界上没有一个孤立的事物存在。

板书:1.联系普遍性原理

结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观点争鸣: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回答:错的。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里的周围事物,是指那些会与这一事物发生影响、制约作用的事物,并非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两个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的关系,但是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这事物和另外一事物没有联系,但会和其他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所以我们只能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而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问题探究: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同任何其他事物都毫无联系、绝对孤立存在的事物呢?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因为联系具有普遍性。

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无论从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从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来看,还是从该事物与过去、将来的联系来看,这种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联系这种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万事万物中都普遍存在,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种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因而是普遍的。

上面讲了这么多的联系,那究竟什么是联系呢?(过渡)板书:2.联系的含义

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它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第一,联系是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联系既存在于事物之间,又存在于事物内部诸多要素之间。

哲学上讲的联系既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拓展探究:哲学上所讲的联系和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任何事物都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这是从普遍意义来讲的,是共性,与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名言:(多媒体课件展示)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如何理解这段话?

学生回答:联系是普遍的。教师总结:这段话主要说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结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联系具有客观性

板书: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问题情境

杀狼保鹿(多媒体课件展示)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里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地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的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

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狼和鹿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且这种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不能破坏它,否则会受到惩罚的。

教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一些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结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联系客观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们不能凭空创造联系。

第二,人们也不能任意消灭固有的联系。如“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板书: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生态系统联系、食物链等联系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是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如南水北调工程、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等,联系建立后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板书:3.联系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人类与环境的联系是客观的,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些做法,都是有害的,人类因为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结果使人类也受到了惩罚。

问题探究:联系是客观的,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学生:不是。

教师总结:不是的。人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

板书: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问题情境

耳朵与巧克力(多媒体课件展示)

这是一场举世罕见的重量级拳王争霸赛——泰森对霍利菲尔德。霍利菲尔德宝刀不老,使出惯用的贴身术,使泰森难以施展身手,情急之下,泰森便张口咬了霍氏的耳朵,令全场轰动,舆论大哗。但许多人看后,最多只是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谁又能意识到这是个发财的机会呢?想不到美国的一个巧克力商人在“咬耳”丑闻发生之后,立即推出了一种形状像耳朵的巧克力,上面缺了一个角,象征着被泰森咬过的霍氏的耳朵,巧克力的包装上还有霍氏的大幅照片。此举立刻使这种品牌的巧克力备受关注,在诸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脱颖而出。这个巧克力商人的“巧妙联系”赢来了滚滚财源。

问题探究:这种新建立的联系是不是对原有联系的否定呢?

教师总结:这种新的联系的建立,绝不是对原有联系的否定,而恰恰要以原有的联系为基础,恰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我国目前正在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仅强化了西部与东部的联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而且带动了东部及沿线地区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最好的实例。

三、联系的多样性 问题探究:(多媒体课件展示)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内在联系 时势造英雄。——外在联系 无风不起浪。——因果联系 虚心使人进步。——因果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问题探究:上述观点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回答略。

在学生回答之后再显示答案。板书:1.联系多样性原理

结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外在的、非本质的联系,更要看到间接的、内在的、长远的、本质的联系。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展示)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板书:2.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四、联系的条件性 问题探究: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错的。教师总结: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所处的条件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师举例:只有具备了氧气、水、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存在和发展起来。

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人的活动是以客观条件为转移的,同时又是参与条件的变化的。人类历史就是不断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的历史,简单地说就是创造条件的历史。但是,条件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人们改变或创造条件,必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变化的规律,并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为了确保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成功,我们要努力把握客观事物与人的实践活动所依赖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课堂小结

综上所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 D.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3.1吨废报纸=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4.2003年上半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不利因素除了“非典”之外,还有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影响了我国的石油进口价格。这说明()

A.事物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相传广州附近有口“贪泉”,饮之贪得无厌。东晋吴隐之受命赴任广州刺史,对此却不以为然,大胆饮之。到任后,吴隐之勤谨清正,整肃贪腐,为民称颂。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完成5~6 题。

5.相传如果饮“贪泉”之水,人将变得贪得无厌,这种认识()A.否认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B.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D.否定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

6.吴隐之对传闻不以为然,饮“贪泉”之水,依然勤谨清正,为民称颂,表明()A.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难以捉摸的、不确定的

D.饮“贪泉”之水和贪得无厌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二、非选择题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什么是联系?

(2)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参考答案:1.D 2.D 3.A 4.B 5.B 6.D 7.(1)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所以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上一篇:斯人已杳姗姗尘缘涅散文下一篇:中学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