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2024-04-20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林州市桂园学校

郭振明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单摆摆动的规律——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单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单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1)支架:在铁架台或木支架的横梁上安一个挂钩。

(2)单摆:3个。用细线和螺丝帽做成,细线一端在螺丝帽上系牢,另一端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个摆中,有2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轻重不同(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帽);有2个摆摆锤轻重相同,摆线长短不同。

2.演示材料:带摆的钟。

3.挂图或投影片:摆钟、杂技演员荡秋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出示摆钟(或挂图、投影片)。2.谈话:(1)这是什么?

(2)这(指钟摆)叫什么?(板书“摆”)

(3)钟摆是怎样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讲解并板书“摆动”)(4)你还看见过什么物体像钟摆一样摆动?(5)关于钟摆,你有什么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摆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

(1)讲述:摆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过研究。

(2)看课文中伽利略研究吊灯摆动的插图。(3)讲述:

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

吊灯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

2.指导学生认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1)讲述:怎样实验呢?(出示实验装置——单摆。)我们用这样一个装置来实验。在一根细线上栓一个重物——螺丝帽,在线的上端系一个套,通过套把线挂在支架横梁的钩上;用手轻轻推动螺丝帽,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我们把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每个组有 3个摆,各组任意选择一个摆,把它挂在支架上,观察它是怎样摆动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2)学生分组安装、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多数学生可能不会观察出单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而是观察到其他一些现象,这也没有关系;如果有的学生说到这方面的问题,也很好,可以使下面的实验“师出有名”。根据学生是否观察到或说到,决定下面的实验是探究性的还是验证性的。本教案下面的内容是按学生没观察到设计的。)

(4)讲述:为了更好地观察摆动的规律,我们来观察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我们首先观察它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摆来回算一次,即摆从左边摆到右边,再从右边回到左边算一次。(为了使学生明白这个观察要点,教师肯定要边演示边讲解,然后还要让全班集体观察、出声数出摆动的次数。)

(5)学生分组观察:30秒内摆动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各组学生默数,观察2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本中的记录表中。)

(6)学生分组观察:60秒内摆动的次数。(要求同上。)

2(7)汇报观察结果:把各组汇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以便比较、归纳。(8)讨论:

①通过以上观察、实验,你发现摆动有什么规律?(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可再问下面的问题。)

②每个组的摆,在2个30秒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关系?(相同。)在2个60秒内摆动的次数有什么关系?(相同。)各个组的实验结果是否都是这样?这说明什么?

(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板书:每个摆摆动的快慢一定。)当年伽利略在教堂的大厅观察吊灯的摆动时,发现的正是这个规律。

(10)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3.指导学生研究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1)讨论:

①在前面的实验中,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②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可以相互观察一下,各组的摆有什么不同?

③要弄清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是否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2)讲述:在各组的3个摆中,选择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的轻重不同(螺丝帽大小不一样)的摆实验,观察它们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实验2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把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5)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6)教师小结:实验表明,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7)讨论:

①现在你认为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要弄清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是否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8)讲述:在各组的3个摆中,选择两个摆锤的轻重相同(螺丝帽大小一 3 样)摆线长短不同的摆实验,观察它们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实验2次,把观察结果记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9)学生分组实验。

(10)汇报实验结果。(方法同上。)(11)讨论:

①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为什么?

②现在你知道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即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

(12)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的摆动得快。(同时板书以上知识要点。)

(13)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摆的秘密。2.提问:

(1)什么样的运动叫摆动?(2)实验用的摆由什么构成?(3)同一个摆的摆动有什么规律?

(4)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3.讨论:

(1)钟摆有什么作用?(由于同一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一定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摆控制钟表内齿轮转动的快慢,使钟表匀速、平稳地走动。)

(2)怎样调整有摆的钟“走”的快慢?(摆锤下有螺丝,将螺丝沿顺时针方向拧,摆锤上升,相当摆线缩短,钟摆摆动变快,钟表便“走”得快;将螺丝沿逆时针方向拧,摆锤下降,相当摆线加长,钟摆摆动变慢,钟表便“走”得慢。)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杂技演员荡秋千。5.提问:

(1)图中是什么?(2)你玩过荡秋千吗?

(3)几个孩子都玩一个秋千。力气大的孩子能荡得快,对不对?体重小的 4 荡得快、体重大的荡得慢,对不对?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研究:两个荡秋千的杂技演员能在空中准确对接,不会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用实验证明。

篇2: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环节。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缜密思考、严谨实验的科学研究态度.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生谈话:请说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物体也像它们一样运动?(学生自由发言,比如:玩过的秋千;在奶奶家见过的钟摆;邻居家小孩躺的摇篮……)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1.展示摆

(1)教师讲述:这个溜溜球像我这样拿其实就是一个摆。你能介绍它的各部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它研究摆动的一些现象。(教师板书课题:摆的秘密)

(2)讲解:什么叫摆动一次?(结合教具再次强调,来回一次为一个摆动次数。师生共同合作,做好自主探究的准备。)21cnjy.com

(3)猜猜: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4)师随机记录下学生的猜测。

2.做实验:

实验一: 同一个摆的摆动快慢

实验要求:

1、1号同学手拿摆,第一次把摆拿得高一些,(第二次把摆拿得低一些)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

4、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师: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了什么结论?

实验二:摆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的关系

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 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1号同学用橡皮泥加重摆锤的重量,摆线长短不动,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3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锤轻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4、4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实验三:摆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短的关系

思考: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1号同学把橡皮泥去掉后,把摆线长缠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使摆线变短,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线较长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

4、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摆摆动的快慢与 摆线长短有关

2、摆线越短,摆动的越快

活动3【活动】小组讨论

1.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摆在摆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慢慢停下来。

2.教师总结: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然后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摆慢慢停下来。

活动4【练习】考考你

1、怎样使你的摆摆动的慢一些?

2、30秒内,哪个摆摆动的次数最多?

A、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10克。

B、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20克。

C、摆线长10厘米,摆锤重10克。

D、摆线长30厘米,摆锤重20克。

3、做一个听话的摆:

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要使该摆在一分钟内摆动60次,该怎么做呢?

4、小朋友玩同一个秋千

1、力气大的荡得快,对吗?

2、体重小的荡得快,对吗?

3、体重大的荡得快,对吗?

4、谁荡得快呢?为什么?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钟摆的秘密

摆 摆线 摆锤

摆线长短 摆线越长摆动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篇3: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钟摆》就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他虽不是社会弱势群体, 但同样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是最平凡的都市小市民的代表。

一、平淡生活的规律性, 仿若钟摆周而复始

约翰·帕金斯早已看透家庭生活的单调琐屑而变得麻木迟钝, 他厌恶这种生活, 但难以改变。他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所有琐事都会在同一时刻如期发生, 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对于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直到有一次, 约翰的妻子因母亲病危匆忙离家, 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 约翰为此感到明显不适, 好像平凡的生活遭遇了惊天巨变。他开始体会到昔日生活的弥足珍贵, 顿生凄凉与懊悔, 发誓不再像以前那样外出打发时间, 而是在家好好陪伴妻子。正当此时, 妻子又意外地回到家中, 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到了往常到朋友家打台球的时间, 约翰习惯性地拿起帽子走出了家门。

作者敏锐地洞察到都市小市民这一生活困境, 用精妙的语言加以呈现。他把这种一成不变、平淡无奇的生活状态, 形象地比喻为“钟摆”, 因为钟摆总是沿着相同的轨迹摆动, 周而复始, 看似很有规律, 但日久让人生厌。

鲁迅《在酒楼上》有个关于苍蝇的比喻。吕纬甫说他“在少年时, 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 给什么一吓, 即刻飞去了, 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 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 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 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3) 。人的奋斗好比钟摆, 努力地摆动。年轻时踌躇满志, 可当奋斗了一圈发现没有丝毫改变, 才体会到世事的艰辛, 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不切实际。这实际就是一种“钟摆人生”, 吕纬甫的形象反映了五四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也就是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痛苦, 走投无路与精神颓废成为“钟摆人” (4) 形象的两大特点。

欧·亨利的《钟摆》同样是由外而内, 从社会外环境和内在人性两方面探讨“钟摆式”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受生活条件所限, 主人公只能租住在环境简陋的公寓里, 与一群和他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为伍, 都市生活的光怪陆离与内心的彷徨忧郁形成鲜明对比, 环境因素某种程度上是他走不出的泥潭。然而构成钟摆和中心点之间难以解脱的丝线, 不可克制的人性弱点才是作者深刻揭露的重点。“钟摆式”的生活或意志, 根源是人性的定势, 积习难改使性格越发腐朽, 自己被自己塑造着, 并顽固地坚守着。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改变, 但他在思想上却是清醒的, 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 充满自责。而欧·亨利则是深入到彷徨者潜意识的深层, 揭示其精神的麻木性。平淡生活的规律性, 仿若钟摆周而复始。或许社会变革终会使外在环境好转而利于人的发展, 可若是人内在根深蒂固的本性, 就很难改变了。

二、人生实如钟摆, 在痛苦和倦怠之间徘徊

平凡是生活的常态, 琐屑是生活的真实。花开花谢、月圆月缺, 人生某种程度上是循环不息的变幻。作者却能突破生活的表象, 凭借敏锐的哲学洞察, 将剖析的笔触深入人性的本然, 捕捉细微深处的情感变化。

1.痛苦和无聊: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

叔本华有个“钟摆理论” (5) , 说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人在自身的各种欲望, 如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会处于痛苦的一端, 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 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欧·亨利的《钟摆》正是叔本华“钟摆理论”的例证。当生活秩序井然时, 他感到无所事事, 总想逃避生活的乏味和妻子的唠叨;当家庭遭受变故时, 他因规律的打破而深感不适, 进而反思己过, 幡然悔悟;但当生活重归平静, 他又再一次困于平庸, 而将先前的信誓旦旦抛至脑后。

人性本就如此, 不仅仅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么简单。若让他重走人生, 他真的能像他悔悟的那样避免人生遗憾吗?若将他不经意间失去的东西重新赋予他, 则他真的能好好珍惜吗?人性具有反复性, 也不可避免有着惰性。一帆风顺的时候, 人会安于平淡而变得迟钝麻木, 琐屑生活渐渐泯灭他的上进心、求知欲, 当每天会发生的事尽在意想之中, 惊喜和希冀就荡然无存。

故事中, 约翰不是没有想办法改变生活, 他试图走出家门, 通过社交作为生活的调味剂, 不料又陷入到另一种“钟摆生活”中, 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和相同的人打台球。欧·亨利洞察到约翰等小市民的无奈和困顿, 想通过小说为他们探寻一条出路, 然而却如吕纬甫的比喻, 飞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不管是拥有还是失去, 痛苦还是无聊, “钟摆人”的精神困境与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不谋而合, 其思想内核具有共通的哲理高度。

如钟摆般摇摆的是我们单调不变的生活, 也是我们对待生活的秉性和态度。“钟摆”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表现出生活平淡琐屑的日常, 还深刻地反映出人意志层面的摇摆不定。得到的想抛弃, 失去的想挽回, 人总是生活在这样患得患失的焦虑和烦躁中。

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灵与肉的两重性

米兰·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认为压倒一个人的不是重, 而是缺乏“真切实在”之轻。个人对于集体的游离、先行对于旧识的背叛、理性对于虚伪的洞察, 都会使人缺少自我证实, 对价值产生怀疑。轻与重的矛盾、灵与肉的纠葛, 始终伴随在人生历程中, 很难说什么才是正确的权衡。在钟摆式的“永恒轮回”的世界里, 悲欢离合、逡巡变幻, 灵与肉的冲突始终上演, 正如人意志的漩涡, 时而痛苦, 时而无聊, “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

欧·亨利的《钟摆》正是揭示了这种灵与肉的两重性。一方面是既定的生活习惯, 肉体本能的贪图安逸、追求舒适, 另一方面是意识上的自由求变, 每个人都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生命内在的驱动力。没有波澜的生活仿佛一潭死水, 渐渐消磨人生活的意志, 因循守旧、有恃无恐、刻板压抑;可是这看似平凡、微不足道的常态, 一旦被打破, 却又是沉甸甸的, 让人继而怀念风平浪静的日子。《钟摆》中妻子的默默照顾、生活的安稳有序、家庭的温暖如初, 往往在平日里熟视无睹, 可一旦失去, 才体会到原来看似弱小的事物对生活影响之大。灵与肉的两重性, 不是归向何处如此简单, 而是体现在孰轻孰重的选择恐慌, 生命意志只能像“钟摆”一样始终晃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 这种精神的分裂正是“钟摆人”的人性根源。

只是欧·亨利在此基础上看到了这种心理状态的循环性, 麻木迟钝与醒悟悔恨, 欲望的满足与新烦恼的出现总是交替进行, 使人陷入精神欲望和行为惰性的怪圈。作者特地创设情境, 让约翰的生活出现一次意外, 将钟摆轻轻一碰, 便脱离了原来的轨道, 剧烈晃动起来。没有了妻子的陪伴和悉心照顾, 约翰果真意识到了以往生活的珍贵, 有所反思和决心。但意外毕竟只是偶然, 风波过后, 钟摆又会回到原先的轨道上。结尾处所有人都以为约翰经历了这一场变故, 会倍加珍惜失而复得的平静生活, 会越发珍爱妻子, 谁知一切如旧, 曾经的困惑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作者对结尾的安排深化了“钟摆”的主题, 既然“人生实如钟摆, 在痛苦和倦怠之间徘徊”, 那么这样的结尾虽在“预料之外”, 但确实也在“情理之中”。

这就是生活, “钟摆式”的生活。多少人追求刺激、爱好新颖, 仿佛人生在世就必须多一些存在感、丰富性。但走过一程回到现实, 却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万劫不复、盛事不再, 只能生活在无尽的怀念和悔恨中;要么虚惊一场, 回到原点, 曾经的欣喜与激动终化作烟云。既然现实情境的“回”与“不回”都一样是悲剧, 精神上的“永劫回归”便是不可能的, 《钟摆》的主题和“钟摆理论”一样, 都是强烈的悲观主义哲学。

3.艺术的缺失: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止的冲动

叔本华认为, 人生是痛苦的, 造成痛苦的根源在于意志而不在于理智, 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止的冲动。欲望不得实现的痛苦和实现之后的无聊, 都是人类幸福的敌人, 使人生了无生趣。

可是叔本华也认为, 这种痛苦人生并非难以解脱, 可以通过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 即艺术观赏和生命意志的绝对否定, 即禁欲。中国传统往往将两者合而为一, 所谓“心无物欲, 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 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 。前半句讲的是“禁欲”, 后半句则体现出艺术审美的价值, 艺术是解除人类存在痛苦的一种可能途径。正如尼采认为, “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权力意志》) 。

约翰的生活虽然平淡, 却隐含了无数值得讽刺的社会话题。作者借约翰的钟摆生活引申出其他许多小人物的钟摆人生, 也借细微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广泛的社会现实, 这就是欧·亨利的“含泪的笑”。社会和人心目中的种种丑恶导致艺术缺失, 与叔本华所谓的解脱背道而驰。

小说开头写约翰走下电车回家的情形, 将乘客比喻成绵羊, 车站管理员比喻成牧羊人, 写出了城市交通的繁忙、拥挤。约翰吃饭的时候, 作者总会提到鲜红的草莓果酱, 作者说它“瓶身上的标牌大言不惭地注明用料纯净, 果酱都为此脸红了” (6) , 还有“保证不会损害皮革”的调料, 这突出了约翰的玩世心态, 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商品经济的唯利是图。现代发达的物质文明未尝不是负担, 迅速膨胀的商品经济导致种种难堪。盲目的金钱欲望和不可遏止的物欲冲动, 成为每个市民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组成要素, 也是钟摆生活的推动剂。

住在过道对面的两位邻居, “这个从来没有人邀请参加演出的歌舞杂耍组合, 会带着醉意胡言乱语, 开始幻想哈默斯坦主动找上门来, 拿着一份周薪五百美元的合同紧追不舍。于是他们在屋子里兴奋狂欢, 掀翻椅子”。作者用漫画的笔调、戏谑的口吻写出了这两位邻居酒后的迷狂, 反映出了城市小人物奋斗的艰辛和生活的重压下精神的恍惚。他们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却盲目而不切实际, 欲望不得满足便产生幻灭感, 心理扭曲, 几近精神失常。约翰不是“钟摆”生活的个案, 而是都市小市民群体的代表。不管是冷漠的约翰, 还是狂热的邻居, 都是都市生活中精神亚健康的人群。他们都以“钟摆”的方式维持自身生活, 周而复始, 却没有质的改变。

叔本华的两种“否定”是理想主义的, 而欧·亨利的小说则更接近现实, 钟摆生活既成定局, 便没有那么容易改变。都市生活的物欲横流, 市民心态的因循守旧, 再加上周围环境的扭曲异化, 使艺术严重缺失, 生活只能局限于低层次的摇摆, 而难以走出痛苦的围城。在叔本华那里, 要想摆脱痛苦人生, 若不能“禁欲”, 便只有通过“艺术观赏”。可是艺术的存在需要借助陌生化, 平庸生活难以拉开审美的距离, 生活的琐碎和人性的复杂便导致特定的文学世界善与美的缺失。

4.曲终真情在:爱所呼唤的人性的回归

虽然艺术缺失, 但是文学审丑与审美终究密不可分。作者反映的内容若能引发思考, 若读者能持以正义的激愤和批判意识, 那么这种审丑的理性反感便可视作文艺审美的回归。

欧·亨利虽然没有为约翰找到出路, 但他毕竟让读者看到钟摆生活背后的温情, 平凡的生活中同样存在温馨。家的温暖、亲情的感人、安定的可贵, 人物身上奉献的精神、勤劳的态度, 都是本文人性的闪光之处。人在坐享其成、空怀抱怨的时候, 也应该多体验、多感知身边人的默默付出, 常怀感恩之心。正如钟摆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恪守着时间的法则, 它从不被人注意, 可要是哪一天停止了摆动, 人们的生活就会大打折扣。

乃至平日里麻木冷漠的约翰, 在特定时期的失落、反思、悔恨和决心, 都是真情的流露。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在约翰平凡的生活中安排一段插曲, 让约翰从生活的困境中走出来, 反思从前生活的意义。我们看到, 关键时期主人公真情依旧、良知依旧, 只是平凡的生活中缺少调动, 美好的心性往往潜藏在人性深处。因此, 钟摆生活只是表象, 虽然消磨人的身心, 但是其中有很多珍贵的点滴, 并不意味着人会变成行尸走肉。

这就是爱所呼唤的人性的回归。“钟摆人”虽然是都市小人物, 难以左右自己的意志, 甚至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可是他与“多余人”有本质的不同。乃至文学界其他许多“钟摆人”形象, 经历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内心纠葛, 终究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如果说作为短篇的《钟摆》只是提出了问题, 未待解决的话, 那么许多长篇还是为“钟摆人”设想了一段完整的人生。在新旧间游移的觉新、瑞宣, 在生活的矛盾中徘徊的方鸿渐, 在思想与行动之间迟疑的哈姆雷特, 他们的结局或悲或喜, 都不断丰富“钟摆人”这一文学典型。只是在欧·亨利那里, 他明确地将这种生活、这种人称为“钟摆”, 更具先导性。

这部微型小说虽然是写小人物的平凡生活, 却反映出了大社会、大人生。有人说, “欧·亨利像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老水手, 总能很自然地将他人生中的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如此贴近你的生活, 让你以为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可是, 在你忍不住对这种熟悉感到厌倦前, 他又狠狠地给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然后在你的目瞪口呆中扬长而去, 只留下你独自思索, 独自流泪, 独自微笑” (7) 。欧·亨利的作品就是这样, 洞悉最平凡人物的生活和喜怒哀乐, 揭示其中的规律。但又不局限于生活本身, 而是深度挖掘, 反映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往往能切入到人性的深层。简单的故事却充满深意, 揭示哲理, 耐人寻味;故事又是那样贴近现实, 使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摘要:《钟摆》讲述了一个都市小人物因陷于枯燥乏味的生活而无精打采, 忽因妻子离家而感到孤独, 痛自忏悔。谁知这时妻子突然回来, 生活恢复了正常, 他的温情瞬间消失, 重新陷入钟摆式单调循环的生活中。故事揭示了普通人平淡琐屑的生活日常, 也深刻反映了人意志的摇摆不定。欲望不得满足就痛苦, 欲望满足就无聊, 人生实如钟摆, 在痛苦和倦怠之间徘徊。欧·亨利笔下“钟摆人”的精神困苦与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存在共同的思想内核, 从而引发对生命艺术性的探讨。

关键词:钟摆理论,欧·亨利,《钟摆》,精神困苦

参考文献

[1]欧·亨利, 牛振华.欧·亨利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01.

[2]叔本华, 石冲白.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1.

[3]鲁迅.鲁迅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1.

[4]张静.“钟摆人”的启示———从觉新与瑞宣看知识分子的道路[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0.

[5]万孜.漫画与白描———《警察与赞美诗》和《患难之交》人物刻画对比评析[J].作家, 2013, 04.

篇4:钟摆的两端

解雇比克斯塔夫,用第八顺位的布兰登·莱特换来贾森·理查德森,乔丹的2007年之夏,依然众说纷纭。但若抛开习惯性思维,会发现乔丹其实一直在寻求着改变。不仅是经营技巧的改变,更多地是经营理念的改变。乔丹不再是以前那个初涉管理岗位意气风发的“新鲜人”,而是经历了挫折磨难后,渐趋成熟的老狐狸了。你可以说他胆小了、谨慎了,遇事唯唯诺诺了,但乔丹告诉你,所谓的老练世故,也不过如此。变还是不变,这个困扰山猫队许久的问题,乔丹算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变革一:选秀

历史 1、2001年奇才队幸运地获得状元签,乔丹挑选了史上第一位高中生状元夸梅·布朗。当时乔丹看中的是布朗的潜力而非实战力,他曾这样解释选择布朗的原因:“这个孩子的眼神和我很像,他跟我一样有好胜的、永不服输的决心和斗志!”但夸梅·布朗日后成为水货状元的代名词,如今在湖人队才算混出了点模样。

2、2006年,山猫队获得探花签,乔丹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后,挑选了更具有实战力,能更快融入球队的亚当·莫里森,而将潜力无限的泰勒斯·托马斯留给了开拓者队(后来被交易到公牛队)。一个赛季过去了,莫里森依然毁誉参半,欣赏他球技的人还不如欣赏他长发的人多。

现在 2 0 0 7年是公认的选秀大年,山猫队的第8 顺位并不算低, 而布兰登·莱特意外地跌出前五顺位,更像是老天为夏洛特准备的一份礼物。乔丹不出意外地选择了同样来自北卡的夏洛特当地偶像莱特,但随即将他交易出去,换取贾森·理查德森,随后只在第22顺位挑选来自波士顿大学的贾莱德·达德利。

评述 乔丹终于认识到,类似于公牛队那样经年累月囤积高顺位新秀并最终熬成正果的球队,毕竟是凤毛麟角,而且山猫队已囤积了许多出色的新人,却依然难以进步,关键还在于球队缺乏一位能带领这些年轻人前进的良师益友。这个人并不需要技惊四座,更不需要只手遮天。他只要一能带来票房,二能带来经验,一切就OK了。因此,乔丹早在选秀前就透露了要交易来一名有经验的老将的意愿,但夏洛特人没料到乔丹会将莱特当筹码,更没想到用莱特换来的不是卡特而是理查德森。设想,如果卡特拒绝了新泽西的续约要求,乔丹还会把宝押在理查德森身上吗?事实上,卡特这位北卡继乔丹之后最杰出的飞人,才是夏洛特人心目中最理想的救世主。卡特拒绝了夏洛特,而理查德森又成为勇士队夏季不受欢迎的人物,欲除之而后快,布兰登·莱特又比较符合勇士队在输给爵士队后欲增强内线的要求,因此勇士队也就不会过分纠缠乔丹给出什么样的筹码。两相比较之下,乔丹自然会选择理查德森。

变革二:换帅

历史 也许在乔丹看来,主教练有时就是场边的傀儡,或者说,除了菲尔·杰克逊之外,乔丹不会也不屑于为别的主教练打球。乔丹操控奇才队时,当时名义上的教练是乔丹年轻时的恩师道格·科林斯,但举凡战术设定和球员安排,皆出自乔丹之手,科林斯基本等同于傀儡。教练,在乔丹的字典里,永远是个既少不了又实在多余的字眼。

现状 还在上赛季中途,乔丹即对外宣布,比克斯塔夫将在赛季结束后终结教练工作,专心去当总经理。赛季结束后,乔丹又出人意料地选择原小牛队助理教练萨姆·文森特为新任主教练。

评述 也许乔丹的决定是更务实的,但比克斯塔夫离职时却并不爽,因为他与乔丹在离职的原因上产生了本质的分歧。乔丹的理由是比克斯塔夫不具备将现在的山猫队带进季后赛的实力,而比克斯塔夫则将罪责归结于接连的伤病:“如果不是伤病,我们本赛季(2006-07赛季)就具备打进季后赛的实力。”比起这件事来,乔丹选择文森特更出人意料。这位教练资历不深,人们更容易想起的,似乎是他与乔丹短暂的队友之缘,这样一来,乔丹的抉择又有些任人唯亲之嫌。不过,不管如何,乔丹开始意识到主教练的重要性,并切实地为球队挑选主教练,这也算不小的转变。

变革三:出镜

历史 如今回忆起奇才队时期的乔丹,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是那个穿着23号深蓝色球衣的老球神,还是那个坐在场边西装革履的管理者?乔丹的双重身份却没给球队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奇才队依旧是那个每年在选秀、交易和季后赛边缘挣扎的二流球队。那时,乔丹的形象是独裁的、蛮横的、事必躬亲的,因此也有些充满悲剧色彩的。

现在 如果你是山猫队的队员,而你又看见了乔丹,那你一定是个幸运的家伙。现在的乔丹开始学习韬略之术,身为小老板的他很少出现在球员面前,也基本不参与到教练、总经理等的运筹帷幄和排兵布阵之中去。如今的他,更多地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利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来为山猫队物色新的球员和管理人员。

评述 奇才时的乔丹还未适应由一个球员向管理者的转变。有鉴于他作为球员时的显赫名声,他的高层同行们难以与他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而他本人也会有意无意地忽略高层的潜规则,忘记了水越深越危险的道理,将需要集体负责完成的事务变成了他一人拍板的家天下。乔丹的性格倔强,他对身边的人要求一向过高,却往往忽略别人的感受。乔丹那时也成为NBA惟一的在场上打球的总经理。然而他这样事必躬亲的结果,却是被老板波林不客气地扫地出门。经历了世事沉浮的乔丹也明白了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做和不该做哪些事情。从以上三方面来看,乔丹的确在进行着变革,不仅变革自身,也深刻影响着山猫队的发展。换帅意味着改变战术和球风,而放弃选秀,尤其是在2007年选秀大年碌碌无为,究竟会对未来有什么影响?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却有可能左右山猫队未来几年的运势。

乔丹在寻求改变,伴随着他的改变,山猫队也在进行着变革。然而,在乔丹并不愿意太多介入球队内部事务的前提下,山猫队作为一支球队也走在稳固的道路上。今年夏天,杰拉德·华莱士和卡罗尔这两位希望之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哄抢热潮,而山猫队最终在不利局面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变与不变,有时就是钟摆的两端。

不变:续约

困境 华莱士和卡罗尔进入自由球员市场,均在今年夏天引起了轰动,尤其是华莱士,更是激起了多家球队哄抢。自来到山猫队之后的三个赛季,华莱士迅速崛起,成为小前锋位置上攻守兼备的一颗新星。2006-07赛季,华莱士场均得分达到职业生涯最高的18.1分,助攻达到最高的2.6次,此前他还曾以场均2.5次抢断成为2005年NBA抢断王。华莱士对于山猫队的意义是巨大的,他俨然已成为队中仅次于奥卡福的二号人物;而卡罗尔上赛季在球队伤兵不断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出场72场首发47场,场均得分达到职业生涯最高的12.1分,同时他的投篮命中率(43.3%)、三分球命中率(41.6%)和罚球命中率(90.4%)如此高的投篮水准,在全联盟也鲜有人出其右。

结果 6年5700万、6年2700万,这是山猫队为杰拉德·华莱士和卡罗尔开出的两份新约,最终,这两位优秀的年轻球员将继续为山猫队的未来而奋斗。

评述 华莱士和卡罗尔最终顺利留队,对于山猫队的意义重大。在这两人的争夺战中,山猫队虽然是老东家球队,但并不占据太大优势。在当今联盟,稍有成就的年轻人即想脱离老东家另觅高枝,尤其是像山猫队这样在各方面都显得不是特别突出的球队。其实,山猫队本身也对续约华莱士信心不足,乔丹找来理查德森,不排除是为了弥补一旦华莱士离队的空缺。

下赛季的东南赛区,山猫队虽资历尚浅,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如果他们能摆脱伤病困扰,全联盟也会睁大眼睛,看看这些青年近卫军们会否让比克斯塔夫的“预言”实现。诚然,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依然是迈克尔·乔丹。假若山猫队依然没有太大起色,性好赌博的乔老爷子一急之下,又会作出何等惊世之举呢?这倒是另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

篇5:钟摆的秘密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

二、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三、教法:观察、猜想

学法:观察、验证

四、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五、教学过程:

1、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①摆钟如何工作的?

②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2、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①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②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1)实验一: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2)实验二: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

篇6:《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速度快呢?(摆的长度不同)

4、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摆长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5、出示宽1.5cm长30cm的木条,让学生判断木条的重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6、在黑板上画一个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重心的位置。

7、小结: 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出示用 宽1.5cm长30cm的木条做的两个摆,摆线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和硬币)

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3、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实验验证。

4、交流分析,为什么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5、得出结论两个摆的摆长不同,所以摆的快慢不一样。摆的总长度不等于摆长,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由于摆锤上加了重物,摆锤的重心改变了,摆长也改变了,摆的快慢也就会跟着改变。

(板书: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7、分组实验:研究改变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3.汇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汇总。

(2)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有什么

规律? 让学生发现硬币位置不同,摆锤的重心就会改变,摆的快慢也会改变。

(3)小结并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三、制作“钟摆”

1.揭题。(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硬币的位置能使摆1分钟摆动60次。

(让学生参考实验时的数据进行预测)

3、你能经过分析,估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即60秒)摆动30次的摆,这个摆的摆长应该要多长?然后试一试,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摆长大约是25cm)

6、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7、做一个钟摆

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长 摆的快慢

长 慢

篇7:《做一个钟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想通过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实验,课堂实践。在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探究一:一个摆,摆锤底端固定小重物是否影响摆动快慢?”的研究,一开始学生根据旧知固定思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因此加上重物他们很直接的会说没有影响。接着展开探究二:课本上的图案,“如果将这个重物再向上移一点,会影响这个摆摆动的快慢吗?”学生因为经验和旧知,还是说的“没有”,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摆绳绳子的长短没有变,学生会误以为摆长没有变,接下来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重物上移,结果发现“重物上移对摆摆动快慢有影响”,这与学生之前的猜测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让学生更能细心去自主发现在这个摆中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根据观察学生发现是整个摆锤的重心改变了,发现“真正的摆长=固定点——重心中心之间的距离”。最后,学生依据探究二中“15秒内小重物在10厘米处、20厘米处、30厘米处摆动的次数”,巩固概念,内化知识。为后续学生能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控制摆摆动的快慢。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逐步发展,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材要求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金属圆片,可以固定在木片(木条)上,并且能够灵活地移动。可事实上木片(木条)和金属圆片不是很理想的实验材料。一是亦固定的木片重量轻,受空气阻力相对较大,对摆的影响也较大;二是金属圆片很难固定在木片上,也很难上下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我们学校兴趣班的塑料带孔连杆以及重物,可实际中虽然重物好固定了,但是塑料连杆又有一些太轻了,摆在摆动过程中,摆绳的转动会带动整个摆旋转起来,摆左右摆动晃动较大,影响实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的缩短了摆绳长度,避免了摆绳的过度旋转,不过这个实验影响因素比较多,对材料的要求也很高,我也需要多多去寻找更适宜的材料和更直观的方法运用在教学中。

篇8:苏珊的欲望钟摆

阳光下的邂逅

苏姗本来可以一如既往地平静而低调地生活下去,但这样的生活却突然死于2007年奥地利的夏天。

奥地利蒂罗尔州首府因斯布鲁克的兰瑟霍芙温泉度假旅馆,是欧洲的顶级富豪们夏季常去的度假休闲会所。那是阳光和煦的一天,苏姗舒适地躺在温泉泳池边的长椅上,手捧一本《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一边惬意地晒着日光浴,一边细细品味书中的奇幻故事。

“我最喜爱的书。”一个陌生而磁性的男声突兀地在苏姗耳边响起,紧接着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挡住阳光的高大身影。苏姗略有不悦地合上书,眼前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瞄了一眼书封上的烫金书名,然后抬头对她报以优雅温和的一笑。

“你好,我是黑尔格•斯加尔比。”不等苏珊拒绝,这个陌生男人便自顾自地拉了一把椅子,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一个略显亲密却并不唐突的距离。

金色的阳光镀在这个男人的轮廓上,让他更显得英俊而优雅,这个画面在之后近一年时间里,给苏姗的印象都是美好的。

苏姗•克拉腾并不是一个爱看寓言小说的、对生活不切实际的女子,事实上,45岁的她已为人妻,且有三个孩子。更重要的是,她是已故宝马老板赫伯特•科万特的女儿,宝马创始人甘特•科万特的孙女。作为宝马幕后最强势的决策者,她与弟弟斯蒂芬•科万特和母亲约翰娜•科万特握有宝马46.6%的股份。《福布斯》杂志2008年公布的全球富豪榜显示,她以132亿美元资产列第55名,是德国最富有的女性。不过苏姗行事相当低调,不爱在媒体抛头露面,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

“黑尔格•斯加尔比……”,苏姗在心里揣度着这个男人的名字。像这样别有意图地想要接近自己的男人,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这次苏姗隐约觉得,潜伏在斯加尔比身上的某种气质,似乎激起了她的好奇心。

“你是做什么的?”她随口一问。

“我是瑞士政府的一名特别顾问,尤其涉及冲突地区的事务。”斯加尔比带着一脸诚恳的表情。

“这个工作岂不是挺危险的?”苏姗将信将疑。

面对苏姗的疑问,斯加尔比将自己的传奇人生全盘托出:他是在巴西长大的瑞士人,他的父亲是世界著名跨国工业集团瑞士苏尔寿公司驻南美洲的代表,他会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法语以及德语6种语言,曾在瑞士信贷银行任职,多次受瑞士政府委派赴冲突地区处理解救人质的危险事件……

高大英俊的外形、难以抵挡的魅力、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再加上带有冒险性质的职业,一个电影里的007詹姆斯•邦德的形象活脱脱地印在了苏姗的心里,使她所有对陌生男人的防范都烟消云散。

“奇幻”之旅

文学是苏姗的平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各种各样的小说能够使她活在各种不同的世界里,小说主人公们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对于过着富有的物质生活的她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精神之旅。

令苏姗感到惊奇的是,斯加尔比对文学有着同样的痴爱。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冯塔纳的《伯兰登堡漫游记》……诸多名著里的情节,斯加尔比都能娓娓道来。

相同的爱好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苏姗开始乐意于跟斯加尔比一起喝茶、爬山、聊天。在风景秀丽的因斯布鲁克,他们谈论肖邦、莫扎特,谈论当地出产的施华洛世奇水晶,谈论关于当地标志性建筑黄金屋顶和圣雅可布大教堂的历史典故,谈论斯加尔比007式的工作经历……

这一切就像一部故事丰富、情节跌宕的小说,令苏姗渐渐着迷,而英俊优雅的斯加尔比就是这部小说的男主角。

一直以来,相夫教子、平淡无奇的生活状态使苏姗感到乏味,她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像七八十岁那么苍老。苏姗心里太需要斯加尔比带给她的这种状态了,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讲述的追逐梦想的冒险故事,与斯加尔比的邂逅使她感到青春焕发。

斯加尔比一方面积极地邀请苏姗游山玩水,另一方面却又绅士般地刻意与苏姗保持着合乎礼数的距离。而苏姗对这样的绅士行为大为欣赏,从心底里认为斯加尔比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不过,每至夜晚,躺在旅馆豪华包间的大床上,苏姗总是有些难以入眠。她隐隐感到,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她心底滋长,这个叫斯加尔比的男人似乎正在突破两人之间朋友关系这条界线。但是,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她的家庭?她的身份?每想到这里,苏姗就会努力地将那股莫名其妙的情感扼杀掉。她反复地告诫自己,生活的本质就是平平淡淡,追逐新奇是要付出代价的。

苏姗不辞而别地离开因斯布鲁克,这是与斯加尔比断绝往来的最佳方式。她早就不是一个情窦初开的18岁女孩了。

629号房间

对于斯加尔比的情愫,就像一支埋伏在阿尔卑斯山间的伏军,它隐秘地潜伏着,一旦时机一到,便会迅猛地向苏姗掩杀过来。

苏姗本以为一切都会在一场不辞而别中结束,但她万万没想到,在另一处温泉度假胜地,她再次与斯加尔比相遇了。当斯加尔比风度翩翩地走到她面前,礼貌地向她报以问候时,那些小说和电影里动人的章节如狂风巨浪般在她脑海里掀起,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她耳边说,“所有的凑巧累积在一起,就成了缘分。”

夜晚,仅存的理智又冒出来敲打苏姗,家庭、公司、名誉、信仰等词汇如关卡一样横在她面前。可是,那一直埋藏在她心底的渴求,被斯加尔比轻易地点燃,在侥幸心理的催化中壮大,最后不可抵挡地将那些关卡统统击碎。

欲望的钟摆突破了理智的阻挡,定格在了“满足”的一边。

苏姗确定自己应该和这个男人发生些什么,再次凑巧的是,斯加尔比也正有此意。隔在两人中间的那层纸被捅破,两人“情投意合”地搭在了一起。临别时,两人互留了电话号码,并约定了下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此时陷入感情漩涡的苏姗还不知道,从2007年夏天兰瑟霍芙温泉度假旅馆的那次偶遇开始,一切的凑巧都是斯加尔比精心设置的圈套。而他那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恶魔的灵魂。

慕尼黑的深秋有些阴冷,苏姗的内心却难掩火热,她独自驾着宝马穿过施瓦贝区的街道,除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她分明能听到自己强烈的心跳声。按照与斯加尔比的约定,她该在这个晚上赶到假日酒店的629号房间。

出轨行为带来的刺激,让苏姗感到自己仿佛脱离了物质富有却精神乏味的平淡生活,而活在了那些小说里的冒险故事中。

615、616……625、626,随着过道两边房间门牌号数字的增加,苏姗愈来愈感到紧张刺激,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又无法抗拒的感觉,仿佛斯加尔比就在前方某个隐蔽的角落,握着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她自己不停地往前走。628、629!正当苏姗把心提到嗓子眼时,斯加尔比从里面打开了629号房间的房门,一把将苏姗抱了进去……

如果苏姗再往前走一个房门,并把它推开,她会发现,一个名叫俄纳诺•巴雷塔的意大利男子,正在悄悄地录制着629号房间里面的一举一动。他正是斯加尔比的同伙!

恶魔的灵魂

斯加尔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魔,他的“狩猎场”就是欧洲各个奢华的温泉度假村,这些地方是欧洲富婆们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这些富婆们或多或少地具有成为他猎物的两个条件:一是有钱,二是物质生活富有而精神生活贫乏。

2001年他诈骗了一位八旬老妪,这位老妪还声称是他的“未婚妻”;2003年他又成功地使一位伯爵夫人迷上了他,并在骗走至少700万法郎后再以性爱光碟要挟更多的钱财;2005年的那位是一位64岁的德国家具商的妻子;最近的一次是一位48岁的奥地利贵妇,他从她那里骗得29.4万欧元。

斯加尔比能够长期逍遥法外、一再得手的原因是,这些被骗的富婆们害怕报案后,自己与斯加尔比的丑闻将公诸于众,败坏自己的名声。“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斯加尔比懂得她们的心理,这次他的猎物就是德国第一富婆苏姗•克拉腾。

手里有了苏姗的性爱录像,就如同拿着能够控制她的遥控器,下一步斯加尔比便可以渐渐露出他恶魔的真面目。将手伸进苏姗的钱袋。

幽会时的斯加尔比经常装出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每逢苏姗问起,他又故弄玄虚地只字不提,直到某一天,他终于向苏姗袒露了“深藏心底的秘密”:他的工作是有风险的,一次在美国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驾车撞了一位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导致后者半身不遂,他没有足够的钱消灾免祸。

斯加尔比这样的男人很容易激起女人母性的担心和关怀。苏姗见情人受此折磨,自然心生怜悯,在感情中失去了理智的她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就毫不犹豫地给了他750万欧元。

这一阔绰的举动让斯加尔比极度兴奋,他的胃口变得更大。在解决了他的“黑道纠纷”后,他向苏姗提出要她与丈夫决裂,投资一笔3.6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准备地幸福生活在一起了。”

斯加尔比强硬的要求,如同一记惊天炸雷,令苏姗浑身一颤。750万欧元只是苏姗的九牛一毛,3.67亿美元对于她来说也不至于成为天文数字,但要与丈夫决裂的要求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遭到拒绝的斯加尔比彻底撕开了面具,一张性爱光碟寄到了苏姗的手里。“4900万欧元,一切都会结束。”电话中斯加尔比的声音令苏姗咬牙切齿又毛骨悚然。她已经出离愤怒了,发狂地咆哮起来,电话的另一边,斯加尔比在魔鬼般的笑声中挂掉了电话。

在一阵令人窒息的安静中,苏姗突然感到浑身乏力,欲望的钟摆从“满足”的一边陡然滑落,回想这一年多来发生的这一切,她觉得自己就是一支不受自己支配的钟摆,在各种情绪的冲撞中疯狂地摆动。

抉择

苏姗其实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但这需要代价。

身为宝马汽车公司的继承人和幕后决策者之一,她不光有女性柔弱温情的一面,还有坚强的性格和足够的勇气。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苏姗明白,4900万欧元岂能让钓到大鱼的斯加尔比善罢甘休,性爱光碟将成为这个恶魔长期有效的空白支票。要将这一切彻底结束,将其绳之以法才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这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丈夫、孩子、家庭、个人的名声、公司的声誉……这些金钱买不到的事物,都将随着丑闻的公诸于众,而受到深深的伤害。

她需要做出抉择的时间,在丑闻公布前,她必须将这些伤害降到最小程度。

斯加尔比威胁的电话不时地打过来,刺激着她的神经。也许是商业上的交锋练就她与对手谈判周旋的能力,她强忍着怒火与斯加尔比几番讨价还价,拖了一两月的谈判不仅将价码压到1400万欧元,更重要的是,苏姗赢得了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苏姗努力地使身边的人的情绪从震惊缓解到了平静,公司方面她也做出了妥善的处置。一切安排妥当后,苏姗不再挣扎,她拨通了警局的电话。2008年1月14日,斯加尔比将他的宝马停在奥地利的一个高速公路休息站里,等待着他梦寐以求的1400万欧元。他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一群警察。

收到了斯加尔比被捕的消息后,苏姗很清楚,她将等来什么。

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产生无聊,欲望得到满足便产生痛苦,这就是德国女首富苏姗•克拉腾的欲望钟摆。

上一篇:民族团结汇报材料下一篇:浮躁现代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