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

2024-04-27

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共6篇)

篇1: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

一、控规编制存在的问题:(又一控规调整的三种类型:修编、整合和局部调整)

(1)控规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足(来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

控规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对城市现状的承认和描述,而在对城市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必然会影响到控规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如城市的道路网络无法实施,某些大型项目选址落在规划范围内,实际建设项目与原规划功能不匹配设等等,从而出现对控规调整的需求。(2)前期研究工作不够充分(现行控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编制的依据不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

任务重、时间紧,导致规划委托单位和编制单位对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很多内容在没有深入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也可以完成,形式上很完整,但科学性和依据就不够充分,在审批阶段很难发现前期研究工作上的不足。(3)控规编制的层次和深度过于统一(现行控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规划内容不够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

控规编制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征而采取不同的控制深度。各城市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导致规划内容大相径庭。

(4)控规技术指标确立的科学性、灵活性不足

选取控制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规划控制意图。所以,在控制指标的选取应在广度上涵盖不同专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管理的城市空间资源要素,强调其综合性。但不可盲目求同,选取指标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不同区位、地区、用地性质应该有不同的规划意图和控制目标,在控制内容方面也应当各有侧重。规划部门为了了便于操作和管理,保证控规编制成果的速成,制订了一整套控制指标来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功能,并模式化地套用到控制区域内的所有地块。这种模式化的做法忽视了不同用地性质的控制需求,无法确保城市空间环境的高质量和对城市地域特色的保护。更为严重的是,控制指标在全国范围内趋向一致,“千城一面”的现象严重,城市地域特色消逝怠尽。模式化的指标体系科学性和灵活性严重不足,也会导致控规调整现象的产生。(5)控规编制中生态环境指标建设缺失

控规编制过程中过分强调对于人工环境建设的控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的意识淡薄导致生态指标缺失。现有的生态环境指标选择上过于形式化导致生态环境控制引导作用的缺失。现有控规中生态指标的选取过于模式化,缺乏科学评判过程,缺少针对性,在规划过程中难于落到实处。(6)缺少城市整体经营的观念和措施

缺少整体经营观念,导致控规没有把旧城控制与新区开发有机结合,没有认识到新区开发对旧城控制的巨大支持作用,因而使旧城的改造举步维艰。(7)控规编制中控制方法不够完善

首先,兼容控制不完善。当前控规编制普遍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进行用地分类,该标准明确规定了一块用地只能划分为一种用地性质,不是某类用地就必须是另一类用地,非此即彼。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因为发展的需要或是其他原因,经常对用地性质这一控制指标进行调整变更,如将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或商业金融业用地,或将居用地改为行政办公用地甚至城市公共绿地等,调整后的用地性质自然与原控规不相符合。若调整范围过大,则需要对控规进行整体编制或调整,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调整现象,也反映了现阶段控规编制在用地定性上规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确定用地性质是规划编制中较为核心的内容,从本质上讲,规划控制就是对城市土地用途的控制,这就要求编制过程中对用地性质的分类既要有规定性,又要有兼容性。

其次,用地分类标准不够完善。(8)控规调整审查机制不完善

控规调整审查环节还存在审查周期较长的问题。一方面,承担调整论证的规划设计单位没有法定的工作周期,论证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正式申报后的审查环节较多,工作周期较长。

(9)控规调整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控规调整涉及的利益复杂,不仅关系到建设开发项目业主的利益,也关系到政府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关系到周边地区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控规调整过程中必须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目前,控规调整采取的公示方式为网上公示或规划主管部门大厅公示栏进行公示,但公示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出现网上公示的点击率低,公示栏意见箱中未收到公众反馈的意见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也反映出了目前的公众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控规调整的决策中来,只是过程性的被动的参与,往往流于形式。(10)规划成果可操作性不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

二、控规编制、调整的对策

(1)强化基础资料收集,做到精准控制规划(新时期控规修编的几点体会)

包括核对完善地形信息、现状空间信息整理、更新规划成果信息、全面梳理开发动态等方面。

(2)全面评估实施情况,提出修编建议思路(新时期控规修编的几点体会)

总体层面评估,如人口、用地和规划结构设施评估,开发总量实施评估、开发动态实施评估,相关规划落实总体评估。

分项内容评估,如公共服务设施实施评估,交通规划实施评估,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估。

(3)切入规划管理需求,创新编制技术手段(新时期控规修编的几点体会)

分程度控制:刚弹性控制,分强制性、规定性、引导性三个程度。分类别控制:实位、虚位、点位、指标控制。

交通容量控制:建立控规评估及方案阶段的交通容量评估模型。

公益性设施刚性控制:设置内容和建设容量的控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及配置要求等。

(4)构建控规编制生态指标体系

针对现行控规编制中过分强调对于人工环境建设控制的缺陷,将自然生态协调、社会经济高效、空间优化和谐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目标,结合生态控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发展三方面内容,形成目标管理型、过渡调控型两级生态指标体系。

(5)加强城市整体经营研究,科学确立规划发展目标

经营城市的领域十分宽广,土地资源作为城市中最大、最具活力的资本,经政府运营手段逐步投入到市场后,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土地的价值也明显提升,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城市运营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城市资产的最佳配置并实现城市资产增值保值,其职能由公共财产监管的单一角色转变为的资本运作者的多重角色,而决定城市经营有效进行的筹码就是土地开发控制指标的灵活调节度。

(6)弹性划分地块,增强土地定性的兼容性

土地使用性质的定性兼容性问题在控规的编制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要增强土地定性的兼容,就应做出相应的规定,区分相同性质用地在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兼容范围。适当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兼容性用地,可以较快的获得土地开发效益。从经济成本效益出发,若将兼容性用地安排在区位条件好、土地价格高的城市中心地段,城市中心地段因其土地开发效益较高,则容易吸引建设单位在此进行投资和开发,兼容用地可以增大土地适建范围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也有利于综合评价所处片区的建筑密度和空间匀质度。若将兼容用地安排在低价较低的城市周边地段,那么建设单位就多了可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其全方位筹集资金,进行土地开发,从而达到土地资产的增值。(7)建立控规指标的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全程介入规划编制

在调整申请阶段及时将控规调整的目的、内容、必要性传达给有关社区居民,收集社区意见,做好民意调查。应重视提供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对变更用地的基础资料、其周边的建筑情况、周边用地的拟建项目情况等向社会公开;重视提供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应提供足够及时的控规指标调整的结果和最新变动的信息。确保信息公开图纸内容的精度,防止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在控规评估阶段、编制阶段和成果完成阶段深入贯彻公众参与,全程介入规划编制。

(8)规范控规成果,有效区分控规成果的各大功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

法定文件、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各自的作用。

(9)建立对控规定期整体修编和局部调整相结合的并行机制

由政府组织定期对控规进行整体修编。强化经济分析在控规编制中的佐证作用。规定城市土地开发和公用设施配套。通过规划编制的完善,加强控规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引导。维护控规编制成果严肃性的基础上适度增强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注意与规划管理的衔接。加强控规与其它规划如总规、分规、修规、城市设计等的合理衔接,避免控规与其它规划之间出现矛盾。(10)完善控规的调整程序,加强控规调整的管理工作 为保障控规实施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推行对控规调整程序的改进。具体改进措施如下:(1)明确对申请单位的资格审查程序,重点审查其是否具有土地使用权;(2)区别对待各类申请项目,建立分类处理机制;(3)对控规调整申请材料及规划成果进行真实性审查,并建立控规调整申请单位及规划编制单位的信用档案,以防止申请材料的作假行为;(4)非经营性控规调整申请项目(特别是社会公益项目)可在受理程序阶段予以批复,审批结束以后应对社会公告审批结果,并由规划信息中心对控规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5)公示控规调整方案,并安排审查会议。即应坚持“批前公示”;(6)应协同相关部门对控规调整方案的审批采取票决制;(7)应将控规调整审查会议纪要报告市政府,有利于规划部门接收市政府监督;(8)对控规调整实施分级审批;(9)建立控规局部调整的成果管理机制。(11)应用规划设计的辅助技术,为控制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

通过城市设计、交通影响评价、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编制区的空间环境、交通状况和强度分区,并鼓励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动态表现规划效果。

篇2: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

2009年CPA《会计》教材新制度破解版 2012考研思想政治理论 半导体器件物理 财务管理基础 采购与供应管理 超导物体

程序设计与应用

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编 当代高级英语写作

电子商务(英文版、第4版)电子商务概论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实验与实践教程 发展社会学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 公共关系学 公共管理说史 公共管理学说史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国际财务管理(第2版)国际公司法学(第3版)国际金额学教程

理论法学国际法学49讲 逻辑学基础教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编导读(第二版)秘书礼仪 品牌管理 人才测评

人力资源管理(13版)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 实用意大利语语法

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教程 税务会计

外事管理学概率3

王陆攻克雅思28天黄金法则:点式听力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用教程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

物体化学 刻心教程(第2版)现代生产运作与管理(第2版)项目管理(第2版)新编财政学教程

新大学化学(第二版)薪酬管理

刑法48讲(2011司法)刑事诉讼法(第3版)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职业生涯管理 专利经营管理

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

教学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讲义 高等数学(上册)第六版 线性代数(第二版)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 电工学(上)第六版 电工学六册(下)马克思学习与辅导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管理学——原理、方法、案例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 大学应用写作(1-7章)建筑学

C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大学应用写作(8-10章)经济学概论学习指导 新编大学语文教程 现代营销学(第五版)运筹学基础教程(第二版)无机化学实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有机化学(第四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 电路分析

应用统计学(第二版)12译教程

高等代数辅导与习题解答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五版)线性代数课程复习纲要与历年试题汇编 信息检索课程习题指导 中国电影史 货币银行学

大学音乐鉴赏教程

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讲义

经济学学习指导 导读·习题·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习与辅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与辅导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与历年试题及解答 大学物理习题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历届试题及题解汇编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Taxi3 Taxi2

篇3: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

一、利用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导入新课

教材中有许多辅助资料是紧扣教材较为简单而且和生活联系较紧的小问题, 这类资料可以引起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冲突,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例如:讲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时, 引用教材中的小问题“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是否相同?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有没有差别?”导入新课, 这个问题把两种差别很大的生物放在一起比较, 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利用教材中的辅助资料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教材资料是专门为学生理解重点、解决难点和培养探究思维能力而设计的, 教师如果在讲新授课时巧妙利用, 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梯度, 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 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 可利用教材中的问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及下面的小资料“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 40%是DNA。对蛋白质和DNA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硫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 99%的磷都存在于DNA分子中”。这个小问题的思考和小资料阐述就进一步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很容易度过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这一难点。

三、利用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须让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栏目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授渔”的作用。如:为什么人体选择脂肪而不选择糖元作为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呢?这本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教材中的小资料“脂肪和糖元氧化释能比较”又为教师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捷径,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对小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尽管脂肪和糖元都能贮存能量, 但由于1g脂肪所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g糖元所占体积的1/5, 而1g脂肪释放的能量 (约38.91KJ/g) 比1g糖元 (约1 7.1 5KJ/g) 大1倍多, 然后再结合生物进化的知识展开讨论,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探究:两者都是由C、H、O组成, 为什么在能量的释放上差异这么大?教师写出脂肪的分子式, 比较C、H、O的个数比, 再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中每一步能量的释放差异, 能量产生的多少主要取决于[H]与氧结合释放的能量。学生就会明白有机物中H的个数比越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越多, [H]与氧结合释放的能量越多。这样让学生自己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最终得出结论, 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尝到求知的甜头,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加强理论与生产生活间的联系

蛋白质代谢时, 氨基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必须有转氨酶的参与。什么是转氨酶, 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 但教材小资料介绍了GPT (谷丙转氨酶) ,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该小资料, 学生了解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以及该酶在人体血液中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

五、利用辅助资料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利用小资料,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生物实验, 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很大帮助。如“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中提供小资料是“科学家用42K证明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的实验”, 仔细阅读后,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本实验运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教材哪些内容出现过?你认为此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这里学生很快会联想到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到底是来自H2O中的氧, 还是来自CO2中的氧的实验;按照科学家们的思路,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有机物是通过植物体的哪个部分运输的?再联系到实验设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 为什么要选择标记35S和32P两种元素?从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小资料就得到答案。

当然, 在利用小资料时要处理好教材主体部分与小资料的关系, 小资料与教材主体部分是有机的整体, 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适时适度地运用小资料,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摘要:倡导探究性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整合教材资源, 创设探究环境, 尤其是教材中各种辅助小资料。要利用教材中的辅助资料导入新课, 突破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论与生产生活联系, 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篇4:控规课本及文献资料

【关键词】养老设施及产业;居家养老;养老产业;设施配套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养老“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作为一项涉及政府、民生、产业、社会制度等诸多层面的多元化工程,需要系统性设计和建设。城市规划作为各项社会事业、产业和城市建设的龙头,应当通过对用地、产业等适当的引导,成为未来在城市“养老事业”建设中纲领性的文件之一。

1.加强养老设施及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按照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10年,全市常驻人口66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城市老龄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至2015年,大连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但按照城市既有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传统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因服务水平和档次,出现空置和供不应求两大极端,城市社区对老人人性化关怀缺失,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在规划编制阶段,加强养老问题的考虑和引导,对于改善城市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带动城市整体养老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2.养老需求与地区适宜性分析

2.1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可概括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按规划需求分解即为:(1)健康需求;(2)工作需求;(3)依存需求;(4)和睦需求;(5)安静需求;(6)支配需求;(7)尊敬需求;(8)求偶需求[3]。这些需求涉及城市规划中包含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商业服务、公园绿化等系统的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通过对社区级服务配套进行必要引导,通过影响居住区发展模式来对养老事业起到一定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2.2夏家河地区开展养老产业的适宜性

夏家河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中北部,北邻渤海,南邻鞍子山,是典型的背山面海地势,鞍子山山麓延绵入海,区内沟谷地形变化多样,植被绿化丰富,景色宜人,北岸沙滩海岸平直漫长,有大连市著名的夏家河海滨浴场,是一个适宜养老、休疗养的地区,目前,该地区已经自发形成多个以小型个体养老院为主的小产业集群。

3.夏家河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研究

3.1规划区人口构成研究

夏家河地区位于近郊地区,未来迁移人口主要包括村屯就地回迁安置人群、城区改善型人群外迁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居安置。在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两类人群的养老问题:

(1)村屯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对集体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2)改善人群对 “三世同堂”、配套设施、社区品质和氛围较为关注。

3.2规划及实施策略

3.2.1设计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邻里中心体系

规划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所规定,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孝义”思想的延伸,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既相互照顾,又充满人性化的交流。从规划层面看,需要加强几个方面引导和建设:

(1)完善区域中心设置。按照1M2/人配置医院、体育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超市、百货、餐饮等大型公共职能。

(2)强化邻里中心的设计。按照6000户~8000户人口规模,以15分钟步行为衡量尺度设置邻里中心,预留小型公园,菜市场、商业、餐饮等用地,并按高比例配置医疗门诊、卫生站、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

(3)新增社区中心。按照1000户~2000户设置小型商业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提高商业用房比例,为商业化的医疗门诊、药房、休闲设施建设提供场所,增设健身设施和社区中心,借助社区中心布局棋牌室、阅览室、救护站等,为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服务、社区互助或日间照料。

3.2.2 积极发展养老地产和休疗养产业

养老产业,即房地产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特殊地产项目,是根据老人的需求设计居住环境、配套,将疾病预防、康体保健等纳入日常生活设施范畴并参与运营、管理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类型。其利润来源于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后续物业和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存在几种方式:(1)高档公寓式养老地产。服务高收入家庭,也提供高质量服务;(2)休闲养生式养老地产。选择景观环境较好区域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程度的退休老人,提供居住、生活、娱乐、保健等服务;(3)候鸟式养老。异地老人随季节选择度假式的休闲养老模式[4]。

夏家河地区拥有良好的山海景观资源,适宜“养老+休疗养+休闲娱乐”的产業发展磨石,规划提出“山海两端养老、中部服务”功能构成,其中:

北部滨海地区以商业、餐饮业、康体娱乐业、居住功能为主,并在靠近夏家河浴场位置集中设置以休疗养为主的功能组团。该区域以吸引商业、娱乐、酒店、度假村、酒店式公寓等开发建设为主,侧面满足高端和候鸟型养老人群。

南部滨山地区具有优越的山林和植被环境,以“弹性控制,混合发展”为出发点,整体布局康体娱乐用地,建设 “社区型综合养老地产”。通过混合型的产业开发,避免单一职能开发的局限性,推动老人再就业,为休闲娱乐产业提供服务,同时满足老人心理需求和城市就业需求。

3.2.3 生态化社区建设

(1)低密度开发,建设总量控制

规划以打造适宜养老的生态低密度城市组团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动迁及开发建设成本,对整个区域开发建设量进行“总量控制,两级分化”对待,针对不同的社会职能,引导容量向两极化发展。沿城市主要交通轴的核心开发区域,给予1.8~2.0的高容量控制,并利用商业混合用地的布局,加强商业的弹性。对于滨海、滨山以及以家庭式养老为主的居住地区,容积率控制在0.6~1.0、1.0~1.2、1.2~1.4三个区段,降低住宅类建筑的开发规模,提高住区品质。

(2)体系化公园绿地建设

以10分钟可达广场、20分钟可达公园“为基本理念,布局片区级、组团级点状绿地公园。沿生活性干道,打造带状绿化公园,串联各级绿地公园、广场,布局自行车道、漫步道、休憩、便民亭等设施,扩大老年人活动路径。利用自然冲沟,打造多条山海间的指状绿地公园,环绕各个组团,结合鞍子山森林公园、海滨浴场公园,成为夏家河地区独特的自然基底。点、线、面的绿化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夏家河地区生态化的养老环境。

4.小结

本文是对规划编制工作中涉及养老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努力,养老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补充以养老为出发点的城市规划编制理念和策略,通过合理调控对养老事业进行支撑和引导,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规划编制中需加以重视的问题。

篇5:职业指导师课本资料整理

失业分类:结构性 / 摩擦性(时间差)/ 需求不足性 / 季节性 / 周期性 / 隐性(边际劳动生产率<=0)/ 自愿。

摩擦性失业原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不完善不对称。失业影响:经济紊乱效率低 / 产生社会问题 / 失业者的精神物质损失。(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灵活就业分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

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指导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拉动 / 再就业扶持 / 灵活就业 / 农村流动 / 大学生就业政策。

再就业政策:五大支柱(经济拉动 / 政府扶持 / 市场服务 / 政府调控 / 社会保险)、六个领域(中小企业 / 第三产业 / 多重经济形式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劳务输出 / 灵活就业)、十项措施(免税 / 小额贷款 / 社保补贴 / 就业援助 / 主辅分离 / 就业服务 / 财政投入 / 社保 / 企业裁员 / 社区平台)。免税税种: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标模式: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主体地位真正确立 / 机制灵活功能完善 / 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

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市场信息不透明,技能不匹配,工资刚性,招工歧视,需求总量不足,长期失业,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公共就业服务的目标: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塑造更公平有效的市场,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就业服务新三化:制度化(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 / 再就业援助 /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 / 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专业化(功能多元化 / 服务人性化 / 队伍专业化 / 手段信息化)、社会化(面向全社会服务 / 动员社会资源 / 接受社会监督)。职业介绍机构:公共机构 / 部门或行业团体的机构 / 民营机构。公共就业服务的免费对象:登记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残疾 / 低保 / 退役军人 / 随军家属等)。

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政策咨询 / 职业指导和介绍,推荐培训 / 用工和培训等信息发布 / 失业就业登记,解除终止合同。

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能力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动力因素。测评的应用范围:诊断、选拔与安置、预测与发展。

测评理论:人的心理素质有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性、测评是可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科学的测评是基于统计规律之上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信度和效度、标准化和常规、难度与区分度。公平(功能一致性)与效益(收效与成本比)精度越高,成本越高 测评结果的解释:常规参考(与相似人比较)、标准参考(与标准比较)。测评结果的交流:用易懂语言、告知局限性、告知如何运用测评结果、当事人积极参与、给出鼓励和发展性的意见。

测评方法的内部因素:问题的信度和效度、题目取样、社会赞许性。测评实施的因素:环境、意外干扰、施测者因素、观察与评分计分。

职业指导: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

人,提供咨询指导的过程。

职业指导内涵:两个主体 / 人尽其才,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 / 是一个过程,不是阶段和时期 / 强调教育和帮助。

职业指导服务内容:为求职者、劳动者提供政策、就业和择业咨询和服务 / 为特殊群体提供咨询和服务 / 为用工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帮助就业 / 就业稳定 / 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指导原则:以提升质量和效果为出发点 / 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从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创新 /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孵化机制,发挥骨干作用 / 围绕社区学校开展 / 围绕困难群体开展。职业指导对象:下岗失业人员 / 新成长 / 农村剩余 / 在职人员。职业指导的工作范围:咨询与指导(最重要)/ 信息采集与处理 / 职业素质测评 / 职业设计 / 帮助实施。

职业指导的工作模式:职业指导 / 职业介绍 / 教育培训。职业指导的形式:面谈 / 座谈 / 报告会 / 授课 / 通讯联系。职业指导的职责范围:宣传政策法规 / 提供咨询,协调关系 / 指导劳动者依法确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 / 组织交流 / 职业介绍。预防性职业指导:因对象不同,指导内容不同 / 特点类型不同,分层分类指导 / 提前解决 / 针对性系统性 / 自主和主动。

三级预防:问题未暴露(大学生指导)/ 前期处理(三早)/ 问题预防。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原则:具体性 / 针对性 / 及时性 / 持续性 / 跟踪性。指导形式:递进式 / 结构化 / 辐射性 / 多元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指导内容:形势介绍 / 政策咨询 / 信息咨询 / 培训咨询 / 心理咨询。

新成长劳动力包括:年满16未能升学 / 职校毕业生 / 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员 / 待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特征:强竞争力 / 大发展潜力 / 学历专业性别影响就业 / 缺少能力和经验 / 预期非理性化。

农村生育劳动力的特征:数量大 / 年纪轻 / 素质差 / 观念旧。特殊群体种类:残疾人 / 大龄下岗职工 / 城郊占地农转非 / 复员专业军人 / 劳教劳改释放人员。特殊群体就业特征:观念落后意识陈旧 / 就业和创业信心不足 / 部分年龄偏大 / 文化程度偏低 / 技能素质较差。

产业: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类型。行业: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单位的集合。职业:从事稳定合法收入的活动。工种:按生产、技术等特点划分的种类。岗位:按实际需要设置的工作位置。职业要素:名称 / 主体 / 客体 / 报酬 / 技术。

职业特性:社会性 / 经济性 / 技术性 / 稳定性 / 群体性 / 规范性 职业分类依据: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职业分类方法:工作分析法。职业分类原则:大类(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中类(大类的分解)/ 小类(工作范围)/ 细类(最基本类别,采用工作分析法来划分)。影响职业变化发展的因素:社会及管理的变革 / 技术变革 / 经济发展 / 产业及行业的演变。

我国职业变化发展的态势:由单一型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 /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 由传统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化 / 由继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化 / 服务性职业向知识技能化发展。

描述职业的原则:完整性(五要素)/ 特征性 / 应用性 / 辨证性。

职业生涯设计的原则:量体裁衣 / 可操作(目标的现实性、计划的可行性、效果的可检查性)/ 阶段性 / 发展性。

职业生涯设计的任务: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制定职业发展策略 / 明确具体的职业发展途径 / 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

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自我评估 > 环境评估 > 理想目标职业选择 > 职业生涯路线选择 > 实施 > 评估 > 反馈。

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职业测评 / 故事叙说 / 典型人物分析法 /

工作分析的作用:招聘选拔 / 培训 / 绩效考核 / 薪酬管理 / 劳动安全与健康 / 人员调配、完善工作流、工作再设计、组织设计等。工作分析的流程:准备(指定总体方案 / 确定实施者 / 收集分析背景资料 / 选择收集信息方法)> 实施(沟通 / 收集分析)> 结果(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反馈(对分析结果的应用)。工作分析的方法:访谈法 / 观察法 / 问卷法 / 工作日志法。

工作描述:工作本身特性的信息。工作规范:特定岗位对任职者的胜任特质的基本要求。职业胜任:个人特性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工作描述的内容:岗位名称 / 目的 / 工作职责和任务 / 工作联系 / 工具和设备 / 绩效标准 / 权限 / 岗位晋升与替代 / 工作条件。工作规范的内容:教育背景 / 工作经验 / 知识技能 / 个性特征 / 身体要求 / 其他特殊要求。职业胜任特征:知识水平/ 技术能力 / 个人特质 / 动机水平(潜在、深层次)。职业胜任要素:工作绩效 / 工作情景 / 区分优劣。职业胜任特性: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性 / 个体相关行为的类别 / 与工作绩效密不可分 / 与工作情景密不可分 / 面向个体团体和企业。

劳动法:1994通过(八大八次),1995年1月1日实施。

劳动者的八大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 获得报酬 / 休息 / 安全和卫生保护 / 接受培训 / 社保和福利 / 提出劳动争议 / 其他。劳动者的四大义务:完成任务 / 遵守纪律 / 执行安全卫生规章。劳动就业的原则:机会均等 / 男女平等 / 特殊群体保护。国家促进就业职责:就业调控 / 维持劳动力市场秩序 / 提供公共就业保障 / 保障特殊群体就业。

合同必备条款: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 / 保护条件 / 报酬 / 纪律 / 终止条件 / 违反合同的责任。协议条款:约定试用期 / 保密协议等。社保特点: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补偿性、差别性。社保结构:国家基本保险 / 单位补充保险 / 个人储蓄保险。社保项目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和解、调解(普遍采用重要方式)、仲裁、诉讼。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实施原则(强制、低水平广覆盖、部分积累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 覆盖范围(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家属)/ 统筹级别(省)/ 费用承担(个人和单位交纳,财政支出)/ 缴费比例(企业<=20%工资总额,个人>=4%个人工资)/ 个人帐户规模(个人工资11%)/ 法定退休年龄 / 领取资格(退休或交满15年)/ 计发办法(社会性发放)/ 管理机构(委托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劳动部门监督)/ 费用交纳(税收或社保经办机构收取,存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失业保险制度内容:覆盖范围(城镇企业职工)/ 享受对象(缴费满一年、非本人意愿中断职业、已办失业登记有求职要求)/基金来源(个人单位交纳、地方财政补贴等)/ 支出范围(生活补贴、医疗补贴、培训职介补贴、抚恤金)/ 发放标准和年限(高于低保,低于最低工资,最长24月)/ 管理经办和监督。

失业保险制度特点:普遍性 / 强制性 / 互济性。

工资:计时、计件、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平衡单法(个体内比较)/ 实习/ 实地考察。

人职匹配过程:特性评价 / 因素分析 / 个人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人格类型:现实型 / 调查型 / 艺术型 / 社会型 / 管理型 / 常规型 CETTIC解决的问题: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一定数量职业的需求、更多功能的需要。

CETTIC特点:标准程序,可靠的理论基础、提供测试指导要求,保证过程标准化、从实际出发,满足各类机构的具体需要。

职业常识I:考察对力矩、齿轮、滑轮知识和对机械原理的理解。职业常识II:考察对力、光、电、热等知识和原理的了解。隐蔽图形检索:考察抗干扰能力和知觉速度。图形拼合与旋转:考察二维图形拼合和旋转能力。

图表阅读:考察对统计图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小部件手指灵巧测验:考察用手指操作小物体的能力。

面试:特定时间地点,有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通过观察交谈等沟通方式,了解被测者的素质特性、能力状况及求职动机。

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框架结构,没有确定答案,组织非常随意。情景性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模拟面谈、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受过训练的咨询员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解决问题,促进适应和发展的过程。类别:教育、职业、适应、人事咨询。特质:面对面沟通、言语表达为主、长期性、改变认知和行为。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人是自我实现者、主观性、对人的其他看法。个体咨询关系建立的技术:具体化、立即性、面质(纠正)、沉默技术。倾听或参与的技术:询问、鼓励、简述语意、情感反应。

影响来访者的技术:解释、信息提供、暗示说服劝告、自我暴露(自我体验/个人经验)、逻辑推理。

团体咨询的价值:影响广泛、效率高、效果容易巩固。

团体咨询局限性:个体向团体妥协、依赖团体、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团体咨询的过程:起始、过渡(处理焦虑和期待,解除消极情绪)、成熟(探索个人价值观,认识自我)、结束(面对分离,协助整理所学)。团体咨询的技术:反应(倾听/复述/澄清)、互动(建立关系/解释/联结/促动/沟通/鼓励)、行动(提问/面质/调停/聚焦/示范)。

团体咨询的过程技术:组成、起始、过程、结束(步骤:回顾总结/成员反思/明确今后如何行动)、追踪。

家庭咨询范围:子女适应障碍、精神病、人际关系紧张。

职业选择咨询:强调策略和方法,个人兴趣期望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咨询步骤:了解个体特性、优劣势分析、平衡前两个条件。职业因素分析:包括职业内容和特点,提出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职业咨询方法:心理测量法、团体咨询、个别咨询。

职业咨询的技术:幻想、模拟个案研究、情景模拟、职业家庭树。职业咨询的内容:准备、选择、决策、适应、发展。

职介从业范围:介绍工作、介绍人才、指导咨询、收集发布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组织职介洽谈会、劳动力跨省流动、其他。

工资调整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宏观调控、单位自主分配与劳动者协商。

接待登记(求职者)

流程:了解基本情况 > 检查相关证件 > 填写登记表 > 提交材料(包括证件复印件)> 录入资料 > 相关部门存档。

接待登记(用工单位)

流程:介绍手续 > 了解单位情况 > 办理登记(表)> 了解单位招聘情况(关键)> 拟定简章 > 选定宣传方式 > 商榷面试方式。招聘宣传方式及适用范围:市场宣传(小单位招聘少)/ 新闻媒体(大单位招聘多)/ 互联网(名单位招聘广职位高)。

信息咨询(对来访者提供就业政策咨询)

流程:了解来访者咨询的问题 > 给出解释 > 重点问题解答 > 登记分类。咨询的目的:自己的合法权益 / 监督用工单位的行为。

信息咨询(整理咨记录、建立咨询文档)

流程:建立需求记录文档 > 建立咨询安排记录文档 > 建立咨询后记录文档 > 建立回访记录文档。

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 来访者满意 / 为职业指导机构提供资料。

诊断咨询(澄清求职者的挫折问题,并进行解释和引导)

流程:约见面谈 > 咨询登记 > 建立咨询关系 > 倾听求职者陈述 > 澄清能够求职者问题 > 分析求职挫折 > 引导求职者克服挫折。澄清求职挫折:对求职者本身特性、职业技能、相关知识、求职行为进行了解。注意事项:完全接纳、不能主观臆断、关注细节、环节贯通、倾听陈述。

诊断咨询(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科学分析受挫原因,吸取教训)流程:澄清毕业生的问题 > 判断受挫原因 > 调整毕业生的情绪 > 制定解决方案

要点:把握核心分析根源;调节情绪重建信心;制定具体求职方案。

诊断咨询(判别单位招聘目标与结果的偏差,并进行解释和引导)流程:查阅单位招聘简章 > 了解招聘的宣传、面试方式 > 对招聘方案提出建议 > 与用工单位沟通 > 重新拟定方案 > 跟踪反馈。要点:进行岗位分析;分析工作的吸引度;分析职业安全感和向心力,预测求职者的心理反应。

择业指导(对求职者进行择业观念指导)流程:了解求职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访谈和测评)> 了解择业取向 > 了解择业观念 > 判断择业观念是否正确 > 分析择业观念的问题类型 > 了解分析问题的原因 > 对求职者进行引导。要点: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择业指导(对毕业生择业困惑进行指导)流程:澄清就业问题 > 探索就业观念(职业价值观、求职方法)> 分析问题与观念之间的关联 > 协助调整择业观念 > 制定择业方案。要点:了解整体形势和政策;能用心理学的认识改变策略。

用人指导(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及其招聘后续服务)

流程: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 介绍日常招聘程序 > 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 现场招聘与咨询接待 > 介绍招聘后续服务内容。要点:严审单位执照和法人;讲明手续;负责持续服务。

注意:限制招聘有效期(1月);及时更新招聘内容;限制单位查询量(3倍);单位及时反馈(10日)。

用人指导(对埠外招聘审核)

要点:严审手续和简章吸引力;了解当地政策。

用人指导(帮助用人单位选择招聘方式)

流程: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 招聘成功的可能性分析 > 介绍招聘方式的种类 > 确定合理的招聘方式 > 组织落实招聘计划。

要点:了解单位需求(重要);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吸引程度(前提);分析供求情况。注意:帮助用人单位树立法制意识;告知用人单位严格履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常用招聘方式:信息网络 / 媒体广告 / 洽谈会 / 集中招聘 / 中介机构代理。

用人指导(指导用人单位办理招聘备案、签合同、交纳社保等手续)要点:办理备案和档案转移;签订合同;参加养老保险;

注意:合同的订立和变更要自愿协商;合同以书面形式;新企业在注册后30日内办理养老登记手续。

办理招工备案手续须知:1资质身份证明(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单位缴社保证明);2应招人员基本资料;3办理机构。

用人指导(对用人单位岗位薪酬确立提出参考意见)流程:四了解(薪酬目标、岗位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地区行业薪酬、薪酬结构)> 三原则(对外竞争性、对内公正性、对员工激励性)> 两提供(本地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本地工资指导价位)> 一把握(参谋角色)。

要点:掌握资料(薪酬资料、横向比较);不要陷入技术指导层面。

用人指导(对媒体招聘广告审核)

流程: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 > 选择媒体类型 > 选择刊登单位 > 评估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信息的采集(识读供求信息采集常规报表)

流程:了解识读报表的作用 > 了解报表的种类 > 了解指标体系。

信息的采集(识读供求信息采集方案)

流程:了解采集的总体目标 > 了解采集对象、采集单位和报告单位 > 了解采集的内容 > 了解采集的工具 > 了解方案实施的时间 > 了解采集的地域 > 了解采集的方式方法 > 了解采集人员的组织 > 了解采集经费的计划 > 了解采集工作的安排。要点:全面了解指标和计划;对有疑义的项目要协商修改。注意:严遵规范格式;分析表格的真实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信息的采集(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的供求信息采集)

流程:制定访问提纲 > 确定访问对象 > 确定访问时间和地点 > 访问交谈 > 整理访问记录。

要点:访问者素质决定结果和质量;观察和思考结合;

访问记录点:记要点、记特点、记疑点、记易忘点、记感受点。注意:敏感问题不当面问;访问调查的资料需要证实;访问调查费时费力,适用于小范围;实地观察时尽量减少活动的影响。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甄选)

文字资料流程:审查 > 分类 > 汇编。数字资料流程:检验 > 分组 > 保存备份。

要点:审查资料(重点);保存和管理资料。注意:供求信息时刻变化,要适时整理。制作供求信息统计图表流程:确定统计表项目 > 选定统计表类型 > 构造统计表 > 设计统计图。

注意:不要漏,项目要全;选择适当图表类型。

标准化测验施测(用CETTIC个别施测)

流程:熟悉软件系统 > 讲述作答规则 > 试做 > 被试作答 > 打印结果报告。

操作环节:自选测验 / 选择职业 / 职业查询 / 选择兴趣测验 / 答题界面 / 指导语 / 操作测验。

注意:不追求高学历,强调人职匹配;利用职介优势提供信息。招聘程序:招募、筛选、录用、评估。标准化测验施测(用CETTIC数据分析)

流程:识别主窗口 > 点击测试报告 > 点击查询 > 浏览打印测试报告。

要点:适当查询条件,调出数据(关键);数据导出。注意:背景选择(诊断、选拔);详读手册,熟练操作。

操作环节:数据导出 / 数据导入 / 删除数据 / 阅读报告。

标准化测验施测(帮助学校建立学生就业素质档案)流程:宣传动员 > 建档准备 > 建立档案 > 存档备案。

面试(对一般人实施面试)

流程:面试前准备 > 预约面试 > 实施面试。

注意:纬度评价,不要被突出特质打动;除了口头语言还要关注体态语言。

职业设计(澄清求职者职业取向,并判断其合理性)

流程:了解职业设计要求 > 帮助澄清职业取向 > 分析取向的合理性 > 整理结果。

要点:语言技巧(鼓励肯定循循善诱);

职业设计(澄清求职者职业发展主要状况)

流程:全面了解工作状况 > 分析内在影响 > 分析外在影响 > 引导澄清发展状况。

要点:收集正反信息;介绍环境因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科学预测。影响个体职业发展的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取向/心理特征/职业素质)、外界环境因素(职位/企业产品/企业信誉/社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职业设计(根据职业取向查询资料)

流程:了解职业取向 > 检索相关信息 > 简单整理资料。注意:工作繁琐,要有耐心;资料要有条例、全面(正反)。

培训项目设计(为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课程设计提供建议)流程:总结求职培训需要 > 分析培训效果 > 统计基本情况 >调查分析具体条件 > 培训项目建议。

培训项目设计(收集培训项目设计的反馈信息)

流程:收集学员反馈信息 > 统计成绩 > 收集单位意见 > 收集培训后的就业信息 > 汇总报告。

要点:信息全面,要核实;挖掘新的培训需求。

注意:收集信息要具体;收集就业和胜任信息,可做典案。

岗位用人设计(澄清岗位用人的需求)流程:岗位信息收集 > 岗位信息分析 > 总结核实用人需求。要点:明确责任;掌握岗位设置知识。

岗位用人设计(收集岗位用人设计的结果反馈)

流程:收集岗位工作人员的意见 > 收集用人部门的意见 > 总结反馈信息。

组织供需交流(管理安排小规模招聘洽谈活动)

流程:安排招聘洽谈场地 > 了解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发预约情况 > 现场跟踪服务 > 根据---供求情况。

组织供需交流(收集跨地区劳动力流动信息寻求合作机会)

流程:了解收集方法 > 指导整理收集信息 > 对供求信息进行分类 > 信息发布 > 组织实施。

要点:保证信息真实;考虑供给情况;还应考虑单位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工资形式、社保、安全、合同期限。

组织供需交流(收集和分析供需双方交流结果信息)

流程:指定交流分析人员 > 制定收集---要求和标准 > 与相关负责人联系 > 收集信息 > 整理信息 > 分析信息 > 反馈信息。

注意:讲清目的,以获支持;及时收集;双方找原因;以数据结果为依据,客观全面评价;完毕要通报分析报告。

就业援助(指导劳务派遣机构实施劳务派遣帮助)

流程:接待洽谈 > 签定劳务派遣合同 > 招聘策划 > 招收录用并签定劳动合同 > 跟踪服务。

注意:两合同一致;严审,以防违法条款;单位内部规章要符合国家政府规定。

就业援助(提供公益性组织政策引导帮助)

流程:政策咨询 > 职业指导 > 就业信息帮助 > 技能培训帮助 > 社会保险关系接续 > 劳动保障代理 > 生活保障帮助 > 特困群体帮助。

就业援助(提供定向培训政策引导帮助)

流程:了解市场需求确定培训方向 > 结合求职者选择专业 > 制定计划 > 推荐机构 > 实施培训计划 > 推荐就业。

就业援助(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提供申报服务)

篇6:近代史复习资料(课本概括)

综述

一、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导火线:虎门销烟。

4、影响: a.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b.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c.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争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也趁机发动侵华战争,于是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条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影响:

a、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侵华的工具。b.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c.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d.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e.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二、南京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 条约。

2、内容:

a.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b.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c.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d.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e.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f.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g.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三、天津条约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俄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a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b.俄国得在中国各通 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c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d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

e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四、北京条约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

a.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e.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五、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化了。

虽然近代中国在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 2 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所以是半殖民地的中国。

六、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有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和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名的社会基础和统治基础。

3、中国自然经济和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弱小。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

八、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好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九、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十、近代中国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第一章

一、马关条约

1、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主要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所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轮船在上述各地搭客载货;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3、这个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合法化,并使日本国力大增。

二、辛丑条约

1、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

2、内容是:

a.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b.划定使馆区。(北京东交民巷)c.拆炮台、驻军队。

d.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e.设立外务部。()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f.对德、日“谢罪”。g.设立外务部

三、辛丑政变 1、1861年11月,在外国公使驻京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即“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被清除,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掌控政权。

2、奕等人因为由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列强进行交涉并签订《北京条约》而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赏识,从此清政府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四、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五、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 4 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目的是: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七、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八、义和团运动P35

1、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2、时代背景: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水深火热;性质:农民起义主力军;口号:扶清灭洋;矛头指向:西方列强。清政府态度:开始是纵容,后镇压 结果:失败

3、影响:

a.义和团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b.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4失败原因

a.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b.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c.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九、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十、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非正义战争,以清政府战败结果,清政府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2、失败原因:

a.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b.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c.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d.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e.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f.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g.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十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从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牢笼,改变盲目排外的态度,向西方国家学习,以实现富国强兵。

他受林则徐之托,编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 序言》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知识,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十二、民族意识觉醒的作品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严复——天演论

a.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民族危机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b.天演论对中国人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第二章

一、太平天国运动 1、1851年洪秀全帅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想金田村发送起义,建好太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

a.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b.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分配。

c.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e.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天国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现。

3、资政新篇 1、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2、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上建议设立新闻官,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

3、《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虽然得到天王的赞赏,但因缺少施行的多种其他条件而未实行。

4、在太平天国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的暴露出来。领导集团内部追求享乐主义,互相斗争,与189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5、太平天国的意义

a.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它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g.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6、失败原因和教训

a.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天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b.它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c.它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d.领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二、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2、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事业:

a.兴办近代企业——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历史作用

a.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来某些促进作用。b.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c.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钓重义轻利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5、失败原因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戊戌维新 1、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持续103天,2、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囚禁了光绪皇帝,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2、历史意思

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3、原因

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4、维新派的局限性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5、教训

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的根本行不通的。

第三章

一、同盟会 1、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公举为 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主持日常工作。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以《民报》为机关报。

2、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三、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a、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b、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使得清朝统治陷于孤立

c使得清政府统治力量大大衰弱,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契机

d、清末新政中的办新学、鼓励出国留学等造就了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为辛亥革命提供了中坚力量

e、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领导力量和舆论支持 f、各地武装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暗杀,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同时给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势力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g、保路运动使得革命时机的提前成熟

3、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它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失败原因

根本上,是因为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 9 是行不通的。

主观方面,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懦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分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四、武昌首义

保路运动特别是四川全省人民的武装大暴动,促成了革命时机的成熟。于是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在武昌联合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八营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第四章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就文化的斗争。2、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3、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4、历史意义

a、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b、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c、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5、局限性

a.倡导者批判空穴,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按时,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b.他们把改造国民性臵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的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 的革命实践,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c.那是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片面的看待问题。

二、新青年 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1916年9月,它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也迁移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也参加编辑,3、《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更增加了《新青年》的影响和号召力,发行量达1万5、6千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后来,它成为中共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三、十月革命 1、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一旦觉醒和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新的社会制度。

2、意义

a.给予中国人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只因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b、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由俄国公认、农民和史宾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革命主义。四、五四运动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几回,随后举行示威,随后,工人声援学生,自动罢工。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2、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3、发生的历史条件: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直接导火线

巴黎和会长中国外交的失败。

5、特点

a.表现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五章 一、八七会议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会议提出“整顿改变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到新的道路”的任务。

3、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二、南昌起义1、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三、遵义会议 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2、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流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3、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4、意义

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九一八事变 1、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小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军。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2、接着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向沈阳等地发起进攻。

卢沟桥事变 1、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2、当夜,驻丰台日军的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的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

3、日本全面进攻由此开始。三、一二九运动 1、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四、八一宣言 1、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五、西安事变 1、1936年12月12日凌晨,爱国将领梁学良和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六、抗日战争

1、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2、意义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中国人民抗日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胜利原因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4、基本经验

a.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c.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d.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上一篇:话糙理不糙的经典语录下一篇:无三违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