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本

2024-04-09

初中历史课本(通用8篇)

篇1:初中历史课本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二)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世界历史 九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进“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 美国经济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篇2:初中历史课本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课本剧 编写原则 应用步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0119-01 历史课本剧是指在坚持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历史课本中的书面知识进行改编,将其以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简单、形象的形式来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

一、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原则

剧本是舞台戏剧表演的基础和依据。历史课本剧的编写是教师应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了解剧本的特点,遵循以下编写原则。

(一)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小说和散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剧本则与之不同,剧本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舞台范围之内,充分地展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因此,编写历史课本剧,必须能够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通过幕和场的转换来充分展示故事的发展。

(二)重点突出矛盾和冲突。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和冲突是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要注重在有限的时空中充分展现故事的矛盾和冲突,将矛盾和冲突贯穿剧本的始终,高潮部分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本编写的重中之重。

(三)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剧本语言是展现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要做到简洁扼要、通俗自然。

二、应用历史课本剧的具体步骤 教师利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切身参与到资料搜集、剧本编写、彩排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历史课本剧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有三个步骤,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而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时期,买椟还珠、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一鸣惊人、杞人忧天、亡羊补牢等成语故事均来自这一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改编成历史课本剧,让学生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来了解这个纷争不断的时期。教学时,笔者选择将负荆请罪的故事改编为历史课本剧。

(一)课本剧准备。课本剧准备是指利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在教学前要告知学生创作历史课本剧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剧本编写和表演。编演负荆请罪的故事,主要是要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征。最后,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调查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特质、爱好、优势等,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简单地说,教师在课本剧准备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和动员的作用。

(二)课本剧编创。在课本剧的编创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学生,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在深入阅读历史课本后,搜集和整理真实史料,并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编写剧本。编写负荆请罪的历史课本剧,学生要搜集廉颇和蔺相如的个人资料,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和过程资料进行搜集,最后对资料进行整合。具体的编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确定历史课本剧的整体框架和脉络,梳理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尾。第二,确定廉颇、蔺相如以及其他次要角色的人物关系。第三,突出负荆请罪故事的矛盾冲突,确保剧情跌宕起伏。第四,编写人物台词,人物台词要简洁、通俗且符合人物特点。蔺相如是文臣,为人低调谦和,所以其台词比较书面化和委婉;廉颇是武将,为人高调不羁,因此其台词比较口语化且更直接。

(三)课本剧彩排和表演。彩排和表演历史课本剧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指导是决定表演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选举确定导演。导演一定要有亲和力、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角色设定的需求来选取合适的演员。如廉颇的扮演者在形象上应该高大威武,在气质上自信洒脱;蔺相如的扮演者在形象上应该温文尔雅,在气质上沉稳淡然。其次,教师应帮助导演组织和指导演员进行彩排,通过多次磨合来培养演员之间的默契。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正式表演。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演出时充满自信,并与同学进行充分配合,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

篇3:初中历史课本

一、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和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意义建构。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通过历史课本剧, 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教室为舞台、以表演为教材,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把课文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化作具体人物活动的话剧, 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表演中。

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将个体的能力分为“语言、数理、视觉、音乐、运动、人际交往、观察、存在智力”八种智力类型。不同个体的智能倾向是不同的,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些学生善于书本记忆, 而有些学生善于逻辑推理, 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课本剧的方式, 无疑为各种智力倾向的学生都提供了发挥自己长处的平台, 通过语言的复述和改造, 可以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历史剧的演出, 可以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配乐, 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课本剧使枯燥的历史课, 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工具。

3.“元认知”学习理论。

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在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元认知”。所谓元认知, 即“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过程的理解”。在常规的历史教学中, 学生机械记忆书中的知识点, 教师只注重教学的结果, 而忽视教学的过程, 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而通过历史课本剧, 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表演, 诠释出历史人物的性情和故事情节, 有助于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历史的“元认知”。

二、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精选剧本素材, 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模块式”教学, 单元与单元之间缺少关联, 这是导致历史课不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教学中, 通过课本剧来串联历史故事, 打破模块界线, 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本剧要以教科书为基点, 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要求, 对课本剧进行创作与改编。在课标的指引下, 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 使其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历史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历史课本剧中, 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要素, 更有利于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国,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史实”。这可理解为让学生能够记住重要的时间、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在教材中, 笔者重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了论述, 以时间为顺序, 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进行了剖析。但是, 对于初中生来说, 书中的描述过于刻板, 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容易, 而理解难。这时, 就可以利用课本小短剧《三顾茅庐》, 从“人物的刻画”方面着手, 以人物性格为突破口, 编剧、排练、道具制作、问题的设计等环节, 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策划、完成。学生在小短剧的表演中, 展现“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点, 了解刘备的求才若渴、张飞的鲁莽急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等。通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和固化知识点,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解决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通过讲解与学生的重复叙述来进行“强化”记忆, 使得学生虽然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 但却无法逾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益。而通过课本剧, 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融入到学生的课本剧表演中, 则更有利于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 逾越“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由于一些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并不密切, 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 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时, 利用历史课本剧, 将前后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 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 学生就可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然教材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叙述, 但是由于缺少改革前后的对比, 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仍然较为模糊。这时, 可以通过举办课堂“时装表演”的方式, 再现北魏统一北方前鲜卑民族的服饰与改革后的服饰, 使学生感受服装方面的进步。从这个微小的角度, 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帝改革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协作,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传统的历史教学, 学生接触的机会少, 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 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新课改下, 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教材, 要打破历史课本中传统的“条条框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通过课本剧, 为学生提供合作与竞争的平台, 适当拓展课本内容, 引导学生鉴古知今, 关注现实。[2]让学生在活动中, 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理解自己学习历史的“元认知”。例如在学习《美国内战》一课时, 重点是学生对美国南北矛盾内容的理解,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奴隶制度”。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国会”的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扮演美国国会的会员代表, 就南北方的“奴隶”的焦点问题展开辩论。通过集聚小组众人的智慧, 既使个体获得了表现的机会, 又促进了个体在合作中的学习。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 用亲身体验的方式, 在合作与竞争中分析历史问题, 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4. 再现历史情境,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 理解历史规律与进程,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可见学生的历史课更是一门“思想道德”课。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品味历史、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浓郁的情境, 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再现, 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 才能够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 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课本剧中, 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应内容的扮演, 让学生亲自创设情境、感受情境, 在心灵上受到情感的共鸣与冲击。例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一课时, 让学生进行课堂剧《西安事变》的表演, 从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不果到实行“兵谏”, 使同学们认识到蒋介石“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以及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而牺牲自我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

5. 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学习历史的关键不是学生对课本中每个知识的简单记忆, 而应该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既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 又对学生的逻辑性历史思维进行整合, 在历史学习中方能举一反三,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课本剧是学生告别灌输式学习、做习题、死记硬背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历史课本剧, 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 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既能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利弊, 又能提出自己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见解, 通过横向与纵向联合与比对, 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论体系”,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 在横向角度, 可以以课文中当时历史时代为背景进行课本剧的编排, 在纵向角度, 可以通过“穿越”的方式, 对历史课本剧进行改造, 大胆将现代人物引入古代的历史故事中,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背景, 演绎古代历史故事。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一课时, 让学生对“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进行课堂剧的表演, 使学生了解新旧势力的紧张和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 为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做铺垫。由于条件所限, 同学们的表演虽然简单, 但他们仍产生了高度的热情和大胆的想象, 进行了剧本的创作和表演。在不违背教材主旨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素养。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3]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需注意的问题

当前, 初中历史的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 历史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历史教学方法, 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读史、学史、评史、用史“的综合历史能力。在历史课本剧的“备、编、排、演、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将学习的主体还予学生, 最终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笔者认为, 在历史课本剧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注重以下问题:

一是每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利与弊, 历史课本剧也不例外。在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处理好“历史课本剧与新课标、课堂空间与时间、学生独自表演与集体互动、教师预设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 必须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进行, 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不脱离课标, 又要在课堂中有所创新。要不断拓展历史课堂的空间, 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要将历史课本剧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教学重点的延伸。通过历史课本剧的形象、直观、互动, 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历史剧的前因、后果、人物进行深入挖掘, 创设开放的“教育生态”,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现实教学中, 个别教师为了“抓重点、攻难点”, 增强历史课本剧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容易将历史课上成“图片展示课”, 将收集的大量的资料交由学生浏览,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 缺少了课堂的互动性, 可以说走向了历史课本剧的误区。要上开展好历史课本剧, 就必须创设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对课本剧进行深入的挖掘, 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 将历史课本剧打造成学生学习趣味历史的“寄存器”和“集聚区”。

三是历史课本剧的类型应该多样化、本土化。要结合教学实际, 大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即兴表演、角色、游戏、竞赛、讨论等多种形式,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课本剧的表演与互动过程中。在历史课本剧的教学中, 必须与本地的历史结合、与本地的风土人情结合, 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有利于学生将课本剧引申、拓展, 找到“原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增强历史课的实效性。

总之, 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 调动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本剧的实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只有精选课本戏剧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解决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引导学生竞争与合作,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 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课本剧的优势, 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摘要: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 形成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分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并提出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本剧,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大礼.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4) :14-15.

[2]毛立功.灵活运用历史课本, 师生合作探究问题——浅论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12) :26-27.

篇4:初中历史课本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课本剧;应用探讨

【中国分类号】G633.51

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我们对初中历史教学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最终发现历史课本剧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历史课本剧是在遵循历史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综合课本上内容和课外资料,整合各种信息资源,通过编写历史剧本的形式,来展示历史教学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课本剧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课本剧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历史课本据教学的重要意义

历史课本剧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一下。

(一)培养团结合作学习精神

目前,合作学习也普遍深入人心,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之一,运用历史课本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精神。历史剧本教学要求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搜集课外资料,并编写成历史剧本的形式。当学生在搜集课外资料和编写历史剧本的过程中,必然会要一起讨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担任历史角色还要不断的斟酌,只有每个学生相互配合和表演默契,才能更加完善历史剧本的编写。讨论的过程、编写历史剧本的过程,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

(二)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历史课本剧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本教材上的内容和自己搜集课外资料进行的历史剧本编写。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本来就是已经发生过的,甚至发生的时间已经很久远,触不到、摸不着,初中生学习起来难免感到无趣,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比较低,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也不是很高。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历史课本剧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来,通过历史剧本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更生动和形象。举例来讲,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设置孝文帝改革后的历史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汉化后的人们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呈现出的新生活景象是穿汉服、与汉族通婚、诵读诗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二、历史课本剧教学的应用探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课本剧教学形式是一个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良好的促进教学效果。历史课本剧教学形式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形式,它需要有序的准备工作,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写

历史课本剧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剧本编写。在编写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搜集足够的历史资料,这样才能丰富历史剧本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课本资料是基础,我们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能脱离课本,否则本末倒置。搜集完资料后,大家就要相互讨论和分析历史课本剧设置的相关细节和内容,一个小课本剧同样包括故事、人物、情节等,要发挥每个人的力量,集思广益,这样才能编写出生动且吸引人的历史课本剧。

(二)排练

在我们完成历史课本剧的编写之后,为了在课堂上表现的有声有色,台下的排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对历史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分配,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表演能力、人物特点、外貌等基本情况,科学的分配角色。其次,就要展开排练工作,学生要根据剧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和自己的台词,选择符合自己的服装和道具,使整个排练过程顺利而自然。

(三)应用

历史课本剧编写、排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历史教学课堂上应用,因此课堂应用是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本剧教学方法的价值。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白,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历史课本剧教学只是一个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的夸大历史课本剧的作用,要把历史课本剧适当的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老师要通过巧妙的提问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历史课本剧的课堂演出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里,增加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评价

历史课本剧应用之后,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课本剧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把握历史知识的手段,是服务于历史教学知识的。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应用过程中,老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老师要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表现行为做出相应的指导,肯定和表扬做得优秀的地方,指出并改正不足的地方,然后让学生的思路回归课本,对课本知识重新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历史课本剧的作用。否則在历史课本剧教学完成后,老师也不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历史课本剧就成为一种形式,而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课本历史剧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历史课本剧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来,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践行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要求。我们要继续完善历史课本剧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推广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宋英智.影视资源辅助情境复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02)

[2]林祥宝.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3]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07)

[4]许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5]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篇5:初中历史课本

发布日期:2014-05-19

 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0日至2014年7月31日。 活动内容:

(一)智享网络 乐购生活

使用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视银行、微博银行、微信银行、易信银行单笔支付或缴费交易满百元即可参加在线抽奖。

每日送出一部iPhone5S,还有iPad mini2、百元手机话费、十元手拉手通用优惠券等特色奖品等您拿。

(二)扫扫有惊喜

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二维码扫描“扫扫有惊喜”二维码,即可享受免收转账手续费优惠,或有机会赢取话费充值优惠等惊喜大奖。

1.3月20日至4月30日,客户扫描“扫扫有惊喜”二维码,当次转账汇款手续费全免。2.5月1日至7月31日,客户扫描“扫扫有惊喜”二维码,即可参与抽奖,赢取10元手机话费1元充的机会。

“扫扫有惊喜”二维码

 活动说明: 1.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视银行均设有手拉手活动专区,登录专区即可查询获得奖品,其中个人网银、电视银行在登录后首页即可查看,手机银行在“客户服务”中查看。2.奖品兑奖流程详见兑奖规则。

篇6:初三历史课本知识点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1)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一)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三)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

(五)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3.改革结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兴趣是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七年级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要有主动性

在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对待作业能够独立地、按时完成。历史学习就会日渐提高。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即上课前独立地自学好上课内容。在新授课的这段时间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开学至今,历史课用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要求是提前自己独立完成。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利用率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历史老师的授课,主要侧重于重点、难点的分析、隐性知识的得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等,这些都不是同学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讲。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最起码要建立起自己的时空观念,形成历史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历史时间的记忆一般是学生苦恼的,其实除了重要事件的时间需要确切记忆,大部分历史事件只是有个大概的时间也就可以了,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苦于记忆历史时间而丧失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善于归纳总结

篇7:初中历史课本

1涿鹿之战:在涿鹿黄帝炎帝部落对蚩尤部落。黄炎部落胜。

2公元前1600年商对夏,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兵攻商,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被击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4城濮之战:公元前七十世纪末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5桂陵之战:公元前四世纪末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趁魏空虚,派兵攻打魏都,庞涓率兵回救,在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6马陵之战:十几年后,齐魏有一次大战,魏军在马陵又中了埋伏,主力被歼。

7长平之战:战国末期,秦赵在长平一场大战,赵军中计,大败。主力四十多万大部分被坑杀。

8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去救被困巨鹿的起义军,项羽带兵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9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兵十万,进攻曹军。两军在官渡对峙,后来,曹操采用谋士之计,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袁军粮草,袁军军心大乱,曹军趁机进攻,大败曹军。10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带兵南下,想统一南北,结果被孙刘联军用计打败。

1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率80万兵力,企图一举灭亡东晋,两军在淝水对峙,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为让晋军过河一退就溃不成军,晋军趁机进攻,大败秦军。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境内约在17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重点考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

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

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

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护的设置:(七上P7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八、丝绸之路:(七上P78)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九、造纸术:(七上P81)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

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七上P88)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十二、赤壁之战:(七上P95-96)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材料二: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战。2)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上P98)

(这是台湾与内地的最早记录。)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权: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篇8:初中历史课本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近年来,我经常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那么,课堂上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不同插图,作用各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插图很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形式上看,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概念图、联系图、示意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

1. 地图。

七年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因此插图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地图。地图可分为两类:

(1)一类确定某事物的位置和范围,阐明其分布特征。对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某事物的分布知识,然后再把它们准确地落实到分布图上;其次要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该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2)一类表示某事物的形态,如大小、高低、形状等。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图例、单位等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该事物的变化规律、极值大小,并找出原因。

2. 统计图。

统计图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图例、纵坐标、横坐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某种事物的规律,并进一步找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统计图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统计图和综合图等。

3. 景观图。

景观图多用于反映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这类图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且多以照片的形式表现,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

4. 概念图。

这类图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某些地理概念。这类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相应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在图中加以识别、理解,并搞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概念描述、比较分析来理解概念,并在读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5. 联系图。

联系图多用于表示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各种现象之间的规律性,使复杂的现象简明化,有助于教师口头讲授,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分析这类插图时,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探求其逻辑联系,逐渐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示意图。

示意图是为了说明内容较复杂的事物的原理或具体的轮廓而绘成的图,如第八册中的“三身六部示意图”和“种姓制度示意图”等。因为是“示其大意”的图,示意图通常非常简略,抽象反映其本质的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好地分析问题。

7. 史料图。

史料图亦可称为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图片和生动翔实的文字解说,直接反映史实,为学生提供了解真实历史的机会。

8. 漫画。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也有不少的漫画,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第七册中“表妹身边的规则”,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规则”。

二、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的学习,能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插图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言,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走进社会”中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漫画“表妹身边的规则”,然后提问:“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该漫画因其简单易懂而幽默谐趣,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呢?”

又如在学习七年期上册“世界大家庭”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彩图“不同的人种”,让学生先观察然后站起来向同学解释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体表特征差别。不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这样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对下面知识“人种的分布”的学习。

2. 以图提问,巧设探究。

许多历史与社会知识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课堂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

如浙江省历史与社会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曾开过一节公开课《读图学史》,让学生通过阅读五组图片、设置探究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关注细节。如看了《清明上河图》后,问学生:“我们要从哪个角度去研究它?我关注店铺与酒楼,这是为什么?招牌,现在叫广告牌,从中可看出什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看,由此又产生许多疑问,直至最后解决所有的疑问。通过一层层的比较、提问、推理、想象,把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激发学生思考。

课本插图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片提问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如七年级第四单元的“傍水而居”中有三幅图“太湖流域”、“水乡景观”、“水乡城镇化”,都是围绕水乡城镇的形成、特色与发展而设置的。三幅图都紧紧扣住“孕育”的主题。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的水网有什么关系?说说水乡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水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三幅图,可启发学生从城市产生、人们的生活和城镇发展几个方面体会水与水乡城镇的血脉关系,更好地理解“孕育”的涵义。通过此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 以图释文,通俗易懂。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教材插图还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文字说明。课本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以八年级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为例,教材用多幅图片“印度的佛塔”、“日本的佛寺”、“中国的佛寺”、“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等展示了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外观各不相同,从而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对课本插图的分析,也就是对地理文字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历史与社会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4. 适时读图,释疑解惑。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此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插图可以在教学中起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

如讲到七年级“大洲和大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想到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于是我把课本中“七大洲和四大洋”一图用幻灯片放大,再叫学生看图叙述“全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南的有哪些?位于赤道北的有哪些?”,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令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

5. 引导欣赏,陶冶情操。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有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学习。如第八册中的“古希腊航海浮雕”可以让学生体验古希腊的文明与先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第七册中的“追求真善美”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面调子阴郁,情景恐怖,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树立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如第七册中的“自然环境”一课,有白雪皑皑的“北美洲的落基山脉”、辽阔的“中国的东北平原”和牛羊成群的“东非高原”。这些插图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对大自然的保护。

三、教师运用插图的注意点

1. 熟悉插图内容,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的需要,对插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情景进行琢磨、研究,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寻求教学的切入点。有的插图用来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有的插图用来显示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的插图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从插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的插图是用来引出讨论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根据每一幅插图的功效,即考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用这幅图片来做什么,然后与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2. 选讲插图,精心设题。

插图这么多,有的插图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欣赏一下即可。而有的插图,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师根据相应教学活动的需要,对可用的插图进行精心的筛选,选择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开的图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这些插图要尽量用生动、精练、直观的语言对其进行细腻描绘,提问或讨论,将学生带入相关的知识环境中,强烈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追寻知识。

如第七册中的“中国的疆域”这一插展示图后,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分析:(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南端、西端和北端分别在哪儿?(2)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哪个纬度带?(3)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的哪个带?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还可以提问:“看看中国大约跨越多少经度?根据经度相差15度,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几个小时?”等等。

3. 丰富课外知识,适当补充图片。

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的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插图也是丰富多彩。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涉猎更广泛的课外知识,把这些插图所包含的知识更全面地、更精确地介绍给学生。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也敢于发问。比如七年级“干旱的宝地”中有一幅插图“沙漠都市”,是“迪拜帆船酒店”的图片。教师提前获知相关的知识,就能坦然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这是什么建筑啊?”“老师,迪拜在哪里啊?”“老师,不是说是沙漠都市啊,这个建筑怎么在水上啊?”等等。

必要的时候,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补充展示一些课本插图之外的图片。比如在讲八年级第二单元时,对其中的插图“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教师除了适当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妇好是殷商武丁王之妻,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等,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人的伟大、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之外,也可以补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在浙江博物馆拍来的照片,比图上的插图更真实,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更好地了解“文明的起源”。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讨论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插图是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同的插图、不同的作用说起,结合课堂实际中对插图的运用:以图导课,激发兴趣;以图提问,巧设探究;以图释文,通俗易懂等提出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课本插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建娥.图里乾坤大——例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插图的运用策略.考试周刊,2012.3.

上一篇:建筑行业考证指南下一篇:旅馆转让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