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

2024-05-03

《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篇1:《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

《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

《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2007-02-16 10:36:08

《亮剑》这部电视连续剧余热未消,又见道出“亮剑精神”本质,并举起倡导每个人都培养成“亮剑精神”的《亮剑精神》一书横空出世。

《亮剑精神》倡导我们:亮剑,现在就拔!想说就说,想唱就唱。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就亮剑。

做人做事,前怕狼后怕虎的,这样的人不是男子汉!

《亮剑精神》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男子汉,我们拒绝做那种怯懦的家伙,我们拒绝做那种欺软怕硬的恶棍,我们拒绝做那种只为私己不为大公的伪君子和小人!

《亮剑精神》指导我们:做事,就

要像男子汉,我们做事,就要争当模范,就要真抓实干,就要不说废话,多出成绩,多促生产。我们不要“假大空”,我们只使真本领,我们只会真投入!

我们要象男子汉一样活着!

我们要象男子汉那样,让自己拥有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认为我们都应该做男子汉,是因为——

男子汉果敢。任何困难都吓不倒男子汉,因为男子汉拥有亮剑精神,所以,男子汉们懂得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战胜困难,冲破困扼,夺取胜利,是他们永远的追求!赢,是他们血液里唯一的因子!

男子汉坚持信念。我们要象男子汉那样活着,拥有坚不可摧的信念。男子汉都知道,人可以被杀死,但不能被打败。就算是面对所有懦夫都会痛哭的厄运,我们仍然要坚持到底!因为,男子汉都拥有亮剑精神,一种可以战胜一切的精神,一种植根于心灵最深处的信念!

男子汉重承诺,守信义。男子汉说到做到,一诺千金。男子汉的嘴不是用来闲聊的,男子汉是很少说废话的,男子汉说出来的话都是掷地有声的,他们知道,只要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算是拼尽热血,也一定要做到!

男子汉有卓越追求,拒绝平庸。男子汉知道,人只有一生,与其让它如白开水那样平平淡淡地度过,甚至如地下污水般随波逐流,不如追求轰轰烈烈,不如追求铁肩担道义,做社会的精英,做人类先进的前行者!

男子汉实力雄厚。勇于亮剑的男子汉们,虽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在鲁莽行事。真正的男子汉,是一种深沉的人。人如河流,轻浮的和空虚的会浮在河面上,但沉重的和厚实的都沉在了河底里。男子汉,都是一群厚重的人。他们具有卓尔不凡的实力,他们总是在脚踏实地地干事,他们往往一专多能,他们一直身先士卒!

男子汉重视团队。男子汉懂得,团

队赢个人才能赢。当今社会,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的男子汉,从来都是先满足团队利益,后赢得个人利益的。一个人成功的背后,总是站着许多人,善待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是一种素质,这是一种品格,这更是一个男子汉身上具备的已经融入到骨子里的东西。

男子汉是一种荣誉,男子汉更是一生的信念。

荣誉是每个人的一封最有效的自荐信,其一生的前途都依赖着它。

当信仰失去,名誉失去的时候,这个人就等于死了。

也许,我们做不了英雄,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一个新时代的男子汉,一个具备亮剑精神的男子汉!

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但是,一个人能永远做一个人。一个人能永远做一个男子汉!

篇2:《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

学习《亮剑》精神后感

通过学习看《亮剑》电视剧把主人公好战、善战、直率、蛮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点子特多、不按照战争游戏常规作战、敢于抗命、尊重战场实际、有点歪邪的主角,也是一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要学习他的精神。我在中燃这个有意志力、领导力、协作力、文化力、竞争力、执行力的大家庭里工作感到无比光荣。我一定要团结同事,听从领导,兢兢业业的工作。

汪国燕

篇3:亮剑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如今,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对《亮剑》里面诠释的道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特别是今天参加了公司培训时看的那段视频,真的勾了起我内心的一些感想。

李云龙在解读何为“亮剑精神”时说:“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我对他这句话的理解是:无畏,进取,迎接挑战。这就让想起两个月前,我在学校遇到我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朋友,我问他准备找什么样的工作?他回答我说:“程序编码这东西太费脑子了,搞不好干了两三年,头发都变白了,所以不打算找自己专业的工作。”我听他这么回答,我心就想:一个人,这也担心,那也担心,这也怕,那也怕,是很难成大器的。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去挑战困难,克服困难,才体现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就像影片所说的那样:“企业什么问题都没有,那还请你来干嘛?”所以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公司创造价值,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一种意义。

在影片中李云龙还说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李云龙说:“我最喜欢狼,它又凶又滑,尤其是一群狼更可怕,就连老虎见了也要怕它三分。我希望我的部下也能变成狼,一群有共同信念的狼。”李云龙他说他喜欢狼,确实我在李云龙身上也看到狼的身影,他所带领的团队也是如此,他们有血性且富有凝聚力。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所产生的力量,这个力量有多大,我想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怎么去打造这么一支团队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就比如李云龙所带领的团队,他们都有他们的信仰,他们信念,他们都憎恨侵略者。这种凝聚力就自然而然有了它形成的条件,只要像有个像李云龙那样的人领导起来,这样的力量便一蹴而就。

讲到部队,那行动力是必不可少的,执行力是一个军队的军魂。他重要性,我想用我经历的一些事情来说明。我刚读大一的时候,跟一个宿舍挺好的,几次交谈中,他跟我说了他很多想法,他说他要写小说,他说他要搞发明,申请专利。当时听得我真是热血沸腾,因为也想大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能遇到这么积极向上的人,心里是很高兴的。后来我们分了宿舍,每次我去找他的时候,大中午了,他既然还在睡大觉。想法和行动不一致,注定没有结果,注定一事无成。

所以说,说出来的话,把它实现了,那就是执行力,务实的另一种表现。说出来的话,没去行动,没去实现,那就是空谈。

篇4:学习亮剑精神心得体会

不管是新版还是老版,亮剑精神却是始终如一且应无限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我们不单要看,还要把这种亮剑精神运用的企业管理和团队建设中去。

我所理解的亮剑精神主要有以下5点?

1装备奠定基础。剧中有段描写:李家坡战斗开始这前,李云龙在水腰子兵工厂与后勤部张万和软磨硬泡多要了几箱手榴弹。由此可以看出,他所带领的独立团相比之下,装备还算充足。再加上后来与日对抗中也缴获了不少武器,所以整个独立团的装备在那个年代也算不错了。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锐的部队,如果没有武器也无用武之地。正如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款好的产品,好产品是营销的基础。可以从功效,质量,特点,名称以及包装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尤其是质量方面,近年来,食品质量问题频发,被曝光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越来越多,让这一问题显得更加严重。

2吃肉激发斗志。《亮剑》中的李云龙可以为了选拔有特殊才能的战士杀猪大宴,却只给有能力的战士吃肉。这其实是对战士的一种激励,通过吃肉来吸引人才,激发出人的潜能。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动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我们团队建设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创造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长康普爱一直是以发挥个人技能,挖掘个人潜能为宗旨,为员工尽情发挥自己才干提供美好的舞台。李嘉诚曾概括了自己的六个用人之道:慧眼识才;诚信聚才;精心有才;仁义爱才;雅量容才;宽厚待才。识人,用人,知人,培养人,每一个环节都追求完善毫无纰漏。业绩上采用激励机制的原则,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奖惩分明,因为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效,直接影响制维着企业市场发展的过程,在正砍的轨道上快速前进,是任何营销组织所追求的目标。“正确”靠管理保证,“快速”靠激励实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是每个企业每位成员的生存法则,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动力,甚至比别人进步得更快,成功的理早一些。

3狼群理论塑造团队灵魂。剧中李云龙说过,他喜欢狼,狼这种畜生又胸又猾,尤其是群狼,老虎见了都要怕三分。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这段话豪迈,大气,刚毅,果敢,鼓舞斗志,振奋人心。他说这段话时,是部队刚刚打了败仗,李云龙为独立团战士灌输“狼群”理论,重新塑造了团队灵魂。而企业的灵魂就是文化,实践证明:世界500强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并能坚创新,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建立新的企业文化。这就是它们长盛不衰而闻名世界的根本原因。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永远进步,每一个人的进步,每一天的进步,才能促成企业的整体进步,形成企业永恒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用李云龙的一句话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管对手多强大,也要勇敢亮出自己的宝剑,中小企业要想生存,也要学习这种精神。

4.义气赢得依赖。情义在李云龙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如,新婚之夜,日军小分队在叛徒的带领下空袭团部,李云龙带少量人员突围,小分队抓走了李云龙的新婚妻子,血洗团部所在地赵家峪,战前动员会上,李云龙毫不掩饰对各营、连干部讲,老婆被人抓去了,连个屁都不放,不是男人,打县城的目的,就是“解放县城,救嫂子”.

再有就是在一次战斗突围中,营长张大彪受伤,李云龙本已率部冲出包围圈,得知张大彪没有冲出来后,大喊一声,“兄弟们,杀回去”.再次杀入重围,亲自背上负伤的张大彪再突围。李云龙用行动向全团的官兵说明:跟我李云龙打仗,只要李团长有命在,决不会丢下一个弟兄。作为军队指挥员,李云龙的有情有义的人格魅力赢得下属的广泛尊敬,使得独立团全团上下实际上形成了“龙兄弟”团,其战斗力之强,可想而知。

商场如战场,在厮杀惨烈,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诚信俨然是企业赢得信赖的必备条件。长康普爱多年来,一直是坚持“共创共赢”的原则,与代理商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诚信经营,尽显企业个性,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很多客户都是慕名而来。我一个继承了三地的精华,感染了企业诚信义气,学习了齐鲁的孔孟之道,同时也继承了不欺不诈的淳朴民风。或许正是有这三种文化的交融,长康普爱才发展的如此顺利。

5.工农结合团结是关键。李云龙的出身贫民,没有文化,说话略带匪气,但却一身的正气,英勇善战,他和政委赵刚,一文一武,一静一动,性格完全相反,却志同道合,做了几十年的好兄弟。与丁伟、孔捷之间也是情义深厚。这恰恰体现了内部的`协调。团结一致。很多保健品企业都是叱咤风云三两年,之后就销声匿迹,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内部的不团结,比如搞“个人英雄主义”、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都直接造成了内部的不团结,从而导致团队松散,缺乏凝聚力,最后失败告终。

另外,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不同能力,发挥不同作用的人来组成,这样才能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果独立团中都是李云龙一样的人,肯定打不了胜仗,所以团队成员必须要各有所长,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致前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结起来,一个团结的销售团队必须具备以下三点:1.目标一致;2.价值一致;3.能力互补。

6.个人魅力举足轻重。不得不承认李云龙的个格魅力,他用他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传感给每一位战士,用他们人格魅力打造了一支虎狼之师。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就必须拥有忠诚敬业的信念,乐观自信的性格,勇于亮剑的精神。我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时刻督促自己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只有当领袖在成员中树立良好的威信的时候,成员就会在不觉中以其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提高。同时我一直坚持“以会代训”的原则,时刻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渠道为王的时代,销售网络尤为重要,长庚普爱顺势而为,形成了以招商为主的体制,销售总经理善于奔会招商,每年参会次数达一百多场,成功率达90%以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奔会心法。我们的总经理性格豪爽,喜结交朋友,很多客户都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与长庚普爱达成合作的。但是合作意味着开始而不是结束,之后我们还需要继续跟踪,比如顾客满意度升格为顾客尖叫度,传统教科书上知名度、美誉度、顾客满意度在乔布斯那里都成了废纸,他要的是消费者看到他的产品都是尖叫,喜出望外,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产品才是第一位,在他眼里产品只有完美和垃圾之分。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习乔布斯,提升顾客尖叫度。

篇5:2016《亮剑》读书心得

读《亮剑》有感

第一次接触《亮剑》是在电视屏幕上,剧中主人公李云龙传奇热血的一身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于是我萌发了读一读原著的念头。这部小说被改变成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重新对《亮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电视剧中的情节多是反映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原著后期有关于李云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我有了更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环环相扣的思路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的红色岁月,也更加体会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李云龙那无论在哪个时期都依然保持着的大无畏的“亮剑精神”让我感动涕淋。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书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故事内容是讲述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自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予以平反为止。

细细回味着整部小说,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一比一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进行冷兵器较量,最后以多胜少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为当时八路军中一支铁打的团队,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个性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的对白使读者眼前一亮,书中主人公身上的草莽匪气,部分抵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光环,但却给21世纪的观众与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真实感。他那开朗的性格、直率朴实的话语和那骨子里的坚强都烘托出了强烈的氛围,每时每刻都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李云龙的好战友赵刚在书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赵刚这个人物虽是文人出身,却同样具备领军打仗的本领。在书的前期,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李云龙有很多不同观点,但遇到大事上,他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和冷静的头脑是李云龙所欠缺的,李云龙性情似火,热情奔放,赵刚性情似水,冷静悠长。而到后期,两个人的交情在不断的融合升华,直到最后他跟李云龙的交情已经到了割头换颈的地步。赵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大会上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落井下石,而被批斗致伤与妻子自杀殉志,让人惋惜更令人动容。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申明大义的女子,双双殉情之后托孤给了李云龙。这一穿插在主线中的情节使我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百折不饶的“亮剑精神”给这夫妻二人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有多强大,仿佛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点亮了一盏耀眼的明灯,“亮”出了非凡的本色;更“亮”出了人生的真谛。

男儿有泪不轻弹,李云龙的三次哭泣反而成为了全书中的亮点。一次是因为警卫员的牺牲;另一次是在抗战前线,李云龙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最后得知老人的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五千名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这位伟大的革命群众,期间李云龙流下了热泪。还有一次就是在困难时期,与家里保姆张妈对话时李云龙流下了热泪。李云龙愿意把老人家当作自己母亲一样来善终,这份炽热的真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唤起我们的共鸣。这三次流泪让我感受到了李云龙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军人,而是一名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真汉子。“亮剑精神”不仅仅是李云龙在战场上那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也是李云龙豪情万丈真实人格的艺术写照。

“生当作豪杰,死亦为鬼雄。”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死也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应该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讶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他的傲骨犹存,更加凸显了他这一生不朽的履历非常人所及。

篇6:《亮剑》读书心得

小说《亮剑》通过主角李云龙的一生经历真实反映了抗战及内战时期国家和军队的兴衰史,同时,也是第一部书写“国军”对抗日战争正面影响的力作,同为中华儿女、有志青年,国家有难,哪有不驱逐日寇、奋勇杀敌之理。作者运用尽可能少的艺术手法,近似平诉的方式讲述着国难当头,中华英雄儿女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

喜欢这部作品,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作者在描写李云龙和楚云飞之间至交至敌的矛盾关系时不极端、不偏颇的态度,同为铮铮男儿,只因不同立场而身不由己,两人虽然不免一场生死战,但也惺惺相惜。与其说对楚云飞的正面诉述是为了衬托主角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不如说二人实则互相烘衬,共谱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楚云飞是一个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素质全面且有勇有谋的人物,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的优点与特质,在面对外敌入侵、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敢于与日寇一较高下,小酒馆与李云龙的相识,更显其救国心切和狭义心肠。而李云龙出身农民,参军前干过篾匠、木匠,时代的风云漂浮将他这样一个普通的劳苦大众变成一个硬生生的汉子,他失去了妻子、兄弟和最信任的部下,却力争改变国家的命运,在生命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而没有倒下,在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尽管力量悬殊,他仍然选择了亮剑。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二人各为其主争锋相对,却也是当时中国内部形势的缩影和写照。

篇7:菱角三中亮剑精神心得体会

桂葱蓉

亮剑精神源于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相结合的小说《亮剑》,作者都梁。故事讲述了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剧中真正吸引、感染人和震撼人的是李云龙及其团队所表现出的气质和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哪怕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死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也要敢于亮剑,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这就是亮剑精神。当今社会,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无论是事业的推进还是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都需要亮剑这种精神。

菱角三中已开拓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不平,充满压力、困难、挑战和风险。此时,更加迫切需要的是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师生应该迸发出共有的理想追求和气质,形成合力,抱成团战斗,与时俱进,彰显亮剑精神。因此,我校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大胆地提出了亮剑精神作为我校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我校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教职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是我校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理念、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概括反映。学校精神即亮剑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就能对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校的亮剑精神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志存高远的共同理想;二是大无畏的气质;三是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四是精益求精的做事标准;五是高效率的做事品质;六是形成团结、合作的力量。亮剑精神的内容展示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亮剑精神带给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奋发向上的力量;激励我们全体师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促进我校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有利于我校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能够完成学校既定任务的纯洁教职工队伍;有利于我校的学生志存高远、团结奋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永不言败,高标准要求自己、高效率工作学习、高素质的人才涌现;更有利于塑造优秀的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从而最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特色学校,为建全国名校而奋斗,让亮剑精神永驻我校。

篇8:亮剑的读书心得

李云龙,那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更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男子汉!他正直,坚强,自信,不服输,他的骨子里流着真正的“人”的血液!好几次,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感动地直掉眼泪!今天中午,一直把尾声看完,后,那群李云龙的孩子们在满是弹坑的墙壁面前哭得像些孩子,他们是何等思念他们的父母亲!我也泪如雨下!为李云龙惋惜,更为他自豪!

一直以来,我知道我不会说话,不会讨好别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任何时候都学不会趋炎附势,有时还经常直率地冒出几句别人可能接受不了的话。我知道我惹人了,但我不想修改我的观点,我讨厌现在社会上的不正风气,讨厌先进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我崇拜理想主义,但可能太过理想化了,生活带给我无限的失望。我知道,生活不会因个人的爱好而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内心!李云龙的内心多强大啊,这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也是我看完这本书要学习的。

其实,这本书带给我最大震撼的还有小田,李云龙的.妻子。尽管他们生活中也有磕磕碰碰,但最后,小田还是深爱她的丈夫,并在丈夫牺牲后也随他去了。手腕上的醒目的嘴状的割痕,那需要多大的勇气!“你是龙,我是云,云龙是不会分开的!”那是爱情的见证!我不知道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会是那样的刻苦铭心,那样的永不放弃么?

篇9:学习亮剑精神心得体会800字

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敢于担当的品质、一种必胜的信念,这种精神是一种财富,拥有这种精神,才能在于对手的对立中战胜对方,才能取得胜利。讲座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亮剑”精神的勇气,也通道翟教授的讲解领会了李云龙的沟通艺术。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缺计划,但我们确实针对性的计划,合适的计划,原因就是我们在计划之前没有思考,没有行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调查之后进行思考再制定计划,效率才会更高。当然一个人思维不能被局限化,不能固有化,只有开阔、灵活的思维才有开阔的视野从而制定长远可持续的计划。如同我们工作之中在调整工艺,对策缺陷时更是如此。

突出团队中执行力的重要性,执行力不单单是蛮干,而且要当动则动,当止则止,“赔本的买卖咱不干”,凡事都要做好准备,不做准备的人是准备失败的人。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放进去,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细节文化,当关注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失败的几率才会变得更少。在实行执行力过程中,群体不做决策,如果一个群体没有一个信服的领导,那么整个群体将变得涣散。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证地相当明显,去年八月份x池炉推电极、十二月份池炉放料等等,这些事件都是首次做,都没有尝试过。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完成,原因还是在于做好了准备,有一个大家信服的决策者、领导者担当总指挥。

沟通能力,讲述事件时让对方把注意力关注在结果上,不放在情绪上,《亮剑》中主人公巧妙地一言一笑就让自己的士兵随时都积极地跟在自己身边,这辐射到我们的工作中,良好且积极地沟通会使工作变得简单,使我们整个队伍更加团结。不同工序之间大家相互协作,共同使劲再复杂、艰难地问题都会被攻克。懂得认同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沟通上没有对与错,只有立场不同而已。

篇10:十七大心得:从亮剑到精神家园

我们注意到,十七大召开之际,世界关注于:中国能否拿出一条既能融入世界又能改善民生的稳定路线,十七大亮出了这柄剑,总书记的报告更给了世人响亮的回答,且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豪的精神。它标明,在时代大潮中历经锤炼而昂首挺立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机遇、面对挑战,又以坚定的理想、深远的眼光、宽广的胸襟、创新的精神,在未来的征程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杨眉剑出,所向披靡。

亮剑需要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都需要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需要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种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精神家园的建立,将无坚不摧、无无往不胜。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家园?追求真知,捍卫真理的崇真精神家园;创新超越、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立足现实,追求社会贡献的精神家园;尊重科学,追求自由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家园;正义、勇气乃至牺牲的精神家园。

我们知道,中国人就是敢于亮剑,倚于精神,才得以闯过一个个险滩,夺取一个个胜利。雪山、草地、小米加步枪自不必说,精神的力量,在许许多多艰难困苦中都取得令人折服的效果。60年前,响应支援国家建设的号召,一批批复转军人、支边青年、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硬是把一片亘古荒原变成了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昔日的人拉犁变成了总动力近500万千瓦的中国最大农业机械群。黑龙江农垦第一代农场场长周光亚就曾深有感触地说,靠的是精神!

五、六十年代石油大会战时期,铁人们一声猛吼,让地球抖出了滚滚原油,一二0二钻进队新一代“铁人”马军曾说,因为荒原上是一片精神家园。

我们知道,因为信念的精神,才出现了江姐、董存瑞、邱少云、孔繁生、任长霞这样一批批、一代代的时代英雄。

剑已亮,精神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种追求顺应了新形势下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呼唤,顺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任务的要求;顺应了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顺应了我们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新形势需要。

篇11:《亮剑精神》读书后心得体会

先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起。书,是不是读的越多越好?当然不是。

这个问题,自己早在一两年前都想清楚了。可是,今天在和同学散步时又谈起这个话题,我用“二八法则”来解释了这个观点。纵观古今,能有多少个读书人探得做学问的真谛,能有多少读书人历经寒窗苦读之后成为真正地智者。少之又少,姑且20%吧,另外80%的人都成了平庸之人——平庸的凡人。不是他们不够刻苦,也不是他们不够勤奋,只是他们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路,这个世界上本不需要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试想一下,如果当今大学生全都成了学术大师,难道不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吗?一个人的未来,不仅仅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也和大势息息相关。多读书,要么成为智者,要么成为庸人,没有什么中间状态可言。进而观之,眼下那些勤勤恳恳钻研学术的人士,大多数人性格上都是有缺陷的。如果不信,你可以仔细留心观察。

之前,有所谓“一流的人去当官,二流的人去经商,三流的人去教学”,不无道理。搞学术要费很多精力去看文献、读专著、写文章,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花在这种和文章作者书面交流上的时间多了,必然花在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就少了。但是,与作者交流是一种动对静的半互动式交流,而与活生生的人面对面的交流则是动对动的全互动式交流。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前一种人的脑子肯定没后者的好使,不过前提是这里是指那些80%的未来将会成为庸才的人,少部分人可能会成为通透“做学术”和“做人”的智者。所以说,书读的不是愈多愈好,有些人不适宜读太多的书。平心而论,随性而生,倒是一种不错的活法。

《新亮剑》虽然拍的不如原汁原味的《亮剑》有水平,但是又让我重新回味了“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迎难而上、遇敌敢于亮剑的男儿血性,貌似离我们这些苦读数十载的学子很遥远了。在大学的最后那些日子里曾经想过要去当兵,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即使有也不由得自己选择。就这样,本来应该血气方刚的男儿,现在被软化得经不起和风细雨的轻抚。

这几个月来,总算是体会到了在国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我们这些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残酷竞争。惨烈的现实,深深地暴露了大学教育的不足,暴露了大学生身上所匮乏的元素。在校园的温室里生长不出任他东南西北风的劲松,象牙塔的美好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迎面而来的是与你竞争的千军万马,你的表现是怎样的?你是勇敢地亮剑,即使牺牲也勇往直前;还是默默地退缩,辅之以“低调”的名义或者各种借口苦苦守住仅有的一丝尊严,否则虚荣的一面成了他人攻击的活靶。狼的精神,早已被人们忘的一干二净;狼的故事,早已成为饭后漫步时讲述的传说。

目前的处境,我们太需要这种“亮剑”精神了,可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当你网申了若干个单位却如石沉大海,当你走完所有招聘程序最后却杳无音讯,当你突然收到一封来自HR的拒绝信,当你表现很优秀却因他人走后门而丧失心仪已久的良机,当你并不比别人差却出身不如别人……你一定要坚持,一定不能气馁,也不要抱怨,我们所要做的只有保持内心的那份勇气和自信,因为这是我们奋战到底的最后王牌。

现在回到是否该多读书的问题上来。李云龙,一大老粗,没什么知识,斗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一讲话,部下准会冒死往前冲锋陷阵,他领导力、号召力很强,其实就一点,他脑子好使,能从精神上唤醒战士沉睡的意志;赵刚,燕京大学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性格沉稳,保守有余,血性不足。就像他们说的,过于保守的人难成大事,也不会出大错;敢于冒险的人,很可能成大事,但是他们酿成大错的几率也大。很明显,或许二者的中和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样,就与孔子所言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道理不谋而合。

群狼的野性,“亮剑”的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需要,在和平时代也需要。作为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也要具备这种宝剑出鞘、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迎难而上、不畏艰辛的意志。不要让书本消磨了你的战斗力,不要让书本主宰了你生命的轨迹,走出教材,恢复生命自然的本性。

方/2011-12-30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相关研

究综述 方首军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广东 广州

510642)

内容提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化解“三农”难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分别从组织发展、创建主体、产业分布、农户分布、登记注册和服务内容六个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同时,从组织成员因素、区域制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产品特性因素、组织运行机制这五个角度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是综合各文献资料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

综述

一、引言

合作经济是当前农民通过互助达到自助的主要方式,合作经济组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其载体。目前,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农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傅晨,2008)。其中后者是本文的综述对象。由于农民从来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借以改变其处境的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由来已久,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建国初期表现为以农业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为依托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后期推行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制,后来出现以社区为单位、以集体财产为基础、以股份合作为形式的农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近些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在全国遍地开花(傅晨,20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种新型的合作组织的产生有赖于上述制度变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值社会转型之际,研究者们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黄祖辉等(2002)以浙江省为整体样本,基于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和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实证分析。国鲁来(2001)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实践等多层面分析如何降低合作社的组织成本。苑鹏(2001,2007)通过案例分析、中外对比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政府在合作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虽然对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出重要研究的研究者甚多,但多是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从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综述的研究成果相当少。为了弥补这一空白领域,下面主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有待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笔者能力有限,望读者批评指正。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民扭转其弱势地位,农业克服其双重风险,农村摆脱其落后状况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各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欲达此目的必须对其现状有足够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一)从组织发展来看,发展速度较快,农户覆盖率有所提高但仍较低

发展速度较快主要表现在组织的数量和社员数量均有所增加,由此,农户覆盖率会有所提高,但相对中国分散众多的小农户总数来讲仍然相当低。据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较猛。至2000年底,浙江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有2667个,参加农户201794户,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组织为75.66户,但参加农户仅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88 %(黄祖辉等,2002)。到2000年底,江苏省有专业合作社1965个,专业协会3586个,共有合作组织社员146.35万,占全部农户的9.8%(孙亚范,2003)。到2006年底,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410个,组织成员200万人,占全部农户的12.8%,带动农户304万户,占全部农户的18.6%(孙亚范,2008)。四川省也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到2006年底,四川省遂宁市建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502个,组织成员12.6万人,带动农户12.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0.6%(胡碧玉等,2007)。截至2007年年底,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1647个,比上年增加1209个,组织成员达167万个,带动农户394 万户,分别占全省农户总数15.2%和35.9%(王芳等,2009)。

(二)从组织的创建主体看,外部力量参与的多,农民自己组建的少,总体呈创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大部分农民不具备创建专业合作社的条件,即使少数群众具备条件做起来或许也是不经济的。由此,外部力量的介入,多元主体的参与也不过是常态。除农民以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办主体主要有供销社、信用社、基层政府、农业部门、科协、大学生支农志愿者、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相对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由农民自己兴办的少,而由农民以外力量“领办”的多,外部力量的介入及其程度,事实上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傅晨,2004)。据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的情况的研究显示,目前浙江省以企业为依托以及不同依托同时并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约占5.32%,农业部门组建的占45.14%,供销部门组建的占3.38%,科协部门组建的占12.75%,政府其他部门组建的占13.57%,完全由农民自己组建的占19.84%。每一种依托的介入都有其特定的利益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联系度的疏密以及这种专业合作组织生命力的强弱。在郭红东等(2004)调查的浙江省164个农户参加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 实际由政府领办的占54.5%, 由农技部门领办的占22.7%,由企业领办的占9.1%,供销社领办的占4.5%,由专业大户领办的只占9.1%,没有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的。根据王芳等(2009)对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可知,由技术服务部门领办成立的合作组织有3226个,占总数的27.7%;依托龙头企业组建的合作组织共有1142个,占总数的9.8%;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带头办起来的合作组织共有4461个,占总数的38.3%;依托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组建的合作组织共有2051个,占总数的17.6%(其中后两种不排除有外部力量的参与)。

(三)从产业分布来看,行业分布广而不均,主要合作领域集中在商品率较高的种养业 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情况的调查显示,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种植业占35.66%,养殖业占16.50%,两者合计达到52.16%。据我们对广东省湛江市的调查,截止2003年7月,该市5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种植业29个,养殖业16个,加工运输业6个,其他7个(傅晨,2004)。据广东省农业厅的统计,至2004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行业划分,种植业485个,占46.5%,畜牧业137个,占1 3.2%,渔业86个,占8.3%,农机28个,占2.7%,其他306个,占29.3%(傅晨,2007)。据庄美华(2007)对福建省的相关研究,福建省当时的1700 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 从事种植业的占50.4%、养殖业(包括畜牧业和渔业)占23%、其他行业占26.6%。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在商品率较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成立的合作组织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在这些行业联合起来对抗市场风险的意愿充足。

(四)从农户分布来看,地域跨度较小,主要基于乡村范围以内,但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较小,经济实力大多较弱,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大多是本乡本村,一般不超过本市(县),跨省的就更少了, 不到6 %(孔祥智等,2006)。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2000年底266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在乡镇范围内的有2230个,占83.61%;跨乡的412个,占15.45%;跨县的25上,占0.94%。据庄美华(2007)对福建省的相关研究,有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始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 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2年4月成立的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养猪协会;但全省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跨度较小,有的仅仅局限在邻近的乡或县。顾剑明等(2009)对浙江省的研究成果表明,全省有55个市、县(市、区)经农业主管部门批准,民政部门登记,依法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笔者也曾在2006—2009年下乡支农期间,目睹河南兰考县和社旗县的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由弱到强、由原先以村为单位的农民协会扩展到如今的以县(镇)为单位的联合社。这些表明,近些年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分布地域跨度较小,多数是基于乡村范围成立的,这主要由于大区域范围的合作组织存在管理和协调上的困难,而小范围内的合作组织基本上就能满足农户的合作需要。不过,部分合作组织发展较快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合作区域。正如黄祖辉等(2002)所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形成之初通常是不太可能跨区域的,多为封闭性运作,目前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但以后它们必将走向跨区域的开放的经营格局。

(五)从注册登记来看,登记管理不规范,法律地位不明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管理还很不规范,仍然存在未注册、注册机构混乱、注册登记的单位名称混乱和性质不明确等问题,但这一状况正在逐步改善。黄祖辉(2002)指出,就法人登记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具有法人地位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但究竟是按企业法人还是按社团法人对待,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据孔祥智等(2006)对23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家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有117 家进行了注册登记,占调查总数的66.5%,未注册的有59 家,占33.5 %,超过了调查总数的1/3。这次调查显示,在工商局注册的合作组织数量最多,有73家,占登记的61 %;其次是农业局,有24家,占20%;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有19家。另外,周建华等(2005)也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立法问题做了相关研究。

(六)从服务内容来看,服务功能主要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但随着组织的不断完善有多样化的趋势

据黄祖辉(2002)对浙江省2000年底266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以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占65.24 %,而提供加工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只有11.51%,提供供销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为11.21 %。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技术服务型、采购型、销售型、加工型、综合型等五种基本类型,其中技术服务型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傅晨,2004)。据庄美华(2007)对福建省的相关研究,福建省已进行规范运作的117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产加销综合服务的有403个,占34.3%;加工服务为主的有65个,占5.5%;仓储、运销服务为主的有134个,占11.4%;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有276个,占23.5%。这些研究表明,前些年农民合作组织的技术信息服务主导非常明显,因为农民最注重的是追求增收致富的信息和技术把产品及时地卖出去;而近些年农民合作组织逐渐地走向为成员提供综合服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风险力争取胜。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离其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解决问题、缩小差距就需要对造成这些问题或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进行分析。本部分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依次从组织成员因素、区域制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产品特性因素、组织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来综述。

(一)组织成员因素

组织成员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组织综合发展的核心。黄祖辉等(2002)根据对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组织成员因素,他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实际上还是存在着关键成员(通常是发起者、领导者和大股东)与普通成员之分;许多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组织成员分为“核心会员”和“联系会员”,甚至会员之间股份也不同,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专业合作组织“全体成员所有型”中的“部分成员所有型”阶层;组织成员的经济实力通常决定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孙亚范(2008)基于对江苏省84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由农村民营企业家、乡镇干部和政府职能部门人员等外部组织或部门的人员兼任的有59家,占样本总数的70.3%,他们在管理中不能代表社员的愿望和利益,再加上农民社员对其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从而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他还发现84个样本中只有15.5%的合作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完全由农民社员构成,真正体现了农民自我管理的原则,其余84.5%的组织有理事会成员异化,其中21.4%的组织基本上背离了由农民社员民主管理和控制的原则。这种理事会成员严重异化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活动,不利于农民社员利益的保护。刘婷等(2008)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以及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素质;在以入社自愿为合作社首要原则的条件下,农户的合作意愿也是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并且认为农村“能人”(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是合作经济组织成功创建和发展的关键。傅晨(2004)也提出“能人”无论是在最初的组织发起、制度订立,还是日常的管理决策,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衰与成败,都拥有着突出的影响力。另外,邓桂梅等(2007)也认为合作组织成员素质低下,农村人才稀缺是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不难看出,组织的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发展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农民不断学习农业现代化知识,不断改造传统小农意识从而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并实现自我超越的历程。

(二)区域制度因素

这里所谓的区域制度因素,主要从区域经济体制、政府的影响、法律法规几个方面来阐述。

从区域经济体制方面着手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黄祖辉等(2002)在对浙江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迅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的同时,国家流通体制和对合作组织融资限制等因素目前依然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刘婷等(2008)也认为在农产品商品经济发达和内在凝聚力较强的农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和发展都比较容易,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邓桂梅等(2007)认为当地农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融资渠道不畅造成的资金来源不稳,土地的分散性和流转制度不健全,计划体制时期遗留下来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赵慧峰等(2009)基于对河北保定市的实证分析表明,农产品市场化率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重要的因素。

从政府的影响角度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主要观点是政府应该明确合理地把握其角色定位,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合作组织大力支持。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的研究认为,基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现实,行政组织的介入与影响(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初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对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自身角色定位和介入方式把握不准;另外,他还认为很多合作组织资金不足就是因为信贷政策不完善。傅晨(2004)认为很多基层政府部门事实上充当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导人或者指派领导人,导致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致使农民的主体地位虚置,这严重扭曲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苑鹏等(2007)从美国政府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出发研究,认为中国政府应当整合各部门资源,完善合作社公共服务平台,为真正的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大力支持。邓桂梅等(2008)认为政府应该充当“引导而不参与,扶持而不干预”的双重身份,尤其是在税收方面应该给予优惠。孔祥智等(2009)根据调查的情况认为,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仍显不足,此次调查的33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多达54.5%的组织没得到政府的任何帮助,近79%(频数26)的受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示资金不足是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郭红东等(2005)基于对694个农户的问卷分析认为,政府的支持对于促进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处的法律法规环境经历着很大的变化,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逐趋完善,例如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但是法律法规的出台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所以法律法规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其法律地位未被明确,在法人登记、征缴赋税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这不仅给其经营活动带来种种不便,而且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黄祖辉等,200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登记注册的混乱,不仅使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身份”(性质)的认定产生歧义,享受不到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而且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性受到破坏,导致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去寻求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庇护,独立性受到影响(傅晨,200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前,周建华等(2005)就专门研究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滞后的现状、原因及其后果,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邓桂梅等(2007)也曾提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组织性质不能明确界定,登记注册困难重重等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影响着文化环境中人的认识,并调节着人们之间交往的行为规则。其实,文化也属于广义上的制度因素,但在此把它独列出来,以突出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大影响。

据黄祖辉等(2002)对浙江省情况的研究,他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容易在两类地区兴起,一是具有比较深厚的合作组织传统的地区;二是区域亚文化与社会主文化整合度不高,且区域亚文化中的商品经济成份和内在凝聚力较强的地区。孙亚范(2003)基于对江苏农村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实地调查,发现受传统体制、自身素质、合作意识淡泊的限制,农户普遍缺乏对于合作组织及其制度特征的了解和认识,要把他们组织起来需要合作组织付出高昂的谈判成本和组织成本。建国初期,我国通过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改造个体小农,但是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由于采取了行政命令和财产“归大堆”的错误做法,伤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了合作经济的名声,相当一部分人至今还“谈合色变”(傅晨,2004)。这是对合作文化和合作意识的一种扭曲,而且农民的思想观念中新的合作组织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邓桂梅等(2007)认为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对农民合作是否重视等,还有农民的小农思想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落后的文化意识都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刘婷等(2008)认为政府关于合作思想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信息技术等都有利于深化农民的认知,转变农村文化传统,这些有利于改变农民潜在的合作行为,进而有利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产品特性因素

黄祖辉等(2002)很早就把产品特性因素列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认为就产品特性因素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常率先兴起于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农业剩余较多、市场风险较大、单个农户博弈弱势较明显的情况下,同时也兴起于具有较明显季节或时间约束、易损性较强的农产品领域内,以及规模经济较显著、专业化程度较高、资产专有性较高的行业中。其实,农产品的很多市场特性取决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对于具有保鲜期短、不易运输、易损性等特性的农产品,通常较易率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在以生产蔬菜、水果、花木、水产、家禽等为主的农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较早,数目较多,而在以粮食生产与经营为主的农区合作经济组织分布极少(刘婷等,2008)。

(五)组织运行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运作情况是这个组织能否健康发展下去的关键。邓桂梅等(2007)认为组织规范化程度低,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作用的发挥,为合作组织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傅晨(2004)认为合作组织存在组织名称不规范,制度安排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孙亚范(2008)认为合作组织内部的产权制度问题和治理结构异化使得民主管理仅仅流于形式,这严重破坏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不利于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孔祥智等(2009)的相关研究认为,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缺乏,民主管理尚未落到实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残缺,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发展。

四、简要述评

综上,研究者们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还应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研究角度和研究成果雷同,缺乏创新和应用价值。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研究主题上,很多学者都是从历史变迁、性质、模式、意义、制约因素或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发展方向、内部运行机制、制度分析、国内外对比经验借鉴等方面去研究,其中很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早已达成共识,如何开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仍值得进一步去探索。

(二)研究结构不平衡。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基于省份或者县市的局部研究和案例的分析,而对全国合作经济组织整体发展现状的研究则偏少,更多的是侧重从局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这些案例研究能否代表全部、个性研究能否有效上升为共性研究是个问题。但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例如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样一般性的政策措施都是基于全国合作经济组织整体形势出台,从这个角度考虑,基于实证的宏观研究明显缺乏。

(三)目前国内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都属于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数据资料的收集难度较大,而且有些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非经济变量(例如社会文化因素等)难以找到统计资料,很难被量化到计量模型当中进行回归分析。在这个方面,研究者们应该大力提倡并努力尝试在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中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理论的发展,相关的实证研究会越来越多。

篇12:亮剑精神

亮剑,什么叫做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十六航空团,P三十九飞蛇战斗机大队,竟产生了二十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施鸟德飞行中队,产生了二十一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上一篇:长句变短句下一篇:开家长会的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