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教学设计

2024-04-28

望岳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望岳的教学设计

杜甫《望岳》《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诗歌并会背诵和准确默写全诗。

2、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重点:

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二、学习《望岳》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3、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决眦入归鸟”中“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写作背景介绍

杜甫20—35岁时曾漫游各地,饱览山川美景,结交知己好友。这首诗就是他24岁时写成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 19

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学习《春望》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3、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萧瑟凄凉景象?(介绍时代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4、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心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5、简介杜甫的人生历程

杜甫(712-770),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来,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四、诗歌情感把握之“门”(学习方法归纳)

1、景物(意象)的特点;

2、关键词的情感信息;

3、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

五、杜甫诗歌欣赏

结合诗歌的意象特点和关键词的情感信息说说两首诗的不同思想情感。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当时他的生活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课外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武陵春》,说说两诗不同的思想情感。

板书设计:

望 东岳泰山:雄伟秀丽 抒 热爱自然和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春日都城:萧瑟破败 感时恨别、思家悲己

意象、关键词、写作背景————情感主旨

篇2:望岳的教学设计

西安理工大附中杨玲

教学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难点的文言词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诗歌的主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诗歌赏析;

4.中考链接,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考点要求,以及针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方法指导。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诗歌赏析;

难点:中考链接,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考点要求,以及针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方法指导。

方法:朗读、讨论、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配古典音乐)

播放几幅泰山不同角度的图片,然后把鼠标停留在“五岳独尊”的画面上。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刚才播放的图片是什么山?(生:泰山)大家很聪明,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泰山之景。(生:壮观、云雾缭绕、美、高大雄伟……)。下来,老师把泰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位居五岳之首,在山东省泰安市以北。“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而登泰山观日出,是古今游人最感兴趣的事。我们的大诗人杜甫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跟着杜甫,去欣赏一下他笔下的泰山美景。

二、朗读

你知道怎么读吗?(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体会韵律美)

节奏:2/1/2 ;2/2/1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听配乐朗读;

2. 划节奏,确定韵脚(黑体字是韵脚);

3. 学生齐读(配乐);

4. 个别读(配乐);

5. 学生互评;老师从语气、停顿、重音等方面指导学生朗读。

三、再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学生质疑、释义(同桌合作);老师点拨,引导学生整理重点词汇。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你感受到诗人笔下描绘出了怎样的泰山?

生: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4.围绕学生的感受,带领学生,抓住每一联的关键词梳理诗歌的内容。(板书)

5.结合背景,提炼主题。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yǎn)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主题:

诗人描绘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年轻时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四。自由读,赏析诗句

让学生放声朗读,品析诗文;围绕主题,找出精彩的词句,进行评价。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齐鲁青未了”,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诗歌中大气之景与诗人壮阔的胸怀相印证。从这首诗中,请同学们用心体会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小结

1.背诵全诗

2.你知道怎么学古诗了吗?

(1)激情吟读 整体感知

(2)细心品读 深化感知

(3)背诵积累 巩固感知

六。拓展阅读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

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

合作探究

1、结合《田家》谈谈“歇”和“繁”用得好不好。

2、《望岳》描绘了大山的神奇秀丽,《田家》描绘了农家田园风光,在意境上二者有何不同,试加以分析。

七。中考链接

中考考点:把握古典诗词典型的形象特点,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式有四种,请根据诗句进行选择。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a

(2)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感物伤怀d.情景交融

八。总结

1.学生小结:这堂课,老师以《望岳》为例,带领大家探究如何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题,请同学们根据这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下你的收获?

明确把握诗歌主题的主要方法:

(1)知人论世;

(2)分析诗人选取材料构成的艺术形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2.老师总结:即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人,物与人;景和情、物与情之间的关系。回应考点,把握考点。这是我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板书

望岳杜甫

岱宗 青未了

神秀 昏晓

曾云 归鸟――近观

凌 览 ――愿望

雄心壮志,积极进取

景物――意象――情感

教学反思:

优点:1本节课,扎扎实实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环节设计完整,有层次感;

2.教法上,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样。以“读”贯穿课堂,感悟诗歌的情感内容。在学生之间进行品、评、析,相互交流,自主学习。

3.重在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到重点研读,由表及里,调动、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训练了学生多角度品析语言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篇3:望岳的教学设计

目前, 对于中学古诗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或简单背诵, 不求甚解;或将古诗教学复杂化等。教师的教学方法举不胜举, 然而学生的收获和在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少之又少。一首诗学完, 可能仅仅是将这首诗背下来了而已;亦或是理解了由教师口中分析出来的中心思想。对于诗歌的自我感受普遍较少, 分析诗歌的方法也往往不能从老师那里学习来。当面对一首新诗, 让其自己去分析, 又是一头雾水, 不知从何下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而目前中学诗歌教学普遍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多是把诗歌内容和思想灌输给学生, 然后依据中、高考的需要, 要求学生诵读、背诵。

二、教、学诗歌的金钥匙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品味呢?下面以我在实习期间记录的陈兴红老师教授的两首诗歌为例, 略谈由“题目入手”这把解读、鉴赏诗歌的钥匙。

(一) 诱“题”深入 (以《望岳》为例)

首先, 学生标注字音、带着情感朗读完诗歌;其次, 分析题目。

“望岳”二字, 前为动词, 后为名词。先看名词“岳”, 要求学生根据诗文或注释找到与名词“岳”可以替换的字词。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岱宗”、“泰山”、“东岳”。老师发问:“岳有何特点?”学生会找出“广”、“青”、“神秀”、“高”等。老师引导学生抓取描写泰山这些特征的形容词或场景词, 运用想象和积累, 充分感受泰山的特征和诗人当时的心情“那绵延万里, 横亘齐鲁的苍翠, 郁郁葱葱, 神奇秀丽, 引来大自然对它的钟情, 它高的遮天蔽日, 阴阳分明, 那茫茫不尽的云海, 激荡着内心, 在斑斓多彩的夕阳照射下, 诗人想极力看清飞回的归鸟, 面对此场景, 一时涌起无限豪情, 决心终要登上泰山的峰顶, 一览众山之小。”

“望”字, 从哪里看出诗人在望?学生会找到“决眦”、“齐鲁青未了”、“览”“阴阳割昏晓”。从这些词句中引导他们分析出诗人的望有远望、近望、细望 (归鸟) 、俯瞰 (一览众山小) 。再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 结合注释, 明白“会当”一词的意思, 便知此“望”为虚写, 而前三“望”为实写。由此可知诗人他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愿望。

(二) 知人论事 (以《春望》为例)

结合诗人写此诗的背景, 一位二十几岁的少年, 进京赶考, 落榜归家, 途经泰山, 写下此诗, 表达了他怎样的志向?

一首小诗, 如此从题目入手, 分析下来, 势如破竹。再看《春望》:

题目“春望”, 意为“春天望”, 望什么呢?明显缺少“望”的对象。要求学生用笔勾出诗人望到了什么。学生能很快找出望到了“山河”、“破国”、“城”、“草木”、“花和鸟”、“烽火”、“白发”等。这样, 实际上学生已经提取出了“意象”, 尽管他们还不能清楚的分辨什么是意象。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意象”, 然后让他们从诗中找出所谓的“意象”, 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另外, 单个的去分析意象, 容易肢解诗歌内容, 无异于将花瓶先打碎, 再去拼凑。而从题目入手, 一根藤蔓顺下去, 不但不脱离基本的内容, 反而借助想象联想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的意象, 便可从中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 “春”字可否去掉?为什么?通过这样一个设问和解答, 即完整地解读了题目, 整首诗的悲凉之味, 就更加凸现出来,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接受。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都达到了教与学的目标。教师借助这种方法, 使整个教学过程不那么复杂, 却又能抓到关键。思路清晰, 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从教师的示范讲解中习得解读诗歌的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此种方法, 面对一首诗歌, 便不再盲目和畏惧, 快速找到突破点, 通过“质疑”题目, 激发起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使其充分享受探寻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由此增加他们挖掘深层次内涵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的有意识解读, 就容易生成独到的阅读体验。

三、结语

传统鉴赏诗歌的方法很多, 较为普遍的如:知人论世法、咬文嚼字法、联想想象再现情境法、意象分析法等。因而切入的方法多为:由背景或注释切入、细节切入、意象切入、“情语”切入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掌握都需要在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具备较好的鉴赏功底才能够达到。对于积累不多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这也是他们面对一首诗歌不知从何下手的原因。

诗歌的标题多是对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 往往凝聚诗人的情感在里面。所以解读诗歌、品味诗歌, 不妨尝试从题目入手, 借用这把钥匙打开品读诗歌的大门, 在诗歌的意境中遨游, 体味诗之美、感悟诗之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艳杰.古代诗歌教学“四步”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

篇4:《望岳》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作。

2、掌握《望岳》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2、掌握《望岳》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更喜爱游山还是更喜欢玩水呢(请部分同学起来说一说以引起兴趣)?在我们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一个地方,春秋时候的孔子去过后说登上它能让人“小天下”;唐代大诗人杜甫去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赞美,同时还表达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今天,就让我们寻着古人留下的诗文字迹去拜访一下这让人振奋又让人向往的地方。

(引出课题《望岳》ppt显示)

二、作家作品、背景介绍(屏幕显示ppt)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中期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他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作品简介: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该诗吟咏的是东岳泰山,诗作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慷慨激昂。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诗风与后期的现实主义创作有所不同,有浪漫主义的影子。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师:泰山那块石碑上到底刻下了怎样的诗篇?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ppt显示诗作)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感知理解

1、读一读

①老师朗读或放朗诵音频。

(同时,让同学们标记出生僻字音、划分停顿、注意节奏,请同学自由说说听出了哪些值得注意的字音、停顿等。如“夫”、“了”的读音;说说停顿规律等。)

②学生自读两遍。

(让同学自由朗读两遍,自我感知音韵节奏。)

③请同学单读,读后其他同学点评优缺点。

(点评可涉及:声音是否响亮、吐字是否准确、停顿是否恰当。)

④全班齐读两遍。

(力求读出诗的韵味与诗人的热情与气概)

2、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

程序:分配小组任务→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各小组依次推荐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同学们评一评各组的可取借鉴及不足之处(教师要不时引导、弥补)

(1)一组讨论①②句诗,讲讲首联内容、情感。

(2)二组讨论③④句诗,讲讲颔联内容、情感。

(3)三组讨论⑤⑥句诗,讲讲颈联内容、情感。

(4)四组讨论⑦⑧句诗,讲讲尾联内容、情感。

(同学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时,教师巡回于小组间,参与、聆听、启发与点拨。)

四、探究深化

(小组再次合作探讨)

1、诗人登上泰山了吗?

2、说一说自己对“钟”、“割”的理解并试着分析它们的妙处。

3、诗人为什么在最后说自己要登上泰山顶?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請各小组代表分别说一说讨论结果;教师做一定引导)

明确1:诗人并没有登上泰山顶。依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就说明他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这就表明他没有登上泰山顶,但决心去登。

明确2:“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两面,所以说“割昏晓”。

明确3: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感叹之情。(教师过渡:同学们在朗读中感知了诗作的内容,在讨论中体会了诗人的情感。现在让我们比一比谁最先熟读成诵。)

五、巩固强化

自由读一读、背一背。(给同学们一定时间,通过当堂强化记忆,让会背的一些同学展示并介绍背诵的方法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六、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首诗作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学习一种不畏困难,永登高峰的精神。祝愿同学们有一天也能体会到付出之后获得成功的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快慰!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熟背并默写《望岳》。

2、画一画。你最喜欢哪句诗?展开你对泰山的想象,并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泰山。要求:下一次语文课带自创绘画到课堂,配合《望岳》中的相关诗句,解说泰山美景。

目的:将诗入画,画中有诗,在陶冶同学们情操的同时,既激发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又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篇5:《望岳》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准备

幻灯片,有关泰山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诗,背诗

作为一首古诗,在形式上有它特有的规律,在朗读方面,要在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情感来进行朗读,读时注意诗的节奏的变化,要读出诗的韵味。

参考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注释的内容,从整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篇6:《望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或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刻理解作者雄壮豪迈用词背后的凌云壮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盛唐时期历史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雄壮豪迈用词背后的凌云壮志。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盛唐时期历史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出示泰山美景的图片,并请去过的同学叙述一下所看到的泰山之景。经过几轮互动以后,教师总结:“看来每个人去泰山后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那我们来看看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去泰山时有怎样的感受”,由此引入新课《望岳》。

2、用多媒体出示杜甫个人信息如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称为“诗圣”。

(二)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割出了明暗,宛如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涤荡胸中沟壑,飞鸟翩翩归巢。等到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三)深入研读

教师继续设置如下任务: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互通引导学生总结出:

青山、明暗、云、归鸟—————描绘出雄伟壮丽的泰山美景,以及年轻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诗名为《望岳》,请问作者是怎么望的?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两句是远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两句是近看。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此两句是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两句是俯望。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3、这首诗的美景中有实有虚,请问哪句实写,哪句虚写?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前六句为实写,写景中抒情,后两句是虚写,衬托出作者满腔的凌云壮志。

(四)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望岳》《春望》,结合背景来比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经过小组互动,阅读分析和互动,得出以下结论:1。在内容上,《望岳》写于作者年轻时,当时国力正盛,盛世中的青年才俊都有着报效国家的豪迈情怀,这一点在诗歌中表露无疑。《春望》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战乱时期,民不聊生,诗歌中更多地展现了人民的疾苦与忧国忧民的沉重情怀;2。表现手法不同,写作《望岳》时,作者正年轻,写作语言流畅轻快,风格偏于浪漫主义;《春望》写作时,作者年纪已大,又逢乱世,写作风格已发展成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篇7:《望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背景

2、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3、感受并学习青年杜甫的豪情。学习重点: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习难点:赏析诗中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忙解答,第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笔下流淌的多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被人称为“诗圣”,诗被称为“诗史”。这人是谁?第二个问题,有这样一座山,鬼斧神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就连孔夫子都为之发出感叹“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什么山?看来老师小瞧同学们了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师:那么,同学们,当诗人中的诗人与大山中的大山相遇时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答这样一个疑问:当杜甫遇到泰山。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唐朝诗人杜甫及其名作《望岳》 【活动一】作者简介(由学生介绍、教师总结)PPT展示

1.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有“诗圣”之称,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2.时代背景简述。

二、走入课程

阅读思路:读--品---悟

(一)、读:美、高昂、气势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请学生读,指点朗读语气。再齐读。

二、品: 诗联品析(合作探究)(一)、品题目 师:怎样理解题目

生:望即看之意。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泰山。就是看泰山。

师:现在我们要随着杜甫的目光去看泰山,那我们应抓住哪一个字呢? “望”(二)、品诗意(合作探究)问:请选择一句诗进行解读 要求:我们组选择 诗,根据方法:

(一),解说注释

(二)、描述诗联

(三)品析字句 并说出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象?

小结: “岱宗”两句:青翠苍郁,延绵不绝----惊叹----远望

“造化”两句: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赞美----近望

“荡胸”两句:云涌云翻,鸟儿归巢----陶醉----细望

“会当”两句:志向高大,纵览群山----豪迈

2.全诗以“望”字贯穿,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虚有实,那么每句分别是从“望”的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明确: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府望之景,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3.从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广、高、美)

师小结:我们随着杜甫一步步的观望而下,我们纵览了五岳之首泰山的美景。作者除诗题中有有一个“望”字之外,诗中却不见一个“望”字,而我们却能感受到所望之景,这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来,我们踏着杜甫的足迹一起再一次朗读诗歌,重走望岳之路。

(三)悟:有感而发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附: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小结: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此时的他芳龄24岁,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这首诗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并把它写下来

师:同学们,杜甫笔下的泰山确实美,堪称仙境。但我们要知道,但凡一位伟大的诗人,绝不仅仅是就山写山,就水写水,这山水的背后定有深刻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达的是凌云壮志,人生抱负,那么 讨论:这句话中给予你什么人生启示?

附: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师小结:说得好,道出了“我不轻狂枉少年”的激越。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牢记这种精神,当遇到困难时能为自己吟上一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课堂总结

师:泰山,杜甫,望岳,同为独尊。面对神圣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崇敬。请学生齐声背诵《望岳》。为了加强感情,把最后一句处理成重复。

四、布置作业

篇8:《望岳》开篇艺术探析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如果我们能够破解《望岳》的语言密码, 就会相信,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是青年时期就形成了。在此, 试对《望岳》开篇的语言艺术进行探析。

一、深层意蕴:“心手茫然”实为人生迷茫

要探析《望岳》的开篇艺术, 首先有必要对“设问”的修辞方法作一下回顾。关于设问, 有“附解答”与“不附解答”之分, “附解答”的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附解答”的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附解答”的设问, “目的在于引起对手的注意”。“不附解答”的设问, “这种设问的价值, 在于避去说话者独断的嫌疑, 给对手以判断的自由。说话者意旨怎样原是已经决定了, 故意不明白直说, 假装作疑问的口吻, 让对手自己踏入预先设定的意旨范围里去, 结果反会较直说有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对照两种设问的方式, 似乎这一设问是“附解答”的, 其实这一设问既附解答又没有真正解答, 其作用是两种设问方式兼而有之, 并且超出这两种作用之外。“岱宗夫如何”, 诗人如此发问, 是真不知道泰山是怎样的吗?否!其实, 泰山是怎样的, 以及要如何紧扣“望岳”二字来展开诗作, 在写此诗时, 作者定然已是胸有成竹, 如此开头, 只是一种表达技巧的选择。如此开头的表达效果至少有以下三个层面:

1.设问的效果。其一, 就是如前所述引起读者的注意, 给读者以想象与判断的自由, “让对手自己踏入预先设定的意旨范围里去”。其二, 在行文上形成一种蓄势的效果。诗人这么做, 也不只是纯粹为读者考虑, 还给自己在行文上一种蓄势以便下文展开的灵感。这是诗句最基本和浅层的意蕴。

2.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一题当前, 心手茫然”的情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一设问, 以诗题确定后不知从何落笔的真切感受来开头, 这就让作品既是写“望岳”又不仅仅是写“望岳”了。金圣叹很是赞赏这一开头的绝妙———“试想先生当日有题无诗时, 何等经营惨淡”, “一题当前, 心手茫然, 更落笔不得, 恰成绝妙落笔”。诗人在开篇扣题的同时, 将这种情状不着痕迹地寓于“岱宗夫如何”这一发问之中, 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这是诗句潜在的第二层次的意蕴。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用这种“心手茫然”之感来开头?主要是为了表达第三层意蕴。

3.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对世事人生的迷茫情绪。这一发问中, 实际上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对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失败的一丝挫折之感, 因为这首诗正是写于诗人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遇挫后游历齐赵期间。但是, 这一点往往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所隐蔽了。实际上, 在此诗中, 诗人的内心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从起初一丝丝隐约含蓄的茫然, 到经过面对泰山凝神静思后的释然, 再到最后的壮志豪情———这也正是诗人为什么会凝神而望至“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的几近痴迷程度的关键原因。“望岳”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凭借, 诗人是希望通过对五岳之宗的泰山的“阅读”与对历史、世事人生的思考, 能终有所悟, 能从中汲取于挫折中进取的能量———于自然山水中寻求疏解或力量, 可以说是自古文人惯用的方法, 因为文人们都相信, “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 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

如果说开篇这种意蕴还太含蓄, 那么, 结尾“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就更明确了———“会当”, 一定会的意思, 之前省略了“虽然……” (可以感受到是指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 。这是诗人自我鼓励之语, 是“明”, 开篇对进士考试遇挫之感是“暗”, 但一“暗”一“明”前后呼应。杜甫不是神仙, 他不可能完全忘怀挫折, 只能说他善于疏解, 壮志豪情没有被挫折消磨掉。我们不可“神话”杜甫。相比较而言, 寇准七岁所作《咏华山》意蕴层次就单纯得多:“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没有挫折之感在里边, 只是纯粹地抒发远大抱负与豪情壮志。

这是诗句的深层意蕴或抽象意味。

如此解读,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 杜甫将“设问”这种修辞方法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他的匠心独具, 在于将用什么来设问、怎么设问与要抒发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开篇落笔的绝妙, 最妙在此!

二、“虚”词“实”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夫如何”对“青未了”奇绝!别有一番滋味。“夫”在古诗文中一般用作开头或另起的发语词, 无实在意义。这里有“究竟”“到底”的意思, 起到一种增强语气的作用。虚词进入对联, 让诗句平添了一种别样的滋味。好友周宗文为临沧班凤山城市森林公园一处景点作过一联, 即得杜诗这一技法:“问池里睡莲, 野鸭归否?猜亭旁老树, 仙鹤鸣焉。”虚词“否”“焉”入对仗, 让作品别具韵味。

值得一提的还有诗人以“虚”写“实”的艺术。泰山的变化莫测, 神奇壮丽, 很难如实描摹, 诗人就用“造化”一词和一个“神”字概写, “造化”的虚无辽远, “神”字的无所不包, 让人尽可想象。以“虚”写“实”或以“实”写“虚”都是古诗文中增强表达效果的积极修辞方法。“自在飞花似轻梦, 无边细雨细如愁”是以“实”写“虚”之佳句, “藤萝纠结, 成神鬼难解之网;枝柯错落, 筑鼠雀轻钻之蕃”为以“虚”写“实”之运用。

三、音韵之美:韵律与内心活动节奏天然相合

叶圣陶先生认为, “抒情诗应该是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综合体”, “必得使语言的节奏适合当时的情感, 然后歌咏起来可以收到宣泄情感的效果。”“夫如何”最妙即在于叶老所说的“语言的节奏适合当时的情感”———“夫”字发音时延长、间歇的节奏, 刚好与诗人面对泰山揣摩、推敲、对世事人生凝神而思的内心活动的节奏天然相合。

实际上全诗相对较慢的内在节奏与诗人凝神而思内心活动节奏也都是暗合的。全诗缓缓读来, 抑扬顿挫自现。比如, “齐鲁青未了”, “齐鲁”空间开阔宏大, 而且还“青未了”, “望”就需相对较长的时间;“造化钟神秀”, “造化”, 写山联想到没有山之前, 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之感, 结合“钟神秀”, 就需想象当时造物主是如何让泰山拔地而起, 如何生出险峻与神奇, 又如何生出草木森林与鸟兽, 如何形成变化莫测之灵气。“阴阳割昏晓”, “阴阳”“昏晓”是指山的两个面, 明暗迥异, 诗人在一个角度只可能看到一个面, 另一面则需推敲与想象, 而且, 这些思绪中肯定还有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思考不时袭来———而诗句韵律上较慢的节奏刚好与这些蕴含其中的诗人的内心活动的节奏暗合!

相比较而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较快的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为何《望岳》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韵律节奏上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即是诗人内心活动节奏的不同, 《望岳》中诗人是凝神而思, 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却是一种急切的归乡之情。

古诗词教学中, 朗诵指导是一个重点, 我们可能会告知学生“这里要读快一点”“这里要读慢一点停顿一下”, 但如果不做这种仔细的探析, 可能对为什么要这么读连我们自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四、以“古”代“今”, 拓展意境层次

上一篇:仿真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头字开头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