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望岳》有感

2024-04-20

读杜甫《望岳》有感(共10篇)

篇1:读杜甫《望岳》有感

读杜甫《望岳》有感

我品读了杜甫脍炙人口的作品《望岳》以后,我的感受很深。特别是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加让全诗引人入胜。

《望岳》是杜甫在青年时期写的。虽然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由远望到近望,由凝望到俯望来写的。诗人还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让人拍案叫绝。

这也不禁让我想到那些“登高”的诗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述了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但是它们却都没《望岳》更显得巧妙,朗朗上口。它告诉我们的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各个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而不是死板地“一条胡同走到黑”那是不可行的。

古诗词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里面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道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篇2:读杜甫《望岳》有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今河南郑州巩义市。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这首诗的.意思是,泰山现在是什么样的面貌,从齐地到鲁地青翠连绵,一望无际。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南北两坡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判若早晨和黄昏,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看遍群山的矮小。

篇3:杜甫《望岳》艺术探微

这种抒写登山所见所感的角度和艺术构思, 十分值得我们玩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的头两句, 用设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何等景象呢?我们远远地望见泰山苍翠的峰峦从齐国到鲁地连绵不断。两句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杜甫首先让读者与自己一起, 站得远远地, 避免了实地登山, 也避免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迫视野, 为自己的抒写, 也为读者开拓出一个阔大的想象空间。于是, 登临泰山, 已经不再是千篇一律地自下而上的移步换形, 而成为一种奇妙无比的心灵的充满激情的攀援。

然后, 作者与读者一起, 在一种眺望与想象之中, 展开对博大雄奇, 青葱秀丽的泰山由衷的赞叹:“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请看吧, 一处处姿态壮美的山峰凝聚着天地间的神奇, 山峰对峙, 高耸入云, 南峰北峰明暗不同。山中升起的层层云雾激荡着眺望者的胸怀, 如果瞪大眼睛你还可以发现归巢的飞鸟。虽然略去了攀登的具体所见, 甚至也可能略去了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摇曳生姿, 却令我们总揽了全局, 拥有了对泰山全貌真切的把握, 识得了泰山的真面目。

篇4:读杜甫的《月夜》

杜甫推己爱人,心忧天下的胸怀和境界倍受后人景仰,而他关爱妻儿,不离不弃的无私精神同样感人至深。在《月夜》的诗里,他置自己的沦落辛酸于不顾,而去惦记家人,设想妻儿情形,足见其高尚、伟大。该诗以明月为线索,把对家人的眷念融入月夜中,从几方面特写夫妻的挚爱之情。

一.用高远明月表无尽之爱

这首诗是作者为平安史之乱叛军,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时所作,诗的开头便充满了浓情厚意,用明月高挂,拉近长安与鄜州距离,牵动夫妻两颗心,彼此相互揣想,相互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虽写妻子望月怀人的心情,但渗透着作者对家人的厚爱。爱妻儿,比自己遭的难还重要,具体表现在:一是深情描绘妻子“闺中只独看”,写出其凝重的情态,牵挂的神情,显见其纯洁的心,并间接反映一个丈夫对知心爱人怀有的敬重和赞美;二是用“遥”字,设想自己幼小儿女的“未解忆长安”的情境,蕴含父亲对儿女的情怀,其细致,其爱意,无不体现父爱的真挚、高大、深远,极其感染力。这几句不仅仅是望月生情,而是通过高远的明月,深刻反映夫妻之间应有的知他所想知他所忧知他所求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他们恩爱如海的深情,及作者对儿女的一份柔情。所以,高远明月寄托无尽的爱,有挂念、有愁思、有关切、有体贴……这是一个思绪千万的夜晚,在守望、在承诺、在感激、在慰藉………

苦难坎坷的生活,阻拦不了相思人的情思,越是艰难困苦,情感越能得到升华,特别是月明夜静时,对家或远方的爱人的爱越感强烈,心里流淌的挚爱之情至纯至深至浓,甘醇绵绵,这是中华民族历代文人所共有的特征。

二.用清冷月光表患难真情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写妻子久久望月,仍未解心愁,想丈夫夜不能寐,夜深时分,雾已沾湿了头发,而全然不顾,可见其焦急与不安,也许她为杳无音信的爱人祈祷,默默祝福他,企盼他早日回家与妻儿团聚……或在想丈夫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所要追求的是否如愿以偿,等等,体现了妻子的温情、善良。“清辉”,即月光,用“清辉”揭示妻子内心的孤寂、担忧,她需要丈夫,离不开丈夫,懂得丈夫的重要,故在苦思、苦等、苦熬,哪怕在清冷的月光下,寒冷的夜晚也要坚守,要与爱人一生一世相守,走过黑夜,走过苦难,这是患难夫妻恩情重的体现。“玉臂寒”描绘妻子受夜露寒风的侵袭,寒风没能冷却妻子的心,其望月的目光,思夫之心没有停止,这番情景,是锲而不舍精神,相濡以沫真情的体现。然而,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夜茫茫,唯有忧郁苍凉之感。

运用想象,写妻子的神态,间接地表达作者对妻子那颗浓浓的挚爱之心,无论漂泊何方,家永远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妻儿永远是他的至爱,其所思所想无不体现他的真诚,真诚中极具责任感。

三.用月光映照表永恒之心

因战乱而分离,因分离而盼团聚,“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出月光下的家国情怀:一是希望动乱中的国家尽快恢复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结束百姓颠沛流离的疾苦生活;二是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妻子身边,结束两地思念的痛苦。设想了两种情景,表达永不分离的感情:一是夫妻共同依偎,卿卿我我;二是夫妻在月光的映照下,将重会时的愿望渗透在明月中。“双照”,使夫妻之情之爱联系在一起,两颗相隔遥远的心紧贴在一起,有良知,有坚韧,有忠诚……达到难分难舍的感人目的;“泪痕干”,是期待,期待将来的某一天,没有纷争,没有战乱,没有哀鸣……天上的明月把两人的相思泪擦干,这是静静的没有声嘶力竭的仁者胸怀。把爱表达得如此沉重,如此艰难,如此坚贞,如此永恒,足见作者情感的炽热,悲苦的心底喷发汨汨暖流,使这个夜晚充满亲情与温馨,其永恒的心使我们对家庭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了什么是爱的方向!正是有了挚爱,心灵才得以依靠,悲苦才能化为温暖。

明月虽然高远,但相思人并不孤单;月光虽然清冷,但相思人并不寂寞;月色虽然苍茫,但无法淹没一颗伟大的心。这是月光下诗人为我们抒写一曲夫妻挚爱无限的歌。

篇5:读杜甫有感

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杜甫该是一个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的人,政局的动荡。政府的腐化,民生的凋敝,都没有阻挡杜甫伟大人格的丰满。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坚信他必定不是为了虚荣与享乐,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生于斯,强于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仰视,有仰视更有追求,追求人格价值的最大值。

这样的人,任何的时代,都不会被毁灭。

一个坚强的人,终会走上成功;一个坚强的民族,终会走上强大。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弃了一种精神的高贵。“人可以落魄,但不可以失魂”。

话诗圣,杜甫之人

11班 高梦迪

他,是诗坛的一朵奇葩,在乱世中绽放光华;他,满腔忧国热血,无处喷发。也许,他的遭遇只有自己才明期间的辛酸苦辣;也许,只有经历了才懂得固守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奉儒守官”,“入世”的儒学传统影响,如果不是父辈的熏陶,或许历史上只有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骚客。更没有人注意到全唐第一人诗圣的存在。

可以说,如是成就了杜甫,铸就了一代诗圣。

杜甫的一生命途多舛、风云多变。忧虑重重的现实处境造就他一生无穷的灾难。但这并不是他的特殊点。本来,他也可以像李白那样遨游江海,潇洒送日月。但如果这样,杜甫便不再是杜甫,诗圣不再是诗圣。他关心人民热爱国家,无论是“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心志是和国家危机、民生痛苦胶漆般的结合在一起。他的是大多充溢着个人时代的血泪,但也生因为如此,杜甫才是诗圣,杜甫才配诗圣。

然而,退却一步,杜甫不过是个有血有泪的人

他是一个官迷,投诗献赋的渴望仕进,为求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穷困潦倒,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地无声泪垂血。他是一个是侍奉皇帝,伺察皇帝颜色的小心谨慎的官吏,“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天颜有喜近臣知”。左拾遗是他政治生活的最高点,却也差点毁了他。

回首,青衫麻鞋,一步一步烙下沉重的负担,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他拖着未老先衰的残破身躯,背上一颗饱受打击的心上路了,奔波在救国救们的漫长道路上

诗圣,胜在他狼毫挥洒出的是现实的血泪,胜在他从未动摇过的坚定信念,胜在他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更胜在他光芒万丈的字行里融刀的点点真情。

他悲愤: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钩。

他狼狈: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他忧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又乐观: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杜甫的诗,写的是他的心,他写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他写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渴望,杜甫的诗,使用他的全部生命,所有热情去演绎的一曲华章,让人哭让人愤,让人欢喜让人忧。就像置在大海中的一叶轻舟。只能随着风浪在期间跌宕起伏。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担得起诗圣二字!他戏剧化的一生,又岂能用传奇二字概括?!是的,杜甫不是英雄,因为他已在万般对世的怜爱中,超凡入圣。

用心亲近你——杜甫

11班 高睿

你,是凄风苦雨中的伶仃哭艾,却散发着迷人的辛草香气。你是危国乱世中匍匐的孤老难翁,却谱写出富有人性光辉的末世哀歌。

生活所赋予你的不幸,却是天下众生之万幸。

哀叹,你满腹才华却无处可施;怜悯,你出身世家却饥寒交迫;崇敬,你深受生活的磨难却依旧挚起对生活执着的大旗;守望,你笔下字字沥血,句句成伤只为做人,人民的发言人。

读《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后感

11班

田慧

杜甫,怎样才能解读你?怎样才能从你的爱国情怀中理解你的无奈?面对人生的坎坷面对命运的不公,你不但坚定自己的理想,而且将小我做到大我从小爱变成博爱。

曾几何时,你像李白一样,豪迈洒脱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而现实将你的豪气磨灭了,让你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沧桑诗人。

面对李林甫的打压 面对政治上的失意 杜甫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

希望能够在动荡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在这昏庸无道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

谁能够真正赏识你的雄才大略

赏识你的才华横溢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你却依然能够洁身自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看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你只能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焦急与无奈

也许 你可以洒脱一些 放手去拥抱豪放的生活 可是你还是选择面对现实 为这现实付出自己一份心力 因为你不想看到人民痛苦的表情 不想再听到撕心力竭的哭喊声 不想失去自己的家园

虽然 在政治上无法施展抱负 可是你仍然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为你的爱国爱民情怀 潸然落泪 让我们为你的博爱感到崇敬 杜甫 这样的你怎能不让我心疼 这样的你怎能不使我感动。

11班马柄坤

杜甫 我心中的圣啊 你让我如何认为你心酸

杜甫 诗圣 你才华横溢 心存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之门 岁月蹉跎 那个曾经想着报效祖国的你随着岁月而消逝 却给人们展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一面、一直以仰视姿态来面对你的 一直觉得你站在诗界的巅峰 虽无关羽般九尺伟岸身躯 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 无论是你的才华还是境界

仰视你的才华 是因为你手中的笔

就如历史的年轮般 昼夜不停的转动着忠实的笔尖 留给我们你一生地史诗 仰视你的境界

是因为你历尽人事沧桑 始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胸怀 面对国家的艰难 发出的是荡气回肠的叹息

11班 刘婷

就这样一个孱弱的杜甫,用他瑟瑟发抖的身躯怀抱着飘摇的江山;就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杜甫,用他窘迫的神情刻画着破碎的山河;就这样一个未老先衰的杜甫,用他深深浅浅的步伐阐述着百姓的水深火热。

11班梁飘越

杜甫,你从一个潇洒自由的诗人变成一个为了追求你的梦想‘不择手段’的诗人。你虽然是贫苦的农民出身,但你却胸怀天下;虽然你有时也曾徘徊过,但你却不曾放弃,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你舍弃小家,无怨无悔;虽然你是而遭受打击,但你却坚定信念,风雨无阻。

杜甫,你随身逆境,经历风雨突变,忧患重重,但你却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与人民患难与共。一生无穷的灾难却从未消磨你奋进不屈的毅力。在你身上我感受到了你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思想感情。

杜甫,你从未放弃你的写诗生涯。在挫败与打击中,写诗是你永远的寄托,在是与朋友的激励、陪伴之下,你经历了许多,虽然结局并不是那么完美 但是过程却是永远的唯美。

难怪冯至写到“你是以饥寒交迫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 这就是你,经历一生坎坷,却从不放弃梦想与追求的杜甫

11班 张利洁

怀才不遇的愤懑,颠沛流离的无奈没有将他击败,这些对常人来说所谓的不幸反而使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他是平凡的,他的力量是那样渺小,没法改变他周围凄苦的环境;他是执着的,他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写着一首首充满真挚情感的诗篇。他的诗都是在用心在写,充斥着个人和时代的血泪。

相比杜甫的生活环境,我们却很幸福,可是也许正是这太容易得到的幸福,我们仿佛忘记了努力,忘记了拼搏,忘记了怎样在困难面前抬起头微笑。忘记了怎样毫不动摇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今天,我从杜甫身上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怎样去坚持自己的梦想,梦想在,执着追求的动力就在,在艰难的人生中,梦想显得尤其珍贵,那是一个人隐形的翅膀,无论面对多么绝望的境遇,我们都不应该放弃,用最大的努力去坚持,不是吗?

11班 刘璐

失败的阴影,没有让你熄灭心中的烈火;生活的潦倒,没有让你失去前进的方向;国家的衰落,没有让你收起飞翔的翅膀。

12班 郝晓瑞

唐代的奢华,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丑态。官吏的笑脸不是一种真诚,而是一种奸诈。百姓的生活不是一种平静,而是一种悲痛。不幸的是,你身处“朱门酒肉臭”的时代,内心豪情壮志被黑暗的现实所扼杀,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幸运的是,你心系“路有冻死骨“的人民,胸怀天下之心被流亡的百姓所点燃,心系国家,情牵百姓。

12班 陈增闯

事态的炎凉,改变不了你对理想的追求;生活的动荡,改变不了你对国运与民生的担忧;身体的衰弱,改变不了你滚烫的内心。

一次次即将展开的羽翼,被冷酷的现实打破;一回回的流离失所,使你只能在诗中打消寂寞。你,居无定所,为何还要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言? 你,甚为坚强,为何还要吟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伤感? 你,渴望功名,为何还要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田? 你的渴望,却换来权贵的冷漠;你的才华,也许只能往自己肚里藏。你完全可以像李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须行即骑访名山”,但你没有放弃,因为只有坚持才能成就人生的意义。

12班 杨帅

经历事态变迁,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并未改变,流转于浮华的人生旅途,他追寻着那迷惑而又遥远的天堂,紧紧抓着那脆弱的梦不想放弃,即使只是瞬间,也要以如花的姿态静静绽放。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舛,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有时则会惊涛骇浪。但只要我心中的灯塔不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前行。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舛,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住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终点回望,我已走出了属于我的人生之路。

12班 黄亚华

以儒家体系证明了忧国忧民,以满腔豪情映刻了政治腐败。你用一支笔描绘了人民生活,书写着你的内心;你用无尽白绢印刻了祖国山川,表达着你的情思。统治集团的腐化阻挡不了你上进的脚步,江海人士的自由引诱不了你执着的眼神,身体衰弱的境况控制不住你无尽的遐思。

生活的悲辛无处不在,可你依旧坚强;政途的不畅处处展现,可你依旧前进。

12班 王照迪

他用最现实的智慧诠释了唐代的兴衰成败,爱国情怀从他洋溢笔下挥洒,于是人们称赞他。他用最真挚的情怀诉说自己的坎坷仕途,艰难困苦从他心中流露出,于是化为一种动力。他留下的不仅是缠绵离愁,而是伟大的历史巨篇,于是,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馨香久远之花。

他在颠沛流离中忍受饥饿,在漫游四方中忍受寒苦,他在求仕道路中忍受心中不甘与惆怅,但他始终在追求理想中坚持已志,他是不屈于人的正义之仕。让人难以置信他那瘦骨嶙峋的身躯有如火山般的迸发力。

他随口谈出便是千古绝唱,乐亦诗,苦亦诗,优亦诗,难亦诗。他是天地中的诗之精灵,诗唐代的一朵炫丽的奇葩。

12班

周淑玉

漫漫人生路,在悠然的午后感动,在静谧的夜晚流泪,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前期杜甫,志趣高远,胸襟开阔。为求仕途执著追求,花开又花落,依旧寻梦。

后期冥冥,安史之乱怎奈他从豁达的浪漫迁至沉郁的现实,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更是证明他成熟的标符。

生命轮回只是一种灵魂的漫步,看清世事,总莫失莫忘,邂逅那一树“繁花”。杜甫已没却已铭心。

12班 杨玉晗

何处香气氤氲?哪里白中斗红?腊梅,不屈的精灵,虽逊雪三分,终胜清香一脉。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能如腊梅一般,将一身傲骨演绎得如此飘逸、超脱。

回望唐朝,滚滚诗意便扑面而来。在众生敬仰时。动荡的夜空划过一道亮丽的弧线,那便是杜甫的诗情。风雨飘摇的年代,毁灭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人。于是,奋力爬向政治舞台的杜甫在毁灭中又不朽。

杜甫,他将忧与愁埋藏心中,那常含泪水的眼中便是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也正是这种兼济天下的胸怀,使岁月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令他看起来苍老无比。

命运坎坷,饱经沧桑,致使他把一生献给了诗歌,挥洒衣袖,浓郁的情感便弥漫在大唐的土地上。

赵芳寄语:

此次是我们第一次练笔,同学表现积极而认真,共性毛病读后感,重在感悟,用饱含抒情的文笔去评杜甫,而很多同学都在简介杜甫的人生历程。

语言要浓缩,浓缩的往往是精品。所以各位应在此次作品后,仿照发的25位历史人物速评的方法,把杜甫作一评价。

篇6:读杜甫诗歌有感

闲来无事,信手翻开杜甫的诗歌,品读两句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仔细思来,觉得自己已经学习了杜甫20几年,何来“相见恨晚”。自记事起,背的最多的就是李白杜甫的诗歌,可一直是只知其诗,未懂其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小就是朗朗上口,可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她出自何处,是什么背景下促使杜甫写下这样的千古佳句。 沽名钓誉、孤陋寡闻、井底之蛙,我之谓也!

堂堂中文系的我,对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国粹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难道不是我的悲哀吗?面对这样的自己我不该痛责吗?答案是肯定的。四年的大学我都不知道我学会什么,也许就是网络上常说的:大学是人一生最珍贵的时刻,让自己肆无忌惮的活,学会了花钱,学会了享受,也学会了忘记该学的。”大学毕业后的自己一贫如洗,真的,就连高中学会的知识和精神也随着时光消逝在那无言的记忆中。

说的再多,终究剩下的只是追悔。

但有人曾说过:倒空自己才能装的更多。也许现在的时刻对于我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学自己想学的,看自己想看的书,追求自己认为值得,听来,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满满的期待,争取下一次半终点,自己对得起自己,也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名符其实之人。

陈安之曾经说过:“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采取更大量的行动。”相信他,我也相信自己。借用杜甫的一句诗,现在的自己就是“白欧没浩荡,万里谁来训”。喜欢杜甫的《奉赠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书中的杜甫困居长安数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犹能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更何况处于现代社会的我,衣食无忧,更应该潜心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努力,发挥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也会走向自己的光明之路。

喜欢杜甫的这首诗还源于杜甫虽身处困境,却不落俗套,他没有对求给自己援引的丞相阿谀奉承,更没有卑躬屈膝、低人一等,而是不卑不亢的用自己的才能和自己所处的困境去说服他,而且并没有流露丝毫的责备,正如人们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选择。正如现如今的自己,虽然是给人打工,挣人钱财,但我们出卖的是自己那廉价的劳动,所以更不需要贬低自己,我们需要的只是努力和责任。才华是杜甫的资本,如今的自己需要的就是这种资本,努力让自己学会该学的,抓住应该抓的,让下一子情感泛滥的自己书写出来的是欢快和成功的喜悦。

篇7: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字 ,自称 “ ” ,世称“ ”。

◆杜甫是 代最伟大的 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齐名,并称“ ”。

◆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故他的诗歌被称为“ ”。

◆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 ”。

(二)走近杜甫

师阐述: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而圣是超凡入俗的,杜甫大半生都在个人、黎民、国家现实的荆棘与泥沼中行走跋涉。他一副肩膀,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诸如《三吏》《三别》等那一首首离乱时世的悲歌,满载着一个文人的正义与良知,化作了一道永恒的风景!

主要诗风:沉郁顿挫

(三)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24岁的诗人开始了潇洒地漫游生活。这首诗是作者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游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年轻的诗人那种蓬勃朝气与非凡才志。

本诗风格:昂扬俊朗

三、朗读全诗,明诗意

(一)生朗读诗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全诗大意

1.先弄清重点加点词意思,再简单了解大意

2.我来讲,你来吟

四、品读诗文,入诗境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杜甫笔下的泰山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试体会语言的妙处。

重点预设:

1.指导朗读,体会首句中“夫”字的味道。

2.将“造化钟神秀”改为“峰峦显神秀”好不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钟”的妙处)

3.将“阴阳割昏晓”改为“巨柱擎云霄”,效果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割”字的妙处)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写景的层次美:

远望:雄伟连绵近望:神奇秀美、高峻奇险 细望:幽深

五、吟诵诗文,品诗韵

教师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渴望登临顶峰的期盼之情以及诗人自信、豪迈、乐观、进取的情怀。

(重点引导学生语速、重音、拖音、语气等的把握)

六、妙笔生花,绘诗景

在品析与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凝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描述出来。

温馨提示:

巧用修辞—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大胆想象—让你笔下的画面丰富起来

进入情境—让你的文章多几分情感

教师范例:

◆荡胸生曾云

那峰顶的云雾似轻纱,似柔梦,恍若仙境。那险拔巍峨的泰山静默于天地间,敬受人之仰望;那层层升腾起的云霞,仿佛直达人的心底,驱尽心中所有的阴霾,令人胸怀激荡,心驰神往!

◆决眦入归鸟

伴着落日的余晖,飞鸟相与还。伫立在傍晚的清风中,凝眸那归林的鸟儿,直至杳无踪迹,才蓦然觉得眼角似要裂开般。不禁感叹:好个幽深的泰山!天地万物在你的面前何其渺小!

六、品读名句,悟诗情

引导学生讨论:

(一)悟诗情

1.文章最后两句话,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悟人生

篇8:读杜甫《望岳》有感

目前, 对于中学古诗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或简单背诵, 不求甚解;或将古诗教学复杂化等。教师的教学方法举不胜举, 然而学生的收获和在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少之又少。一首诗学完, 可能仅仅是将这首诗背下来了而已;亦或是理解了由教师口中分析出来的中心思想。对于诗歌的自我感受普遍较少, 分析诗歌的方法也往往不能从老师那里学习来。当面对一首新诗, 让其自己去分析, 又是一头雾水, 不知从何下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而目前中学诗歌教学普遍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多是把诗歌内容和思想灌输给学生, 然后依据中、高考的需要, 要求学生诵读、背诵。

二、教、学诗歌的金钥匙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品味呢?下面以我在实习期间记录的陈兴红老师教授的两首诗歌为例, 略谈由“题目入手”这把解读、鉴赏诗歌的钥匙。

(一) 诱“题”深入 (以《望岳》为例)

首先, 学生标注字音、带着情感朗读完诗歌;其次, 分析题目。

“望岳”二字, 前为动词, 后为名词。先看名词“岳”, 要求学生根据诗文或注释找到与名词“岳”可以替换的字词。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岱宗”、“泰山”、“东岳”。老师发问:“岳有何特点?”学生会找出“广”、“青”、“神秀”、“高”等。老师引导学生抓取描写泰山这些特征的形容词或场景词, 运用想象和积累, 充分感受泰山的特征和诗人当时的心情“那绵延万里, 横亘齐鲁的苍翠, 郁郁葱葱, 神奇秀丽, 引来大自然对它的钟情, 它高的遮天蔽日, 阴阳分明, 那茫茫不尽的云海, 激荡着内心, 在斑斓多彩的夕阳照射下, 诗人想极力看清飞回的归鸟, 面对此场景, 一时涌起无限豪情, 决心终要登上泰山的峰顶, 一览众山之小。”

“望”字, 从哪里看出诗人在望?学生会找到“决眦”、“齐鲁青未了”、“览”“阴阳割昏晓”。从这些词句中引导他们分析出诗人的望有远望、近望、细望 (归鸟) 、俯瞰 (一览众山小) 。再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 结合注释, 明白“会当”一词的意思, 便知此“望”为虚写, 而前三“望”为实写。由此可知诗人他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愿望。

(二) 知人论事 (以《春望》为例)

结合诗人写此诗的背景, 一位二十几岁的少年, 进京赶考, 落榜归家, 途经泰山, 写下此诗, 表达了他怎样的志向?

一首小诗, 如此从题目入手, 分析下来, 势如破竹。再看《春望》:

题目“春望”, 意为“春天望”, 望什么呢?明显缺少“望”的对象。要求学生用笔勾出诗人望到了什么。学生能很快找出望到了“山河”、“破国”、“城”、“草木”、“花和鸟”、“烽火”、“白发”等。这样, 实际上学生已经提取出了“意象”, 尽管他们还不能清楚的分辨什么是意象。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意象”, 然后让他们从诗中找出所谓的“意象”, 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另外, 单个的去分析意象, 容易肢解诗歌内容, 无异于将花瓶先打碎, 再去拼凑。而从题目入手, 一根藤蔓顺下去, 不但不脱离基本的内容, 反而借助想象联想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的意象, 便可从中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 “春”字可否去掉?为什么?通过这样一个设问和解答, 即完整地解读了题目, 整首诗的悲凉之味, 就更加凸现出来,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接受。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都达到了教与学的目标。教师借助这种方法, 使整个教学过程不那么复杂, 却又能抓到关键。思路清晰, 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从教师的示范讲解中习得解读诗歌的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此种方法, 面对一首诗歌, 便不再盲目和畏惧, 快速找到突破点, 通过“质疑”题目, 激发起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使其充分享受探寻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由此增加他们挖掘深层次内涵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的有意识解读, 就容易生成独到的阅读体验。

三、结语

传统鉴赏诗歌的方法很多, 较为普遍的如:知人论世法、咬文嚼字法、联想想象再现情境法、意象分析法等。因而切入的方法多为:由背景或注释切入、细节切入、意象切入、“情语”切入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掌握都需要在理解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具备较好的鉴赏功底才能够达到。对于积累不多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这也是他们面对一首诗歌不知从何下手的原因。

诗歌的标题多是对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 往往凝聚诗人的情感在里面。所以解读诗歌、品味诗歌, 不妨尝试从题目入手, 借用这把钥匙打开品读诗歌的大门, 在诗歌的意境中遨游, 体味诗之美、感悟诗之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艳杰.古代诗歌教学“四步”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

篇9:三教杜甫《绝句》有感

十五年前的回忆——

师:(导入)同学们,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人称“诗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绝句》。首先,我们把这首诗读两遍。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字词的意思。鸣:鸣叫。翠:新绿。上:飞上。青天:蔚蓝的天空。……

师:哪位同学再来将诗歌解释一下。

生:……

十五年前,我是一名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将教参上的有关条目背得滚瓜烂熟。上课时,一字不漏地抄在小黑板上,按照“出示诗句——解释字词句——背诵——抄写”的程序来学习古诗。

五年前的回忆——

师:(课前)同学们,明天我们学习《绝句》一诗,请大家利用图书、杂志、网络查找关于杜甫的资料,抄录杜甫的其他诗作。有兴趣的同学画一幅诗意图。

师:(课堂中)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昨天你们收集的资料。

生1:我通过查资料知道了,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称少——少陵野老。(学生此处停顿了一下,读得并不流畅,看得出,他对内容不够熟悉)

生2:绝句是我国古诗诗体中的一种,每句五字叫五绝,每句七字叫七绝。

生3:我还知道了……

师:我们分小组来自学这首诗,交流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分组后,课堂一派“生机勃勃”。优秀生眉飞色舞,中等生偶有机会插话,平时木讷的学生做忠实听众。课堂一片热闹,一片喧哗)

两个月前——我再次邂逅杜甫《绝句》

上课前,我邀请学生和我共同先画了一幅璀璨星空图。

生:老师,画这个干什么?

师:(笑而不答)上课就知道了。

师:(指图)同学们看,唐诗的天空群星闪耀,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是——

生:杜甫、李白。

师:对,杜甫被称为“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还有号称“诗佛”的王维,诗鬼的“李贺”。“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仿佛双峰并峙,一直为后人敬仰。“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写的诗才华横溢,也有许多传世佳作。

师:(感情吟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人写景,讲求“诗中有画”,(师画简笔画)你从本诗中看到哪几幅图?

生:黄鹂鸣柳图;青天白鹭图;千秋西岭雪图;万里东吴船之图……

师:好!绝妙!杜甫若再世,一定视你为知己!翠柳枝头,黄鹂对唱,万里晴空,白鹭翩飞;千秋西岭的雪未化;开往千里之外东吴的船只将要航行……请将这一幅《草堂春光图》分解成四部分,用你的语言来介绍一下。

生:(摇头晃脑、自言自语)……

师:我们已经深深迷醉于草堂的美不胜收的春光图中,那么,你能体会一下大诗人此刻的心情吗?

生:快乐、欢快、喜悦、心旷神怡……

师:对啊!作者喜悦快乐,不仅仅是因为春天景色的优美。当作者见到停泊在门前河流中的那艘货船,船主对伙计吆喝:“开船喽!”一口吴地方言,勾起了作者的无限遐思:哦,此船将要行驶到远隔千里之外的东吴。作者饱经战乱之苦,他的诗作中许多经典篇目写的就是这场“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同学们课后有目的地去找一些读一读。现在正值初春时节,百姓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作者饱经沧桑、忧国忧民之心稍稍放开一些了,所以提笔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绝句》。下面我们一起感情投入地读一遍。

[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尤其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开始,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精神饱满地、主动地、有兴趣地去学习。

古诗课堂中,浅显的问题可在读背中解决。但简洁的教学途径中必须蕴含着丰富的古诗信息,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提高思维质量、拓宽课外知识的目的。而鉴赏诗歌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应当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就应该扣紧诗歌内容,有针对性、有意趣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心境。

回望十五年中三教杜甫《绝句》。同样的教材,同一个教者,可是课堂教学已经大相径庭了。小小的一首古诗教学印证了我的教学能力的发展,也折射了语文教学大环境变化下语文教师理念的可喜变化。

篇10:新解杜甫《望岳》

杜甫《望岳》主要写的是什么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来赏析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有《望岳》诗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此诗为望东岳泰山而作。泰山为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北,地属古兖州。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参加中央政府举行的科举考试,不幸落第了。但诗人并不太在意人生的这次挫折,不久就开始了“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其《壮游》云:“忤下考功第,放荡齐赵间。”即是这段生活的真实记录。当时,他的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司马任上,这次漫游既可开阔眼界,又可兼省父亲,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杜甫后来回忆往事时,曾不无自豪地说过:“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但他东游齐赵前创作的诗都没有流传下来。而流传下来的诗中,此诗是年代最早的一首。就是这样一首“少作”,清浦起龙对它评价却非常之高,谓“公集当以是为首”(《读杜心解》)。浦氏之言,自有过分拔高不当之处,但此诗写得比较成功,当是千载不刊之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风俗通•山泽》:“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迭代,故为五岳之长。”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无不萌芽、更相代于东方也。在古人的观念里,东方是新的一年与旧的一年的分界线,是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交接处,是自然界的生命从蛰伏或死亡到萌发或重生的转折点。泰山在中国的最东方,又为五岳之首,故以岱宗指称泰山。“夫如何”是怎么样的意思。“齐鲁”,指春秋战国时齐国与鲁国。其时泰山以南为鲁国,泰山以北为齐国。“青未了”,是说泰山山南山北,苍峰连绵不断,青青翠色一望无际,“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浦起龙说:“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读杜心解》)确实抓到了此诗的精妙之处。《画禅室随笔》卷三《评诗》谓“‘齐鲁青未了’,寥落片言,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千古登临之口”自然关闭不了,但宋以后直接沿袭此三字入诗入词或化用其意者,比比皆是,不绝如缕,甚至乾隆皇帝不仅写有《青未了诗》,而且在其北京香山静宜园营造“青未了”之景观,为园中二十八景之一,可见杜诗影响之一斑。

但古人以至今人对“青未了”的理解,却有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清吴见思《杜诗论文》:“行至于齐,初见岱色;及行至于鲁,岱色依然,故曰青未了。”拘执迂腐,几欲令人喷饭。清仇兆鳌说:“首联远望之色。”(《杜诗详注》)不知是否受仇氏之影响,今人解“青未了”时,或谓诗人立足泰山之根,写仰望所见之景象;或谓立足泰山之顶,写诗人眺望所见之风色。如果其时诗人立足山下,试想杜夫子身高几尺,山高几何,若非立地顶天,一石障目,即不见泰山矣,更如何可见岱宗越境连绵横亘千里之势!如果其时诗人立足山顶,南北眺望,根据本人亲登泰山的经验,也根本不可能见到“齐鲁青未了”。于是,又有人解释说,这两句“意谓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选)。这些过于拘实的解释,都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隔膜。其实,这里并非写由实际肉眼所见之景象,而是以心灵之眼笼罩万物、包举宇宙所发现的自然的奇妙之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曾讥笑大画家李成采用透视立场“仰画飞檐”,因为在他看来,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立足于现实的某点上,机械照相般描摹真实所见,而是“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卷一七《书画》)。沈括所揭示的,即是绘画艺术理论上的散点透视法,而散点透视法正是中国古典艺术区别于西方古典艺术的特点之一。杜甫所谓“乾坤万里眼”(《春日江村五首》之一),所谓“游目俯大江”(《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刘勰所谓“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文心雕龙•物色》),宋僧道璨所谓“天地一东篱”(《潜上人求菊山》)等,说的就是这种艺术精神的种种外在表现。对这种艺术精神,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有极为精彩的阐述,可以参看。

首联用这种散文句式发端,在唐代五言诗中比较罕见,它造成的突兀奇崛的表达效果,给这首诗开篇即赢得了喝彩声,仿佛戏剧名角的一个精彩亮相,就换来了阵阵掌声。在写出泰山的总体气势之后,诗人开始了稍细一些的描述。“造化”指大自然,李贺《高轩过》“笔补造化天无功”之“造化”同此。“神秀”,指神奇秀美之景色。第三句意谓大自然仿佛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秀美之景色都赋予了泰山。这样,杜甫实际上把自然人格化了。对于这一句,古往今来,几无疑义,而对下一句,理解则存在一些不同。关于“阴阳”,一般理解为泰山之南与北,因为山南阳光普照,山北阳光晦暗,故谓山南山北因泰山高耸云霄而判若清晓与黄昏,借以极言泰山之高峻。有学者认为“此句谓山北山南分割成昏暗和光明”。依我个人之见,此句实写泰山地处东方大地,高耸云天,“昏”(黑夜)与“晓”(白天)判然而分。如果真的写山南山北晦明不同,众多高山皆然,何必泰山如是?而且,“齐鲁”一句已写到泰山之南与北,岂复宜于此处重言之耶?泰山与他山不同之处,正在其为“岱”之“宗”耳。“割”本为动作性极强之行为动词,而此处兼具静态性状态词之特性,一身二任,使静态之景而具动态之意,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千百年来人人都认为“绿”比“到”、“过”等字眼效果好,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绿”兼具形容词与动词之特性,既传达了过程又描绘了性状,丰富了诗句的意义表达,刷新了读者的心理感受。

对这首诗的解读,分歧最大、误解最深的,应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二句。关于这两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唐诗选》的解释是:“望见山中层层云生,舒展飘拂,心胸像经过洗涤一般;凝神远望,目送山中的飞鸟归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的解释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唐诗选》的解释笼统而不得要领,没有传达出杜诗的精妙之处。如果杜诗所写真的如它解释的那样,这两句诗实在写得太平常甚至不怎么样。而且,把“决眦”解读为“凝神远望”显然也牵强难通。更有甚者,把“入归鸟”解读为“飞鸟收入眼里”,离原诗所传达之意更远。《唐诗鉴赏辞典》对上句的解释与《作品选》几乎完全一样,而对下句“决眦”的解读,与作品实际和人们的生活经验也背道而驰。诗中并未交代“望”的时间起点,如何得出诗人长时间“在望”?同时,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只会感到眼睛疲劳,如何会产生“决眦”的效果?还有一种解释,谓“决眦”句的`意思是“睁大眼睛看到归去的飞鸟”,“嵇康《赠秀才兄入军》里那一句著名的‘目送归鸿’和这句其实很相似,但嵇康还只是写到以目光去追踪归鸿,而杜甫却写得仿佛是人把眼眶撑大便把飞鸟摄进来了似的”(葛兆光《唐诗选注》)。其实,杜甫的诗句与嵇康的诗句存在巨大的差别。嵇康写的是人对外物的“色授魂予”,是人与外物的“情往似赠”,是灵魂的出窍与追寻,就像《左传•桓公元年》里所写华父督见到美艳的孔父之妻时的“目逆而送之”一样。而杜甫所写的乃是心灵俯仰流连感受泰山而发觉之新奇景象,是对外物的惊叹,是外物对人的非同寻常的刺激。因此,“目送”也应不同于“决眦”。这些现代人的解释,其实都是受古人解说影响的结果,宋黄鹤《补注杜诗》卷一即曾云:“‘决眦入归鸟’,则人目眦决裂入鸟之归处,言所望之远也。”

陶渊明《饮酒》之五“悠然见南山”,是大家都熟悉的名句。有人说此处“见”字应读“现”,而我以为还是读“见”好。因为“见”不同于“看”、“望”之类的字眼,它只表达结果而不表达“见”者的主体意向,所以“悠然见南山”能够传达陶渊明的“无心”,能够体现他的“悠然”与外物相遇。相反,“看”、“望”一类字眼是一种有目的的观察外物的行为,是一种有准备的行为状态,它根本体现不出诗人与外物的不期冥会。一般情况下,我们有目的地去“望”、去“看”,即使出现比较陌生的情况,也不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紧张或恐惧。而我们的眼眶之所以不自觉地睁大,恰恰是因为情况有些出乎意料而我们心里并没有准备。比如我们非常害怕的一种东西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或我们平时以为不会在某地、某时出现的东西突然出现了,这时我们的眼睛自然就会不自觉地张大,张大到极点眼眶就仿佛要决裂一般。因此,我以为这两句的意思是:山中白云层生,飘来飘去,由于人已在一定的高度,白云与人处于同一水平之上,所以,白云就在人的胸前须臾变灭,瞬间百态。云之流动仿佛水之流动,当白云在人之胸前流动变灭之时,自然就仿佛涤荡着人的胸襟一般。“荡”字一方面状云来去变灭之状,一方面写人对云来去变灭所生发之感觉。而如果人在平地之上,云高高翔集天空,自然不会有“荡胸”之事发生,也决不可能有“荡胸”之感觉出现。从远处飞翔而来的“归鸟”,由于与人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冲着人疾飞而来,仿佛马上就要撞着人似的,此时因人毫无心理准备,眼睛会不自觉地睁大而至于极致。这两句相当形象典型地写出了登临高山时所遇所见之景象、所兴发之感受。一个没有登山经历和敏感心灵的人,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

见“江山如此多娇”,年轻诗人的豪情就自然而然生发出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唐人口语,意为应当。《孟子•尽心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扬雄《法言•吾子》亦云:“升东岳而知众山之也,况介丘乎?”清人周容《春酒堂诗话》由此觉得杜甫过于自矜,谓其“如王氏子弟闻郗公求婿,未忘‘矜’字”。“郗公求婿”之典,出自《世说新语•雅量》,谓郗鉴欲于王氏子弟中选婿,王氏子弟闻之,“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羲之),因嫁女与焉”。宋以后文人,多失却唐代尤其是初盛唐文人的豪放、自信乃至自负,其实在后人看来所谓自矜自负处,在唐人原本是极自然的事情。杜甫曾“窃比稷与契”,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有此豪情不亦宜乎?杜甫早年心胸之开阔,气魄之宏大,精神之昂扬奋发,体现于此诗,更体现于此诗末二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杜甫《望岳》有感】相关文章:

望岳杜甫范文05-17

杜甫 望岳其三04-19

杜甫望岳赏析范文05-24

杜甫望岳诗歌鉴赏06-26

望岳杜甫的赏析04-18

杜甫的望岳原文及翻译04-08

读杜甫有感范文05-19

读杜甫传有感范文05-24

长诗鼻祖读杜甫散文04-24

读杜甫的作文800字05-03

上一篇:煎荷包蛋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学生优秀团队事迹材料